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文献综述_32376
关于食品的文献综述
![关于食品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6525e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8.png)
关于食品的文献综述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食品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到现代的工业化生产。
这些变化对我们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食品的工业化生产使得食品供应更加便捷和丰富。
工业化生产使得食品的生产规模大大增加,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也使得食品的保存和运输更加方便,进一步扩大了食品的供应范围。
然而,与此同时,工业化生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大规模的食品生产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另一方面,工业化生产也使得食品的营养价值下降。
工业加工过程中,许多营养物质被破坏或丢失,导致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
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随着食品供应链的延长和复杂化,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转基因食品等问题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并建立了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
此外,还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监管,加强了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抽检和检测。
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食物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和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不使用化肥和农药,采用天然的生产方式,对人体健康更有益。
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食品的生产和供应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然而,食品行业的工业化生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
此外,人们也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和有机食品,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应该关注食品问题,保护自己的健康,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健康的食品环境。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ecfaa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0.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从农田到餐桌是一个全球性的领域,致力于研究创新的食品生产技术、引进新型食品产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等。
食品科学源远流长,从古代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化生产,一直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从农田到餐桌的角度,介绍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历史回顾人类从农业文明开始,就开始了食品加工和保藏,以使食物更好地保存和利用。
古代人们使用的技术主要有发酵、晒干、腌制、烤、熏等。
而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发现了新的加工方法,例如高压处理、微波处理,利用这些技术,食品工业迅速崛起。
在现代中,主要研究食品的原材料、生产过程、加工技术、品质控制及食品安全等。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科学家们发明了许多食品生产的新技术。
例如:高压处理、超声波技术、电子束处理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杀灭致病菌,防止食品污染,从而保证了食品的安全。
现状分析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品质控制、食品营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现在的餐桌上的食品,已经不再是单调的面包、米饭或者是蔬菜水果,各种各样的食品品种不断增加。
这种现象是由于食品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在食品加工技术方面,现代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食品的加工过程更加高效、经济,也增加了食品的品种和特点。
食品品质控制方面,我们在食品包装上通常会看到一些条形码,这是我们的政府对食品产品的监管,保证食品质量的安全性。
在食品营养方面,人们不再只注重吃饱而已,也更加关心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控制,已达到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的发展也会随之而来。
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的食品将更加安全和营养,新型食品的出现也会更加符合人们不断提高的品味。
在未来的食品行业,研究更健康、更安全、更营养的食品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现代食品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食品安全,而科学的方法将会使食品更加安全。
此外,将会兴起更多新品种、新技术的食品,符合人们的口味和健康需求。
【文献综述】生物防腐剂的筛选及在水产上的应用
![【文献综述】生物防腐剂的筛选及在水产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ec1bba02d276a201292e1f.png)
文献综述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防腐剂的筛选及在水产上的应用[摘要]主要介绍了来源于植物、微生物及动物的天然生物防腐剂抗菌特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以及生物防腐剂的特点、应用范围,并且具体介绍了生物防腐剂在食品加工实例,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防腐剂;食品;加工前言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的形成,至今仅有二十几年的时间。
改革开放前,我国食品工业落后,食品匮乏,食品添加剂的市场份额极低,人们对食品添加剂认识也较为模糊。
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食品工业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国食品工业以年平均约13%的速度高速发展,食品工业的繁荣也成了食品添加剂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的食品添加剂行业是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与食品紧密相关的食品添加剂也获得了广泛的开发、生产和应用,食品添加剂工业驶入了快车道。
所谓食品腐败变质主要是指以微生物为主的作用导致食品质量下降或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
食品本身含有的丰富的营养成分最易使微生物滋生且大量繁殖, 并最终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
因此人们尝试用各种方法去阻止食品腐败,如低温保存、隔绝空气、干燥、高渗、高酸度、使用防腐剂等, 其中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方法就是添加防腐剂来抑制或杀灭微生物, 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安全的意识也逐渐提高,利用安全高效生物防腐剂替代化学防腐剂,在食品加工中采用广谱、高效、低毒乃至无毒、纯天然的食品防腐剂、保鲜剂,已成为一种趋势。
由于微生物除了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外,还有生长繁殖快、容易培养、生理代谢类型和代谢产物多样性、生产周期短和产量高、发酵产品成本低等许多独特的优点,因此通过微生物制造天然防腐剂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领域。
利用微生物之间的寄生、颉颃作用,是生物防治的理论基础,它比化学药剂处理更安全、有效。
细菌素是细菌代谢产生的一类多肽蛋白质类物质,经验证它对某些细菌杀伤力很强,而对其它细菌无破坏作用。
食品工程原理文献综述
![食品工程原理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8d10fa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5.png)
食品工程原理文献综述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应用技术摘要:本文就电渗析这一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方法、应用以及发展前景等内容对离子交换膜进行综述。
目的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文献进一步了解电渗析这一单元操作对离子交换膜的影响,并得出自己的一些观点看法与设想。
关键词:电渗析,离子交换膜,原理,方法,应用,展望前言:离子交换膜是膜状的离子交换树脂。
它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高分子骨架,固定基团以及基团上的可移动离子。
因此和离子交换树脂一样,按照其带电荷种类的不同,主要分为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
最早的离子交换膜基过程可以追溯到1890年。
当时Ostwald[1]研究一种半渗透膜的性能时发现如果该膜能够阻挡阴或阳离子所构成的电解质。
大概在1940年,工业需求促进了合成酚醛缩聚型离子膜的发展[2]。
几乎与此同时,Meyer和Strauss发明了电渗析过程,在该过程中,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在两个电极之间形成许多平行的隔室,这就是最在的电渗析[3]。
1976年Chlanda等将阴阳魔层复合在一起制备出了双极膜[4],它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工业过程,形成了电渗析技术新的增长点,在当今的化学工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食品工业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5]。
一、离子交换膜基过程(一)、电渗析电渗析是利用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能,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使离子定向发生迁移,从而达到电解质溶液的分离,提纯和浓缩的目的,因此,离子骄傲幻魔和直流电场shiite电渗析过程必备的两个条件。
电渗析一个最主要的应用是从海水和地表脱盐制取饮用水和食盐。
仅在1992年,日本就用电渗析技术从海水浓缩制盐,产量高达140万吨[6,7]。
对于NaCl浓缩必须选择特殊离子交换膜,该膜能让一价离子透过,而截留同种电荷的多价离子如硫酸根离子。
在这种应用中膜的寿命高达17年[8]。
电渗析也能用来对食品或化学品进行脱盐或者用来处理纸浆工业废水[9]等。
(二)、双极膜电渗析双极膜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复合膜[10],它通常由阳离子交换层(N型膜)和阴离子交换层(P型膜)复合而成,由于阴,阳膜的复合,给这种膜的传质性能带来了很多新的特性,这些特性最基本的原理是双极膜界面层得水分子在反向加压时的离解,即将水分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综述格式.
![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综述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f885d7297c1cfad6185fa748.png)
毕业论文综述书写格式一、综述概述1. 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
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
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
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
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
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 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 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
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
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
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综述的书写格式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
食品科学与工程介绍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介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8ae97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4.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介绍论文引言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包装、销售等方面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日益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介绍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领域和应用。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概念食品科学与工程是集合了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包括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工程学等等。
它研究的对象是食品的原材料、成分、制作、加工、保存、贮运、营养价值等方面。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领域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生产:研究食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线的设计,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食品加工:研究食品的加工方法和技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3. 食品贮存与运输:研究食品的贮存和运输条件,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减少食品损耗。
4. 食品包装:研究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以保护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5. 食品安全与卫生:研究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问题,以保障食品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6. 食品营养与品质:研究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品质评价方法,以提供健康和美味的食品。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应用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日常生活和食品产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食品制造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食品制造过程中,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食品安全监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知识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和标准制定,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食品营养咨询: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知识帮助人们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合理膳食,以保持健康饮食惯。
4. 食品创新研发: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推动食品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满足人们对新型、功能性食品的需求。
结论通过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食品的特性和加工过程,并且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进步不仅对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也对整个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食品科学与工程综述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综述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7e71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3.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综述论文1. 引言食品科学与工程旨在研究食品的生产、加工、保存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综述论文将从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历史背景、研究方法、热点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2. 历史背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对食品生产和处理的需求。
早期的食品科学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技术的改进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科学与工程逐渐发展成熟,并且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包括食品营养、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
3. 研究方法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试验、模拟模型、数据分析和品评等。
实验室试验是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室内的模拟环境测试食品的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模拟模型则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数学模型,模拟食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过程。
数据分析则是通过统计和分析已有数据,得出结论和预测结果。
品评则是通过专家和消费者的品尝和评价,评估食品的口感、香味和质量。
4. 热点领域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领域包括食品安全、食品营养和功能性食品等。
4.1 食品安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增加,食品安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食品工程师通过控制和监测食品的生产、加工和储存环节,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应用于食品的快速检测和溯源,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4.2 食品营养食品营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食品科学家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探索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他们还研究如何通过食物的选择和加工来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
4.3 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是一种通过添加特殊成分或改变食品的生产过程来提供额外健康益处的食品。
食品科学家研究如何开发和制造功能性食品,以满足人们对特定健康需求的需求。
5. 未来发展未来食品科学与工程将继续迎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变化,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将不断涌现。
未来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将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还将探索更多关于食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食品工程原理文献综述
![食品工程原理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d2f9d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f.png)
食品工程原理文献综述首先,食品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涉及到食品的转化、处理和保存过程,以延长其货架寿命并提高食品品质。
一篇2024年发表在《食品化学》杂志上的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食品加工方法,即酶法乳化。
该方法利用酶催化的反应,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替代传统的乳化剂,提高了食品乳化的效率和稳定性。
其次,食品保存是食品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食品保存旨在延长食品的贮存时间,并减少食品的营养成分的损失。
一篇2024年发表在《食品工程与工艺学》杂志上的综述文章,讨论了一些新的食品保存技术,例如高压处理、辐射处理和冷冻。
文章指出,这些新技术能够更有效地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另外,食品分析是食品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食品分析旨在检测和定量食品中的化学和营养成分,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篇2024年发表在《食品控制》杂志上的研究论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食品分析方法,即液质联用技术。
该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多个目标化合物,并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分析结果。
最后,食品工程还涉及到食品包装和运输。
食品包装和运输旨在保护食品免受外部环境的侵害,并延长其货架寿命。
一篇2024年发表在《食品包装与保存》杂志上的综述文章,总结了一些新的食品包装材料和技术的研究进展。
文章指出,可降解材料和智能包装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它们能够提高食品包装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总之,食品工程原理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领域。
本文综述了与食品工程原理相关的一些研究领域,包括食品加工、食品保存、食品分析以及食品包装和运输。
这些研究为食品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食品工程原理,以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73c75702768e9951e738a7.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综述食品科学与工程最新研究进展与新技术应用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的学习,了解到与与食品工程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学习到的现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还加强了课外的学习,知道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本篇综述分为食品研究最新进展、食品工程研究最新进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新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一、食品科学研究最新进展:为了进一步提升食品科技学院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学术交流,展示食品科学研究成果,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研究进展系列学术报告会[1]。
首场报告会暨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第5场由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贮藏与加工岗位科学家熊善柏教授开讲。
在报告中,熊善柏教授首先谈到我国淡水水产品加工发展现状以及需要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出了综合的解决方案,并展望我国淡水水产品加工未来发展趋势。
他指出,我国淡水水产品产业近年来由于膨胀的需求量而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但加工业基础依旧薄弱,科技含量低、生产装备落后、加工比例低、副产品利用程度低、完整冷链物流体系缺乏等因素,始终制约着淡水水产品整个行业前进的步伐。
然后,熊善柏教授凭借几十载的经验,从加工技术、产品创新与产业化3个层面提出了发展的思路,认为应该从分类加工、保鲜保活与综合利用3个方面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创新、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
其思路与熊善柏教授所领导的水产品加工团队在该领域中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和获得的经验分不开。
同时,在报告中熊教授介绍了领衔的团队在淡水鱼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研究、新型鱼糜制品加工保鲜技术开发、生鲜产品及调配、传统风味鱼制品生产工艺革新与现代化、加工副产品的高效利用技术、水产食品安全控制与监管体系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这些工作有效支撑了我国淡水水产品加工的科技进步。
1、组学技术及其在食品科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研究任务即是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研究,其发展迅速,有望成为解决生命科学领域诸如食品品质与安全等科学问题的有力工具[2]。
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f16fa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a.png)
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食品质量与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综述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总结,探讨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概念与意义1. 食品质量的定义与评估标准食品质量是指食品所应具备的一系列品质特性,其评估标准可以从食品的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质感与口感等多个方面考量。
2. 食品安全的定义与保障措施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不会引发食品中毒和其他食品相关疾病。
为保证食品安全,需要从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分析1. 食品质量问题的种类与原因食品质量问题包括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其原因主要包括生产环节不规范、食品加工过程失控、供应链管理不完善等。
2. 食品安全问题的类型与来源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品中毒、传染病通过食物传播等,其来源主要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重金属等。
3. 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影响与危害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可能导致食品中毒、慢性疾病等严重后果。
三、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1. 加强食品监管与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生产、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监管,提高违规者的处罚力度,以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保障。
2. 推动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加大对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食品加工与检测技术水平,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保障能力。
3. 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其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减少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发生。
结论:食品质量与安全是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通过加强食品监管与立法、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食品)
![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食品)](https://img.taocdn.com/s3/m/c02623724b73f242336c5fb0.png)
文献综述题目:苹果渣中提取纯化多酚的研究进展苹果渣中提取纯化多酚的研究进展摘要:苹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位列我国四大水果之首。
近年来, 随着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苹果产量逐年增加, 苹果加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苹果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苹果多酚, 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清除体内自由基、抑菌、抗衰老、等功能, 因而其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制革和日用化工等领域,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苹果渣是苹果加工中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它的综合利用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避免大量的苹果废渣对环境造成污染苹果多酚具有很高的药理生理价值,因而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日用化工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对苹果果渣的研究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苹果渣进行深加工使之变废为宝已经成为眼下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主要论述了苹果渣中多酚类物质的组分、性质、提取工艺、生物活性以及应用现状。
关键词:苹果渣;多酚;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我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苹果渣虽然是苹果果汁加工中的废料,但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果肉和果皮含量占总量的90%。
我国对果渣的研究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果品加工废料的综合利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
目前苹果废渣的综合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利用苹果渣做饲料;利用苹果渣的微生物发酵生产酒精等产品;从苹果渣中提取膳食纤维。
但所利用的苹果渣仅占总量的一小部分,大多数苹果渣还是作为垃圾处理。
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果渣进行深加工已经成为了眼下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对于苹果渣的利用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对于多酚类物质的提取也进行了初步研究,苹果渣的利用却已经得到人们群众的高度重视,对于苹果渣的资源利用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食品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
![食品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33cc452f18583d04964594b.png)
食品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达18亿,我国高血压患病率2002年为18.8%[1]。
抗根据2009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18岁以上高血压人口估计至少有2亿。
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血压人口大国[2]。
目前,常用抗高血压药物有利尿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拮抗剂[3]5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是通过抑制ACE的活性,使得血管紧张素II 的生成和激肽的破坏均减少,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ACE抑制肽是一类是介于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生物活性肽,具有安全性高、效果专一无副作用、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稳定性好等优势,易被生产厂家和消费者所接受,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
1.1高血压病1.1.1高血压病简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TO)、国际高血压学会(ISH)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高血压定义为:在18周岁以上成年人,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 mHg和舒张压≥90 mmHg。
有关研究表明,引起高血压病的主要因素为肥胖、食盐摄入过量、饮酒、遗传、年龄、性别、工作的紧张度等等[5,6]。
由于其病因十分复杂,对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至今仍未有确切的认识,目前存在的学说主要有:精神、神经学说、肾原学说、心钠素学说、离子学说、胰岛素学说等。
1.1.2高血压病的防治方法轻度高血压病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治疗,如限制食盐(< 6g/day),减轻与控制体重,戒烟,低脂饮食,限制饮酒,经常性活动,调整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睡眠,避免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等[7]。
对于较严重的高血压病一般要进行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现代治疗药物主要有六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α受体阻滞剂。
食品物流工程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报告
![食品物流工程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c78bcb8bd63186bcebbc14.png)
文献综述报告(20**届本科)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年5月关于基于食品冷链的果蔬类农产品的安全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在目前的大环境下,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各界和百姓的关注。
果蔬类农产品是人们生活必须的一部分,果蔬在产地、加工地、流通、销售等个阶段的冷链中能否保持新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国内与国外的冷链做了对比,阐述了国内冷链的不足之处,并总结归纳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冷链模式。
关键字:果蔬;冷链;食品安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果蔬农产品的鲜度、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农产品流通效率低、成本高、损耗严重成为了制约农产品的流通,乃至农产品增收的集中问题,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多、物流渠道不顺畅、管理水平低下、贮藏和运输条件落后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化,缩短流通环节、改善流通环境、保证农产品的鲜度和质量。
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势在必行。
果蔬这一类农产品,具有它的特殊性。
如何构建符合果蔬特性的冷链也是很多国内外专家研究的方向,找到符合国家国情、符合果蔬特性的、能够保障果蔬安全的冷链是各国专业人士探索的热点。
美国是物流发展最早的国家,农产品物流体系相对比较成熟;日本的农业生产与我国有相近之处,而且日本农协在农产品流通中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特别选取美国、日本这两个国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对比我国的模式,从中得出经验并借鉴。
1 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果蔬类农产品的产量很大,所以其物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年来,随着国内物流业的发展,我国果蔬类农产品的物流水平和冷链技术已经有了提高,但与国外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果蔬类农产品物流仍处于传统物流阶段我国生鲜农产品常温流通中损耗为20%-30%[1],而发达国家生鲜农产品的产后损耗率只为1.7%-5% [2]。
食品科技论文综述
![食品科技论文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d66005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9.png)
食品科技论文综述人们饮食的多样化,食品科技已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店铺整理的食品科技论文综述,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食品科技论文综述篇一当代科技革命与食品科学发展的哲学思考所有自20世纪以来出现的科学与新技术革命实例统属于当代科技革命范畴,其主要包括以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为重点的科学革命,以及以现代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与微电子信息技术、激光光纤超导技术等应用技术学科为重点的新技术革命[1]。
在当代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人类经济与精神面貌日益改善的进程中,人类-科技-自然协调发展模式将成为新时代亟待展现的主题,科学技术与人类及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将成为当代科技革命关注的热点。
毋庸置疑,当代食品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相悖的伪应用技术不断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被淘汰。
在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食品及副产物精深加工技术、天然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功能活性因子活力保护与保持技术等方面,可以深刻体现出科技革命和科技新思潮演变对食品科学技术良性循环发展的支撑作用[2]。
食品科学是在农学、园艺学及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复杂、应用性强的工科专业,多学科知识的积淀与创新造就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平台,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时刻展现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推演成果。
一、当代科技革命是推动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一)百年来食品科学发展的历史思考我国食品学科发展历史悠久,自1902中央大学创办农产与制造学科开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萌芽期(1902—1952)、发展初期(1952—1978)、发展期(1978—90年代中期)及快速发展期(90年代中—)四个阶段,可以说我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受到过战争因素的洗礼,经历过““””的停滞不前,而今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下,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食品科学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3]。
食品科学与工程文献综述_32376
![食品科学与工程文献综述_32376](https://img.taocdn.com/s3/m/edf838204b73f242336c5f88.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文献综述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1级 0711404班张顺指导教师王维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逐步走上生活富裕道路的同时,也对饮食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摘要:中国是农业和仅只是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食品科学应运而生。
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与饮食文化的变革已经将未来食品产业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展现在我们面前,人口的急剧膨胀给农业带来的压力,还需要在食品工程上分担。
随着现代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质量、食品安全以及有关食品的营养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稀缺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我国现阶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状况怎样,如何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培养,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哪些方向正是本文需要探的。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状况;人才培养;问题。
导言:本文将介绍有关我国食品科学的发展状况, 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专业发展简述食品科学与工程(FoodScience&Engineering)专业属中国高等院校中理工科性质的典型专业。
根据国家科技局的学科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
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食品专业更是如虎添翼,使人类解决当前的食品危机成为可能。
发展状况当前中国食品工业还是以农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为主,精细加工的程度比较低,正处于成长期。
食品行业为完全竞争行业,集中度较低,中小企业比例高,技术水平低,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随着行业整合及行业成熟度的提高,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行业龙头企业将担当起行业资源整合的重任。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868d93915f804d2a16c105.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食品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研究人类食物的一门学科。
我整理的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篇一:《浅谈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的...食品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研究人类食物的一门学科。
我整理的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篇一:《浅谈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的发展》【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也越发的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而国际卫生组织(WHO)也将食品安全纳入到必须先要解决的11个问题之中。
督促各国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国家健康机制中必可不少的一项,并加快出台、完善各项政策,提供充足的资源来建立和强化各国的食品安全,包括针对减少食源性疾病之系统的和可持续的预防措施的开发和应用。
食品科技因此开始凸显其重要性。
本文就以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为主要路线,针对其发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整理阐述。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科学;发展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研究在食品科学里是重要的研究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有人口增长问题、食品贸易的国际化问题、食品生产工业化问题、及国际旅游方面和食品消费形式的变化等问题[1]。
而人们关注的重点仍然是食品中是否含有有毒化学物质。
另外,在食品安全中的新技术也是关注的重点,包括食品辐射和源于新生物技术的食品。
而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考虑诸多因素(生物技术,营养和行为科学,化学和物理分析,信息技术,工程科学和加工技术的通力协作)。
学术界如何界定食品科学?对于食品科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解决的安全问题上,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将食品科学看做是一种完整的系统,它介于农业科学、营养科学和行为科学之间[2]。
目前,全世界的生物转基因技术都在以植物对害虫的抵抗力,对干旱、盐碱地等恶劣条件适应力,提高植物内所含营养物质的含量等为主攻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简介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简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f8821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1.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简介论文.txt 食品科学与工程简介论文简介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食品的加工、储存、分析和安全等方面的科学与技术。
它涉及了食品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对于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至关重要。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重要性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于食品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食品的研究,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同时,食品科学与工程还可以开发新产品,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推动食品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内容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食物成分和营养:研究食物中的成分和营养素,了解其对人体的作用和健康影响。
2. 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各种食品加工技术,提高食品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3. 食品储存和保鲜技术:研究食品的储藏条件和保鲜技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4. 食品质量控制:研究食品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品质。
5. 食品安全: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监测方法。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 食品安全的技术创新:通过研究新的食品安全技术和方法,提高食品的检测和监测能力,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 食品加工的绿色化和智能化:研究环保的食品加工技术和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提高食品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3. 食品功能性的研究和开发:研究食品的功能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总结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非常关键。
其研究内容涉及食物成分与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毕业论文文献梳理
![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毕业论文文献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a82bc5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5.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毕业论文文献梳理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方方面面的学科领域,其研究内容涉及食品的成分、结构、特性、加工工艺、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领域中,毕业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成果,对于毕业生来说,文献梳理是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毕业论文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相关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为毕业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现状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知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在食品成分分析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重金属等物质,揭示食品的组成和特性,为食品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在食品加工工艺方面,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食品加工技术,提高食品加工效率和质量,减少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损失和安全隐患。
在食品安全方面,研究人员关注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探讨食品安全评价方法和控制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热点1. 食品成分分析技术食品成分分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内容,其研究对象包括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抗氧化剂等物质。
目前,食品成分分析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多种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在食品成分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将继续向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通量的方向发展,为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评估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2. 食品添加剂研究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它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保质期等特性。
然而,不少食品添加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防腐剂、着色剂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备受关注,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食品添加剂替代品,减少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3. 食品安全评价方法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科学与工程文献综述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1级 0711404班张顺指导教师王维
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逐步走上生活富裕道路的同时,也对饮食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摘要:中国是农业和仅只是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食品科学应运而生。
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与饮食文化的变革已经将未来食品产业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展现在我们面前,人口的急剧膨胀给农业带来的压力,还需要在食品工程上分担。
随着现代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质量、食品安全以及有关食品的营养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稀缺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我国现阶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状况怎样,如何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培养,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哪些方向正是本文需要探的。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状况;人才培养;问题。
导言:本文将介绍有关我国食品科学的发展状况, 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专业发展简述
食品科学与工程(FoodScience&Engineering)专业属中国高等院校中理工科性质的典型专业。
根据国家科技局的学科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
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食品专业更是如虎添翼,使人类解决当前的食品危机成为可能。
发展状况
当前中国食品工业还是以农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为主,精细加工的程度比较低,正处于成长期。
食品行业为完全竞争行业,集中度较低,中小企业比例高,技术水平低,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随着行业整合及行业成熟度的提高,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行业龙头企业将担当起行业资源整合的重任。
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和重视不够,先进技术仰仗国外,高端装备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未能得到有效改观;价格恶性竞争依然存在,产品雷同和抄袭现象仍然普遍,小富即安的思想仍很严重,基础发展相对滞后,基础零配件、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测试仪器、机加工和基础制造装备明显落后于主机发展,并已成为影响食品包装机械产品向高端升级的三大瓶颈;现代制造业发展滞后,传统加工制造业比重过大,现代制造服务业比重过低;产业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仍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与工业发达国家同行相比差距明显等,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还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现状
根据搜集的资料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分为如下几类:
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生化学污染素主要包括农物毒素。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而过量地施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
农药残留超标兽药、生物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都造成
大量含有危害物质的粮食、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等不合格产品充斥着市场。
2、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
由致病微生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食品安全标准操作,例如: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
此外,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多物及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大量存在。
例如,沙门菌病、弧菌病、肠出血型大肠杆菌等。
3、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食品弄虚作假等违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法现象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
4、
三.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的食品工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进行调研发现,食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岗位类型发生了变化,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食品贮藏、加工、管理、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
这就要求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的院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1996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显示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首次攀到了第一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从1997年至今,我国食品工业的产值始终在GDP总量中占第一位,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
调查发现,企业所需的食品人才中生产操作人员、销售人员的需求比较大,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
食品企业的职位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生产操作工、销售人员、食品检验工、食品制作工、食品包装工、一线QC、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操作工这几个岗位。
参考文献
1.窦建国浅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2010(06)
2.俞江兰我国食品专业的发展和改革 2005(11)
3.王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浅谈 2006(07)
4.周慧民以食为天——访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景圣[期刊论
文]-吉林农业2010(10)
5.汪张贵.闫利萍.Wang Zhanggui.Yan Liping 地方院校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农产
品加工·学刊2011(2)
6.李全宏.LI Quan-hong 孜孜不倦的食品科学研究者——蔡同一教授的学术人生[期刊论文]-北京社会科学
7. 李里特新世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展望[会议论文]-1998
8.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期刊论文]-农业机械学报2007,38(5)
9 张有林.苏东华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