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医疗器械

合集下载

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

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

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无菌医疗器械是指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经过严格处理,确保其表面不受微生物污染、无菌状态得以维持的医疗器械。

无菌医疗器械在医疗环境中的使用可以降低感染风险,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特点和相关管理措施。

一、无菌医疗器械在临床操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定义需要根据相关国际标准(如ISO 13485:2016)和国内法规加以界定。

一般来说,无菌医疗器械应满足以下要求:1. 起始原料:无菌医疗器械的制造需要使用无菌原料,确保器械在生产过程中不受污染。

2. 生产环境:无菌医疗器械的制造需要在洁净室内进行,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 无菌包装:无菌医疗器械在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无菌包装,以避免在配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

4. 无菌检测:无菌医疗器械需要通过无菌检测,确定其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常用的无菌检测方法包括菌落总数试验、内毒素试验和生物指示剂检测等。

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与其所使用的场所密切相关。

例如,手术室中需要使用无菌手术器械,病房中需要使用无菌导尿包等。

不同类型的无菌医疗器械在定义上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应遵循上述基本原则。

二、无菌医疗器械的特点无菌医疗器械相较于非无菌医疗器械具有以下特点:1. 保护患者安全: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可有效降低手术和操作过程中的感染风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 可靠性高:无菌医疗器械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严格控制,确保其表面不受污染。

这使得无菌器械在使用时更加可靠,减少了因为微生物污染引起的不良事件。

3. 使用方便:无菌医疗器械通常经过单独包装,使用时只需打开包装即可,无需再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减少了操作的步骤和时间。

4. 监测便捷:无菌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可以通过各种无菌检测方法进行监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三、无菌医疗器械的相关管理措施为了确保无菌医疗器械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无菌状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1. 生产控制:无菌医疗器械的制造需要在洁净室内进行,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因素。

什么是无菌医疗器械(一)

什么是无菌医疗器械(一)

什么是无菌医疗器械(一)引言概述:无菌医疗器械是指在生产、包装、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不受到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

无菌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交叉感染和保障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来详细介绍无菌医疗器械。

正文:一、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与分类1. 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2. 无菌医疗器械的分类a. 可重复使用的无菌器械b. 一次性无菌器械二、无菌技术的应用1. 无菌技术的基本原理2. 无菌技术在医疗器械生产中的应用a. 净化生产环境b. 严格控制生产工艺c. 包装与储存要求d. 运输与配送规范三、无菌医疗器械的检验与认证1. 无菌医疗器械的检验方法a. 外观检查b. 包装完整性检查c. 包装外观检查d. 生物学指标检查e. 物化指标检查2. 无菌医疗器械的认证标准a. 国家标准b. 行业标准c. 国际标准四、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与管理1. 无菌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a. 确保器械完整性b. 遵循无菌操作规范c. 确保正确的器械保存与取用2. 无菌医疗器械的管理要点a. 制定无菌器械管理制度b. 建立无菌器械库房c. 做好无菌器械的清洁与消毒五、无菌医疗器械的优势与前景展望1. 无菌医疗器械的优势a. 减少交叉感染风险b. 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c. 减少医疗器械污染与损坏2. 无菌医疗器械的前景展望a. 技术进步与创新驱动发展b. 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总结:无菌医疗器械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通过提供无菌的医疗器械,可以有效预防交叉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

本文从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与分类、无菌技术的应用、无菌医疗器械的检验与认证、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与管理以及无菌医疗器械的优势与前景展望等五个大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无菌医疗器械的发展将受益于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无菌医疗器械的法规要求(汇总)

无菌医疗器械的法规要求(汇总)

标题:无菌医疗器械的法规要求(汇总)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无菌医疗器械因直接接触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其安全性、有效性尤为重要。

为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要求,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对无菌医疗器械的法规要求进行汇总和分析。

二、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及分类(一)定义无菌医疗器械是指在无菌条件下生产、包装、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无菌状态的医疗器械。

这类产品主要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可重复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和用于植入体内的无菌医疗器械等。

(二)分类1.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指在一次性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等处理,即可保持无菌状态的医疗器械。

2. 可重复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指在使用后,需经过清洗、消毒、灭菌等处理,才能再次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

3. 植入体内无菌医疗器械:指在植入人体内部后,能与人体组织、器官或血液等直接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

三、无菌医疗器械的法规要求(一)研发和生产环节1. 注册与备案: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进行产品注册或备案。

注册时需提交产品技术要求、临床试验报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相关资料。

2. 质量管理体系:生产企业应建立并实施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无菌医疗器械在设计、生产、检验、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均符合法规要求。

3. 生产环境: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应具备相应的生产环境,包括洁净车间、空气净化系统、消毒设施等,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微生物污染。

4. 原材料采购:生产企业应从合法渠道采购原材料,并对供应商进行审核,确保原材料符合法规要求。

5.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企业应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记录,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二)经营环节1. 经营许可:从事无菌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应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范围经营。

浅谈无菌医疗器械标准及检验要求

浅谈无菌医疗器械标准及检验要求

不良事件报告
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无菌医疗器 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无菌医疗器械不良事 件及时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原材料检验
所有进厂的原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生产流程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流程应科学合理,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污染。
质量检验
生产过程中应对产品进行抽检或全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05 无菌医疗器械的储存与运 输质量控制
储存环境与设备要求
储存环境
无菌医疗器械应存放在干燥、清洁、 通风良好、无尘、无污染的环境中,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国外监管机构
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盟医疗器械委员会(CE)等,也制定了相应的无菌医疗器械法 规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无菌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
无菌医疗器械注册
在我国,无菌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前需要向国 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注册,提交产品的 技术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生产工艺、 产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经审查合格后,方 可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欧盟对无菌医疗器械的制造、包装、标签、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进行规范,确保医 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国内无菌医疗器械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 制定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 配套规章,对无菌医疗器械的注册、 生产、经营等环节进行规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 制定的无菌医疗器械标准,如GB 7718、 GB 9706等,用于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的 质量和安全性能。
04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 的质量控制

什么是无菌医疗器械(二)2024

什么是无菌医疗器械(二)2024

什么是无菌医疗器械(二)引言概述:无菌医疗器械在医疗保健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之前的文档《什么是无菌医疗器械(一)》中,我们介绍了无菌医疗器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针对此标题,本文将深入探讨无菌医疗器械的不同类型、使用条件、消毒方法、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其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详细讲解,我们将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正文:一、无菌医疗器械的不同类型1.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a. 作用和优势b. 常见的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有哪些c.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注意事项2. 可重复使用无菌医疗器械a. 作用和优势b. 常见的可重复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有哪些c. 可重复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流程二、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条件1. 无菌室的要求和条件a. 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要求b. 无菌室的布局和通风要求c. 无菌室员工的着装和行为规范2. 无菌手术室的要求和条件a. 空气净化要求b. 其他操作区域的要求c. 无菌手术室的标志和标识三、无菌医疗器械的消毒方法1. 物理方法a. 干热消毒的原理和流程b. 灭菌器灭菌的原理和操作规范2. 化学方法a. 灭菌剂的种类和选择b. 化学消毒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四、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体系1. 无菌检查方法a. 目测检查和外观检查b. 细菌培养和生物指示剂检测2. 质量控制标准a. 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b. 内部质控标准和流程五、无菌医疗器械在手术室中的应用1. 术前准备a. 无菌手术包装和管理b. 术前的无菌器械准备2. 术中操作a. 术中的无菌操作要求b. 术中发现污染的处理方式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无菌医疗器械的不同类型、使用条件、消毒方法、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其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无菌医疗器械是医疗保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保证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理解和应用,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无菌医疗器械的标准

无菌医疗器械的标准

无菌医疗器械的标准无菌医疗器械是指在使用前未与任何微生物接触的器械,通过严格的灭菌过程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其表面和内部不含任何微生物。

无菌器械在医疗术语中被广泛使用,以确保手术过程中减少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无菌医疗器械的标准,并介绍无菌器械的灭菌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一、无菌医疗器械的标准由国际和国家标准化组织制定,旨在确保医疗器械在制造和灭菌过程中符合严格的要求。

以下是无菌医疗器械的主要标准:1. ISO 11135:2014这个国际标准规定了灭菌程序的要求,包括气体灭菌剂的使用和灭菌设备的验证。

它还涵盖了灭菌过程中对环境和人员的要求,以确保器械可以达到无菌状态。

2. ISO 17665-1:2006这个标准规定了湿热灭菌方法的要求,包括蒸汽灭菌器的设计和操作规范。

它确保器械在湿热环境中得到彻底的灭菌,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3. 国家标准不同国家还会根据本国的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无菌医疗器械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参考国际标准,并结合国内的法规和要求进行制定。

二、无菌医疗器械的灭菌方法1. 蒸汽灭菌蒸汽灭菌是最常用的无菌器械灭菌方法之一。

它利用高温高压下的蒸汽来杀灭器械上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手术器械、注射器、导尿管等无菌器械的灭菌。

2. 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是指利用高温烘烤来达到无菌器械的灭菌效果。

它适用于那些不耐受湿热环境的器械,例如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

3. 气体灭菌气体灭菌使用一种叫做乙烯氧化物(EO)的气体来灭菌器械。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不能经受高温或高压的器械,例如电子器械。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灭菌方法,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辐射灭菌(如γ射线灭菌)和化学灭菌(如过氧化氢灭菌),但它们的应用相对较少。

三、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了确保无菌器械的质量和可靠性,制造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方面:1. 原材料选择和检验无菌器械的制造需要使用无菌材料,如无菌棉纱、无菌纱布等。

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

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

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无菌医疗器械指的是一种在制造、包装和使用过程中完全没有接触过微生物的医疗器械。

在医疗领域中,无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确保手术和其他医疗程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重要性、制备过程、包装材料、验证方法以及其在日常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是指在制备、包装和使用过程中没有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器械。

它们是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制备和包装步骤制成的,确保器械的表面和内部都没有活性微生物。

这样可以防止医疗器械成为感染源,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无菌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无法忽视。

感染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能导致患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甚至死亡。

因此,通过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的风险。

制备无菌医疗器械的过程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使用合适的器械和材料。

首先,制备无菌器械的环境必须是无菌的。

这意味着在制备过程中必须使用高效的杀菌方法,如高温高压灭菌和辐射灭菌。

此外,制备过程中涉及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包括穿戴合适的装备、洗手和使用消毒剂等。

无菌医疗器械还必须进行适当的包装,以保持其无菌状态。

包装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防菌性能,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微生物进入器械内部,还可以防止器械外部的污染。

常见的无菌包装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塑料材料,它们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和防菌性能。

为了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无菌状态,需要进行适当的验证方法。

这些验证方法包括无菌性测试、包装完整性测试和灭菌效果验证。

无菌性测试是通过将器械置于富营养培养基中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来判断无菌状态。

包装完整性测试通常使用气泡试验或真空测试等方法来检查包装是否存在破损或漏气的情况。

灭菌效果验证是通过检查灭菌后的器械是否存在任何微生物污染来验证灭菌效果。

无菌医疗器械在日常医疗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菌器械主要用于手术和其他侵入性医疗程序中,如心脏手术、关节置换和引导丝植入等。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
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为例 (GB14232.1《人体血液及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第 1部分:传统型血袋》) :
生物学评价按GB/T 16886.1 规定进行。应考虑评价的项目包括
细胞毒性、致敏、皮内反应、急性全身毒性、热原、血液相容性等。
微生物不透过性塑料血袋应不透过微生物 抗泄漏充水至公称容量并将其密封,在370 ℃下 离心,在(23士
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有害微生物, 将其数量减少到无害化程度。
无菌加工: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产品容器和 (或)装置的无菌灌装。该环境的空气供应、 材料、设备和人员都得到控制,使微生物和 微粒污染控制到可接受水平。
初包装: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
第八条
对洁净区内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凡是进入洁净区的人员都应进行个人卫生和微 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技术方面的培训和考核。 还应包括:
1、人工脏器 2、整形材料 3、一次性使用输液、输血、 注射器具 4、一次性卫生敷料 5、各种医用导管 6、无菌医疗器械质量检验 相关标准( 见附件)
二、常用无菌医疗器械性能要求 及相关标准
1、人工器官
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 化学稳定性。化学试验包括对材料本身 的试验及其浸提物的试验。 要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
二、植入和介入到血管内及需要在万级下 的局部百级洁净区内进行后续加工(如灌 装封等)的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 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不低 于10 000级。
植入到血路或心脏内的器械,如:血管支架、心脏瓣 膜、人工血管、起博电极、人工动静脉瘘管、 血管移
植物、体内药物释放导管和心室辅助装置等 。
金属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人工脏器、整形材料及人工器官) 陶瓷材料 复合材料 衍生材料 组织工程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无菌医疗器械是指在使用前没有被污染,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入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医疗器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菌医疗器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其生产质量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为了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被制定出来。

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环境的要求。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必须在洁净室中进行,且洁净室应满足一定的净化级别。

洁净室的建设和维护应符合医疗器械生产的规定,并进行定期的验证和检测。

二、无菌产品的包装。

无菌医疗器械在包装过程中必须保持无菌状态。

包装应选用合适的材料,确保包装密封性和材料的无菌性。

包装操作应在干燥、无尘、无细菌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并进行包装过程的验证。

三、工艺控制。

在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其中包括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生产工艺的确定和验证、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检验等。

同时,对从事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人员,也要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四、生产过程的验证和监控。

在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验证和监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其中包括无菌性测试、物理指标测试、化学指标测试等。

对于失效产品或超出规定的产品,必须进行隔离和处理。

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手册和程序的编制、质量记录的保留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内审和外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才能保证无菌医疗器械在医疗过程中不会引入微生物,从而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潜在的风险。

总之,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规范,它涉及到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全过程,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

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

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

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1. 引言无菌医疗器械在医疗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

无菌状态是指器械在没有任何病原微生物存在的条件下,保持其物理和化学特性的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和其重要性。

2. 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无菌医疗器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以确保其表面和内部不含任何病原微生物的医疗器械。

无菌状态是作为医疗器械的一种质量要求,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感染的可能性,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3. 无菌医疗器械的重要性3.1 减少感染风险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中感染的风险。

在手术过程中,如果使用未经严格消毒和灭菌处理的器械,病原微生物可能会进入患者的体内,导致术后感染的发生。

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3.2 保护患者安全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可以保护患者的安全。

在医疗器械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无菌状态是一个重要的质量保证要求。

只有通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医疗器械才能达到无菌状态。

无菌状态的医疗器械使用起来更加可靠和安全,可以避免患者因为器械污染而受到二次感染的风险。

3.3 提高医疗质量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可以提高医疗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疾病的治疗离不开手术操作,而手术操作需要使用许多医疗器械。

如果医疗器械不是无菌状态,可能会引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因此,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4. 结论无菌医疗器械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一环,它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医疗机构和生产厂家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其达到无菌的状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医疗器械无菌检查方法

医疗器械无菌检查方法

医疗器械无菌检查方法医疗器械无菌检查是指检测医疗器械是否达到无菌状态的一项重要工作。

无菌状态是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医疗器械无菌检查方法。

1. 外观检查法外观检查法是最常用的无菌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肉眼观察医疗器械外观是否完整、无污染、无破损等情况来判断其无菌状态。

外观检查应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仔细观察器械的各个部位,特别是接触患者体内的部分,如针头、导管等,以确保其没有明显的缺陷。

2. 包装完整性检查法包装完整性检查法是通过检查医疗器械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来判断其无菌状态。

包装是保护医疗器械不受外界污染的重要屏障,因此包装完整性对于无菌状态的保证至关重要。

检查时应注意包装是否有破损、破裂、渗透等现象,若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

3. 生物检测法生物检测法是一种直接判断医疗器械无菌状态的方法。

它通过将医疗器械暴露于一定时间的培养基中,观察培养基是否出现细菌或真菌的生长来判断器械是否无菌。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专业的实验室设备。

4. 物理化学检测法物理化学检测法是通过检测医疗器械上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指标来判断其无菌状态。

常用的物理性能检测方法包括:渗透测试、密封性测试、抗拉强度测试等;化学指标检测方法包括:气体浓度检测、重金属含量检测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判断器械是否无菌,还可以评估其质量和可靠性。

5. 辐射灭菌检测法辐射灭菌是常用的无菌处理方法之一,通过辐射杀灭医疗器械上的微生物。

辐射灭菌后,可以使用辐射灭菌检测法来判断器械是否达到无菌状态。

常用的辐射灭菌检测方法有:D值测定、剂量监测、生物指标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评估辐射灭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无菌检查是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步骤。

不同的检测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提高无菌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无菌检查制度,培训医务人员掌握无菌检查的方法和技巧,确保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保障患者的安全。

无菌医疗用品的灭菌要求

无菌医疗用品的灭菌要求

无菌医疗用品的灭菌要求
无菌医疗用品的灭菌要求非常严格,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和医疗安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要求:
1.医疗器械必须无菌:无菌医疗器械是指产品上没有存活的微生物,是医疗器械制造企业以无菌状
态提供的医疗器械产品。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需要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下进行,包括原材料、生产过程、人员卫生、设备的洁净、物料、人流等方面。

2.灭菌方法:医疗器械的灭菌方法有多种,包括湿热灭菌、辐射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

选择何种
灭菌方法应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结构和使用要求等因素来决定。

3.灭菌过程监控:灭菌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包括灭菌前的准备、灭菌过程中的参数监测和记
录、灭菌后的验证等。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灭菌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灭菌效果。

4.灭菌有效期:无菌医疗器械的灭菌有效期是有限的,一般为一年左右。

在有效期内使用可以保证
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超过有效期则需要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5.储存和运输:无菌医疗器械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需要保持无菌状态,避免受到污染。

因此,储
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使用专用包装袋、保持干燥、避免高温等。

总之,无菌医疗用品的灭菌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的无菌状态和使用安全。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无菌医疗器械成为手术和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需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无菌医疗器械的实施细则。

本文将围绕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分类、使用、维护和监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无菌医疗器械指的是在其包装完整,未经拆包、使用前不存在任何微生物的医疗器械。

无菌状态的维持是保障患者免受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无菌医疗器械的分类根据无菌状态的维持方式,无菌医疗器械可分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和可重复使用无菌器械两类。

1. 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这类器械在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无菌处理,包装完好且未经拆包。

使用后即废弃,无需进行再次清洗和消毒。

2. 可重复使用无菌器械:这类器械需要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清洗、消毒和无菌包装,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使用,否则需要再次进行无菌处理。

常见的可重复使用无菌器械有手术器械、注射器等。

三、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必须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其不被污染。

1. 操作环境:对于手术室等对无菌要求较高的环境,应保证环境清洁、无尘、无菌,并且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

2. 穿戴规范:医务人员在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前应进行严密的穿戴,包括洗手、戴无菌手套、穿戴无菌操作服等,以减少污染源。

3. 器械拆包:使用一次性无菌器械时,应在准备使用前按照操作规程仔细拆包,并注意不要接触无菌器械的内部表面。

4. 使用规范:在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时,应按照严格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与非无菌区域接触,以免污染器械。

四、无菌医疗器械的维护与保养无菌医疗器械的维护与保养是保持其无菌状态的重要环节。

1. 清洗消毒:对于可重复使用的无菌器械,使用后应立即将其送至无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并进行无菌包装。

清洗过程应注意器械的完整性,防止损坏。

2. 包装保存:经过清洗、消毒和无菌包装的无菌器械应存放在干燥、无菌、密闭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二次污染。

3. 定期检验:对于无菌器械的无菌状态需要定期进行检验,以确保其无菌状态的稳定性。

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实施细则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一类器械,它们在医疗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这类器械的安全和有效使用,需要制定相关的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本文将对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进行详细介绍。

1.无菌类医疗器械的定义无菌类医疗器械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要求保持无菌状态的器械,包括手术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注射器等。

无菌类医疗器械对于手术和诊疗操作有着重要的保障和支持作用。

2.无菌类医疗器械的包装与贮存(1)无菌类医疗器械的包装必须符合无菌条件。

通常使用纸塑复合包装,确保包装过程中无丝屑和确切的渗透性。

(2)无菌类医疗器械在包装后应存放在无菌条件下,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3.无菌类医疗器械的使用流程(1)使用前:使用人员必须进行手卫生,佩戴无菌手套。

确认包装完好,标识清晰可辨。

(2)使用中:无菌类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干燥、无尘、无污染,避免和非无菌物品接触。

(3)使用后:将使用过的无菌类医疗器械按规定进行分类、清洗和消毒,确保再次使用时的无菌状态。

4.无菌类医疗器械的回收与处理无菌类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必须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回收和处理。

具体操作包括清理、消毒、灭菌等。

1.植入类医疗器械的定义植入类医疗器械是指在人体内长期或永久植入并与人体组织发生直接接触的器械,例如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等。

2.植入类医疗器械的选择与管理(1)植入类医疗器械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获取国家监管部门的相关许可证书。

(2)医疗机构应建立植入类医疗器械的管理制度,确保其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与有效。

3.植入类医疗器械的手术操作植入类医疗器械的手术操作必须由资质医生和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前应查阅相关的手术指南和手术术式。

4.植入类医疗器械的操作记录与追踪医疗机构应建立植入类医疗器械的操作记录和追踪系统,确保植入器械的可追溯性与安全性。

5.植入类医疗器械的远程监测与报告部分植入类医疗器械可以进行远程监测和数据传输,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远程监测系统,并定期报告。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无菌医疗器械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并且要求保持无菌状态的器械。

其在手术、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操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性,相关的实施细则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进行阐述。

一、无菌医疗器械的分类和管理无菌医疗器械根据其使用特性和操作要求可以分为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和可重复使用的器械。

针对这两类无菌医疗器械,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医疗机构应确保其在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中保持无菌状态,并且在使用前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

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在使用后应立即予以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医疗机构应建立详细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程序,并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价。

同时,医疗机构还要对可重复使用的器械进行追踪管理,确保其每次使用前都已完成必要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

二、无菌医疗器械的储存和运输无菌医疗器械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其无菌状态。

医疗机构应提供适当的存储设施,保持良好的储存条件,如恒温、干燥和无菌环境。

在运输过程中,无菌医疗器械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三、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操作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操作规范,以确保其无菌状态。

1. 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如洗手、戴手套、佩戴口罩等,以防止细菌污染无菌医疗器械。

2. 无菌医疗器械在使用前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包装完整性、有效期限、灭菌标识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使用有问题的无菌医疗器械。

3. 无菌医疗器械的拆包顺序要符合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污染。

拆包时要注意防止自身污染和交叉污染。

4. 在患者操作时,操作人员应遵守无菌区限制,避免无菌区与非无菌区之间的交叉污染。

5. 无菌医疗器械使用后要及时处理垃圾和污染物,严禁残留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

四、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检查和评价医疗机构应建立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检查和评价制度,对无菌医疗器械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监测,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无菌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汇总)

无菌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汇总)

标题:无菌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汇总)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菌医疗器械在临床治疗、疾病预防、康复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无菌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

本文旨在汇总无菌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知识,为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参考。

二、无菌医疗器械概述1. 定义:无菌医疗器械是指在无菌条件下生产、包装、灭菌,使用时不需再次灭菌的医疗器械。

2. 分类:根据使用途径和风险程度,无菌医疗器械可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类别。

3. 特点:无菌医疗器械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等特点。

三、无菌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原则1. 严格遵循生产、包装、灭菌规范: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生产、包装、灭菌无菌医疗器械,确保产品质量。

2. 严格遵循使用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确保患者安全。

3. 加强无菌医疗器械的储存和运输管理: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光,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运输过程中避免碰撞、挤压、潮湿,确保产品质量。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无菌医疗器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做好职业防护:医务人员在操作无菌医疗器械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止交叉感染。

四、无菌医疗器械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包装破损:若发现包装破损,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告和处理。

2. 灭菌标识模糊:若灭菌标识模糊,无法确认灭菌效果,应停止使用,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告和处理。

3. 过期产品:严禁使用过期的无菌医疗器械,应定期检查库存,及时清理过期产品。

4. 设备故障: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五、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管政策1. 国家层面:我国对无菌医疗器械实施严格监管,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2. 地方层面: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程

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程

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程1.引言2.定义2.1 无菌医疗器械无菌医疗器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无菌处理并且能够满足使用条件下的无菌要求的医疗器械。

2.2 无菌处理无菌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使医疗器械达到无菌状态。

3.质量管理体系3.1 资源管理3.1.1 人力资源确保从事无菌处理的人员具备相应的无菌处理技能和知识,并经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3.1.2 设备设施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无菌处理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性能安全可靠。

3.2 过程控制3.2.1 采购和收货严格控制采购的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确保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3.2.2 无菌处理采用合适的无菌处理方法,确保医疗器械达到无菌状态。

同时,严格控制无菌处理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

3.2.3 包装和储存对无菌医疗器械进行适当包装,并确保包装材料符合相关标准。

储存过程中,防止受到湿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3 监测与验证3.3.1 生产过程监测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包括无菌处理条件、设备运行情况和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等。

3.3.2 产品验证对生产出的无菌医疗器械进行验证,确保其质量和无菌性能符合要求。

包括物理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

3.3.3 环境监测定期对无菌处理环境进行监测,包括无菌室、洁净区域的空气和表面菌落总数等。

3.4 不合格品管理3.4.1 不合格品记录与处理建立不合格品记录制度,对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和处理,并追踪整改情况。

3.4.2 不合格品原因分析对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文件管理4.1 文件编制和修订制定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程,并对规程进行定期修订。

4.2 文件控制确保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文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控制文件的版本和分发。

4.3 文件的保存和归档对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文件进行保存和归档,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5.培训与教育建立培训与教育制度,对从事无菌处理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无菌处理技能和知识水平。

科普关于无菌医疗器械,你了解多少

科普关于无菌医疗器械,你了解多少

引言:无菌医疗器械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关于无菌医疗器械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本文将深入探讨无菌医疗器械的概念、常见的无菌技术、无菌包装以及无菌实施的要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无菌医疗器械。

正文:一、无菌医疗器械的概念1.无菌医疗器械的定义和分类2.无菌医疗器械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3.无菌医疗器械与传染病控制的关系4.无菌医疗器械对患者安全的保障二、常见的无菌技术1.灭菌与消毒的区别与原理2.常见的灭菌方法(例如蒸汽灭菌、热空气灭菌、辐射灭菌等)3.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4.无菌技术在手术室、急诊科、病房等场景中的应用三、无菌包装与无菌保护1.无菌包装材料的特点与选择2.无菌包装的原理与过程3.无菌包装的质量控制与验证4.无菌包装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四、无菌实施要点1.无菌实施中的个人卫生要求2.无菌护理操作的规范与流程3.无菌区域与污染区域的划分与管理4.无菌实施中的常见错误与风险防控措施5.无菌实施过程中的职业暴露与应对措施五、无菌医疗器械的未来发展1.无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2.自动化无菌设备的应用前景3.无菌医疗器械的追溯管理与质量保障4.无菌医疗器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总结:无菌医疗器械在现代医疗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通过本文对无菌医疗器械的概念、无菌技术、无菌包装和无菌实施要点的详细阐述,相信读者对无菌医疗器械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应该重视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并支持无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医院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医院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医院无菌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使用、采购、储存、运输、使用后处理等环节的无菌医疗器械。

三、职责分工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制定、修订、监督实施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对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2. 采购部门负责无菌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入库等工作。

3. 供应室负责无菌医疗器械的储存、发放、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

4. 使用科室负责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保管、回收等工作。

四、无菌医疗器械的管理要求1. 采购要求(1)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供应商,采购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产品。

(2)采购的无菌医疗器械应具备以下证明文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等。

2. 验收要求(1)采购部门对到货的无菌医疗器械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包装完好情况等。

(2)验收合格后,由供应室进行入库登记,建立采购台账。

3. 储存要求(1)供应室应设立专用无菌医疗器械储存库,库房环境要求清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24℃以下,湿度控制在70%以下。

(2)储存的无菌医疗器械应分类存放,标签清晰,标识明确。

4. 发放要求(1)供应室根据使用科室的申请,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将无菌医疗器械发放到使用科室。

(2)发放时,核对使用科室、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5. 使用要求(1)使用科室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确保医疗安全。

(2)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无菌医疗器械有破损、过期、污染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供应室。

6. 回收要求(1)使用科室应按照规定回收使用过的无菌医疗器械,并交由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无菌医疗器械(征求意见稿)第一部分范围和原则1.1 无菌医疗器械是指通过最终灭菌的方法或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任何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械。

1.2 本附录是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特殊要求。

1.3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期用途的要求,应当采用使污染降至最低限的生产技术,并应根据产品特性、生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以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或能有效排除污染。

第二部分特殊要求2.1 凡在洁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临时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2.2 洁净室(区)内的人数应当与洁净室(区)面积相适应。

2.3 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制定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卫生守则。

人员进入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化,并穿戴洁净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工作鞋。

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当对手再次进行消毒。

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定期更换。

2.4 应当制定人员健康要求,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2.5 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应当能够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2.6 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

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及运输等不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造成污染。

行政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对生产区有不良影响。

厂区应当远离有污染的空气和水等污染源的区域。

2.7 洁净室(区)应当按照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进行合理布局,人流、物流走向应当合理。

同一洁净室(区)内或相邻洁净室(区)间的生产操作不得互相交叉污染。

2.8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当与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当控制在18~28℃,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2.9 进入洁净室(区)的管道、进回风口布局应当合理,水、电、气输送线路与墙体接口处应当可靠密封,照明灯具不得悬吊。

2.10 洁净室(区)内操作台应当光滑、平整、不脱落尘粒和纤维、不易积尘并便于清洁处理和消毒。

2.11 生产厂房应当设置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洁净室(区)的门、窗及安全门应当密闭,洁净室(区)的门应当向洁净度高的方向开启,安全门应向安全疏散方向开启。

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当便于清洁,不受清洁和消毒的影响。

2.12 洁净室(区)内使用的压缩空气等工艺用气均应当经过净化处理。

与产品使用表面直接接触的气体,其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应当进行验证和控制,以适应所生产产品的要求。

2.13 应当根据所生产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要求,确定在相应级别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的过程,避免生产中的污染。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当大于5帕斯卡,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当大于10帕斯卡,并应当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相同级别洁净室(区)间的压差梯度应当合理。

2.14 介入到血管内的无菌医疗器械及需要在10,000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室(区)内进行后续加工(如灌装封等)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末道清洁处理、组装、初包装、封口的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10,000级洁净度级别;不经清洁处理的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10,000级洁净度级别。

2.15 与血液、骨髓腔或非自然腔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末道清洁处理、组装、初包装、封口的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100,000级洁净度级别;不经清洁处理的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100,000级洁净度级别。

2.16 与人体损伤表面和粘膜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末道清洁处理、组装、初包装、封口的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300,000级洁净度级别;不经清洁处理的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300,000级洁净度级别。

2.17 与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需清洁处理即使用的初包装材料,其生产环境洁净度级别的设置应当遵循与产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级别相同的原则,使初包装材料的质量满足所包装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若初包装材料不与无菌医疗器械使用表面直接接触,应当在不低于300,000级洁净室(区)内生产。

2.18 对于有要求或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加工的无菌医疗器械(包括医用材料),应当在10,000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

2.19 洁净工作服清洗干燥间、洁具间、专用工位器具的末道清洁处理与消毒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可低于生产区一个级别。

无菌工作服的整理、灭菌后的贮存应当在10,000级洁净室(区)内。

2.20 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符合下表规定:2.21 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应当符合洁净环境控制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2.22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洁净室(区)空气净化系统应当保持连续运行,维持相应的洁净度级别。

若停机后再次开启空气净化系统,应当进行必要的测试或验证,以确认仍能达到规定的洁净度级别要求。

2.23 应当确定所需要的工艺用水。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工艺用水时,应当配备相应的制水设备,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用量较大时应当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区的用水点。

工艺用水应当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2.24 应当制定工艺用水的管理文件,工艺用水的储罐和输送管道应当满足产品要求,并定期清洗、消毒。

2.25 与物料或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艺装备及管道表面应当光洁、平整、无颗粒物质脱落、无毒、耐腐蚀,不与物料或产品发生化学反应和粘连,易于清洁处理、消毒或灭菌。

2.26 应当对采购物品进行检验或验证,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的材料,采购物品应当与经生物学评价的材料相同。

2.27 对来源于动物的原、辅材料应当满足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2.28 无菌医疗器械的初包装材料应当适用于所用的灭菌过程或无菌加工的包装要求,并执行相应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确保在包装、运输、贮存和使用时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

2.29 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烟雾、毒害物、射线和紫外线等有害物质的厂房、设备应当安装相应的防护装置,建立其工作环境条件的要求并形成文件,以进行监视和控制。

2.30 应当制定洁净室(区)的卫生管理文件,按照规定对洁净室(区)进行清洁处理和消毒,并作好记录。

所用的消毒剂或消毒方法不得对设备、工艺装备、物料和产品造成污染。

消毒剂品种应当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2.31 生产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清洗剂及在洁净室(区)内通过模具成型后不需清洁处理的零配件所用的脱模剂,均不得对产品造成污染。

2.32 应当制定工位器具的管理文件,所选用的工位器具应当能避免产品在存放和搬运中被污染和损坏。

2.33 进入洁净室(区)的物品,包括原料和零配件等必须按程序进行净化处理。

对于需清洁处理的无菌医疗器械的零配件,末道清洁处理应当在相应级别的洁净室(区)内进行,末道清洁处理介质应当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2.34 应当建立清场的管理规定,以防止产品的交叉污染,并作好清场记录。

2.35 应当建立批号管理规定,明确生产批号和灭菌批号的关系,规定每批产品应形成的记录。

2.36 应当选择适宜的方法对产品进行灭菌或采用适宜的无菌加工技术以保证产品无菌,并执行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2.37 应当建立无菌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确认程序并形成文件。

灭菌过程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在初次实施前进行确认,必要时再确认,并保持灭菌过程确认记录。

2.38 应当制定灭菌过程控制文件,保持每一灭菌批的灭菌过程参数记录,灭菌记录应当可追溯到产品的每一生产批。

2.39 对直接或间接接触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或脑脊髓液或药液的零配件应当至少能追溯到产品生产所用的原材料、灭菌设备和生产环境。

2.40 应当根据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规定各种无菌医疗器械和材料的贮存条件,贮存场所应当具有相应的环境监控设施,应当控制和记录贮存条件,并在包装标识、标签或使用说明书中注明。

2.41 应当具备无菌、微生物限度和阳性对照的检测能力和条件。

2.42 应当对工艺用水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测,并保持监控记录和检测报告。

2.43 应当对洁净室(区)的尘粒、浮游菌或沉降菌、换气次数或风速、静压差、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定期检测。

2.44 应当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确定产品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的控制水平并形成文件,按文件要求定期检测并保持相关记录。

应当定期对检测记录进行汇总和趋势分析。

2.45 应当根据产品留样目的确定留样数量和留样方式,按照生产批或灭菌批等进行留样,并作好留样观察或检验记录。

第三部分术语3.1下列术语的含义是:批号:用于识别一批产品的唯一标示符号。

生产批:指在一段时间内,同一工艺条件下连续生产出的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的产品。

灭菌批:在同一灭菌容器内,同一工艺条件下灭菌的具有相同无菌保证水平的产品。

灭菌:用以使产品无任何形式的存活微生物的过程,且该过程应当经过确认。

无菌:产品上无存活微生物的状态。

初包装材料: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

洁净室(区):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和微生物最大允许统计数。

无菌加工: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产品的无菌制备及产品的无菌灌装。

该环境的空气供应、材料、设备和人员都得到控制,使微生物和微粒污染控制到可接受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