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的兴起及其意义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摘要】生态美学是一门探讨自然环境与人类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学科。
本文从生态美学的概念和特点、优势和益处、局限性和挑战、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生态美学的发展将有助于推动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将对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观念产生积极影响。
生态美学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局限性,如如何平衡人类审美需求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
未来生态美学的发展方向将主要围绕着跨学科合作、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全球性视野的拓展。
生态美学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生态伦理与文化建构的理论研究,以推动人们形成更加健康、和谐与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生态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审美的态度与价值观,其未来发展将在推动社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和生态友好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生态美学、利弊、未来发展、概念、特点、优势、益处、局限性、挑战、发展方向、重要性、前景、影响、思考、展望、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生态美学是一门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互补与共生关系。
生态美学旨在通过审美和情感体验,引导个体与自然的互动,促进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也存在着一些利弊及挑战。
生态美学的利益在于提升人类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个体可以更深刻地感知自然之美,进而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生态美学也面临着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其中之一是生态美学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定义和规范。
生态美学在实践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如如何在现代都市化的环境中推广生态美学观念,如何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等。
2. 正文2.1 生态美学的概念和特点生态美学是一门关于自然、人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自然环境的美感,还包括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反应。
平衡论生态美学观
平衡论生态美学观在当今这个全球资源紧张的时代,环境保护成为了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需要负责的重要问题。
在环保领域,生态美学观可以被视为一种理念和思想的出发点,通过平衡论的观点来合理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围绕生态美学观,阐述它的意义和价值,并举出五个例子进行论述,以期为环保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一、生态美学观的意义和价值生态美学观是指将自然、人类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从几个方面来推进生态环境改善。
具体来说,它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美学观提倡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规律,进一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各种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2. 增强人类对环境的敏感性。
通过学习和理解生态美学,加深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增加人类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提高环境意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3.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
生态美学观提倡联合政府,学术界和民间组织,共同宣传生态美学,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力。
4. 提升环境质量。
生态美学观的核心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它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环境质量,让人类更加舒适和健康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
5.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不仅是保护自然环境,同样也是维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生态美学观提倡在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二、生态美学观的五个案例1. 新加坡的城市园林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人口密度极高,但是其城市园林却成为了国家的代表性标志之一。
新加坡的城市园林中广泛使用生态美学的思想与理念,既将自然环境保护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同时也将绿地与居住区的联系紧密结合,在建设城市时保持了生态平衡。
例如,人造湖泰晤士河是新加坡最美丽的地标之一,它不但是城市园林的一个亮点,更是新加坡生态美学成功应用的典范。
2. 巴黎的城市自行车从大城市走向绿色城市的过程中,人类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巴黎城采用了减少车辆污染的方式,推广城市自行车。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生态美学作为环境设计艺术的重要理念,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与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美学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对于我们的意义,以及如何应用生态美学理念创造更美好的环境。
一、生态美学的意义生态美学也强调了环境设计艺术的社会责任。
环境设计艺术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感与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要承担起社会与环境保护的责任。
通过生态美学的理念,环境设计艺术可以成为推动人类对自然环境关爱与保护的力量,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美的力量,进而行动起来保护自然,建设更加美好的环境。
二、生态美学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应用1. 自然元素的融入在环境设计艺术中应用生态美学理念,最重要的就是将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中。
无论是建筑、园林、城市规划还是室内设计,都可以通过融入植物、水景、土地等自然元素,使设计更加富有生机和自然的美感。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绿色植物墙、室内花园、天然材料等元素,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人们带来更加愉悦、舒适的居住体验。
2. 环保材料的应用生态美学强调了对于环境的保护,因此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环保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选用可再生、可持续利用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环境保护与设计艺术的双重目标。
利用再生木材、环保涂料、环保砖等材料,可以为环境设计艺术注入更多的环保理念,引领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3. 生态景观规划生态美学理念还可以在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通过合理的植被规划、水系规划、土地利用等手段,打造出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构建生态湿地、生态森林、生态草地等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增加人们对自然的喜爱与保护意识。
4. 生态文化的推广通过艺术展览、文化活动、公益宣传等形式,传播生态美学理念,引导更多的人们关注环保与生态保护问题。
生态美学关照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美学关照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乡村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农业减少、人口外流等等。
乡村并非只有问题,它也因其原生态、自然风光及独特的乡土文化而拥有独特的美丽之处。
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乡村建设,成为了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生态美学便成为了在乡村建设中的一把利器,通过美学的力量,我们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打造出更加美丽、宜居的乡村。
一、生态美学理念的引入生态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理念,它不仅仅强调环境保护,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在乡村建设中引入生态美学理念,意味着我们要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审视乡村的美丽。
在这一理念下,我们不再仅仅注重建设的外部美感,更加关注于乡村的生态环境、文化传承以及过去的历史。
二、建筑美学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在乡村建设中,传统建筑往往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生态美学要求我们在建筑设计上更加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遵循自然的规律和节奏。
在山区村落中,建筑的高度、颜色、外观等都应该与周围的山川相协调;在水乡村落中,建筑的风格、结构等都应该与水乡的特色相契合。
只有这样,乡村建筑才能真正融入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使整个乡村更加和谐、宜居。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生态美学关照下的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呵护,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乡村是一个文化的沃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在乡村建设中,应该注重保护乡土文化,挖掘乡村的历史渊源和传统工艺,传承乡村的文化遗产。
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创新发展,为乡村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
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使乡村更加有韵味、有文化底蕴。
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作为生态美学的一部分,乡村建设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乡村所处的地理环境多样化,有山区、水乡、丘陵等等不同的地貌特点,这就需要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尊重当地的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环境设计艺术是指以环境为载体,运用艺术手段将空间进行美学塑造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当代社会,环境设计艺术在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而其中的生态美学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生态美学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环境的美感,更可以促进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本文将探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旨在探究其意义、特点和应用。
一、生态美学的意义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注和尊重自然环境的美学理念,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生态美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美学可以提升环境设计的品质。
通过将自然元素融入环境设计中,可以使设计更加和谐、美观,从而提升了人们对环境的感官体验。
生态美学可以促进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当人们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生态美学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时,便会更加重视环境的保护,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生态美学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自然环境中的美丽和奇特都会激发人们的创造欲望,促使设计师在环境设计中更加突出生态美学的特点。
生态美学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互动。
当环境设计中充分融入生态美学的理念时,可以使人们更加尊重自然,更加注重环境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特点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生态美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
生态美学追求将自然元素融入环境设计中,如水、绿植、石材等,以此营造自然、舒适的环境氛围。
追求环保材料和技术。
生态美学强调环保意识,追求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将环境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强调景观与自然的融合。
生态美学注重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设计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力求使环境设计更贴近自然、更符合人们对自然美好的向往。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追求设计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融入自然元素,使人们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得到愉悦与满足。
略谈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
略谈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略谈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一、生态美学的诞生近年来,环境恶化日益严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焦虑和痛楚越来越深。
现代社会,在对自然环境欠缺尊重和意识的情况下,纵容土地被景观废弃,公共空间被毁林砍树以及污染,环境生态恶化,把生态与美学重新结合,并衍生出一门新型的现代美学——生态美学,它的兴起可以说是一场自然景观环境的新潮流。
生态美学的研究以深度研究自然景观美学层面和社会科学层面内容为坚实基础,绊开以审美、美学理念与认识以及艺术层面研究为主的传统艺术审美学,并以自然社会科学逐步制定出自己的研究定义。
据了解,生态美学的形成,起步于八十年代,是世界范围内环境现代科学思想迅速发展的结果,主要探讨的关键概念为——生态的美、环境的美、可持续性的美。
二、环境美学的核心思想环境美学是具有世界性的研究,致力于建立普遍有效的环境教育和认知体系,推动人类与自然实行和谐美学融合以及均衡发展。
它包括对环境经验、环境表征、环境定位、环境政治等自然环境因素内涵以及所形成的审美以及艺术研究。
从其学术本质来说,它在理论层面开始就根植于整个社会、文化、经济规范之中,并以社会进步的文明层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达到积极的教育目的。
环境美学比生态美学更深入探讨了城市化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存在,力图建立一种新的审美系统,通过联合尊重重视自然,协调大自然中复杂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合理融合和审美认知,引导人们减少破坏自然环境,变湿环境污染,保持自然生态生态稳定。
三、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区别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在概念上存在某种关联,把它们混淆在一起也很常见,但其实它们拥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首先,从理论视角来看,生态美学主要集中在对自然环境景观美学的审美研究,包括对构成这种美学的非物质元素的分析、界定以及认知,主要考虑自然景观美学的艺术性鉴赏和审美情感,以及讨论生态实践中的意义,现代社会要求建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审美框架。
第八章 生态美学
“这个环链从浮游生物的像尘土一样微小的绿色细 胞开始,通过很小的水蚤进入噬食浮游生物的鱼体 ,而鱼又被其它的鱼、鸟、貂、浣熊所吃掉,这是 一个从生命到生命的无穷的物质循环过程”。 这种生命环链应该讲是生态学的一个客观规律,但 从深层的哲理上理解却可揭示出人同地球自然的依 存性是这种生命链意义上的依存。它说明:①这个 生命环链是一种客观规律,人类只能遵从,无法随 意控制,更不能加以破坏;②人只是这个生命环链 之一环,他不能代替其它环链,也不可能离开其他 环链;③人类只有尊重并维护这个生命环链才能得 以生存。
莱切尔卡逊(1907-1964)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和著名 作家,曾写过《在海风下》、《环绕着我们的海洋》、《 海洋边缘》等著作。从1958年开始,卡逊把全部注意力转 到了危害日益严重的杀虫剂使用问题上来,她花费了四年 的时间遍阅美国官方和民间关于杀虫剂使用和危害情况的 报告。在详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她于1962年写 湃的艺术家的情怀,无情地揭露了美国农业、商业为追逐 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对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DDT等杀 虫剂而造成的生物与人体的危害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卡逊 并没有就事论事地披露杀虫剂的滥用,而是将其笔触深入 到环境的破坏对人的生存的极大危害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等等社会的、价值的和哲理的层面。
“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 前进时,他已写下了一部令人痛心的破坏大 自然的记录,这种破坏不仅仅直接危害了人 们所居住的大地,而且也危害了与人类共享 大自然的其它生命”。
《寂静的春天》是划世纪的经典之作,是一 本改变了世界的书,它开拓了生态学的新纪 元,也是生态批评的发韧之作。
莱切尔卡逊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她为了自己所挚爱的科 学与环保事业而终身未婚。从1958年春天她就开始了写作 《寂静的春天》的计划,一开始定名为《人类与地球作对 》。她与欧美各国科学家广泛接触,并从事规模庞大的研 究工作,阅读了几千篇论文和文章。在书籍的撰写过程中 ,卡逊经历了老母辞世的悲哀和自己从1960年就发现恶性 肿瘤并接受化疗的痛苦。卡逊以坚韧的毅力和巨大的奉献 精神终于完成了全书的写作,并于1962年6月16日开始在 《纽约人》杂志分三次登完该书的缩写本,全书则由霍顿 米夫林公司于1962年9月份出版。但缩写本的发表就在政 府、化学工业界和农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其猛烈程度出乎 人们意料之外。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摘要】生态美学旨在探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本文从生态美学的定义及意义入手,探讨了其在当今社会中的优势,如提升环境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同时也分析了生态美学面临的挑战与限制,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加强生态美学教育,提倡生态友好型生活方式。
结论部分指出生态美学的重要性,强调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为了促进生态美学的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
生态美学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美学、利弊、未来发展、定义、意义、优势、挑战、限制、发展方向、措施、重要性、发展潜力、前景。
1. 引言1.1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生态美学是一门探讨自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我们更加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
尽管生态美学具有诸多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未来,生态美学将如何发展,以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促进生态美学的发展,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论述生态美学的定义及意义,探讨生态美学的优势和挑战,分析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提出促进生态美学发展的措施。
通过对生态美学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生态美学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进一步展望未来生态美学的前景。
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议题,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启发。
2. 正文2.1 生态美学的定义及意义生态美学是指以生态学为基础,借助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类的审美感受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生态美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审美体验引导人们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一,生态美学可以扩展人们的审美视野,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生态美学的定义
生态美学的定义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美学理论,它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生态美学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同时也应该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创造出美丽的文化艺术作品。
生态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美学、环境伦理学和文化生态学。
自然美学是生态美学的基础,它强调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价值。
自然美学认为,自然环境是一种独特的美学对象,它具有自己的美学特征和价值。
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植物、动物等元素都是美的来源,它们的存在和变化都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启示。
环境伦理学是生态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环境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同时,人类也应该从自然环境中学习,探索自然环境的美学价值和智慧。
文化生态学是生态美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强调了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文化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人类文化中的艺术、文学、音乐等作品都可以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赞美。
生态美学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
生态美学的理论框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更加尊重自然环境,更加珍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生态美学的理论框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式,让我们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创造出更加美丽和有意义的文化艺术作品。
例如,许多艺术家和作家都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赞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更加尊重自然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一、生态美学概念的引入生态美学是对生态环境与美的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的学科,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美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呼吁。
二、生态美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现1. 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种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美学思想。
2.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传统园林艺术中,自然山水与建筑艺术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生态美学景观。
例如,苏州的古典园林以其精致的布局和自然的景观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的追求。
3. 尊重自然的伦理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强调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古代文人墨客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4. 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价值观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注重与自然的交融。
古代农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决定农事活动,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
这种生态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的意义1. 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呼唤人们重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弘扬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的理念可以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
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人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 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的价值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契合。
通过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美学,可以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
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作者:朱照富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生态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性的美学应用学科,它产生的基础是在当代生态观念、环境观念和美学观念的共同观念下形成的。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存在论、生态环境价值论和生态环境伦理学为基础的新型美学形态。
其出发点是后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生态美学消除了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打破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主客二分”,这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生态美学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进人类对自然的深层次理解,为人类文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态美学;理论基础;价值意义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283-01高校校园是学生、教职员工等校内活动人群从事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其体现场所精神的同时,也起到教化心理的作用。
马克思曾主张“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实现环境育人目标的主要途径。
因此,高校校园景观除了为师生提供健康、愉快、宁静的学习生活空间外,还应包括更多的文化精神,传达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大学精神得以传承。
一、高校校园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缺乏整体规划。
一些高校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校园景观从个体出发,开发一块建设一块,把景观作为建筑的附属品,没有统一的景观定位及文化定位,缺乏整体性。
(2)场所精神缺失。
受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高校校园景观过分追求“新”、“奇”,追求理想化的高标准景观效果,大草坪、大铺装、大广场任意使用,忽略了校园所属的地域特色、文化积淀等因素。
(3)“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偏离。
过分追求形式,当用地规模超过一定量时,必然导致学生交通距离过大、瞬时交通流量大、部分设施使用不当等问题。
空旷的道路、广场或绿地无景可看,无相应的设施可依靠,无法使人参与其中。
二、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校园景观建设的开放性原则。
生态美学在当代的意义
生态美学在当代的意义阐释[摘要]当今世界,全球生态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心,生态美学正逐渐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诸多趋势之一。
本文通过对生态美学产生的背景、研究对象、影响及其意义等方面的分析,阐释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确立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意识是人类共存和发展进步的关键。
[关键词]生态问题;生态美学;人与自然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工业文明高奏凯歌的世纪。
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向大自然进军,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的繁荣。
然而,当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大干预超过了自然界自身的调节能力时,人类便陷入了生态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便遭遇巨大的挑战。
尽管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出了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①然而,这位哲人的话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当自然界对人的报复和惩罚一再地、大规模地出现时,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就不得不认真地加以审视和思考了。
生态美学的兴起正是基于现实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从而也愈发显示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此,曾繁仁先生明确指出:“生态美学观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纬度的当代生态论审美观”;强调“应将我们的生态美学观奠定在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的哲学基础之上。
”②生态美学在面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是以追求两者的和谐、协调为最终、最高目标的。
从学科性质上看,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
我们认为生态美学的意义,不在于它对生态问题的粗暴的或优雅的指控,也不在于因它的出现而产生的美学理论中量的增加;生态美学不可能改变美学原有的格局,但是它的出现将极大地推动美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也将大大地拓展美学研究的视野。
一生态美学进一步促进了传统世界观的改变,使从前人们所信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技术主义和人定胜天思想受到普遍的怀疑。
“人们更倾向于确信,整个宇宙都是充满灵性的,它有着自身的生存逻辑和运行法则。
生态美学阅读理解题集
生态美学阅读理解题集1. 什么是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环境与美的关系的学科。
它旨在探索自然环境中的美感,并通过审美经验来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2. 生态美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是什么?生态美学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审美体验可以促进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通过欣赏自然之美,人们会更加珍惜和尊重自然环境,从而主动采取行动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生态美学的理念可以激发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推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3. 生态美学如何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态美学通过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使其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的美感和价值。
它强调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统一,提倡人们从更广阔的角度来欣赏和评价美。
生态美学还倡导人们超越传统的审美标准和观念,关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4. 生态美学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是什么?生态美学提供了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它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倡导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生态美学的理念可以指导人们采取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生态美学如何引导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生态美学通过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引导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它鼓励人们尊重自然环境,重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以及推动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生态美学的理念可以激励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地球家园。
以上是对生态美学阅读理解题集的简要回答。
生态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致力于研究环境与美的关系,并通过审美经验来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它对于环境保护、审美观念、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未来的影响和贡献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代民族艺术创作的生态美学向度
当代民族艺术创作的生态美学向度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日益增加,生态美学成为了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向度之一。
而在民族艺术创作中,生态美学的体现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代民族艺术创作的生态美学向度,不仅是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吁,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生态美学的内涵和意义生态美学是一种有关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审美观念,强调以人类和自然的协调共生为核心,提倡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尊重与保护。
生态美学的内涵包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保护、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探讨等。
在当代社会,生态美学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审美理念,引导人们关注自然、珍爱环境、追求和谐。
在民族艺术创作中,生态美学的意义更具深远。
一方面,生态美学通过民族艺术的呈现方式,可以传递环保理念,引发观众对环境问题的反思和意识觉醒,从而推动环保工作的开展。
生态美学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激发艺术家对自然美的表达和创造力,从而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
二、生态美学在当代民族艺术创作中的体现1. 自然美的表现在当代民族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表现,展现出自然美的魅力和价值。
他们以山水画、花鸟画、风景摄影等为载体,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美丽,更深层的体现了艺术家对于自然之美和自然生态的关注与保护。
一些民族艺术作品也通过对自然界的元素和形态的艺术处理,呼应了自然美的表现。
在手工艺品中,艺术家们运用自然的材料和纹理,创造出独特的自然风格,体现了对自然的钦佩之情。
2. 环境问题的关注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而民族艺术创作也在关注环境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艺术家通过其作品反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发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在绘画作品中,艺术家通过生动的画面和鲜明的色彩,表现出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痛苦与危害;在雕塑作品中,艺术家们运用废旧材料创作,呼应了“废物利用”和“资源循环”的环保理念。
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江苏社会科学改革开放30年理论研究之“中国美学”所谓生态美学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和谐为基础,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生态纬度的存在论美学,它以人的诗意的栖居为其指归。
生态美学是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早在20世纪中期就产生有关生态美学的某些理论资源。
当然要首推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1936年后他逐步提出“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被称为“形而上的生态理论家”;1978年,美国文学理论家鲁克尔特提出“生态批评”与“生态诗学”;其后,加拿大的卡尔松、芬兰的瑟帕玛与美国的伯林特提出“环境美学”;2007年,国际美学学会会长佩茨沃德提出“自然环境的美学”是“当代三种美学形态之一”。
不过,尽管“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关系非常密切,但“环境美学”并不同于“生态美学”。
因为两者在研究对象上有着明显的差别。
“环境美学”是将外在于人的环境与人的审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而“生态美学”则将包括人在内的生态系统的审美属性作为研究对象。
前者应该说还带着某种不自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痕迹。
而后者则是以“生态整体论”为其指归。
环境美学是当代西方十分兴盛的美学形态,而生态美学则是中国学者在借鉴诸多资源基础上力倡的一种美学理论形态。
在国内,1992年《外国哲学》首先发表由之的翻译的介绍“国外生态美学”的文章,这里的“生态美学”其实就是“环境美学”,主要是对于以上所说国外环境美学几位主要人物理论著作的介绍。
1994年,中国学者李欣福发表文章论述“生态美学”;2000年秋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会在西安召开全国第一次生态美学研讨会;在会上曾繁仁提出“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并将其奠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存在论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生态观、人文观与审美观得以统一。
2000年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鲁枢元所著《生态文艺学》、徐恒醇所著《生态美学》,与此同时曾永成所著《绿色之思》也得以出版。
中国生态美学
中国生态美学中国生态美学是一种新兴的哲学思想,关注的是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旨在推动人们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美化,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美丽、和谐以及永续发展的关系。
这个理念是基于传统中国哲学思想的生态智慧而产生的,旨在推动建设生态文明。
中国生态美学主张,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界中的多种物种组成的复杂网络。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生态规律和自身的美学形态。
生态系统可以是在生长、繁殖、调节和嬉戏渐进地变化,通过这些变化,它不断地创造中的生命的美,显示其可塑性和复杂性。
中国生态美学的观点是,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必须依从于自然规律。
这个规律是相对稳定的,也是有自适应性的。
这种规律指导着生态环境的创造和保护,既表现出生态平衡的要求,又呈现出生态多样性的特征。
在这种情形下,人的许多举动必须受到认真的评估,以取得最优的生态效果。
中国生态美学认为,生态美学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一个科学的生态过程,而是一种整个文化的核心思想。
它是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它要求我们认识到,不是能力越强大的人,就越能影响生态环境,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才能达到生态文明的标准。
中国生态美学还强调,任何生态环境都是以自然为基础而存在的,都是由生态因素所呈现的。
保护生态环境,应该着重于重建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恢复被破坏的自然资源,通过永续的参与来创造生态多样性,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长远的目标,使自然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最后,中国生态美学呼吁,建立一个和谐的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保护和利用自然的资源。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生态美学的大云中,把生态环境建设成一个富有活力、更加可持续的自然体系,创造出自然、健康、快乐和美好的生活。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建立的必要性和理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21)03-0078-06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建立的必要性和理论意义□张子程(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建立是当代文明转型的需要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理论要求,同时也是对当代西方学术界“环境转型”理论的中国式学术回应,更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审美关系的一种努力。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建立适应了新时代发展的理论之需,这就是要协同其他学科共同探讨和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重在以美学理论话语来回答和解决当代自然生态危机及人类面临的精神生态难题。
有鉴于此,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建立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生态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转型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
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会将其自然生态美学主张引入人与自然关系的审美实践中,同时,也要彰显并突出马克思主义所一贯坚持的实践性特征,并最终通过协调审美观念领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纠正被现实严重扭曲的“人化”自然行为,以构建坚实的社会存在发展基础,并以正确的审美实践行为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作为重建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一种理论努力,必然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协同其他学科共同探讨并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失衡难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正确的理论指导。
基于此,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建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建立的必要性自然美的创造者既不是“上帝”也不是人,而是自然生态系统本身。
当我们超越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狭小视界时,就需要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来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
有鉴于此,我们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指导下来展开对自然生态审美问题的全方位思考。
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内容提要】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之下,同现代化所造成的环境恶化、核威胁等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以及现代深层生态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它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对新时代美学观念的转向、文学批评视角的丰富、生态文学的发展以及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发扬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美学的继续发展还要解决学科自身的建设以及正确对待“世界的返魅”、对现代性与科技的态度、与实践美学的关系等一系列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生态批评;生态文学一生态美学已在我国应运而生,并正在成为学术热点。
对于生态美学,目前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生态美学着眼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提出特殊的生态美范畴。
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存在论美学观。
我个人赞成广义的生态美学,认为它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的存在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
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生态学学科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并逐步渗透到其他各有关学科的情况之下逐步形成的。
法国社会学家j—m·费里于1985年指出,“生态学以及有关的一切,预示着一种受美学理论支配的现代化新浪潮的出现。
”[1]正如费里所预见的那样,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作为生态美学应用形态的生态批评在美国文学界悄然兴起。
而正是在生态批评的发展中,生态美学理论也得以实践与发展。
1994年前后,我国学者提出生态美学论题,并先后组织多次学术讨论。
2000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徐恒醇的《生态美学》和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标志着生态美学不仅引起学术界更加广泛的关注,而且开始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
生态美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生态美学研究的开题报告生态美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引言生态美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旨在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美学关系。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增加,生态美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生态美学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
森林砍伐、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态美学的出现正是为了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环境的美与价值。
三、意义生态美学的研究对于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探索自然与美的关系,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的价值和重要性,进而改变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生态美学的研究还可以启发人们对环境的审美体验,提高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的动力。
四、研究方向1. 生态美学与环境伦理学的关系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学科,而生态美学则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美学关系。
研究二者的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的互动方式,为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2. 生态美学与可持续设计的应用可持续设计是一种以生态为基础的设计理念,旨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美学可以为可持续设计提供美学指导,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融入自然元素,创造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和城市。
3. 生态美学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的美学认知和审美体验也存在差异。
研究生态美学与文化认同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对自然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4. 生态美学与教育的融合生态美学的研究可以为环境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培养人们对自然的美学感知和欣赏能力,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意愿。
五、结论生态美学的研究对于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探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美学关系,可以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 学校 思政部 , 陕西 西 安 70 7 ;. 10 7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 院, 陕西 西安 70 7) 1 0 1
摘
要: 态美学是 以生态美为核心范畴的 美学理论 , 生 以人与 自然的生 态审美关 系为 出发 点 , 包括人与 自然、 与社 人
和, 人与 自然 和谐 共 处 , 虑 自然 界 的承 受能 力 , 考 顺 应 自然 的发 展规 律 , 与 自然更 好地 相处 。 使人
以上几 点 都是 生态 美 学对实 践 美学 的超 越 , 这
进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我反思L。 2 ]
实践 美学是 建立 在主体 性哲学 基础 之上 的美学 理论 , 实践美学 把实 践 确立 为 其美 学 的基 本 范 畴和
以来 , 业文 明 的迅 速 发 展造 成 了生 产 环境 的巨大 工
第 2期
张
涛, : 等 生态美学 的兴起及其 意义
9
破坏 , 各种 自 然灾害频频发生 , 重大疫情和传染性疾 病在全球范围内不 断扩大和蔓延 , 生态危 机 日益严
重 , 人类 的生存 构成 了极 大威 胁 , 对 于是人们 开 始对
少, 人类开始将 自 身同周围的环境相区分 , 作为人类
的自 尊性觉醒的时代, 人类也产生了一些片 面夸大
主观 能动性 的思想 。
实践美学是建立在 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 的美学理
论 , 张扬人 的本质 力量 和人对大 自然 的开发 利用 , 它 把 人与 自然 的关 系 看 成是 对 象 性关 系 和 实践 关 系 , 造成 了人对 自然 环境 的破 坏 , 酿成 了生 态 危机 。于 是 一 味索取 的主体性 遭到 质疑 , 们开始 反思 , 人 从主 体性到 主体 间性 , 人 与 自然 之 间 的关 系 看 作 主体 把 间 的关 系 , 强调 人与 自然之 间 的平 等共存 关 系 , 这种
态美学 的核 心范 畴 , 把 人 与 自然 生 态环 境 的共在 它 亲和关 系作 为审美 观 照 的对 象 , 态美 学 追 求人 与 生 自然 和谐共处 的存 在 方式 , 它超 越 了实践 美 学 的认 识论局 限 , 以存在 为基 础 的美学 理论 。 是 其二, 由主 体 性 哲 学 到 主体 间性 哲 学 的 转 向。
水平 之上 。在人类 社 会 发展 的最初 阶段 , 生产 力水 平低下, 人们 对周 围世界 的认 识 能力相对 较弱 , 与 人 环 境是 一体 的存在 , 人与环境 并 没有 明 晰的划分 , 可
然要 求 , 主要体 现在 以下三个 方 面 : 这 其一 , 由美 的认 识论 转 向美 的存 在 论 。实 践美 学是认 识论美 学 , 出实 践 主 体对 客 体 的 改造 和 征 突 服 , 对客 观世界 的规律 性作 为实践 主体 的追求 , 把 强
永成 的《 艺 生态 引论 》 曾繁仁 的《 态存 在论 美学 文 、 生
论 稿 》 。当前 , 于生 态美 学 的研究 主要 包括 两个 等 关
方 面 的 内容 , 一是 生态 美 学 的基础 理论 研究 , 主要 这 包 括生 态美 学 的价值 立场 研究 、 学基 础研 究 、 哲 理论 渊 源和理 论建 构 等方 面 ; 一 方 面是 关 于生 态 美 学 另 的应 用研 究 , 这体 现 在 把 生 态美 学 的基 本 理 论 与 其
逻辑起点 , 为美 是人 类历史 实践 的产物 , 认 是人 的本
质 力量 的对象化 。这种 理 论 是新 中 国成 立 后 , 学 美 大讨论 的重要成 果 , 产 生之 时 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理 在
种超 越是美 学理论 本 身 向前 发 展 的必 然要 求 , 符合
理论本身发展的历史辨证法。因此, 生态美学的兴
在人类结束了农业文明占主体地位的社会发展 历程后 , 工业文明时代 的到来 , 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
生 了 巨大 的改变 。到 目前 为 止 , 短短 的二百 余 年工
业 文 明史 , 造 了 比以往 历史 总 和还 要 多 的生 产力 创
和财富, 但是造成的灾难也最为严重 。2 世纪 中叶 O
哲学美学基础 的转向为生态美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
生命 和活力 。
1 5 年鲍姆加通给美学命名 以来 , 70 已经走过 了二百 余年的历程。中国自己的美学建设也有一百多年历
史了, 主观派 、 客观 派 、 客 观统 一 实 践派 和后 实践 主 派等 主要 流派 业 已形 成 并 得到 发 展 。 目前 , 实践 美 学在 中国美学界 占主 流地 位 , 而 实践 美 学 也需 要 然
认 为生态 美学 只是 一 种 十 分 重 要 的美 学 思 潮 , 一 是
二、 生态 美 学 的 兴 起 是 美 学 理 论 自身 发 展 的
需要
生态 美学 的兴 起 不 是 偶 然 的 , 有着 其 自身 的必
种跨学科的理论创新 。其次 , 关于生态美学的研究
对象 。有 的学者 认 为生态 美 学要 研究 人 与生态 环境
生态 审美关 系 , 生态 美 学 是 以人 与 自然 的生态 审 美 关 系 为基础 , 同时应涉 及 到人 与社会 、 人与 自身 的生 态 审美关 系。最后 , 态美 学 的研究理 论思 辨多 , 生 实
证研 究不 足 。 因此 , 目前 国 内生 态 美 学 的研 究 还 需 要进 行不 断 的深化 和扩 展 。 然而, 任何 事 物 的兴 起 都 不 是 偶 然 的 。现 实 生
一
、
生 态 美 学 的 兴 起
生 态美 学 是 2 O世 纪 9 0年 代 产 生 的美 学 理 论 ,
之 问的关 系 , 态 美体 现 的是 人 与 自然 之 间 的生态 生
审美 关系 , 的学者 认 为 生 态 美 学不 仅 要 关 注人 与 有 自然 的关 系 , 应 当思考 人与社 会 、 与 自身之 间 的 还 人
和人们 生活 意义 的丧失 [ 。生 态美 学理 论特别 关 注 1 ]
与人 的生存 和发展 息 息 相 关 的基 本 生 存 环 境 , 面 直
问题 上还存 在一 定 的分歧 。这 主要体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面 : 首先 , 生态 美学 能 否成 为一 门独 立 的学科 。有 的学者 坚持 生态美 学 可 以成 为一 个 独 立 的学 科 , 这 样 才能显 示 生态美 学 的地 位 和作 用 , 有 学 者 认 为 另
调 主体 的理性 和意 识 在 改造 客 观世 界 中 的作用 , 而 忽视 了审 美是 人 对 世 界 的一 种 把 握 方 式 和 生存 方
谓 浑 然一体 , 在这种 低级 的认 识水平 之上 , 不上人 谈
类 对 自然环 境 的开 发 和 利用 , 不 可能 有生 态 破坏 更
的发 生 。因此 , 在人 类 社 会发 展 的初 期 人 与 自然是
至今 才 有十余 年 的历程 , 而 它却 成为 2 然 1世纪 美学 研究 的热点 和焦 点 问 题 。截 至 目前 , 于生 态 美 学 关 的研 究 已经有 多部 专 著 问世 , 中代 表 性 的论 著 包 其
括徐 恒醇 的《 生态美 学 》 鲁 枢元 的《 、 生态 文艺 学 》 曾 、
在 此之后 , 人类 进人 了农 业文 明时代 , 农业文 在 明时代人 与 自然 的相 处 总 的来 看 是 和谐 的, 以在 所 农 业社 会 , 类虽然 看重人对 自然 的认识 和改造 , 人 但 基 本上规 范在合 乎 自然规律 的根本原 则之 内[ 。在 4 ] 这 个 阶段人 与 自然 的距 离 和 神 秘 色彩 在 不 断地 减
三 、 态 美 学 的 兴 起 是 当 今 时 代 的 需 要 和 生
呼 唤
人类历 史 的发展 是 一 部漫 长 的 画卷 , 从 低 级 是
纪 八十年 代 以来 , 西方后 现代 主义 思潮 的引进 , 实践 美 学本身 带有 的主体 性 、 性 主义 特 征 在 后现 代 主 理 义思 潮下 面临着颠 覆 本 体 、 张扬 非 理 性 等理 论 的挑
生态 美学 并不 能也 没 有 必 要 成 为 一 门独 立 的 学 科 ,
和分析人类生存困境 , 实践地改造人与 自然 、 人与社 会、 人与 自身的关 系, 求得人 的全面发展, 这才使它
有 了旺盛 的生 命 力 。因 此 , 文 试 图从 当今 的 现实 本 生 活 出发 , 重新 审视 生态美 学 的兴起及 其 意义 。
和谐 相处 的 , 是天人 合一 的状态 , 必须指 出的是这 但
种 和谐 状态 是一种 低 水平 的原始 的和谐 , 不 是 高 并
水 平 的和谐 发展 。
式 , 态美学 拓宽 了审美 的视域 , 生 把生态 美包 含在 审
美 的维 度之 内 , 这是 对美 的形态 的超越 , 生态 美是生
战, 在这些 理论 面前实践 美学 显得不 合时 宜 , 显示 出 美学探 讨方式 上 的滞后性 L 。生 态美学 超越 了实 践 3 ] 美学 的局 限性 , 的产 生 是 美 学理 论 自身发 展 的必 它
形态 向高级 形态不 断进 化 和演 变 的历 史 , 越 式 的 跨 发展 是存在 的 , 那也 必 须建 立 在 整个 社会 的发展 但
起是 美学理 论 自身发展 的需要 。
论价值和创新性 ,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文化和哲学
领域在不 断地发 展 变化 着 , 践美 学 必 然 要 随之 发 实 展 并会被 新 的美 学 理论 所 超 越 , 随着 生 态 学 和生 态 美 学的发展 , 的 弊端 显 示得 越 来 越 突 出 。二 十 世 它
它 学科相 结合 , 来探 讨 一些 边缘 性 的问题 。 但 由于 生 态美 学 的研 究 起 步较 晚 , 目前 在 一 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