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超声对女性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盆腔炎性包块的超声诊断价值

盆腔炎性包块的超声诊断价值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 1月第 13卷第 1期 J C lin U ltrasound in M ed, January 2011, Vo.l 13, No. 1
) 61 )
盆腔炎性包块的超声诊断价值源自郁 鹏 詹绍萍 王锡娟 吴 彦 谷晓曦 李树芳
[ 中图法分类号 ] R 711. 33
[文献标识码 ] B
) 62 )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 1月第 13卷第 1期 J C lin U ltrasound in M ed, January 2011, Vo.l 13, No. 1
累及盆腹腔的巨大炎性包块为 不均匀实性回声, 其余 包块内部 均有少许的强回声或线状强回 声分隔, 或内 部呈均匀 的实性回 声。肿物以囊性为主, 囊内有乳头者多为交 界性或局 部恶性肿 瘤; 肿物形态极不规则, 伴有腹痛或发热 者, 炎 性包块多 [ 3] 。彩 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虽能显示肿 物内有无血管分 布、血 供丰富与 否、血管的空间分布形态、血流 速度及血流阻力 等血流动 力学。 盆腔炎性包块周界 或内 部分隔 可见 动静脉 血流 信号。阻 力指 数在炎性包块中也无明显特异 性, 因而导致 在超声诊 断盆腔炎 性包块的难度。
[ 2 ] 王景宇, 王淑清, 陈亮. 女性盆腔炎性 包块的 CT 诊断. 吉 林医学, 2005, 26 ( 4): 433 - 434.
[ 3 ] 张晶. 超声检查女性盆腔肿物的诊断思维.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 子版 ), 2005, 2( 4): 248- 249. (收稿日期: 2010 - 07- 10)
结果
一、盆腔炎性包块的声像图特点 炎性包块大小 8. 0~ 4. 8 cm, 边界 尚清 晰, 形 态不 规则, 壁 薄, 内部完全呈囊性回声 或内部 透声 较差, 可见 线状 回声 或少 许偏强回声分布 (图 1)。包块 内或 包块 周界 可探 及动 静脉 血 流信号, 阻力指数为 0. 48~ 0. 57(图 2)。患者血 CA125不升高 或增高不明显。 二、盆腔炎性包块与子宫及腹腔的关系 36例盆腔炎性包块中, 6例伴盆腔积液, 8例为完全 囊性回 声, 18例 内部 可见 线状 强回 声分 隔, 4 例 透声 差, 类似 实性 回 声, 分布均匀, 其中 3例位于 子宫后 方, 1例 与子宫 和下腹 腔关 系紧密。 三、治疗及评估 患者入院后即行抗 感染治 疗 10 d, 超 声复 查 30 例包 块明 显缩小; 1例治疗后无 变化 ( 图 3), 遂择 期行手 术治疗, 术 后病 理结果为炎症; 5例治疗后要求行介入治疗 抽出暗红色液体, 病 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炎症。

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诊断中采用CT和MR联合检查对于术前定性以及定位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诊断中采用CT和MR联合检查对于术前定性以及定位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盆腔囊性病变为女性常见疾病,因女性有复杂的盆腔结构,且盆腔病变的位置、密度较近,开展物理检查难以准确诊断。

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子宫、卵巢、阴道及输卵管等均处于盆腔中,而上述生殖系统也是盆腔囊性病变的主要来源,且盆腔囊肿、神经鞘膜瘤囊变等症状、表现与生殖系统囊性病变相近,因此易混淆或误诊,导致病情被延误,影响治疗效果。

近年来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检查设备也更加精细,MR 、CT 及B 超等手段逐渐被用于诊断女性盆腔囊性病变。

研究证实超声检查难以定位、定性部分病灶[1],CT 与MR 虽然有明显优势,但联合检查更有利于临床定位与定性诊断并制定手术方案。

现选取我院妇科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女性盆腔囊性病变患者86例,将CT 与MR 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对象为我院妇科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女性盆腔囊性病变患者86例,86例年龄为23~68岁,平均年龄为(41.65±7.25)岁。

所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均表现为腹痛腹胀、月经紊乱及腹部包块等症状,经病理检查等证实为盆腔囊性病变。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组织器官病变者;沟通障碍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诊断中采用CT 和MR 联合检查对于术前定性以及定位诊断准确率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CT and MR on the accuracy of preoperative qualitative and locational diagnosis in the diagnosis of female pelvic cystic lesions庞志斌宋蕾Pang Zhibin Song Lei(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Qiqihar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ilongjiang ,161000,China【摘要】目的:探讨CT 与MR 联合检查女性盆腔囊性病变对术前定性与定位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CT和B超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CT和B超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中外医学研究》第19卷 第13期(总第489期)2021年5月 医技与临床 Yijiyulinchuang- 79 -①东明县人民医院 山东 东明 274500CT和B超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马艳华①【摘要】 目的:探讨CT 和B 超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诊断的79例妇科盆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T 和B 超诊断妇科盆腔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符合率。

结果:CT 检查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总诊断符合率(90.32%)高于B 超检查(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T 检查妇科盆腔良性肿瘤总诊断符合率(94.11%)高于B 超检查(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诊断检查女性盆腔肿瘤时,CT 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相对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 CT 检查 B 超 妇科盆腔肿瘤 诊断价值 doi:10.14033/ki.cfmr.2021.13.02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21)13-0079-02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T and B-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Gynecological Pelvic Tumors/MA Yanhua.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1, 19(13): 79-8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T and B-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gynecological pelvic tumor. Metho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79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pelvic tumor who were pathologically diagnosed in the author ’s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May 2020,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CT and B-mode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gynecological pelvic malignant tumor and benign tumor was analyzed. Result: The total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gynecological pelvic malignancy of CT examination (90.32%)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 ultrasound examination (82.2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total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gynecological pelvic benign tumor of CT (94.11%)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mode ultrasound (58.8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CT examination has a higher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female pelvic tumors. [Key words] CT examination B-ultrasound Gynecological pelvic tumors Diagnostic value First-author ’s address: Dongming People ’s Hospital, Dongming 274500, China 妇科盆腔肿瘤是位于盆腔内子宫、卵巢、输卵管等部位的严重妇科疾病,患者盆腔内器官、组织形成肿块;轻者会引起出血、月经紊乱,伴有下腹、腰背部疼痛症状;重者进展为恶性肿瘤,危害女性生命健康安全[1]。

CT和超声对女性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

CT和超声对女性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

【 文章编 号】1 7 — 7 12 0 )2 a - 2 - 2 6 4 4 2 (0 9 0 ( )0 5 0
Va u fCT nd u t a o nd i f m a e p l i a s s leo a lr s u n e l ev c m s e
ZHDU P n , AD X — i e gG me, DAIYo g s e g n -h n
盆腔 肿块 的 C T和超声 资料 。 结果 :O例女 性盆 腔肿 块, 中宫外孕 4例 , 6 其 卵巢 囊肿 8例 , 卵巢癌 l 2例 , 卵巢 畸胎 瘤 8
例. 子宫 内膜 癌 6例 , 宫颈癌 l , 宫平 滑肌瘤 l 0例 子 2例 ,T符 合率 为 9 . %’ 符合 率 为 8 . %。结论 :T、 C o0 B超 o 66 7 C B超
o p oo , ae rtmao v r ’ ae n o t a acn ma1 s e e vc lc r io n 2 c s slimy mao o h rma8c st ao fo ay6 c sse d merl c rio ,0 c s sc ria acn maa d 1 ae eo o f s e i
ueu .h c u a y rt ig o i wa 00 % a d uta o n ig o i s8 .7 .Co cu in: d uta tr s, e a c r c aeo CT da n ss s 9 .0 r f n l s u d da n ss wa 66 % r n lso CT a l - n r S U d h d sg ic tv u n fmae p li se a n ss a d isr ce lnc a d o s re h f c fo e ain O n a inf a a e i e l evc ma s sd g o i n n tu td ci i b e d te e e to p r t s i n l n v o

盆腔肿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评价

盆腔肿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评价

甘肃医药2021年40卷第2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1,Vol.40,No.2盆腔肿瘤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肿块,原发性肿瘤的起病较为隐匿,在解剖学中,盆部是由盆腔腹膜包绕的部分与腹膜后间隙相通所构成的,早期经临床检查诊断不易被检出,因此患者常因为症状表现不典型而导致误诊,因此对于盆腔肿块应当积极检查[1]。

盆腔肿瘤通常以卵巢肿瘤最多,通常可见盆腔肿块并伴有下腹胀满,CA125明显升高以及B 超检查可见实质性占位或混合性占位。

其次为子宫内异位样囊肿,通常可见痛经史并伴有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期延长、淋漓不尽,B 超一般提示大部分病例位于无回声区,部分为混合回声,包膜厚,CA125轻度升高。

慢性盆腔炎肿块占第三位,一般是由于急性期盆腔炎症不严重而未得到有效治疗或是由于急性期未彻底治愈迁延所致。

因此临床一定注意到盆腔部位的有效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早期及时治疗[2]。

本文将结合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 )对盆腔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盆腔肿瘤患者40例,均为女性,年龄20~79岁,平均(54.36±5.48)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3.56±5.24)个月。

所有患者均以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其中卵巢囊肿患者18例,宫颈腺癌患者10例,子宫肌瘤患者8例,宫腺癌患者2例,直肠癌患者2例。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进行MRI 扫描以及MRDW的扫描。

MRI 增强扫描前要求患者去除金属置物,检查当日空腹,并即刻注射造影剂,整个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MRDW 检查时依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选择弥散度受限最大位置进行检查,并结合表现弥散系数对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对患者的MRI 扫描以及MRDW 的扫描的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诊断进行对比,结合T1WI 信号、T2WI 信号、DWI 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计算患者肿瘤部分的表观弥漫系数(ADC )测量值,S (TE ,G )/S (TE ,0)=exp (-bD ),S (TE ,G )、S (TE ,0)分别为是否使用梯度脉冲图像的信号强度,b 表示弥散敏感因子,D 为弥散系数。

妇科疾病做B超、CT还是MRI,你还在纠结吗?

妇科疾病做B超、CT还是MRI,你还在纠结吗?

妇科疾病做 B超、 CT还是 MRI,你还在纠结吗?什么是B超?什么是CT? MRI?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产生各种不适,需要到医院进行各种检查才能明白自己身体到底出了哪些症状?尤其女性妇科疾病,必须通过各种身体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TI等,才能真正了解身体状况。

但是,这些影像学检查都是必要的吗?他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能够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妇科疾病检查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影像学检查具体内容及作用范围吧。

一、B超、CT、MTI具体内容(一)B超检查B超检查,是一种运用高频率声波穿透人体,清晰显示人体内部组织,各个器官断面图像的一种检查方式。

在临床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多种疾病早期诊断,尤其是具有明确界面的实体器官,如子宫、卵巢、胆囊等。

具有成像快、操作简单、无辐射、费用低等优势,但该检查无法穿透骨骼、且容易受胃肠道气体干扰,检查精度有限,还是有一定误诊可能性。

目前,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普及应用,彩色B超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传统黑白B超内容,增加了血液动力学相关信息,在临床上应用更加广泛。

在妇科包块的诊断中,不仅能够清晰显示盆腔包块位置、大小、形态,还能提供包块的血流信息,更能帮助医生确定包块性质,明确包块来源,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二)CT检查CT检查,是X光片技术的一种衍生,主要利用X射线成像原理,收集X光线穿透人体产生的各种数据,并汇集成具体影响,能够将整切分开来进行细致观察。

CT检查主要采用螺旋式扫描方法,能够检查所有器质性疾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和多平面断面图像,尤其是密度差异较大的器质性占位病变,可用于乳腺、甲状腺等部位诊断,也可用于盆腔、子宫、胆囊等部位肿块检查。

CY检查具有一定电辐射,且剂量大于传统X线检查,孕妇及儿童慎用,但是该检查价格便宜,用时较短,很多医疗机构能够独立开展这一检查,在临床上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三)MRI检查MRI检查,就是我们俗称的核磁共振检查,主要利用脉冲磁场成像机制,记录含氢原子的成分在身体内各种组织的分布,最终通过计算机形成具体图像。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盆腔结核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结核病,通常由结核菌侵入盆腔组织引起。

它在临床上常见于女性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中。

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腰骶部疼痛、发热、盆腔肿块等。

由于盆腔结核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影像学检查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起着关键作用。

目前,CT和MR成像技术在盆腔结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T可以显示盆腔骨骼结构的变化,如骨质破坏和硬化,而MR则能清晰展示软组织的病变情况,如脓肿、脓肿壁增厚和穿破等。

对盆腔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还能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结合CT和MR两种影像学手段,系统分析盆腔结核的诊断特征,探讨其与其他盆腔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并对影像学评价进行综合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促进盆腔结核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的关键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策略的参考,提高盆腔结核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系统总结盆腔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明确其与其他盆腔病变的区别,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促进盆腔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减少病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设计的基础。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需要严谨的研究方法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相关的文献和临床资料来总结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

我们收集了大量盆腔结核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了详细的筛选和分类。

我们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和比较,找出盆腔结核在CT和MR影像上的共同特征和差异点。

我们还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放射科在盆腔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放射科在盆腔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盆腔MRI增强扫描
与CT增强扫描类似,通过静脉注射造 影剂后进行MRI扫描,可进一步提高 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其他辅助性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折射等物理特性,获取盆 腔内各脏器的图像,具有无创、便捷、实时等优点。
核医学检查
通过向人体内引入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利用核素发出的 射线进行成像,可对盆腔内肿瘤、炎症等病变进行定性和定 位诊断。
个性化技术参数设置
根据患者年龄、体型、病情等因素,调整放射设备的技术 参数,如曝光时间、射线剂量等,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和 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图像质量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放射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及时调整技术参数和检查流程,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 率。
加强多学科协作和会诊机制建立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放射科在盆腔疾病诊断中的 准确性和特异性将得到进一步
提高。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 应用将有助于放射科医生更快
速、准确地诊断盆腔疾病。
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技术将成 为未来放射科在盆腔疾病诊断 中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放射科将更加注重与其他科室 的协作和沟通,以实现盆腔疾 病的综合诊断和治疗。
组建包括放射科、妇科、泌尿科等多学科专家在内的协作团队,共 同参与盆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完善会诊机制
制定盆腔疾病会诊制度,明确会诊流程、参与人员和时限等要求, 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全面、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加强与其他科室沟通
放射科应积极与其他相关科室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和治 疗进展,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MRI及CT在妇科盆腔脓肿诊断

MRI及CT在妇科盆腔脓肿诊断

MRI及CT在妇科盆腔脓肿诊断作为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生理健康的的疾病。

盆腔脓肿的治疗费用高且不易治愈。

其主要来源于厌氧菌的感染,常见的治疗主要为抗生素治疗。

严重时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对于女性来说,患上盆腔脓肿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盆腔脓肿的临床表现1.急性附件炎表现发生脓肿现场的患者体温在短时间内都会达到39℃左右,其会伴随异常的心率加快以及下腹绞痛等症状。

一般而言,慢性疼痛患者占据五分之一,而五分之四以上的患者多是急性疼痛。

急性附件炎的患者阴道分泌物会增加更会伴随着双附件绞痛问题。

这种痛苦难以抑制,是一种急性病症,在医生的检查下,很多患者的子宫一侧以及子宫直肠隔膜会产生包块问题,大部分患者的发病问题严重,不过经过就诊处理后,能够减轻发热问题。

2.脓肿表现部分患者的疼痛不能够抑制,会加重腹部刺痛感,严重时候会产生直肠压迫的症状,也直接刺激膀胱,让患者有直接的排便尿痛感。

最严重时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患者的子宫等组织甚至会肿胀、硬化,甚至出现肿块,疼痛感明显。

3.脓肿破溃表现实际上,当脓肿问题严重后,患者的经过泌尿系统以及阴道会排出大量的脓液,这个阶段的肿胀情况有所缓解,患者身体的高温高热以及腹痛问题都能够舒缓。

临床检查中,肿块也会不断消失或者减小。

这种现象也暗示着盆腔脓肿问题也已经往阴道穿破。

4.脓肿破入腹腔表现患者病情若持续恶化,会转化成全身腹痛以及下腹持续疼痛,并伴有严重的恶心以及呕吐问题。

患者的身体出现很多问题,脉搏会变得十分微弱,血压也会迅速下降,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冒冷汗”现象。

盆腔脓肿的患病来源盆腔脓肿在欧美国家患病率较高,在美国,每年约有一百万妇女患上此病。

该病的治疗费用高且治愈度低,分析其患病直接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首先,多个性伴侣、不合理使用药物、女性经期不注意卫生或者产褥期护理不当以及多次流产、细菌感染等。

该疾病的发病不仅仅局限为一个部位,也可能涉及多个器官和组织。

该疾病患病有一定周期性的表现。

CT在妇科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CT在妇科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7月第5卷第7期 W orl d Hea lth D ig e stM edica l Peri odica l临床研究CT在妇科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余晓梅1 曾德春2(11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妇幼保健院 643200 21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646000)【摘要】目的:探讨CT在妇科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采用CT诊断女性盆腔肿块36例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本文36例妇科盆腔肿块术前CT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证实的结果比较发现:CT作出准确定性诊断33例,符合率达91166%(33/ 36);结论:妇科盆腔肿块大部分可通过CT检查明确作出诊断,这对后续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CT;盆腔肿块;诊断【文献标识码】R711133 【文献标识码】A盆腔肿块是妇产科常见症状或体征,常指女性盆腔内各器官肿瘤,炎性增生及积液,瘤样病变等所形成的肿块[1]。

盆腔CT扫描,对判断有无肿块及肿块的确切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肿块与邻近组织的关系,较传统X线检查具有很大优越性,尤其对隐匿性病变的发现,更具有价值。

我院于2006年11月~2008年2月采用CT诊断女性盆腔肿块36例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现将其术前的CT诊断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 于2006年11月~2008年2月我院采用CT共诊断女性盆腔肿块36例,年龄25~75岁,平均4716岁,病程5天~215年。

主要病变:卵巢肿块20例,其中单纯囊肿7例,囊腺癌5例,卵巢转移瘤4例(2例为单侧,2例为双侧,原发灶均为结肠癌),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囊腺瘤1例;子宫肿块15例,其中子宫肌瘤8例,宫颈癌3例,绒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缩复不良1例,宫外孕1例;左输尿管下端移行细胞癌1例。

112 临床表现 子宫病变以阴道流血或排液为主,或与月经周期改变有关;卵巢或盆腔肿块以腹部包块为主,或偶而发现。

探讨超声诊断妇科盆腔肿块的临床价值 孙景秀

探讨超声诊断妇科盆腔肿块的临床价值 孙景秀

探讨超声诊断妇科盆腔肿块的临床价值孙景秀发表时间:2018-02-06T10:35:45.14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24期作者:孙景秀[导读] 盆腔肿块是女性常见疾病,其病理较为复杂,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

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1]。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民医院 224700)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妇科盆腔肿块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61例妇科盆腔肿块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手术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分析超声诊断价值。

结果在炎性包块、子宫肌瘤等方面,超声诊断的精确性较高,可达100%;在卵巢囊肿及葡萄胎、卵巢囊性畸胎瘤方面,诊断率稍次之,分别为80.00%、92.31%、75.00%;而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上,其诊断精确率相对较低,仅为57.14%。

结论B型超声能够对大多数盆腔肿块进行准确诊断,可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进行准确判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诊断;妇科盆腔肿块;临床价值盆腔肿块是女性常见疾病,其病理较为复杂,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

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1]。

本文主要研究超声诊断妇科盆腔肿块的临床价值,并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的61例研究对象,皆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这一时间段接收并经手术病理学确诊的妇科盆腔肿块患者。

患者年龄在21-54岁,平均年龄为(38.9±3.26)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调查,并经超声诊断。

1.2方法采用西门子SONOLINE Premier数字化彩色超声仪,对患者进行系统扫描。

在检查前,让患者适量饮水,以充盈膀胱,采取仰卧位,于耻骨联合上缘行纵、横、斜面扫查,对影像图资料进行记录。

2.结果在手术病理学诊断中,炎性包块患者有4例,子宫肌瘤患者28例,卵巢囊肿5例,葡萄胎13例,卵巢囊性畸胎瘤4例,子宫腺肌病7例。

妇科盆腔恶性肿瘤的MRI诊断

妇科盆腔恶性肿瘤的MRI诊断

妇科盆腔恶性肿瘤的MRI诊断前言妇科盆腔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及生命。

子宫内膜癌(宫体癌)、宫颈癌及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亚洲,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

在北美及欧洲妇女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低于子宫内膜癌。

卵巢癌尽管较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少见,但由于早期病人常无临床症状,发现时已经属于晚期(III期、IV期),所以卵巢癌是妇科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由于I期卵巢癌的五年存活率高达90%,所以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妇科盆腔恶性肿瘤临床目前采用外科手术为主,加用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的原则,因此治疗前准确的分期,判断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分级都将有助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1-3]。

一、妇科肿瘤的检查方法:一临床盆腔检查直接观察外阴、阴道及宫颈外口。

借助双合诊、三合诊及直肠-腹部诊了解子宫、宫旁及双侧附件情况。

但是该检查主要靠妇科医生操作,其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其可信度及准确度均较低,文献报道临床分期总的准确度为61%~66%[4]。

淋巴及血管造影及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了解盆腔淋巴结及血管情况;可对肿瘤的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但为有创性检查,现少用。

活组织检查宫颈、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子宫分段诊刮及细胞学检查能够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情况。

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有着重要而不可取代的地位,但不能反映肿瘤分期情况。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①腹部超声检查②阴道超声检查③宫腔内超声检查④介入性超声检查⑤三维超声⑥彩色血流技术。

超声使用以来以其无创伤、安全、简便、费用低廉、可多次重复,已成为大多数妇科疾病诊断中的首先方法。

但是超声检查常受盆腔包块位置的深浅,腹壁厚薄(患者体型),膀胱充盈程度以及操作者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肠腔气体的干扰和超声波远场强度衰减等因素的影响,使肿瘤与邻近软组织的对比度和界面差别不显著而受限,其软组织对比分辨率不佳,对辨别肿瘤来源,邻近组织关系及盆腔转移有一定的困难。

多普勒彩色超声与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准确性对比

多普勒彩色超声与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准确性对比

多普勒彩色超声与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准确性对比目的:探讨和研究多普勒彩色超声与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准确性。

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0例妇科盆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分别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和CT进行诊断,以病理诊断作为最终标准,评价两种检验方法对良恶性肿瘤的判别准确性。

结果:总体诊断率对比来看,多普勒彩色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91.1%,CT的诊断符合率为93.3%,两者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3%、82.6%,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6%和84.6%,两者同样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多普勒彩色超声用于妇科盆腔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与CT相近,但相比CT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临床适用性更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标签:妇科盆腔肿瘤;多普勒彩色超声;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普勒彩色超声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重复性好、准确率高的医学检验方法,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尤其对于腹部器官的检查具有较好优势[1]。

近年来妇科肿瘤尤其是盆腔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尽早确诊是确定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痛苦的必要条件。

为了进一步了解多普勒彩色超声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上的价值,并分析多普勒彩色超声与CT诊断的差别,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80例妇科盆腔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年龄22~67岁,平均(47.1±12.9)岁,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多普勒彩色超声与CT检查,术后行病理学检查,排除复发病例。

1.2 检查方法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检验仪器为GELOGIQ7全数字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患者膀胱充盈情况下,取平卧位,3.5MHz探头,根据患者病变特点及局部解剖结构,做纵向、横向、斜向等多角度连续扫查,重点部位加压探查,扫描完成后即刻出具诊断报告,报告中对肿瘤特点进行详细描述。

女性盆腔病变的CT诊断

女性盆腔病变的CT诊断

完全脂肪密度的囊性畸胎瘤容易被认为盆腔脂 肪或肠管气体而漏诊,降低窗位观察可辨别。



CT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价值

CT 平扫对绝大多数畸胎瘤而言具有简便易行、 信息全面、诊断可靠、正确率高(几乎达到 100%)等特点。影像上如果发现肿块内为多 种“混杂密度” ,尤其是同时含有脂肪和骨 化密度影,即可完全能作出正确诊断。当然 少数以实性为主的畸胎瘤和囊性畸胎瘤定性 诊断较为困难。 CT 对畸胎瘤是一种最常规最 有效且较为经济的检查手段。
总结

盆腔的CT动态增强扫描有一定的价值:如炎 性包块动态增强扫描特点是动脉期与静脉期 强化十分显著,CT值多为>100Hu,说明病变 血供丰富,延迟后强化退出较慢,符合炎性 病变的供血特点病灶血管扭曲扩张,这种征 像多见于炎性病变,在其他病变中很少见到。
总结


盆腔占位性病变的 CT 检查平扫+增强应作为常规。增 强扫描的价值很大,如对不典型子宫肌瘤定位、定性; 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检出和分期;卵巢肿瘤的良、 交界性及恶性的辨别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血 管性病变更有确诊价值,单纯平扫势必影响诊断符合 率。 真正的卵巢肿瘤应及时手术,因为它一定会生长,而 大部分瘤样病变则要视情况而定,一般非肿瘤性卵巢 囊肿直径约95%不超过5cm,真正的肿瘤常较大,在确 定治疗前短期随访,在月经干净后复查,若4-6周内囊 肿缩小或无增大,则可继续3个月内随访,若囊肿增大 超过5cm者,应考虑手术。
要的临床意义。


卵 巢 输 卵 管 脓 肿


输卵管积水
单侧
双侧
炎性病变CT表现


厚壁、液性密度且密度不均肿块。 可为囊性、实性或混合性。囊性肿块内可有分隔。 外形不整,边界不清,与周围器官广泛粘连。 增强扫描见壁明显强化,内呈壁光整水样密度。 典型卵巢输卵管脓肿 CT表现:厚壁,内壁光,外壁 糙,明显强化退变较慢。 输卵管积水多位于子宫两侧,单侧或双侧向盆腔侧 壁延伸;腊肠状或长管状,壁薄囊内水样密度,可 类似不规则多囊分隔状,或串囊样于子宫周围,弥 漫而无张力;壁有强化。 典型输卵管积液 CT表现:多层面上显示、香肠型、 C型或S型、薄壁及壁强化。

女性盆腔包块的CT诊断

女性盆腔包块的CT诊断

女性盆腔包块的CT诊断作者:文建荣王敏唐艳芬蒋小龙吴鹏熊永胜刘培俊周菁华刘胜黄康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19期[摘要] 目的探究CT对盆腔包块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分析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盆腔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史、CT结果及病理检查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临床及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显示,CT检查准确定位的患者共55例,准确率91.7%;良性包块诊断准确患者38例,准确率92.7%;恶性包块诊断准确患者17例,准确率89.5%。

结论 CT在诊断盆腔卵巢附件包块中,能准确定位包块的位置,同时清晰地显示出包块内部的特征及包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合患者临床病史进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盆腔;卵巢;附件;CT;诊断[中图分类号] R714.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076-03盆腔包块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现阶段常用的诊断手法包括B超、CT检查等[1]。

本文旨在对经病理检验及手术确诊的60例盆腔包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其CT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以探究CT检查诊断盆腔包块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本院妇科收治的60例盆腔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76岁,平均(40.2±2.3)岁,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腹坠胀感、腹痛、腹部包块、便秘、白带增多、阴道出血、月经紊乱,部分短期出现衰弱、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13例患者CA125水平高于正常值,2例患者CA19-9升高。

1.2 检查方法患者于扫描前2 h口服1.5%对比剂并行保留灌肠,适当憋尿保持膀胱充盈状态,已婚妇女需将纱布卷(低密度并含气)置入阴道后穹隆,促使阴道膨胀以突出宫颈阴道部。

采用GE公司生产的Light Speed Ultra 8排螺旋CT仪进行扫描。

患者取仰卧位,采取轴位螺旋扫描,起始于耻骨联合上缘,终止到髂嵴上缘,如果疑有肿瘤种植或有腹水患者,则上限扫描范围延伸至膈顶部。

CT与B超在诊断盆腔内妇科肿瘤中的检出率比较

CT与B超在诊断盆腔内妇科肿瘤中的检出率比较
患者 的 9倍[,并可 以作为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 的重 2 ]
6月本 院的结 核性胸 膜炎 2 3例 与胸膜 转移癌 患者 2 3例 , 均为 中等以上 的胸腔 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痰 阳肺结核 ,
要指标la本文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膜炎组的胸腔积液 ADA 3 1 水平 明显高于胸膜转移癌组 ,另外 ,结核性 和恶性胸 腔积液 血清 ADA,两组 比较 ,虽然结 核性 胸膜炎组略高于胸膜转 移癌 组 ,但两组 均在正常范 围 内。这与文 献报道不一 致[, 4 】 可能与本 次研究 的样本 数量较 少有关 。
2 1 年 1 月 第 1 卷 第 1 期 01 1 8 1
C T与B超在诊断盆腔内妇科肿瘤中的检出率比较
徐 晓 华 ( 浙江丽水 市中医医院 330 200 )
妇科盆 腔肿瘤 是对妇女 的健康 危害性 比较大 的一类疾 病, 如果诊 断和治疗 不及时,不但容易对低龄 妇女造成 不孕 不 育 ,甚至部分 恶性 肿瘤直接 危及妇女 的生命…。因此 , 对 妇 科盆腔 肿瘤进 行准确 及时 的诊 断是治疗 妇科盆 腔肿瘤 的 关键。B超检 查 ,由于其具有无 痛苦、无损伤 、检查速度快 且 价格便 宜等优点 , 妇科临 床检查 中得 到广泛 的应用【。 在 2 】 随着 医学技术的发展 , T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妇科检查 中。 C 本文选 择 2 0 0 9年 l 1月至 2 1 0 0年 1 2月在 我院进 行诊 治
影葡 胺 8 0 0 0 , 机前对 阴道 进行 纱布填 充。18 0 ~1 0 ml 上 6
例 患者 均先 做平 扫 ,然 后再用 6 % 泛 影葡 胺 1 0 快 速 0 ml 0 静脉 注射增 强扫 描 ,层厚 、间 隔均为 1 mm。对 部分 患者 0 取5 mm 薄层 。

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疾病诊断中综合分析的应用价值

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疾病诊断中综合分析的应用价值

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疾病诊断中综合分析的应用价值单峻;罗晓娟;沈海燕;王世亮;马德容;邹夏斐;杨雅琴【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piral CT and color dopper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elvic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60 patients with pelvic disease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study and their imaging informa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veracity rate of CT and color dopper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s of pelvic disease is 91.25%and 85.63%, respectively. The CT veracity rate is higher than color dopper ultrasonography (P>0.05). Conclusion In clinical decisions, CT and color dopper ultrasonography have very high value in diagnosis of pelvic disease. Color dopper ultrasonography can be used as the first choice, however CT can be the important complement method.%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妇科盆腔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女性盆腔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CT及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和彩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25%和85.63%,CT诊断准确率高于彩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彩超在诊断妇科盆腔疾病中均有很高价值.在临床工作中,B超可以作为女性盆腔疾病的首选方法,而CT可以作为超声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两者合理使用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对盆腔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2(000)031【总页数】3页(P37-38,39)【关键词】盆腔疾病;CT;彩色多普勒超声【作者】单峻;罗晓娟;沈海燕;王世亮;马德容;邹夏斐;杨雅琴【作者单位】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放射科;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 B超室;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放射科;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放射科;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放射科;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放射科;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 B超室【正文语种】中文盆腔疾病是妇女常见的疾病,以子宫、附件肿瘤多见,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而CT和彩超是目前检查妇女盆腔疾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二者各具优势,互为补充[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和超声对女性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和超声在女性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肿块的CT和超声资料。

结果:60例女性盆腔肿块,其中宫外孕4例,卵巢囊肿8例,卵巢癌12例,卵巢畸胎瘤8例,子宫内膜癌6例,宫颈癌10例,子宫平滑肌瘤12例,CT符合率为90.00%,B超符合率为86.67%。

结论:CT、B超对女性盆腔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合理应用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术后疗效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T and ultrasound imaging in female pelvic masses. Methods:The ultrasound and CT manifestations of 60 cases of female pelvic masses confirmed by operation an pathology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60 cases of female pelvic masses, among them, 4 cases ectopic pregnancy,8 cases ovarian cyst,12 cases oophoroma,8 cases teratoma of ovary,6 cases endometrial carcinoma,10 cases cervical carcinoma and 12 cases leiomyoma of uterus.The accuracy rate of CT diagnosis was 90.00% and ultrasound diagnosis was 86.67%. Conclusion:CT and ultrasound had significant value in female pelvic masses dagnosis and instructed clinic and observed the effect of operations conveniently that applied CT and ultra-sound legitimately.
[Key words]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B-mode ultrasound;Female pelvic masses
CT和B超是目前检查女性盆腔肿块的最常用的手段,二者各有优势,本文回顾分析2006年4月~2008年4月我院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肿块的CT和B超影像学资料,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42岁。

临床上以腹部包块、腹痛、腹胀、下坠感、月经异常、不规则阴道流血等为主要表现。

1.2 检查方法
CT检查采用Histeed-DX/I单排螺旋全身CT机。

扫描前1.0~1.5 h患者口服水溶性3%泛影葡胺500 ml以充盈盆腔肠道和让病人饮水800~1000 ml,使膀胱充盈。

检查时用阴道塞以标记宫颈位置。

病人取仰卧位,以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向上作连续扫描至病变上界,层厚10 mm、间距10 mm。

必要时作全腹扫描或薄层扫描。

所有病例均先作平扫再作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采用团注法,静脉内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

B超检查使用GE RTFINO-4或MEDISON-6000IIC或SIEMENS-G20黑白型超声仪,探头频率3.5 MHz。

膀胱中度充盈,患者取平卧
位,根据病变特点及局部解剖结构在耻骨联合上方用探头作纵向、斜向、横向和多角度的连续扫查,探测肿块大小、部位、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注意盆腔、髂窝、腹腔等有无积液,并结合探头加压扫查。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60例女性盆腔肿块,均经CT、超声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宫外孕4例,卵巢囊肿8例,卵巢癌12例,卵巢畸胎瘤8例,子宫内膜癌6例,宫颈癌10例,子宫平滑肌瘤12例。

2.2 CT、超声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表1)
3 讨论
3.1 CT和B超在女性盆腔疾患检查中的应用
女性盆腔疾患是常见病、多发病,CT和B超是目前检查盆腔疾患的主要手段。

B超具有简便易行,病人易于接受,价格较低廉的优点,但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以及恶性病变的分期有其局限性;CT对于诊断盆腔恶性病变,并进行分期有优越性,有利于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计划,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1]。

3.2 CT扫描对女性盆腔肿块的应用价值
目前CT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盆腔肿块的诊断。

由于CT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较少受肠蠕动及肥胖者影响,能清楚显示盆腔肿块的大小数目、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出有无肿大的淋巴结、腹腔积液等,且形态、密度比较直观。

在分辨脂肪、出血、钙化上具有优势,尤其对盆腔肿块合并肠梗阻的诊断特别有价
值。

对术前盆腔腫块的定位、定性、分期及治疗大有帮助[2],但CT对于女性内生殖器灶早期和小癌灶的诊断不甚敏感,对邻近子宫附件的实性肿瘤及浆膜下或带蒂的子宫肌瘤不能明确诊断,在晚期原发癌灶与转移灶的区别方面CT也没有特异性,但是CT在寻找腹膜癌肿播散及淋巴结转移方面优于超声图像[3]。

与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在中晚期病人并不难,但是有时对于炎性肿块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上,却因影像的相似而有时单凭影像难以做出正确诊断,需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4]。

本组60例,CT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54例,符合率为90.00%。

3.3 B超对女性盆腔肿块的应用价值
B超由于价格便宜,且操作简单、检查结果出得快等特点,在妇科检查中应用频繁,当前超声被公认为妇科疾病诊断和普查的首选方法。

女性盆腔肿块种类多,绝大多数有典型的超声征象,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实验室等资料综合分析,诊断容易,但超声在判断肿瘤与邻近组织关系及盆腔转移方面有很大局限性,这是因为有肠腔气体干扰及超声波远场强度衰减所致,骨骼及肠管不易被描出;对女性生殖器以外的肿瘤判定困难;对较大肿瘤也难以摄取全部图像[2];对小于2 cm的实性肿瘤也不易测出。

与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女性内生殖器恶性肿瘤的超声影像多为不规则形态改变,病变边界欠清晰,癌灶内回声丰富,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多能明确诊断[3]。

本组60例,B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52例,符合率为86.67%。

3.4 CT与超声对女性盆腔肿块的检查比较
国内王丽萍等报告[5]B超检查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19%、65.60%,均明显低于CT的100%、93.70%。

分析本组60例,CT诊断符合率也高于B超诊断符合率。

结合文献分析,CT和B超对子宫肌瘤检出率均较高,影像表现较典型,钙化为其CT特征表现;子宫颈癌及宫体癌临床症状较明显,多采用宫颈和宫颈管活检以及宫内膜组织分段诊刮活检进行确诊。

B超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对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无特异发现。

CT主要用于临床分期不清时,明确肿瘤范围和分期,评价中晚期肿瘤间质浸润深度、盆腔内脏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超声根据声像图的特性可初步筛选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应用彩色多普勒和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获得丰富血流信息,为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CT作为超声的补充,对卵巢囊性并伴有钙化灶的畸胎瘤具有特异性,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1.00%[6],但对黏液性囊腺瘤显示分隔的能力不如B超,对低度恶性的交界性囊腺瘤及囊腺瘤恶变与良性囊腺瘤不易鉴别。

综上所述,CT、B超对女性盆腔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超声可作为女性内生殖器原发恶性肿瘤的首选检查手段,CT应作为超声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合理应用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手术后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谢应朗,陈丽君,周敏,等.B超及CT检查女性盆腔疾患的比较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3,4(5):285-287.
[2]丰兰秀,陶云年.CT和超声检查对女性盆腔肿瘤的对照研究(附67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11(2):142-144.
[3]张建宏,雷亿成.女性盆腔原发恶性肿瘤的CT、超声影像诊断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11):813-815.
[4]董兆虎,张玉珂,张林川,等.卵巢肿瘤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4):267-268.
[5]王丽萍,孙丽敏.妇科盆腔包块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2):101.
[6]熊益敏,敬宗玉,马佩炯.CT、B超对妇科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4,2(4):250-2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