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

标准文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文件编号:共页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版本号: A受控状态:发放代码:一汽四环制泵附件厂2007年3月20日生效目录一、目的 (2)二、参考文件 (2)三、术语 (2)四、测量系统分析 (2)(一)分析的原则 (2)(二)稳定性分析 (3)(三)偏倚分析 (3)(四)线性分析 (5)(五)双性(GRR或R&R)分析 (7)(六)计数型量具的测量系统分析 (14)一、目的为公司各类简单的计量型、计数型量具的测量系统分析提供指导。

二、参考文件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第三版三、术语1、测量系统误差模型:本作业指导书采用的误差模型为S.W.I.P.E模型,该模型指出测量系统变差来源于以下几大方面:标准(Standard)、零件(Work)、仪器(I)、人员/程序(Person/Procedure)、环境(E)2、测量系统: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

3、分辨力:测量装置和标准的测量解析度、刻度限制、或最小可检出的单位。

与最小可读单位研究,即通常所说的最小刻度值,但当仪器刻度较粗略时,允许将最小刻度值估读为原来的一半作为仪器的可视分辨力。

4、重复性:当测量条件已被确定和定义——在确定的零件、仪器、标准、方法、操作者、环境和假设之下,测量系统内部的变差。

5、再现性:传统上将再现性称为“评价人之间”的变差(AV)。

指的是不同评价人使用相同的仪器对同一产品上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得的平均值的变差。

但对于操作者不是变差的主要原因的测量过程,上述说法是不正确的。

ASTM的定义为:现现性是指测量的系统之间或条件之间的平均值变差。

它不但包括评价人的变差,同时还可能包括:量具、试验室及环境的不同,除此之外,还包括重复性。

6、偏倚: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平均值与真值(参考值)的差异。

7、线性: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测量)量程内,偏倚值的差异。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

公司MSA作业指导书1、目的:1.1了解测量器具量测的性能是否满足测量要求。

1.2对新进或维修后的测量设备提供一个客观正确的变异分析及评价量测质量。

1.3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测量系统再现性和重复性,作为判定试验设备是否需要校检、是否可供使用、是否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失准及需要修正校验的周期和频率。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公司测量系统的分析。

2.2按照顾客和控制计划的要求,对公司的测量系统进行相应的MSA分析。

3、术语:3.1计数型数据:可以用来记录和分析的定性数据,其结果可简单用“是/否”的形式记录。

如外观质量检验。

3.2计量型数据:定量的数据,可用测量值来表示。

如原铁水中C、Si含量、高度尺数据等。

4、公司内运用MSA的场所、评价方法:5、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制订5.1 按照顾客和控制计划的要求确定需要进行MSA分析的具体测量系统。

5.2 根据测量系统的准确度要求和设备特点确定采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5.3 根据被测对象特性的重要性和结果特点,确定测量者的数量、样本数量和重复测量次数。

对于关键特性需要增加样本容量和重复测量次数,以保证分析结果的置信水平。

对于尺寸、重量大等样件较小的,增加重复测量次数保证测量结果的置信水平。

5.4 选用日常生产时的测量人员参加测量和分析。

5.5 选取正常生产时的产品作为样件,以提高样件的代表性。

5.6 选取的量具的最小刻度超过预期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

5.7 针对具体的分析项目规定操作程序,确定测量的特性。

5.8 测量分析的研究方式应:确保各次测量的数据独立性;测量读数的准确性;每个测量者用同样的设备和方法进行测量;专人对测量过程进行监督。

6各种测量仪器的MSA运作流程:6.1重复性及再现性——均值极差法6.1.1术语6.1.1.1重复性——又称设备变差(EV),是指在固定的测量条件下,由一位测量者使用一种测量仪器,短期内连续多次测量同一试样的同一特性所获得的测量变差,它是系统内变差。

【精品文档】MSA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

【精品文档】MSA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

1. 目的规定测量系统分析和评价方法,以及明确测量系统的接收准那么,从而确保测量数据的有效性2. 范围2.1 检测设备每次校准之后2.2 APQP试生产控制方案中规定使用的检测设备并且需最近一次MSA评价半年以上者。

3. 定义3.1 MSA:测量系统分析3.2 EV:重复性—设备变差3.3 AV:再现性—评价人变差3.4 R&R:重复性与再现性实用文档3.5 PV:零件变差3.6 TV:总变差4. 职责由品管科负责完成5. 内容5.1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均值和极差法〕5.1.1 本公司计量型检测设备见?计量器具台帐?5.1.2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采用均值和极差法5.1.3 具体操作步骤5.1.3.1 检测设备的选定由品管科按?检测和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方案表?及试生产控制方案来选定。

其最小读数需为公差范围的1/105.1.3.2 评价人的选定实用文档由品管科从日常操作该检测设备的人员中挑选2~3人进展测量。

另外,品管科负责MSA研究的人员进展记录和计算评价。

5.1.3.3 测量参数的选定由品管科选定,并填写在?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报告?的表格中。

5.1.3.4 被测零件的选定由品管科研究人员和评价人一起选取具有代表整个生产过程的10个零件〔有时,每天取一个,连续10天〕;然后由研究人员按1到10给零件编号,在测量时评价人不能看到这些编号,可测量2~3次。

5.1.3.5 让评价人A以随机的顺序测量10个零件,由研究人员计入附件一的第一行;再让评价人B和C测量这10个零件并互相不看对方的数据,由研究人员记录于附件一的第六行和第十一行。

5.1.3.6 使用不同的随机测量顺序重复上述操作达成,把数据填入第二、七和十二行。

如果需试验三次,那么重复上述操作,记录于第三、八和十三行中。

实用文档5.1.3.7 如果评价人在不同的班次,可以使用一个替换的方法。

让评价人A测量10个零件,并将读数记录于第一行;然后让评价人A按不同的顺序重新测量,由研究人员将结果记录于第二行和第三行,评价人B和C也同样做.5.1.4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附件一〕的计算按照附件一的格式计数出相应数据,然后将R、XDIFF及RP数值入附件二中。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一、引言MSA(测量系统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测量系统的方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从而确保我们所使用的数据是可靠的。

本指导书旨在为您提供关于MSA的详细信息和指导,以便您能够正确地执行和应用MSA方法。

二、背景在制造和生产过程中,测量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用于测量和评估产品的特性,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然而,如果测量系统本身存在问题,那么所得到的数据将是不准确的,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因此,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和改进是至关重要的。

三、MSA的目的MSA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测量系统的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其能够提供准确、一致和可靠的测量结果。

通过使用MSA方法,我们可以识别和消除测量系统中的误差和变异,从而提高测量系统的性能。

四、MSA的步骤1. 确定测量系统的类型: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所使用的测量系统的类型。

常见的测量系统类型包括计量工具、传感器、显微镜等。

不同类型的测量系统可能需要不同的评估方法。

2. 收集测量数据:接下来,我们需要收集一组样本数据,以便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

这些数据应该是真实的、充分的,并且涵盖了测量系统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3. 分析数据:在此步骤中,我们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均值、方差、标准偏差等。

4. 评估测量系统的能力: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能力。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测量系统能力指数(Cpk)、测量系统误差(ME)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5. 改进测量系统:如果评估结果显示测量系统存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测量系统的性能。

可能的改进方法包括校准仪器、更换传感器、调整测量方法等。

五、MSA的工具和技术在执行MSA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工具和技术来帮助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这些工具和技术包括直方图、散点图、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对于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的详细指导,以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MSA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测量系统的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MSA的目的、范围、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和报告要求。

二、目的MSA的目的是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以确定测量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通过进行MSA分析,可以确保测量系统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范围本次MSA作业的范围包括以下方面:1. 测量设备: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和相关设备。

2. 测量方法:包括测量过程、测量程序和测量标准。

3. 测量人员:包括测量操作员和相关人员。

四、方法和步骤1. 确定测量系统的特征: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系统的特征,包括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和测量稳定性等。

2. 采集数据:根据测量系统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样本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测量数据。

3.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方差和相关系数等。

4. 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改进。

5.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调整测量设备、优化测量方法和培训测量人员等。

6. 实施改进措施:根据改进建议,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监控改进效果。

7. 编写报告:根据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的结果,编写相应的MSA报告,包括问题描述、分析方法、结果和建议等。

五、数据分析和报告要求1.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计算统计指标、绘制图表和进行假设检验等。

2. 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问题描述:清晰描述测量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需改进的方面。

- 分析方法:详细描述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 结果:展示数据分析的结果,包括统计指标、图表和假设检验的结果。

- 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调整测量设备、优化测量方法和培训测量人员等。

MSA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指导书

MSA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指导书

有限公司作业文件文件编号:JT/C-7.6J-004版号:A/0(MSA)计数型测量系统研究分析作业指导书批准:审核:编制:受控状态:分发号:2006年11月15日发布2006年11月15日实施计数型测量系统研究分析作业指导书 JT/C -7.6J -0041目的为了配备并使用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的测量仪器,通过适当的统计技术,对计数型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已知,为准确评定产品提高质量保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使用的计数型测量仪器的测量系统的分析研究。

3职责3.1检验科负责确定过程所需要的计数型测量仪器,并定期校准和检定,对使用的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对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2工会负责根据需要组织和安排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所需应用技术的培训。

3.3生产科配合对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4计数型测量系统简介计数型测量系统是一种测量数值为一有限的分类数量的测量系统,它与能获得一连串数值结果的计量型测量系统截然不同。

通/止规(go/no go gage )是最常用的量具,它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其它的计数型测量系统,目标 如目视标准,可能产生五到七个分类,如非常好、好、 一般、差、非常差。

所以,针对计量性测量系统所描述的分析方法不能用于评价这样的系统。

当使用任何测量系统进行决策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这些方法不能量化测量系统变异性,只有当顾客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选择和应用于这些技术应以基于一个良好的统计实践,了解影响产品和测量过程变差源,以及错误决定最终顾客的影响。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变差来源,应该通过利用了人为因素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结果使之最小化。

5研究分析方法5.1某生产过程处于统计受控状态,其性能指数为Pp=PpK=0.5,这是不可接受的。

由于过程正在生产不合格的产品,于是被要求采取遏制措施,以便从生产过程中挑出不可接受的产品。

见图1:JT/C-7.6J-004图1过程范例5.2具体的遏制行动是,过程小组采用了一个计数型量具,来对每一个零件与一个指定的限定值进行比较。

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MSA

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MSA

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正确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工作提供操作指导。

2. 工作程序2.1 编制测量系统分析计划2.1.1 确定测量系统分析项目,根据技术部的控制计划和特殊特性清单编制《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2.1.2确定评价人,由于目的是评价全部的测量系统,评价人应该从那些正常操作该检测设备的人员中选择。

2.1.3 确定被测特性,当一个检测设备使用于较多个产品测量特性时,应选择被测产品特性要求最严格的特性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2.1.4 确定分析方法,根据测量系统实际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

2.2 测量系统的研究工作2.2.1 选择基准样件,基准样件的选择对适当的分析是很关键的,对计量型检测设备,被测零件的选择应尽可能覆盖整个预期的过程变差。

2.2.2根据《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中规定的日期、评价人、分析方法等,由质量部组织测量系统使用部门实施测量系统分析。

当实际情况偏离年度计划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测量系统分析方法3.1计量型检测设备宽度误差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采用平均值和极差法(X&R)研究测量系统的重复性与再现性(GRR)。

3.1.1术语3.1.1.1重复性——又称设备变差(符号EV),是指在固定和规定的测量条件下由一位测量者使用一种测量仪器,连续(短期)多次测量同一试样的同一特性时获得测量变差。

它是系统内变差。

3.1.1.2再现性——又称评价人变差(符号A V),是指由不同的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试样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它是系统间变差。

3.1.1.3GRR——又称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它是对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合成变差的估计。

3.1.1.4零件变差——符号PV,指零件与零件之间的变差。

3.1.1.5分级数——符号ndc,指覆盖预期的产品变差所用不重叠的97%置信区间的数量。

3.1.2研究前的准备3.1.2.1样本的选取选择同型号规格的10个试样,这10个试样必须能代表实际的过程变差范围,即这批试样应包含这个规格的从最大到最小的不同值。

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1、目的提供一种评定测量系统质量的方法,从而对必要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本公司所使用的测量系统均能满足于正常的质量评定活动。

2、范围适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

3、职责品质部负责确定MSA项目,定义测量方法及对数据的处理和对结果的分析。

APQP小组负责协助质量管理员完成测量系统的分析和改进。

4、定义4.1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4.2测量系统:是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

4.3偏倚: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平均值与真值(参考值)的差异。

4.4稳定性:经过一段长期时间下,用相同的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总变差。

4.5线性: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测量)量程内,偏倚值的差异。

4.6重复性:用一位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所得到的测量变差。

4.7再现性:不同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产品上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得的平均值的变差。

4.8零件间变差:是指包括测量系统变差在内的全部过程变差。

4.9评价人变差:评价人方法间差异导致的变差。

4.10总变差:是指过程中单个零件平均值的变差。

4.11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判断通过/不通过的装置。

5、工作程序5.1 测量系统分析实施时机5.1.1新产品在生产初期,参见“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HNFH QP-08。

5.1.2控制计划中指定的检验项目每年需做MSA。

5.1.3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要求进行。

5.1.4测量系统不合格改善后需重新进行分析。

5.2测量设备的选择a) 有关人员在制定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时,应选择适宜的测量设备,既要经济合理,又要确保测量设备具有足够的分辩率,使用测量结果真实有效。

b) 选择测量设备时,建议其可视分辩率应不低于特性的预期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即可取过程公差的十分之一,例如:特性的变差为0.1,测量设备应能读取0.01的变化),关键特性可按此规定选择合适精度的测量设备。

MSA分析作业指导书

MSA分析作业指导书

稳定性分析作业指导书定义: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作业流程:1.选择基准,可选择经确认的标准样件作为基准,或任意选择一产品,用高等级的测量仪器测量十次,取平均值作为基准,基准值要求落在产品的过程范围中程附近;2.由日常检查员或该仪器操作人员每天测量标准样本5次,连续测量25个工作日,技术品证部计量担当负责记录并收集测量结果;3.数据收集完成后由计量担当负责做 X & R 图,并分析结果;4.判定准则:如控制图稳定受控,无任何异常因素存在,说明测量系统满足要求;5.如控制图不稳定,说明测量系统稳定性不足,必要时可组织多方论证小组,计量担当应查明并解决不稳定的产生原因。

偏倚分析作业指导书定义: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作业流程:1.选择基准,可选择经确认的标准样件作为基准,或任意选择一产品,用高等级的测量仪器测量十次,取平均值作为基准,基准值要求落在产品的过程范围中程附近;2.由日常检查员或该仪器操作人员测量标准样本15次,技术品证部计量担当负责记录并收集测量结果;3.数据收集完成后由计量担当负责做直方图,并分别求:X=∑x i/n偏倚= X –基准高值=偏倚 + [d2σb(t v,1-α/2)/d2*低值=偏倚 - [d2σb(t v,1-α/2)/d2*其中α=0.05,t、v、d2、d2* 分别在相关表中查,4.判定准则:如0落在1-α置信区间(高值与低值范围内);偏倚可接受。

5.如顾客要求时,敏感度水平α应按顾客要求计算;6.如不满足时,说明测量系统偏倚不符合要求,必要时可组织多方论证小组,计量担当应查明原因并解决问题。

线性分析作业指导书定义:线性: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作业流程:1.选择基准,可选择经确认的5件标准样件作为基准,或任意选择5件产品,用高等级的测量仪器测量十次,取平均值作为基准,基准值要求落在产品的过程范围附近并覆盖过程范围;2.由日常检查员或该仪器操作人员随机测量标准样本,每件测量5次,技术品证部计量担当负责记录并收集测量结果;3.数据收集完成后由计量担当负责做分析图,并计算:偏倚i,j =Xi,j– (基准值)i偏倚i = ∑偏倚i,j/m求出最佳拟合直线:yi =axi+ba=[∑xy-(∑x∑y/g/m)]/[∑x2-(∑x)2/g/m] b= y – a xs= (∑yi 2 - b∑yi- a∑xiyi)/(gm-2)低值= b+ax-[ t v,1-α/2(1/gm+(x0-x)2/∑(x i-x)2)1/2s]高值= b+ax+[ t v,1-α/2(1/gm+(x0-x)2/∑(x i-x)2)1/2s]∣t∣=∣a∣/[s/ ∑(xi-x)2 ]4.判定准则:如所有偏倚i落在1-α置信区间(高值与低值范围内),且∣t∣≤t v,1-α/2时线性可接受。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1. 引言MSA(测量系统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测量系统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方法。

本指导书旨在为使用MSA方法进行作业的人员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操作步骤。

2. 背景测量系统在各种行业和领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对于产品质量控制、流程改进和决策制定至关重要。

MSA方法可以匡助我们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 MSA的目标MSA的主要目标是评估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并确定任何需要改进的方面。

具体目标包括:- 评估测量系统的偏差和变异程度- 识别测量系统中的误差来源- 确定测量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提供改进建议以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4. MSA的步骤MSA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4.1 确定测量系统类型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方法的不同,确定所使用的测量系统类型。

常见的测量系统类型包括计量工具、传感器、仪器等。

4.2 采集数据根据测量系统的使用情况,采集足够的数据样本。

确保数据样本具有代表性,涵盖不同的测量条件和范围。

4.3 分析数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偏差分析等。

4.4 评估测量系统的可靠性根据分析结果,评估测量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如准确性、重复性、线性度等。

比较测量结果与实际值或者标准值之间的差异。

4.5 确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改进测量系统的措施。

可能的改进措施包括校准、调整、更换测量设备等。

4.6 实施改进措施根据确定的改进措施,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调整。

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4.7 监控和维护建立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和维护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确保测量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 MSA的工具和技术MSA方法使用了多种工具和技术来评估和改进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常用的工具和技术包括:- 测量系统分析图:用于可视化测量系统的偏差和变异情况。

- 方差分析:用于分析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1.目的 :对所有量具、量测及试验设备实施统计分析, 藉以了解量具系统之准确度与精确度。

2. 范围 :所有控制计划(Control Plan)中包含的/或客户要求的各种量测系统均适用之.3.定义 :3.1 MSA:量测系统分析3.2 量具:是指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

经常是用在工厂现场的装置,包括通/止规(go/no go device)。

3.3 量测系统:是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3.4量具重复性(EV) : 一个评价人多次使用一件测量仪器,对同一零件的某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下的变差。

3.5 量具再现性(AV) : 由不同的评价人使用相同的量具,测量一个零件的一个特性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3.6偏性:同一人使用同一量具在管制计划规划地点与在实验室量测同一产品之相同特性所得平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3.7稳定性:指同一量具于不同时间量测同一零件之相同特性所得之变异。

3.8线性:指量具在预期内之偏性表现。

4.权责:4.1量测系统测试的排定、数据分析、仪器操作人员的选择:品保部4.2测试执行:各相关单位4.3 MSA操作人员的培训:品保部5. 执行方法5.1 QA工程师人员依公司PCP文件建立《xx年MSA实施计划表》或客户要求,并依据计划表之排程进行对仪器做量测系统分析。

5.2 取样方法:5.2.1计量型取样:从代表整个工作范围的过程中随机抽取10件样品,但所抽取的10件样品其数值必须涵盖该产品过程分布(也可用之前类似过程的过程能力或者过程标准差代表TV进行计算)。

5.2.2计数型取样:取50PCS样品,其中包含临近值,不良品与合格品。

5.2.3.测量过程中需要考虑盲测,由2或3个测量者随机抽取对每个产品各测量取一定数量样品.5.3计数型:5.3.1被评价的零件的选定随机抽取50个零件,把零件编号,由研究小组给出该50个零件的标准,必须含合格,不合格,模糊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各占1/3。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

XXXX有限公司测量系统分析(MSA)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XXX有限公司发布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1目的:评价整个测量系统(即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及操作人员的集合)是否具有可接受的测量水平,判定该测量系统是否适用。

2确定方法:2.1计量型量具(如游标卡尺)采用均值和极差法研究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2.2计数型量具(如通止规),采用信号探测法或假设检验分析法研究。

2.3根据类型确定相应的计量型或计数型量具或设备,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3测量设备选购3.1测量系统必须有足够的灵敏性:3.1.1仪器要具有足够的分辨力:应至少保证仪器的分辨力能将公差分成十份或更多,即第一准则应至少是被测范围的十分之一,最好是保证为过程变差的十份之一。

3.1.2仪器要具有有效的分辨力:应保证仪器对所探测的产品或过程变差在一定的应用及环境下的变化具有足够的灵敏性。

3.2测量系统必须是稳定的:3.2.1在重复性的条件下,仪器变差只归因于普通原因而不是特殊原因。

3.2.2测量分析者必须经常考虑到仪器的稳定性对实际应用和统计的重要性。

3.3统计特性(误差)在预期的范围内一致,并足以满足测量的目的(产品或过程控制)。

4测量系统分析过程4.1采用均值和极差法研究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指导:4.1.1准备工作:4.1.1.1确定评价人数量、被测零件、样品数量及重复读数次数。

4.1.1.1.1评价人:应从日常操作该仪器的人中选择,并且采用盲测(即选定评价人事先不知道本次研究事件),评价人数量至少为3人。

4.1.1.1.2被测零件:零件应从过程中选取并能代表整个工作范围。

对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缺陷零件不应选用。

4.1.1.1.3样品数量和重复读数次数:零件样品数量至少应为5个,重复读数次数即试验次数至少为2次。

对每一个零件进行编号、定位。

注:对大或重的零件可选较少的样品和较多试验次数4.1.1.2制定操作程序和应用表格4.1.1.2.1确保每一位评价人都采用相同的方法,按规定的测量步骤测量特征尺寸。

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1000字MSA测量系统分析指的是通过统计分析、可重复性、准确性等指标来评估测量系统的能力,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MSA测量系统分析在实际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所使用的测量系统的能力,并在必要时进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进行MSA测量系统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基本的概念。

首先是测量系统,它是由测量仪器、测量程序、测量环境等组成的,在进行实际测量时会对被测物体进行测量,并将结果反馈给系统。

其次是可重复性,它是指在同样的条件下,多次进行测量所得到的结果的差异程度。

再次是测量误差,它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最后是稳定性,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测量系统的性能是否能够稳定保持在相同的水平上。

在进行MSA测量系统分析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定适合的评估方法。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Range法、平均移动范围法、方差分析法等。

其中,Range法是最简单的评估方法,它通过计算一批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来评估测量系统的能力。

平均移动范围法是另一种简单的评估方法,它通过计算连续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距,并取其平均值来评估测量系统的能力。

方差分析法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评估方法,它可以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在使用这些方法进行MSA测量系统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样本的选择:样本应具有代表性,可以反映出测量系统在实际生产中所面临的情况。

2. 测试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并保证测试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3.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应尽可能采用多个组别的数据,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应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以消除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4. 结果的解释:整个MSA测量系统分析的结果应该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出来,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

MSA测量系统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测量误差和降低生产成本。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共页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版本号: A受控状态:发放代码:目录一、目的 (2)二、参考文件 (2)三、术语 (2)四、测量系统分析 (2)(一)分析的原则 (2)(二)稳定性分析 (3)(三)偏倚分析 (3)(四)线性分析 (5)(五)双性(GRR或R&R)分析 (7)(六)计数型量具的测量系统分析 (14)一、目的为公司各类简单的计量型、计数型量具的测量系统分析提供指导。

二、参考文件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第三版三、术语1、测量系统误差模型:本作业指导书采用的误差模型为S.W.I.P.E模型,该模型指出测量系统变差来源于以下几大方面:标准(Standard)、零件(Work)、仪器(I)、人员/程序(Person/Procedure)、环境(E)2、测量系统: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

3、分辨力:测量装置和标准的测量解析度、刻度限制、或最小可检出的单位。

与最小可读单位研究,即通常所说的最小刻度值,但当仪器刻度较粗略时,允许将最小刻度值估读为原来的一半作为仪器的可视分辨力。

4、重复性:当测量条件已被确定和定义——在确定的零件、仪器、标准、方法、操作者、环境和假设之下,测量系统内部的变差。

5、再现性:传统上将再现性称为“评价人之间”的变差(AV)。

指的是不同评价人使用相同的仪器对同一产品上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得的平均值的变差。

但对于操作者不是变差的主要原因的测量过程,上述说法是不正确的。

ASTM的定义为:现现性是指测量的系统之间或条件之间的平均值变差。

它不但包括评价人的变差,同时还可能包括:量具、试验室及环境的不同,除此之外,还包括重复性。

6、偏倚: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平均值与真值(参考值)的差异。

7、线性: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测量)量程内,偏倚值的差异。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

MSA 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使 DXC 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定的方法以及运作和说明有所规定,并确保 DXC 测量系统是满足客户要求。

2. 合用范围合用于证实 DXC 产品符合规定的所有测量系统。

3. 定义3.1 测量系统: 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者定性评价的仪器或者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

3.2 重复性(Repeatability):由同一个测量人,采用同一种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它是仪器本身固有的变差或者性能。

3.3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由不同的测量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3.4 稳定性(Stability):测量系统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者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总变差。

3.5 偏差: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差异。

3.6 线性(Linearity):测量系统在预期测量范围内偏倚的变化称为线性。

3.7 偏倚(Bias): 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和基准值之间的差值。

3.8 MSA(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测量系统分析4. 流程图见 5/5 页。

5. 作业内容说明5.1 测量系统的分析范围对<<控制计划>>中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5.2 测量系统的分析频率5.2.1 测量系统的分析频率为一年一次。

由品管部制订<<MSA 分析计划>>,经厂长承认后, 进行实施。

5.2.2 新产品开辟时, 根据<<控制计划>>由开辟责任人组织实施。

5.3 计量型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5.3.1 选取代表全过程的 10 个样品, 并对样品进行编号。

5.3.2 指定 3 位测量人, 分别对样品进行测量。

一次测量结束后再重复测量 2 次。

测量数据记录于<< GRR 评价数据表>>中。

MSA作业指导书(操作指引)

MSA作业指导书(操作指引)

修订记录机密等级会签和份数需求1.0目的1.1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鉴定以及运作和说明的规范化,确保公司测量系统满足客户要求。

1.2 对新进或维修后的量测设备,能提供一个客观正确的变异分析及评价量测质量。

1.3应用统计方法来分析测量系统之再现性及重复性,作为下列各项事项之参考:1.3.1试验设备是否需要校验;1.3.2是否可供使用;1.3.3是否有人为因素造成之失准;1.3.4是否需要修正校验的周期及频率。

2.0范围适用于公司用以证实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的分析管理。

3.0定义3.1测量仪器:任一用来量测产品特性之仪器皆称为测量仪器。

3.2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3.3测量系统分析:应用统计方法,基于实际之制程选择适当之作业人数,样本数及重复测试次数,以研究分析主要变差原因。

3.4 重复性(R):Repeatability,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是设备本身固有的变差或性能。

3.5 再现性(R):Reproducibility,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3.6 GR&R:Gauge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其对象是计量型数据4.0职责4.1工程部:负责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并组织实施;4.2质量部和生产部:负责支持和参与测量系统的分析工作;4.3各使用部门负责使用仪器之变差分析(主要指重复性、再现性)及送校;4.4设备维修部负责测量设备(不包括工具)之维护保养;各使用部门负责测量工具之维护保养。

5.0 操作流程:5.1 分析范围确定:对控制计划中规定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如条件可行的话也包括更新的量具。

5.2 分析频率、计划5.2.1 测量系统的分析为一年一次,由工程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并实施;5.2.2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根据试产控制计划由工程组织实施测量系统分析;5.2.3 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照客户要求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A 计数型测量系统研究分析作业指导书
(ISO13485-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了配备并使用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的测量仪器,通过适当的统计技术,对计数型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已知,为准确评定产品提高质量保证。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使用的计数型测量仪器的测量系统的分析研究。

3.0职责
3.1检验科负责确定过程所需要的计数型测量仪器,并定期校准和检定,对使用的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对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2工会负责根据需要组织和安排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所需应用技术的培训。

3.3生产科配合对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4.0计数型测量系统简介
计数型测量系统是一种测量数值为一有限的分类数量
的测量系统,它与能获得一连串数值结果的计量型测量系统截然不同。

通/止规(go/no go gage )是最常用的量具,它
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其它的计数型测量系统,
目标 如目视标准,可能产生五到七个分类,如非常好、好、
一般、差、非常差。

所以,针对计量性测量系统所描述的分析方法不能用于评价这样的系统。

当使用任何测量系统进行决策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这Ⅱ Ⅱ LSL
USL Ⅰ Ⅰ Ⅲ
些方法不能量化测量系统变异性,只有当顾客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选择和应用于这些技术应以基于一个良好的统计实践,了解影响产品和测量过程变差源,以及错误决定最终顾客的影响。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变差来源,应该通过利用了人为因素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结果使之最小化。

5.0研究分析方法
5.1某生产过程处于统计受控状态,其性能指数为Pp=PpK=0.5,这是不可
接受的。

由于过程正在生产不合格的产
品,于是被要求采取遏制措施,以便从
生产过程中挑出不可接受的产品。

见图
1:
与测量系统有关的“灰色”区域
LSL USL
0.40 0.50 0.60
图1过程范例
5.2具体的遏制行动是,过程小组采用了一个计数型量具,来对每一个零件与一个指定的限定值进行比较。

如果零件满足限定值就可接受该零件,不满足的零件则拒收(如通/止量具)。

许多这样的计数型量具基于一套基准零件来设定接收与拒收。

不象计量型量具,计数型量具不能显示一个零件有多好或多么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