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术作品典型和意境

合集下载

江西省抚州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

江西省抚州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

江西省抚州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19世纪末,主张将艺术与美学区分开来,被称为“艺术学之父”的是()。

A.席勒B.柏拉图C.费德勒D.亚里士多德2.下列作品中()是我国五四文学中第一部用白话文写的现代小说。

A.A.《狂人日记》B.《子夜》C.《家》D.《沉沦》3.《木兰诗》是我国北朝时期的一首()。

A.五言绝句B.散文C.抒情诗D.叙事诗4.俄国伟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悲怆》是他的《()交响曲》。

A.第五B.第六C.第七D.第九5.以个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主要是指___________()A.文学家、雕塑家、画家B.编导、导演、舞蹈演员C.画家、美工、音响师D.歌唱演员、导演、编剧6. 《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______的不朽杰作。

A.伦勃朗B.米开朗基罗C.达·芬奇D.拉斐尔7. 古希腊悲剧主要是______。

A.性格悲剧B.命运悲剧C.社会悲剧D.荒诞悲剧8. 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属于()A.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C.岭南园林D.东方园林9. 《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是______绘画的代表作品。

A.印象主义B.达达主义C.抽象主义D.野兽派10.珂勒惠支作品中表现了农民战争前夕枕戈待旦的一瞬间的是()。

A.《农民战争》B.《拾穗》C.《呐喊》D.《磨镰刀》11. 《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______。

A.冼星海B.田汉C.光未然D.聂耳12.《长恨歌》是我国唐代诗人______的名篇。

( )A.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高适13. 国画《墨葡萄图》是我国明代著名的画家______的作品。

( )A.宗白华B.王世贞C.徐渭D.黄庭坚14.“美是生活”是()提出来的。

A.亚里士多德B.普洛丁C.车尔尼雪夫斯基D.列宁15.艺术创造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把握一般采用()。

河北省唐山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真题(附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真题(附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国画《溪山行旅图》是北宋______的名作。

( )A.A.张择端B.吴道子C.赵佶D.范宽2.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代表作《普罗米修斯》取材于()。

A.《圣经》B.希腊神话C.原始壁画D.罗马神话3. 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普罗米修斯》取材于______。

A.《圣经》B.希腊神话C.原始壁画D.社会生活4.《青鸟》的作者是比利时剧作家( )A.萨特B.梅特林克C.尤特凯维奇D.罗姆5.电视在当代艺术传播活动中作用突出,它属于艺术传播诸要素中的()A.传播媒介B.传播内容C.传播主体D.传播效果6.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指()A.A.审美想象B.审美感知C.审美联想D.审美情感7.由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古典芭蕾舞剧()达到了古典浪漫主义舞剧的光辉顶点。

A.《天鹅湖》B.《普罗米修斯》C.《罗密欧与朱丽叶》D.《浮士德》8. 导演过《绳索》的大导演希区柯克是______人。

()A.美国B.苏联C.意大利D.法国9. 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属于()A.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C.岭南园林D.东方园林10.曹丕的文艺美学著作是()。

A.《文心雕龙》B.《诗品》C.《文赋》D.《典论?论文》11. 《牡丹亭》是我国明代的著名戏曲,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

()A.关汉卿B.马致远C.汤显祖D.杜甫12.《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_________的油画作品。

()A.米开朗琪罗B.拉斐尔C.达?芬奇D.提香13. 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最突出的美学特征和主要思维方式是指___________。

()A.抽象思维B.理性思维C.感性思维D.形象思维14. 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_____。

福建省莆田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莆田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莆田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艺术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将其审美意识物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这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A.艺术表现B.艺术构思C.艺术体验D.艺术欣赏2. 意大利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属于()A.表现主义电影B.新现实主义电影C.新浪潮电影D.左岸派电影3. 下列电影由蔡楚生导演的是______。

()A.《十字街头》B.《渔光曲》C.《马路天使》D.《城之春》4.“寓教于乐”反映出()。

A.美育和德育的统一B.美育和智育的统一C.美育和体育的统一D.德育和体育的统一5.歌剧《茶花女》是()的作品。

A.托尔斯泰B.狄更斯C.大仲马D.小仲马6.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属于()A.A.巴罗克式B.洛可可式C.拜占庭式D.哥特式7.绘画艺术使用的媒介材料主要是()。

A.形状、体积、木、石等B.画面、音响、蒙太奇等C.线条、色彩、块面、形状等D.旋律、和声、节奏、调式等8.《霓裳羽衣舞》是()代的宫延乐舞。

A.汉B.唐C.宋D.元9.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是()A.《牡丹亭》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窦娥冤》10. 《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

A.海明威B.巴尔扎克C.罗曼·罗兰D.狄更斯11.艺术接受的主体是艺术作品的()A.传播主体B.传播媒介C.艺术信息D.传播受众12. 梅特林克的《青鸟》、《不速之客》等作品是______戏剧的典型之作。

()A.荒诞派B.象征派C.写实派D.印象派13.“阳关三叠”是由()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而来。

A.A.李白B.白居易C.贾岛D.王维14.艺术创作的源泉是()。

A.生活B.艺术家的想像C.艺术家的情感D.艺术家的联想15. 《祭侄文稿》的作者是__________。

2016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第五章练习及答案

2016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第五章练习及答案

⼀、选择题 1.在艺术创造中,对形式选择的原则应该是__________。

( ) A.是否⽣动活泼 B.是否新颖巧妙 C.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 D.是否满⾜欣赏者的要求 2.按照马克思主义艺术⽣产的理论,艺术作品是__________。

( ) A.艺术⽣产的产品 B.艺术家的⼼⾎结晶 C.艺术欣赏的对象 D.社会⽣活的反映 3.主题是指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和揭⽰出来的艺术作品的__________。

( ) A.基本内容 B.题材中⼼ C.思想内涵 D.政治倾向 4.狭义的题材是指__________。

( ) A.艺术家收集的材料 B.艺术家取材的范围 c.艺术家的感受 D.艺术家对客观社会的提炼和概括 5.提出“意蕴总是⽐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有意蕴”这⼀见解的⼈是__________。

( ) A.别林斯基 B.⿊格尔 C.鲁迅 D.杜夫海纳 6.“有意味的形式”是__________提出的。

( ) A.杜夫海纳 B.克莱夫•贝尔 C.⿊格尔 D.别林斯基 7.作为艺术反映⽣活的基本形式,艺术作品的核⼼应该是__________。

( ) A.艺术形象 D.艺术意蕴 8.__________艺术流派属于西⽅现代主义思潮。

( ) A.古典主义 B.⾃然主义 C.浪漫主义 D.存在主义 9.艺术典型的两个“有机统⼀”指的是__________。

( ) A.普遍性与偶然性,特殊性与必然性的统⼀ B.普遍性与必然性,偶然性与特殊性的统⼀ C.普遍性与特殊性,偶然性与个别性的统⼀ D.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 10.从“才”、“⽓”、“学”、“习”等先天禀赋和后天修养⽅⾯论述了形成艺术风格主观条件的理论家是__________。

( ) A.我国南朝的刘勰 B.我国现代的闻⼀多 C.西⽅的⿊格尔 D.西⽅的别林斯基 11.中国⽂学的“建安⽂学”被看作—个⽂学流派,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

意境与典型的异同比较

意境与典型的异同比较

意境与典型的异同比较意境是文学作品在读者心目中形成的意义,它是通过作家运用一系列修辞手法、描写技巧、情感表达等手段,给读者留下的直观印象。

而典型则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具象化形象,它们代表着一些人物、事物或情感,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元素。

意境与典型是文学作品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它们在文学作品中有着不同的体现方式。

下面将从异同两个方面来比较意境与典型的不同之处。

一、异同比较1.差异性意境与典型的主要差异在于它们所表现的内容不同。

意境着重表现的是作者的情感及思想,它们是通过作品中的描写、叙述、联想等手段体现出来的。

而典型则是作品中的具象化表现,它们代表着一些人物、事物或情感,是作品中的核心元素。

2.共性尽管意境与典型在内容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在表现方式上有共性。

意境往往需要借助一系列的修辞手法、描写技巧、情感表达等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也就是意境中“意境化”的体现。

而典型的表现也需要使用具体的形象来代表某种情感、人物或事件,这些形象往往经过精心构思、剖析、描绘而得到呈现。

3.相互影响在文学作品中,意境和典型常常相互影响,它们的结合也成就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例如陈丹青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作者借助细腻的描写、情感的表达等手法,表现出作品中所描绘的草原风光、羊群涌动、人们的生活场景等景象。

而这些景象则像点缀在作品中的亮点一样,为作品增添了一份生动、深刻的感觉。

二、结论综上所述,意境与典型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却是相对不可或缺的。

意境能够表现出作家的情感与思想,形成作品的精神内核;典型则是具象化的表现方式,能够直接影响读者的感知和理解。

两者相互依托,相互影响,使得文学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更加准确、鲜明、深刻,也让读者在享受文学艺术的同时收获更为丰厚的思想与精神上的满足。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

一、名词解释12分1.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2.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3.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1.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6.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1、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2、基形意象:是客观具体事物最基础的局部形态在人脑中经过想象加工形成的局部意象.3、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成熟而稳定的艺术特征的代表性面貌.4、艺术直觉: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5、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6、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并最终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的思维活动.7、素材:是未经作者艺术加工的感性生活材料或原创的艺术资料8、期待视域: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艺术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它圈定了理解可能的限度.7. 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8.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雕塑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9.意境: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追求朴素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对于中国传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什么是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着的代表人物.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3、什么是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5、什么是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6、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线条与组合;2具象与抽象;3情感与象征.8、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着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9、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即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10、雕塑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物质与技艺的统一;2造型与观念的融合.1、什么是灵感灵感或灵感思维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质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显意识和潜意识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新概念和新意象的顿悟式和突发性的思维方式.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等特点.2、什么是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创作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的特点,是由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的特点和作品的客观特征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貌.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艺术家的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现,是一个艺术家在全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和创作个性.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上成熟的重要标志.3、什么是艺术传播艺术传播就是艺术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徙、变动、蔓延,达到公共化或社会化的过程.艺术信息、受传者、传播主体和传播媒介或加上传播效果,就是艺术传播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4、共鸣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5、什么是艺术典型艺术典型指的是艺术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体系,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其中,典型人物是艺术典型的主体,典型性格是典型人物的核心.6、建筑艺术的涵义及其审美特征是什么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建筑的基本特征:1造型的形式美追求;2环境的人格化体现;3多重的象征性意味.7、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8、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什么艺术的审美价值,是指客体对象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的生成中所体现出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具有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9、什么是悲剧悲剧是同崇高有密切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一个范畴.悲剧的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10、音乐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音乐以旋律、和声、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感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其中旋律是最具表现力的因素.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1情感的涌流;2想象的自由;3象征的意味.1、艺术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艺术的具体功能有多种,但主要的应当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也可回答为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2、什么是艺术鉴赏欣赏性的艺术消费活动就是艺术欣赏,其内涵主要是指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3、什么是艺术家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同时,艺术家又是具体的和社会的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4、什么是审美期待欣赏者的审美期待可呈现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文体期待是指艺术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某种特定意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是指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及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指向.5、舞蹈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舞蹈是以审美规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动作与姿态;2抒情与表现;3节奏与韵律.6、什么是艺术体验: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7、工艺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实用与审美;2物质与精神;3技能与创造.8、什么是艺术中的讽刺讽刺是以真实而夸张或真实而巧妙之类的手段,及其简练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发人们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9、什么是艺术意象艺术意象,是艺术主体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愫与客体物象实现化合的心理形态,同时也氤氲于这种心理形态的物态化表现之中.艺术意象是主体艺术思维及其情感活动的结果,是凝结了主体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10、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形式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即艺术作品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表现形态.艺术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艺术作品的结构和语言.1、美育:即“审美教育”,是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正式提出的.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使人认识美育.2、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3、建筑艺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4、现代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产品设计,从家具、餐具、服装等日用品到汽车、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特点是将造型艺术与工业产品结合起来,使得工业产品艺术化.2、环境设计,指人类对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改造和组织,对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和审美需要.3、视觉设计,指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或使用标记所进行的视觉形象设计.5、造型艺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6、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是: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采用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二、在构图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7、摄影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再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8、表情艺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9、交响乐:是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是音乐艺术的精髓,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包含四个独立乐章的器乐套曲.10.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古典芭蕾舞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11.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它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2.悲剧:是戏剧种类一种,被认为是戏剧之冠.具有崇高的地位,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13.电影艺术: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想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由于电影诞生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所以常被人们称做“第七艺术”.14.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包含三层含义:一、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二、从艺术层面上讲,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三、从美学层面上讲,它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15.主人公:指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作品中的主要任务,或叫中心人物.是戏剧影视作品集中刻画的任务形象,是作品内容的中心,是矛盾冲突的主体,是情节展开的依据.塑造鲜明、生动、富有个性的主人公形象,是戏剧影视艺术最根本的任务.16.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再线生活.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的基本要素.17.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18.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的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它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特点是:一、思维过程离不开感性形象;二、思维过程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三、整体性.19.艺术风格: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20.艺术语言:指任何一们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赌局饿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艺术语言.21.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是具体可感的,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和文学形象.22、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23.审美体验:是整个审美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指鉴赏主题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的生活到艺术作品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24.审美升华:是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浅析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与意境

浅析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与意境

浅析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与意境作者:孙小睿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在影视、文学、绘画等所有的艺术作品中,典型与意境都是重要的表达方式和手段。

如果说典型是在叙事性艺术中随着情节的展开和矛盾冲突的推进逐步形成的,那么意境则是在空间性艺术中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营造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而形成的。

关键词:典型;意境;共性;区别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012-01在影视、文学、绘画等所有的艺术作品中,典型与意境都是重要的表达方法和手段。

两种表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则会给予欣赏者潜移默化的不同感受。

通过分析“典型与意境”的含义、特征及举例说明,更好地了解两种艺术表达方式的情感。

一、典型的含义典型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等。

从狭义上讲,是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成功的人物形象。

又称为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者典型形象。

从广义上讲,典型形象是创作者创造的既有鲜明的独创性,又广泛深刻地概括了一定社会现象,揭示了某些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文学形象.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与完美融合,它通过个性显现共性,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二、典型的特征典型的运用具有广泛深刻的概括性。

与形象的概括性相比,典型的概括性具有更突出、广泛、深刻的特点。

典型形象不止是人物形象,凡是艺术形象,都可上升为典型。

在西方文论史上和文学批评实践中,艺术典型一般都指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人物。

所以西方叙事的传统是在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中塑造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反映社会发展状况,是典型人物成为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所以艺术典型的特征中有三个性质的特点:(1)突出的代表性,集中概括了生活中某一类人或社会现象的共同特征;(2)巨大的普遍性,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广泛;(3)深刻的思想性,对社会现象的概括深刻,它能够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反映历史发展的某些必然规律。

河南省南阳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指艺术创作中的___________。

()A.想象能力B.个人修养C.技巧水平D.发现能力2. 我国的彩塑到盛唐达到了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______( )A.云冈石窟像B.麦积山石窟像C.山西晋祠像D.敦煌塑像3.下列作品中()是我国五四文学中第一部用白话文写的现代小说。

A.A.《狂人日记》B.《子夜》C.《家》D.《沉沦》4. 我国现存最精致的金银错工艺品,是汉武帝时代的作品,即__________。

()A.《唐三彩》B.《景泰蓝器皿》C.《象牙雕饰》D.《狩猎纹车饰》5. 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和布努艾尔导演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等是______流派的代表作品。

A.表现主义B.存在主义C.超现实主义D.荒诞派6.汉末魏晋时期出现的_____名曲《广陵散》、《梅花三弄》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A.古琴B.古筝C.扬琴D.二胡7.《大卫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品。

A.达·芬奇B.拉斐尔C.罗丹D.米开朗基罗8. 影片《大独裁者》、《摩登年代》是_____的代表作品。

A.爱森斯坦B.让·加本C.卓别林D.嘉宝9.《马踏匈奴》产生于()A.秦朝B.汉朝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朝10. 《老人与海》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重要作品,它的作者是______。

( )A.狄更斯B.海明威C.欧.亨利D.契诃夫11.《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

A.新月派的代表作之一B.山药蛋派的代表作之一C.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之一D.创造社的代表作之一12. 19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以莫奈为代表人物的画派是______。

A.巡回展览流派B.印象派C.野兽派D.抽象派13. 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电影代表作是()A.《红高粱》B.《芙蓉镇》C.《夜宴》D.《霸王别姬》14. 朗香教堂是建于__________的现代建筑。

典型与意境的名词解释

典型与意境的名词解释

典型与意境的名词解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名词常常被提及,其中两个十分重要且具有广泛使用的词汇就是“典型”和“意境”。

它们涉及到不同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从文学作品到艺术创作,从心理学到社会学,亦或是商业领域的广告,它们充满了丰富而多样的含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尝试对这两个词汇进行较为详尽的解释。

首先,让我们探索一下“典型”一词。

当我们提到“典型”,我们通常指的是某种特性或者特征在某个群体或者事物中的普遍存在。

这种特征可能是行为方式、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等等。

典型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从群体中寻找共性,对其进行分类和理解。

例如,在人类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研究许多个体的行为表现,抓住一个社会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而形成对该群体的总体认识。

同样,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会通过刻画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来呈现某种思想、情感或者社会现象,这些人物就成为了该作品的典型代表。

与“典型”相伴而来的是“意境”。

意境是指某个作品、场景或者情境所特有的情感或者情绪氛围。

意境可以通过作者的文字描写、音乐的声音、绘画的色彩等形式传达给读者或观众。

它不仅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还能够带领人们进入一种特定的情景或者体验。

意境的形成往往需要作者的巧妙构思和艺术技巧的运用,通过词语的选择、声音的配乐或者画面的构图等手段,将一种情感状态或者情境感受引发出来。

例如,在一部小说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主人公的情绪表达,可以创造出一种悲伤、忧郁或者欢乐的意境。

在文学的创作中,典型和意境往往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典型的刻画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作品人物和情节的整体把握,而作品所营造出的意境则将读者带入这个虚构的世界中,使其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情感和意义。

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便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丰富的意境构建。

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角色和情节,如神秘女性、追寻梦境的男主人公等,这些典型形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思想。

福建省漳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漳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漳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动作设计来源于______。

()A.秧歌B.敦煌壁画C.维吾尔族舞蹈D.汉乐府2. 《雀之灵》是我国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______。

A.独舞B.双人舞C.三人舞D.群舞3. 在中国______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

A.鲁迅B.胡适C.毛泽东D.蔡元培4. 在整个艺术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的艺术语言是______。

A.文学性语言B.绘画语言C.音乐语言D.综合性语言5. 《英雄交响曲》的作者是A.莫扎特B.肖邦C.施特劳斯D.贝多芬6.文艺复兴时期不在画坛三杰之列的画家是()。

A.米开朗基罗B.达·芬奇C.拉斐尔D.伦勃朗7.绘画中的画布、画笔、水墨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属于()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8.艺术的首要功能是()A.认识功能B.道德功能C.审美功能D.娱乐功能9. “草圣”是指唐代书法家______。

A.怀素B.张旭C.米芾D.蔡襄10.下列科学文献中,强调制作工艺品必须“材美工巧”的是()。

A.《考工记》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11.以下属于“荒诞派戏剧”的是( )A.《广岛之恋》B.《等待戈多》C.《两个家庭》D.《卡里加利博士》12.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的重要美学论著是_____。

A.《判断力批判》B.《美学》C.《论崇高》D.《诗艺》13.《自由女神领导着人民》是法国______绘画的代表作品。

( )A.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印象主义14.《羊脂球》是法国作家()的作品。

A.司汤达B.巴尔扎克C.罗曼·罗兰D.莫泊桑15. "三一律"是欧洲_____戏剧的创作法则。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含答案)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含答案)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______是中国南方私家园林。

( )A.圆明园B.颐和园C.拙政园D.大观园2. 《花木兰》原是______作品。

( )A.京剧B.昆曲C.豫剧D.评剧3. 民间工艺是指人们为了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而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如()A.象牙雕刻B.景泰蓝C.竹编D.瓷器4.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称为“古代的神品”是指__________。

()A.《命运三女神》B.《掷铁饼者》C.《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D.《大卫》5.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在创作风格上属于( )A.A.古典主义B.自然主义C.浪漫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6.从艺术构思方法上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

A.变形B.移情C.整合D.概括7.《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作之一。

()A.创造社B.山药蛋派C.鸳鸯蝴蝶派D.新月派8. 导演过《绳索》的大导演希区柯克是_____人。

A.美国B.苏联C.意大利D.法国9. 《格尔尼卡》的作者是()A.毕加索B.柏拉图C.莫奈D.塞尚10.歌剧《茶花女》是()的作品。

A.托尔斯泰B.狄更斯C.大仲马D.小仲马1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的审美思想。

A.杜甫B.杜牧C.李白D.李贺12. 诗剧《浮士德》是______的代表作。

A.雨果B.歌德C.狄德罗D.席勒13. 被艺术家们评价为“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的作品是()A.《清明上河图》B.《李大钊》C.《父亲》D.《奔马》14.“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这种类型划分最初见于()。

A.《沧浪诗话》B.《诗品》C.《人间词话》D.《艺概》15.《最后的晚餐》的绘画体裁是()A.油B.壁画C.浮雕D.版画16.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小说的作者是()A.莫泊桑B.高尔基C.托尔斯泰D.雨果17.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段独白出自()A.哈姆雷特B.克劳迪斯C.麦克白D.奥赛罗18. 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草垛》等是法国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

2021年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4

2021年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4

2021年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4一、单选题(共30题)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A:文学B:绘画C:雕塑D:建筑【答案】:A【解析】:2.《胡笳十八拍》是__________代的作品。

()A:秦B:元C:唐D:汉【答案】:D【解析】:3.审美的客体是__________。

()A:鉴赏者B:艺术家C:艺术作品D:观众【答案】:C4.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称为“古代的神品”是指__________。

()A:《命运三女神》B:《掷铁饼者》C:《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D:《大卫》【答案】:C【解析】:5.《蓝色多瑙河》是__________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圆舞曲作品。

()A:美国B:奥地利C:匈牙利D:罗马尼亚【答案】:B【解析】:6.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中国近代教育家是__________。

()A:鲁迅B:蔡元培C:王国维D:徐特立【答案】:B7.世界上被人们称作“第七艺术”的是__________。

()A:电视B:音乐C:建筑D:电影【答案】:D【解析】:8.话剧《玩偶之家》(又译《娜拉出走》)的作者是()A:莎士比亚B:雨果C:小仲马D:易卜生【答案】:D【解析】:9.《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_________的油画作品。

()A:米开朗琪罗B:拉斐尔C:达?芬奇D:提香【答案】:C10.美感的起点是()A:感受B:想象C:理解D:知觉【答案】:A【解析】:11.艺术直觉的特点是直接面对观察的事物和对其认识的___________。

()A:间歇性B:永恒性C:持久性D:瞬间性【答案】:D【解析】:12.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__________》。

()A:诗学B:诗艺C:诗品D:论崇高【答案】:A13.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指___________。

()A:审美想象B:审美感知C:审美联想D:审美情感【答案】:A【解析】:14.现存唐代音乐曲目中的__________反映了唐代音乐艺术对外来艺术的吸收。

江苏省徐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中国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是__________。

()A.“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B.“诗情画意”C.“尽量违背自然”D.“讲究对称与均衡”2.在艺术创造中,对形式选择的原则应该是()A.A.是否生动活泼B.是否新颖巧妙C.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D.是否满足欣赏者的要求3.艺术活动产生于人类的()。

A.原始社会B.奴隶制前期C.奴隶制后期D.文明时期4.“中国三大石窟艺术”是()。

A.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B.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C.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D.云冈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5.艺术创作唯一的思维活动是( )A.抽象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逆向思维6.意大利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属于()A.表现主义电影B.新现实主义电影C.新浪潮电影D.左岸派电影7. “徽班晋京”促成了这一剧种的产生。

()A.昆曲B.评剧C.京剧D.越剧8. 一般来说,艺术创作的基础是___________。

()A.直接体验B.间接体验C.主观体验D.客观体验9.下列作品是达·芬奇的是()。

A.《创世纪》B.《最后的晚餐》C.《西斯廷圣母》D.《自画像》10. 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草垛》等是法国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

()A.后印象主义B.新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主义11. 汉末魏晋时期出现的______名曲《广陵散》、《梅花三弄》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A.古琴B.古筝C.扬琴D.琵琶12.在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中塑造了懒惰成性、不可救药的“多余人”典型形象的作家是()。

A.托尔斯泰B.冈察洛夫C.契诃夫D.高尔基13. 影片《大独裁者》、《摩登年代》是______的代表作品。

《艺术概论》教案——第四章 艺术作品

《艺术概论》教案——第四章 艺术作品

教案(第一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艺术作品》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媒介的含义、类别和作用,理解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了解艺术语言的意义,了解艺术形象的类别及特点,理解“典型”和“意境”的内涵,理解艺术意蕴的内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艺术语言的意义,艺术形象的类别及特点,艺术意蕴的内涵。

2、难点“典型”和“意境”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教学内容】(导入)【艺术作品三个层次】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作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

在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中,艺术作品处于空心的地位和环节。

艺术作品是一个整体,但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艺术语言,它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构,是由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的层次;第二层是艺术形象,它是作品内在的结构,是艺术家审美意象的物态化;第三层是艺术意蕴,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巨大的普遍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具有象征和寓意、哲理或诗情。

【艺术媒介】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不同种类的艺术语言是由不同的物质媒介材料所构成。

如美术语言由颜料、木石、泥巴、金属、笔墨等材料因素组成。

这些物质材料,在未进入作品之前,它们只是具有艺术语言的可能性。

当它们从属于特定的创作意图,被利用起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和运动,成为具体艺术形象的体现者时,才真正发挥了构成艺术作品外部形式的作用。

艺术家的艺术体验、艺术构思以及艺术传达都需要以一定的啦作为依托,对艺术作品的接受与消费也有赖于媒介而得以实现。

艺术媒介,是指在艺术活动的总体过程中,艺术家将内在艺术构思外化为为艺术作品并对其进行展示、传播的具有独特性的承载物质、材料以及符号体系。

■艺术媒介的类别(一)物质材料媒介1、艺术感性的物质材料媒介(艺术家会因为一定的物质材料而起兴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受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最先接触到的是某种可以生发感性的物质材料媒介。

艺术学概论典型与意境的区别和联系

艺术学概论典型与意境的区别和联系

艺术学概论典型与意境的区别和联系
在艺术学概论中,典型与意境是两个重要而相关的概念。

典型通常指的是在艺术作品中通过具体形象反映出的普遍性、代表性特征,而意境则是指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富有情感色彩和想象力的艺术空间。

首先,典型与意境在定义上就有所区别。

典型注重的是通过个别形象来反映普遍本质,它是对现实生活或自然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而意境则更侧重于通过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想象,将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其次,两者在功能上也有所不同。

典型的主要功能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普遍规律,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现实世界。

而意境的主要功能则是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想象,使观众能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然而,尽管典型与意境在定义和功能上有所区别,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典型和意境都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提炼和加工,都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

其次,典型和意境在艺术作品中往往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艺术家在塑造典型形象时,会借助意境的营造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在创造意境时,也会通过典型的塑造来丰富和深化意境的内涵。

总之,典型与意境在艺术学概论中各有其独特的定义和功能,但在实际创作中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它们共同构成了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

艺术学概论典型与意境的区别和联系

艺术学概论典型与意境的区别和联系

艺术学概论典型与意境的区别和联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艺术学概论典型与意境是两个在艺术创作中常被谈及的概念,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区别,但又存在联系。

在艺术学的研究中,典型与意境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它们对于解读和理解艺术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典型与意境的区别。

典型通常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展现的典型形象或者特征,它是对某一特定主题或对象的一种典型表现或象征。

典型通常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能够代表一定的意义或者价值。

而意境则更多地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心境和氛围,是作者通过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感受。

意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不是直接展现在作品中的,而是需要读者或观众通过细腻的品味和感悟来体会和理解。

典型与意境在艺术作品中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

典型形象的创作往往能够传达一种特定的意境,而意境的营造也需要借助于典型形象的表现。

一幅描绘春天的风景画,如果只是简单地呈现春天的风景,那么作品可能会显得平淡乏味;而如果通过描绘一树一花一草的细致刻画,以及通过色彩、光影和构图上的处理来突出春天的特点,那么作品将会更具有生机和活力,使观者产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和想象。

在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典型与意境是常见的创作手法。

如中国古代文人画中的“意境山水”,通过山水画的意境表达,传达了文人们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又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他们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典型表现和情感表达,创造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使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受。

典型与意境都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典型形象的创作能够使作品更具有代表性和特色,而意境的营造则能够使作品更富有情感和内涵。

艺术家在创作中需要巧妙地运用和平衡典型与意境,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只有通过对典型与意境的精心运用和表达,艺术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传达出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陕西省榆林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

陕西省榆林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

陕西省榆林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将《______》称为“古代的神品”。

A.A.命运之女神B.掷铁饼者C.维纳斯像D.大卫2. 贝多芬的______又被称为“火山般的奏鸣曲”。

A.《黎明》B.《热情》C.《命运》D.《田园》3.《乐记》是中国()时期的艺术理论著作。

A.先秦B.汉代C.魏晋时期D.唐代4.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在创作风格上属于()A.古典主义B.自然主义C.浪漫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5. 创作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等一系列反映我国五·四运动前后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的现代小说家是()A.老舍B.茅盾C.巴金D.鲁迅6.著名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作者维克多·雨果是__________人。

()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7.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作品的核心应该是()。

A.艺术形象B.艺术观念C.艺术追求D.艺术意蕴8. 艺术活动产生于______(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奴隶制后期D.文明时代9.提出“间离效果”的演出方法。

()A.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B.布莱希特C.欧文D.奥尼尔10. 汉末魏晋时期出现的______名曲《广陵散》、《梅花三弄》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A.古琴B.古筝C.扬琴D.琵琶11.艺术鉴赏过程的首要阶段性环节是()。

A.审美接受B.审美感知C.审美感受D.审美鉴赏12.徐冰的《生命潭》是一幅______作品。

A.A.油画B.摄影C.水彩画D.版画13.相传古琴曲《阳春》、《白雪》是()所作。

A.师旷B.李延年C.李龟年D.朱载育14.享誉世界的卢浮宫是()的艺术博物馆。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15.雕塑选用的材料直接决定着作品的质感,米洛斯岛的《维纳斯像》所用的材质是()A.青铜B.大理石C.陶D.木16.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品有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艺术作品典型和意境
对于艺术作品来讲,典型和意境是十分重要的两个问题。

一般来讲,典型重再现,意境重表现;典型重写实,意境重抒情;典型重描绘鲜明的人物形象,意境重抒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以再现为主的各门艺术,如: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常常侧重于在作品中塑造典型;
以表现为主的各门艺术,如:抒情诗、山水画、音乐、建筑、书法等,常常侧重于在作品中创造意境。

(一)、典型
典型是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简言之,所谓典型,或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形象。

还有一种广义的解释认为:典型应当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环境等。

不管怎样,典型的核心是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

典型: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
典型的人物形象,确实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显著特征。

绘画中典型的人物形象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作品曾经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人物,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那么,什么是典型人物呢
所谓典型人物是指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能充分地表现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的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

罗中立《父亲》
文学中典型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为什么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

这些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各人有各自不同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谁和谁也不可互相混淆。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自不必说,就是同母所生的尤二姐和尤三姐,个性也截然不同,前者软弱,后者刚烈。

连大大小小的使女丫头,也无一不各具独特的个性。

艺术典型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体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有普遍性的某些规律。

《阿q正传》
阿Q质朴愚昧而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而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而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敏
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而又安于现状。

他纠集了这些复杂的性格,用精神胜利法来获得自我满足。

阿Q是中国国民性的一个代表,是在典型环境下产生的典型人物。

《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the question
优柔寡断是哈姆雷特的主要性格特征。

这代表了当时欧洲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因此,哈姆雷特的性格千百年来为人们所钟爱。

艺术典型不仅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中体现出普遍性,而且也能在现象中体现本质,在偶然中体现必然来。

在具有个性的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应当体现出具有一定社会内容和社会意义的必然规律。

典型人物作为个人来讲,他的遭遇、经历、命运、性格、行为等等可能具有偶然性,具有不可重复性,但是,在他的这种偶然性中,又常常体现出特定的社会生活与历史发展必然性。

(祥林嫂、葛朗台)
《祝福》祥林嫂
(二)、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诗词、画、文、书法、音乐、建筑、戏曲都十分重视意境。

已经就是一书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使人的心灵和自然融合的产物;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层次。

《诗经》
惜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陶渊明东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代的时候司空图,在他的《二十四诗品》中将诗歌分成二十四种品格,在书中集中讨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也就是对“意境”深层次的元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意境”的几个主要元素:“情、景、虚、实”,这是“意境”最主要的元素。

到了清代理论家王国维正式提出了“境界说”,这是对艺术诞生以来一次深入地总结,也是成功地总结。

提出了“境界”应包括“情感”和“景物”两方面。

现代理论家宗白华对“意境”有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他说艺术家的心灵映射万象,“意境”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这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层次。

1.虚实相生,以有形见无形。

也就是说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让人联想而产生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即“不尽之意”。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而言,也属于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当我们在观赏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宋元以来的文人画时,经常会看到画面中很大一片空间不着一色,一片空旷的景色,这并不是画家的大意忽略,而是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及旧文人典型的审美情趣。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此画以及其简练而苍劲的笔墨,创造出一种萧瑟惨淡的意境,画中的大片空白更增加了悲凉的氛围,这就是中国画善于利用留白,使得无画处皆成妙境。

八大山人的画,不是作为谋生手段,不作名利的阶梯,只是自己穷愁抑郁的自我表现。

他创造的艺术形象虽然十分孤傲冷寂,却是他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八大山人《荷花水鸟图》
2.情景结合
具有“以景寓情”的“深邃之感情”美。

须知,“意境”之“意”,主要指渗透于“境”中之情,这情来源于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体验,但又不等于生活中的一般感情,而是艺术家在对客观现实生活深刻体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审美意象抒发和表现的“景中之情”,有即情理统一的审美感情。

人闲桂花落(王维)
泪眼问花花不语(欧阳修)
用艺术家的感情来看待自然,自然也就具有了感情
中国艺术家从来注重“意境”的创造,尤其是体现中国艺术意境的书法、诗词、山水画。

唐张旭书法
中西绘画对比《蒙特枫丹的回忆》
中国的国画也是意境的突出体现,国画中画松、梅、竹、菊实际上都是代表了中国文人、艺术家的品质、胸怀、节操。

《天池石壁》黄公望元代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典型”则是西方艺术的理想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