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对于电视节目,我一直这样觉得,再有拍摄技法,若不能打动观众,它是失败的;再有艺术魅力,若不能教育启发大众,它也是失败的。随着时代的洪流,电视节目的制作,无论是在技法上还是在创新上,都比以前有了更高的层次。

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中央10套的《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刘心武解《红楼梦》等等。《百家讲坛》是央视科学-教育频道推出的一档学术性文化节目.去年5月,著名清史学者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使本来并不被看好的《百家讲坛》收视率一路飙升,最高收视率竟达0.57%,一跃成为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可以说是市场规律引导《百家讲坛》走上了这一步,使其能够迅速跨越市场导入期,成为一档热播节目.其运营模式值得重视.

为什么一档学术味和文化味很浓的电视讲坛栏目会突然火爆,受到观众如此青睐?以前,老百姓并不怎么关心学术问题,后来,运用这种形式之后,很多人,甚至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都在关注《百家讲坛》所做的工作不是一个学术的工作,而是一个文化普及的工作。但他的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因素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百家讲坛》中最重要的不是每个人的作用,每个个人实际上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最重要的是媒体。我把《百家讲坛》看作一个很重要的媒体,当媒体参与了文化生产之后,产生了许多出乎意料的后果。如果我们站在五十年后来看今天这段历史,来写当代的中国文化史,

或许《百家讲坛》会有一席之地,因为它确实带来了许多东西,如价值的需求和大众的趋向等。它做了很多思想家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情,比方说对传统文化的张扬。文化不能一味的阳春白雪,远离普通大众。大众能够接受于丹,易中天,就说明他们的讲坛贴近大众,通俗易懂。文化应该是可以分层次的,每个人都有解读《论语》,《三国演义》的自由,而且每个人的理解又是不同的,正是这样的理解,传承,才形成了中国娘前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蕴。

《百家讲坛》这个节目的成功因素,一、低成本制作精品栏目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主创人员不过十几人,看上去是一个画面单调,类似于课堂授课,只让专家学者讲讲文史知识,用低成本制作的电视节目而已。然而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节目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收视率从0.05提高到0.32,是10套节目进步最快、收视率提高幅度最大的栏目。一个在“睡眠时间”创造高收视率奇迹、中午播出的讲座节目,能有这么大影响,到底为什么?是什么力量成就了这样一档低成本运作的精品栏目呢?

媒介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

①这就使得媒介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必须考虑成本投入与最后收益。《百家讲坛》的节目形态是一种实用的,以功能传播为主导的节目形态。其视听读语汇形成的织体构成了故事传播与节目思想传播的基础与依托,这种功能性节目形态是媒介产业化大背景下模式化节目运营不可缺少的基础。它一方面用很少的资金控制住全国的热播资源进行

简单的后期合成,避免了制作复杂的自拍节目质量因题材含金量变化、因主创人员的变更等原因而产生波动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消耗性用品用量下降,采购成本资金降低,按照经济学的解释,对自有资金的支出,体现了一个媒体对资金的利用能力,而分析支出回报的结构可以看出一个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判断其对市场的控制力和驾驭力,因为资金的支出总是按照收入预期--支出资金--运作调整--获取收益等环节来完成的。

毋庸质疑,随着栏目末位淘汰制的实施,收视率已经成为各电视栏目的“生命线”,电视栏目间的收视率竞争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合理调配资源、充分发挥主创人员的潜质,制作出电视精品,最大程度地提高节目收视率,成为摆在各栏目面前的当务之急。为应对收视率对节目的挑战,《百家讲坛》编辑三组曾提出“收视率是根本,节目质量和进度是保障”的口号和目标。围绕收视率是电视节目整合营销的具体体现,以节目质量为保障也是媒介竞争中精品策略的独特做法,其以策划和编辑为工作重点的工作方式,其依托热播通俗剧和讲故事向文化层面升腾的传播能力,对全国的主流人群的较强吸引力以及低成本精品策略值得我们重视和尊敬。做一个大众喜欢的教学栏目正是低成本强化管理运营模式的典范之作。

二、利用悬疑制造卖点

媒介经营理论认为电视节目在媒介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是一种特定阶段的产品样式,因而在传媒市场运作的过程中,首先以能否吸引受众为衡量优劣的重要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曾说

过,“悬疑永远都是电视的基础卖点,我们看电视剧,最大的吸引就是命运的未卜,悬念链的生成。

”《百家讲坛》的编导魏学来也深知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有多残酷,“电视不像课堂,如果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睛和耳朵,观众手里的遥控器会毫不客气地把你换掉。”②《百家讲坛》恰恰是找准了这一吸引受众的关键性卖点,正如其制片人万卫的制作理念:“在节目的编排上,我们加入了‘悬念’。以悬念隔断、牵引,使《百家讲坛》不再平铺直叙。”《百家讲坛》基本上每一期讲座都设置悬念,讲究故事性,话题由头来自电视剧这些流行元素,看似单调的讲述中有电视剧式的铺陈叠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广播电台播送的评书连播是它暗自模仿的母体形式,评书连播培养了急于了解故事和人物命运全部的接受习惯,把这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评书式的中断方式加以利用,让人们在情节的期待状态中欲罢不能,为整档节目的不断延续开拓了市场。

“信息化时代的短缺资源并非是信息,短缺的是我们加工、编制这些信息的技能,以及能否确保信息的独特性,从而夺人眼球。”③《百家讲坛》独有的信息加工能力最终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增值

二十世纪,商品化、技术化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社会的两个最后堡垒——大自然与文化生活,也不例外。文化产品是否可以批量生产,成功地加以销售,在这个问题上,显而易见,现代社会炙手可热的电视媒体恰恰起着重大作用,占据着关键地位。既然

媒体的受众同时就是文化教育的消费者,那么,利用媒体所提供的这一机遇去诱导大众的消费,促使原本“窄众传播”的传统文化扩大覆盖面得到资源增值,岂非顺理成章。

人们以自己的文化习惯消费着文化产品,在此,我们不妨把观众的文化消费习惯看做是一种资源,资源性的文化消费习惯与电视节目在一定时期的形式特征显然有着某种同构关系。现实人文资源的现代化转型,对于推进传统人文学科与新媒介技术的结合,必将起到重要作用。文化讲座的成功使《百家讲坛》认识到,观众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和古典名著较为热衷,尤其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自己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将会越来越感兴趣。看来,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成就了《百家讲坛》今日的火爆。这些深厚的积淀使其在传媒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了占有特殊资源的优势。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做学术大师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这是《百家讲坛》所追求的。这里的史学家们不再让人感到居高临下、高深莫测了,他们口中的人物也还原成了普通人,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伟大也可耻的人,这在以前的历史课堂和教材中,都是很少见到的。曾在《百家讲坛》多次“露脸”的作家刘心武这样评价道:“《百家讲坛》不仅往‘百家’去想,更往‘百姓’方面想,在‘百家’与‘百姓’之间寻找衔接点,一旦找到,便认真焊接,使这档节目有了让偶然点到的观众滞留的吸引力,并逐渐培养了一批‘回头客’,使他们从‘偶然邂逅’,变成了‘长期相伴’的热心观众。”

专家们不摆学者身价,主动让大众与传统精英文化知识体系“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