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三化学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周期律以及元素符号等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三单元课题3的课后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理解题目要求,规范书写,提高解题效率。
4.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究不同元素的化合价规律。
5.进行一次元素周期表的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内容包括元素符号、元素周期律、实验现象等。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详细讲解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如原子半径、电负性、金属性等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周期律的应用。
4.引导学生学会查找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周期或族的特点,归纳总结规律。
-设计互动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对周期律的理解。
-创设真实情境,如生活中的元素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周期律解释现象,增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2.针对元素符号的记忆难点,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采用趣味性记忆法,如编写元素符号顺口溜、制作元素符号卡片等,提高记忆效果。
-定期进行元素符号默写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记忆成果。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教案
课题1 水的组成学案本节课你应该知道: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通过学习单质和化合物概念,了解物质的不同分类方法。
3、你在学习过程中沿着“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去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应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物质。
4、通过“水的组成的揭示”的科学史实,并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通过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水的组成(一)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二)、检验生成气体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正极收集的气体负极收集的气体(三)实验结论:二、物质分类试试看(写出化学式)铁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氮气高锰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氧气镁红磷硫二氧化硫分类:单质:化合物:课堂练习1,根据你所认识的物质分类的简单知识,对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试着按要求给它们归类。
(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类)氧气(O2)、矿泉水、二氧化碳(CO2)、蒸馏水(H2O)、氮气(N2)、氯化钾(KCl)、空气、硫粉(S)2.电解水时,当接通直流电源,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其中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两者的体积比为()。
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了()A、水是一种常见的元素B、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4.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A.2.5 ml或5 mlB.5 ml或10 mlC.10 ml或15 mlD.10 ml或2.5 ml5.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食盐水B.水蒸气C.氢气D.氧气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A.氧气B.氖气C.水蒸气D.汞蒸气7.下列概念中,前者属于后者的是()A.化合物、纯净物B.化合物、氧化物C.化合物、单质D.化合物、混合物8.臭氧(化学式O3)在距地面10km~50km高空形成的臭氧层,是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保护层,必须加以保护。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14)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二、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
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 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四、课时安排:2课时新课教学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趣】展示一束洒了香水的绢花【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回答】闻到了香味,但看不见这种物质。
【演示】品红扩散实验【提问】品红为什么消失?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讲解】原来花中有香味物质的微粒扩散到空气中飘进我们鼻孔。
品红是由许多微小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扩散到水中去了,品红看不见了,但水变红了。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现象,科学家们已利用科学技术证明了物质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它们就是分子和原子。
【结论】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展示】各种分子、原子的照片,进一步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教案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组成。
2.理解纯净物、混合物概念,会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3.通过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学会测定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的实验方法。
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难点: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认识空气的组成活动1:请结合生活经验及教材图示,完成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1.通过日常生活及小学学习,你知道空气中所含的气体有。
2.通过动植物的呼吸活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干燥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松软,可说明空气中含有。
另外,还可通过,可说明空气中含有等。
3.从教材P60的图示可看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其次是。
另外,还含有等。
小结: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
活动2:按照教材P61的实验程序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完成下列问题1.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前铜丝的颜色为色,实验后变为色,这说铜与发生了化学反应。
2.记录实验数据。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 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 mL,消耗掉氧气的体积为 mL。
3.实验结论。
拓展反思:1.用加热铜丝的方法,不同小组结果差别较大,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小结:①实验装置漏气;②加热的温度达不到反应温度;③推动活塞次数不足;④读数时没有冷却到室温。
2.如图,利用燃烧红磷的方法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你认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小结:①利用化学反应在密封容器中把氧气消耗掉;②利用气体压强显示装置读数。
3.能否采用燃烧硫或碳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选择的药品应符合什么条件?小结:①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②生成物不是气体。
学习任务二:认识混合物与纯净物过渡:物质组成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像空气那样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另一类像氧气那样是由同种物质组织的线净。
活动1:请根据下列10种物质组成,将其分成两类。
①水、②食盐水、③酒精、④白酒、⑤氧气、⑥空气、⑦海水、⑧氮气、⑨二氧化碳、⑩糖水。
初中化学的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的第三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2. 掌握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化学反应的发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表示
3. 化学反应的实验验证和观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有哪些特征?为
什么化学反应发生?
2. 学习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
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帮助学生掌握并理解。
3. 进行实验验证化学反应
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并记录实验现象和
结论。
4. 总结和复习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巩固学习成果,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资源
1. 实验器材和物质
2. PPT课件和教学板书
3. 实验教材和参考书籍
五、教学评价
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以期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好个性化辅导和帮助学生消化掌握所学知识。
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为下次课的教学改进做好准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教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知识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了解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能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4.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
【素养目标】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建立“静止是相对,运动是永恒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导入新课【导入1】[教师]多媒体展示《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诗,同学们对其诗意已有所了解,不知道大家是否从化学角度思考过“为有暗香来”是什么原因?【导入2】教师事先在教室前面喷香水,让学生闻到香味。
[演示]往水中加入白糖,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改用热水,缩短实验时间)[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问题,讨论,提出合理的猜想:物质是由一些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演示]实验3 - 1现象:品红在水中扩散。
[图片展示]分子的图片。
显微镜下苯分子的图像(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二)分子的特点[分析]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
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演示]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1)取一小烧杯A,加入水,再加入酚酞溶液,搅拌,观察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
化学九年级(第三章)教案
10 mL酚酞水溶液的两个小烧杯罩在一个大烧杯中,观察现象。
提问:从微观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有什么不同?
播放动画:《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讲解: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不变,水的化学性质也不变,只是分子间隔变了。水分解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回答:原子本身不带电,由于原子核与电子两者所带的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设问:物质可以分为原子、分子、离子,分子能分为原子,原子又能分为原子核与电子,那么原子核能不能再分了呢?卢瑟福同样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将金原子改为氮原子,发现了原子中含有质子,经过其他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原子核中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
通过该例子,使学生从微观角度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得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这部分内容是难点,学生难以进行自主探究,因此,通过教师引导思考,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的又一个难点。
引导学生将微观世界形象化
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将抽象的微观世界形象化,学生在有趣的想象中理解了分子与原子,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用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将抽象的微观世界直观化,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学生在非常愉快的气氛中既巩固了知识,又加强了动手能力。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将知识系统化。
教学后记
本节课学生初次接触微观世界,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5个简单有趣的探究活动将微观知识形象化,抽象知识表观化。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表现活跃,能积极思考,互相协作进行探究,对探究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等进行表述和交流。
初中第三单元化学教案全册
初中第三单元化学教案全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与净化的概念;2. 掌握物质的分离与净化的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净化的概念1. 引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几种不同物质的混合物,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这些物质分离并进行净化。
2. 探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物质的分离与净化的概念,并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归纳:让学生将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明确物质的分离与净化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二课时:物质的过滤分离1. 知识讲解:介绍物质的过滤分离方法,讲解过滤纸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2.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过滤物质的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数据。
3. 总结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过滤分离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第三课时:物质的蒸发分离1. 知识讲解:介绍物质的蒸发分离方法,讲解蒸发的原理和条件。
2.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物质的蒸发实验,观察溶液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3. 讨论总结:引导学生讨论蒸发分离的应用场景,探讨蒸发分离的优缺点。
第四课时:物质的结晶分离1. 知识讲解:介绍物质的结晶分离方法,讲解结晶的原理和过程。
2.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物质的结晶实验,观察结晶物质的形态并记录数据。
3. 总结讨论:让学生总结结晶分离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分析结晶分离的优缺点。
第五课时:小结及应用1. 复习: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复习,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应用:让学生进行几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总结: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所学内容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以上是本单元的教案范本,具体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和补充。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计量单位;2. 掌握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和实验技术;3. 能够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分析其规律;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量单位;2. 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 通过实例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探究活动:- 学生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维生素C在水中的溶解速率,设计实验步骤并记录实验数据。
-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温度下溶解速率的差异,并提出可能的原因。
3. 归纳总结:- 学生归纳整理实验结果,总结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并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几个常见因素。
4. 小结:- 概括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复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1. 复导入:-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并利用实例引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 探究活动:-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浓度、温度、物质状态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学生设计并记录实验步骤,观察并比较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的速率变化。
- 学生利用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各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3. 提升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可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4. 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评价方法1.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2. 口头回答评价:通过提问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解释能力进行评价。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维生素C、水、试管、温度计等。
2. 实验记录表:包括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化学教案初中第三单元
化学教案初中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
目标:了解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观察和描述物质的化学反应。
一、知识点概述
1. 化学反应的概念
2. 化学反应的特征
3. 化学反应的条件
4. 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不同化学反应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
2. 学习
(1)介绍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能够产生新物质。
(2)讲解化学反应的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3)学习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解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化学反应表示方法。
3. 实践
(1)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反应过程。
(2)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出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4. 总结
通过复习和讨论,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5. 作业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练习,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资源
教学实验器材、图片、课件等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课后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6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课题1分子和原子 (1)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第2课时分子可分为原子 (4)课题2原子的结构 (7)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7)第2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的形成 (10)课题3元素 (13)第1课时元素 (13)第2课时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16)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掌握微粒的三个基本特征。
2.怎样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
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八月桂花(如图)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飘香”?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提出问题1.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2.湿衣服经晾晒就会变干,这是为什么?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又是什么原因?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
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品红在水中逐渐扩散,最后整杯水都变红了。
【实验结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在不断地运动。
探究点二分子的基本性质提出问题1.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2.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块,主要是为了美观吗?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3.3 元素》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3.3元素》教学设计2.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教科书3.化学分子结构模型 6套【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教师活动1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含氟牙膏,可以帮助预防龋齿;同学们长身体,高钙奶肯定也没少喝;家里做饭用的加碘食盐。
这其中加的碘、氟、钙指的是什么呢?学生活动1 【认真聆听、思考】这些指的是元素活动意图说明:从生活的常用品入手建立元素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引发学生的思考:元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加的不是分子、原子、粒子呢?环节一:微观建模,初识元素教师活动1【旧知回顾,导入课程】你对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与物质的构成有哪些认识?【引导】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的小,肉眼难观测。
为了更好的认识物质,我们今天就以这个小球作为原子,来搭建这4种分子。
【引导】同学做的很不错,那我们再进一步用这些小球表示相应的物质。
【提问】上述物质都是有许许多多的分子构成,远比我们做展示的多。
你们能数清楚,这些分子中有多少个原子吗?那有几类原子知道吗?【引导】刚才我们经历了原子→分子→物质,虽然用的原子数量多,但总体来讲也就3类。
在化学中我们通常把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为元素。
学生活动1【任务一】学案上构建分子、原子和离子与物质的构成的关系图。
【任务二】用不用颜色小球表示出下列物质的分子。
氧气分子(O2) 二氧化碳分子(CO2) 水分子(H2O) 甲烷分子(CH4)【任务三】用不同颜色的小球表示出下列物质。
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水(H2O)甲烷(CH4)【认真聆听,思考回答】不能数清楚原子。
可以知道有3类原子。
【思考回答】所以刚才所用的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因此本环节从微观粒子的角度,通过学生使用化学分子结构模型小球自主搭建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过程,再继而将原子归类引出元素定义,即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个宏观概念。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元素的存在,能说出元素的概念,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表格信息,提高交流表达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元素,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组成,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初步认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难点】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课前展示几张图片,内容为“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请同学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说出图片中物品名称并思考这里的氟、钙、碘、铁表示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元素。
【教师引导】没错,经过上节课对原子构成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并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就是刚刚大家所说的元素,而元素其实有100多种。
那么元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开元素之谜。
环节二:新课讲授内容一:认识元素的概念【图片展示】在多媒体上展示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三中元素组成,同时请学生思考之前学习的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们与碳酸钙有哪些相同之处。
【学生回答】氧气、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
【教师引导】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的,将质子数都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合价和价态;2.掌握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3.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以及特点;4.能够根据简单结构化合物的式子和名称相互转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基本概念:化合价、价态、共价键和离子键;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命名方法。
教学难点1.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2.通过化学式和名称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1.阅读课本、课堂讲解、白板讲解;2.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小组合作;3.动手实验、图示演示、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Part 1:引入1.通过展示实例,引入化合价和价态的概念,让学生能够从实际应用中理解这两个概念的重要性。
Part 2:讲解1.分别讲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命名方法;2.通过实验演示,讲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3.着重讲解简单分子的形成过程及配合物的特点与命名。
Part 3:练习1.通过询问学生理解后的问题,巩固学生对于化合价、价态、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掌握程度;2.利用习题课进行综合训练,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Part 4:拓展1.通过讲解实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更多结构化合物的结构和特点;2.给学生留下相关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来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在课堂上,可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评价。
在作业方面,主要查看学生是否熟练掌握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及命名方法,并能够根据化学式和名称相互转化。
教学参考资料1.《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的教师讲义;2.相关化学课本;3.相关科普读物和在线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3.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3.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3、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我发现:(①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②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③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较大的质量)通过展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得出: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小组资料查阅,主动发现原子的探索历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互动交流中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环节二原子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揭秘(指向目标2)【问】原子核还能再分吗?资料介绍,卢瑟福发现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9年费米带领一群科学家发射中子以分裂原子,意味着核时代的到来。
此后人人谈核色变,直到《核不扩散条约》的签署,核裂变才向着积极方向发展。
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质子、中子【生】查阅课本得知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粒子种类电性质子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一个单位负电荷思考: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观察表3-1几种原子的构成,你还发现了什么?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①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③原子里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④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活动设计意图化学课堂除了实验探究能力,还需要处理信息的能力,归纳分析,用理性分析看待问题。
环节三原子质量的表示(指向目标3)展示碳原子、氧原子、铁原子原子质量的测定值发现:原子的质量很小,记忆、计算都很不方便引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Kg)相对原子质量(Ar)=标准碳原子质量(Kg)*1/12(要求:不需要自己计算,但要会查eg:C、Fe、O)注:①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而不是“千克”、“克”等。
②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梳理]
考点1 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3 元素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 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非金属元素是
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4.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3.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⑴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⑵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⑶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考点6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1~18号元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一般为多少?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
3.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以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各部分的意义: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数字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
考点7 离子
⒈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结论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⒉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Mg2+
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O2-
⒊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两个镁离子
注: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4.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离子符号表示式X n+或X n-,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
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
例如,Al3+表示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3SO42-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
若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
如:阳离子:Na+阴离子:Cl-
5.常见原子团离子: SO42-硫酸根离子 CO32-碳酸根离子 NO3-硝酸根离子
OH-氢氧根离子 NH4+铵根离子
6.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即: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不带电)
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考点9 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的写法
气态非金属单质用双原子分子表示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A.单质
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稀有气体:如氦--He,氖—Ne,氩--Ar
金属: 如铁—Fe,铜—Cu,镁--Mg
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磷—P,硫—S,碳--C
B.化合物的化学式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同时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氧化物中另一种元素在前,氧元素在后,如:CO2 MgO P2O5
⒊化学式的涵义(以CO2为例说明)
表示一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
⑴宏观上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⒊牢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一价氢氟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三五氮,铜汞二价最常见,一五七氯都齐全,氢一(+1)氧二(-2)为标准,单质零价永不变。
⒋常见根(原子团)的化合价
化合价+1 -1 -1 -2 -2 -3
⒌化合价的应用
⑴检验化学式的正误;
⑵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⑶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实际存在物质的化学式。
6.一些数字的含义:
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N
②、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H2O
③、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④、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
⑤、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⑥、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个数H2O
考点11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⒈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例计算5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5CuSO4·5H2O=5×[64+32+16×4+5×(1×2+16)]
=5×[160+5×18] =1250
⒉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例: 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氧化物的化学式:Fe2O3,则
m( Fe)∶m(O)=56×2∶16×3=112∶48=7∶3
3.原子个数比:脚标比
4.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比
5.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6.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形: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