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1.1 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定义和目的解释劳动与技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1.2 探讨劳动与技术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讨论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性1.3 案例分析:优秀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分享一些成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和应用这些案例到实际教学中第二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2.1 确立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具体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2.2 制定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计划指导学生根据课程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强调教学计划应包括实践活动、技能训练和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2.3 案例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优秀教学设计分享一些优秀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和应用这些案例到实际教学中第三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3.1 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介绍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实践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强调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3.2 设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强调教学活动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实践性3.3 案例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优秀教学活动分享一些优秀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和应用这些案例到实际教学中第四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评估与反馈4.1 建立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评估体系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包括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4.2 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评估与反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强调及时反馈和指导学生改进的重要性4.3 案例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优秀评估与反馈实践分享一些优秀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估与反馈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和应用这些案例到实际教学中第五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践案例分享5.1 介绍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践案例分享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和应用这些案例到实际教学中5.2 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强调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高第六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6.1 确定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选择实践活动主题强调实践活动应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6.2 制定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活动计划指导学生设计实践活动流程、材料准备和时间安排强调实践活动计划应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6.3 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分工明确,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第七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资源与工具7.1 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资源介绍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常用的教学资源,如教材、网络资源、实践基地等强调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7.2 掌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工具与设备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所使用的工具与设备,如机床、焊接设备、测量工具等强调安全使用工具与设备,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和规范操作的习惯7.3 案例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优秀教学资源与工具应用分享一些优秀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资源与工具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和应用这些案例到实际教学中第八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程整合与拓展8.1 探索劳动与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强调跨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8.2 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拓展活动指导学生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比赛、展览、讲座等活动强调拓展活动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8.3 案例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优秀课程整合与拓展实践分享一些优秀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整合与拓展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和应用这些案例到实际教学中第九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评价与反思9.1 建立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9.2 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评价与反思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强调及时反馈和指导学生改进的重要性9.3 案例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优秀评价与反思实践分享一些优秀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与反思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和应用这些案例到实际教学中强调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高10.2 展望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兴趣和热情10.3 布置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与技术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重点环节: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实践活动计划的制定、实践活动实施。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3. 生活技能的培养4. 创新精神的培养5.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生活技能的实践操作,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劳动与技术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劳动与技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生活技能的实践操作,如整理房间、洗衣服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创意,改进方法,提高效率。

5.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下自己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

2. 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的生活技能,如整理房间、洗衣服等。

3.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提高劳动效率。

4. 与家人或朋友分享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尝试一起完成一项任务。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生活技能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扮演,评估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体会。

4. 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家庭中应用所学技能的情况。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2. 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

3. 结合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4. 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教案: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实际操作。

二、教学重点1.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第一节:课程导入(10分钟)1.通过展示实际的劳动和技术活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思考。

2.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参与过的劳动与技术活动的经历。

第二节:劳动与技术的概念与意义(20分钟)1.通过教师展示PPT,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说出劳动和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三节:使用简单的工具(4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尺子、锤子等简单的工具。

2.让学生观察、亲自操作这些工具,让学生初步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利用这些工具完成小组任务,例如用锤子将小木块钉在木板上。

第四节:使用材料(40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材料,如纸张、木材、塑料等,并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材料,然后利用该材料完成一个小项目,例如制作一个纸飞机或一个简单的木制模型。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评价和交流。

第五节:课堂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并提醒学生下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个别反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对劳动与技术有什么新的认识?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课后可以书面记录自己学习到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思考和总结。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继续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制作其他有创意的作品,并进行展览;2.学生可以参观工厂或工坊等实际的劳动与技术场地,进一步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亲自操作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推荐五篇)[修改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推荐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劳动与技术教案百川小学2014年2月课题:家政家庭种植DIY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书上第一页到第三页:家庭种植DIY 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花卉品种,学习搜集资料信息,并进行交流,培养爱美情操。

2.开展家庭种植DIY项目,学习简单的土培和水培方法。

在多样的评价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提高种植技能。

1.安全使用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花卉和种植工具。

教学难点: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教师准备:1.常见花卉图片和常见花卉种植工具。

土培吊兰准备材料:瓦片、煤渣或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和花盆。

准备吊兰幼苗: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小苗。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收集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

教学过程:(一)录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到不少同学家去家访,让我们跟着老师的录像一起参观两位同学的家。

2、播放录像。

3、虽然两位同学家的布置不同,但是他们都用各种花卉装饰着家庭,使家庭环境充满了生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庭种植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的花卉。

1、在刚才的录像里,你看到哪些花卉?指名交流。

2、你还认识哪些常见花卉呢?让我们一起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更多常见的花卉。

3、组织校园参观,分小组介绍校园花卉。

4、活动小结,组织评价各小组搜集花卉信息的情况。

(三)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种植工具和花盆。

1、创设情景,分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认识的种植工具多?2、认识常见的花盆,说说各类花盆的特点和用途。

(四)探究学习,学习土培吊兰1、出示种植好的一盆吊兰。

你认识这种花卉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土培吊兰。

3、组织学生自学、思考:土培吊兰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土培吊兰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4、学生自学。

5、检查自学情况。

展示土培吊兰的材料和工具,交流操作步骤。

6、思考:在学习中,你产生了哪些问题?指名交流。

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劳动与技术》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技术”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第二节“日常生活中的能源利用”,第三节“家居环境的美化与布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轮轴等。

2. 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能源利用,学会节能减排,培养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家居环境美化与布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重点:家居环境的美化与布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实物(如杠杆、轮轴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轮轴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介绍日常生活中的能源利用,引导学生节能减排,培养环保意识。

(3)教授家居环境美化与布置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技术2. 内容:(1)简单机械原理:杠杆、轮轴等(2)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环保意识(3)家居环境美化与布置:动手实践,提高审美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实例,并说明其原理。

(2)简述节能减排的方法,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

(3)设计一份家居环境美化与布置方案,包括色彩搭配、空间布局等。

2. 答案:(1)示例:剪刀、钳子等,利用杠杆原理。

(2)示例: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2. 基本的劳动技能3. 劳动安全常识4. 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5. 勤奋学习,自觉遵守纪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律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传授劳动技能知识。

2. 演示法:展示劳动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劳动中的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实验室、操场等。

2. 教学器材:劳动工具、实验器材、教学课件等。

3. 教学资源:劳动与技术相关书籍、视频、案例等。

六、教学进程1. 第一周: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第二周:教授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窗户、整理物品等。

3. 第三周:学习劳动安全常识,如使用劳动工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4. 第四周: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学生动手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

3. 团队合作精神: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如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等。

4. 学生自律意识:考察学生在课堂纪律、完成作业等方面的自律性。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劳动实践活动,如校园卫生清扫、植树绿化等。

2. 邀请劳动与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劳动与技术》教材第六单元“智能家居”,详细内容为第1章“走进智能家居”。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智能家居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智能家居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发展历程。

2. 使学生了解智能家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生活品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智能家居的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智能家居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发展历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灯泡、智能插座等)。

2. 学具: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相关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智能家居设备,引发学生对智能家居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智能家居的定义、发展历程,展示智能家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3. 知识讲解:a. 智能家居的定义b. 智能家居的发展历程c. 智能家居的实际应用4. 实践操作:a. 安装智能家居设备b. 使用智能手机或电脑控制智能家居设备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智能家居应用的例题,让学生了解智能家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智能家居系统,要求包括至少三个设备,并说明其功能。

六、板书设计1. 走进智能家居2. 内容:a. 智能家居的定义b. 智能家居的发展历程c. 智能家居的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包括至少三个设备,并说明其功能。

2. 答案示例:a. 设备一:智能灯泡,功能:远程控制、定时开关、调节亮度等。

b. 设备二:智能插座,功能:远程控制、定时开关、电量统计等。

c. 设备三:智能空调,功能:远程控制、智能调节温度、节能模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智能家居的兴趣较高,实践操作环节参与度良好。

但在知识讲解部分,部分学生对智能家居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精选全文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篇1第1课当好小小采购员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购物的基本方法。

2、在采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采购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1、购物记录表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一)看看说说1、观察人们怎样在超市购物,激发学生购物的兴趣。

2、你们当过采购员吗?有什么体会呢?3、揭题:当好小小采购员4、小结:当好小小采购员,可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这也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二)读读议议我们要当好小小采购员必须掌握基本的购物方法。

1、购物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1)问清楚买什么?买多少。

(2)带好钱和盛东西的器具。

(3)根据路的远近和所买东西的轻重计划好线路。

(4)适当多跑几家商店挑选。

2、购物时应注意什么?所买东西要说清,付钱算帐要仔细,开具发票别忘记。

购买食品要新鲜,包装完好无破损。

"三无"产品决不买。

假冒伪劣可投所,合法权益要维护。

3、购物还应做什么?及时回家将剩余的钱交给父母。

4、总结评讲:学习了课文,我们懂得了采购的基本方法。

作为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我们应该减轻家长负担,争当小小采购员,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成为能的"采购员"。

(三)学学做做1、出示购物记录,讲明白要求。

2、帮助父母上街买东西,并按表上的内容做好记录。

第2课腌制萝卜干一、教学目的1、学会腌制萝卜干的方法。

2、通过亲自腌制萝卜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会劳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腌制萝卜干的步骤和注意点。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的认识教学内容: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第二课时:劳动工具的使用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3. 第三课时:劳动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教授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这些技能。

4. 第四课时:劳动与创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劳动与创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的作品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动手制作一件劳动与技术相结合的作品,并进行展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采用示范法,展示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劳动技能的操作步骤。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4. 采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关系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劳动工具使用方法和劳动技能掌握的情况。

3. 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如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4. 学生创新能力的展示,如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五、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实物或图片。

2. 相关劳动技能的教材或资料。

3. 学生作品展示的场地和设施。

4. 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讲解和示范。

六、第六课时:生活中的技术创新教学内容:探讨生活中可以创新的地方,例如家居清洁、厨房工具、学习用品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进或发明新的工具来提高生活效率。

介绍一些简单的创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创新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已有的创新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关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第二课时:劳动的意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3. 第三课时:劳动技能的培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第四课时: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劳动的意义、劳动技能的培养等理论知识。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操作。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交流,提高对劳动的认识。

4.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劳动的意义、劳动技能的培养等知识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对劳动的认识。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五、教学课时:本册教案共五个课时,每个课时40分钟。

六、第六课时:劳动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基本知识2. 常见劳动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3. 安全操作规程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安全基本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劳动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交流如何在劳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章:劳动与技术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术应用方法。

1.2.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2.1 劳动教育2.1.1 劳动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1.2 劳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等。

2.2 技术教育2.2.1 科技知识普及: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技知识,如家电使用、网络通讯等。

2.2.2 技术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如制作小制作、实验等。

2.2.3 技术创新与发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实践教学: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3.1.2 案例教学:通过典型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1.3 讨论教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运用课件、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3.2.2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3.2.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农村,了解生产实践。

第四章:课程评价与反馈4.1 过程性评价4.1.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实践操作等。

4.1.2 学生技能掌握:评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新技能的掌握程度。

4.1.3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创新性和实用性。

4.2 终结性评价4.2.1 期末考试:设置劳动与技术相关试题,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4.2.2 综合素质评价:从态度、行为、成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4.3 教学反馈4.3.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动手动脑,创新制作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进行简单的创新制作。

3. 第三课时:团队协作,共同进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完成集体项目。

4. 第四课时:热爱劳动,珍惜成果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劳动与技术实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应用和实践。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实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在动手操作、创新制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劳动与技术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劳动与技术的相关教材、资料。

2. 动手操作的工具、材料。

3. 团队协作的项目案例。

4. 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实践案例。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活动一:观看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活动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体会。

2. 第二课时:动手动脑,创新制作活动一:教师演示简单的创新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活动二:学生分组进行创新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第三课时:团队协作,共同进步活动一: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使学生明白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与分类。

技术的发展与作用。

劳动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1.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

分析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劳动的意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2.2 教学内容:劳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劳动的道德价值。

2.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的意义。

分析劳动的价值。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感悟。

第三章:劳动与技术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相互作用。

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相互促进。

技术在劳动中的应用。

劳动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3.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分析劳动与技术的相互作用。

学生探讨劳动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劳动技能的培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技能的培养方法。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4.2 教学内容:劳动技能的定义与分类。

劳动技能的培养途径。

劳动技能的提升方法。

4.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技能的培养方法。

分析劳动技能的提升途径。

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提升劳动技能。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价值。

5.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劳动与技术教育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5.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价值。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

第六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中的安全常识。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

6.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中的常见安全隐患。

安全操作规范与要求。

急救知识的普及。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沟通,培养团队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与技术的乐趣;(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设计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态度;(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物的意识;(3)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认识劳动与技术1. 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教学活动:让学生举例说明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总结:强调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

第2课: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1. 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 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基本的劳动与技术技能;3. 总结: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3课:劳动与技术的设计与创新1. 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设计与创新方法;2.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劳动与技术项目;3. 总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设计的能力。

第4课:劳动与技术的实践与反思1. 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实践与反思的重要性;2.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实践,并进行小组讨论、反思;3. 总结:引导学生学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第5课:劳动与技术的合作与沟通1. 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中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2.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劳动与技术项目;3. 总结: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劳动与技术知识掌握情况;2. 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在劳动与技术过程中的合作、沟通能力;4.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资源1. 劳动与技术教材;2. 劳动与技术工具;3. 教学课件、视频等;4. 实践场地、材料等。

2024六年级下册劳动技术课程教案

2024六年级下册劳动技术课程教案

2024六年级下册劳动技术课程教案课程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六年级下册的劳动技术课程提供指导和教学内容安排。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研究基本的劳动技能,如剪纸、绘画、木工等。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剪纸艺术- 课时1:剪纸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 课时2:剪纸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课时3:剪纸技巧和基本图案设计- 课时4:剪纸作品制作与展示第二单元:绘画技巧- 课时1: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和使用- 课时2:基本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 课时3:静物绘画和风景绘画- 课时4:绘画作品创作与评价第三单元:木工制作- 课时1:木工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和使用- 课时2:基本的木工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课时3:木工制作实践:制作简单的木质物品- 课时4:木工作品展示和分享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

-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制作,提升动手能力。

-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和评价实际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 书面评价: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书面评价和分析。

- 口头评价: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口头回答问题,评价其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升自我认知和发展能力。

以上为2024六年级下册劳动技术课程教案的大致内容安排,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能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2024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2024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2024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与技术知识,了解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劳动教育-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惯。

2. 技术教育-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教学难点- 劳动与技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2. 知识讲解-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动手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的操作。

4. 交流分享-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反思-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收获,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 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劳动与技术》教材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技术”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掌握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动手实践制作小作品,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原理,掌握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制作小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兴趣,增强实践操作的自信心,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实物展示、工具箱、安全防护用品等。

学生准备:剪刀、尺子、胶水、彩纸、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机械的作用和原理。

2. 新课内容:讲解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轮轴、滑轮等,并介绍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动手实践:a. 分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案。

b. 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动手制作小作品。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例题讲解:以实际操作为例,讲解简单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简单机械原理a. 杠杆b. 轮轴c. 滑轮2. 基本工具使用方法3. 制作小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实用的小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但部分学生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其他简单机械的应用,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劳动与技术主题教案 - 六年级下册 2024版

劳动与技术主题教案 - 六年级下册 2024版

劳动与技术主题教案 - 六年级下册 2024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六年级学生理解劳动和技术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力,以及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际的案例和活动,学生将研究如何运用技术来提高劳动效率,并探索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 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2. 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学生将研究技术的定义和不同类型的技术,如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

- 通过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学生将研究劳动和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技术如何改变和促进劳动。

- 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在不同劳动领域的应用,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4. 技术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将了解技术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使用技术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资源。

5. 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将通过小组活动和实践任务培养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学生将研究如何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 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 观察和实地考察- 学生报告和展示评估方法-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的观察记录- 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的评估- 学生的作业和实践任务报告教学资源- 课本和教学材料-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实验器材和示范模型- 实地考察和观察活动时间安排本教案将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每周安排2课时的教学时间。

具体的教学进度和活动安排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并让他们认识到技术对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培养实际应用技术的能力,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2024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2024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2024版)一、教学目标- 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二、教学重点-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的理解- 劳动技能和技术知识的掌握- 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三、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介绍劳动和技术的含义和作用- 分析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和相互依赖性2. 劳动技能和技术知识的掌握- 研究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剪纸、编织等- 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知识,如简单机械原理等3. 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进行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维修等-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研究:通过实践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五、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评估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概念的理解程度- 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资源- 教科书: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劳动工具:剪刀、纸张、编织工具等- 技术工具:简单机械模型、实验器材等七、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第二课时:研究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知识- 第三至五课时:进行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和创新思考- 第六课时:总结和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八、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践和合作研究,提高了自己的劳动技能和技术知识。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评价,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指导。

希望学生能够在本课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劳动与技术年级:六年级教师:***1、小提篮(一)教学目标:1、感受并认识纸条的承重力与纸条厚度、纸条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2、欣赏各种提篮的造型特征,观察其中不同纹样的编制方法。

3、学习基本的纸条的立体穿编方法,尝试编制一只小提篮。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篮造型和花纹的创造。

(二)教学重、难点:1、由纸条的平面穿编向立体编制发展。

2、不同花纹的立体编制方法。

(三)教学准备:各种不同色彩、厚度、宽窄的纸条若干。

(四)教学过程:2、多姿的叶片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叶片编织中使用的针法及其组合的方式,能选择期中一种进行编织。

2、能用学到的编织技术,设计编织出不同的叶片,提高识图能力及动手能力,发展设计能力。

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通过自然界中叶片的形态的探讨引入新课。

2、教学新课:引导学生探究:“看看想想”中的作品,了解在编织过程中分别用到了哪些针法?它们是怎样进行组合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课本中学生展示了其中的几种:扇形的、心形的,圆形的、掌形的、椭圆形的,但其所用到的基本针法是相同的,锁针、短针、长针,只是组合方式与针数有所变化。

3、学学做做:学学做做中为学生提供的是常见的椭圆形叶片的编织方法,如果学生动手能力强,也可尝试编织其它的叶片,4、展示台:将自己编织的叶片在班上展示一下。

5、小结: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从针法排列的整齐性、纹理的清晰性进行评价。

3、《美丽的桃花》教材分析:花是各种各样的,美丽多姿的,无论从色彩方面、形状方面还是花瓣的个数方面来看,都各具特色。

本课是以桃花为范例,给学生提供一个样本,让他们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编织,学学做做中介绍一个花瓣的编织方法,可以让学生跟着练习,估计难点在完成一个花瓣后如何转入到第二个花瓣的编织上,可以让学生沿着花瓣的边沿编织几个短针,回到圆处,再用同样的方法编织其他花瓣。

教学目标:1、能看懂桃花编织的图示符号,读懂文字说明,掌握针法的变化规律,按图样进行编织。

2、通过编织活动,进一步了解这一技术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活动。

教学过程:4、栽培反季蔬菜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蔬菜反季栽培的意义。

2、初步学会蔬菜反季栽培的操作技能。

3、认识到平时餐桌上的菜肴来之不易,不能随意浪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蔬菜反季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难点:是苋菜播种操作。

教学过程:5、搭建简易塑料小拱棚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塑料棚对农作物栽培所起的保温、保湿作用。

2、初步掌握搭建简易塑料小拱棚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培养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学过程:栽培外,还可以更换遮荫网,用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风、防雹等。

6、漂亮的宫灯目的要求:1、了解情况蜂窝结构造型的方法,会根据孔的大小来计算所需纸张的数量。

2、模仿用粘糊、切割、组装等方法制作一个蜂窝宫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立体造型能力。

3、培养认真细致,重视质量、爱护公物、注意安全等劳动品质和良好的习惯。

指导学生以合作方式完成制作,并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模仿并学习蜂窝宫灯的制作方法。

难点:糊纸的质量,不同要求的蜂窝宫灯需要纸张的计算。

器材准备:1、演示用大蜂窝彩花、演示用型板等。

2、工具:美工刀、尖嘴钳、剪刀、垫板。

3、材料:大红薄纸或多色彩纸、硬纸板、棉线、流苏、细铁丝圆环、双面胶、胶水。

最好用固体胶或双面胶带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出示学生作品“宫灯”,讲解经过折、剪、卷、粘连等步骤成品。

2、引出新课:出示教具“蜂窝彩花”。

二、操作步骤:1、构思外形,确定大小:以半径3.5cm的宫灯为例。

2、算出纸张数:半径3.5 cm、则周长为3.5×2×Л≈22.8m设孔大为0.6 cm,则22.0÷0.6≈36.6,约37余孔,共需74张纸。

3、做型板:画4.5×8.5长方形。

内画0.6 cm的格子,15格(16条线),刻去阴影部分。

在单数空格前做上记号。

4、粘贴74张纸:置型板于纸张上,对准上边和左边,在单数空格内涂胶水,去型板、贴上第二张纸,再放型板,在双数空格内涂胶水,依次重复进行。

注意:胶水不可太多,不要用生物压纸张,用固体胶,双面胶带纸较好。

5、按p24图剪好两块硬纸片。

要整齐光滑。

6、切边:胶水干后,画宫灯轮廓线,用美工刀逐层逐段切割。

7、取4 cm长的22号细铁丝2根,用尖嘴钳弯成小圆圈。

8、把流苏的吊挂线粘在宫灯的转轴上,用纸糊住。

9、把铁丝小圆圈穿在宫灯的上下两侧,再粘纸板加固。

三、注意事项:1、用型板涂胶水时,一张涂单数空格,一张涂双数空格,不能错。

2、涂胶、糊纸必须对齐两条边,否则不整齐。

3、外面必须用纸包糊,否则要散开。

4、切割时,注意安全和爱护公物。

四、操作实践:用蜂窝彩花的制作方法,可以做宫灯,也可以参照课本内容制作其他作品。

还可以自己设计别的花样。

制作中要注重作品的质量和花样的创新。

思考:此法还可用于什么地方?此法还有何种作用?蜂窝彩花的制作方法和其他彩花制作方法的结合应用。

五、现场评比、小结:为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将已完成的作品,拿到讲台上,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评比,对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

布置作业:二至四人一组,制作一个蜂窝彩花。

也可以按书上图案为例,制作天鹅、蝴蝶、孔雀、花生等。

也可参照p24用其他材料制作宫灯。

做一做:制作一只蜂窝宫灯。

想一想:蜂窝宫灯的制作关键是什么?评价与交流:把造型别致的作品集中起来,组织一次作品交流展示和评奖活动。

和同学进行互相评价、互相欣赏,并指出具体优缺点。

7、淘气的小瓷龟8、制作长城模型一、教学目的1、学会手工制作万里长城浮雕图,知道分步制作浮雕图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制作各部件是重点,组合粘台贴是难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课前准备小刀、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之一,它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全长约6300千米,如同一条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方。

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来亲手制作万里长城的浮雕画。

(二)讲解方法,操作演示操作过程:1~2、剪下各部件,按图形线划痕。

3、折山线,增加立体感。

4、把长城插入底板。

5、小心地将烽火台嵌入画面,粘贴。

6、贴上树叶角花。

7、雄伟的万里长城展现在眼前。

(三)动手实践,巡视指导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组合粘贴各部件,特别是烽火台和树叶角花,要有立体感。

(四)培养创新,课后实践启发学生课后自己来设计、制作其他建筑浮雕画。

9、蛋炒饭(一)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蛋炒饭的配料和操作方法。

2、学生会自己设计一份炒饭,并能在营养、卫生和烹饪工艺等方面进行说明。

3、学生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能自己进行蛋炒饭的制作。

培养自我服务的劳动习惯。

4、在品尝自己劳动成果中,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掌握炒蛋炒饭的技能。

难点是要米饭炒得松软,防止粘结成团。

(三)教学准备:炉子、锅子和炊具若干套;米饭、鸡蛋、食油、食盐和味精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当你放学回家,发现妈妈留言,让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烹饪本领,做蛋炒饭。

如果你学会了,不但能自己解决“肚子”问题,还能让父母尝尝你手艺。

二、实践操作指导:1、示范操作:怎样才能做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蛋炒饭呢?(请同学们看书,或看课件展示。

有条件的可以老师当场示范)让学生看清操作步骤,了解注意事项。

A、下锅炒制前先把配料准备好。

B、米饭最好略干而松散。

C、要注意安全。

2、了解工艺:①看了刚才的演示,你觉得制作“蛋炒饭”时要注意什么?△炒饭时要另起油锅,油量适当多放些。

油不足,饭要炒焦的△蛋炒饭不能炒得过长,不然蛋会很老,不好吃。

②学生交流讨论“蛋炒饭”的制作工艺:●先把鸡蛋打散,然后加盐打匀。

●将油倒入热锅,并稍微摇晃一下,以润锅。

●关火后,倒入蛋液。

●将米饭置于蛋液上,利用锅铲略压。

●重新开火,拌炒至米饭颗粒分散且有香味。

●淋入少许油后拌炒,使米饭光亮。

最后放一些葱末、盐、味精,使炒饭色泽更丰富③你知道“蛋炒饭”还有其他做法吗?(先炒蛋,装盘;再炒饭;最后加入蛋,混合炒)3、学生分组实践有条件的学校,学生现场操作、品尝点评。

三、总结延伸:“蛋炒饭”是将主食与付食合起来制作的一种食物。

可以节约蒸饭时间,又有营养,而且味道也很好。

有条件的话放些蔬菜、豆类,那就更好了。

同学们回家可以做一份让父母尝尝。

用同样方法,我们还可以炒年糕、面条、米线等。

同学们想一想:如何做肉丝炒年糕及肉丝炒面?10、银芽肉丝(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银芽肉丝”的学习,初步了解炒制菜一般的制作方法。

2、学生通过炒制菜的制作,对使用的炊具,切肉丝方法、技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

3、学生通过“银芽肉丝”的学习,了解炒制菜的特点。

会自己选择食物进行炒制菜的设计与搭配。

并能在色、香、味及营养、经济方面说出理由。

4、学生能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安全地操作,获得劳动的体验,享受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1、如何切肉丝是切的技能上的重点。

一块精肉如何切制粗细、长短、均匀是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训练的。

2、在烧制中如何把握火候,掌握炒的时间也是炒制菜的难点。

肉丝用淀粉勾芡后放入油锅后,翻动到肉丝变白即可起锅。

豆芽入油锅翻动,使豆芽茎变软后,迅速将肉丝加入,略拌炒放入B料就可起锅。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购物情景:1、在烹饪教室里准备好一个模拟小菜场,里面有肉丝和其他配料,标好了价钱。

2、请同学们说说不同的菜的用途和营养二、学生体验购物:1、学生小组讨论:做一个什么菜?(这个菜有什么特点?)需要哪些材料?准备花多少钱?(此环节渗透食物的合理搭配,与书上不完全一样,菜肴在原材料上有所创新)2、学生进行买菜体验(买的时候当然最好是既经济又合理,因为每小组的资金有限,这也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经济观念。

)三、指导实践操作:1、老师演示如何正确切肉丝2、课件展示不同的炒菜方法(此环节,老师提供操作方法)3、学生小组讨论:准备选择哪种方法进行炒制?(在炒的过程中,到底是红烧、白烧、生炒或是其他的烧法,都由学生自己定,教师不加限制)4、学生分组实践四、成果品尝评价:1、先评:“色、香、形”(看看菜的搭配是否经济合理,切的形状是否可取,大家各抒己见,可以说优点,也可以说缺点。

)2、再评“味”(每组派一名同学尝一尝到底哪组的手艺最高)3、老师综合评价(教师评的时候并不去否定哪组,只是针对每组的不同情况,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再去实践。

)11、微波炉的使用㈠、教学目标:⒈通过解读使用说明书,并结合实践,探索出使用微波炉科学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