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体系

合集下载

中学德育课程体系

中学德育课程体系

中学德育课程体系初中德育课程的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宪法和法律法规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和法规,树立法律意识;2)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3)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提高心理素质;4)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5)环保教育,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6)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民族团结意识;7)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构建德育课程实施体系1)制定教学计划,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互动讨论、角色扮演等;3)注重课程评价,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4.构建德育课程评价体系1)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考试、作业、口头表达等;2)评价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法律意识、心理健康、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和爱国情感等方面;3)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不足,提高研究效果。

通过构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初中德育工作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有良好思想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此,需要进行六个方面的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创育等,以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心、荣誉心、责任心、合作心、奉献心等良好品质。

在构建德育课程实施体系方面,需要确定德育的两大载体,即课程载体和生活载体,并探究四种德育模式,包括德育学科课程、德育渗透课程、德育活动课程、班主任及每日五分钟德育。

需要明晰十种德育方法的适用范围,包括道理说服法、个别谈心法、情境陶冶法、实践体验法、集体感染法、榜样引导法、经验交流法、评价激励法、两难辨析法、教者示范法。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总结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总结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引言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关系到学生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本总结旨在回顾和评估我们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

一、体系建设概述1.1 体系建设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系统的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备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1.2 体系建设内容我们的德育课程体系包括道德与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

这些内容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德育教育框架。

二、体系建设实施2.1 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制定了相应的德育课程计划,并确保这些课程得到有效实施。

我们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师培训我们重视德育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德育水平。

2.3 校园文化建设我们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种德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

2.4 家校合作我们积极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活动。

三、体系建设成效3.1 学生德育水平提升通过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学生的道德素质、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明显提升。

3.2 教师德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他们在德育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

3.3 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使家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共同为学生的德育发展努力。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4.1 问题在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德育课程设置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和家校合作仍有待加强。

4.2 改进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优化德育课程设置,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德育实践: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的实施

德育实践: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的实施

德育实践: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的实施1. 引言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我们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教育理念,构建了德育实践的五大体系,并实施六大育人项目。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这五大体系和六大育人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策略。

2. 五大体系2.1 德育课程体系我们的德育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主要依据《中学德育大纲》进行设计,地方课程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社会等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则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开发符合学生需求的德育课程。

2.2 德育活动体系德育活动体系包括节日活动、仪式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社团活动。

节日活动以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为主题,仪式活动包括升国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主题教育活动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德育目标,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与各类社团活动。

2.3 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则通过学期末的德育评价报告,对学生的德育成果进行评价。

2.4 德育管理体系德育管理体系包括德育工作计划、德育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制度和家校联系制度。

德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用于指导和反思学校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制度则明确班主任的职责和要求,家校联系制度则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2.5 德育支持体系德育支持体系包括德育队伍建设、德育资源建设和德育环境建设。

德育队伍建设主要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德育资源建设则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德育环境建设则通过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3. 六大育人项目3.1 道德教育项目道德教育项目主要包括课堂道德教育、日常行为道德教育和特殊场合道德教育。

课堂道德教育通过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传授道德知识和原则,日常行为道德教育则通过制定和执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特殊场合道德教育则针对特殊场合,如运动会、社会实践等,进行专门的道德教育。

德育体系构建案例

德育体系构建案例

德育体系构建案例以德育体系构建案例为题,列举以下十个案例:1. 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学校制定了德育课程体系,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设置德育课程,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学生社团德育活动:学校组织了各类学生社团,如志愿者服务团、环保协会等,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基于角色扮演的德育教育:学校开展了基于角色扮演的德育教育活动,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情境,引导他们思考道德问题,提升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决策能力。

4. 家庭教育德育体系构建:学校与家长合作,共同构建家庭教育德育体系,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家长讲座等方式,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 企业德育体系构建:企业为员工建立了德育培训体系,通过开展道德伦理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等活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6. 社区德育项目:社区组织了各类德育项目,如文明社区创建、志愿者服务等,通过参与社区德育项目,居民可以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水平。

7. 网络德育体系构建:学校通过开展网络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培养他们的网络素养和道德意识,防止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8. 军队德育体系构建:军队建立了德育教育体系,通过军事训练、军事理论教育等方式,培养军人的纪律观念、忠诚精神和荣誉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军事素质。

9. 社会组织德育活动:社会组织开展了各类德育活动,如青年志愿者培训、社会公益行动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年轻人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10. 法律法规德育教育:学校通过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和法律责任感。

德育课程体系汇报材料

德育课程体系汇报材料

德育课程体系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学校XX班的XX,今天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我们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情况。

一、课程概述:德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和人格发展。

我们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思政课程:通过开设思政课,旨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理性思考社会现象,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

2.家庭教育课程:学校与家长合作开展家庭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亲情意识和家庭伦理观念。

课程内容包括亲子关系的维护、沟通技巧的培养以及家庭伦理道德等。

3.社团活动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可以选择艺术、体育、科技等不同类型的社团,通过参与其中锻炼自己,培养兴趣爱好。

二、课程特色:1.德育与学科融合:我们注重将德育贯穿于各个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明白道德和价值的重要性。

教师们会在各学科课堂上引入德育元素,例如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鼓励合作;在语文中引导学生借鉴优秀作品中的人格品质等。

2.校外实践教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学校设立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社区服务等。

通过身体力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

3.德育活动: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一些德育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志愿者服务、集体读书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自身德育意识和素养。

三、效果与展望:通过学校多年的努力,我们的德育课程体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们的品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有了明显提升,学校的社会评价也得到了一致好评。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德育教育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德育与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

以上就是对我们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汇报,请各位领导、老师们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支持,谢谢大家!。

五育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

五育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

五育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任务,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为了全面发展学生,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以五育融通为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的内容应包括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教授国家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等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判断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课程还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学会正确的情绪调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德育课程还应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是德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同时,体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观和团队合作能力。

德育课程还应注重学生的艺术修养教育。

艺术修养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艺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德育课程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实践教育,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实践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育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是一种全面发展学生、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方式。

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素质教育、艺术修养教育和实践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心理健康、身体素质、艺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情操、健康自信、全面发展的人才。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一套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一、课程目标德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内容设置1. 道德教育方面,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公民道德与伦理、家庭伦理、职业道德等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诚信、尊重和责任感。

2. 社会公德方面,包括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社会公平与公正、社会秩序与安全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环境与健康方面,包括环境保护、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素养。

4. 文化教育方面,包括传统文化、人文艺术、科学技术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道德观念与实际行动相结合。

2. 互动授课。

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3. 案例教学。

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不同道德问题的处理方式,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项目式学习。

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形成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四、评价体系德育课程的评价应该多维度、全方位地考察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日常表现评价、案例分析评价、项目成果评价等。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相互评价的能力。

总结: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设定明确的课程目标、科学合理的内容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德育课程的建设,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体系是指通过教育课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的体系。

德育课程
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道德教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教授道德原理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人文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教授人文知识和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敏感性。

3. 社会实践课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
任意识和公民素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培养积极的心理
品质,提高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主能力。

5. 家庭教育课程:通过家庭教育课程,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家校合作,形
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德育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

德育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的实践与理论

德育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的实践与理论

德育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的实践与理论1. 引言德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进德育工作,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德育五大体系和六大育人项目,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本文将对德育五大体系和六大育人项目的实践与理论进行详细探讨。

2. 德育五大体系德育五大体系是指:课程体系、活动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和协同体系。

以下是各个体系的简要介绍:2.1 课程体系德育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涵盖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与社会等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补充,涉及心理健康、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

课程体系旨在通过系统化、序列化的德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

2.2 活动体系德育活动体系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

各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2.3 评价体系德育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全面发展。

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多种形式。

2.4 保障体系德育保障体系包括政策保障、组织保障、人才保障和资源保障。

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

2.5 协同体系德育协同体系强调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密切合作。

家庭要发挥德育的基础作用,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社会要发挥辅助作用,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3. 六大育人项目六大育人项目是指: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志愿服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以下是各个项目的简要介绍:3.1 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道德品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友善、勤奋、进取等品质,使学生成为具有道德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学德育课程体系

中学德育课程体系

中学德育课程体系引言:中学德育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是一套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旨在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公民。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中学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课程设置中学德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涵盖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品德、家庭伦理、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等。

其中,个人品德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坚持和勇气,家庭伦理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和家庭关系,社会公德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和社会交往能力,法律法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方法中学德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既包括理论教学,也包括实践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道德原理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实践道德行为。

三、评价体系中学德育课程体系的评价体系应综合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学业成绩评价和社会实践评价等多种形式。

其中,日常表现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与他人的相处等来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业成绩评价可以通过考试和作业来评价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程度;社会实践评价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道德行为。

结论:中学德育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综合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中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中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人大附中分校德育课程体系

人大附中分校德育课程体系

人大附中分校德育课程体系摘要:一、引言二、人大附中分校德育课程体系概述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实施三、人大附中分校德育课程体系特点1.实践性2.创新性3.全面性四、人大附中分校德育课程体系成果1.学生成长2.社会影响五、展望与建议正文:一、引言人大附中分校作为我国知名中学,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人大附中分校德育课程体系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二、人大附中分校德育课程体系概述1.课程目标人大附中分校德育课程旨在培养具有道德品质、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涵盖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

3.课程实施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家庭教育等多种形式,使德育课程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人大附中分校德育课程体系特点1.实践性注重学生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2.创新性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德育课程内容,提高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3.全面性从多个层面关注学生成长,既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四、人大附中分校德育课程体系成果1.学生成长在德育课程的熏陶下,人大附中分校的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2.社会影响该校德育课程的成功经验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展望与建议面向未来,人大附中分校应继续深化德育课程改革,为我国中学德育课程建设提供更多成功经验。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德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一套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其具备健康、积极向上、责任心强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一员。

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社交礼仪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

二、课程内容1. 价值观教育:包括教育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敏感性和追求。

2. 社会责任教育:通过讲解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自我管理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4. 人际交往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技巧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5. 创新思维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教学: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体验道德行为。

2. 互动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实践教学: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责任。

4.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

四、评价体系1.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品德表现、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品德发展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以上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建设,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实施手册

德育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实施手册

德育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实施手册前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为了深化德育工作,加强德育体系建设,我们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德育工作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五大体系和六大育人项目。

本手册旨在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一、德育五大体系1.1 德育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构建包括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在内的德育课程体系。

- 教学实施:结合学科教育,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效性。

1.2 德育活动体系- 活动策划: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 活动实施:定期组织升国旗仪式、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

1.3 德育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建立涵盖道德品质、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多维度的学生评价标准。

- 评价方法:采用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1.4 德育支持体系- 家庭教育:加强家校合作,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活动,提升家长教育素质。

- 社会教育: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德育基地,拓宽德育工作领域。

1.5 德育保障体系-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确保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 队伍建设: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德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六大育人项目2.1 感恩教育项目- 目标:培养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和行为。

- 内容:开展节日教育、父母恩情教育、社会关爱教育等。

2.2 诚信教育项目- 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道德观念。

- 内容:开展诚信考试、诚信做人等活动,营造诚信校园氛围。

2.3 励志教育项目- 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主自强的人生态度。

- 内容:举办名人讲座、优秀校友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等,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一体四的课程体系

一体四的课程体系

一体四的课程体系
“四位一体”德育课程体系是指——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相互融合,一体发展。

学校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提高思政老师政治素养,严格落实德育国家课程,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强化公民意识和法制教育,切实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

深度挖掘其他学科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精心设计、组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性德育课程。

开展学生乐育博雅讲堂活动,每个学生每学期在班上完成一次素质展评活动,各班组织学生观看新闻周刊成为常态。

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目标是关键。

以永安中学为例,有16个字的德育工作目标:“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知行合一、情智和谐。

”在此目标之下,形成不同的年级德育目标。

比如高一年级的德育目标是“规范行为,和谐融合,厚实基础”,重点做好新生军训、入学教育、规矩教育等工作;高二年级的目标是“自我教育,健全人格,厚德载物”,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规划未来发展。

高三年级的目标是“超越自我,自强不息,厚积薄发”,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广阔国际视野,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提高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具备明确目标、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勇攀高峰的探索
精神。

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近年来,德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建设一套完善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1. 德育课程的意义德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课程的开展,学生将能够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德育课程的目标德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健康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负责任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3. 德育课程的内容德育课程的内容应包括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等方面内容。

道德教育应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公民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益的一员。

4. 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提倡实践教学。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

5. 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衔接德育课程应与学科课程相互衔接,形成有机整合。

德育课程可以在其他学科课堂上开展相关活动,如在语文课上进行道德小故事讲述,在数学课上进行公平原则的讨论。

通过与学科课程的无缝衔接,增加德育课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6. 德育课程的评估方式德育课程的评估方式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表现。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还应采用观察记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估,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和成长变化。

7. 德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德育课程的开展离不开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德育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中学三自德育课程体系

中学三自德育课程体系

中学三自德育课程体系是一个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

以下是对该课程体系的介绍和思考:一、课程体系介绍1. 自我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意识。

2. 自我管理: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行为规范等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

3. 自我评价: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

二、课程体系实施方式1. 课堂教学:通过各科教师的教学,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课外活动: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 德育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或德育工作者进行讲座,引导学生了解德育知识,提高德育素养。

三、课程体系实施效果通过三自德育课程体系的实施,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素质提高: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

2. 综合能力提升: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3. 学习成绩进步:在德育课程体系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4. 社会责任感增强:通过德育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四、思考与建议1. 进一步强化德育课程的系统性:德育课程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应该涵盖各个方面的德育内容,并注重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

2. 加强德育课程的实践性:德育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性,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中学五自德育课程体系

中学五自德育课程体系

中学五自德育课程体系中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德育课程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核心,对于塑造学生优秀的品德和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全面提升,五自德育课程体系应运而生。

五自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以下五个关键组成部分:自理、自信、自尊、自强和自律。

这五个要素共同形成了中学生健全德育体系的核心。

首先,自理是五自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

自理意味着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习惯。

这方面的培养应当从日常生活中入手,通过教授学生自我照顾、自我整理和资源管理的技巧,让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做到井然有序。

其次,自信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信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清晰的认知,并且有信心去面对挑战和困难。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机会,通过发展他们的才能和技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第三,自尊是五自德育课程体系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自尊是指学生对自己的价值和身份感到满意和尊重。

通过塑造正面的教学环境和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的能力,学生能够建立起自信、独立和自尊的良好心态。

自强是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关键目标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能够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校应该对学生提供挑战性的学习机会,并鼓励他们不断尝试和改进。

最后,自律是五自德育课程体系的最终目标。

自律是指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和规则,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能够形成顺应自愿,并自觉执行的行为准则。

综上所述,中学五自德育课程体系是为中学生全面发展而设计的德育课程体系。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理、自信、自尊、自强和自律能力,学校能够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一体系的成功实施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品德修养:德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幼儿园品德修养:德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幼儿园品德修养:德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1、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德育教育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的人才。

建设一套合理的德育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2、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要点在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点:2.1、内容广度和深度德育教育课程需要从幼儿园教育的整体角度出发,涵盖幼儿的各个方面。

内容广度包括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情感表达、社会交往等多个层面,内容深度则需要能够满足幼儿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

2.2、系统性和渐进性德育教育课程需要具有系统性,能够从整体上塑造幼儿的品德修养。

也需要具有渐进性,因为幼儿在不同芳龄段有着不同的认知和行为特点,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3、灵活性和创新性德育教育课程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幼儿的特点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

3、基于以上要点的德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在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案:3.1、制定整体规划首先需要制定一份整体的德育教育规划,确定德育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明确要传达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3.2、设计多元化的德育教育课程针对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多元化的德育教育课程,包括道德情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社会交往教育等多个方面,以覆盖幼儿的各个品质和素养。

3.3、引入故事与游戏教育德育教育可以通过故事和游戏来传递,这种形式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有利于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4、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德育教育需要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建立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渠道,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实现课程的延伸和拓展。

4、总结与展望构建合理的幼儿园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是对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对幼儿成长的关爱。

建设方案的制定需要从内容广度和深度、系统性和渐进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要点出发,为幼儿提供全面的德育教育。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德育课程内容体系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来构建。

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1.了解自我: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以及如何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

2.社会交往:学生应该了解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价值观培养:学生应该了解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如何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法制教育:学生应该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法律的作用,以及如何遵守法律。

5.环境保护:学生应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保护
环境,以及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6.健康教育:学生应该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何预防
疾病,以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7.创新思维:学生应该了解如何创新思维,如何发现问题
和解决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8.文化传承:学生应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文
化的作用,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以上是一些德育课程内容的参考,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重庆市万州区五桥小学多年的德育实践证明: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把认知性教育、体验性教育、隐性教育有机贯穿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去,构建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新型德育课程体系,才能增强小学德育实效性。

一、构建认知性德育课程体系——启德在构建认知性德育课程中,我们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主题教育、心理辅导等四个方面来进行。

具体来讲,就是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组织了骨干教师队伍认真编写了以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德育校本教材《成长的足迹》,每册安排18个德育实践活动;编制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段达标要求与序列训练方案》,对加强学生实践教育、养成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体验性德育课程体系——立德体验教育是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设定的各种各样的场景当中,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形成正确的判断。

体验性德育课程我们设置了学习形态、生活形态、实践形态、情境形态等四大板块13个小板块的体验性德育内容,每个板块都有具体规范要求。

例如:学习形态的体验德育课程,我们完成了语数学科德育渗透教育目标及实施建议的编制,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使用。

体验性德育课程实施难度较大,能效相对较低,需要教师事先做许多准备工作;直接体验比间接体验更多情绪性,难于使学生作出理性的思考和整体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加工。

三、构建隐性课程体系——冶德隐性德育课程是广泛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中,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德及行为方式。

我们通过精心打造校园物质文化、发掘校园精神文化、崇尚社会进步文化,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完美人格素养。

隐性课程具有正向和负向功能,在设计中要重视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向功能,抑制其负向功能,防止、克服其消极影响。

认知性德育课程、体验性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实践中是相互交叉的,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同时也是各有利弊的。

只有合理重组认知性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和进程,灵活发挥发挥体验性德育课程特有的功能,有意识的构建隐性课程,才能使德育更具实效性。

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良乡中学副校长刘玉祥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有效地整合德育资源,归纳德育要素,开设德育课程,使之规范化、集约化、精细化,是良乡中学德育的主要思路,为了使学校德育课程内容广泛,责任到人,实施有效,促进完善人的发展,近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系列的德育常规课程体系、文化建设体系以及德育活动课程体系,为良乡中学的大德育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程效果已初见端倪。

目前,学校的大德育正在实施阶段,也希望藉此为课改德育提供一点实践经验。

一、认清德育课程的内涵(一)读懂课程内涵,寻找德育课程最佳契合点课程是指学校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设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的具有以下特点:即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课程内涵的发展。

关于课程的观点有三种:一是课程即教材,其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

二是课程即活动,其代表人物是杜威。

三是课程即经验,其代表人物是泰勒。

与以上三种观点相应,当代主要的课程类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三大类型。

这三类课程各有优长,因此德育课程应该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中找契合点。

既要有系统化的知识做基础,又要通过活动形成学生的经验。

活动成为德育课程构建的核心内容。

(二)对德育课程体系的再认识既然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瞄准活动课程,那么,就需要我们对学校的德育活动进行一番梳理。

房山区教委提出了德育八大领域,我校对八大领域内容进行分析,并将德育课程设置与学校办学理念结合起来,将学校德育活动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

校内活动侧重于规范教育、诚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感恩教育、法纪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成人意识责任教育等等,校外活动分为爱国教育、科技教育、社区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

这些内容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加以支撑。

良乡中学提出“质量立校”和“文化立校”的理念,其中,德育课程的设置紧紧围绕“文化立校”这个核心理念,校内和校外活动加以规范,并且把抽象的理念与现实课程进行整合,整理出学校的核心德育课程——《典悟》,主要内容包括:导读、《大学》原文、注释和现实解读、修身篇、齐家篇、报国篇、怀天下篇、儒家人生体味篇等内容,以此为抓手,并结合学生学段特点,即高一年级行规范、养习惯、育品德、学全面;高二年级求沟通、相尊重、目标立、计划行;高三年级精管理、造氛围、育个性、塑人生。

将传统文化教育、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教育等系统化,德育课程系列化。

二、明确德育活动课程设置的依据(一)北京郊区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状况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一方面,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解体之中,原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失去感召力、约束力,但由于历史的惯性作用,它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另一方面,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处于这个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北京郊区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即主体意识增强但个人主义有所发展,利益观念确立但拜金主义有滋长萌芽,文化素养提高但基础道德明显缺乏,有进取之心但发展目标模糊,有地域观念但社会实践活动不够,有首都公民意识但道德行为滞后。

因此,迫切需要调整和构建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如何与时俱进,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道德体系呢?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根据北京郊区高中各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我认为,高中德育应该关注基础的伦理道德、基本的义利观、道德行为、道德理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意识等六个方面。

(二)重新思考北京郊区高中德育面临的问题德育工作者分工不明确、德育目标不明确、部分学校领导对德育课程认识不清等,导致京郊德育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增加了师生的负担。

课改后学生课本有增无减,但面对上级德育工作要求和课程的要求,许多学校设置狭义的德育课程,增加了师生负担,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甚至有的德育干部东一榔头西一棒,忙于应付每一项应景式工作和学校突发事件,成为学校“消防员”。

2.缺乏系列思考和统筹安排。

有些学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对德育活动系统化的思考和系统化的实施,呈现出无序和杂乱状态。

3.活动受到限制。

城里的学生无论是通过家庭,还是学校,每学期都有机会出外参观,但郊区学生因经济条件限制,却只能在所处的区域内活动,知识面窄、眼界小。

4.缺少理解与支持。

虽然现在高考制度进行着改革,但改革的步伐明显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在家庭和学校层面,还是对学生的高考成绩过分关注。

如,全国出现的课改先进校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最主要的指标还是高考和中考升学率,加之每年对高考的过度渲染,高考成为一个敏感而又尖锐的话题,学校清谈着课改,但实实在在又抓着成绩,因为在高考中谁都不敢输、更输不起,甚至是输了你就得下课,挤课时、占课时,以致德育缺乏远期规划,郊区德育面临德育时空窘境。

三、构建良乡中学德育活动课程体系针对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和德育面临的问题,良乡中学在构建德育活动课程体系方面做出了如下尝试。

(一)预设评价体系,德育有的放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德育更应该如此。

为此,我校从评价内容和评价体系方面提前预设,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评价体系,并根据时代发展,赋予时代特色。

首先,根据阶段性任务和学校的核心理念,对学生三年高中德育进行整体思考,形成了《良乡中学德育课程设置计划》,主要包括三个年级的日常德育、军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内容。

如日常活动中的国旗下讲话,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主要内容围绕传统文化中的做人做事展开,设置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精髓解读”、“修身先正心,心正则事正”、“小信诚则大信立”等系列内容,培养学生“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品质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其次,我校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根据学段特点和学生综合素质平内容,设置了自我介绍、我的成长、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道德和学习为主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回顾与反思、展望、寄语等八个主题,使学生在学中思,在思后学,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德育体系。

(二)回归常规,为学生发展奠基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时期,还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瞄准了两个点加以实施:思想引领方面,回归常规班会。

通过听评班会,确保班会质量;在学生常规方面,制订了《良乡中学一日生活流程》(详见附件2),供学生参考,并且对全体学生进行仪容仪表、周一、周五大扫除和每天三区卫生(宿舍、教室、环境)检查评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今日事今日毕的行为习惯。

(三)文化引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学校《典悟》校本课程的设置,加强文化引领。

开学初,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典悟》和《良乡中学德行手册》的学习,并把此项活动引向深入。

学生三年要熟读《典悟》,有语文组全体教师通过早读和校本课程开设时间进行《典悟》的讲解。

三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文化熏染,使其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

同时,以“春游大自然,秋游科技馆”为主导思想,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走进社区方面,与我校ESD 项目进行有效整合,使其更具有实践性和科技含量。

(四)主题活动成系列,促进德育的系统化建设根据学段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每个年级都有完善的系列化教育,就拿高三年级的理想信念教育来说。

我们设置了“进入高三,你做好准备了吗?”、“高三成人仪式”、“严肃备考秩序,营造踏实学风;相信自己,勇争第一”、“爱我母校、文明离校”等九个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系统工程。

学校工作始于德育,而又终于德育,德育课程是学校的内在驱动,在德育工作蓬勃开展的基础上,作为没有任何生源优势的普通农村寄宿制高中,良乡中学教学质量逐年攀升,二批本科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三批本科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专科达到了百分之百。

这就是良中给予房山百姓厚爱的一个回报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