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8
测量学8第八章
![测量学8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1380da9dfad6195f312ba6fd.png)
• 1.可量测性 • 2.直观性 • 3.一览性
§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三)地形图
地形图是地图的一种。
它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 地貌,用规定的符号和一 定的比例尺,按垂直(正 射)投影关系,测绘在图 纸上得到的地图。
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形。同时,地 图也是一个国家领土主权的重要标识。
• 地图与地面写景图或地面照片不同,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科学 的符号系统,完善的文字注记规则,并采用制图综合原则科学地反 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 (二)地图的特性
的水流方向等。绘图的比例不同,则符号的大小和详略程 度也有所不同。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数字地形图 digital topographicmap 将地形信息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采用计算机生成和计算机数据格式存储的地形图。
它不仅表示地面点的平面 位置,还表示地面点的高 低起伏状态。
1:2000
§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二、地形图比例尺
• 1.比例尺定义 • 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d与实地的水平长度D之比称为地图比例尺,即1/M=D/d • 式中,M是比例尺分母。 • 数字式 • 可以用比的形式,如:1:50 000,1:10万,也可以用分数式,如:1/50
分水线和集水线在山区的工程设计中有重要意义。
山区一系列形成 河流流域的分水岭。例如 秦岭为黄河与长江的分水 岭。
2 8
3.鞍部的等高线
典型的鞍部是在相对的两个山脊和山谷的会聚处,形如马 鞍。它的左、右两侧的等高线是大致相对称的两组山脊线和两 组山谷线。山脉的鞍部称为“岭”。鞍部或岭在山区道路的选 线中是一个关节点,越岭道路常须经过鞍部。
测量学试卷之八及答案
![测量学试卷之八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b282efa417866fb94a8e3f.png)
测量学试卷八一、填空题1. 1.测量中测定地面点位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和来实现的。
2. 2.珠穆朗玛峰高为8844.43米,其含义是:。
3. 3.观测竖直角时,在读取竖盘读数之前,应调节,使之。
其目的是使处于一个正确的固定位置。
4. 4.称为直线定向。
5. 5.用某一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一测回观测中误差为±15″欲使测角精度达到±5″,需要测个测回。
6. 6.在小三角测量中,由各个三角形连续形成的图形称为三角锁,而各个三角形连成的图形称为三角网。
7.7.一组闭合的曲线是表示山头还是洼地,要根据或来判断。
8.8.某幅正方形图幅编号为123°-4410.00-48.00,表示该图所在投影带的经度为123°,图幅西南角的坐标,X= KM,Y= KM。
9.9.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通常有、、和。
10.10.路基边桩测设的常用方法有和。
二、选择题1. 1.设A点的通用坐标为(38246.78,15525833.20)米,则该点所在6度带带号及其坐标自然值为()。
A)A)38、(2467.78,15525833.20)B)B)15、(38246.78,25833.20)C)C)38、(-497532.22,15525833.20)D)D)15、(38246.78,525833.20)2. 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A)A)竖轴竖直B)B)视准轴水平C)C)十字丝横丝水平D)D)十字丝竖丝竖直3. 3.经纬仪在进行角度观测之前,不必要满足的条件是()。
A)A)LL⊥VVB)B)CC⊥HHC)C)HH⊥VVD)D)CC⊥L′L′4. 4.一钢尺名义长度为30米,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30.015米,则用其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64.780米,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
A)A)64.748mB)B)64.812mC)C)64.821mD)D)64.784m5. 5.中误差反映的是()。
测量学 课后答案 (杨松林 杨腾峰 师红云 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
![测量学 课后答案 (杨松林 杨腾峰 师红云 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6c813aed551810a6f5248693.png)
1
C D O A A B
(45 12 47.4) 0 00 00 45 12 46.8 0 00 00 286 10 45.6 -0.9 106 10 45.2 60 57 57.8 60 57 56.7 334 46 09.4 -8.1 154 46 05.4 109 33 18.0 109 33 20.3
2
C D A
201 06 05.8
45 12 47.6
21 06 11.3
-5.5 201 06 08.6 155 53 21.2 155 53 20.1
45 12 47.9
15
225 12 48.2 -0.6
16.表3-9是一竖直角观测记录,试计算目标A、B的竖 直角及仪器的竖盘指标差。
表3–9 竖直角观测记录表
24
7) 钢尺量距时钢尺尺长不准、温度的变化:
系,前两项可用加改正数的方法消除。 8) 拉力的变化,定线不准:系,前者可加拉力计, 后者经纬仪定线。 9) 对点及投点误差:偶,往返测重新对点及投点。 10) 角度测量时经纬仪上主要轴线互相不垂直:系, 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度盘偏心误差、竖盘指 标差可用一测回测角取均值消除,竖轴误差可用 经纬仪整平的方法(照准任何目标,气泡偏移量 总是总偏移量的1/2)来消减 11) 经纬仪对中不准、目标偏心:系,仔细对中整平。
2c ″
平均 方向值 °′″
归零 方向值 °′″
各测回归零 方向值之平 均值 °′″
+3.5 (0 00 19.8) 0 00 00 0 00 18.6 240 58 13.7 +3.4 60 58 15.4 60 57 55.6 289 33 43.9 -2.9 109 33 42.4 109 33 22.6 335 53 39.2 -0.7 155 53 38.8 155 53 19.0 180 00 23.0 -4.0 225 12 48.9 -4.2 0 00 21.0
测量学名词解释
![测量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7fa8e156c175f0e7cd1377e.png)
测量学名词解释:
1、大地水准面:设想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
2、绝对高程: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3、方位角:地平坐标系的经向坐标,过天球上一点的地平经圈与子午圈所交的球面角。
4、等高线: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
5、测设:通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按照要求的精度,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6、地形图: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25.水准点:沿水准路线每隔一定距离布设的高程控制点。
26.水准管轴:水准管两端一般刻有2mm间隔的刻画线,刻画线的中点s称为水准管零点,过零点且与水准管内壁圆弧相切的纵向直线L-L称为水准管轴。
27.水准管分划值:水准管两端一般刻有2mm间隔的刻画线
30.竖盘指标差:当经纬仪置平后,竖盘读数系统零位的偏差。
31.直线定线:在距离测量时,得到的结果必须是直线距离,若用钢尺丈量距离,
丈量的距离一般都比整尺要长,一次不能量完,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一些点,
量工作。
第八章 测量学地形图基本知识
![第八章 测量学地形图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f529b2fed630b1c59eeb5b9.png)
课程目录 本章目录
地貌的判读
➢根据图内等高线判明实地的地势形态
地性线 各种典型地貌等高线
➢先了解图幅内整体概况,判明图内地势形 态的基本类型(山脉走向、水系分布、居 民点分布及主要交通情况等);
➢根据用图要求,对局部内容作详细观察、 分析,弄清地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及与其有 关的地势变化。
1:100万图幅左上角的起算纬度φ根和起算经度λ 根:
起算纬度 φ根=行序号×4°
起算经度 λ根=(列序号-31)×6°
按比例尺选择代码,查出相应图幅的纬差φ0和
经差λ0
各种比例尺的代码
比例尺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000
比例尺代码
B
C
DE
F
GH
课程目录 本章目录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 分幅与编号
➢图幅编号的计算方法
计算与比例尺相应的第四节行代码 行代码= [(φ根-纬度φ) / φ0 ] + 1
(不足三位向前补零 )
计算与比例尺相应的第五节行代码 列代码= [(经度λ -λ根) / λ0 ] + 1
(不足三位向前补零 )
课程目录 本章目录
二、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课程目录 本章目录
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则是着重表示自然现象 和社会现象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 地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交通旅游图、 水系分布图等。
课程目录 本章目录
一、地形图分类、用途及系列
➢大比例尺地形图 1: 500 1 : 1000 1 : 2000 1 : 5000
➢中比例尺地形图 1 : 1万 1 : 2.5 万 1 : 5 万 1 : 10 万
测量学 第8章 地形图的测绘
![测量学 第8章 地形图的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444c5c7831b765ce0508145b.png)
例如:河流名、 厂矿名、道路 名等。
地物符号——比例符号
房屋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草地
地物符号——非比例符号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假山
避雷针
亭
碉堡
窨井
井
纪念碑 里程桩 旗杆 水塔
塔
烟囱
灯塔
地物符号 ——线形符号
围墙 土围墙 1:2000图中的围墙 栅栏 铁丝网 绿篱 行列树
土坎 加固的坎 斜坡 加固斜坡 土垅 围墙 城墙 已毁城墙
② 正确处理视距长度。取决于测点间距离、比例尺、 碎部点性质。长——精度低,短——速度慢。
③ 合理掌握碎部点密度(特别是地貌点,必须是特 征点。 ④ 适当取舍(小路、树,起方位作用)。
⑤ 工作有计划,一般从图廓边开始。(针对你们, 刚开始尽量先测简单的地方,慢慢熟练)
⑥ 加强测绘工作检查(搬站检查零方向)图上所有 文字和注记尽量字头朝北.
等高线勾绘
先勾地性线(连接地貌特征点),再内 插等高线。
原理:比例内插法
(1)相邻两点的坡度视为均匀坡度。
(2)等高线之间的平距与高差成正比。
方法:计算法、目估法、图解法
步骤:定有无、定条数、定两端、平分中间
21.2 A 22 27.6 27 B
23
24
25
26
图上: 48mm / 6.4m = 7.5mm / m
1:2000
1:50000 1:500000
1:5000
1:100000 1:1000000
1:200000 1:250000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用途
3、比例尺的精度
地形图上0.1mm长度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7e3661a45177232f60a258.png)
9.误差分析
(1)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
误差来源:视准轴与管水准器轴不平行
消减办法:前后视距相等;对仪器进行检校
水准尺误差
误差来源:刻划不准确;尺长变化;零点磨损等
消减办法:对水准尺进行检验(0.5mm);在观测中安排偶数站
双面尺法—仪器高度不变,分别在前后尺上读取黑、红两面读数,得黑、红两次高差进行检核(较差 5 mm)
7.内业计算:高差闭合差计算,调整。待定点高程计算。
8.检验与校正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检验: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然后旋转180度,检查气泡是否居中
校正:旋转脚螺旋使气泡向零点移动偏距的一半,然后使用拨针拨动三个校正螺旋,使气泡移动到零点;反复进行
e、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11.大比例尺地形图传统测量。
图纸准备,会制作表网格,展绘控制点。
12.碎部测量
a安置,测仪器高
b照准定向点b,度盘归零
c照准c检测ac方向
d照准碎部点的视距尺,测夹角,距离,高差
e在安放经纬仪近处的平板上,用直径大于30cm的量角器,展绘碎部点方向,用直尺按比例尺测绘距离,如需高程,计算
安置仪器,设置照准标志。
(1)盘左,瞄准左方a,读水平读盘读数,
(2)松开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b b-a
(3)松开制动螺旋,纵转望远镜盘右,测 b-a
(4)相加除2
消除误差,多个测回,复测装置变换度盘位置180/n 3个测回。
6.方向观测法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b122b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f.png)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
下是测量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
1. 测量的定义:测量是通过比较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未知量的过程。
2. 测量的目的:测量的目的是获取准确、可靠、可重复的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
3. 测量的基本要素:测量包括被测量对象、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三个基本要素。
4. 测量的误差:测量中存在着各种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是由于测量仪器或方法的固有缺陷引起的,而随机误差是由于环境因素和人为
因素引起的。
5. 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
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6. 测量的单位:测量结果需要使用适当的单位来表示,例如长度可以用米、厘
米或英寸等单位。
7. 常见的测量方法: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比较测量等。
8. 测量数据的处理:在测量中,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
整理、筛选、统计和图表展示等。
9. 测量的不确定度:由于测量中存在误差,所以测量结果通常伴随着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范围或可信度的度量。
10. 校准和验证:测量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这些是测量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有更具体的问题,
可以继续提问。
测量学-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测量学-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05a7b8f121dd36a32d822d.png)
图8-5 等高线示意图
而且测绘有几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图8-11 视距测量示意图
⎭
⎬⎫
-+==v i D h kn D αα
tan cos 2 ——仪器乘常数,可取k =100
2.大平板仪的构造
大平板仪的构造由照准仪、图板、基座和附件组成。
(1)照准仪:图8-17为西安光学测量仪器厂制造的
竖盘、支柱和直尺所组成,其作用和经纬仪相似。
平板相当于水平度盘,照准目标后用平行尺来画方向线。
竖直度盘分划值为1°,向两个方向依正负每
望远镜水平时读数为0°。
在竖直度盘右侧附有水准管,读数前必须先调整水准管,当气泡居中时才能读取竖直度盘读数,直读到10′估读到1′,读数窗影像如图
′和+6°23′。
图8-23 按制定坡度选线示意图
称之为。
最新版《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
![最新版《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2826f0f8c75fbfc77db256.png)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测量学、测定、测设、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面、绝对高程、相对高程、6°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参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正高、大地高。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水下及空间点位的科学。
(2)测定是指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置坐标,或根据测量得的数据绘制地形图。
(3)测设是指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测量在实地标定出来。
(4)大地水准面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不规则的闭合曲面。
(5)地球椭球面是把拟合地球总形体的旋转椭球面。
(6)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7)相对高程是指选定一个任意的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此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6°带,即从格林尼治首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划分为一个投影带。
(9)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经投影所得的影响平面中,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是直线,且相互垂直,因此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即得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0)参心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的大地坐标系。
(11)地心坐标系是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球面为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12)正高是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13)大地高是指地面点沿法线至地球椭球面(或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大地高。
2. 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是什么?测量学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内容;区别:测定是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得的数据绘制地形图,而测设是指把设计图纸上设计好的坐标实地标定出来。
3. 简述Geomatics的来历及其含义。
来历: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将大学里的测量学专业、测量学机构好测量学杂志都纷纷改名为Geomatics。
Geomatics是一个新造出来的英文名词,以前的英文词典中找不到此词,因此也没有与之对应的汉译名词。
长安大学《测量学》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长安大学《测量学》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eae48c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3.png)
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0000
比例尺精度(m)
0.05
0.1
0.2
0.5
1.0
1
地形图图式
8-1 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
01
地形图图式是由国家测绘局统一制定的地物、地貌
02
符号的总称。
03
地物符号
04
比例符号
05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大时,常按测图的比例尺将其
06
1
8-3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
一、数字测图原理及其特点 3. 地形图图形的数据格式 地形图图形要素按照数据获取和成图方法的不同, 可区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数据格式。矢量 数据是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它 的数据量与比例尺、地物密度有关:栅格数据是图 形像元值按矩阵形式的集合。
形状大小缩绘到图纸上,绘出的符号称为依比例符
07
号。如一般房屋、简易房屋等符号。
1
8-1 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图式 地物符号 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1
8-1 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
二、地形图图式 1. 地物符号 (1)比例符号 (2)非比例符号 (3)半比例尺符号(线性符号)
1
8-1 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
03
1
等高线
8-1 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
三、等高线 4.等高线的分类 (1)首曲线(又称基本等高线),即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2)计曲线(又称加粗等高线),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描绘一根等高线。 (3)间曲线(又称半距等高线), 是按1/2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 高线,以便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 的地貌特征。
1
测量学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测量学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1992234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9.png)
一、图根控制测量
为测绘地形图布设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其控制点称 为图根控制点,简称图根点。
图根平面控制点宜在城市各等级控制点下加密,一般采用 图根导线、GPS测量方法布设,局部地区可采用交会定点法。
图根点的高程可应用图根水准测量、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 程测量或GPS测量方法测定。
二、测图的准备工作
三、经纬仪测图
测图作业程序
半圆仪(大量角器)
第四节 地物测绘
一、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地物类型 水系
居民地 道路网 独立地物 管线与垣墙 境界与界碑 土质与植被
地物类型举例
江河、运河、沟渠、湖泊、池塘、井、泉、堤坝、闸等及其附属建 筑物
城市、集镇、村庄、窑洞、蒙古包以及居民地的附属建筑物
铁路、公路、乡村路、大车路、小路、桥梁、涵洞以及其它道路附 属建筑物
d D
1 M
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
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000、1∶50000、1∶100000 小比例尺地形图:1∶250000、1∶500000、1∶1000000
(2)图示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
复式比例尺(斜线比例尺)
地物、等高线的相对位移不应超过规 范规定的平面、高程中误差的√2倍 。
二、地形图的检查
测图结束后,要对地形图进行全面的检查。 1. 室内检查 2. 室外巡视检查 3. 设站检查
三、地形图的整饰 整饰原则: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 图内整饰顺序:内图廓、坐标格网、控制点、地形点符号及高程注 记;独立物体及各种名称、数字的绘注;居民地等建筑物;各种线 路、水系等;植被与地类界;等高线及各种地貌符号等。 图廓外整饰:外图廓线、坐标网、经纬度、图幅名称及图号等。
《测量学》填空试题库及答案
![《测量学》填空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0cd48a76eeaeaad0f3304f.png)
填空题库及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5-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6-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6371km。
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轴。
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29°。
9-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500km。
10-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参考椭球面。
11-我国境内某点的高斯横坐标Y=22365759.13m,则该点坐标为高斯投影统一6°带坐标,带号为22 ,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29°,横坐标的实际值为-134240.87m,该点位于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以西。
12-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该点的绝对高程,而至某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它的相对高程。
第2章水准测量1.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方法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三种。
2.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3.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4.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5.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6.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7.水准测量中,转点TP的作用是传递高程。
8.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882 m。
9.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10.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竖轴铅垂,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视准轴水平。
第3章角度测量1-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测量学(第四版) 第8章 地形图应用
![测量学(第四版) 第8章 地形图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2da44136bd97f192279e9de.png)
写成以下四种形式的通用公式: X
1 P xi ( yi 1 yi 1 ) 2 i 1 1 n P yi ( xi 1 xi 1 ) 2 i 1 1 n P ( xi xi 1 )( yi 1 yi ) 2 i 1
椭圆形
56
长半径a 短半径b
P π a b
21
算例:地籍测量某宗地的丈量距离如下图,计算该宗地的 面积和宗地内房屋的面积(阴影线部分)。将图形分成两个 三角形和两个矩形计算面积:
规则几何图形面 积算例
房屋面积 PF 11.52m 6.52m 14.54m 9.82m 217.89m2 总面积
功能 捕捉组线、线段、圆弧等的端点 捕捉组线、线段、圆弧等的中点 捕捉圆弧、圆、椭圆等的圆心 捕捉独立点 捕捉圆弧等在00、900、1800、2700处的点 捕捉组线、线段、圆弧等的交点 捕捉符号、文本、属性等的插入点 捕捉垂直于组线、线段、圆弧等上的点 捕捉与圆弧、圆、椭圆等对象相切的点 捕捉组线、线段、圆弧等对象上的最近点
aAB
A .
DAB
.B
(三)数字地形图的点位量测和距离方位角量测
应用AutoCAD中的id(Identify)命令,可量测指定点的 X,Y,Z坐标(若为平面图,则只有X,Y坐标,Z坐标为零)。
量测池 塘面积
量测房 屋面积 量测道路侧石 圆曲线半径
量测道路中轴线 长度和方位角
56
11
用id命令进行点位的坐标量测时,须用snap(目标捕捉) 命令,实现对独立点(nod)、线条的端点(end)、中 点(mid)、交点(int)、圆周或圆弧的圆心点(cen) 等进行“捕捉”,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坐标值。
56 14
测量学知识点
![测量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bc5a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2.png)
测量学知识点测量学(Metrology)是一门研究测量技术和测量方法的学科,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实践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测量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测量的定义、测量的目的、测量的种类和测量误差的评估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测量学的重要性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测量的定义和目的测量是对物理量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的过程。
具体来说,它是通过比较待测物理量与已知标准物理量之间的差异来确定待测物理量的数值。
测量的目的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是了解被测物理量的数值大小,二是比较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二、测量的种类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测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长度测量: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直径等尺寸大小。
2. 重量测量: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或重量大小。
3. 时间测量:用于测量事件的发生顺序、持续时间等时间参数。
4. 温度测量: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大小。
5. 电量测量:用于测量电流、电压等电学参数。
6. 压力测量:用于测量物体的压力大小。
7. 流量测量: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的流速大小。
8. 精度测量:用于测量仪器的精度或误差大小。
三、测量误差的评估在测量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测量结果往往与真实值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个差别被称为测量误差。
评估测量误差是测量学中的重要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准确度:用于描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
2. 精密度:用于描述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3. 分辨率:用于描述测量仪器所能分辨的最小变化量。
4. 线性度:用于描述测量仪器在不同量程范围内的测量误差。
5. 灵敏度:用于描述测量仪器对待测物理量变化的响应程度。
总结: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技术和测量方法的学科,提供了对物理量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手段。
我们讨论了测量的定义、目的、种类以及测量误差的评估等知识点。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从而提高实际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学名词解释
![测量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12b07695acfa1c7aa00cc79.png)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3.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5.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含的地球形体成为大地体6.高差:两点间高程之差7.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
8.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因其高度不同而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9.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10.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1.视准轴: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视准轴。
12.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的位置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3.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简记为BM。
14.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个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15.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16.支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其他水准点上,也不自行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17.水平角:系指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间所夹的二面角。
18.竖直角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测量上称为倾斜角,或简称为竖角。
19.竖盘指标差:当视线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即正好指向90°或270°。
事实上,读数指标往往是偏离正确位置,与正确位置相差一小角度x,该角值称为竖盘指标差20.直线定线:地面两点间的距离大于整根尺子长度时,用钢尺一次(一尺段)不能量完,这就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学
中国建筑出版社
8-1 测图前的准备 图根点是直接提供测图使用的平面或高程控制点。测图前 应先进行现场踏勘并选好图根点的位置,然后进行图根平面 控制和图根高程控制测量。 图根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形条件而定,平坦开 阔地区的图根点密度不宜低于下表的规定。
一、图纸的选用 地形图测绘应选用质地较好的图纸,如聚酯薄膜、普通优 质绘图纸等。聚酯薄膜是一面打毛的半透明图纸,其厚度约 为0.07~0.1mm,伸缩率很小,且坚韧耐湿,沾污后可洗, 在图纸上着墨后,可直接晒蓝图。但聚酯薄膜图纸易燃,有 折痕后不能消除,在测图、使用、保管时要多加注意。
D c b s a d bP′ c dP a
f f H
A C
BT
航片中心投影
2、中心投影引起的像点位移
S
只有当地面绝对平坦,且摄影时像片 有能够严格水平,中心投影图才与地形 图所要求的铅垂投影保持一致。
H1
f a b c d′ d P H2
当地面起伏时,如图所示,D为地面 点,它们对基准面T的高差为+h,在中 心投影像片上产生了像点位移,投影误 差。 投影误差的大小与地面点对基准面T的 高差成正比,与距投影中心点的距离成 正比。
四、展绘控制点 步骤: (1)按分幅规定或实际需要确定图幅左下角坐标。 (2)根据测图比例尺标出对应方格网线坐标。 (3)确定控制点所在方格。 (4)精确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并标出“+”号。 最后量取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已知的距离相比较,作 为展绘控制点的检核,其最大误差在图纸上应不超过 ±0.3mm,否则控制点应重新展绘。 经检查无误,按图式规定绘出导线点符号,并注上点号和 高程,这样就完成了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三、方向交会法 分别在两已知点上设站,测定 各已知边与碎部点的水平方向线, 从而交会定出碎部点。
四、距离交会法 分别量出待定碎部点至两已知 点(或已知碎部点)的距离,然 后按距离交会法定出碎部点的位 置。 另外,直角坐标法和方向距离 交会法也是常用的方法。
五、测图时一个测站上的作业过程: 测图时一个测站上的作业过程: (1)测站准备工作: 对中、整平、量仪器高I 测竖盘指标差x(了解仪器竖盘指标差的大小,以确定是否 需要进行竖盘指标差的改正) 定向拨零(后视一控制点,水平度盘配置为0°00′00″)。 (2)立尺:立尺员依次在特征点上立尺,以便观测员观测。 (3)观测:观测员读取视距(上、下丝读数差l=a-b)、 水平角读数β、垂直角读数α、照准高读数(中丝读数v)。
C
D
h A B D′ 地形起伏产生投影误差 T0
在基准面上的地面点的投影误差为零。 因此,在航测内业中,可根据少量的地面已知高程点,改变基 准面的高程,采用分层投影的方法,将投影误差限制在一定的 范围内。
S f a b c d′ d P H2
H1
C
D
h A B D′ 地形起伏产生投影误差 T0
3、航摄像片倾斜误差 如图,水平像片上的一个矩形,由于 像片倾斜产生位移成为在倾斜像片上的 梯形,导致像片各处的比例尺不一致。 像片是一个空间平面(三元一次方 程),根据地面已知控制点可算出相应 的像片点位,进而可求解像片平面方程 参数,然后旋转(或光学投影)成水平 面。 像片曲卷会形成桶形失真,潮湿等原 因会带来非均匀变形。一般通过多个地 面控制点(>=4,如9个或25个)进行 高次方程的图象纠正。
• 以M点的构像m1、m2为准,像点在其 左侧的为正,反之为负。那么A、B两 点的生理视差为:
A=m1a1-m2a2<0, B= m1b1-m2b2>0。
• 显然,M点的生理视差为零。由此可见, 当物点比注视点远时,其生理视差小 于零,反之大于零。这种由于物点远 近所形成的生物视差,经过大脑的处 理,便产生空间物体远近不同的立体 感觉。人们能够在模拟航测仪器上 “看立体”,就是根据上述道理。
对于地貌,碎部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 谷线等地性线上。如山顶、鞍部、山脊、山谷、山坡、山脚 等坡度及方向变化处。 为了能够真实地表示实地情况,要求碎部点保持足够的密 度,在平坦田园,碎部点间距应<=图上20mm。 碎部点相对于最近图根点的误差在规范中有限制。
二、极坐标法 在已知点上设站,以另一已知点定向,测定各碎部 点至定向边的水平角及到测站的距离及高差,从而确 定碎部点的位置。
七、几种碎部测量方法
经纬仪测绘法(使用半圆仪): 经纬仪、半圆仪、图板、皮尺/钢尺/视距尺 经纬仪+皮尺/钢尺——测记法
光电测距仪(全站仪)测绘法——电子平板法: 全站仪、通讯线、便携机+电子测图软件
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 经纬仪、小平板仪、皮尺/钢尺/视距尺
小平板测图法: 小平板、皮尺/钢尺
8-3 小平板仪的构造和使用 • • • • 平板仪分为大平板仪和小平板仪 小平板仪:图板、照准器、三角架 平板仪测图原理 平板仪的安置:
– 对点 – 整平 – 定向
平板仪 plane table
按图解测量原理设计制造,用于平板仪测量的测绘仪器。 按其照准仪和基座的结构不同可分为: ①大平板仪,是平板仪测量的主要仪器,由平板、照准仪、基 座以及方框罗盘、对点器和独立水准器等附件所组成;
二、绘制坐标格网 在绘图纸上,首先要精确地绘制直角坐标方格网,每个方 格为10cm*10cm。格网线的宽度为0.15mm,绘制方格网一 般可使用坐标格网尺,也可以用长直尺按对角线法绘制方格 网。 绘制坐标格网线还可以有多种工具和方法,如坐标格网尺 法、直角坐标仪法、格网板划线法、刺孔法等。 此外.测绘用品商店还有印刷好坐标格网的聚酯薄膜图纸 出售。
例4-3: 在A点架设仪器对B点进行观测,读得上下丝读数之差 为0.431,竖直角 -2°42′,仪器高1.45m,中丝读数1.211m. 求AB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解:DAB = 100 × 0 .431 × cos2( -2°42′) = 43.00 m
二、视距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视距测量精度较低:1/200 – 1/300 读数误差、垂直折光影响、视距尺倾斜引起的误差(表8-1) 视线离地面1米以上、视距尺竖直、注意各节尺的塔尺接 头准确、成像稳定
8-6 地籍测量简介
一、地籍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二、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三、地籍图的测绘与地籍调查 四、土地面积量算 专题讲授
8-8 航空摄影测量简介 航空摄影测量是利用航空摄影像片测绘地形图的一种方法。 大面积成图项目中,它与白纸测图相比具有成图速度快、精 度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季节限制等优点。 国家测绘部门采用这种方法测制1/1万—1/10万国家基本 图。工农业部门也用它来测制1/2000、1/5000等大比例尺地 形图。 土地部门用它来测制1/1万土地详查图。
8-5 地形图的绘制 碎部点展绘在图上后,要对照实地随时描绘地物和等高线。 当测区较大,由多幅图拼接而成,要及时进行接边检查。最 后对地形图进行整理和修饰。 一、地物描绘 地物测绘的主要内容是将地物的形状和大小按成图比例展 绘在图纸上,并配置相应符号.
二、等高线勾绘 地貌测绘的主要内容是将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态按成图比例 用等高线或特殊地貌符号测绘在图纸上。 勾绘等高线的基本原理是将碎部点连接组成三角形网,然 后对每条边按高差均匀内差高程点,同高程的点光滑连接而 成。 等高距的选择与测图比例尺和地面坡度有关,参见 P147 之表8-6
8-4 碎部测量的方法 碎部点是地物、地貌的特征点。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一、碎部点的选择 对于地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如房 角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河岸线转弯点以及独立地物的 中心点等。 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由于地物形状极不规则,一般规定主要地物凹凸部分在图 上大于0.4mm时,可用直线连接。
8-2 视距测量 一、视距测量原理 利用望远镜的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 高差的方法。 1、视线水平时的距离和高差 距离 D = K × l + C 高差 h = i – v K — 视距乘常数,=100; C — 视距加常数,=0
2、视线倾斜时的距离和高差 距离 D = k l cos2α 高差 h = ( 1 / 2 ) k l sin2α+ i – v 式中:l为上下丝读数之差; α为竖直角; i为仪器高; v为目标高(中丝读数); k = 100
一、航摄像片的基本知识 航空摄影是用航空摄影机在飞机上对地面进行摄影,所摄 得的像片是测图的基本资料。 航摄一般在晴朗无云的天气进行,按选定的航高在测区内 规划好的航线上飞行,对地面作连续摄影。
通常采用的的像幅有:18*18cm、23*23cm等。 航向重叠为60%--65%,不得<53%相应的观测数据。 (5)计算:计算出平距D、高程H(坐标与高程)。 D = kl cos2α H = H0 + ( 1 / 2 ) kl sin2α+ i – v (6)展点:用量角器(展点板)将各碎部点按成图比例展 绘在图纸上,并配置相应符号。
六、碎部测量注意事项 1、观测人员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后,应重新瞄准起始方 向检查其变化情况。与起始方向读盘读数偏差不得超过4‘。 2、立尺人员应观察立尺点周围情况,弄清碎部点之间的关 系,地形复杂时还需要绘出草图,以协助绘图人员作好绘图 工作。 3、绘图人员要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晰,并做到随测 点,随展绘,随检查。 4、当每站工作结束后,应进行检查,在确认地物、地貌无 测错或漏测时,方可迁站。
三、格网的检查和注记 在坐标格网绘好以后,应立即进行检查: 首先检查各方格的角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偏离不应大于 0.2mm; 再检查各个方格的对角线长度应为141.4mm,容许误差为 ±0.3mm,图廓对角线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的容许误差为 ±0.3mm; 若误差超过容许值则应将方格网进行修改或重绘 。 坐标格网线的旁边要注记坐标值,每幅图的格网线的坐标 是按照图的分幅来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