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所必需的模具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备处理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能适应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具备继续学习和继续提高的初步能力。
二、课时、学分
72学时、6学分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现代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动向,初步形成应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四、课程设计思路
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模具制造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课程中,还根据几个典型模具的制造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3、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4、依据各学习项目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
项目的课时数。
五、课程项目设计(内容与要求)
课程模块项目名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学
时
模块一模具零件机械加工项目一:
模架组成零件的
加工
1、初步掌握导柱、导套、模座
( 板 ) 的加工工艺。
2、了解其他模具结构零件的加工方
法。
具备根据模具零件正确选择加工方法、
工艺装备并制定其工艺规程的初步能
力。
4
项目二:
冲裁凸模的加工
1、了解圆形凸模及非圆形凸模的加
工方法。
2、初步掌握成型磨削的加工工艺。
掌握并理解模具零件的各种机械加工方
法,熟悉各类机械加工设备;10
项目三:
凹模型孔的加工
了解型孔的各种加工方法及其适用
范围。
能够根据模具零件正确选择各种机械加工
方法。
4
项目四:
型腔的加工
1、了解型腔的各种机械加工方法及
其适用范围。
2、初步掌握型腔加工方法的合理选
用。
3、了解型腔的机械抛光。
能够根据模具零件正确选择各种机械加工
方法。
模块二
模具零件特种加工项目一:
电火花加工
1、了解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及特点。
2、了解影响电火花加工精度及生产
率的因素。
3、初步掌握凹模型孔、型腔的电火
花加工方法。
4、初步掌握电火花加工的操作知
识。
1、掌握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工作原理、特点
及其应用;
2、根据模具成型零件的特点,掌握电火
花成形加工的工艺并理解各种因素对各
种加工的质量影响。
6
项目二:
数控线切割加工
1、了解线切割加工的特点及工作原
理。
2、初步掌握线切割加工的程序编制
(3B 格式、 4B 格式、 ISO 代
码 ) 。
3、初步掌握线切割加工的操作技能。
1、掌握线切割加工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
应用;
2、根据模具成型零件的特点,掌握线切
割加工的工艺并理解各种因素对各种加
工的质量影响。
6
模块三模具装配项目一:
冷冲模的装配
1、初步掌握模架、凸模和凹模的装
配方法。
2、初步掌握冷冲模具总装配的工艺
方法及装配过程中的检测与调试技
术。
3、了解模具装配翻转机的应用及弯
曲模、拉深模、级进模的装配特点。
1、掌握模具装配的尺寸链分析与计算、间
隙(壁厚)的控制方法、各种模具零件的
固定方法;
2、掌握冷冲模的装配工艺和特点。
6
项目二:
塑料模的装配
1、初步掌握塑料模导柱、导套、型
芯、型腔、浇口套、推杆的装配方
法。
2、初步掌握滑块抽芯机构的装配方
法。
3、初步掌握塑料模具总装配的工艺
方法及装配过程中的检测与调试技
术。
1、掌握模具装配的尺寸链分析与计算、间
隙(壁厚)的控制方法、各种模具零件的
固定方法;
2、掌握塑料模的装配工艺和特点。
6
六、技能考核要求
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全部通过经省劳动部门考核颁发的工具钳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部分优秀学生取得相应的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七、课程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典型产品的选取要科学,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具有可操作性。
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教学要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得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教学评价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
要注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开发相关学习辅导用书、教师指导用书及网络资源。
八、教学条件
1、基本要求
钳工工作台、台式钻床、砂轮机、台虎钳、普通车床、普通铣床、常用工量具、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曲柄压力机、注塑成型机。
2、较高要求
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仪。
九、学习评价
1、学习评价的依据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2、学习评价的目的
通过教学工作,探索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结构、模式、评价方式以及管理制度等改革,建立具有职教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新体系,实现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就业导向、职教富民的宗旨。
3、学习评价的原则
学习评价的原则即“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以评促改”就是通过学习评价继续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以评促建”就是通过学习评价建设和发展学校的课程改革体系;“以评促管”就是通过学习评价更新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就是通过学习评价加强建设,学习评价是手段,其目的是提高教学及实训质量。
4、学习评价的方法
(1)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
在以往评价中,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评价对象。
但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因此,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很难体现。
在课程改革体系中,学生由评价客体成为评价主体,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这也有利于学习者成就感的形成、目标的明确、个性化的培养,也能充分反映课程改革的真实效果。
新课程的评价从静态的评价结果转向了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这就要求要求教师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方面作一个较完整的评价。
(2)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注重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
而过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只有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全面的对改革后的课程进行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3)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
提倡课外评价是开放性的特征之一。
在新课程中,有许多内容是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如把学会的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由社会、家长和同学给予评价,这种宽松的评价方式对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是十分有利的。
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容易获得的。
(3)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通过对用工单位的走访,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课程更能适应用工企业的需求。
《钳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模具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中等应用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钳工基础知识,钳工基本操作方法,装配基础知识,钳工工艺知识等,能较熟练掌握钳工常用的加工方法,具备一定的工艺分析能力,了解机器的装配基本知识。
本课程为机械类模具专业中级钳工所必修专业主干课程。
二、课时与学分
150学时、8学分
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钳工工作中所要求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1、掌握钳工基本知识。
2、学会钳工基本操作方法。
3、学会锉配工件。
4、掌握常用典型结构的装配工艺。
四、课程设计思路
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钳工工艺和钳工技能练习的一体化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定位在“训练与实践”相结合,并突出其实用性的特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2、学习项目的选取采用将专业理论知识、工业知识融入相关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能反复学习,理解、熟悉基本理论,变枯燥学习为实际运用,变被动为主动,最终达到掌握钳工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的目的。
其编排上循序渐进,按任务驱动方式编定。
3、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4、依据各学习项目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五、课程项目设计(内容与要求)
课程模块项目名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学
时
模块一
钳工基本知识项目一:
钳工入门知识
钳工常用量具及测
量练习
钳工工作任务及其分类,钳工场地
布局情况。
钳工常用设备及保养,钳工安全文
明生产知识。
1、有关钳工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及测量。
2、量具的维护与保养。
8
项目二:金属切削
基础知识
掌握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及选择
方法。
掌握车刀主要切削角度的定义和
作用。
了解切削力、切削热对切削
的影响。
1、熟悉钳工常用刀具材料的性能、种类
及应用。
2、掌握延长刀具寿命的方法。
3、熟悉切削液的作用、种类及应用。
8
模块
二钳工基本操作知识项目一:划线
明确划线工具的种类。
掌握划线基准的选择方法。
了解分度头分度的计算方法。
1、掌握划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2、正确使用分度头进行划线。
3、掌握立体划线的方法(选修)。
4、掌握典型不规则工件的划线方法。
8 项目二:錾削
掌握錾子的种类及应用、切削角度
对錾削的影响
1、掌握錾削时的站立姿势和动作。
2、掌握錾削的方法。
2 项目三:锉削
了解锉刀的组成、种类。
掌握锉刀的规格及选用。
1、掌握平面锉削时的站立姿势和动作。
2、掌握锉削时两手用力的方法。
3、能把握正确的锉削速度。
4
项目四:
锯削
了解手锯的组成。
掌握锯条的规格及选用。
1、掌握锯削姿势、方法。
2、能对各种形体材料进行正确的锯削,操
作姿势正确,并能达到一定的锯削速度。
3、根据不同材料正确选用锯条,并能正确
装夹。
4
4、熟悉有关锯削的废品分析和锯削的一些安全文明生产知识。
项目五:孔加工了解麻花钻的组成及作用。
明确切削部分的各种参数及对切
削的影响。
掌握钻削用量的选择方法。
了解群钻的结构特点。
1、掌握麻花钻的刃磨方法。
2、掌握各种孔的钻削加工方法。
3、掌握钻削时切削液的选择方法。
4、掌握扩、铰、锪孔的方法,并能正确选
择刀具。
14
项目六:攻、套螺纹掌握螺纹基本知识。
掌握攻螺纹工具及攻螺纹前底孔
直径的计算。
掌握套螺纹工具及套螺纹前圆杆
直径的计算。
1、掌握攻螺纹方法
2、掌握套螺纹方法。
6
项目七:弯形与矫正掌握弯形的概念和弯形时相关尺
寸的计算方法。
掌握矫正的概念。
1、掌握板料与管材弯形的方法。
2、掌握各种材料的矫正方法。
6
项目八:铆接了解铆接种类、铆接工具及应用
理解铆接工艺。
1、掌握铆接方法及铆接有关计算。
4
项目九:粘接及锡焊了解粘接及锡焊的工艺方法。
1、掌握粘接及手工锡焊方法。
2、常用焊剂的应用。
4
项目十:刮削了解刮削的基本概念及刮削基本
知识。
了解刮刀的材料、种类、结构和平
面刮刀的尺寸及几何角度。
1、掌握正确原始平板的循环刮削步骤。
2、能进行平面刮刀的刃磨。
8
项目十一:研磨了解研磨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
懂得研磨的特点和应用。
1、掌握磨料种类、应用及研磨工艺。
2、掌握正确的研磨方法。
4
项目十二:锉配掌握锉配的一些相关工艺知识。
掌握锉配的一般加工步骤。
1、按图纸的公差要求,正确掌握具有对称
度要求的工件加工和测量方法。
2、熟练掌握锉、锯、钻的技能,并达到一
定的加工精度。
3、正确地检查修补各配合面的间隙,并
达到锉配要求。
8
模块三项目一:装配
基础知识
了解装配的作用、装配工艺过程。
了解装配工作的组织生产形式。
1、熟悉装配工艺过程。
4
部件装配知识项目二:装配前的
准备工作
了解装配零件的清理和清洗。
掌握零件的密封性试验。
懂得旋转件的平衡。
1、熟悉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4
项目三:装配尺寸
链和装配方法
了解装配尺寸链、装配工艺规程。
懂得装配方法。
1、熟悉装配工艺规程。
2、掌握装配尺寸链的计算。
3、掌握装配方法
8
项目四:
固定连接装配
了解螺纹、键、销、过盈、管道连
接的装配。
理解装配技术要求。
1、熟悉有关固定式装配。
2、掌握装配工艺。
10
项目五:
传动机构装配
了解传动机构的结构特点和装配
技术要求。
1、熟悉传动机构装配。
2.掌握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
16
项目六:轴承和轴
承组的装配
了解轴承种类、结构特点
懂得轴承和轴承组的装配方法。
1、熟悉轴承和轴承组的装配。
2、掌握滑动、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
10
项目七:部件装配
检验
掌握普通机床主轴装配与检验
2、熟悉普通机床主轴装配与检验。
3、能够做到安全和文明操作。
10
六、技能考核要求
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全部通过经省劳动部门考核颁发的中级钳
工资格证书,部分优秀学生取得相应的高级工资格证书。
七、课程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
进性、实用性,力争做到将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以发挥学生对理论、实践的综合能力,具有可操作性。
其呈现方式要
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教学要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教学评价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
相结合,学生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
要注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开发相关学习辅导用书、教师指导用书及网络资源,要注重仿真软件的应用及开发。
八、教学条件
1、基本要求:
钳工工作台、钳工工具及量具、台式钻床、减速器。
2、较高要求:
各式钻床、各类钻床夹具、各类传动机构、卧式车床。
九、学习评价
1、学习评价的依据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钳工基本技能任务为引领,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钳工的要求为基本依据。
2、学习评价的目的
通过教学工作,探索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结构、模式、评价方式以及管理制度等改革,建立具有职教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新体系,实现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就业导向、职教富民的宗旨。
3、学习评价的原则
学习评价的原则:即“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以评促改”就是通过学习评价继续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以评促建”就是通过学习评价建设和发展学校的课程改革体系;“以评促管”就是通过学习评价更新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就是通过学习评价加强建
设,学习评价是手段,其目的是提高教学及实训质量。
4、学习评价的方法
(1)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
在以往评价中,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评价对象。
但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因此,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很难体现。
在课程改革体系中,学生由评价客体成为评价主体,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这也有利于学习者成就感的形成、目标的明确、个性化的培养,也能充分反映课程改革的真实效果。
新课程的评价从静态的评价结果转向了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这就要求要求教师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方面作一个较完整的评价。
(2)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注重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
而过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只有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全面的对改革后的课程进行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3)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
提倡课外评价是开放性的特征之一。
在新课程中,有许多内容是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如把学会的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由社会、家长和同学给予评价,这种宽松的评价方式对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是十分有利的。
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容易获得的。
(4)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通过对用工单位的走访,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课程更能适应用工企业
的需求。
《冲压工艺与模具结构》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模具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
结合模具工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而选择的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面向生产现场的实用型专业课程。
本教材对冲压工艺作了系统的阐述,介绍了冲压设备,冲裁工艺,弯曲工艺,拉深工艺及其他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中等应用性人才所具备分析各类冲压成形的变形规律,认识典型冲压成形工艺方法、模具结构和模具制造方法与手段,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选择冲压设备的能力。
本课程为工具钳工技能鉴定的前修课程。
二、课时、学分
52学时、4学分
三、课程目标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结构》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运用前修课程的应用技术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讲授、实验及采用电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属板材成型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学习冲压工艺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冲压工艺过程与冲模结构原理的分析,从而能独立地完成中等复杂程度冲压件的冲压工艺过程及冲模的装配调试。
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是分析各类冲压成形的变形规律,认识典型冲压成形工艺方法、模具结构和模具制造方法,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装配方法、冲压模具制造工艺编制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下列能力培养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
能应用冲压变形理论,分析中等复杂冲压件变形特点,制定合理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
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选择冲压设备的能力。
课程难点:熟悉掌握冲模工作零件尺寸计算方法,具备中等复杂
冲模结构选择和设计的能力,所设计的冲模应工作可行、操作方便、
便于加工和装配,技术经济性好。
具备正确选择冲压模具加工方法,
制定中等复杂冲模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的能力。
初步具备进行多工位
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初步具备进行分析和处理试模过程中产生
的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
基本要求:
1、掌握冲压成形原理,能分析板料成形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初步具有解决冲压件质量问题与从事冲压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和研究的
能力。
2、具有制定一般冲压件工艺规程和设计模具的能力。
3、熟悉有关实验设备和仪器、掌握冲压成形中工艺参数的测定原理和实验方法。
4、能使用有关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
五、课程项目设计(内容与要求)
课程
模块
项目名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学时
模块一冲压加工基本知识项目一:
初识冲压加工
掌握冲压加工的基本概念
认识冲压模
掌握进入冲压车间前的准备工作
掌握冲压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开机操作的安全规程
学会下班前的维护工作
2
项目二:
冲压加工工序
掌握分离成型工序的种类特点
和应用
了解常用的冲压材料
4
项目三:
冲压设备
了解常用冲压设备的种类和应用
场合
掌握曲柄压力机的工作原理
2
项目四:
冲压加工安全操作
掌握冲压加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和
要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