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复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PPT课件

汽化方式
3.液体表面上空气流 动的快慢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
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
沸腾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降低温度 液化方法 压缩体积
继续吸热
3
物态变化
沸腾 蒸发
气态
液态
熔化(吸热) 固态
凝固 (放热)
4
物态变化中的 吸热过程
5
一、 熔化与吸热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2.晶体熔化的条件: (1) 达到熔点; (2) 吸热 。
复习和应用
1
定义: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
温
国际单位:开尔文(K)
T=t+273K
常用单位:摄氏度(℃)
[规定方法: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 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在0℃和100℃ 之间分为100个等份每一份就是1℃。]
度
物 态 变 化
Page 2
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7
二、汽化与吸热 4.水蒸发时的特点:
(1)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2)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5.蒸发的作用: 蒸发吸热,有致冷(降温)作 用,可使物体温度降低。
6.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结论:汽化都要吸热。 8
升华 吸热
熔化 吸热
汽化 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13
物态变化中的 放热过程
14
一、凝固与放热
❖ 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 程。
❖ 例如:水结成冰,铁水变成铁制品 ,冬天背阳的屋檐下悬挂的冰柱等
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

液化:________ _______
沸腾:沸点
蒸发致冷
与沸腾的区别
蒸发: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液化:
பைடு நூலகம்
返回
液态
气态
液态
气态
典型例题:
例1、下面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D.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把温度计取出读数
30
水太多
纸板没有盖住烧杯
20、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a)(b)(c)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21、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26、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 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 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 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 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沸腾:沸点
蒸发致冷
与沸腾的区别
蒸发: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液化:
பைடு நூலகம்
返回
液态
气态
液态
气态
典型例题:
例1、下面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D.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把温度计取出读数
30
水太多
纸板没有盖住烧杯
20、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a)(b)(c)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21、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26、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 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 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 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 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总复习物态变化》课件

高温下金属单质熔化成液 态,再经过冷却凝固得到 金属制品。
玻璃制造
高温下玻璃原料熔化成液 态,再经过冷却凝固得到 玻璃制品。
03
汽化与液化
汽化的定义和条件
汽化的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的条件
温度高于液体的沸点,液体的表面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从而逸出液体表面。
液化的定义和条件
04
升华与凝华
升华的定义和条件
升华的定义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升华的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固态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直接从固态 变为气态。
凝华的定义和条件
凝华的定义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的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气态物质放热,但温 度不降低,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
升华与凝华的应用实例
《总复习物态变化》ppt课 件
目录
• 物态变化基础概念 • 熔化与凝固 • 汽化与液化 • 升华与凝华 • 物态变化的综合应用
01
物态变化基础概念
物态的基本类型
液态
物质具有一定的体 积,可以流动,宏 观表现为柔性。
等离子态
气体在强电场下电 离,成为带电粒子 与电子的混合物。
固态
物质保持一定的体 积和形状,宏观表 现为刚性。
通过加热和冷却水,模拟自然界的水 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的 物态变化。
碘升华实验
加热碘使其发生物态变化(固态到气 态),冷却后又发生物态变化(气态 到固态),可用于演示升华和凝华现 象。
物态变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石油提炼
通过加热和加压,使石油发生物 态变化(固态到液态、液态到气 态),分离出不同种类的燃料和
玻璃制造
高温下玻璃原料熔化成液 态,再经过冷却凝固得到 玻璃制品。
03
汽化与液化
汽化的定义和条件
汽化的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的条件
温度高于液体的沸点,液体的表面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从而逸出液体表面。
液化的定义和条件
04
升华与凝华
升华的定义和条件
升华的定义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升华的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固态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直接从固态 变为气态。
凝华的定义和条件
凝华的定义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的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气态物质放热,但温 度不降低,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
升华与凝华的应用实例
《总复习物态变化》ppt课 件
目录
• 物态变化基础概念 • 熔化与凝固 • 汽化与液化 • 升华与凝华 • 物态变化的综合应用
01
物态变化基础概念
物态的基本类型
液态
物质具有一定的体 积,可以流动,宏 观表现为柔性。
等离子态
气体在强电场下电 离,成为带电粒子 与电子的混合物。
固态
物质保持一定的体 积和形状,宏观表 现为刚性。
通过加热和冷却水,模拟自然界的水 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的 物态变化。
碘升华实验
加热碘使其发生物态变化(固态到气 态),冷却后又发生物态变化(气态 到固态),可用于演示升华和凝华现 象。
物态变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石油提炼
通过加热和加压,使石油发生物 态变化(固态到液态、液态到气 态),分离出不同种类的燃料和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40张PPT)

4、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 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 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么这两支 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C ) A、37.5℃、37.5℃ B、37℃、38℃ C、37.5℃、38℃ D、37℃、37.5℃
(二)物态变化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沸点: 液体沸腾的温度 沸 液体沸腾的条件: 1、温度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腾
液体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
液体沸腾图像
t。
B
C
A
时间
概念: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液 化
方式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1、夏天,炎热的教室里洒上水就会感觉很凉爽, 这是由于__________的缘故;
2、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吱吱”响 声并且看到水面冒出“白气”。在此过程中,水 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
9、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 先升华后液化
液化 10、冰棒冒“白气”——
11、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 先汽化后液化
12、冰棒纸上结的“霜”—— 凝华
13、衣箱中的樟脑球日久变小了—— 升华
14、湿衣服变干—— 汽化
15、冰棒含在嘴中变成糖水—— 熔化
(三)、水循环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升华
吸热
3、升华和凝华
概念: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升华 特点: 升华吸热 概念: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凝华 特点: 凝华放热
问题讨论
1、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有时会出现水雾,有 时又会出现冰花,你能解释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吗? 它们是出现在玻璃窗的哪一面?
人教版《第三章-物态变化》期末复习ppt课件(29页)

吸收热量,温度
__不__变____,___有____熔点 _升__高_____,___无___熔点
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持续吸热
放出热量,温度
放出热量,温度
___不__变____,__有_____凝 __降__低_____,___无____凝固
固点
点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名称 凝固 条件
不
同 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像
区别
晶体 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
中温度都_保__持__不___变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图1-4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3)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
于水蒸气遇冷后液___化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4)小明得出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 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 因是
[比较] 蒸发与沸腾
名称
不 发生部位
同 点
温度
剧烈程度
蒸发
液体__表__面____
在__任__何____温度下 __缓__慢____
沸腾
液体__表__面____和__内___部___同
时进行
在__一___定___温度下(沸点) __剧___烈___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名称
不 同 点
影响 因素
相同点
蒸发
非晶体 持续放热
相同点
熔化都要__吸___收___热量,凝固都要__放__出____热量
注 意 掺杂其他物质或改变压力会改变物质的熔点。如冰中加 盐,熔点降低;冰上加压,熔点降低。
第四章物质的性质1(物态变化)复习PPT课件(初中科学)

凝华
融化 凝固
晶体
固态
非晶体
熔点
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方
内
式
容
温度条件
蒸发
任何温度
沸腾
一定温度(沸点)
不
产生部位 液体表面
同
剧烈程度 点
缓慢
液体温度 的变化
温度降低
液体表面和内部 剧烈
温度不变
相同点
都是吸热的汽化现象
关于蒸发和沸腾的问题
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 为[C ] A、扇出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 B、扇来的风是凉的 C、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 蒸发时要吸热 D、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丝制成,不易融化。 B、纯金掉到钢水中不会融化 C、在-265 ℃时,氢是固态 D、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
物 固态 金 铜 钢 钨 固态 酒精
质 水银
氢
名 称
熔 -39 1064 1083 1515 3410 -259 -117 点/ ℃
蒸发
沸腾
气态
汽化 液化
升华 液态
我们的知识说一说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共同学习了第四 章“物质的特性”。回想一下,我们增长了哪些知识?
气态
汽化 液化
升华 液态
凝华
融化 凝固
固态
关于物态变化的问题
1、从冰柜里拿出一支棒冰,一会儿,
发现棒冰纸上结了一层白霜(凝固)
水蒸气
固 凝华
2、剥开纸,棒冰周围冒“白气”(汽化)
空气中的水蒸气
一架已平衡的天平,左边放盛酒精的烧杯 右侧放盛水的烧杯,结果天平平衡,过一
段时间天平会向 右侧倾斜。
物态变化专题(课件-11张ppt)

煮熟汤料的时间相同,用大火反而更费燃料。
谢谢观看!
二、晶体的熔化曲线
【例题5】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
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
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源自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三、蒸发和沸腾
发生部位 温度要求 剧烈程度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气态
【例题2】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D.电熨斗冒白气
一、物态变化的类型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气态
【例题3】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 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三、蒸发和沸腾
2.小李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使用的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当温度升高到如图甲温度计所示时,在烧杯中能观察到如图乙____C____ ( 选填“C”或“D”)所示的现象。实验结束撤掉酒精灯后,小李发现水仍然能沸腾一段时 间,这是因为___水__能__继_。续从铁圈(或石棉网)上吸收热量 (2)如图丙是小李根据部分实验数据绘制成的图像。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 增加,请在答题纸的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线。
课题:《物态变化专题》
一、物态变化的类型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例题1】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与容器壁紧密接触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 左 下图所示.下列图像与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最符合的是 ( )
谢谢观看!
二、晶体的熔化曲线
【例题5】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
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
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源自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三、蒸发和沸腾
发生部位 温度要求 剧烈程度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气态
【例题2】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D.电熨斗冒白气
一、物态变化的类型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气态
【例题3】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 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三、蒸发和沸腾
2.小李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使用的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当温度升高到如图甲温度计所示时,在烧杯中能观察到如图乙____C____ ( 选填“C”或“D”)所示的现象。实验结束撤掉酒精灯后,小李发现水仍然能沸腾一段时 间,这是因为___水__能__继_。续从铁圈(或石棉网)上吸收热量 (2)如图丙是小李根据部分实验数据绘制成的图像。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 增加,请在答题纸的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线。
课题:《物态变化专题》
一、物态变化的类型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例题1】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与容器壁紧密接触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 左 下图所示.下列图像与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最符合的是 ( )
第三章物态变化 复习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4)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 __ 受热均匀 _ _,并且能使固体温度上升的速度 较慢 (选填"较快"或"较慢"),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 (5)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写出温度计在放置上的要求: 玻璃泡不能碰到 容器底 ; 玻璃泡不能碰到 容器壁 。 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 其目的是
⑤记录时标明单位 ⑥取出温度计
一、温度(temperature)
4、体温计和其他温度计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很细
5、体温计的量程: 35-42℃ 体温计的分度值: 0.1℃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13 ℃。
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放在冰水
混合物中示数为6℃,放在沸水中示数为96℃.放在温水
使物体受热均匀
(6)小明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图象,如图乙所示。 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
体"),判断的依据是 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该物质的熔点是__60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_℃,凝固点是 60 ℃,
熔化耗时 7 min;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_温_ 度保持不变__。
液体温度不变
沸腾的条件: ①达到沸点 ②吸收热量
2、沸点的影响因素: ①液体种类 ②气压
三、汽化和液化
3、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的汽化现象 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液体温度降低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 ②液体的温度 ③液体的表面积
三、汽化和液化
汽化 吸热 液态
液化 放热
4、液化的条件: ①降低气体温度
中示数为33℃时,Fra bibliotek该温度计1格表示的温度值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在塑料袋中滴入酒精 乙:把袋挤瘪,把口扎紧 丙:放到热水里面 把塑料袋放入热水里面,塑料袋内的液态酒精受 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此过程叫做 19_汽__化___.之 后,又把塑料袋放入冷水里面,降温后气态酒精 又变成了液态的酒精,此过程属于20 _液__化___,这 表明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21 _相__互__转__化___
变式题2(’14成都)夏天,从冰箱中取 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 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_液__化__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 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 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吸__热___(选填 “吸热”或“放热”).
使用前:需拿着温度计用力下甩,将水 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 读数
考点二 熔化和凝固(云南近三年共13套试卷, 熔化考查7次,凝固考查1次) 1.物态变化 (1)常见三种状态:固态、①__液__态____、②
__气__态____ (2)定义:随着温度变化,物质会在固、③
变式题1 图1中体温计的分度值为_0_.1_℃, 读数为_3_6_._6_℃.
类型二 生活中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其吸放热的 判断 命题解读:主要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主要 是判断所给现象的物态变化的变化类型以及吸放 热情况,除单独考查外,有时还会结合其他知识 (如:大气压强、晶体、内能等)进行考查;考 查时常以自然现象(雨、雪、露、霜等)或生活 现象(如各种白气、人工降雨等)为背景.
教材图片解读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 冷水中,再把双手同时放 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 水”的感觉不①相_同_______ (选填“相同”或 “不相 同”), 这说明人们凭感 觉判断物体的不冷可热靠是② ________(选填“可靠” 或“不可靠”)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如图为一个简易的自制温度计,该温 度计是根据液体③_热__胀__冷__缩_的原理制 成的,为了更明显的显示温度变化, 应尽量选择④__细___(选填“粗”或 “细”)的吸管将小瓶放入热水中, 水柱的位置会⑤升_高____,放入冷水中 时,水柱的位置会⑥_降__低__(均选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
说明
举例
液体温度 的高低
温度越高蒸发越 快,温度越低蒸 发越慢
电热干手器、 电熨 斗等
液体表面 积的大小
液体表面积越大 蒸发越快,表面 积越小蒸发越慢
将湿衣服展开 在阳光下晾晒、 晒谷子等
影响因素
说明
举例
液体表面的
液体表面 空气流速越
附近空气 大,蒸发越
流动的速 快;流速越
度
小,蒸发越
慢
拖地后用电扇对着 地面吹;风吹过后 人感到凉爽;用吹 风机吹干头发、农 业种植时铺的地膜 等
__液___、④_气____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 质各种状态之间的⑤__变__化____叫做物态 变化.
2.熔化和凝固 (1)熔化
定义:物质从⑥__固__态____变为⑦ __液__态____的过程叫做熔化 吸、放热情况:熔化⑧___吸_____热 (2)凝固 定义:物质从⑨__液__态____变成⑩ __固__态____的过程叫做凝固 吸、放热情况:凝固 11__放___热
3.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 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 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 属等.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沥青、玻璃、松香、石蜡等.
(2)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晶体 1_2__熔__化__时__的__温__度__叫做熔点 凝固点:液体 1_3__凝__固__形__成__晶__体__时__的__确__ _定__的__温__度____叫做凝固点,同一物质的 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3)应用: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 品腐烂变质,可利用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的升华吸热来降低温度. (4)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 用久的灯丝变细等
2.凝华 (1)定义:物质从④_气__态__直接变为⑤_固__态__
的过程叫做凝华 (2)吸、放热情况:凝华⑥__放____热 (3)举例:霜、冰花、雾凇等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盐, 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 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 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 部, 就会发现白霜, 这是空气中 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易拉罐 17 _凝__华___形成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18 _盐__水__使__冰__的__温__度__低__于__0_℃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一种 是降温,另一种是在一定的 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其 中液化石油是利用了11 压__缩__ _体__积__的方法储存在钢瓶中 的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 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 在这里吸热 12 _汽__化___, 使冰箱 内温度降低之后, 生成的蒸气 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 里13 _液__化__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 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 氟 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 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烧开水, 水烧开了,而锅不会损坏.主 要原因是水沸腾后温度⑦ ___不__再__升__高_,而这时还没有 达到纸的着火点,故锅不会 损坏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 觉特别冷,是因为人身上的 水⑧__蒸__发__吸热造成的; 如 果有风吹来, 人会感觉更冷, 这是因为液体表面的⑨ _空__气__流__速__加快,蒸发加快; 人蜷缩着身体, 这是通过减 小⑩_液__体__表__面__积__来减慢蒸 发的
示例
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18_D__ (选填“A”、“B”、“C”或“D”), 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正确1的9 是B ____(选填“A ”、“B”或“C”).
5.体温计 (1)作用:测量20__人__体___温度 (2)刻度范围(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
通常为35 ℃~42 ℃. (3) 体温计的使用与读数
例2 (’14苏州)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 () A.夏天打开冰柜看到白雾 B.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 C.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类型突破 判断物态变化及过程中的吸放 热,也可按照下面“三步法”进行:
第一步:判断发生物态变化前物质的状态; 第二步:判断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状态; 第三步: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 根据类型判断吸放热情况. 熔化、汽化、升华的过程吸热;凝固、液 化、凝华的过程放热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 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 纱布袋吸水,这样做是增大 了水的表面积,把它放在通 风的地方,加快水的 11 _蒸_ _发__ ,使饭菜周围温度降低, 防止饭菜变馊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停止沸腾的水,向瓶上浇冷 水后会发生15_水__重__新__沸__腾__起__来_ 的现象,这是由于浇上冷水 后,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 导致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 沸点 _____1_6 所降致低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题展示 类型一温度计的读数 命题解读:近三年考试中主要在仪器读数题 中考查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的读数, 有时也会在实验中考查. 偶尔也会涉及到判断温度计 的分度值 . 例1(’14龙东)如图所示, 温度计的示数是___-1_2___℃.
类型突破 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1)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每一大格之 间的读数与大格间小格数的比值. (2)判断刻度是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 方.若图中未标明零刻度,则温度计示数由下 往上越来越大,为“零上”,反之,为“零 下”. (3)整刻度值+小格数×分度值即为最 终读数.
(3)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气泡特点:沸腾时会形成大量气泡不断 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温度特点:达到沸点后,水的温度保持 不变,但要持续吸热.
3.液化 (1)定义:物质从16 __气__态___变为17 __液__态___
的过程叫做液化. (2)吸、放热情况:液化18 __放__热. (3)举例:白气、雾、露、雨蒸馏提纯、装
4.温度计的使用 (1)估:估计待测物体的⑧__温__度___ (2)选:根据⑨__估__测__温__度___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3)看:看清温度计的⑩__量__程___和11 _分__度__值__ (4)放:玻璃泡12___浸__入____被测液体中,不要 碰到13__容__器__底___或14 __容__器__壁___. (5)读:待温度计示数15 ___稳__定___后再读数.读 数时玻璃泡16__不__能___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 温度计中液柱的凹液面17_相__平___.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物态变化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温度及其测量(云南近三年共13套试 卷,温度计(寒暑表)读数考查4次,体温计 读数考查4次,温度的估测考查3次) 1.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①_冷__热__程
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 (1)作用:测量②__温__度___的工具 (2)原理:液体的③__热__胀__冷__缩___ (3)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
冷水的容器外壁“出汗”等. (4)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A. 19 __降__低__温
度;B.在一定温度下,20 _压__缩__气体体积
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云南近三年共13套试卷, 升华考查4次,凝华考查8次)
1.升华 (1)定义:物质从①__固__态___直接变成②
_气__态___的过程叫做升华 (2)吸、放热情况:升华③__吸___热
特点 温度 ___1_8 _降低 __放__出__热量,温 凝固时:持续放热,度不断21 _降__低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