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第一章(1)
生产计划与控制第一章读书笔记
![生产计划与控制第一章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a456eb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a.png)
生产计划与控制第一章读书笔记一、章节主要内容概述。
第一章通常会对生产计划与控制这一概念进行总体的介绍,包括其在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它可能阐述了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如人力、设备、物料、信息等,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是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础。
二、重点概念理解。
1. 生产计划。
- 生产计划是对企业生产任务作出统筹安排,规定着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生产的品种、质量、数量和进度等指标。
它是企业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
例如,一个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可能会明确在接下来的季度里要生产多少款不同型号的汽车,以及各型号汽车的大致生产时间安排。
2. 生产控制。
- 生产控制则是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调整。
它确保生产过程按照计划进行,当出现偏差时(如原材料供应延迟、设备故障等),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在生产线上,如果某个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出现延误,生产控制部门就要调整生产顺序或者寻找替代零部件来源,以保证生产线不停顿或者将生产延误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与意义。
1. 目标。
- 满足客户需求是首要目标。
无论是按时交货、保证产品质量还是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都是为了让客户满意。
例如,一家服装制造企业需要根据市场流行趋势和客户订单要求,制定生产计划并有效控制生产过程,确保在时装季节到来时,能够将符合潮流且质量合格的服装按时送到客户手中。
- 提高生产效率也是重要目标。
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资源利用(如减少设备闲置时间、降低库存积压等),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班次,使设备在一天内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避免过度生产导致库存积压占用资金。
2. 意义。
- 对于企业内部管理而言,有效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有助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生产部门需要依据计划安排生产,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采购原材料,销售部门则根据生产进度安排销售活动等。
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避免了工作的混乱和资源的浪费。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457c3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d.png)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掌握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编制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生产控制的基本方法,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调度、监控与调整策略。
3. 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编制生产计划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生产控制方法,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有效调度、监控与调整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生产管理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生产管理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产计划与控制在企业节能减排、绿色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生产计划基本概念:讲解生产计划定义、分类及作用,分析生产计划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生产计划概述2. 生产计划编制方法:介绍生产计划编制的原则、程序和常用方法,如线性规划、网络计划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3. 生产控制策略:讲解生产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调度、监控与调整策略。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生产控制策略4. 生产计划与控制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探讨生产计划与控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应用5. 生产计划与控制软件:介绍常用的生产计划与控制软件,如ERP、MES 等,分析其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规划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规划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4c367e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2.png)
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规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合理调配物料资源,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特订立本《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规划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规划管理工作。
全部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必需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生产计划管理第一节生产计划编制1.生产计划编制的目的是依据市场需求、产能和资源情形,订立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和交付时间的准确性。
2.生产计划由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编制,各部门负责供应相关数据支持。
3.生产计划的编制周期为每月,包含生产任务分解、生产订单订立等内容。
具体编制过程由生产计划部门负责订立并报告有关部门。
4.生产计划应充分考虑资源和制约因素,确保可执行性和经济性。
第二节生产计划审核与发布1.生产计划的审核由生产计划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进行,包含生产调度部门、销售部门等。
2.生产计划审核的重要内容包含任务合理性、资源配备是否充分、交付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
审核结果由审核人员签字确认,并将看法反馈给生产计划部门。
3.审核通过的生产计划由生产计划部门负责发布,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三节生产计划执行与监控1.生产计划的执行由生产调度部门负责,确保生产任务依照计划进行。
2.生产调度部门应及时与各部门沟通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调整计划布置。
3.生产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生产调度部门应及时监控生产进度,确保任务定时完成,并及时报告生产计划部门。
第四节生产计划评估与调整1.生产计划的评估和调整由生产计划部门负责。
2.生产计划评估的重要内容包含完成情况分析、任务调整建议等。
评估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并依照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三章物料需求规划管理第一节物料需求计划编制1.物料需求计划编制的目的是依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订立合理的物料采购计划,确保物料供应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物料需求计划由采购部门负责编制,各部门负责供应相关数据支持。
生产排产计划管理规定(3篇)
![生产排产计划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9f0f4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2.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部门及相关部门的生产排产计划管理工作。
第三条生产排产计划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需求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2. 综合平衡:统筹考虑生产资源、市场需求、生产周期等因素,实现生产计划的综合平衡。
3. 优先级原则:优先满足关键产品、重点客户和紧急订单的生产需求。
4. 预防为主:加强生产计划的前瞻性,预防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第二章生产计划编制第四条生产计划编制依据:1. 市场销售预测;2. 客户订单;3. 库存状况;4. 生产能力;5. 人力资源;6. 物料供应;7. 质量要求;8. 法定节假日。
第五条生产计划编制流程:1. 收集信息:各部门收集相关生产计划编制所需的信息。
2. 分析预测:对市场销售、客户订单、库存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需求。
3. 制定初步计划:根据分析预测结果,制定初步的生产计划。
4. 汇总平衡:各部门汇总初步计划,进行资源平衡和调整。
5. 审核批准:生产计划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报公司领导审批。
6. 下达执行:批准后的生产计划下达给生产部门和相关单位执行。
第三章生产计划执行第六条生产计划执行要求:1. 生产部门应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执行生产任务。
2. 生产部门应加强生产调度,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3. 生产部门应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4. 生产部门应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
5. 生产部门应加强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第七条生产计划执行监控:1. 生产部门应定期检查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生产部门应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
3. 生产部门应建立生产计划执行跟踪制度,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四章生产计划调整第八条生产计划调整条件:1. 市场需求发生变化;2. 客户订单发生变化;3. 生产能力发生变化;4. 人力资源发生变化;5. 物料供应发生变化;6. 质量问题导致生产计划需要调整。
生产计划管理-1-基本概念
![生产计划管理-1-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9194e1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f.png)
三、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 生产 运作、理财和营销
财务
营销
人力资源
技术
生产运作
四、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基本 内容
1.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高效、低耗、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 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在适当的时侯, 以适当的价格, 向顾客提供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基本内容: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 设计、
二、科学管理运动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工作研究(Industrial Psychology)
吉尔布雷斯(Frank Gilbreth)夫妇
装配流水线(Moving Assembly Line)
甘特(Henry Gantt)、福特(Herry Fort)
行为技能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能力,组织协调 能力。
1.2 生产运作的分类
制造性生产 服务性运作 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运作的异同 生产运作的类型 不同生产运作类型的特征
一、制造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 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按工艺过程特点:连续性生产(流程式生产)与离 散性生产 (加工装配式生产) 按物流的特征:V型、A型和T型企业 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
“以变应变” :对生产系统有关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来适应外 界需求的变化 ,如BPR,AM
三、理想的供需关系
按需生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出发点,准时性是组织 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准时(Just-in-Time, JIT)生产的概念来自于日本企业。 在需方需要的时间、在需方要求的地点,将需方所需的
生产计划管理(1)
![生产计划管理(1)](https://img.taocdn.com/s3/m/8bec22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c.png)
生产计划管理1. 概述生产计划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资源情况,合理安排和管理生产计划的过程。
它是企业实现高效生产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管理,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生产计划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常用的生产计划管理方法和工具,帮助企业建立高效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2. 生产计划管理的重要性生产计划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能够有效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
合理的生产计划能够将资源的使用最大化,避免生产线闲置和过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还能够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等待和延误,减少工艺上的不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2.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管理,企业可以有效控制材料的使用,减少库存和堆积的风险。
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2.3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规范性,提高产品质量。
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人力和设备资源,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2.4 增强客户满意度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管理,企业可以准时交付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
合理的生产计划能够确保生产过程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准确预估生产周期和交货时间,避免因生产计划不当而导致的交货延误。
3. 生产计划管理方法和工具3.1 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 是一种常用的生产计划管理方法。
它基于企业的生产需求和物料库存情况,通过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预测生产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MRP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计算所需物料数量和交货时间,优化物料采购和生产调度,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能力。
3.2 JITJust-In-Time (精益生产) 是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生产计划管理方法。
【精品资料】华为生产计划手册
![【精品资料】华为生产计划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01aa05ccfc789eb172dc895.png)
计划手册(V2.0)计调业务管理部前言企业各方面的运作需要计划的支持,计划及其控制是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
生产计划作为公司物流的核心,从93年起一直在摸索和实践适合华为特色的计划理论和计划方法。
经过近十年的积累,生产计划从当初单一的计划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计划方法共存且有强大IT支持的计划系统,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为了总结和复制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以及实现计划系统工作规范化、工作模板化,我们编制了这本书。
本书吸收了近几年来华为公司物流计划采用的先进理论、方法体系以及一些成功经验,在内容上做到普遍性、先进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良好结合。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全面性。
内容上包括了维护计划参数和环境、制定需求计划、调整主生产计划、制定物料计划、分析和控制计划和计划统计等全部6个计划业务模块;同时介绍了计划发展历史、销售计划与预测、研发物流计划、BOM、MRPII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公司级变革项目ISC 的阶段性成果。
本手册的第二个特点是实用性。
从基本的计划理论到业务流程,从业务流程到详细的操作指导,从正面的操作指导到反面的案例,多角度回答了“如何做计划”这样一个问题。
本手册的第三个特点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
本书的编著者都是长期从事生产计划工作的业务骨干,他们既吸收了先进的计划理论,同时将自身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写了出来。
全书共分为三篇,共十四章。
第一篇主要是对计划基础知识和生产计划方法进行概述,第二篇主要介绍生产计划制定的主要方法,第三篇主要围绕计划分析和计划统计。
第一篇编写分工如下:丁智编写第一章,曹金荣编写第二、三章,杨兴武编写第四章,第一篇由唐建国、张毓飞主审。
第二篇的编写分工如下:钟效培编写第一、二章,第三、四、五章主要由褚小四、于成刚、华峰、何娟等人共同编写,张毓飞编写第六章。
第二篇由何娟、张勇维主审。
第三篇别写分工如下:庾用滔编写第一章,程哲编写第二章,第三、四章由鲍在平、程哲、郑敏、肖勇等人共同编写,第三篇由刘国伟、唐建国主审。
生产计划控制培训
![生产计划控制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ea4a64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2.png)
生产计划控制培训第一章:生产计划控制概述1.1 生产计划控制的定义生产计划控制是指通过对生产计划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使得生产活动能够按照计划进行,以实现生产目标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1.2 生产计划控制的重要性生产计划控制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证生产活动按时、按量、按质地进行,确保生产成本的控制和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3 生产计划控制的内容生产计划控制包括生产计划编制、生产任务下达、生产进度跟踪、生产资源调度和生产成本控制等内容。
第二章:生产计划编制2.1 生产计划编制的目的生产计划编制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状况,确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2.2 生产计划编制的原则生产计划编制应遵循合理、科学、周密和灵活的原则,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企业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匹配,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2.3 生产计划编制的程序(1)收集市场信息,分析市场需求;(2)评估企业资源,确定生产能力;(3)制定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任务;(4)编制生产计划表,明确生产任务内容和时间节点。
第三章:生产任务下达3.1 生产任务下达的目的生产任务下达是指根据生产计划,安排具体的生产任务和生产计划,确保生产活动按照计划进行。
3.2 生产任务下达的原则生产任务下达应遵循明确、及时、合理和可行的原则,确保生产任务的准确、全面和有效下达。
3.3 生产任务下达的程序(1)制定生产任务计划,明确生产任务要求;(2)下达生产任务指令,告知生产人员生产任务内容;(3)协调资源安排,确保生产任务实施。
第四章:生产进度跟踪4.1 生产进度跟踪的目的生产进度跟踪是指对生产活动的进度进行监控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确保生产活动按照计划进行。
4.2 生产进度跟踪的原则生产进度跟踪应遵循全面、及时、精确和可靠的原则,确保生产进度的准确掌握和实时跟踪。
4.3 生产进度跟踪的内容(1)收集生产进度数据,分析生产进度情况;(2)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确保生产任务的实施;(3)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保障生产进度。
生产计划与控制(第一章)
![生产计划与控制(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8f653c5577232f60ddcca114.png)
某种产品所需工时,材料, 零配件和生产能力计划
水池式
推动式
抖动式
瓶颈式(同步制造) 瓶颈式(同步制造)
1.3 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构成(E)
1.3.3 生产过程规划的层次
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系统设计的四种思路
水池式(pond-daining system)__生产控制着眼于保持 库存量以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推动式(push system)__着眼于前期信息,用以管理和 控制物流 拉动式(pull system)__着眼于降低生产过程各个环节 的储备量 同步制造(synchronous manufacturing)__约束理论, 整个生产系统绩效取决于生产作业中的瓶颈环节(鼓 (drum),缓冲器(buffer),绳子(rope))
第一章 绪论
1.1 1.2 1.3 1.4 生产和生产系统 生产管理及其发展历程 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构成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内容及其作用
1.1 生产和生产系统(A)
生产--活动 生产 活动 1.1.1 投入(input)
生产要素--生产过程投入的各种生产资源 材料, 生产要素 生产过程投入的各种生产资源( 生产过程投入的各种生产资源
1.3 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构成(A)
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构成
运作层 决策层
营销 成本 战略目标(使用) 企业经营战略 生产策略 时间 质量 柔性(竞争优势重点) 运作层 供应 支持
产品开发 新设想 研究开发 R&D
营销 管理 促销 市场客户 产品 性能
制造 生产过程规划 与计划控制
配送
市场 客户
新产品 设计
1.4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内容及其作用
葛泽尔(Norman Gaither)经验
煤矿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煤矿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https://img.taocdn.com/s3/m/7ad22ba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a.png)
煤矿生产计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煤炭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全面加强煤矿生产计划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煤矿生产计划由生产接续计划(包括综采搬家倒面计划)、原煤产量、进尺计划等组成。
生产计划按计划期限长短可分为中长期计划(3-5年规划)、短期计划(年度、季度)和作业计划(月度计划)。
年度计划是各单位年度经营目标,季度和月度计划是年度计划的分解。
第三条煤矿生产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严肃性。
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二)科学性。
计划要符合客观实际,瞻前顾后,留有余地。
(三)先进性。
依据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赶超先进水平,积极高效。
(四)规范性。
计划任务和指标计算符合煤炭行业技术经济政策法规和计算办法。
第 1 页共1 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章节重点总结
![生产计划与控制章节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3ecb1aa300a6c30c229f58.png)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产和生产系统1、生产是人们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有组织的活动,将投入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有效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便可称为生产。
2、生产系统模型:第二节生产管理及其发展历程1、制造企业的基本职能:营销、生产、财务2、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差异:制造业服务业产出的产品有形的无形的投入的主体物料人力转换过程资本密集型劳力密集型第三节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构成1、生产过程规划的职能:(1)长期能力规划:涉及所有生产线,一般由生产主管负责。
内容:厂址及设施选择、生产规模和能力设定、资质或外购策略、只要资源供应商的选定、生产过程中生产流程和新自动化体统的选择等。
(2)中期规划:面向产品族,称之为综合计划,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
内容:生产资源配置,编制各项资源计划,包括人力计划、库存计划、动力需求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和设备改造计划等。
(3)短期计划:只管某一项产品,由工厂的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称之为主生产计划。
内容:规定各种零部件的生产数量及时限。
(4)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由制造部门的生产管理人员负责。
内容:编制零、部件生产计划、材料采购计划、作业计划。
2、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系统的设计:(1)水池式:生产控制着眼于保持库存量以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2)推动式:着眼于提前期信息,用以管理和控制物流。
推动式是提前准备好材料和零部件,按需求发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或仓库,按计划来推动生产过程的物流。
MRP (3)拉动式:着眼于降低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储备量。
准时制生产(JIT)(4)同步制造:同步制造的理论基础是哥德纳特提出的约束理论,整个生产系统绩效取决于生产作业中的瓶颈环节。
第二章企业制造战略第二节产品赢取订单要素的确定1、赢单要素:指企业的竞争优势重点所在,反映该企业锁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
2、达标要素:则是魔球竞争优势的约束条件。
第三节制造过程选择1、生产过程结构的分类:(1)连续生产:连续生产是根据需求而常年无间歇性地生产产品,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全过程自动化,如炼铜、化工、炼钢等行业。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三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22eb3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0.png)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生产计划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计划的有序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涉及生产计划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生产计划管理的目标是按照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资源,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行性。
第四条生产计划管理应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生产计划管理应与其他管理制度相互配合,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
第二章生产计划的编制第六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和生产能力进行合理安排。
第七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考虑到产品的生产周期、过程能力和仓储条件等因素。
第八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条件下降低操作成本和提高效益。
第九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定期进行,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与市场部门和供应链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计划的一致性和协同作用。
第三章生产计划的执行第十一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按照计划的要求完成生产任务。
第十二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遵循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
第十三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及时调整,确保计划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四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与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相结合,确保物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顺利出货。
第十五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建立相关的绩效评估机制,对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四章生产计划的监督与评估第十六条生产计划的监督应由专门的生产计划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七条生产计划的监督应定期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八条生产计划的监督应与生产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计划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
第十九条生产计划的评估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第二十条生产计划的评估应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下一阶段的计划编制提供参考。
第五章生产计划的调整与优化第二十一条生产计划的调整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资源的变动进行灵活调整。
生产计划与控制(第一章)
![生产计划与控制(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b0041a21192e45361066f522.png)
产品布置、工艺布置、定位布置
工 艺 布 置
零件1 零件1 A B C
零件 3 零件 2
零件2 零件2
D (a)
E
F 零件 1
零件 3 B D 零件 1
产 品 布 置
零件 1
A
零件 2
D
E
C
零件 2
零件 3
E
(b)
F
A
零件 3
产品布置、工艺布置、定位布置
工艺布置——即按生产工艺的特点来组织生 产单位,在一个单位(如车间)集中同种类型的设备及 工人。如: 机械加工车间:车床工段、铣床工段、 机械加工车间:车床工段、铣床工段、钻床工段 热处理车间:淬火工段、 热处理车间:淬火工段、退火工段
连续型生产和离散型生产
连续型生产是指物料连续\均匀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 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化工\炼油\ 冶金\食品\造纸等.流程式生产. 组织管理特点:产品工艺加工过程相似;按工艺流程布置 生产设备;车间\工段按工艺阶段划分。 组织管理重点:保证原材料\动力的连续\不间断供应;加强 维护保养;实时监控;保证安全生产. 离散型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间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 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轧钢\汽车 制造\服装等.加工装配式生产. 组织管理特点:零件加工彼此独立;通过部件装配和总装形 成产品;协作关系复杂;管理难度大. 组织管理重点:控制零部件的生产进度,保证生产的成套性.
大量生产、批量生产和单件生产
批量生产 特点:品种较多,单产品产量较小;成批轮番生产。 工作地或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短。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 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 单件小批成产 特点: (1)品种繁多,每一品种的产量极少,生产重复率低。 (2)设计方面:一品一设计,设计质量不高。 (3)工艺方面:一品一工艺,工艺质量不高。 (4)生产组织方面:粗略分工,专业化水平低。设备集群式布 置,产品路线长。 (5)生产管理方面:粗略工时定额;协作关系不稳定,质量和 交货期不易保证。例行管理少,例外管理多。人员多。
计划生产管理规定(3篇)
![计划生产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8e947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d.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物料仓库、质量检验等部门。
第三条计划生产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高效、节约的原则,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四条本规定由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章生产计划编制第五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依据公司年度生产目标、市场销售预测、库存状况等因素进行。
第六条生产计划编制流程如下:1. 市场销售部门提供销售预测报告;2. 生产计划部门根据销售预测报告,结合生产能力和库存状况,编制初步生产计划;3. 生产计划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初步生产计划进行调整;4. 生产计划部门将调整后的生产计划提交给生产部经理审批;5. 生产部经理审批通过后,将生产计划下达给各生产车间。
第七条生产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2. 计划产量;3. 计划生产时间;4. 生产车间;5. 物料需求;6. 质量要求;7. 安全生产要求。
第八条生产计划编制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并通知相关部门。
第三章生产计划执行第九条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各生产车间应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第十条生产车间在执行生产计划时,应做好以下工作:1. 按时完成生产任务;2. 保证产品质量;3. 严格控制生产成本;4. 优化生产流程;5. 及时反馈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第十一条生产车间在执行生产计划过程中,如遇生产瓶颈,应及时向生产计划部门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十二条生产计划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四章物料管理第十三条物料管理是计划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按照物料管理流程进行。
第十四条物料管理流程如下:1. 物料需求计划编制;2. 物料采购;3. 物料入库;4. 物料领用;5. 物料库存管理;6. 物料报废处理。
露天矿山生产计划
![露天矿山生产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89418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9.png)
露天矿山生产计划为确保露天矿山的高效生产和安全运营,制定本生产计划,以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组织。
第一章:生产目标与任务1.1 生产目标:本次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矿山的稳定产能,提高矿石的采掘效率,并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1.2 生产任务:(1)矿石开采:按照规定的采矿区域和采矿时间进行矿石的采掘工作,确保采矿量达到预定指标。
(2)矿石运输:精心组织矿石的运输工作,保证矿石按时送至加工厂,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安全事故。
(3)设备维护:定期对挖掘机、运输车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环境保护:加强对矿山周边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二章:生产组织与管理2.1 组织架构:建立生产管理部门,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
2.2 任务划分:根据生产任务的不同要求,将生产工作划分为不同的专业组,明确各组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2.3 人员培训: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2.4 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确保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
第三章:生产控制与监督3.1 生产计划编制:对每个生产周期进行详细的生产计划编制,确定好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确保生产进程的顺利推进。
3.2 生产数据监控:建立健全的生产数据监控系统,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 生产质量检验: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四章:应急预案与问题处理4.1 应急预案: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人员疏散、设备检修等方面的措施,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并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4.2 问题处理:对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及时反馈和解决机制,确保问题得到迅速处理,以避免对生产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生产计划第一章资料
![生产计划第一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5b184c76529647d26285202.png)
他强调:
每一个工人的技巧、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应该 被准确测定。
时间研究。
原材料明细表, 工作方法, 排序等方法被用来去 组织车间的生产。
主管要被严格地选择和训练。
津帖激励系统的利用。
2019年6月20日星期四
版权所有
第11页总 页
科学管理(Cont’d)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1920s),福特公司 (Ford Motor) :
加工、装配后将投入 汽车
转换成汽车
包装和运输货物到目 的地
吸引顾客,推销和出 售商品
发送后的货 物
出售的商品
餐馆
顾客、食品、厨师 烹调食品和提供服务 顾客及食品
医院
2019年6月20日星期四
病人、医生、护士、 诊断和治疗 药物、医疗设备等
版权所有
健康的病人
第9页总 页
第二节 生产管理及发展过程
生产管理:
版权所有
第16页总 页
三个主要生产系统
机械化, 专业机械化, 泰勒, SPC, 数控机床,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管理 (CAM)
1800 通用件的生产
1900
福特的大规 模生产
2000 丰田系统
2019年6月20日星期四
版权所有
第17页总 页
制造技术的创新
工业机器人 数控机床(NC)和计算机化的数控机床(CNC) 成组技术(GT) 柔性制造单元(FMC) 柔性制造系统(FMS) 自动化仓库和存取系统(AS/RS)
2019年6月20日星期四
版权所有
第6页总 页
生产系统—生产系统模型
决策
决策
管理
供应商
反馈 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课程简介
o 主要内容 o 主要教材
n 《生产计划与控制》,李怀祖 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 n 《生产运作与分析》(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7
o 教学与考核
n 课堂考勤 n 课后作业 n 期末考试
o 要求
2020/11/26
o 生产要素投入:直接投入,材料、劳动力、 资金、能源和设备等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生产转换系统
企业
主要投入 转换系统
产出
汽车厂
原材料、零部件、 设备、工具、人员 和动力
运输公司 卡车、燃料、待运 货物、人员
百货公司 顾客、商品柜台、 存储商品、售货员
加工、装配后将投入 汽车
转换成汽车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o 产出形式
n 有形产出(产品):汽车、船舶等; n 无形产出(服务):学校、医院、运输报告等
o 产品效用:所有产出的产品和服务都有价 值
n 形体转换 n 位置转换 n 信息转换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转换过程:产品制造和完成有效服务
行业 制造业
n 时间研究。
n 原材料明细表, 工作方法, 排序等方法被用来去 组织车间的生产。
n 主管要被严格地选择和训练。
n 津帖激励系统的利用。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科学管理(Cont’d)
o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1920s),福特公司 (Ford Motor) :
n 产品的标准化设计 n 大规模生产 n 低成本 n 流水线 n 劳动的专业化 n 通用件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第一章 绪论
o 生产和生产系统 o 生产管理及发展 o 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构成 o 练习与作业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生产和生产系统
o 生产: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有组织的活 动。
o 投入:
n 生产要素:材料、劳动力、资金、设备和能源 等
n 投入分类: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产品组成部 分和不成为产品组成部分;间接人工投入
工人的合作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科学管理(Cont’d)
o 1950s, Edwards Deming and J. JM Juran o 把统计质量控制技术与工人参与质量管理
改进的思想传播到是日本,日本企业经过 60年代和70年代的实践,创造出TQC的体 系
2020/11/26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第三节 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构成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一)决策层
o 制订战略目标:指导企业各部门和运作中 的所有决策;
o 企业经营战略:变动环境下达到战略目标 的长期性的总体谋划;
o 生产策略:在生产职能方面的长期谋划, 若干带战略性的决策
n 生产计划 n 生产控制
o 制造企业的基本职能 o 工作系统的管理内容 o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差异 o 对生产管理的要求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生产管理的发展历程--科学管理
o 泰勒(Frederick Taylor),1856-1915 , 管理科学之父.
o 他强调:
n 每一个工人的技巧、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应该 被准确测定。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科学管理(Cont’d)
o Frank (1868-1924) and Lillian (1878-1972) Gilbreth
n 动作(motion)和时间(time) study (father) n “合并、简化和取消“ n 传统管理依靠报酬和处罚,科学管理则是争取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售 o 产品开发 o 生产过程规划和组织实施生产 o 产品配送到客户 o 提供原材料、辅助材料和配套件供应 o 技术支持等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生产过程规划
o 长期规划:若干年
n 所有生产线;厂址选择、设施规划、生产规模和能力 设定,自制或外购决策,供应商选择等;
包装和运输货物到目 的地
吸引顾客,推销和出 售商品
发送后的货 物
出售的商品
餐馆
顾客、食品、厨师 烹调食品和提供服务 顾客及食品
医院
病人、医生、护士、 诊断和治疗 药物、医疗设备等
健康的病人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第二节 生产管理及发展过程
o 生产管理:
n 组织功能:组织机构设计、责权规定和工作岗 位的设置等。高层、中层和基层
三个主要生产系统
机械化, 专业机械化, 泰勒, SPC, 数控机床,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管理 (CAM)
1800 通用件的生产
1900
福特的大规 模生产
2000 丰田系统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制造技术的创新
o 工业机器人 o 数控机床(NC)和计算机化的数控机床(CNC) o 成组技术(GT) o 柔性制造单元(FMC) o 柔性制造系统(FMS) o 自动化仓库和存取系统(AS/RS)
生产计划第一章(1)
计算机革命
o MRP,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o 电子商务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科学管理(Cont’d)
o JIT( Just in Time)(70年代) o 看板管理 o TQC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反馈 决策
反馈
反馈
输入
物料,资金,需 求,信息,能源
转换过程
制造、装配、储 存、服务、运输
输出
产品、服务
客户
资源: 人、工厂、零件、工艺、PPC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生产系统的投入
o 外部信息投入:有关生产外部环境和条件 的知识;政策或法律、经济信息、技术信 息等
o 市场信息投入:客户需求、竞争对手、市 场份额及发展趋势
o 中期规划:半年到两年
转换过程 实物形体
代表性企业 汽车、船舶、钢铁冶金
运输行业 通信行业 仓储行业 零售行业 医疗行业 学校
位置转移 信息转换
物质储存和配送
商品交换 生理转换 知识转换
物流等 网络、电话、电视等 3PL等 超市 医院 学校
2020/11/26
生产计划第一章(1)
生产系统—生产系统模型
决策
决策
管理
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