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车场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采区下部车场通常是指矿山下方的一个大型停车场,用于停放矿工的车辆和设备。

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位置:车场应该位于采区的下方,便于矿工下班后直接到达。

2. 大小:车场应该足够大,能够容纳所有矿工的车辆和设备。

3. 停车标准:车场应该设置停车标准,以确保每个车辆都能有足够的空间停放,且不会妨碍其他车辆。

4. 照明:车场需要充足的照明,以确保夜间停车的安全。

5. 安全性:车场需要设置防盗装置,以确保车辆和设备的安全。

6. 排放:车场应该设置排放设施,以便矿工可以排放废气和废水。

以上是一个采区下部车场的设计要点,具体细节需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采煤方法之14采区车场

采煤方法之14采区车场
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优点:布置紧凑,工程量省;调车方便。 缺点:影响大巷通过能力;绕道维护量大 适用条件: 顶绕式—上山倾角12,起坡点落在大巷顶 板,且顶板围岩稳定的条件。 底绕式—当上山倾角12,上山提前下扎于 大巷底板变平,且底板围岩稳定的条件。
(二)石门装车式下部车场
1、在石门里布置装车站
Ⅰ7
采煤方法之14采区车场
4、采区车场施工设计
•线路设计 线路总体布置,绘草图; 计算各线段和联接点尺寸; 计算线路总尺寸;
作线路布置的平、剖面图。 •硐室设计 按线路设计,定巷道或硐室断面大小; 确定硐室位置
一、采区上部车场形式 采区上部车场 — 采区上山 与采区上部区段回风平巷 或阶段回风大巷之间一组 联络巷道和硐室。
易跑车。
2、逆向平车场 当绞车房距轨上变坡点较远; 煤层联合布置采区;操作安全;通过能力小。
3、采区上部甩车场 优点:调车省力;通过能力大,可减少工程 量。 绞车房高,不易维护,绞车房有下行风。
选上部车场解决的关键问题? 选用:采区上部围岩稳定。
二、采区中部车场形式
采区中部车场—联结上山和中部区段平巷的 一组巷道和硐室。
3、线路表示方法:
用两根轨道中心线作为线路的标志, 采用单线表示。 单轨线路 — 单线(细实线); 双轨线路 — 双线(细实线)。
(二)轨道曲线线路
Concept:
δ=
R=
车场线路=直线段线路+联
T= K=
接点线路(圆曲线)
1、曲线半径R及弯道转角
曲线半径R见表18-4,机车 最小值12m
1)单轨线路联接系统参数
7
8
5
3
6
2
ⅠⅠ
1 3
5 2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说明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说明

煤矿矿井初步、采区设计一、设计原则㈠遵循国家发布的与煤矿建设项目有关的政策、规程、规。

㈡遵循上一阶段设计中所确定的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

㈢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

使设计的矿井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㈠已批准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㈡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规程和规等。

㈢其他有关支撑性文件及材料,如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等。

三、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步骤㈠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程序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其他专项设计,如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施工图设计。

㈡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步骤1、学习有关煤矿生产、建设的政策法规,收集有关地质和开采技术资料,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设计的具体规定。

2、明确设计任务,掌握设计依据。

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

4、研究方案,编制设计。

四、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分为说明书、图纸、设备清册及概算书。

按照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炭工业局下发的《省小型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指导意见(试行)》、《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容》及《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554-2010)等的要求,说明书主要容为前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开拓、大巷运输、采区布置及装备、矿井通风、矿井主要设备、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电气及通信、地面建筑、给排水、采暖及供热、节能减排、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建井工期、技术经济等18个章节。

图纸主要分为采用及新制图,其中新制的图纸主要有矿井开拓方式平剖面图、采区布置及主要机械设备布置平剖面图、巷道断面图册、矿井通风系统网络图、矿井反风系统图、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平面图、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平面图、矿井地面总布置平面图、井下消防及防尘洒水平面图、通信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传感器布置平面图、监测监控系统平面图、井下压风管路系统图、矿井运输线路系统图等。

煤矿矿井设计井底车场设计井底车场

煤矿矿井设计井底车场设计井底车场
斜井立式环形井底车场
第24页/共36页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二)折返式井底车场特点:空、重列车在车场内同一巷道的两股线路上折返运行,可简化井底车场的线路结构,减少巷道开拓工程量。分为梭式和尽头式两种类型。1、立井梭式车场(井筒距主要运输巷道较近时采用)
1-主井重车线;2-主井空车线;3-副井重车线;4-副井空车线;5-材料车线;6-调车线;7-通过线
第18页/共36页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2)立井斜式环行井底车场
1-主井重车线;2-主井空车线;3-主要运输巷道;4-调车线;5-巷道回车线
第19页/共36页
特点: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斜交,并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及部分回车绕道。优缺点及使用条件:a、 开拓工程量小;b、 调车方便,通过能力较大;c、 安全性好些,弯道角度小,顶推车有利,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d、 巷道交叉点较少,施工较易;井筒距大巷较近(小于一列车长)且地面出车方向 a、 也要求大巷斜交时采用。
第4页/共36页
井底车场调车方式及通过能力
一、 调车方式井底车场调车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将由运输大巷驶来的重列车调入主井重车线。 (一) 顶推调车法当电机车牵引重列车驶入调车场后,停车摘钩,电机车通过调车线道岔(如上图),由列车头部转向尾部,推顶列车进入重车线,这种方法称为错车线入场法。其过程是:拉—停—摘—错—顶;另一种是三角入场法,其过程为:拉—停—摘—顶。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第17页/共36页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优缺点及使用条件:a、利用主要运输巷作绕道及调车线,开拓工程量小;b、调车较方便,通过能力大;c、安全性差:机车在弯道上顶车,减速,不安全;d、交叉点及弯道多,施工不便;e、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安全;f、用于主井筒距主要运输巷道很近(约一列车长)的条件下。

井底车场设计

井底车场设计

井底车场设计说明书JINGDI CHECHANG SHEJI SHUOMING SHU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LOUDI ZHIYE JISHU XUEYUAN ZIYUAN GONGCHENG XI学生姓名:张波学生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学生学号:201120090001学生班级:09采大一班指导教师:龙中平二0一一年十一月一、设计依据(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①年产量:45万吨、日产量:1500吨。

②年工作日为300天、日生产班数为3班,每班生产8小时,每日净提升时间14小时。

(2)矿井开拓方式①斜井开拓,主副井平行布置,相距69m,均布置于煤层底板,主井底落底位置距开采煤层3煤垂直距离为160m,水平运输大巷位于煤层底板岩石中,与3煤垂直距离为30m。

②各冀大巷来煤均匀,采用集中运煤,所以达到了产量平衡,该矿井煤种单一。

③矿井目前开采一个水平,水平标高为-168,产量分布均匀。

(3)井筒为4个,即主副井及两翼各一个风井。

①主井主要负责运煤和进风,净断面12M²,倾角23°。

该斜井采用2T的箕斗提升,因此运输不连续。

②副井主要负责提矸、运料、行人、进风、排水、安装电缆等,净断面9M²,倾角23°。

该斜井采用矿车运输,每次提升的矿车数量为6个。

③因为该矿区走向长度较长,因此采用两个回风井,才能满足矿井的供风量。

净断面9M²,倾角23°。

(4)矿井主要运输巷道运输方式①矿井主要运输巷道采用电机车带动矿车运输。

工作面运输巷主要是采用连续式的电溜子和带式输送机运输。

②矿井主要运输巷采用电机车牵引1T式矿车运输,每一列车23个,矿车与矿车之间用插销连接起来。

③由于是掘岩石巷道,所以矸石运出量较大。

矸石主要是通过区段运输巷由副井提升出去,送往矸石山。

⑤为确保巷道掘进期间的煤炭质量,减低原煤含矸率,掘进时必须采取煤矸分掘、分运措施,严禁煤矸混装。

采区车场设计实验报告

采区车场设计实验报告

采区车场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车场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停车设施之一,承载着大量车辆的停放需求。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给城市的交通流量和停车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设计合理的采区车场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的重要一环。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采区车场不同设计方案的模拟实现,评估每种方案的停车效率和交通流量等指标,为实际车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 实验方法2.1 实验设置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模拟软件模拟了一个采区车场的停车场景。

该车场面积为1000平方米,共设置了100个停车位。

为模拟真实情况,我们将车辆到达时间间隔和停车时间间隔都按照实际数据进行随机生成。

2.2 实验方案我们设计了三种不同的采区车场方案,分别为方案A、方案B和方案C。

具体设计如下:方案A:将停车位按照固定的排列方式划分为10个区域,每个区域有10个停车位。

车辆按照到达时间依次停入各个区域的停车位。

方案B:将停车位按照固定的排列方式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有20个停车位。

车辆按照到达时间依次停入各个区域的停车位。

方案C:将停车位按照随机的方式分布在整个停车场。

车辆按照到达时间顺序选择最近的空闲停车位停放。

2.3 实验指标我们将衡量每种方案的停车效率和交通流量两个指标:停车效率:停车效率指的是平均停车时间。

停车时间越短,停车效率越高。

交通流量:交通流量指的是单位时间通过采区车场的车辆数量。

交通流量越大,表示车辆通过采区车场的效率越高。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模拟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方案停车效率(平均停车时间)交通流量方案A 120秒10辆/分钟方案B 110秒12辆/分钟方案C 100秒15辆/分钟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方案C的停车效率最高,平均停车时间最短,交通流量最大。

相比之下,方案A和方案B的停车效率较低,平均停车时间较长,交通流量较小。

4.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方案C是最优的采区车场设计方案,其停车效率较高,交通流量较大。

采区车场设计(1-2)

采区车场设计(1-2)

第三节采区车场设计采区车场可分为上部车场、中部车场和下部车场。

在进行车场设计时应对采区巷道的布置方式、采区生产能力、运输方式及设备类型、地质构造和围岩性质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力求使采区车场布置紧凑合理、行车顺畅、工程量小和维护费用低,同时还应满足安全生产、通风、行人、排水和管线敷设等方面的要求。

采区车场设计中,当采用600mm轨距1t矿车时,其平曲线半径和竖曲线半径一般取9m、12m、15m;当采用900mm轨距3t矿车时,其平、竖曲线半径一般取12m、15m、20m。

提升牵引角通常在20°以内。

车场与上下山连接部位的道岔一般选用4号或5号标准道岔,车场分甩空、重车的道岔一般选用4号标准道岔。

上部和中部车场的空重车线长度通常不小于一次提升串车长度的2~3倍。

采区运输材料、设备或矸石的下部车场,其空重车线长度一般取0.5列车长左右。

空重车线的高低道最大高差一般不大于0.5m。

高低道的起坡点间距以lm左右为宜,一般不大于1.5~2.0m。

高低道线路中心距与人行道位置有关,600mm轨距时,设中间人行道一般取1.7~1.9m,不设中间人行道可取1.3~1.4m;900m轨距设中间人行道一般取2.1~2.2m,不设时取1.6~1.8m。

空重车线的坡度与矿车型式、铺轨质量、有无弯道及自动滑行要求等因素有关。

空重车线的坡度可按表3-2选取。

一、采区下部车场设计示例根据煤炭装车地点的不同,采区下部车场可分为大巷装车式、石门装车式和绕道装车式三种基本形式。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包括装车站线路,绕道线路和轨道上山下部平车场线路。

下部车场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车场型式,绘出计算草图;(2)选定有关参数;(3)把车场线路分解成若干单元,计算各联结点尺寸;(4)计算线路总布置尺寸;(5)计算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6)绘制施工图。

设计示例一:已知某采区生产能力20万t/a ,煤层倾角为(15、20)18°,轨道上山沿煤层布置,上山为单钩提升,每钩串车数为4辆,采用一吨标准矿车运输,运输大巷为双轨巷道,7t 架线式电机车,每列车数为30辆。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六、专项设计题目
某采区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均开掘在煤层内,煤层倾角平均为 30°。运输上山中心线据轨道上山中心线间距为 20m,轨道上山做变 坡设计,变坡角度为 25°。 运输大巷位于煤层底板岩石内,大巷中心线处轨面水平至煤层底 板的距离为 20m。上山与大巷交角为 90°,采区不在井田边界。
运输大巷中煤炭运输采用矿车运输,大巷内设双轨路线,900mm 轨距,轨型 30kg/m,大巷用 10t 架线式电机车牵引,一列车拉 3t 矿车 20 个,上山辅助运输由绞车完成。 要求: 1、根据条件选择出采区下部车场的基本形式并绘制出示意图(要 求说明书中对装车形式和调车方式做一说明) ; 2、确定轨道上山下部车场绕道布置形式并绘制示意图; 3、确定平面绕道线路尺寸(计算并绘制相关图纸) ; 4、 斜面线路和竖曲线路尺寸计算 (确定起坡角、 起坡点位置、 高、 低道斜面线路和竖曲线线路尺寸计算) 5、采区下部车场存车线高、低道标高闭合点位置及标高计算。 设计步骤如下: (一)装煤车场设计 根据给定条件,装煤车场应为大巷装车式,并应设计成通过式。 绘大巷装车式车场草图如下:
ℎ2 sin ������

������������ 2
=37531
ℎ ℎ2 sin ������
− sin1������ cos ������ + ℎ2 = 15000
− sin1������ sin ������ cot ������=88881

式中 ℎ1 = 10000 绕道线路计算
x1 N1 L1 N5
二、专项设计原理
以采区设计中采区下部车场及硐室的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为基 本原理。
三、专项设计仪器设备
计算机及 CAD 绘图软件。

采矿学第十八章3节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ppt

采矿学第十八章3节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ppt

β
2
Δβ
β1
1
(2)底板绕道:
绕道位于大巷底板。
d —上山反正二次变坡,上山先扎, 再设正向曲线进入绕道
1 25 用于:煤层 10 12。 注:一般取起坡角22
β<12°
β
β1
2
1
2)绕道与装车站线路的关系
3
2
X0 X
L
(1)顶板绕道式
m
4
1
l3
N5
n
N3
N4
R4 a4 K4
(L1 -e)
反算道岔心O的标高。
(m) (b) (a)
O
F
(b)
α
R
γ
D
δ(
δ)

E
(n)
A
B T' C
2)定各点长度: O—D:b;D—A:K;A—C:Kp 3)角度:
O——D: ;D—E: ; E—A:; A——C:,3
4)作坡度图:沿轨道中心线 (将其拉伸后)作剖面图。
(m) (b) (a)
O
F
(b)
α
2、布置方式:
1)顺向单道
R
变坡点
C
C
顺向单道平车场
(1)线路布置:上山经反向竖曲线之 后,平台上设单轨线路,
停车线长:B= n Lm + Lhm (m)
R
n — 一钩车矿车个数;
Lm — 矿车长,m; Lhm — 富裕长度, Lhm = 2 5m; A —安全过卷距:取10 15m
C1 — 阻车器直线段长,取1 2m
轨上轨平 运上运平 应注意各巷道间的交叉及相互干挠的问题。 既满足运输、行人要求,又满足通风要求, 形成完善的生产系统。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县××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单位二OO×年×月××县××煤矿采区设计工程编号:建设规模:××万t/a 设计单位(盖章):设计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煤矿(盖章):矿长:总工程师:二OO×年×月×日参与设计人员名单目录前言 (1)第一章矿井概况 (5)第一节概况 (5)第二节矿井现状 (6)第二章矿井地质 (8)第一节地层 (8)第二节地质构造 (8)第三节煤层、煤质 (9)第四节开采技术条件 (10)第三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3)第一节水平采区划分 (13)第二节采区储量 (14)第三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5)第四章采区布置 (16)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 (16)第二节巷道掘进 (19)第三节采煤方法 (26)第五章通风与安全 (28)第一节概况 (28)第二节通风 (28)第三节通风设施及防止漏风、降低风阻措施 (37)第六章主要设备 (38)第一节提升设备 (38)第二节排水设备 (42)第三节通风设备 (43)第四节压风设备 (46)第七章采区供电 (48)第一节供电方式 (48)第二节电力负荷 (48)第三节采区供电 (50)第四节井下通讯 (50)第八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52)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54)第一节瓦斯灾害防治措施 (54)第二节综合防尘措施 (55)第三节消防火措施 (55)第四节水害防治措施 (56)第五节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56)第六节运输事故防治措施 (58)第七节提升事故防治措施 (59)第八节电气事故防治措施 (64)第九节井下安全监控系统及自救器配备 (65)第十节矿山救护 (66)第十章技术经济 (66)第一节建井工期 (66)第二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68)第三节建设投资估算 (70)第四节采区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1)附录1、采矿许可证;2、煤炭生产许可证;3、煤矿生产能力复核证书;4、安全生产许可证;5、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6、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7、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报告。

18-采区车场-上部车场

18-采区车场-上部车场
河南省精品课程
《采矿学》
采区车场
District station
河南理工大学 李东印
1、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连接各种硐室
采区上、中、下部车场
采区上部车场:区上山与采区上部区段回风平巷或阶段
回风大巷之间一组联络巷道和硐室。
双道变坡设高低道的上部车场
无极绳运输上部车场
无极绳运输上部车场3种形式
轨道上山的一坡三挡
上部车场形式:平车场、甩车场、转盘车场
采区上部平车场
采区上部平车场
据调车方向,上部平车场分:顺向平车场,逆向平车场
顺向平车场
逆向平车场
顺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一致; 逆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相反
采区上部甩车场
布置特点: 1)“轨上”以倾斜的甩车道与区段回风平巷(或石门)
相连,在平巷内设存车线及调车线。
2)绞车房高于回风水平。 3)按甩车方向,可分:单向甩车和双向甩车。
采区上部甩车场
采区上部转盘车场
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
采区上部平车场线路特点: •设置反向竖曲线,上山线路经反向竖曲线变平,设 平台,在平台调车。
平车场线路连接1
平车场线路连接2
实例: 单道变 坡逆向 平车场

第五章采区车场

第五章采区车场

(a)垂直式;(b)倾斜式;(c)混合式
混合式煤仓:
折曲多,施工不 便,应用较少。
第15页/共20页
机械式水平煤仓
优 点:
岩石工程量小, 便于拆卸移动, 可反复使用,安 装地点灵活,可 调节卸煤量,使 用安全,易实现 自动控制
缺 点:
设备价格昂贵, 构造复杂,目前 使用较少。
静储式水平煤仓 1—给煤输送机及卸煤犁;2—液压闸门;3—输出胶带机
6—甩车道;7—区段溜煤眼;8—区段运输石门;9—区段轨道石门;10—采 11—区段运输集中平巷;12—联络石门;13—联络巷(人行道)
第6页/共20页
绕道式中部车场
优 点:
一个甩车 道岔可以 实现双翼 采区两翼 材料的通 过,交岔点 少。
缺 点:
绕道工程 量大,另一 翼的材料 通过需要 倒向。
1—运输上山;2—轨道上山;3—甩车道;4—绕道;5—区段轨道平巷
按装车站的位置不同分: 1.大巷装车式 2.石门装车式 3.绕道装车式
第9页/共20页
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
优 点: 工程量小,投资小,施 工速度快。
缺 点:
运输大巷 的通过受 装车站影 响,装车站 的粉尘会 进入到下 一采区,采 区间相互 有影响。
(a)顶板绕道;(b)底板绕道 1—运输上山;2—轨道上山;3—采区煤仓;4—运输大巷;
一、采区煤仓
1.井巷式煤仓:垂直式、倾斜式、混合式 2.机械式水平煤仓:
列车式水平煤仓 底部移动式水平煤仓 静储式水平煤仓 巷道式水平煤仓
第14页/共20页
井巷式煤仓
垂直式煤仓:
断面一般为圆形, 圆形断面利用率 高,不易发生堵塞 事故,便于维护,施 工速度快。
倾斜式煤仓:

采区下部甩车场设计

采区下部甩车场设计
MG . —6型 矿车 , 车 自重 0 6 , 11 矿 . 1 载重 1 ) t 。现假 t
设 4辆 矿 车 由采 区上部 冲人 采 区下部 车 场 ,根据 能
物体 , 故取
1 2× 0 S . 1 。
由此 可 得 , 3 2 F . 7×1 N 可见 , 道 立式 0k 。 绕 车场 发生 “ 车 ” 故后 造成 的冲击破 坏 力 巨大 。 跑 事
21 0 0年第 4期
No 4 . 2 0 01




COAL S ENCE & TECHNOLOGY CI MACAZI NE
文章 编 号 : 0 8 3 3 ( 0 0)4 0 6 — 2 10 — 7 1 2 1 0 — 0 9 0
采 区 下 部 甩 车 场 设 计
式 中 卜
矿 车与 碰撞 物 间 的作 用力 , N; 的 硬 度越 高 , 撞 时 间 越 短 暂 , 虑 到 碰 考
巷道 围岩 及周 围多为坚硬 的岩石及金属
△ —— 矿 车 与碰 撞物 间 的作 用 时 间 ,; 撞物 s碰
初始设 计为绕道 立式 , 区上 下水平 高程差为 20m, 采 0 采 区辅 助 提 升采 用 串车 提升 方 式 ( 大提 升量 : 最 4辆
量 守 恒定 律 ( 阻 不 计 )则 可 以近 似计 算 “ 车 ” 风 , 跑 事
故 对采 区下 部 车场 的 冲击 破 坏力

2 优化 后 的 下部 车场
2 1 优 M ×g 0 x xL 1 M ×c s f ( )

式 中 广
延 伸 6m,延 伸巷 道 内部 充 填 2m 厚 的柔 性 阻燃 材

第二章 采区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12h)

第二章  采区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12h)

2 上部甩车场

采区上部甩车场的特点是: ①轨道上山以倾斜的甩车道与区段回风平巷(或石门)相连,在平 巷(或石门)内设储车线及调车线。
②甩车场具有安全性好,通过能力大,调车方便,劳动量小等优 点。
③缺点是采区上部采用甩车场时绞车房布臵需要高于回风水平, 当上部为采空区或松软的风氧化带时,绞车房维护条件差,且绞车房 回风有一段下行风。
C A 上山变坡点
变坡点
平台变坡点
C C
采区上部车场反向竖曲线
1-运输上山;2-轨道上山;3-绞车房; 4-联络石门;5-绞车房回风道;6-平车场; 7-总回风道;8-采区回风石门
R
一)顺向平车场线路布置
采区上部顺向平车场线路布臵的总体特点是: 车辆由斜面进入平台后,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 车线方向一致,有顺向单道平车场与顺向双道平车 场之分。
L
C
变坡点
C
二)逆向平车场线路布置
采区上部逆向平车场线路布置的 主要特点是: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 提车线方向相反。有单道逆向平车场 与双道逆向平车场之分,如图所示, 矿车经轨道上山提至平车场的平台, 待最后一个矿车拉过道岔后停车摘钩, 再反向经道岔送至平巷或石门。逆向 平车场线路布置需要的总长度L为: L = A + B + m + Lb 式中:A为过卷距离,10-15m; B为 串车长及富裕长度(2m);m为单开道 岔联接尺寸,m;Lb为变坡点C至单 开道岔基本轨起点的距离,要求Lb+ m 大于交岔点长度 Lg 。
Ⅰ 2 3

5
1
5 5
4
3
2

4 4
5
TCKP1420 TCKP1419
甩入绕道的中部车场 1-运输上山;2-轨道上山;3-甩车道;4-绕道;5-区段 轨道平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16示1600mm ;19示1900mm。
(5)道岔的方向性
DK、DX道岔有方向性 — 左向、右向。 道岔手册中所列型号均为右向道岔。 如:DK615 — 4 — 12未注明左、右,均为右向道 岔。 右向道岔 — 岔线在行进方向(由a b)的右侧。 左向道岔:必须在尾数末注上(左)字。 如:DK615 — 4 — 12(左) 岔线在行进方向(由a b) 的左侧。
已知巷道转角 曲线半径R(选用) 切线长T: 弧长K:
T tg
2
KR
57.3
mm
mm
R= T= K=
R
K T
2、曲线处巷道加宽和轨中心距加宽
车箱内伸和外伸
C1 C2 C2
B
1
D1
A1
D2
A2
SB
C2 R R1
2
B
L2
L1
L
•轨中心距加宽: 车辆外伸1、内伸2, 轨中心距加宽值:S = 1 + 2 机车: S = 300 mm, 其他车: S = 200mm。
c
b
K T

R
S
S
S
a
B
T
L
B S ctg ,
2 2
T R tg
4
m

S 2
csc
2
n mT
S
S
b1
b

,
cos
2
C n b1
L=a+B+T C ≮0
a
m
T
n
c
K

b1

b1
c
b
K T

B
T
L
R
S
Sg
轨距及选用
2)选用: (1)采用标准轨距:600mm;900mm。 (2)根据生产能力大小,按表18 — 3选用。 如:1t、3t矿车 — 600mm轨距(辅运)
3t、5t矿车 — 900mm轨距(主运)。
2、线路中心距
1)线路中心距:双轨线路的中心线间距S (1)直线段: S B ,mm。 式中:B — 机车宽度,mm; — 两车内侧的距离,mm, 200mm。 装车点: 700mm, 摘挂钩点: 1000mm。
在直线段加宽L0内,轨中心距由S S。 •外轨抬高
•为抵消离心力的影响,避免挤压外轨 900mm轨距时,h =10 35mm
600mm轨距时,h = 5 25mm
1
S
S
R1 S R2
L0值选取:
机车运输: L0 5m
s
L0
1t矿车: L0 = 2 5m
3t矿车: L0 = 2 0m



arcsin
P
cos

C

SB—轴距
X —外轨抬高递增递减直 线段长度
C = SB + 2 X
L = 2R sin + Ccos
m = S1 /sin O
不能带分、秒, 可取30、45、 60
T
m
c
T
c
FD
R
S
B

A
E
L
O
(二)纵面线路的竖曲线联接和坡度
2、车场分类
按地点分:
采区上、中、下部车场
按服务对象分: 主提升甩(平)车场;
辅助提升甩(平)车场。
按线路布置分: 单道起坡甩(平)车场;
双道起坡甩(平)车场。
•3、采区车场施工设计 •线路设计 线路总体布置,绘草图; 计算各线段和联接点尺寸; 计算线路总尺寸; 作线路布置的平、剖面图。 •硐室设计 按线路设计,定巷道或硐室断面大小; 确定硐室位置
(3)采用道岔岔线与弯道曲线直接相连,取消了缓 和直线C; (4)巷道转角 。
O
f R

M
基本 轨起点 d
K
4
nT
H
b
2 3 基本 轨起点 d
K 4
nT
H
(1)道岔参数: a、b、(选定); (2)曲线线路参数:
O
f R

b
2 3
1
O
a
m

d bsin
R1 =(12 13)SB
1.0t、1.5t矿车 R1:9、12、15m;
3t矿车:
R1:12、15、20m。
β'
R1
A
β'
K'
C
B T'
2、线路纵断面坡度,
L
HA
γ
HB
线路坡度: i H B H A tg 1000‰ L cos
第一节 轨道线路布置的基本概念
一、矿井轨道 矿井轨道:巷道底板铺设的道床、轨枕、钢轨和联 结件等。 (一)轨型 1、钢轨的型号,以kg / m表示 2、类别: 重轨 24kg /m的钢轨; 轻轨 24kg /m的钢轨;
矿井常用轨型有:24、18、15、11等。 小矿或运输量小的巷道可选用8.5型。 3、轨型选用:
α
918、924系列各有4个(M):3、4、5、6。
b
b段等长。
a
b
α b
(a)
DC道岔:
615、618、624、各a 有2个(M):2、3。 918、924各有1个(M):3α b值为岔线实长b1的水平投影。
b
a b
(b)
DX道岔:
615、618、624各有2个(M):4、5。 918、924各有2个(M):4、5。 道岔的 小,R 大,行车速度
2
设计时,作图SS,两点用直线相联。
施工时,利用异向曲线联接,使之两端曲线相 切,,以利于行车
三、轨道线路联接计算
轨道线路联接 平面线路联接 — 道岔曲线联接 纵面线路联接 — 竖曲线联接
(一)平面线路联接 1、DK道岔非平行线路联接 1)特点: (1)用DK道岔— 曲线联接系统变单轨为双轨,联结 两条不同巷道。 (2)道岔是一刚性结构,本身既不能抬高外轨,也 不能加宽轨距;
4)与行驶车辆速度相适应 R小, 大,行车v ,只走矿车的道岔, 其行车v 1.5m / 秒,车场调车用。 5)注意左向、右向。 6)道岔选择:表18-2 4、简易道岔 1)结构尖轨,辙叉角,无统一标准。 2)用途:人力推车,行车速度 15m / 秒。
二、轨道线路
(一)轨距与线路中心距 1、轨距及选用 1)轨距:单轨线路上两根轨道轨头内缘的距离。
使用地点 运输大巷
上下山
运输设备
10t,14t电机车 7t,8t电机车 1t,1.5t矿车
轨型(kg / m)
24 18 15
平巷
1t,矿车 1.5t矿车
11~15 15
轨型选用
1)根据列车重量、行车速度、行车频繁情况选择轨 型。 2)斜井用箕斗提升,选用重轨。 3)15万t /a的小矿,斜井及大巷选用18或24型钢轨。 采区宜选用8.5型钢轨。
第十四章 采区车场
•第一节 轨道线路布置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采区上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 •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 •第五节 采区硐室 •第六节 其它辅助运输方式的车场及轨道线路连接特点
第十四章 采区车场
•1、基本概念: •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 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及硐室。 •作用:在采区内运输方式改变或过渡的地方完成转 载工作。 •采区车场巷道:甩车道、存车线、联络巷道及各种 硐室。
a
b
α
b
a
b
α b
(a)
2、道岔类别(国标)
1)类别: 单开道岔 — DK 对称道岔 — DC 渡线道岔 — DX
对称道岔
a α b
a b
(b)
渡线道岔
a
b
α
s1
s1
b
a
a
b
α
b
a
Lx
2)系列:615、618、624、918、924 每个系列中按辙每个系列中按辙叉号码和曲线半径 不同,又有不同型号:
•曲线段巷道加宽: 机车运输:
外伸 1= 200mm,内伸 2 = 100mm。 曲线段加宽 S = 1 + 2
1
巷道加宽和轨中心距加宽
L0
S
S
R1 S R2
s
2
•加宽方法及范围 (1)将外轨线路平移S距离(移动外侧线路), 利用异向曲线联接方法。
(2)加宽范围L0 双轨线路中心距加宽必须从直线段开始 。
4、线路的平行移动
O
1)特点:单轨线路异向
曲线联接,即在两个反
T
m
c
向曲线之间加一缓和直
线C,将轨道平移一个
距离。

A
E
L
B
T
c
FD
O
R
S
定C: a.线路外轨 内轨,内轨 tpk外c轨14,1车0 辆不同
时受异向曲线两根轨道外轨抬高的影响。
b.车辆离开第一个曲线的X之后,经过一个SB直线 段后再进入第二曲线的X。
1、纵面线路的竖曲线联接
1)竖曲线 — 线路纵面方向上 呈曲线(圆曲线)状
A — 竖曲线上端;
C — 竖曲线下端,—起坡点 (落平点);
B — 平面与斜面交点;
— 平面线路与斜面线路的夹 A 角,即竖曲线转角(已知)
R1 —竖曲线半径,
β'
竖曲线切线T,
圆弧长K
β' R1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