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产品企业分类评定标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是否建立并发布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否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24.2是否按规定的频次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并保留相关记录。
是否按照评审的结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并保留相关记录。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九、其他影响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情况
2
履行承诺情况
是否与检验检疫部门签订出口工业企业质量诚信承诺书,并认真履行。
企业最高管理者是否有质量诚信意识,是否发生不诚信行为。
是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履行诚信承诺。
3
承担社会责任
情况
企业最高管理者是否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和确保职工待遇等制度并实施。
*企业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制度,提供了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防护措施。
取消不合格供方的管理规定是否得到严格执行。
是否保留取消不合格供方的相关记录。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六、企业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情况
18
对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信息的收集能力以及对所收集信息的反应能力、处理效果
企业是否明确对出口产品被预警、召回、索赔、退货及投诉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要求。
半成品检测设备是否完好并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10
成品检验手段
*企业是否收集齐全有关进口国标准,是否制定了企业的成品检验标准,成品检验标准是符合进口国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成品检测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满足检测要求。
成品检验设备是否完好并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11
实验室认可情况
企业是否有满足产品检测要求的实验室。
提供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质量手册、形成文件的程序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可操作。
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满足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
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覆盖所有出口产品。
质量体系文件数量是否满足要求,内容详略是否与企业人员素质等实际情况相适用。
是否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了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的总体要求相一致。是否是可测量的,是否包括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生产设备的加工能力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6
生产设备
更新情况
是否对生产设备更新进行策划并提出明确要求。
是否制定了生产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并贯彻执行。对经维修保养不能满足要求的生产设备是否及时进行更新。
更新后的生产设备是否满足稳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7
生产设备
能耗状况
企业是否按本行业的能耗规范对生产设备能耗提出明确的要求。
生产设备是否符合相关能耗要求。
不符合能耗要求的设备是否制定计划并及时更新。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三、企业检测
能力
8
进货检验
设备情况
进货检验设备是否齐全。
进货检验设备的功能是否满足进货检验要求。
进货检验设备是否完好并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9
半成品检测手段
是否制定了半成品检测标准。
半成品检测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满足检测要求。
实验室人员的
资质
实验室人员是否经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
实验室人员是否明确职责并掌握检验标准(包括进口国法规标准)、检测标准及操作规范。
实验室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并能正确履行职责。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五、原材料供应方管理能力
15
供方评价方法
是否制定了供方选择、评价、重新评价准则并按准则规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
是否建立供方档案,以保留相关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证据。
抽查关键零部件和主要原材料验证其合格供方的符合性。
16
有效的日常管理
是否建立了形成文件的采购控制程序,并切实可行。
*采购文件是否明确采购标准、进厂检验、验证和放行要求。
抽查市场采购的零部件和原材料验证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17
供方取消机制
是否建立了取消不合格供方的管理规定。
各工序检验人员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是否在检验合格后放行(是否能正确履行职责)。
13
质量控制点的
人员资质
是否有明确的质量控制点,各质量控制点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
各质量控制点人员职责是否明确,并掌握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导书要求。
*各质量控制点人员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规范操作。
14
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评定标准
企业名称:产品类别:评定日期: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一、企业信用
情况
1
遵纪守法情况
*企业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特别是遵守《商检法》及实施条例等有关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情况,有无违法行为。
是否有被检验检疫机构行政处罚的记录。
是否有对全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计划及培训记录。
企业召回不合格产品规定或程序是否可行。
企业能否及时对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投诉引起的召回事件的处理效果进行跟踪、评价、纠正。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七、企业产品
追溯能力
20
企业应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不适用产品除外)
*是否建立了产品可追溯体系。
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定期验证产品追溯体系能否正常运转。
企业能否及时对检验检疫部门下发的文件通知进行学习培训并贯彻执行。
企业能否有效贯彻相关的检验检疫制度和规定。
* 企业在评审前6个月内是否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是否弄虚作假,严重影响评定工作,使评定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是否保存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相关记录。
21
产品可追溯能力
是否对产品可追溯能力进行了策划。
是否能够按照策划的要求保证产品得到有效追溯。
是否保存产品可追溯能力的相关记录。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八、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情况
22
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
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符合要求的质量手册、形成文件的程序、质量记录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
其他社会
评价情况
企业是否有被政府和其他主管部门处理的不良记录。
定期进行的顾客满意度调查是否真实并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听取部分供方/客户对企业的评价,评定其是否满意。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二、企业生产
条件
5
生产所需
硬件情况
*是否有生产合格产品必需的工作场所、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包括工装、工位器具等)是否完好,布局是否合理。
25
企业的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
企业最高管理者是否具有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是否明确企业发生质量事故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
最高管理者能否提供充分的资源,确保企业稳定的生产格产品。
是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使用不合格原辅材料,不销售不合格产品。
26
企业对检验检疫制度的执行程度
企业是否明确搜集获取检验检疫制度的方法和途径。
企业实验室是否获得相关实验室认可机构的认可。
企业自身检测能力不足时,是否委托了具备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并签署了委托检测协议。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四、企业人员素质
12
企业检验人员的资质
*是否有充分满足各工序检验需求的人员,是否培训合格取得相关资质。
检验人员是否明确其职责,是否掌握检验标准、工艺要求及作业指导书内容,并按其要求进行操作。
*能否对产品被预警、通报、退货及投诉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
当发生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等情况时能否及时妥善处理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是否保留相关记录。
19
企业因产品质量原因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情况下对不合格产品实施召回的能力及实施
企业是否建立适宜的出口产品被预警、召回、索赔、退货及投诉的处理规定。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是否建立并发布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否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24.2是否按规定的频次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并保留相关记录。
是否按照评审的结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并保留相关记录。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九、其他影响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情况
2
履行承诺情况
是否与检验检疫部门签订出口工业企业质量诚信承诺书,并认真履行。
企业最高管理者是否有质量诚信意识,是否发生不诚信行为。
是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履行诚信承诺。
3
承担社会责任
情况
企业最高管理者是否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和确保职工待遇等制度并实施。
*企业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制度,提供了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防护措施。
取消不合格供方的管理规定是否得到严格执行。
是否保留取消不合格供方的相关记录。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六、企业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情况
18
对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信息的收集能力以及对所收集信息的反应能力、处理效果
企业是否明确对出口产品被预警、召回、索赔、退货及投诉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要求。
半成品检测设备是否完好并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10
成品检验手段
*企业是否收集齐全有关进口国标准,是否制定了企业的成品检验标准,成品检验标准是符合进口国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成品检测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满足检测要求。
成品检验设备是否完好并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11
实验室认可情况
企业是否有满足产品检测要求的实验室。
提供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质量手册、形成文件的程序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可操作。
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满足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
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覆盖所有出口产品。
质量体系文件数量是否满足要求,内容详略是否与企业人员素质等实际情况相适用。
是否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了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的总体要求相一致。是否是可测量的,是否包括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生产设备的加工能力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6
生产设备
更新情况
是否对生产设备更新进行策划并提出明确要求。
是否制定了生产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并贯彻执行。对经维修保养不能满足要求的生产设备是否及时进行更新。
更新后的生产设备是否满足稳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7
生产设备
能耗状况
企业是否按本行业的能耗规范对生产设备能耗提出明确的要求。
生产设备是否符合相关能耗要求。
不符合能耗要求的设备是否制定计划并及时更新。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三、企业检测
能力
8
进货检验
设备情况
进货检验设备是否齐全。
进货检验设备的功能是否满足进货检验要求。
进货检验设备是否完好并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9
半成品检测手段
是否制定了半成品检测标准。
半成品检测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满足检测要求。
实验室人员的
资质
实验室人员是否经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
实验室人员是否明确职责并掌握检验标准(包括进口国法规标准)、检测标准及操作规范。
实验室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并能正确履行职责。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五、原材料供应方管理能力
15
供方评价方法
是否制定了供方选择、评价、重新评价准则并按准则规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
是否建立供方档案,以保留相关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证据。
抽查关键零部件和主要原材料验证其合格供方的符合性。
16
有效的日常管理
是否建立了形成文件的采购控制程序,并切实可行。
*采购文件是否明确采购标准、进厂检验、验证和放行要求。
抽查市场采购的零部件和原材料验证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17
供方取消机制
是否建立了取消不合格供方的管理规定。
各工序检验人员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是否在检验合格后放行(是否能正确履行职责)。
13
质量控制点的
人员资质
是否有明确的质量控制点,各质量控制点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
各质量控制点人员职责是否明确,并掌握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导书要求。
*各质量控制点人员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规范操作。
14
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评定标准
企业名称:产品类别:评定日期: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一、企业信用
情况
1
遵纪守法情况
*企业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特别是遵守《商检法》及实施条例等有关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情况,有无违法行为。
是否有被检验检疫机构行政处罚的记录。
是否有对全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计划及培训记录。
企业召回不合格产品规定或程序是否可行。
企业能否及时对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投诉引起的召回事件的处理效果进行跟踪、评价、纠正。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七、企业产品
追溯能力
20
企业应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不适用产品除外)
*是否建立了产品可追溯体系。
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定期验证产品追溯体系能否正常运转。
企业能否及时对检验检疫部门下发的文件通知进行学习培训并贯彻执行。
企业能否有效贯彻相关的检验检疫制度和规定。
* 企业在评审前6个月内是否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是否弄虚作假,严重影响评定工作,使评定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是否保存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相关记录。
21
产品可追溯能力
是否对产品可追溯能力进行了策划。
是否能够按照策划的要求保证产品得到有效追溯。
是否保存产品可追溯能力的相关记录。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八、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情况
22
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
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符合要求的质量手册、形成文件的程序、质量记录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
其他社会
评价情况
企业是否有被政府和其他主管部门处理的不良记录。
定期进行的顾客满意度调查是否真实并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听取部分供方/客户对企业的评价,评定其是否满意。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二、企业生产
条件
5
生产所需
硬件情况
*是否有生产合格产品必需的工作场所、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包括工装、工位器具等)是否完好,布局是否合理。
25
企业的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
企业最高管理者是否具有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是否明确企业发生质量事故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
最高管理者能否提供充分的资源,确保企业稳定的生产格产品。
是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使用不合格原辅材料,不销售不合格产品。
26
企业对检验检疫制度的执行程度
企业是否明确搜集获取检验检疫制度的方法和途径。
企业实验室是否获得相关实验室认可机构的认可。
企业自身检测能力不足时,是否委托了具备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并签署了委托检测协议。
评定要素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点
评定记录
评定结果
四、企业人员素质
12
企业检验人员的资质
*是否有充分满足各工序检验需求的人员,是否培训合格取得相关资质。
检验人员是否明确其职责,是否掌握检验标准、工艺要求及作业指导书内容,并按其要求进行操作。
*能否对产品被预警、通报、退货及投诉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
当发生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等情况时能否及时妥善处理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是否保留相关记录。
19
企业因产品质量原因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情况下对不合格产品实施召回的能力及实施
企业是否建立适宜的出口产品被预警、召回、索赔、退货及投诉的处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