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4 鱼 教案 (1)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4鱼教学设计初中生物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4鱼教学设计初中生物

第四节鱼【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第一章按照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顺序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材前三节为无脊椎动物,后四节为脊椎动物,在介绍脊椎动物时又按照进化的顺序,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向学生展示,而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的一个类群,教材把它设为脊椎动物的第一节,对于学生走入脊椎动物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因此在教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

【教学重点】1.鱼的主要特征。

2.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鱼的呼吸特点。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课件、鱼的骨骼标本、解剖盘、玻璃缸、活鲫鱼若干条、颜色明显的蔬菜汁、小烧杯、吸管、一支毛笔。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四节鱼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有无脊柱二、多种多样的鱼三、鱼的主要特征1.生活在水中;2.体表常有鳞片覆盖;3.用鳃呼吸;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不同动物的骨骼抓住学生,让学生通过图示很容易理解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紧接着引出脊椎动物鱼,导入本节课题。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鱼,有独特特点的海洋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处理完这些基本的问题,把重点放在鱼的特征上。

外形和外表特点,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答出。

重点是鱼的运动和呼吸。

鱼的运动先让学生分组观察鱼的运动状况,大胆猜想鱼的运动与什么有关,再通过视频了解不同鱼的运动。

鱼的呼吸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先让学生观察准备的实验材料,观察鳃的结构特点,并思考问题鳃为什么是鲜红色,鳃丝为什么又多又细。

大部分同学能够思考出鳃中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但为什么又多又细很多同学自己答不出来,这时可以让小组讨论,理解这样的特点有利于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讲课教师:学科:生物课时:1 总课时数:7
教学目标知




1.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
点。

3.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

4.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5.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1、、通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分小组进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2、、通过观察鱼鳃作用的实验,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
识。

教材教鱼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4《鱼》教案1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4《鱼》教案1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4《鱼》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4节《鱼》。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鱼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以及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有:鱼的概述、鱼的形态结构、鱼的生理特点、鱼的生活习性和繁殖、鱼类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鱼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了解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鱼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难点:鱼类的适应性和生态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鱼模型、解剖刀、显微镜、投影仪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鱼缸和活鱼,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鱼。

2. 新课导入:讲解鱼的概述,引导学生认识鱼的种类和分布。

3. 新课讲解:(1)鱼的形态结构:介绍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引导学生观察鱼模型。

(2)鱼的生理特点:讲解鱼的呼吸、循环、消化等生理特点,进行实验观察。

(3)鱼的生活习性:介绍鱼的生活环境、食性、繁殖等,引导学生思考鱼类适应性的原因。

4. 例题讲解:讲解与鱼类相关的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鱼类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鱼的概述2. 鱼的形态结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3. 鱼的生理特点呼吸循环消化4. 鱼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食性繁殖5. 鱼类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2)举例说明鱼类的适应性。

(3)谈谈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答案:(1)鱼的形态结构特点包括流线型体形、鳞片、鳃、鳍等。

(2)鱼类的适应性表现为呼吸器官为鳃、用鳍游泳、体温随外界环境变化等。

(3)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作为生物链的重要环节等。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4 鱼 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4 鱼 教案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达尔文
《鱼》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多种多样的鱼。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识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
尝试利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鱼类。
情感目标
1、形成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认识淡水中的“四大家鱼”和海洋中的常见的鱼类。
鱼儿离不开水,那它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究竟是怎样适应的呢?引出以下内容。
(二)鱼的主要特征
展示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的视频完成以下问题:
(注意观察1、身体分部;2、鱼的体形;3、鱼的体色;4、鱼的体表;5、鱼的侧线;6、鱼的鳃;7、鱼的鳍)
(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对鱼的水生生活有什么意义?
备注
一、导入
展示鱼的骨骼图片,知道学生观察脊柱和脊椎骨。列举几种有脊柱的动物和无脊柱的动物。
1.让学生尝试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推测脊柱的功能
2.明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鱼
1、播放海洋中的鱼类视频,学生观察。认识到不同的鱼类具有不同的食性;鱼是变温动物,水温变化对鱼的活动会产生影响。通常通过改变生活的水层来适应温度的变化,而某些海洋鱼类通过洄游来适应水温变化。
清除页眉横线的步骤:点击--插入--页眉页脚--页眉页脚选项,把显示奇数页页眉横线(B)的勾去掉.
2、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中,通过教学注重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将课后练习的实验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资源,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1.4《鱼》说课课件 (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1.4《鱼》说课课件 (共19张PPT)

鱼的外形特征和运动方式
解决鱼的运动方式这一问题,同样用观察法,观察鱼在 游泳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可能参与了鱼的运动,在观察的 过程中让同学们积极的讨论,各抒己见,组内讨论完后, 再进行组间的交流,从而找出更完整的答案。
鱼的呼吸
这一部分的内容,将用观察法和实验探究法。通过这 两种方法的结合,来找出问题的答案。首先,观察鱼在 呼吸时,鱼口和鳃盖后缘是同时张合,还是交替张合? 这个比较容易看出来,很快就能解决,接着让同学们思 考这个问题:水进入鱼口后,是不是从鳃盖后缘流出? 因为这个用眼睛不能看出来,所以就设计了一个小实验 来找出答案。
巩固练习:
示,文字描述等形式介绍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
点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通过这些内容的
学习使同学们对鱼类有更深的认识。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鱼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探究 等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讨论和探 究,总结鱼的主要特征
三、教法分析
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也发
生了相应的变化,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 者。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 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引导。教学过程中, 我通过展示图片,创设情境和设计问题, 实验探究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 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探究鱼在水中如何呼
二、学情分析
鱼是大家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小动物,有些
学生可能还饲养过鱼,所以对鱼都有一定 的了解。加之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 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对于这一 节内容的讲解很有帮助。同时在学习过程 中会有很多鱼的图片,还有活鱼作为实验

八年级生物上册5.1.4《鱼》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1.4《鱼》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鱼类,通过模拟鱼类的生活习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鱼类的特征。
(2)实验:组织学生进行鱼类观察实验,如观察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探究鱼类特征。
(3)游戏:设计“鱼类知识大比拼”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鱼的主要特征”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鱼的主要特征”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探究鱼类的主要特征,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勇于质疑,养成严谨治学、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生物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动物的分类、细胞结构、生态系统等基础知识,对生物学有一定的认识。此外,他们可能还了解一些关于鱼类的基本信息,如鱼类的生活在水中、有鳍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生动有趣、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内容较为感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他们具备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习惯于通过互动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学习。
2.例题2:请说明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八年级生物鱼教案5篇

八年级生物鱼教案5篇

八年级生物鱼教案5篇八年级生物鱼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生物与环境两个个单元,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

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继续抓好实验过程,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135”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高效快乐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初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校校情的评价体系。

6、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7、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8、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要求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

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快乐的教育工。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1.4鱼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1.4鱼

第四节鱼<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修养为主旨||,倡议研究性学习||,重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为此在《鱼》教课中立足学生的基础及需求||,踊跃发掘学生身旁的生活实例为教课情境指引学生主动参加、勤于着手||,经过“察看与思虑” 、“研究”等栏目指引学生踊跃思想、勇敢体验 ||,使学生在设计实验、察看剖析的过程中获取悉识||,同时加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环保意识 ||。

<教材剖析 >《鱼》一节要点以鱼类为例安排了“察看与思虑”、“研究” 等活动栏目 ||,使学生在察看、研究、体验中获取悉识培育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建立生物与环境相一致的生物学看法||,从而认识各种动物的主要特色||。

<教课目的 >★知识目标1.研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2.概括鱼类的主要特色||。

3.说出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1.经过学习形成构造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看法||。

2.经过“察看与思虑” 、“研究”活动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关灌水生动物生计环境的变化状况||,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要点和难点 >★要点:1.研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2.概括鱼类的主要特色||。

★难点:鱼与生活相适应的特色<教课策略 >“自主、合作、研究”是新课标所倡议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真实实现||。

为此 ||,联合本教材内容本质||,立足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点创建情境||,从学生屡见不鲜的现象出发提出疑问 ||,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欲念 ||,既而经过“察看与思虑” 、“研究”等活动 ||,使学生在设计实验、实行研究、察看、剖析等过程中认识鱼类运动和呼吸的特色是如何与水中环境相适应的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色||。

适应也是相对的||,学生所熟习的周边水污染的实例又作为课程资源由学生搬到了讲堂||,亲自的体验感觉会更为深刻||,爱惜环境的意识在学生的心里生成||,为此最后设计的检查性作业既培育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加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教案

鱼课题第四节鱼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二次修改意见课时一课时授课人科目生物主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动物的分类。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

3.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5.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

6.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鱼呼吸和游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意识。

教材分析重难点1.教学重点:鱼的呼吸与运动。

2.教学难点:鱼的呼吸与运动。

教学设想教法引导法学法自学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具课件、导学稿课堂设计目标展示1.掌握动物的分类。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

3.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5.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

6.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

预习检测1.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是体内没有由组成的,统称为。

脊椎动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内有由组成的,统称为。

2.鱼是脊椎动物中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3.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是鱼,鱼,鱼,鱼。

4.鱼能够在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靠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

5.鱼的身体分为﹑和尾部三部分,通常,大多呈,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

6、鱼是用()来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其中密布()。

水流经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而血液里的()就从毛细血管渗出,从而完成了呼吸。

7.鱼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中;体表常有覆盖;用呼吸;通过和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

8.由于长期()和()等原因,鱼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资源,我国于1986年起实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4《鱼》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4《鱼》教案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鲫鱼的外形特征。)
观察鲫鱼,交流讨论,回答问题。答案预设:鲫鱼的体色由深至浅,保护色;体形流线型,减少在水中的阻力;体表覆盖鳞片,黏液分泌,起保护作用;身体侧线,便于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认知结构
2、观察鲫鱼的运动
①认识鲫鱼的基本结构:头部、躯干部、尾部、口、鳃盖、侧线、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
(通过发言和交流,了解鱼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了解四大家鱼以及常见的海洋鱼和观赏鱼。
举手发言说出与鱼有关的成语或者格言
板书设计
第四节鱼
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有无脊柱
二、观察鱼
三、鱼的主要特征
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目标达成检测
一、选择题
1.海马用鳍辅助运动,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终身生活在水中.据此,你判断海马是属于( )
②提出问题:鲫鱼的游泳只需要鳍的摆动就能完成吗?
③每种鳍在游泳时的作用都一样吗?讲解每种鳍的协调作用
(认识鲫鱼的基本结构,为之后观察活动中的科学表述储备知识。)
①观察鲫鱼,对照鲫鱼模式图认识鲫鱼的基本结构。
②还需要躯干部和尾部的肌肉提供动力
观察思考
3、鱼的呼吸
①观察鲫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的张合(口和鳃盖后缘是同时张合,还是交替张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展示名字中有“鱼”的生物图片导入:鱼是一类常见的生物,老师准备了很多名字中有鱼字的生物,请同学们判断它们是不是鱼有“鱼”不一定是鱼,生物具有怎样的特征才能被称为鱼?引入今天新课
(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生物才能称之为鱼)
观看图片
做出判断
模型建构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4《鱼》名师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4《鱼》名师教案

第四节鱼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认识身边熟悉的动物——鱼,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研究方法,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重要性。

2、学习目标〔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的开展现状,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重要性。

3、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通过观察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说明鱼类的主要特征。

②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特点。

二、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从鱼适于水生环境的角度出发,说明鱼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等活动,来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从而建构鱼的主要特征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重要概念。

考虑到学生对鱼比拟熟悉,而且鱼的实物比拟容易获得,因此,教学中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及实物,丰富课堂资源。

关于“鱼的外形与运动〞,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观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于“鱼的呼吸方式〞这个教学难点,采用观察与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确立鱼鳃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查看?鱼?预习任务和?鱼?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应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展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1、课时安排:1课时2、教学准备①教师准备(1)鱼的骨骼标本;制作课件、实验视频(①水流入鱼口后,从鳃盖后缘流出;②用BTB液验证流经鱼鳃后水的成分变化)。

(2)学生分组的实验材料:大、中、小烧杯各1个,滴管一支,毛笔一支,活小鱼,菠菜汁,清水②学生准备(1)分组收集我国鱼类资源及本地区常见鱼类资源、我国鱼类资源现状的资料。

5.1.4鱼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1.4鱼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鱼》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第四章按照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顺序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材前三节为无脊椎动物,后四节为脊椎动物,在介绍脊椎动物时又按照进化的顺序,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向学生展示,而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的一个类群,教材把它设为脊椎动物的第一节,对于学生走入脊椎动物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因此在教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主要内容是观察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探究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和呼吸等生命现象。

在鱼的主要特征部分,教材安排了“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对鱼进行观察,辨认鱼的主要结构,并观察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

让学生从鱼适应水生环境的角度,理解并掌握鱼的主要特征。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掌握核心概念与知识的同时,能更深层次地体悟到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从而进一步提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以及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课标分析本节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的大概念是:2.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重要概念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可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对应的次位概念是: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具有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

言下之意,首先学生要学会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其次,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出鱼的主要特征。

最后,学生能够意识到人类与鱼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学情分析1.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对一些常见的鱼比较熟悉,部分同学可能会有养鱼经验。

学生通过前三节内容的学习,对所涉及到的无脊椎动物已经了然于胸,对于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这个知识点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

但学生平常大多注意到的是鱼的形态,观察过鱼口的张开闭合,但是常常忽视鳃的作用,对于鱼究竟是如何呼吸的,还不清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1.4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1.4鱼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课题:5-1-4 鱼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在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的过程中,培养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初步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

2.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

教材与学情分析《鱼》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的第4节。

它是在学习了六类无脊椎动物之后,学生们首次接触的脊椎动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知识内容上有所删减,但是更加突出动物结构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所以课上可以设置观察活动或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理解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侧重于指导学生完成“观察与思考”活动,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了解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学生对鱼这个类群非常熟悉,可以通过实物观察,小组讨论和代表展示等方式引领学生探究学习,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建立高效课堂,将知识深入浅出,使理解更为透彻。

教学方法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教学用具希沃课件、视频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想一想,议一议:大家都有吃鱼的经历,鱼肉有丰富的营养,但吃鱼时若不小心的话容易被鱼刺卡住。

接着请学生观察教材“想一想,议一议”的图片,了解鱼骨的整体情况,并观察集中其他动物的骨骼(恐龙、鸟、人类),引导学生找出骨骼中的共同点,明确其中都有脊柱,说明脊柱是由若干块脊椎骨构成的,引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

进而明确指出: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从而引入鱼类内容的学习。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4 鱼 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4 鱼 教案

指导学生分小组观察鲫鱼,提示观察方法(由表及里)。

1、鱼的外形
①鲫鱼的身体分成哪几部分?
②鲫鱼的体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
③鲫鱼体表有什么覆盖物?用水摸一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这些特点对鱼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④鲫鱼的体色有什么特点?
⑤侧线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以上是鱼的外形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鱼的运动方式。

2、鱼的运动方式
①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
②结合教材20页鱼的结构标注图,填写各鱼鳍名称。

③鲫鱼的运动是只靠鳍就能完成吗?鲫鱼哪些部位的肌肉最发达?还有哪些结构与运动有关?
提问:如果剪去鱼鳍,鱼的游动会怎样?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
【总结】鲫鱼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呈流线型(梭形),有利于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上有黏液,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过渡】鱼在水中是怎样呼吸的呢?
活动二:探究鱼的呼吸
指导学生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同时张合,还是交替张合?
提问:水流入鱼口后,会从什么地方流出?
【演示实验】用吸管把红墨水慢慢滴在鱼口,观察红墨水从哪里流出来,并提示学生思考其意义?
提问: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
【总结】鲫鱼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溶解氧较多的水→口→鳃丝中的毛。

八年级生物上册鱼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鱼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鱼教课设计5.1.4 《鱼》教【篇一: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案】课题:第一章第四节鱼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师寄语:任何一种容器都装得满,惟有知识的容器大无边学习目标:1、鱼的主要特色2、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课环节:当前已知的动物大概有 150 万种。

科学家按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把他们分为和两大类像蚯蚓、珊瑚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像鱼这样,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是脊椎动物。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脊椎动物?一、多种多样的鱼察看 p20-21 思虑:⑴我国主要的优秀淡水鱼品种有哪些?⑵我国常有的大海鱼有哪些?二、鱼的主要特色:1、鱼适于水中生活两个至关重要的特色:2、察看与思虑(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色?对鱼的水生生活有什么意义?(2)用手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

说说你的见解。

(3)察看鱼的运动。

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类说法全面吗?(4)察看鱼的呼吸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有哪些变化?(5)察看鳃和鳃片的形态、数量、颜色。

为何鰓丝多而细?(6)鱼鳃的哪些特色对它在水中呼吸至关重要?剖析鱼儿离不开水的原由。

3 、你知道吗?鱼到了生殖季的时候,雌鱼会向水中排出卵子,雄鱼会在卵上排上精子,精卵在水中联合为受精卵,而后受精卵会在水中发育成新的个体。

【篇二:八年级生物上第四节鱼教课设计】第四节鱼教材剖析鱼类是脊椎动物中较低等的平生生活在水中的一个类群。

它的形态特色、生理特色都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体形一般呈纺锤形,体色背深腹浅,体表大多有鳞片,侧线能测定方向,感知水流的作用,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 (水中 )受精。

鱼为人类供给多种用途,是与人类生活亲密有关的动物质源。

学好本节内容不单为学习各种脊椎动物打好基础,也让学生领会到动物与人类的亲密关系。

教法指导一、讲课思路与方法1.设疑、议论、概括总结法。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4鱼教案新版(1)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4鱼教案新版(1)

《鱼》授课方案◆模式介绍体验式授课: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授课目标,从授课需要出发,引入、创立或创立与授课内容相适应的详细场景或气氛,以引起学生的感情体验,帮助学生快速而正确地理解授课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友好发展的一种授课方法。

经过感情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当的欢乐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加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收效。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1 章第 4 节《鱼》,教材在学生学习了几大类无无脊椎动物的基础上,给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见解,连续让学生认识脊椎动物,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构造较为简单的一类,《鱼》主要以察看鱼类的外面形态特点、研究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呼吸等生命现象和对鳃的介绍为主,重点带出鱼类的基本特点。

同时,经过其他鱼类等动物的标本的察看,使学生认识鱼类的多样性和我国丰富的鱼类资源。

经过对常有淡水鱼类、大海鱼类的认识,说明水质污染对鱼类的影响及保护鱼类资源的方法。

◆授课目标【知识与技术】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差异。

2.概括鱼的主要特点。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经过对鱼的形态特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 经过鱼呼吸和游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水产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断的,成立保护合理利用水产资源的意识。

2.形成优秀的环境保护意识。

【授课重点】1.经过察看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说明鱼类的主要特点。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授课难点】研究实验的达成过程,由于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研究活动,因此教师应赏赐很多的帮助,以保证明验设计和操作的顺利达成。

◆授课过程【教师】吃鱼常常会不小心被鱼刺(鱼骨)卡住,请同学们回想我们学过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体内有没有骨?【学生】没有。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4 鱼 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4 鱼 教案
教学设计
课名

教师姓名
学段学科
初中生物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册次章节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课时
1
年级
八年级
学习者分析
根据八年级的学生思维特征和性格特点,他们的理解往往需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具体形象的图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和图片帮助学生记忆理解,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出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
叙述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并思考前面三节所学的动物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
自学教材并分组实验,利用实物,增加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
新课
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展示图片: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2.良好寓意,融入人类文化;
3.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相关规定:约束人类不可持续发展的捕捞现象。
通过学习渔业资源的现状,向学生灌输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新课
二、多种多样的鱼
视频展示:
1.鱼的种群数量;
2.鱼的生活环境、食性……
3.四大家鱼:鳙鱼、鲢鱼、草鱼、青鱼;
了解各种各样的鱼
观看视频,体会鱼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新课
三、鱼的主要特征
认真自学教材22~23页内容,并分小组完成教材22页的观察与思考。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观察与思考。
师生共同总结鱼的主要特征。
观看图片,了解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抽象思维转为形象思维。)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请几位同学总结整节课内容,其他同学补充,师生共同回忆巩固。
使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展示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晰整节课知识框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1.4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1.4鱼

二、鱼的特征 二、鱼的特征
五、学生展示(二)(8 分钟)学生 在自学、对学、群学、观看视频的基 础上完成以下问题。
(一)、教师注意听,学生是否讲解 清楚以下问题,不清楚及时介入。
1、鱼能生活在水中的原因
2、鳃的结构和鳃丝的结构特点(有 利于气体交换,具体过程已看视 频);入鱼口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 在水中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
教师到组上指导
五、学生展示(一)(5 分钟)学生 在自学、对学、群学、观看视频的基 础上完成以下问题。
(一)、教师注意听,学生是否讲解 清楚以下问题,不清楚及时介入。
1、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及 区别
学生相互讨论不懂的问 题 四、分组准备预展 学生分工准备 五、学生展示(一) (一)、完成自研成果 一下面四题并讲解。 (二)、教材讲解 (三)、回答师生问题
6、常见动物名称里没有“鱼”字,
它们都是鱼有:海马、中华鲟、泥 鳅、黄鳝等。
2/3
三、鱼与人类 课本 23 页,已看视频 的关系
看课本 23 页,回顾视频
四、解决学生 教师讲解 不懂的问题
学生问不懂的问题
五、总结
教师安排,如还有不懂我把课件拷贝 学生读学案中自研成果
在班上自己看
一、二(重要概念和关
第四节 鱼
一、学习目标 1 会区别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能概述鱼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明鱼与 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鱼的主要特征;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鱼的呼吸特点。 三、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本节课题:
第一节:鱼
五、学生展示(二)(8 分钟)
(一)、完成自研成果 二下面四题并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四节《鱼》教学设计
《鱼》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教学中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学生既能观察到外部形态,还可以观察到各种结构对鱼生活的功能,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知识过一遍,让学生去死记知识点,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学生也容易忘记。

故本节通过“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的实验,让学生总结归纳鱼类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对水生生活的适应,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提炼鱼类主要特征,隐含生物进化观点。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比较低等的一个类群,教学中比较容易得到实物,便于学生观察。

本节我采用活鱼做研究对象,用教学PPT图片展示鱼体内部结构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分小组实体观察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用类比模拟实验、直观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虽然鱼类和学生生活较密切,但还有很多专业性的知识学生不了解,再根据学生现在已有的生物认知水平,及具有好奇心强,想象丰富等特点,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在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的过程中,培养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初步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

2.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

3.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学生平时对鱼只是片面直观的了解,不能真正认知鱼为何能生活在水中的原因,要想究其原因,我们必须通过探究的方式掌握它的生命特征,所以制定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重点
1.鱼的主要特征。

2.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鱼的呼吸特点。

《鱼》的教学重点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因此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探究过程中,总结归纳鱼类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是怎样适应水生生活的。

1.设疑、讨论、归纳总结法。

让学生带着有趣而有争议的问题积极思维,踊跃发言。

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2.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结合鲫鱼实验,自主探索,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本节共安排1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关于水生动物的资料和有关赤潮水华的资料搜集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图片、录像等,制作动静结合、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活鲫鱼,清水,水槽,新鲜的鱼鳃颜色明显的蔬菜汁、一支毛笔等。

板书设计
第四节鱼
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有无脊柱
二、多种多样的鱼
三、鱼的主要特征
1.生活在水中; 2.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3.用鳃呼吸; 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