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教材精讲(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和典型题(含真题)详解(矫正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和典型题(含真题)详解(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92736d75b14e852459fb5747.png)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7.1 复习笔记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概述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1.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矫正社会工作是指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如吸毒者),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刑释或强制戒毒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使其消除违法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福利服务活动。
2.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根据个人与社会二因素的犯罪原因理论,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也应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1)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①监管功能矫正制度即刑罚执行制度,矫正社会工作者是刑罚执行团队中的一员。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矫正社会工作者被法律授予依法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的职责。
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主要是通过限制一定程度自由的办法对犯罪行为作一定补偿以及通过监管预防其再犯罪。
②矫正功能犯罪行为的实施有个人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思想观念、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等。
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生理上、心理上、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正常成员。
③服务功能矫正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在司法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其服务对象是特殊社会困难群体——罪犯或违法人员。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贯穿整个刑事司法过程。
其内容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等。
服务手段包括直接的专业服务、转介性的间接服务等。
(2)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①营造有利于服务对象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区环境许多研究表明,一些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其生活的家庭及其周围的社区环境恶劣,存在许多不利于人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服务对象的更新改造。
初级社工《工作实务》: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初级社工《工作实务》: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22f7b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9.png)
初级社工《工作实务》: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017初级社工《工作实务》: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导语:对犯罪者在服刑、缓刑和假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治疗、行为纠正、以及生活福利、亲属照顾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工作被称为矫正社会工作。
下面是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大家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第三节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章节重要考点:一、直接方法1、个案工作:重视信任关系建立;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注重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处理保密原则与维护社会安全的关系2、小组工作:主题设计:5个主题;模式选择:治疗模式。
注意工作员角色注意时间安排;培养小组领袖二、间接方法1、社区工作:3方面工作2、社会工作行政:宏观:政策实践、政策倡导;微观:规划、组织、领导、督导训练等章节精华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的来源通常是( )。
A.主动求助B.强制性C.外展D.家人转介答案:B2.张某曾是一私营企业的总经理,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在监狱服刑10年后,张某获减刑出狱,作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员,要在社区接受3年矫正。
作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小王不应该( )。
A.积极与张某建立良好的关系B.用接纳、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张某C.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处理与张某的.关系D.依照矫正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行事答案:C3.小李因为讲“哥们义气”参与一起群殴致人伤害事件而被判处缓刑,在社区接受矫正。
在一次例行的汇报交谈中,社会工作者小马了解到小李过去的哥们又来找他,要求他再参与对另一个团伙的报复寻仇行动。
此时,社会工作者小马应该( )。
A.遵循为服务对象保密的原则B.对这件事情不闻不问C.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和人员D.态度严厉地要求小李打消念头答案:C。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7章 矫正社会工作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7章 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d118859a581b6bd97e19ea83.png)
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5、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
(1)为戒毒人员提供戒毒治疗及 康复服务
(2)为社会大众提供预防性禁毒教 育及宣传服务
例题1:服务对象小方曾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二年。从 戒毒所出来后,小方回到社区,家人不愿接纳她,拒绝承 认有她这个女儿。社会工作者小赵了解到家人从小对小方 期望过高,让她觉得透不过气来,吸毒是为了缓解压力, 她自己也很讨厌这样的生活。针对小方的困境,小赵的恰 当做法是( )
社区矫正中的直接方法
▪ 2、小组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 A 要针对矫正对象带有共性的问题和困惑设计小组活动的主题。
▪ B 要从矫正对象的特点出发选择小组工作实施模式。 治疗模式为主 社工的角色:教育者、领导者、临床诊断者、治疗者
▪ C 小组活动时间安排宜与矫正工作的制度要求相结合。
▪ D 要善于从矫正对象中发现和培育小组工作的领导。 小组领导的含义:1、领导者 2、过程
A.服刑改造 B.基本生存 C.再社会化 D.去污名化
【参考答案】C
【考点解析】监狱环境的特点是使服刑人员 与社会和他人保持一种隔绝状况,而监狱的 环境不利于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所以矫正 社会工作人员在监禁场所所提供的重要内容 之一就是帮助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恢复 重建其社会功能。具体的服务内容有:帮助 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帮助服刑人 员增强与家庭的联系;帮助服刑人员构建支 持性社会网络。
#知识点4: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 1、特殊性:为特殊社会困难群体提供的福利服务 ▪ 2、复杂性:强制性监管与人性化服务交织相伴 ▪ 3、长期性:服务期限与刑罚执行期限基本一致 ▪ 4、专业性:法律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
#知识点5: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013年初级社会工作工作实务第七章第三节:矫正社会工作主要方法
![2013年初级社会工作工作实务第七章第三节:矫正社会工作主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a9433bed630b1c59eeb55c.png)
7.3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7.3.1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作为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和价值观影响下的一套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异的工作方法。
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和价值观包括以下三点。
(1)人道主义是矫正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人道主义反映在刑罚观上,就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残酷野蛮的刑罚制度,主张改善犯人的监禁条件,给犯人以人道的待遇和自新的机会。
(2)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和视角①行为主义理论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做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做的不适当的反应,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对矫正对象的不适当的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帮助其学习和掌握对当前环境的恰当的反应模式。
②认知理论它认为,人的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其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引导。
③标签理论它认为,犯罪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个人被社会上的重要他人(如警察、法官)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他就逐渐自我修正,自我认定就是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
所以,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标签”,即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或自认为“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④优势视角它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优点”,都有向健康方向发展的潜能,即便是曾经违法犯罪的矫正对象也如此。
从这一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发现、发挥和发展矫正对象的“优势”方面。
⑤“社会一心理”视角“社会一心理”视角是一种将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开展工作的理论观念。
矫正社会工作者应该具有“人在情境中”的系统认识论视角,整体、全面地去了解、认识矫正对象,既提供改善自我认识的服务,又加强矫正对象所处社会环境方面的工作。
(3)矫正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①接纳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信念就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而这种价值和尊严带给每一个人不可剥夺的社会权利。
初级社会工作者第七章考点-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
![初级社会工作者第七章考点-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7c87dd8d51e79b8969022600.png)
; 1、致力于改善矫正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 P198~P202(1) 行为治疗方法:行为治疗法是以学习理论和实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
(多选)1 评估方案:行为治疗法不重视人的内在心理机制,而只注重人的具体可见的、可以量度的外在问题行为。
2 治疗的策略与技巧:行为治疗法有许多有特色的治疗方法与策略,须根据情况作不同的选择:一是反应性技巧,反应性行为通常与反射性反应和非自主性行为有关。
常用的反应性治疗的技巧有:反制约、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
二是操作性技巧,操作性技巧主要处理与有条纹肌肉和骨骼系统有关的自主性行为。
常用的操作性治疗的技巧有:正增加、负增强、消减、塑形、连扣、惩罚。
三是综合性技巧,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的认知行为理论,强调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此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认知行为治疗技巧,被称做是兼顾认知和行为矫正的综合性技巧。
(多选)3 增强物的作用: (全书重点)增强物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初级奖励品,指可以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东西,适用于年纪较小,智力较低的人士;第二类是次级增强物,指可以满足人们精神、社会和心理需要的东西,如金钱、名誉、赞赏、自由、快乐等(考次序),适用于年纪较大、智力较高的人士。
增强物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原则:→理想行为出现后应尽快给予奖励;→要让当事人明白为何得到奖励;→要交替使用多种增强物,避免因过多使用一种增强物而使其奖励作用减退;(最重要)→要鼓励当事人在多种增强物之间进行自行选择; (次重要)→要注意增加物是否适合当事人的年龄、兴趣和意愿;→要留意增加物的过多或过少使用。
4 强化程序:凡理想行为出现便给予奖励是连续强化;凡理想行为出现后只作不规则奖励的是间歇性强化。
2014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辅导7.2:矫正社工主要内容
![2014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辅导7.2:矫正社工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615070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63.png)
⼩编推荐:为了⽅便⼤家顺利通过2014年社会⼯作者考试,⽆忧考⼩编在此为⼤家推荐环球校课程,VIP直播班、全科班、七天免费试学、100%签署协议!!7.2矫正社⼯主要内容 7.2.1 司法判决前的社会⼯作 司法判决前社会⼯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犯罪嫌疑⼈和犯罪嫌疑⼈的亲友。
(1)针对犯罪嫌疑⼈的社会⼯作介⼊社会⼯作者介⼊司法过程,⾃司法判决前的案件审理阶段就已经开始。
这时的主要⼯作对象是已被拘押或保释的、尚未被判定有罪的犯罪嫌疑⼈。
矫正社会⼯作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主要⼯作职责是通过与受害者(犯罪嫌疑⼈)及其家属和周围社区的接触了解,写出⼀份有关犯罪嫌疑⼈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作审判参考。
①犯罪嫌疑⼈调查报告的性质与作⽤矫正社会⼯作者的调查报告所提供的罪犯的背景和性格特征等资料,有助于法庭做出适⽤何种刑法处置的决定,有利于罪犯的改过⾃新。
②犯罪嫌疑⼈调查报告的撰写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包括三个部分:a.犯罪事实的记录;b.前科;c.本⼈的⽣活史。
(2)针对犯罪嫌疑⼈亲友的社会⼯作介⼊犯罪嫌疑⼈被拘押等待审判期间,矫正社会⼯作者的⼯作介⼊,主要是针对这些陷⼊困境的犯罪嫌疑⼈的家⼈提供帮助。
包括:①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理、情绪辅导;②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活困难;③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活照料。
7.2.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作 对违法犯罪⼈员实施监禁的场所包括戒毒所、看管所、劳改劳教场所及监狱等。
事实上,这⾥所说的监禁场所主要是指监狱。
在监禁场所中,矫正社会⼯作者所能提供的专业服务主要如下。
(1)协助服刑⼈员适应监禁场所⽣活包括:①帮助服刑⼈员熟悉监狱环境;②协助服刑⼈员戒除不健康的⽣活习惯;③协助服刑⼈员解决⽣活困难;④预防服刑⼈员间犯罪观念和⾏为的交叉感染。
(2)为在监服刑⼈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矫正社会⼯作者可以为服刑⼈员提供思想观念、⼼理⼈格、⾏为模式:⽣活⽅式等⽅⾯的治疗和矫正性质的专业咨询服务,包括:①公民教育;②⼼理、情绪辅导;③职业技能训练;④⼈际交往意识与能⼒提升。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培训课件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培训课件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23bf5545af1ffc4ffe47acb3.png)
下列哪项不属于矫正对象的需要?() A.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B.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C.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D.监管的需要
矫正对象的需要P155
(2014年真题)社会工作者协助即将出狱 的服务对象调整心态,为他们提供社会发 展变化的资讯,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出狱 后的生活。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做法满足了 服务对象的( )需要 A.服刑改造 B.基本生存
矫正对象特点 1、具有冲动好斗的人 格特征。 2、具有自卑消沉的心 理特征。 3、具有严重脱节的社 会特征 4、具有困难重重的生 活特征。 矫正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 障。 2、教育、就业权益的 保障需要。 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 要
犯罪嫌疑 人的亲友
寻找社会资源维持生计 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照料生活 为因此而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供辅导
#知识点7: 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1、协助服刑对象适应监禁场所生活 (1)帮助对象熟悉监狱环境 (2)协助服务对象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3)协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困难 (4)预防服务对象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2016年真题)31.社区戒毒人员小王得知 自己因吸毒感染了艾滋病毒后,沮丧绝望 ,精神几乎崩溃,把自己锁在家中,不愿 见人。家人请社会工作者小林对小王进行 个案辅导,此时,小林需要重点开展的服 务时协助小王()。 A.处理负面情绪 B.增强抵制毒品诱惑的能力 C.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D.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答案:A
【参考答案】C
【考点解析】监狱环境的特点是使服刑人员 与社会和他人保持一种隔绝状况,而监狱的 环境不利于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所以矫正 社会工作人员在监禁场所所提供的重要内容 之一就是帮助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恢复 重建其社会功能。具体的服务内容有:帮助 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帮助服刑人 员增强与家庭的联系;帮助服刑人员构建支 持性社会网络。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_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_2012年版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_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_2012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4c35ca08a1284ac85043ac.png)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社区社会工作者小马通过针对被判处刑罚的矫正对象进行个案工作,发现其中部分成员有相同的问题和需要:都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缺乏社会支持。
这个时候社会工作者最可能用的工作方法为( )
A:环境的改善方法
B:社会工作行政
C:小组工作方法
D:间接工作方法
答案:C
2、47岁的赵某服刑4年,在此期间,妻子与他离婚。
出狱后,赵某发现前妻已经变卖了之前的房产带着儿子另嫁他人,并断绝与他的来往。
赵某只得与年迈的父母住在一起,由于找工作屡遭失败,生活十分窘迫,对社区矫正的监管措施也十分抵触。
面对赵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当前首要的介入目标应该是( )
A:宣讲社区矫正的意义,从思想上进行教育,使赵某配合监管
B:做服务对象前妻的工作,帮助赵某恢复家庭关系
C:协助赵某获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维持其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D:对赵某进行心理辅导,使其消除犯罪心理结构
答案:C
3、院舍服务是社会工作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服务模式,收容被处社会处遇而无家可归或有家不便归的犯罪人,并通过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使犯罪者及早适应社会。
这是院舍服务中的哪种类型模式?( )。
2018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第七章第一节
![2018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第七章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f20e98224a7302768f99392d.png)
2018 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第七章第一节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
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章节重要考点: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
1、概念:矫正社会工作
2、功能:
1)针对罪犯:监管、矫正、服务
2)针对环境:营造环境、促进刑罚制度
二、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1、特点:4 个特点
2、需要:4 个方面需要
三、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1、特殊性:服务对象是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
2、复杂性:强制性监管与人性化服务交织相伴
3、长期性:服务期限与刑罚执行期限基本一致
4、专业性:法律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
四、起源与发展
1、起源发展:美国、英国、日本、中古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
2、我国发展:社区矫正
章节精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矫正社会工作者阿娟近期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罪犯的家庭和社区环境的改善,阿娟这样做的目的是()。
A.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改造的环境。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七章(谢珺)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七章(谢珺)](https://img.taocdn.com/s3/m/6cd4cefe700abb68a982fbdc.png)
#知识点 :矫正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知识点3: 知识点
矫正对象特点 1、具有冲动好斗的人 、 格特征。 格特征。 2、具有自卑消沉的心 、 理特征。 理特征。 3、具有严重脱节的社 、 会特征 4、具有困难重重的生 、 活特征。 活特征。 矫正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 、 障。 2、教育、就业权益的 、教育、 保障需要。 保障需要。 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 、 要
最主要的 工作领域
#知识点 : 知识点10: 知识点 4、行刑期满后的社会工作 、
也称更生保护 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 提供住宿场所 提供就业、 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提供物质援助
8. 矫正社会工作者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 也称为()。 也称为()。 A.更生保护 更生保护 B.监督保护 监督保护 C.监管保护 监管保护 D.事后保护 事后保护
犯罪嫌疑 人的亲友
寻找社会资源维持生计 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照料生活 为因此而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供辅导
#知识点 : 知识点7: 知识点 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
内容: 内容: 调动罪犯本身的潜能以及社会资源, 调动罪犯本身的潜能以及社会资源,引导罪犯向 积极的方向转化以达到自新,回归社会的目的。 积极的方向转化以达到自新,回归社会的目的。 主要目标: 主要目标: 消除或削弱罪犯思想和行为上的负面因素 加强其与社会的联系沟通 恢复重建社会功能
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研究
10. 社区矫正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 合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合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讲求操作的社 会工作实务领域, 会工作实务领域,综合了众多专业学科的理 知识和方法,其健康发展, 论、知识和方法,其健康发展,需要加强这 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研究,指的是()。 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研究,指的是()。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七章含解析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七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29ac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0.png)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七章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工作者为假释回到社区的顾某提供了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咨询服务,并协助其申领了临时救助。
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做法体现了矫正社会工作者()功能。
A.监管B.矫正C.服务D.改造2.杨某因信用卡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期执行。
杨某一直认为自己运气不好,对法院判决耿耿于怀,经常无故缺席社区服务活动。
针对杨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为其提供帮助,宜采取的方法是()A.加强监督管理B.培养劳动习惯C.开展风险评估D.认知行为治疗3.小刚被判缓刑并接受社区矫正,父母为防止其再犯错,把他的身份证、社保卡、银行卡全部收了起来,并规定晚饭后不许出门,导致小刚与其父母的关系日趋紧张。
社会工作者通过多次家访,协助小刚理解父母的苦心,并帮助父母建立对小刚的尊重和信任,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沟通,小刚与父母的关系得到了改善,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做法,满足了小刚()的需要。
A.获得基本生活保障B.实现再社会化C.获得正常家庭生活D.维护就业权益4.社会工作者组织社区服刑人员成立了法律知识宣讲团,定期在社区内开展法律及禁毒知识宣传。
社会工作者采用这种工作策略的目的是()A.让社区服刑人员参与维护社区治安B.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就业技能培训C.对社区服刑人员加强监督,严格管理D.让社区服刑人员服务社区,进行自我教育5.狱中服刑人员老张已有多年未见女儿,十分想念。
由于女儿远嫁外地,老张不忍心让女儿长途奔波来探视他。
矫正社会工作者小何在得知老张的情况后,协助老张女儿申请了远程探视。
老张父女通过视频“见了面”。
交谈中,女儿告诉老张,今年她又生了个儿子,女婿也升了职,日子过得很好,老张很欣慰。
小何的工作回应了老张的()需要。
A.社会适应B.教育C.家庭生活D.经济6.研究表明,涉毒家庭大多存在对未成年子女监护不当的问题。
同时,孩子在学业和生活上取得的进步是一种支持服务对象戒毒的正向力量。
据此,禁毒社会工作者计划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为有未成年子女的吸毒人员提供帮助,激发他们关注子女成长的动机,提升其对孩子的监护能力。
2012年初级社会工作实务习题(第7章):矫正社会工作
![2012年初级社会工作实务习题(第7章):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38c9ac5fdd3383c4ba4cd298.png)
单项选择题1.社会工整理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是为了满足矫正对象【】的需要。
A.教育保障B.家庭生活C.基本生存D.再社会化【答案解析】:D矫正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是通过矫正计划措施的实施,促进矫正对象恢复和重建其严重缺失的社会功能,成为社会正常的成员。
社会工整理要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
这些都是为了满足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的需要。
2.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始于【】。
A.北京B.广州C.上海D.深圳【答案解析】:C 2002年8月,上海市正式在普陀区曹杨街道、徐汇区斜土街道、闸北区宝山街道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2004年8月,社区矫正模式推广到整个上海市。
3.现代矫正社会工作起源于【】。
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答案解析】:A据考证,现代矫正社会工作起源于美国,其创始人是一位家居美国波士顿的名为约翰•奥古斯特斯(John Augustus)的制鞋匠。
4.由社会工整理对刑满释放人员提供的服务起源于【】。
A.巴黎B.伦敦C.费城D.纽约【答案解析】:C矫正社会工整理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也称为更生保护。
这是一项起源于美国费城、面向刑满释放等人员的社会福利措施。
5.对犯罪嫌疑人亲属的社会工作一般发生在【】。
A.司法判决前B.司法判决后C.监禁场所中D.刑满释放后【答案解析】:A司法判决前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和犯罪嫌疑人的亲友。
6.矫正社会工作领域中的院舍训练,通常是为违法犯罪人员,尤其是【】而设置的。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第七章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第七章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b974ca349b89680202d825c5.png)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了解]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
1.针对违法犯罪人员
监管功能
矫正功能
服务功能
2.针对社会环境
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二、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了解]
(一)服务对象的特点
1.具有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2.具有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
3.具有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
4.具有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二)矫正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的需要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4.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三、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了解]
(一)特殊性:为特殊社会困难群体提供的福利服务
(二)复杂性:强制性监管与人性化服务交织相伴
(三)长期性:服务期限与刑法执行期限基本一致
(四)专业性:法律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
四、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了解]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
(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矫正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三)我国内地的社区矫正制度
社区矫正是在与监狱执行的“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它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PPT课件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93ad574b73f242326c5f68.png)
1、个案管理
——专业人员为一个或一群服务对象协调整合 一切助益性活动的一种程序。
2、个案管理运作与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与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 业关系
(2)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定矫正工作计划
(3)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 的服务
(4)要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
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4
❖ 红豆说,从去年出狱到昨天,他非常感谢各级有关人士对他 的关心和帮助。虽然在公众面前,他曾经是一个反面教材, 但是现在,从今天开始,他要重新开始,以全部精力为社会 作些贡献。他要为刑满释放人员甚至所有社区矫正服刑人员 做一个好的榜样。 目前,在朋友的帮助下,红豆成立了“铁打铁音乐工作 室”。因他目前的经济状态无法独立操作,工作室是朋友的 帮助才办起来的。取名“铁打铁”,是因为入狱的经历,使 他充分感受了朋友的关爱,在他不能给朋友带来任何利益的 时候,朋友依然关心他帮助他,“朋友跟我的关系就像铁和 铁的关系,牢不可破,”他如此解释。
❖ 1、矫正对象面临困难重重的生活压力,为其提供
( A )的条件,既是基本人权的体现,也是对其实
施矫正计划的前提。
❖ A、基本生存 B、教育发展 C、劳动就业
❖ D、再社会化 E、医疗保障
❖ 2、社会上有许多人用“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三岁看到老”等观念来看待犯罪者,这跟社会工
作中关于人C的( )的信念相背。
2
案例分析
❖
2001年12月27日:红豆因涉嫌对多名男性青少
年实施猥亵,被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批捕。
被起诉。
理。
豆猥亵七名男童证据确凿,罪名成立,故一审判处其有期徒 刑三年零六个月。
高唱《忏悔歌》。服刑期间,他在民警的管教下,利用自身 的音乐特长,结合改造生活,自编自演多首歌曲。他演唱的 发自内心的《忏悔歌》,观看者无不深受感动。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第7篇章矫正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第7篇章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a30d43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4.png)
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量表测 评、观察记录、访谈等,确保评 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评估指标确定
根据矫正目标和措施,确定具体 的评估指标,如行为改变、心理 状态、法律意识等。
效果评估实施
按照评估指标和方法,对矫正效 果进行实际评估,收集相关数据 和信息。
矫正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
沟通技巧培训
专业人才缺乏
矫正社会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专业 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工作的有效 开展。
跨部门合作与沟通的难题
矫正社会工作涉及到司法、教 育、医疗等多个部门,如何加 强跨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形成 工作合力是一大挑战。
未来矫正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更加注重罪犯的 心理辅导和康复
随着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的 不断发展,未来矫正社会工 作将更加注重罪犯的心理辅 导和康复,帮助罪犯重塑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评价
矫正社会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需要社会工作 者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尽管目前矫正社会工作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有限、专业人员 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对未来矫正社会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 的工作环境和多样化的服务对象。
目标
帮助罪犯重新认识自我,纠正错误观念和行为,减少再犯罪的可能性,促进其 顺利回归社会。
矫正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1 2
3
起源
矫正社会工作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最初是为了帮助罪犯 悔过自新、重返社会而设立的。
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矫正社会工作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并 不断完善和进步。
现状
目前,矫正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各国司法矫正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罪犯的改造和回归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视频讲解]
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
矫正社会工作是指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如吸毒者),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刑释或强制戒毒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使其消除违法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福利服务活动。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
根据个人与社会二因素的犯罪原因理论,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也应该从个人和社
会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1.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
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
(1)监管功能
矫正制度即刑罚执行制度,矫正社会工作者是刑罚执行团队中的一员。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矫正社会工作者被法律授予依法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的职责。
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一是通过限制一定程度自由的办法对犯罪行为作一定补偿;二是通过监管预防其再犯罪。
(2)矫正功能
犯罪行为的实施有个人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思想观念、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等。
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生理上、心理上、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正常成员。
(3)服务功能
矫正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在司法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其服务对象是特殊社会困难群体——罪犯或违法人员。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贯穿整个刑事司法过程。
其内容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等。
服务手段包括直接的专业服务、转介性的间接服务等。
【例】矫正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及其家人提出相关的服务,使其消除犯罪心理,改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相关的服务活动,根据这样的定义,针对罪犯个人的,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还包括()。
[2011年真题]
A.惩戒
B.补救
C.服务
D.替代
E.监管
【答案】CE
2.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
(1)营造有利于服务对象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许多研究表明,一些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其生活的家庭及其周围的社区环境恶劣,存在许多不利于人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如父母离异、家人酗酒、家庭教育方式失当、邻里失和、毒品泛滥、赌博盛行、偷盗猖獗等。
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服务对象的更新改造。
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心,除了针对罪犯个人的监管、教育和服务外,还应着眼于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改造以及预防犯罪的健康和睦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2)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例】服务对象小方曾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二年,从戒毒所出来后,小方回到社区,家人不愿接纳她,拒绝承认有她这个女儿,社会工作者小赵了解到家人从小对小方期望过高,让她觉得透不过气来,吸毒是为了缓解压力,她自己也很讨厌这样的生活,针对小方的困境,小赵恰当的做法是()。
[2014年真题]
A.对小方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吸毒的危害性
B.采用想象厌恶疗法,让小方的犯瘾惩罚自己
C.协助小方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家人,以获得谅解
D.安排大学生志愿者与小方进行结对帮教
【答案】C
【解析】题中,小方回到社区,家人不愿接纳她,拒绝承认有她这个女儿,小方吸毒是因为家人期望过高,让她觉得透不过气来,吸毒是为了缓解压力。
因此小赵恰当的做法是协助小方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家人,以获得谅解,以改善小方的家庭环境。
二、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一)服务对象的特点
1.具有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2.具有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
3.具有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
4.具有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二)服务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服务对象面临困难重重的生活压力,为其提供基本生存的条件,既是基本人权的体现,也是对其实施矫正计划措施的前提。
基本生存条件包括:
(1)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或低保救助;
(2)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住房条件;
(3)维持身体健康的卫生医疗待遇等。
【例】服刑人员小王的父母目前居住在一所狭小的房子里,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
小王服刑多年即将刑满释放,对外界不甚了解,对释放后的生活没有信心。
社会工作者与小王一起商议其释放后的生活计划,其中最符合小王再社会化需求的是()。
[2013年真题] A.鼓励小王每天坚持运动
B.帮助小王找到合适住房
C.协助小王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D.帮助小王拓展人际交往
【答案】B
【解析】题中,小王的父母居住环境狭小,小王刑满释放后如果同父母一同居住势必会加重自己与父母的生活困境。
在他面临的种种压力中,住房需求是最迫切的。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矫正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服务对象能够通过自身能力来维持其基本生存条件,因此,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帮助其接受较好的教育,以及实现有效就业,实现帮助其自新、自强、自立的目标。
【例】某公司老板在得知小李有犯罪前科后欲将他开除,社会工作者小希得知情况后,将小李在接受社区矫正过程中的良好表现告知公司老板,希望老板能给予小李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机会,小希的做法保障了小李的()权益。
[2015年真题]
A.生存
B.就业
C.家庭生活
D.教育
【答案】B
【解析】题中,社会工作者小希把小李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的良好表现告知其老板,希望小李老板打消开除他的想法,以此来保障小李的就业权益。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矫正社会工作者要鼓励和协助服务对象构建和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这既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对于正常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是为了创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服务对象更顺利转变。
4.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矫正社会工作通过矫正计划措施的实施,促进服务对象恢复和重建其严重缺失的社会功能,成为社会正常的成员。
社会工作者要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服务对象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刑释或强制戒毒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
【例】社会工作者协助即将出狱的服务对象调整心态,为他们提供社会发展变化的资讯,以便他们更好适应出狱后的生活,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做法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要。
[2014年真题]
A.服刑改造
B.基本生存
C.再社会化
D.去污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