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肿块的CT征象分析
女性盆腔肿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
![女性盆腔肿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73682a3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8.png)
Case 9 CT号:1820484。 杨玉红 ,女,41岁。
CT诊断 1、左附件区占位,考虑囊腺瘤可能性大, 建议进一步检查。 2、宫颈部低密度灶,考虑囊肿可能。
增殖期子宫内膜,慢性子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 阑尾组织呈慢性炎;
免疫组化结果示:AE1/AE3(3+),Vimentin(-),EMA(3+) ,CR(-),CA125 (3+),P16(3+),CA19-9(-),CK7(2+),CK20(-),ER (局灶弱+),Her-2 (-),PR(-),P53(3+),Ki-67(+65%-70%)。
占卵巢肿瘤的2~3% 很少恶性 由含有致密基质及移行细胞组成,一般<2cm,偶然发现, 30%同时伴发其他卵巢肿瘤 影像学表现:
多房囊实性肿块或小实质性肿块 CT实性成分轻中度强化,可有不定形钙化 MRI纤维基质成分呈低信号,类似纤维瘤
Brenner瘤,女,68岁,意外发现。增强CT示一小的卵圆形肿块,均匀强 化。CT表现无特异性。
A
B
成熟畸胎瘤,女,3岁。A. CT平扫示盆腔内子宫上方占位性病变,以脂 肪成分为主,其左侧壁见一壁结节,壁结节内有斑点样钙化。B. CT增强 见囊壁和壁结节内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
非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
占畸胎瘤<1%,含不成熟组织 发病年龄<20岁 良、恶性畸胎瘤区别
女性盆腔少见肿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女性盆腔少见肿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b0b0dcdaa00b52acfc7caca.png)
女性盆腔肿瘤一直是 C T诊断 的难点 , 笔者 拟 顾性分析
l 8例女性盆腔肿瘤 的 C T表现特征 , 探讨 C T征 象的病理学基
础 , 提高对该类疾病 C 以 T影 像 表 现 的 认 识 。
存子宫组织密度相近 , 恶变结 节强 化效 应低 于子宫 组织 密 而
度。
3 讨 论
1 资 料 与 方 法
31 C . T对 肿 瘤 的 定 位 诊 断 及 良 、 性 鉴 别 价 值 : 组 1 恶 本 8例
11 一般资料 : 集在 我院行螺旋 C . 搜 T扫描 的 1 女 性 盆 腔 8例 少 见 肿 瘤 患者 的 资料 且 全 部 病例 均 经 手术 病 理 证 实 。年 龄 2 4
鉴别 , 本组 4例在术前作 出可能性诊 断 , 典型者尤其 伴有肿 不 瘤蒂扭转者应与其他实性卵巢肿瘤蒂扭 转及少血 供实性肿瘤 鉴别 , 鉴别 困难 者需病 理鉴别 。李雪丹 等报 道 卵泡膜 细胞瘤 增强后肿瘤 内见血管影 J本组未见此征 象 , , 但在 我院 1 巨 例
2 1 肿瘤 的组 织病 理学类型 :8例患者 中良性肿瘤 1 , . 1 4例 包
(9 9年 ) 。 19
及C T表现为 : ①患者大部 为绝经后 妇女 , 有 阴道流血 病史 且
( 3例) ② c ; T平扫 肿瘤 呈低 密度 ( 2例 ) 病理 证实 肿瘤 细胞 (
2 结 果
内含 有大量脂 质 ) 或等 密度 ; ③增 强扫 描肿 瘤呈 轻微 强化 ( 6 例 )④伴 腹水 ( 例 ) ; 3 。据此 大部 分该类肿 瘤能够 与其 他肿瘤
恶 性 肿 瘤 强 化 峰 值 期 在 增 强 早 期 , 度 值 比 平 扫 增 加 (4± 密 2 8 HU; 性 肿 瘤 强 化 峰 值 期 在 增 强 晚 期 , 度 值 增 加 1 ) 良 密 5~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88cba5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4.png)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
第9页
盆腔肿块判别诊疗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
第1页
盆腔肿块(下腹部肿块)是患者就医时常 见主诉,肿块可能是患者本人或家眷无意 发觉,或因其它症状(下腹部、阴道流血 等)行妇科检验或B超检验时发觉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
第2页
下腹部肿块子宫增大 子宫附件肿块 肠道来自块 泌尿系肿块 腹壁或腹腔肿块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
第3页
诊疗
病史 体征 辅助检验 手术、病理检验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
第4页
子宫增大
妊娠子宫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子宫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
子宫绒毛膜癌 子宫畸形 宫腔积血或积脓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
第5页
子宫附件肿块
输卵管妊娠 附件炎性肿块 卵巢非赘生性囊肿—黄体囊肿或黄素囊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输卵管卵巢系膜 囊肿 卵巢赘生性肿块—良性、恶性肿瘤 输卵管癌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
第6页
肠道肿块
粪块嵌顿 阑尾周围脓肿 腹部手术或感染后继发肠管、大网膜粘连 肠系膜肿块 结肠癌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
第7页
泌尿系肿块
充盈膀胱 异位肾 膀胱肿瘤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
第8页
腹壁或腹腔肿块
女性附件囊性病变的CT诊断
![女性附件囊性病变的CT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48be52c5901020207409c52.png)
女性附件囊性病变的CT诊断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沈文荣发布时间:2008-01-23一、检查方法和技术在盆腔CT检查中,胃肠道的充分准备和膀胱的良好充盈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盆腔正常结构的显示和准确判断脏器间的关系,避免误诊。
常规于检查前3小时、2小时、1小时分别口服300ml经肾排泄的稀释成1%~1.5%的造影剂。
应用这种方法,盆腔部小肠大部充盈良好,部分排泄较快的病人,结肠和(或)直肠亦可充盈造影剂。
应用同样稀释的造影剂充盈直肠、乙状结肠,能使骶骨前区易于辨认,但不常用。
对女性生殖系统的检查,应常规应用阴道塞,以确定阴道穹隆和子宫颈情况。
如发现盆腔有病变或可疑病变,可行增强扫描以显示盆壁血管、鉴别肿块性质和(或)了解肿块血供。
二、良性病变(一)卵巢囊肿大多数卵巢囊肿无症状。
在CT上卵巢囊肿表现为外形光滑的囊性块影,密度均匀,CT值接近于水;囊壁薄而均匀,边缘光滑;增强后囊内容物不强化、囊壁通常亦不强化。
大多数卵巢囊肿为单个,一般较小(直径小于4cm),但亦可能较大或多个或两侧卵巢同时有囊肿。
CT不能鉴别浆液性囊肿、滤泡性囊肿、或黄体囊肿,但可确诊囊肿急性出血,因为出血时囊内密度增高。
(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征常见于30~40岁的不孕妇女,临床上有痛经史,最常见于卵巢。
CT表现为:1、卵巢部位有圆形或类圆形病变,呈水样密度或稍高于水样密度,可见分层现象,与出血有关。
2、病变可较大,且半数为双侧性。
3、囊壁厚薄可不一致,可光滑或粗糙。
但无结节或肿块。
4、囊肿与周围粘连呈幕状突起,与邻近器官无明确分界。
5、增强后囊内无明显强化,但囊壁可无或稍有强化。
(三)囊性畸胎瘤约占卵巢肿瘤的10%~15%,主要见于育龄妇女,少见于青春期前或更年期。
绝大多数囊性畸胎瘤为良性,其中约0.25%~0.8%发生恶变。
CT表现为:1、肿瘤呈囊状或混合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内含有脂肪,CT值低于-40Hu,有时可见脂液分层,改变体位时其内容物可随重力而改变位置。
CT与MR对女性盆腔肿块诊断能力的对比研究
![CT与MR对女性盆腔肿块诊断能力的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e1e614a76e58fafab00326.png)
分析女性盆腔肿块( F P M) 的c T 与M R I 表现, 并 比较 c T与 M R I 对F P M 的诊断能力。 方法
5 0例经手术病
理证实 的 F P M ( 2 5例 恶性和 2 5例 良性 )患者均经常规 c T与 MR I 检查 。2 9例又经 C T增 强扫描,3 5例又经 MRI 增 强扫描 。 结果 c T正确诊断恶性 F P M 1 5例和 良性 F P M 1 8例, 诊断敏感性 6 0 %, 特异性 7 2 %, 准确率 6 6 %。 MR I 正确诊 断恶性 F P M 2 1例 和 良性 F P M 2 2例, 诊断敏感性 8 0 %, 特异性 8 8 %, 准确率 8 4 %。 C T增强扫描能显示常规扫描看不到的征象, 如卵巢癌壁结节强化 和卵巢囊腺瘤的壁与间隔轻度强化等。 MR I 增强扫描有类似发现。 c T对囊性肿块 的诊 断与 MR I 相似, 对钙化斑 的显示优于 MR I, 但对囊实性肿块结构细节的显示不 如 MR I 。结论 C T与 MR I 的诊断具有各 自的优势, 总的说来, MR I 优于 C T ,然而, 二者结合可
,
w e r e 6 9% , 7 2 % ,6 6%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MRI c o r r e c l t y d i a g n o s e d 2 0 ma li na g n t nd a 2 2 e n b i n g F P M, he t en s s i i t v i t y. s p e c i ic f i t y ,a c c u ac r y w e e r 8 0 % , 8 8 % , 8 4% , es r ec p t i v e l y . T h e c o n t r a s t e n h nc a e d C T nd a MRI s c a n s s h o we d s o me s i g n s n o t v i s i b l e o n c o n v e n i t o n a l C T nd a MR i ma g e s , or f e x a mp l e .e n b a n c e d mu r a l n o d u l e o f o v a r i a n c a r c i n o ma a n d s l i g h l t y e n h a n c e d wa ll s n d a s e p t a o f o v a v i n a c y s t a d e n o ma . I n he t d i a g n o s i s o f c y s i t c F PM,CT w a s c o mp a r a b l e t o MRI ,e s p e c i ll a y i n r e v e a l i n g c lc a i i f e d p a t e h y ,CT Wa s s u er p i o r b u t or f ev r e li a n g he t c o n s t r u c i t v e d e t a i s l o f c y s t—s ol i d I / l a S eS s ,i t wa s i n f e r i o r t o MRI . Co n c l u s i o n C T a n d MRI h a v e e a c h a d v n t a a g e s i n he t d i a g n o s i s o f F P M, i n g e n e r a l , MRI i s s u er p i o r t o C T. Ho we v e r ,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CT nd a MRI C n a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e l e v a t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F PM.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44230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d.png)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型,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压倒性优势。
同时,盆腔结核也是一种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着一定的难度。
因此,深入了解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CT诊断特征CT检查是诊断盆腔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主要指标包括盆腔内病变形态、大小、数量以及位置等方面。
通常表现为盆腔内肌肉、骨盆骨骼、骶骨、直肠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结构的破坏等。
具体表现如下:(1)骨骼破坏: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结核,其主要表现为骨骼结构的破坏和吸收。
CT检查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骨骼结构的变形、骨骼松质软化和骨膜下骨质破坏等。
(2)软组织破坏:盆腔结核的软组织结构在CT检查中也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
由于结核病灶的感染和炎症反应,软组织结构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增厚、炎症和坏死等。
(3)盆腔内脓肿形成:盆腔结核在临床上也是容易引起脓肿的疾病。
在CT检查中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盆腔内的脓液和皮质均匀厚的薄层,从而判断是否出现盆腔内脓肿。
MR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盆腔结核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其主要特征包括:(1)MR检查在盆腔结核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早期病灶的位置、大小以及形态等,对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MR检查还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盆腔内的软组织结构,从而判断结核病灶的范围、程度和炎症情况等。
(3)MR检查在盆腔结核的追踪和疗效评估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MR检查可以确定盆腔内病灶的治疗效果和疗效的变化情况等,为临床医生对病情的观察和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病情的综合分析和对检查结果的准确定位,可以对盆腔结核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及生存质量。
盆腔肿块120例CT影像学分析
![盆腔肿块120例CT影像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acb03df111f18583d05a1a.png)
21肿 瘤 类 别 .
例, 期 C 早 T不 能 区别 良恶性 病 变 , 成 块状 影 : 尿 管下 端 形 输 近膀 胱入 口处 2例 , T不 能 明确定 位 ,与 膀胱 分界 不 清 , C 呈
良性 病变 8 4例 , 中 , 其 子宫 肌瘤 2 6例 , 卵巢囊 肿 3 8例 ,
像 学依据 。 【 关键 词】盆腔 肿块 ; CT影像 学 ; 临床 分析 【 中图分 类 号】 3 R7 7 【 文献 标识 码】C 【 文章编 号】1 7 — 7 1 2 1 ) 9 a 一 8 — 2 6 4 4 2 (0 0 0 ( )0 6 0
盆 腔 肿 块 多 来 源 于 泌 尿 及 直 、 肠 器 官 、 殖 器 , 旋 结 生 螺
影像 与介入
20 9第7第5 0年 月 l 2 1 卷 期
盆腔肿块 10 C 2 例 T影像学分析
胡 建 忠
( 甘肃省 秦安 县 中医 院 C T室 , 肃秦 安 甘
7 10 ) 4 6 0
【 摘要1目的 : 探讨 10例盆 腔肿 块 C 2 T影 像 特点 , 提高 盆腔 肿块 的鉴 别 诊断 以及 C T影像 诊 断 的准确 性 。方 法 : 回顾 性 分析 本 院 2 0 0 6年 1 ~ 0 9年 l 月 20 2月 1 0例 盆 腔肿 块 患者 螺旋 C 2 T影 像 资料 以及 临 床特 点 。结 果 :恶性 病 变 3 6 例, 良性病 变 8 4例 , 中生 殖器 官肿 块 9 其 2例 , 为肠道 、 尿器 官病 变 2 泌 0例 ,T影 像 可 以准确 地呈 现病 变 的 部位 、 C 密 度 、 小 、 态 以及 和邻 近器 官 、 构 的毗邻关 系 。结 论 : 大 形 结 螺旋 C T扫描 , 能为 盆腔 肿块 精确定 性 、 位 , 定 提供 明确 的影
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1eddcf0aef8941ea76e05f1.png)
内膜异位 囊肿表 现 为不 同时期 出血 性 , 需 经 病 理 才 能 明 确 诊 断 。
3 2 2盆 腔 感染性 肿块 .. 部 分
卵 巢 的移 动 性 较 大 , 其 位 置 征 象 , 囊 肿 内 反 复 出血 , 压 力 增
可 因子 宫位置 的不 同和 大肠 充盈 程 高 , 囊 壁 破 裂 渗 血 , 导 致 与 周 围 来源 于 卵巢输 卵管 ,部 分非 卵巢 输 度 而受 影 响 ,一般位 于 子 宫底 的后 组 织粘 连 和 囊 腔 外 新 的血 液 积 聚 , 卵 管 来 源 [] 9 。表 现 均 可 为分 房 的 外侧 。卵巢血 供 主要 由卵巢动 脉 和 形 成 相 互 粘 连 的 多 房 性 囊 肿 ] 脓腔 ,壁 厚 强化 明 显,周 围脂 肪 间 。 卵巢 静 脉组 成 ,卵巢 肿瘤 时 ,同侧 有 新 鲜 出 血 时 , 可 见 分 层 现 象 。 隙模 糊 。本 组 6例 中 2 来源 于 卵 例 的卵巢 血管 可增 粗 ,正 常或增 粗 的 C 图像上 出现局 限性 密度增 高 区或 巢输 卵 管 ,3例为 阑尾 脓肿 。感 染 T
脓 )易与 卵 巢源 性 的 肿 块相 混 淆 ,
巢肿瘤 。
卵巢 囊 腺 瘤 分 浆 液 性 和 黏 液 断过程 中要考 虑到 感染性 病变 的可 腺 瘤 通常 为 单侧 ,壁 薄而 规 则 ,单 高 ,可做 出准 确 诊 断 。 3 2 3 子 宫 来源 病变 粘 膜 ..
本组 中两例 输卵 管积脓 均误诊 为卵 性 ,体积 均较 大 ,典 型 的浆 液 性囊 能 , 再 结 合 临床 血 常 规 白细 胞 增 子 宫 源 性 的病 变 亦 较 常 见 , 房 多 见 ,部分 可见 纤细 间隔或 细条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5694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2.png)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主要侵犯盆腔器官和组织,临床上常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
CT和MR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盆腔结核的诊断和分析。
下面将对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进行分析。
1. CT诊断特征分析(1)钙化灶:盆腔结核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存在的结核病灶在CT上可出现钙化灶。
钙化灶的形态多样,可以为类圆形、弧形、点状、簇状等,呈高密度影像。
(2)子宫增大:盆腔结核常累及子宫,导致子宫体积增大。
CT上可见子宫增大,形态呈球形或扁圆形,边缘光滑。
(3)输卵管增粗:盆腔结核常累及输卵管,导致输卵管增粗。
CT上可见输卵管弯曲、扭曲,管壁增厚,管腔变窄或完全闭塞。
(4)盆腔腔隙积液:盆腔结核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导致盆腔腔隙积液的形成。
CT上可见盆腔腔隙积液,呈低密度影像。
(1)T1WI信号特征:盆腔结核在T1WI上呈低信号,与正常组织相比较暗。
(3)增强扫描特征:盆腔结核在增强扫描上可出现多种强化方式。
如强化不明显、呈环状强化、呈斑点状强化等。
(4)子宫变化:盆腔结核常累及子宫,导致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
MR可明确显示子宫结构变化及病灶的范围和分布。
(5)输卵管病变:盆腔结核可导致输卵管炎症和纤维化,使输卵管变形、扭曲、狭窄。
MR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清晰显示输卵管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CT和MR在盆腔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CT能够清晰显示钙化灶、子宫增大、输卵管增粗等特征,MR能够更准确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和分布、子宫和输卵管的结构变化。
根据CT和MR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对盆腔结核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25例女性盆腔肿块的CT诊断
![25例女性盆腔肿块的CT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cd40e382a0116c175f0e48ac.png)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25例女性盆腔肿块的CT表现,以提高女性盆腔肿块的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CT扫描诊断女性盆腔肿块的25例患者,与其术后病理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本组25例病例中,CT作出准确性诊断22例,符合率88%(22/25),误诊率12%(3/25),准确定位率92%(23/25)。
结论 CT扫描能为大多数典型表现的盆腔肿块提供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但表现不典型的盆腔肿块,定位、定性诊断还有困难。
关键词:女性;盆腔肿块;CT;诊断女性盆腔肿块是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CT检查是继B超之后女性盆腔肿块的主要检查之一,正确诊断盆腔肿块是及时治疗的必要手段。
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CT 对25例患者进行诊断,并通过手术或病理对这些患者进行验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5例中,卵巢肿块15例,子宫平滑肌瘤5例,宫外孕破裂出血1例,子宫颈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双侧附件炎性包快2例,年龄16~77岁,平均38岁,病程7 d~3年,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下腹部不适或疼痛,月经紊乱、阴道流血,自触或医生触诊及其辅助检查发现盆腔肿块等。
1.2方法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已婚患者检查前阴道填塞纱布,扫描前30 min 口服1.5%泛影葡胺约800 mL,平卧,自耻骨联合下起10 mm层厚10 mm层距连续扫描至双侧髂骨上棘联线水平,部分病例向上至肿块扫完为止,在CT影像上,由2位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共同阅片,意见一致者纳入统计。
2结果本组25例女性盆腔肿块中,CT作出准确定性诊断22例,符合率88%(22/25),误诊率12%(3/25),准确定位率92%(23/25),主要病变CT作出初步诊断后,再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卵巢囊肿1例,卵巢囊腺瘤4例,卵巢癌2例,卵巢畸胎瘤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3例,子宫肌瘤5例,宫颈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宫外孕破裂出血1例,双侧附件炎性包块2例。
医学影像-女性生殖系统 CT、MR诊断
![医学影像-女性生殖系统 CT、MR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7d7c074580216fc700afda0.png)
女性,20岁,未初潮
炎症性病变
o 1、子宫输卵管炎症: 很少应用CT、MRI检查。
o 2、盆腔炎症: 临床与病理: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 盆腔腹膜发生感染造成,可形成炎性肿块, 甚至形成脓肿。急性期:高热、下腹痛、呕 吐、腹泻等症状,慢性期:下腹部坠胀不适、 痛经及不孕。
炎症性病变
o 影像学变现:
早期无异常表现;发生脓肿时,可见盆腔多 发类圆形或椭圆包块影,CT呈水样密度, MRI呈长T1、长T2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 气泡,增强后扫描脓肿壁环状强化。
(左附件)卵巢慢性化脓性炎症; 慢性输卵管炎。
女性,40岁,发现盆腔肿块10多天
(双侧输卵管)慢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o 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黄体囊肿和子 宫内膜异位症
o 略长T1和略长T2肿块并强化:实性肿块, o 含脂肪性高信号的不均匀肿块:卵巢畸胎瘤 o 输卵管:积水,输卵管脓肿。
不同成像技术的比较(CT vs MRI)
o CT检查:盆腔肿块-了解肿块与周围结构关 系,判断肿块起源及性质,显示病变范围及 转移,肿瘤分期及随诊。局限:有辐射损伤 定性价值有限。
子宫及宫腔大小受年龄和生理状态影响,其大小 与形态尚受膀胱充盈程度及子宫位置的影响。
一、正常CT表现
o 2.卵巢、输卵管 卵巢位于子宫侧壁与髋臼之间,呈软组织密 度,育龄期妇女CT扫描部分可显示,若有 卵泡形成可助判断。
输卵管CT检查通常不显示。
二、正常MRI表现
o 子宫和阴道: T1WI:宫体、宫颈和阴道呈均匀低信号,
o 影像学检查目的在于评估肿瘤侵犯子宫的深 度、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转移,以便采 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
子宫内膜癌
o 临床分期: Ⅰ期 肿瘤限于子宫体。 Ⅱ期 肿瘤侵犯子宫颈。 Ⅲ期 肿瘤侵至宫外,但范围限于真盆腔。 Ⅳ期 肿瘤侵犯膀胱、肠管或发生远隔性 转移。
MRI及CT在妇科盆腔脓肿诊断
![MRI及CT在妇科盆腔脓肿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cf3c6bf531126edb6f1a10fe.png)
MRI及CT在妇科盆腔脓肿诊断作为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生理健康的的疾病。
盆腔脓肿的治疗费用高且不易治愈。
其主要来源于厌氧菌的感染,常见的治疗主要为抗生素治疗。
严重时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对于女性来说,患上盆腔脓肿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盆腔脓肿的临床表现1.急性附件炎表现发生脓肿现场的患者体温在短时间内都会达到39℃左右,其会伴随异常的心率加快以及下腹绞痛等症状。
一般而言,慢性疼痛患者占据五分之一,而五分之四以上的患者多是急性疼痛。
急性附件炎的患者阴道分泌物会增加更会伴随着双附件绞痛问题。
这种痛苦难以抑制,是一种急性病症,在医生的检查下,很多患者的子宫一侧以及子宫直肠隔膜会产生包块问题,大部分患者的发病问题严重,不过经过就诊处理后,能够减轻发热问题。
2.脓肿表现部分患者的疼痛不能够抑制,会加重腹部刺痛感,严重时候会产生直肠压迫的症状,也直接刺激膀胱,让患者有直接的排便尿痛感。
最严重时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患者的子宫等组织甚至会肿胀、硬化,甚至出现肿块,疼痛感明显。
3.脓肿破溃表现实际上,当脓肿问题严重后,患者的经过泌尿系统以及阴道会排出大量的脓液,这个阶段的肿胀情况有所缓解,患者身体的高温高热以及腹痛问题都能够舒缓。
临床检查中,肿块也会不断消失或者减小。
这种现象也暗示着盆腔脓肿问题也已经往阴道穿破。
4.脓肿破入腹腔表现患者病情若持续恶化,会转化成全身腹痛以及下腹持续疼痛,并伴有严重的恶心以及呕吐问题。
患者的身体出现很多问题,脉搏会变得十分微弱,血压也会迅速下降,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冒冷汗”现象。
盆腔脓肿的患病来源盆腔脓肿在欧美国家患病率较高,在美国,每年约有一百万妇女患上此病。
该病的治疗费用高且治愈度低,分析其患病直接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首先,多个性伴侣、不合理使用药物、女性经期不注意卫生或者产褥期护理不当以及多次流产、细菌感染等。
该疾病的发病不仅仅局限为一个部位,也可能涉及多个器官和组织。
该疾病患病有一定周期性的表现。
盆腔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盆腔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2165d5bbcd126fff6050b17.png)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1、卵巢畸胎瘤特点:》女性儿童》腹腔内占位》混合密度:-- 液体、脂肪、骨质卵巢囊性畸胎瘤畸胎瘤起源于生殖细胞,还可发生在纵隔、腹膜后、骶骨部。
囊性畸胎瘤如仅含外胚叶成份,旧称皮样囊肿。
畸胎瘤常由2-3个胚层组织构成。
畸胎瘤的US表现较为复杂,囊内出现一个或数个反光强的漂浮团块,囊内脂肪分层是畸胎瘤的典型表现,在囊内复杂的回声中可见到反光强的回声,伴有明显声影。
CT亦具特异性,表现为囊性肿块,其密度不均壁厚薄不均,有弧形钙化其内出现脂肪或骨质密度。
MRI诊断畸胎瘤非常敏感。
2、卵巢囊腺癌特点:》老年女性》腹腔内占位》囊实性》强化的菜花样、乳头样壁结节3、卵巢Kukenberg瘤特点:》中年女性》双侧卵巢囊实性占位》胃癌病史》大量腹腔积液,腹膜增厚4、子宫肌瘤特点:》中年女性》实性占位》漩涡状强化》与子宫分界不清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子宫平滑肌瘤为最常见的子宫肿瘤,在育龄妇女中发生率在20%~25%。
肿瘤常多发,也可单发。
发病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常因不孕,反复流产或月经过多导致贫血而引起注意。
子宫平滑肌瘤多发生于子宫体部,少数也可位于宫颈部(占0.5%)及阔韧带阔韧带平滑肌瘤发病率约占妇科肿瘤的1%-3‰。
临床上把阔韧带平滑肌瘤分为真、假两种:(1)真性起源于阔韧带内的平滑肌组织或血管平滑肌组织(2)假性是指宫体或宫颈侧壁向阔韧带前后叶腹膜间生长子宫平滑肌瘤分为浆膜下、肌壁间及粘膜下三种,其中以肌壁间肌瘤最常见,约占总数62%病理类型普通型(ordinary leiomyoma):主要由平滑肌纤维束及胶原纤维构成细胞型(cellular leiomyoma):主要由排列致密的细胞团构成,胶原纤维极少退变型(degenerated leiomyoma):平滑肌瘤可发生多种变性,最常见的有透明变性(60%),其他变性包括水肿(50%)、出血(10%)、囊性变(4%)和钙化(4%) US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肿瘤内出现区域性低回声与光团相间。
盆腔包块的诊断要点
![盆腔包块的诊断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f4436c102de2bd97058844.png)
6、损伤性�
盆腔手术止血不彻底或盆腔创伤均可引起盆 腔血肿�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后淋巴瀦留可形成淋巴 囊肿。
7、其他�
异位妊娠可因胚胎种植部位的组织破裂或胚胎
生长而在子宫附件处形成包块�葡萄胎患者的子宫 增大而形成盆腔包块�手术后盆腔内异物残留为偶 可见到的医源性包块。
三、诊断方法�
一、病史、年龄、月经史、婚育史、既
4、先天性�
先天性女性生殖泌尿系统畸形如双子宫、残
角子宫、盆腔异位肾均可在盆腔检查时扪及包块� 其他先天性畸形如处女膜闭锁、完全阴道横隔、 宫颈闭锁则可导致经血不能外流�导致阴道积血、 宫腔积血、甚至输卵管积血等盆腔包块。
5、梗阻性�
宫腔手术后或盆腔放疗后继发宫颈管粘连可因
排血或排液受阻�导致宫腔积血或积液�12�14周 妊娠子宫后倾后屈、嵌顿于盆腔内�因宫颈前移至 耻骨联合后方�尿道被上举延长受压可导致尿瀦留。
2.月经史�
育龄期包块伴停经——妊娠合并黄体囊肿、异位妊娠。
月经过多——子宫肌瘤 继发性痛经逐年加重——子宫EMT或子宫腺肌症 月经少、稀发或闭经——附件结核性包块 幼女出现周期性阴道流血
育龄期月经不规则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
3.婚育史
未婚女性——畸形子宫、卵巢肿瘤、结 核性盆腔炎性包块
状不规则或表面结节不平者多为炎性或卵巢 恶性肿瘤。
4.质地�囊性多为良性�囊实者多为成熟畸胎 瘤或巧囊�实性者及囊实相间者多为恶性卵
巢肿瘤�质硬的肿物多为浆膜下肌瘤或卵巢 纤维瘤。
5.界限�界限清晰分明者为良性�界限模糊不 清者为炎症或恶性肿瘤。
6.活动度及与其他器官关系�活动度大、 与其他器官无粘连者多为卵巢良性肿瘤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 樊荫萍
盆腔肿物病例讨论记录
![盆腔肿物病例讨论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536a09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e.png)
盆腔肿物病例讨论记录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盆腔肿物病例讨论记录的示例:病例讨论记录患者信息:姓名:[XXXXX]年龄:XX岁性别:女讨论日期:XXXX年XX月XX日讨论医生:妇科医生[XXXXX]、放射科医生[XXXXX]、病理科医生[XXXXX] 讨论内容:一、病例概述患者[XXXXX],女,XX岁,因“盆腔肿物”就诊。
近期无特殊不适,体检查出盆腔肿物。
无家族史。
二、医学影像与检查结果1. 超声检查:显示盆腔内有一实性低回声肿物,大小约XXcm×XXcm。
2. MRI检查:肿物呈分叶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3. 病理活检:初步诊断为卵巢癌。
三、讨论与决策1. 诊断:根据影像学和病理活检结果,初步诊断为卵巢癌。
2. 治疗方案:由于肿物较大,考虑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及分期决定是否需要化疗。
3. 注意事项: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完善相关检查;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四、下一步计划1. 完善术前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2. 手术安排:预计下周X进行手术。
3. 术后治疗:根据病理结果及分期决定是否需要化疗。
4. 随访计划:术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持续2年,之后每年随访一次。
五、结论综合患者病史、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卵巢癌。
治疗计划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及分期决定是否需要化疗。
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女性盆腔结核与盆腔恶性肿瘤的CT鉴别诊断
![女性盆腔结核与盆腔恶性肿瘤的CT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1b60f87a0116c175f0e4873.png)
等。 强化 形式 不 同 。 子 宫 前 方 见 腹 膜 转移 , 不 均 匀 强化 ; 6示 左 侧 附件 转 移 瘤 呈 小 囊 大 结 节 形 态 . 呈 图
增强扫 描 , 分析 我院 临床确诊 的 2 盆腔结 核 回顾 O例 和 3 恶性 肿瘤 的 C 0例 T征 象 , 女性 盆 腔结 核和 恶 对 性 肿瘤 的 C T鉴别诊 断征象 作 了总结 , 阐述 如下 。 现
两 侧附件 的表 现 。文献 中对 女 性 盆 腔疾 病 累及 附 件 的 C T征象 描 述 较 多 .8, 附 件病 灶 形 4 ]对 I
疾 病均好 发 于中青年 女性 , 临床症状 无 明显 特异性 , 因此 临床 对两种 疾病 的鉴别 诊断较 为 困难 。 目前 临 床 对它们 的鉴别诊 断方 法主要是 影像诊 断结 合实验
室 检查 。对 于实验 室 检 查无 明显 特异 性 的 患者 , 影
像学 诊断就显 得尤 为重 要 。影像 学 检查 中 C T因其 密度分 辨率 高 、 图像 直 观 清 晰而 成 为主 要 的检 查 手 段 。既往 文献对 盆腔肿 瘤 和 结核 的 C T征 象多 进 行 单独报道, 两者的 c 对 T鉴别 诊 断 阐述 少 ¨ 。文
化 。病灶 在静 脉期 强 化 幅度 最 高 , 动脉 期及 延 迟 后 强化 幅度低 于静 脉期 ( 5 。一般 病灶周 围脂 肪 间 图 ) 隙清 晰 , 密度 无 异常 。5 附件结 核平 扫 未见 囊肿 样 .
表 现 , 强后 可见 薄壁 环 形 强 化 , 增 中央 坏 死 区无 强 化 。原发 附件 恶性 占位 出现囊肿样 表 现的发生 率明
女性盆腔包块的CT诊断
![女性盆腔包块的CT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40169a29e314332396893c0.png)
女性盆腔包块的CT诊断作者:文建荣王敏唐艳芬蒋小龙吴鹏熊永胜刘培俊周菁华刘胜黄康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19期[摘要] 目的探究CT对盆腔包块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分析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盆腔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史、CT结果及病理检查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临床及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显示,CT检查准确定位的患者共55例,准确率91.7%;良性包块诊断准确患者38例,准确率92.7%;恶性包块诊断准确患者17例,准确率89.5%。
结论 CT在诊断盆腔卵巢附件包块中,能准确定位包块的位置,同时清晰地显示出包块内部的特征及包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合患者临床病史进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盆腔;卵巢;附件;CT;诊断[中图分类号] R714.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076-03盆腔包块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现阶段常用的诊断手法包括B超、CT检查等[1]。
本文旨在对经病理检验及手术确诊的60例盆腔包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其CT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以探究CT检查诊断盆腔包块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本院妇科收治的60例盆腔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76岁,平均(40.2±2.3)岁,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腹坠胀感、腹痛、腹部包块、便秘、白带增多、阴道出血、月经紊乱,部分短期出现衰弱、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13例患者CA125水平高于正常值,2例患者CA19-9升高。
1.2 检查方法患者于扫描前2 h口服1.5%对比剂并行保留灌肠,适当憋尿保持膀胱充盈状态,已婚妇女需将纱布卷(低密度并含气)置入阴道后穹隆,促使阴道膨胀以突出宫颈阴道部。
采用GE公司生产的Light Speed Ultra 8排螺旋CT仪进行扫描。
患者取仰卧位,采取轴位螺旋扫描,起始于耻骨联合上缘,终止到髂嵴上缘,如果疑有肿瘤种植或有腹水患者,则上限扫描范围延伸至膈顶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一般 资料 .
3 例 中, 1 卵巢肿瘤 2 4例 , 腹膜后淋 巴管瘤 1
例, 阑尾异 位 粘液 囊 肿 1例 , 附件 慢性 炎 性包 块 双
有少 量腹 水 。⑥ 无 性 细 胞 瘤 1例, 积 小, 体 约 18m, .c 实性体积为主 , 囊实性两相连, 实性部分呈 条块状散布于囊性部分 中, 无腹水 , 无钙化。 ⑦卵
瘤体内有软组织密度 , 脂类密度伴斑点状或弧状 高密度钙化影 , 1 有 例见 浮球征 , 3例见 “ 有 脂液 平面” 其中 1 , 例伴有不规则片状稍高密度出血及
低 密度水 肿 带影 。1 仅 见 脂类 密 度 及 中央 小 片 例
宫外孕破裂 1 , 例 肾形高密度环影 , 内有片状
低 密度 灶 , 见 一 囊 性 壁 薄 密 度 均 一 类 圆形 影 与 并
3 讨 论
39 4
盆腔 腹 膜后肿 瘤 如 与子 宫 、 附件 粘 连 , 易误 诊 为卵 巢瘤 , 组 1例 病 例 , 本 但误 诊 , 过 仔 细分 析 通 C T征 象 , 观察肿 瘤 与腹膜 后 器 官 的关 系与 腹 膜线 的位 置 , 腔 间距 是 否加 大等 , 是 可 以做 出正确 盆 还 诊 断的 , 我们 还是 建 议做 MR 检 查更 妥 。盆腔 但 I 慢性 炎症 包块有 时 应与 巧克 力囊 肿鉴 别 。
已婚 患 者 检 查 前 阴 道 填 塞 纱 布 条 , 描 前 扫 3 mn口服 15 0i .%泛 影 葡胺约 8O l平 卧 , 0r , a 自耻 骨 联 合下 起 以 1m 0 m层 厚 ,0 m层 距连 续 扫 描至 双 1m 髂 骨上 棘联 线水 平 。
2 结 果
量腹水。⑧纤维上皮瘤恶变 1 , 例 瘤体为囊实性 , 菜 花状 , 囊性 部分 囊 壁不 规则 增 厚且 不均 , 断续 见
( 山县 中 医医院 C 通 T室, 湖北 通 山 47 0 ) 360
中图分类号 :8 6 9 1 1.1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O 8 6 5 2 l )40 4 - lO . 3 (O 1 0 -3 80 O 2
我们 对 我 院 3 1例经 C T扫描并 有 B超 和手 术 病 理及 临床证 实 的盆 腔肿 块 患者 的资 料 进行 了全 面 的分 析 和探讨 , 旨在提 高对 女 性 盆腔 肿 块 的 C T 诊 断水平 。
巢癌 肉瘤 4例 , 多个 不规 则 软组 织 块影 相 互融 合 , 呈菜 花状 并 突入 膀胱 , 块密 度 明显 不均 , 肿 呈囊 实 性, 边界 不清 , 强 呈 不 均 匀 强 化 , 伴 盆 腔 大 增 2例
4例, 宫外孕破裂 1例。年龄 1 7 5~ 2岁 , 均 3 平 6
1 资 料与 方 法
状稍低密度影 , 无钙化。③浆液性囊性瘤 1 , 例 直容物 密 度 C T值
近似 水样 密度 , 见点状 钙 化 , 强 扫描瘤 体无 强 并 增
化 。④粘液性囊性瘤 3例 , 直径 均在 1c 以上 , 0m
肾影相连 , 周围见片状稍高密度影和低密度影 , 肿
成宁学院学报 ( 医学版)0 1 2 1 年第 2 5卷第 4 ( u aoX ni n ei( e c i c ) 期 J r lf i n g i rt M daS e e ] o n a n U v s y ilc n s
块 下 方 与子 宫 紧密相 连 。
2 1 卵巢 肿瘤 .
不均肿块影 , 2例中央见水样低密度灶 , 边缘部分 毛糙不清 , 壁可呈环状强化 , 与周围器官有不 同程
度粘连 。2例 周边见 片状 低密 度灶 。 25 宫外孕 破裂 .
①卵巢囊肿 6 , 例 类圆形密度均一囊性肿块 ,
囊壁薄 , 光滑、 , 锐利 囊腔无分房。②畸胎瘤 5例 ,
岁 1 2 临床 症状 .
下腹部憋胀疼痛不适 , 中 1 其 8例腹部扪及肿
块, 2例月 经紊 乱 , 有 急 腹症 症 状 , 排便 困 2例 1例 难, 5例表 现 为 与 月 经 周期 相 关 的 周 期 性 下 腹 部
疼痛 , 例无症状 , 3 为体检发现。 1 3 检 查 方法 .
本组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 ,T与手术病 C 理对照, 定性诊断正确 l 6例。其中包括卵巢囊肿 5 , 例 卵巢畸胎瘤 4例 , 浆液性囊腺瘤 1 , 例 粘液性 囊腺瘤 2例 , 卵巢癌肉瘤 1 , 例 巧克力囊肿 1 , 例 盆腔慢性炎性包块 l , 例 宫外孕肿块破裂 1 。 例
均见分房 , 内容物 C 值均大于水而低予软组织密 T
度 , 见粗 分 隔 , 见 乳 头 状 结 节 影 , 内 间 隔 均 2例 囊 明显 强化 , 内低 密 无 强 化 。⑤ 卵 泡 膜 细 胞 瘤 1 囊 例, 单侧 , 界 限清 楚 的均 匀 软 组 织 密度 肿 块 影 , 为
38 4
咸宁学院学报( 医学版 )0 年第 2 卷第 4 [ u aoX ni n ei( e c i c ) 21 1 5 期 J r lf in g irt M d aS e e ] o n a n U v s y i cn s l
女 性 盆腔 肿 块 的 C T征 象 分析
邓 三 才
壳 状钙 化 , 实性 部分 体积 较 小 , 见簇 集 的斑状 高密
度影。⑨巧克力囊肿 2例 , 囊性肿块 , 增强囊壁可
强 化 , 内容 物无 强化 。 囊 22 腹膜 后 淋 巴管瘤 . 腹 膜后淋 巴管 瘤 1例 , 宫体 旁 多囊 状 低 密 子 度 块影 , 内呈 均匀 水密 度 , 壁 与盆壁 肌分 界 清 囊 囊 楚 , 宫受压 移位 , 子 腹膜 线 内移 , 盆腔 间距 加大 。 与 23 阑尾异 位粘 液囊肿 . 阑尾异 位粘 液 囊 肿 1例 , 胱 一 侧 前上 方 长 膀 条 囊状 水密 度块 影 , 格拉 斯 隐窝 少量积 水 。 道 24 盆腔慢 性炎 性包块 . 盆 腔慢 性炎 性包块 4例 , 规 则 状 , 不 密度 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