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同名14988)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
这种教育始于日本明治维新后,旨在培养新一代的国家建设者和领导者。
经过多年发展,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担当意识。
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学生被引导去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被鼓励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共事务。
这种教育使得学生们具备了为社会贡献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并且有助于塑造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传授理论知识的教育者还引导学生们了解社会动态和时事热点,鼓励他们通过参加模拟法庭、辩论赛、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其思维和判断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多是通过课题研究、小组讨论等形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课程内容的过度理论化和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导致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
尽管以实践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评估体系,这些活动往往无法被有效地纳入学生的综合成绩中。
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容易被政治利益所影响,存在着被用于灌输某种特定政治思想的风险。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也对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具有启示。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教育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育应该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得他们成为主动学习者和创造者。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知识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日本战后道德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
日本战后道德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在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日本战后的道德教育经验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下文将从坚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日本战后坚持进行道德教育,认识到培养德育意识的重要性。
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和实践的基础,关系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日本战后的道德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引导。
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英勇、善良、审美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我们也应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日本战后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注重以道德为基础塑造学生的人生观。
在日本,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更关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他们强调将道德教育融入课程,将道德教育纳入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感受道德的力量和价值。
这使得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对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我们也应将道德教育纳入课程中,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让他们真正理解并坚守人民的核心价值观。
日本战后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水平,还要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日本高校,他们开设了一些社会实践课程和课外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需要他们的责任和作用。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我们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方式,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投身社会公益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日本战后的道德教育经验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ppt课件
05.09.2020
2
1.达成共识。 日本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 1984年,中曾根康弘曾指出:“教育荒废”的现象实际上是青 少年“心灵荒废”的表现,呼吁全社会动员起来关心青少年思 想道德教育。中曾根康弘曾亲自出马,领导日本进行第三次教 育改革,他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的七条设想之一就是加强道德情 操教育。1988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其发表的教改报告中 指出,“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方面都足以承担起21世 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 学校的道德教育”。日本文部省1988年度教育白皮书强调:道 德教育在培养心灵丰富的人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这种状况,近年来,日本下决心提高道德教育的地位,在 学校培养目标的表述上,把战后提出的“智德体”的排列顺序 改为“德智体”。把思想政治教育列在了突出的地位。
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 经验及启示
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05.09.2020
1
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早在1950 年,日本政府就明确提出:“在远东,反共的最大 武器就是要启蒙日本国民。”因此,必须在日本开 展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使之成为培养反共防共国 民的工具。中曾根康弘上台后,把“国际国家”视 为他任期内的最大任务,认为实现“国际国家的日 本”是日本制定并推行自己德育政策的出发点,要 教育国民懂得在国际事务中,不仅要增加日本“作 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 大国的分量”。可见,无论何时,日本思想政治教 育的中心内容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 主,其政治色彩十分突出。本的“道德教育”由政府指挥、文部省操作执行。如日本 政府在战后确立了全面主义道德教育体制,后来又确立了特 设道德教育体制;文部省实施教科书审定制度,通过审定教 科书,使其内容与当时政府的政治主张相吻合。日本对其道 德教育采取了国家全面干预的办法,由政府统一管理、统一 布置,有一整套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措施和政策。通过建立从 文部省、德育研究机构、研究会、地区教育机构、学校等一 整套管理体制,国家从整体上抵制消极因素的副作用,推行 统一的民族价值观,促进学校道德教育系统化;较好地运用 行政和法律的力量来加强道德教育,使之适合社会发展的要 求;调节所有社会机构的作用,合理利用各方面资源。如 2000年,日本文部省决定对现行中小学德育课教学进行全面 改革,责成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对德育课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并要求其在2001年以内提出关于中小学生德育课教学的指导 纲要建议等等。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日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体系,它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之间寻求平衡,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日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教育理念,其现实启示对于其他国家的高校教育也具有借鉴意义。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明治维新,当时日本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的教育体系,其中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
在日本的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视为构建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以及对社会问题持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下,日本高校培养出了一大批社会责任感强、思维敏锐的毕业生,他们在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非简单地灌输知识。
在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自如地适应并做出理性的判断,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实中,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公民。
这种教育理念在今天的社会中尤为重要,因为我们需要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才来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
注重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非常注重多元化和创新性。
高校教育不仅仅只是灌输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要有所创新和多元化,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浅析日本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日本思想政治教育】浅析日本思想政治教育政法学院思政班学号一、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从古至今,日本民族都是一个善于消化和吸收他国文化为我所用的民族,因而日本文化实际上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杂糅体。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也不例外,也有本土理论和外来理论两大来源。
(一)本土思想和理论1、神道教理论教义。
神道教是日本最早的宗教,神道教的理论教义包涵:神国观念。
日本以神国自居,大肆宣传大和民族的优越性,吹嘘上天赋予了日本统治世界的权利。
靖国神社就是当时日本社会为大力推行神国观念教育而确立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爱国”场所。
事实上,神国主义观念历来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穷兵黩武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终极劣根: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
这一观念的主要内容是:既然大和民族是由神选定的最优秀的民族,都是天照大神的子孙,那么天皇就是现实人间的“活神”,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日本要以天皇的名义统一世界,因而日本民族所进行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神的意志而进行的“圣战”。
这实际上是赤裸裸的军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因为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造就一代又一代绝对服从天皇指挥、忠诚于大和民族、可为天皇尽忠殉节的忠臣良民,为日本天皇发动侵略战争赢得万民拥护。
当然,正如前面所说,日本的神道教理论并非纯粹的本土理论。
在古代社会,神国主义思想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儒学、佛教和道教思想;在近代社会,神国主义思想又掺入了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融合成为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理论支持。
2、武士道精神。
日本人崇拜一切形式的武士道精神。
武士以刀剑效忠主君为职业生活、社会生活,以修文练武为业,自幼接受超斯巴达式的严格军事训练和忠诚及献身等思想教育,以培养实干能力、尚武精神和奉献精神。
武士道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传授武艺,这是武士的职业技能教育;另一方面就是灌输武士道精神,这实际上就是武士的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武士道精神不仅要求武士信佛敬祖、崇尚武勇,而且还要求武士们忠于主君、忠于日本国,重恩义轻生死、甘愿为主君和本家族的利益牺牲自己。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所)政法学院年级 2014级专业学科教学(思政)小组成员温欣姜丽冮阳范文雪日期 2014年12月7日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一个谁也不能忽视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仅仅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就从战争的废墟中再度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超级经济大国。
与此同时,它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也与日俱增。
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加快。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日本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日本国内,近些年来政局动荡不安,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有所抬头和发展。
在日本的发展史上,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兴国振邦的作用,也曾经是军国主义的帮凶。
因此,研究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
下面我们小组将分五个方面分别研究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内容、主要形式、主要特点、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反映了这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信仰、道德价值标准的不同,造成不同国家或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各具特色。
日本在1947年公布了“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取代了战前的《教育敕语》。
《教育基本法》第一条(教育目的)规定:“教育必须以完成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作为和平的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的价值,注重劳动与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
”从而“完美人格”就成了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追求目标。
20世纪50年代是日本的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浓厚的民族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完美人格的突出内涵。
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得以恢复,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意识在冷寂了20年之后又再度沉渣泛起。
1966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理想的人》的咨询报告,该报告阐明了理想的日本人应具有的道德品质。
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2019/11/24
3
2.国家全面干预。 日本的“道德教育”由政府指挥、文部省操作执行。如日本 政府在战后确立了全面主义道德教育体制,后来又确立了特 设道德教育体制;文部省实施教科书审定制度,通过审定教 科书,使其内容与当时政府的政治主张相吻合。日本对其道 德教育采取了国家全面干预的办法,由政府统一管理、统一 布置,有一整套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措施和政策。通过建立从 文部省、德育研究机构、研究会、地区教育机构、学校等一 整套管理体制,国家从整体上抵制消极因素的副作用,推行 统一的民族价值观,促进学校道德教育系统化;较好地运用 行政和法律的力量来加强道德教育,使之适合社会发展的要 求;调节所有社会机构的作用,合理利用各方面资源。如 2000年,日本文部省决定对现行中小学德育课教学进行全面 改革,责成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对德育课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并要求其在2001年以内提出关于中小学生德育课教学的指导 纲要建议等等。
2019/11/4
7
2.感恩教育。
在日本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孩子们 最崇拜的就是自己的父母,这是家庭教育的成 功,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 教育孩子知道感恩师长,是他们给了自己知识, 启迪了自己的智慧。教育孩子知道感恩自己的 朋友,是他们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给了自己无 微不至的关怀,为自己排忧解难,渡过难关。
2019/11/24
2
1.达成共识。 日本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 1984年,中曾根康弘曾指出:“教育荒废”的现象实际上是青 少年“心灵荒废”的表现,呼吁全社会动员起来关心青少年思 想道德教育。中曾根康弘曾亲自出马,领导日本进行第三次教 育改革,他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的七条设想之一就是加强道德情 操教育。1988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其发表的教改报告中 指出,“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方面都足以承担起21世 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 学校的道德教育”。日本文部省1988年度教育白皮书强调:道 德教育在培养心灵丰富的人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这种状况,近年来,日本下决心提高道德教育的地位,在 学校培养目标的表述上,把战后提出的“智德体”的排列顺序 改为“德智体”。把思想政治教育列在了突出的地位。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突出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开展德育的基本前提和最终归宿点,因此,高度关 注和深入研究学生,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借鉴日本中小学 道德教育中以学生为出发点,开展特别活动课,进行阶段性分 层教育,不仅有利于我们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而且 有利于我们培养独立自主、全面发展并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人 。
的教育,是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完完全全起到了为日本侵略扩张服务的政治目的。它教育国民 要信佛敬祖、崇尚武勇,而且还要求国民们忠于主君、忠于日 本国,重恩义轻生死、甘愿为主君和本家族的利益牺牲自己。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甚至极端的发展到 “武士道就是死,离开死非武士道”的地步。
(二)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惨败的日本在美国的影响下不得不走 上“民主化”的道路。政治体制的巨大变化使得日本思想政 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随之而变,从而有了不同于战前的新鲜 内容。
1、民主主义教育:承认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真理和正义, 注重劳动与责任,提倡独立自主的精神。民主政治下的教育 制度应该是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提供教育机会的机构,避 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科书的统一化,承认教师在教育 中的自由。《教育基本法》第八条规定说:“(政治)教育必 须尊重作为有健全判断能力的公民所必要的政治教养。”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紧密联系,显示社会和学生的实 际,注重现实性和针对性。日本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本国的实 际相结合,针对社会中出现的问题施以教育,有效地预防了 社会问题的扩大化。
➢ (二)少图形式,重求实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 弊端是形式主义严重,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实 效性有待加强。我们看到,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表面上不动 声色,不图形式,但重实效。这样做不但没有削弱思想政治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反而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给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参照。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近年来,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备受关注,不仅是因为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因其在提升学生素质和培养社会有用人才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而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对于其他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至关重要。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在于其不断完善的体系建设。
在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范畴,而是通过建立“综合主义”的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和方面中,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这种体系建设的完善,不仅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更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机会。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在于其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在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单向、僵化的灌输式教育,而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互动、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在于其注重实践与体验教育。
在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加重视学生实践和体验的机会。
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增长经验、锻炼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具备更强的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在于其注重价值观塑造和人格培养。
在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塑造。
通过开设伦理道德、公民教育等课程,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公民素质的现代公民。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为其他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日本战后道德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
日本战后道德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日本是一个曾经经历过战争的国家,在战后的复兴中,进行了一系列的道德教育,为我们今天的思政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道德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中心。
在日本,对学生进行负责任的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
学生被要求去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了解他们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并根据这些情况,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和责任。
这种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愿望,也使他们更关注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从而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对于我们的思政教育来说,我们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作为教育的核心。
其次,道德教育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日本的道德教育中,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非常重要。
在教育中,学生被鼓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关系。
这种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团结、互助和平等“肩并肩”的共同体意识,也使他们更关注自我、他人、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整体的和谐。
第三,道德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日本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会把很多实际的问题放在学生面前讨论,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观察。
这种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也能够增加学生对社会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关注,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提升。
我们的思政教育也应该重视这一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他们在面对社会复杂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最后,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在日本,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这种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包容心,也能够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和交流的了解,帮助学生成为厚道、开放和多元的个体。
对我们的思政教育来说,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综上所述,日本战后道德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是很多的。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日本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这对其他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课程设置日本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内容涵盖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知识,包括国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法律与社会秩序等方面。
还加入了一些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诸如参观政府机构、模拟选举等活动,增强学生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实际了解。
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的运行机制,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会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供不同的解释和观点,让学生自主思考。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教师会提供大量的案例和实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则。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育目标日本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他们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到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作用。
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能力的公民。
从日本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来看,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的地方有以下几点:1.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还要通过实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参观政府机构、模拟选举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社会和政治的运作,增强他们对社会和政治的了解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和讨论。
通过提供不同的解释和观点,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他们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到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作用。
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能力的公民。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并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于1947年,当时日本新宪法颁布后,要求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恢复战前日本的错误思想观念。
由于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
教材内容有限,并且往往偏重于灌输知识,缺乏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教学方法普遍偏向于传统的讲授式,缺乏互动和实践的机会。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政治立场不中立的问题。
由于政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干预,导致了一些教师和教材倾向于宣传特定的政治主张,影响了学生思想独立性的发展。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当前的考试和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技巧,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效果。
而这种导向又进一步加剧了对于知识灌输和应试教育的倾向。
对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日本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
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包括丰富多样的内容,既要传授基本的法律和政治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互动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中立原则。
教师和教材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时,应坚持中立公正的原则,不偏袒某一特定政治立场。
学生应该具备思想独立性,能够客观、理性地对待社会和政治问题。
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估机制,可以更好地反映教育的实际效果。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应该注重内容和方法的丰富多样性,坚持中立原则,并建立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日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承载了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近年来,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应运而生。
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思考未来发展。
本文将探讨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其现实启示。
1、宪法意识教育宪法意识教育是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日本法律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学习宪法。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许多高校在宪法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教材过时,教师缺乏经验等。
此外,很少有学校将宪法教育与校内活动、学生家长会议等结合起来,使教育的有效性受到了质疑。
2、思想性课程的落实问题思想性课程是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它由于其广泛性、个性化等特点,很难被完全发挥。
除此之外,思想性课程在实践中缺乏切实可行的指南。
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问题,也限制了学生参与思想性课程的积极性。
3、跨文化交流教育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但是,跨文化交流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的。
一些学生由于其工作、家庭责任等原因,无法参加国际教育项目。
另外,大多数高校的跨文化交流教育仍然缺乏实践性和现实性,只是以简单的语言交流、海外旅游等单纯的形式存在。
加强宪法意识教育应从教材、教师、教学以及校内外活动等方面入手。
首先,应更新教材,注重对宪法的新解释和新理解。
其次,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宪法教育。
此外,应与社区、政府机构、媒体等建立更好的沟通渠道,关注社会问题和公众意见,提高宪法意识教育的质量。
推进思想性课程的创新改革,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结合学科特点;建立与市场、企业的合作,针对性地提供职业技能和职业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与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生成文化、文化创造力,以及课程的质量保证与成果公开。
提高跨文化交流教育实效,应从项目的组织、内容、形式等多方面进行。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一年或两年的海外交流学习计划;增加学生参加国际院所开设的课程和培训;建设校内与外部机构的合作项目,包括国际学术交流、社区参与、集体旅游等多种形式。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作为东亚国家的一员,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但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但同时也蕴含着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将对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其现实启示进行分析。
一、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1. 推崇自由和平等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倡导自由和平等的理念,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发表观点,提倡多元化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在日本高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不受传统观念和权威约束。
这种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培养了很多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日本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除了传授学科知识,日本高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交流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3. 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注重实践教学和社会实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而且,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义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使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能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1. 教育资源不均衡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资源不均衡。
由于日本高校数量众多,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名校拥有丰富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而一些地方性的学校则面临着师资力量匮乏和教学条件欠佳的困境。
这种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不均等,制约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2. 学术腐败问题严重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学术界存在严重的学术腐败问题,一些教授和学者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干扰学术正常秩序,损害学生和社会的利益。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摘要】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日本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体系结构。
通过对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体系结构和特点的探讨,可以发现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也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加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凸显,借鉴日本经验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亦显得迫切。
未来的发展展望中,我们应该从日本的成功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体系结构,特点,启示,我国高校,必要性,借鉴经验,发展展望。
1. 引言1.1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其在塑造学生思想觉悟和价值观念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加强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全面发展,更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日本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体系结构、特点以及启示,从中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日本教育体系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宝贵的启示。
对比研究日本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所在,指导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提升。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摘要】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上起源于西方的传统教育模式,具有教育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特点。
其内容包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国际关系等多方面知识,教学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分析等实践性教学。
现实启示方面,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总结来看,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未来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背景、基本特点、内容和方法、现实启示、重要性、素养、经验、发展。
1. 引言1.1 介绍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日本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为他们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治素养。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使他们能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于19世纪末的明治维新时期,是对中国、韩国等邻近国家长期的政治和思想文化传统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受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尊重传统、提倡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实践性教学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丰富,成效显著,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观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1.2 探讨现实启示在探讨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时,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的冲击,而这些观点往往是片面的、极端的,甚至是误导性的。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
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
日本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始于20世纪初,当时政府开始制定教育计划,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政府进行了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日本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并学习如何成为积极的公民。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领导潜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然而,日本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些学生可能对政治、社会和公民参与缺乏兴趣,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问题与自己无关。
此外,一些学生可能对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缺乏了解,因为他们接受的信息来源有限。
最后,一些老师可能力不足,难以提供足够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领导潜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对于中国而言,从日本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与信息,以便学生了解政治、社会和经济现状,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这也意味着需要改进教育内容,并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最后,学校需要培养老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领导潜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总之,日本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教育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政府和学校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和信息,以培养积极的公民和领导人才。
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同名14988)
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同名14988)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西方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实际上,它们通过种种渠道、方式,从事了大量实质性的旨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目前已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本文选取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教育目标、内容及方法等方面,以寻找其中值得我们借鉴、利用的有益成分。
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的政治目标。
早在年,日本政府就明确提出:“在远东,反共的最大武器就是要启蒙日本国民。
”因此,必须在日本开展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使之成为培养反共防共国民的工具。
中曾根康弘上台后,把“国际国家”视为他任期内的最大任务,认为实现“国际国家的日本”是日本制定并推行自己德育政策的出发点,要教育国民懂得在国际事务中,不仅要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可见,无论何时,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其政治色彩十分突出。
(一)战后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设立了“修身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然而,战后特别是近年来,日本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严重下降,出现德育危机。
在政治观上,日本青年脱离政治的倾向日益明显,表现为对政治毫不关心,参政意识淡薄,正义感不强,凭个人感觉选择好恶;在理想观上,日本青年安于现状,失去远大理想抱负,表现为失去对理想追求的动力,不愿付出艰辛的劳动,追求的是一种背离传统而更加现实的目标;在生活观上,日本青年贪图安逸,表现为注重享乐,追求时髦;在道德观上,传统的关心群体、正直、富有同情心及正义感的精神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倾向不断上升,表现为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做,否则就袖手旁观。
鉴于这些事实,自世纪年代以来,日本重新掀起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热潮。
(二)政府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达成共识日本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同名14988)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西方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实际上,它们通过种种渠道、方式,从事了大量实质性的旨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目前已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本文选取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教育目标、内容及方法等方面,以寻找其中值得我们借鉴、利用的有益成分。
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的政治目标。
早在1950年,日本政府就明确提出:“在远东,反共的最大武器就是要启蒙日本国民。
”因此,必须在日本开展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使之成为培养反共防共国民的工具。
中曾根康弘上台后,把“国际国家”视为他任期内的最大任务,认为实现“国际国家的日本”是日本制定并推行自己德育政策的出发点,要教育国民懂得在国际事务中,不仅要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可见,无论何时,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其政治色彩十分突出。
(一)战后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设立了“修身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然而,战后特别是近年来,日本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严重下降,出现德育危机。
在政治观上,日本青年脱离政治的倾向日益明显,表现为对政治毫不关心,参政意识淡薄,正义感不强,凭个人感觉选择好恶;在理想观上,日本青年安于现状,失去远大理想抱负,表现为失去对理想追求的动力,不愿付出艰辛的劳动,追求的是一种背离传统而更加现实的目标;在生活观上,日本青年贪图安逸,表现为注重享乐,追求时髦;在道德观上,传统的关心群体、正直、富有同情心及正义感的精神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倾向不断上升,表现为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做,否则就袖手旁观。
鉴于这些事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重新掀起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热潮。
(二)政府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1达成共识日本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
1984年,中曾根康弘曾指出:“教育荒废”的现象实际上是青少年“心灵荒废”的表现,呼吁全社会动员起来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中曾根康弘曾亲自出马,领导日本进行第三次教育改革,他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的七条设想之一就是加强道德情操教育。
1988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其发表的教改报告中指出,“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方面都足以承担起21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
日本文部省1988年度教育白皮书强调:道德教育在培养心灵丰富的人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日本文部省也曾提出,日本的教育之所以出现荒废现象,是因为“战后忽视了德育”。
针对这种状况,近年来,日本下决心提高道德教育的地位,在学校培养目标的表述上,把战后提出的“智德体”的排列顺序改为“德智体”。
把思想政治教育列在了突出的地位。
2国家全面干预日本的“道德教育”由政府指挥、文部省操作执行。
如日本政府在战后确立了全面主义道德教育体制,后来又确立了特设道德教育体制;文部省实施教科书审定制度,通过审定教科书,使其内容与当时政府的政治主张相吻合。
日本对其道德教育采取了国家全面干预的办法,由政府统一管理、统一布置,有一整套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措施和政策。
通过建立从文部省、德育研究机构、研究会、地区教育机构、学校等一整套管理体制,国家从整体上抵制消极因素的副作用,推行统一的民族价值观,促进学校道德教育系统化;较好地运用行政和法律的力量来加强道德教育,使之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调节所有社会机构的作用,合理利用各方面资源。
如2000年,日本文部省决定对现行中小学德育课教学进行全面改革,责成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对德育课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并要求其在2001年以内提出关于中小学生德育课教学的指导纲要建议等等。
国家全面参与领导的力度可见一斑。
3加强立法立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全面深入的保证,又是教育工作实施的依据。
日本政府就是以立法的形式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
日本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是日本教育实施的依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日本设立了一整套教育法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准绳。
日本政府亲自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并明确由政府主管教育的文部省执行。
责权非常明晰。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政治体制的巨大变化而变化,以求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贴近学生。
内容也是随着时代发展需要而不断补充和完善。
除了民主主义教育、团体教育和集团主义教育三大类内容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国际意识教育日本的国情是地小人多,资源匮乏,如果离开了国际社会,它就难以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深入了解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广泛了解异国文化,主动为和平的国际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以此取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强调“只有做一个真正的国际人,才是一个出色的日本人”。
所以,日本特别强调对青少年进行国际意识的培养。
2感恩教育在日本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感恩教育。
孩子们最崇拜的就是自己的父母,这是家庭教育的成功,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
教育孩子知道感恩师长,是他们给了自己知识,启迪了自己的智慧。
教育孩子知道感恩自己的朋友,是他们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给了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为自己排忧解难,渡过难关。
3体验性教育日本文部省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力提倡并推广“体验学习”活动。
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的生存能力、创造力、劳动观念和集体协作精神。
充分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充实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养成内在的道德性。
主要内容有:自然体验、家务劳动体验和耐苦生活体验等。
日本文部省在1997年实施了“青少年野外教育推进事业”,在全国范围开展让青少年走向野外进行自然体验活动,规定每年7月20日至8月19日为“青少年野外教育体验活动月”,以此使青少年形成刻苦、忍耐、自治、自理等刚强之心和积极向上进取之心。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吃苦耐劳精神,日本学校给中小学生人为地设置磨难课程,对青少年进行家庭劳动体验磨难教育。
以此来增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也增强了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另外,在日本一些学校还开展“上山下乡”等活动。
组织学生到生活条件较差的农村、岛屿和边远地区去体验艰苦生活,磨练青少年的意志,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劳动品格。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日本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方位的特征,非常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形成一个辐射全社会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网。
除学校、家庭外还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有:宗教教育、社区和社会工作体系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有:灌输性、渗透性、体验性、疏导性和全方位性。
它的方法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与国情相结合日本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表现是: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融合、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为了解决道德危机,以“个人主义”道德观为文化传统主体的日本,开始把目光转向以“群体主义”道德观为文化传统主体的中国。
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的精华,通过改造,“为我所用”。
同时日本在大量吸收、引进中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根据本国的国情,对外来文化加以改造。
例如,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虽以中国儒学为母体,但又不是中国儒学的翻版,而是经过改造了的中国儒学的变异物。
如中国儒学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最重要的美德,但日本强调的五个最重要的美德则是忠诚、礼仪、勇敢、信义、节俭,没有突出地考虑到“仁慈”这个中国儒学所独具的特征。
又如,日本在学习、吸收它国文化的过程中,拓展了现代德育内容,提出了个性教育的思想,但日本的个性教育与西方的个性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以服从、服务于集团利益为根本目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以集体价值的实现为前提。
这些都符合中国儒家教育的思想。
这种个性教育是典型的中西融合的教育模式。
2利用动画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本动画采取的是渗透的方法,是一种非常隐蔽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的娱乐之中进行。
它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传播日本民族文化。
日本动画通过对历史某一时期的还原再现,使青少年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获取了民族文化。
如《浪客剑心》介绍的是明治维新时期的革命,在青少年观看过程中,武士道精神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传递。
其次,阐述各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世纪福音战士》涉及基督教世界观,《幽灵公主》涉及日本传统神道教思想,《虫师》涉及神道教和佛教思想,这些动画还都涉及到探讨世界本源问题。
再次,日本动画存在对伦理道德的判断。
几乎在每部动画中,都有对其中人物的善恶进行讨论并作出相应的判断。
由上可以看出,日本动画在引导青少年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3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社会合力方法完成日本文部省认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社会合力方法来完成。
把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都调动起来,形成合力,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996年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第一次咨询报告中指出:“学校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积极利用社区的教育力量,主动接受家长和社区的支援。
”如设立PTA组织(日本家长、教师协会简称)。
PTA设立专门委员会和各种小组,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对学校教育提出各种意见、建议。
参加该组织的成员主要有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热心于教育的人,有律师、工程师、建筑师、商场经理、会计、艺术家、僧人、家庭主妇和退休老人等。
还有一些社会名流也参加了该组织。
会长由家长担任,会员交纳会费。
该组织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教育好青少年视为己任,无偿地从事各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在自愿捐助教育基金和诲人不倦方面作出了表率。
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又如成立“母亲读书会”,她们定期聚在一起,看书学习,交流心得。
妈妈们重视看书学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模范作用的发挥,再加上建立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既为孩子作了示范,又能不断充实自己,同孩子们也有了共同的话题。
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日本社会教育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要求各地方道府县及市町村有义务为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创建一定的学习环境,修建一系列社会教育设施。
这些教育设施开展不同的活动,并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
另外,重视利用大众媒体和社会大环境文化生活强化德育教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认真研究与探讨西方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类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与改进,将提供很好的经验与启示。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绩效评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青少年,同时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知与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