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九章制动对机体影响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长期卧床或制动
长期卧床或制动常引起制动或废用综合征, 急性病或外伤而长期卧床者; 因瘫痪而不能离床者;
制动的临床表现很多,而且涉及的器官和系统很广。
代谢与内分泌
皮肤系统
肌肉系统
骨骼系统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制动影响机体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一 制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制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肩关节为外展、前屈、内旋。肘关节为屈曲100°, 前臂为中立位。腕关节背伸30°,桡偏。髋前屈 10°~15°,膝屈5°~10°。
翻身与保持体位
二 制动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
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血容量减少
卧位时,血液从下肢回到胸腔,中心血容量的增加会使 右心负荷增加,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从而导致抗利尿 激素分泌减少,肾脏滤过率明显增加,使血容量减少。
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五、血流速度减慢
制动后由于每搏量下降、心输出量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性 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及血液本身理化特性的改变,从而 引起血流动力学上的一系列变化。
六、血栓形成
制动后血容量减少,故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黏滞度明 显增加;血小板凝聚力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也有所增高;动、 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以上因素促进了血栓的形成。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张超峰
目录
制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制动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制动对运动系统(骨骼肌、骨及关 节)、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难点:制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警钟长鸣
人民日报: 每个人一生中有1/6的几率中风: 中国居民每年因脑卒中死亡人数约200万; 全球每6秒会有1死于中风,每2秒会有1人发生中风,并且不分年龄和性别; 每耽搁1小时的救治时间,则将大脑变老3.6年; 全球3000万中风患者,多数因此留下残疾; 多数缺乏正确的康复观,长期卧床制动影响较大
运动学基础-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临床痉挛 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 CSI)
包括三个方面:腱反射、肌张力及阵挛,
目前主要用于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后下肢
痉挛的评定,特别是踝关节,评定内容
包括跟腱反射、小腿三头肌的肌张力和
踝阵挛。
其他评定
其他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评定(Barthel指数) 、功 能独立性评定(FIM) 、平衡评定和步态 评定。 电生理评定。 痉挛的仪器评定
皮肤组织挛缩 结缔组织挛缩
混合型痉 挛
多发性硬化引起的痉挛与上述类型的痉挛不同, 该 病常累及脑白质和脊髓的轴突,从而出现运动通 路不同水平的病变而导 致痉挛, 可表现为全身性(general) 、区域性 (regional) 和局灶性(focal) 痉 挛,具体表现由病情程度和侵犯部位决定。
肌性挛缩 神经性挛缩
康复评定
痉挛
改良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 表
此量表上肢痉挛评定优于下肢。
挛缩程度分级
挛缩
临床上按肌痉挛程度,将挛缩 分为三级:①轻度挛缩:快速 被动活动关节至该关节正常 ROM的后1/4才感觉疼痛及阻 力。②中度挛缩:快速被动活 动关节至该关节正常ROM的 1/2就有疼痛及阻力。③重度挛 缩:快速被动活动关节至该关 节正常ROM的前1/4就有疼痛 及抵抗。
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七、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与交感—肾上腺 系统反应不良、心脏压力反射能力障 碍、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外周转移及静 脉回流不足等因素有关。
制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一、通气/血流比值
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 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人安静 状态为0.84。
如果通气血流比值增大,说明通气过度 或血流减少,表示有部分肺泡气不能与 血液充分进行气体交换,使生理无效腔 增大;
运动学基础-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血容量减少 卧位时,中心血容量的增加会使右心 负荷增加,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增强 ,从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 脏滤过率明显增加,使血容量减少。
二、心率增加 心率增加与血容量减少、每搏量下降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三、心排血量下降 神经病变导致肌瘫痪时,由于肌泵作 用降低,致使下肢静脉回流减少、静 脉顺应性增加,加之循环血容量减少 ,导致心室充盈量下降,每搏量减少 。 四、有氧运动能力降低 制动对VO2max的短期影响主要与心排 血量减少和血容量减少有关,长期影 响则主要与肌萎缩、肌功能容量减退 、肌力和耐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制动的利与弊
ACL重建后的制动与运动
认识制动对机体的利弊 处理好制动与运动的关系
制动
制动对运动系 统的影响
肌代谢障碍
最初数小时:肌蛋白合成速度下降,非肌蛋白成分相对 增加;肌纤维变细排列紊乱;肌细胞线粒体肿胀。 制动30天:肌细胞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致葡萄糖利 用降低。 制动45天:线粒体密度减小、氧化酶活性降低、总毛细 血管密度降低、毛细血管长度缩短进一步缺血缺氧。
长期制动对患者的影响ppt课件
运动疗法的原则
• • • • • • 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主动参与 全面锻炼 理想的运动治疗是保证在保证病情稳定的 前提下尽量减少制动时间和程度,避免发 生功能障碍或残疾。
制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增加:长期卧床可导致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无力,病人咳嗽咳痰无 力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制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 由于制动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尿量 增加 随尿液排出的钙、磷、钾、钠等电 解质促进了尿路结石的形成。 • 尿潴留 • 尿路感染 • 长期尿路感染、反复尿路感染 严重者 形成脓毒尿症 肾功衰
长期制动对患者的影响
制动:是指人体局部或者全身保持固定 或者限制活动。
• 制动的目的:减少体力消耗或脏器功能损害,稳 定病情帮助疾病的恢复。 • 制动的分类:卧床休息 • 局部固定 • 肢体和躯体神经麻痹或瘫痪
制动的积极作用
• 有助于减轻局部损伤的疼痛和肿胀,保证 损伤组织的自然修复过程。 • 减少患者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发生进一 步损伤的危险。
• 降低组织和器官的能量消耗,以保护受损 的组织和器官功能。
但是制动是万能的吗? 对患者会产生哪些不良的影响呢?
长期制动产生的不良生理效应
• 对骨骼肌的影响:在制动的最初几个小时 内,肌蛋白的合成速度便开始下降,制动 45天毛细血管的密度降低长度缩短导致肌 肉组织局部的血流量减少 可造成废用 性肌萎缩,肌力下降 步太不稳和运动 协调下降的主要原因。
对骨关节的影响
• 制动1-2天尿钙开始增加,5-10天内显著增加 • 大量的钙随尿液排出使血钙降低出现
《制动对机体影响》课件
结论和总结
制动对机体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常制动可以提高身体机能,而不良制动可能导致各种问题和不良后果。通过辨 识和减少不良制动,我们可以提高运动和训练的效果,保护机体健康。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长期不良制动可能导致心血管疾 病的风险增加,如高血压和冠心 病。
辨识和减少不良制动
意识训练
通过意识训练提高对不良制动的辨识能力,及时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
合理规划
合理规划训练和活动,避免过度疲劳和不适当的制动行为。
寻求专业指导
寻求专业指导,了解正确的制动技巧和训练方法,减少不良制动的发生。
2
改善协调能力
制动可以提高机体的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适应各种运动和活动。
பைடு நூலகம்
3
保护运动器官
适当的制动可以减少运动器官的损伤风险,保护关节和骨骼。
不良制动对机体的危害
增加受伤风险
增加压力和焦虑
不良制动会增加受伤的风险,尤 其是在高强度运动和不当姿势下。
频繁经历不良制动可能导致身体 和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
制动的定义和作用
什么是制动?它是指减慢或停止物体运动的过程。我们将讨论制动的不同类型和原理,并探讨其在机体中的作 用。
机体对制动的生理反应
当机体经历制动时,它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反应。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反应,包括心率变化、血液循环调节和神 经系统的反应。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1
增强肌肉力量
通过经常进行制动训练,机体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体能水平。
《制动对机体影响》PPT 课件
本课件将探讨制动对机体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背景介绍、定义和作用。我们 将详细讨论制动对机体的生理反应,并探讨不良制动对机体的危害。最后, 我们将介绍如何辨识和减少不良制动。
制动与卧床对机体的影响—制动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人体运动学课件)
2 康复措施
• 使用合适的轮椅与坐垫,坐在轮椅上应保证达到座位区域的最 大支撑面,足踏板应置于以大腿为主要承重点的高度;
2 康复措施
• 坐轮椅时每半小时进行1次减压,包括前、后、侧面倾斜及向上抬高 身体,注意检查与轮椅接触的骨突部位的皮肤;
2 康复措施
• 对已有多处压疮患者采用交替式充气床垫,但禁止使用橡皮圈, 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加重组织损伤;
4 体位性低血压
正常人完全卧床休息3周后(有严重疾病、损伤者及老 年人则在完全卧床休息数天后),此种血管调节功能减退, 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在恢复期或及早进行运动.如下床 步行、做床上医疗体操等,有助于克服直立性低血压。
5 血栓形成增加
血液粘滞度增加+血流速度缓慢 血栓形成的机会明显增加 • 深部静脉血栓 • 血栓性脉管炎 • 肺栓塞 • 冠心病:诱发心绞痛和/或心肌梗死 • 脑血管病:导致再发
2 低蛋白血症
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蛋白质和碳 水化合物吸收减少,产生一定程度的低 蛋白血症,导致水肿和体重下降。
3 便秘
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胃肠蠕动减弱,括约肌痉挛, 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吸收过多,加之 水分和纤维素的摄入减少,引起排便困难,造成便秘。
腹肌和肛提肌无力又可进一步加重便秘,长时间便 秘会引起粪便阻塞甚至肠梗阻。
痰液增多,排痰困难
• 支气管分泌液容易积聚在背部肺叶 • 重力因素导致咳嗽动作困难 • 痰液积聚,诱发肺炎或支气管感染。
2 肺活量、最大吸氧量下降
长期卧床后使潮气量、每分通气量 及最大通气量下降,肺活量、最大吸氧 量下降,呼吸变浅快,膈肌活动能力下 降。导致有氧运动能力降低。卧床数周 后每分通气量及最大通气量下降25%50%。最大吸氧量以每天O.9%的速 度下降,与老年生理性衰退的年下降率 相似。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肌肉骨骼系统(最终定稿)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肌肉骨骼系统(最终定稿)第一篇:制动对机体的影响——肌肉骨骼系统制动对机体的影响——肌肉骨骼系统局部制动(包括关节固定和神经瘫痪)对肌肉和骨关节系统的影响最大。
骨折或骨关节手术后均采用不同方式的关节固定,由此导致相当数量的患者在固定去除后发生肌肉、关节障碍,造成新的残疾。
康复医学工作者必须致力于积极参与早期康复治疗,避免这类残疾的发生,并促使其康复。
1、骨骼肌(1)肌肉废用性萎缩全身或局部制动均可造成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固定2周以上均可造成肌肉萎缩。
石膏固定后肌肉萎缩比卧床休息要明显得多。
正常人卧床时使用背肌和下肢肌肉翻身,就可以减少肌肉萎缩。
而瘫痪和老年患者则会出现更多的肌肉萎缩。
健康人卧床休息卧床7天,大腿肌肉容积即可降低3%,一个月肌纤维横断面积减少10%~20%,二个月可能减少至50%。
采取单下肢悬吊,另一下肢负重作为模型,制动4~6周,大腿中部肌肉横断面积减少7%~14%。
石膏固定131天之后下肢体积减少12%,而肌纤维横断面积减少42%。
等长收缩运动可以减轻这种肌肉萎缩,但不能消除。
承担体重和步行的主要肌肉制动后萎缩最明显。
伸肌萎缩超过屈肌。
有研究发现17周卧床肌容积降低为踝背屈肌30%,股四头肌16%~18%,背肌9%,上肢肌无变化。
另一组研究证明35天卧床休息使下肢跖屈肌横截面减少12%,而背伸肌群则无明显变化。
下肢悬吊6周的研究发现伸膝肌的萎缩几乎是屈膝肌的2倍。
而上肢固定9天造成的肌肉萎缩仅为4%。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肌肉横断面积减少,肌肉长期保持在缩短状态可导致肌节缩短,致使肌纤维纵向挛缩,这在制动后的关节功能障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外还有肌肉-肌腱结合部的强度降低。
制动后慢肌纤维减少7.5%,而快肌纤维减少14.7%。
萎缩的肌肉蛋白合成能力降低,脂肪和结缔组织相对增多。
超威结构的改变包括:细胞水肿、纤维结构紊乱、细胞线粒体增大、钙激活蛋白酶增高等。
肌肉处于缩短位增加肌肉萎缩程度,因此肌肉牵张或者将肌肉置于延长位有利于减少萎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五)血流速度减慢 1.制动后每搏量下降、心输出量下降、 1.制动后每搏量下降、心输出量下降、交感神 制动后每搏量下降 经兴奋性降低、 经兴奋性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及血液本 身理化特性的改变, 身理化特性的改变,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上 的一系列变化。 的一系列变化。 2.以腹主动脉、 2.以腹主动脉、股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以腹主动脉 减少最为明显。 减少最为明显。
11
(四)肌性挛缩 制动会导致肌膜的胶原纤维发生改变, 制动会导致肌膜的胶原纤维发生改变, 使肌膜硬化、弹性下降。 使肌膜硬化、弹性下降。由于肌膜的限制作 用,将会使整块肌丧失其伸展性,造成肌性挛 将会使整块肌丧失其伸展性, 缩。
12
二、制动对骨关节的影响
(一)骨代谢异常 1.骨钙负平衡 1.骨钙负平衡 制动1 制动1~2天尿钙即开始增高,5~10天内 天尿钙即开始增高, 10天内 显著增高, 周时达到高峰。 显著增高,7周时达到高峰。由于大量的钙随 尿液排出,使血钙降低, 尿液排出,使血钙降低,低血钙又促进了骨组 织中的钙转移至血中,从而产生了高钙血症, 织中的钙转移至血中,从而产生了高钙血症, 最终导致骨钙负平衡。 最终导致骨钙负平衡。
5
• 制动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减轻局部损伤的疼痛和肿胀, 1.有助于减轻局部损伤的疼痛和肿胀,保证损伤组织 有助于减轻局部损伤的疼痛和肿胀 的自然修复过程。 的自然修复过程。 2.减少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发生进一步损伤的危险。 2.减少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发生进一步损伤的危险。 减少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发生进一步损伤的危险 2.降低组织和器官的能量消耗, 2.降低组织和器官的能量消耗,以保护受损的组织和 降低组织和器官的能量消耗 器官的功能。 器官的功能。
3
• 制动概念(immobilization)
是指人体局部或全身保持固定或限制活动, 是指人体局部或全身保持固定或限制活动, 是临床医学常用的保护性治疗措施。 是临床医学常用的保护性治疗措施。
4
• 制动的三种形式
1.局部固定(如骨折或脱位后的石膏固定) 1.局部固定(如骨折或脱位后的石膏固定) 局部固定 2.卧床休息 2.卧床休息 3.神经性瘫痪 3.神经性瘫痪
14
(二)关节挛缩 1.制动可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韧带和关节 制动可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囊的病变,使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产生关 囊的病变,使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 节挛缩。 节挛缩。 2.下肢骨关节挛缩的典型改变是髋关节和膝关 节的屈曲畸形,踝关节跖屈畸形。 节的屈曲畸形,踝关节跖屈畸形。 3.上肢骨关节挛缩的典型改变是指间关节、肘 上肢骨关节挛缩的典型改变是指间关节、 关节和腕关节屈曲畸形,肩关节内旋畸形。 关节和腕关节屈曲畸形,肩关节内旋畸形。
16
(四)异位骨化 1.异位骨化是指在软组织中出现成骨细胞, 1.异位骨化是指在软组织中出现成骨细胞,并 异位骨化是指在软组织中出现成骨细胞 形成骨组织,包括关节周围的异位骨质增生和 形成骨组织, 肌中的骨化性肌炎。 肌中的骨化性肌炎。 2.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16%~58%, 2.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16%~58%, 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16% 一般发生于伤后1 一般发生于伤后1~4个月。主要累及髋关节, 个月。主要累及髋关节, 其次为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及脊柱。 其次为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及脊柱。
26
(二)肺通气效率降低 卧位时,膈肌上移,胸廓容积减小, 卧位时,膈肌上移,胸廓容积减小,膈肌 的运动部分受阻,胸廓弹性阻力加大, 的运动部分受阻,胸廓弹性阻力加大,导致胸 廓扩张受限,肺呼吸幅度减小。此外, 廓扩张受限,肺呼吸幅度减小。此外,长期卧 床,可出现全身肌力的减退,呼吸肌肌力也随 可出现全身肌力的减退, 之下降。诸多因素导致肺的顺应性下降, 之下降。诸多因素导致肺的顺应性下降,肺活 量减少,使肺通气效率降低,气体交换受阻。 量减少,使肺通气效率降低,气体交换受阻。
13
2.骨密度降低 2.骨密度降低 (1)制动使相对或绝对骨质吸收超过骨质形成, 制动使相对或绝对骨质吸收超过骨质形成, 特别是骨小梁和骨皮质的吸收增加, 特别是骨小梁和骨皮质的吸收增加,使骨密度减 低,表现为骨质疏松。 表现为骨质疏松。 (2)骨密度降低主要发生于身体承重的下肢骨和 维持躯干姿势相关的骨, 维持躯干姿势相关的骨,以承重最大的跟骨骨密 度减低最明显。 度减低最明显。 (3)神经性瘫痪引起的骨密度减低最为显著。 神经性瘫痪引起的骨密度减低最为显著。
6
• 制动的负面作用
1.废用综合征。 1.废用综合征。 废用综合征 2.增加并发症的出现。 2.增加并发症的出现。 增加并发症的出现 3.增加新的功能障碍。 3.增加新的功能障碍。 增加新的功能障碍 正确认识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正确认识制动对机体的影响,处理好制动与运动之间的关 是康复医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系,是康复医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9
(二)肌萎缩 1.制动可造成废用性肌萎缩, 1.制动可造成废用性肌萎缩,以神经性瘫痪引起的 制动可造成废用性肌萎缩 肌萎缩最为明显。肌萎缩速度为非线性的, 肌萎缩最为明显。肌萎缩速度为非线性的,即制 动早期肌萎缩最快,呈指数下降趋势。 动早期肌萎缩最快,呈指数下降趋势。 2.快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超过慢肌纤维。 2.快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超过慢肌纤维。 快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超过慢肌纤维 3.伸肌萎缩的程度要重于屈肌。 3.伸肌萎缩的程度要重于屈肌。 1.制动3~4周后,心率约增加4~15次/分。卧 制动 周后,心率约增加4 15次 床后进行直立位活动时,心率增加更显著, 床后进行直立位活动时,心率增加更显著,且心 率的增加与卧床时间长短呈正相关。 率的增加与卧床时间长短呈正相关。 2.心率增加与血容量减少、每搏量下降、自主神经 2.心率增加与血容量减少、每搏量下降、 心率增加与血容量减少 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3.若基础心率加快,心脏舒张期缩短, 3.若基础心率加快,心脏舒张期缩短,将使冠脉血 若基础心率加快 流灌注减少,引发心肌缺血。 流灌注减少,引发心肌缺血。
(一)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通气/ 由于肺循环是低压系统,长期卧位时, 由于肺循环是低压系统,长期卧位时,上 肺部的血流量增加,但通气没有增加, 肺部的血流量增加,但通气没有增加,所以上 肺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减小,产生动-静脉短 肺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减小,产生动路;而下肺部的血流量减少,但通气却没有减 而下肺部的血流量减少, 少,所以下肺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增加,使肺 所以下肺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增加, 泡无效腔增加,从而影响正常的气体交换。 泡无效腔增加,从而影响正常的气体交换。
17
第二节 制动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
18
一、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血容量减少 1.制动1 小时血容量迅速减少, 1.制动1~2 小时血容量迅速减少,这是短时间 制动 卧床所造成的最明显的心血管改变。 卧床所造成的最明显的心血管改变。 2.制动24小时血容量减少5%, 天减少10%,14天 2.制动24小时血容量减少5%,6天减少10%,14天 制动24小时血容量减少5% 10% 减少15% 20天减少20%。 15%, 天减少20% 减少15%,20天减少20%。 3.血容量的减少对心肌梗死患者非常不利, 3.血容量的减少对心肌梗死患者非常不利,可 血容量的减少对心肌梗死患者非常不利 造成非心源性的循环功能以及相应的运动功能 减退。 减退。
23
(六)血栓形成 1.制动后血容量减少,而血液中有形成分并不 制动后血容量减少, 减少,故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滞度明显增 减少,故红细胞压积增高, 加;血小板凝聚力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也有所增 高;加之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以上因素均 加之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 为血栓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为血栓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最常见的是深部静脉血栓、 2.最常见的是深部静脉血栓、血栓性脉管炎和 最常见的是深部静脉血栓 肺栓塞。 肺栓塞。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血栓形成的机率也会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血栓形成的机率也会 增加,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增加,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第九章 制动对机体影响
1
学习目标
掌握:制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掌握:制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熟悉:制动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熟悉:制动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了解:制动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 了解:制动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
2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制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一、制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二、制动对骨关节的影响 第二节 制动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 一、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二、制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三、制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四、制动对内分泌的影响
7
第一节 制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8
一、制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一)肌代谢障碍 1.在制动的最初几个小时内, 1.在制动的最初几个小时内,肌蛋白的合成速 在制动的最初几个小时内 度便开始下降。 度便开始下降。 2.制动30天 2.制动30天,肌细胞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制动30 下降。 下降。 3.制动45天 肌线粒体密度减小、氧化酶活性降低、 3.制动45天,肌线粒体密度减小、氧化酶活性降低、 制动45 总毛细血管密度降低、毛细血管长度缩短, 总毛细血管密度降低、毛细血管长度缩短,导致肌 局部的血流量减少。 局部的血流量减少。
10
(三)肌力下降 1.由于肌萎缩、支配肌运动的神经兴奋性下降、 1.由于肌萎缩、支配肌运动的神经兴奋性下降、运动 由于肌萎缩 单元募集减少等因素,导致肌力下降。 单元募集减少等因素,导致肌力下降。 2.肌力下降的速度要比肌萎缩的速度快。 2.肌力下降的速度要比肌萎缩的速度快。 肌力下降的速度要比肌萎缩的速度快 3.肌力下降和神经功能障碍又是造成步态不稳 3.肌力下降和神经功能障碍又是造成步态不稳 和运动协调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和运动协调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