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全国人口男女比重变化趋势
历年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比例,数量,中国人口生命表
本表是200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82‰.总计1260498643400617098100.0051.050-4629773450928468 5.03 2.735-9811274419336934 6.55 3.5510-1411224059219530218.75 4.6115-1910471654997497208.37 4.3620-24805964002740569 6.79 3.4125-299389246629472637.60 3.7930-3412349761870616289.71 4.8835-3912325261929613239.61 4.8640-449146746740447277.41 3.8145-499431447753465617.49 3.7850-54816794109540584 6.32 3.1855-59574722940128071 4.42 2.2360-64460232334522678 3.62 1.8265-69417102097420737 3.29 1.6570-74314841583315650 2.46 1.2475-7919310903310277 1.470.7080-849832413756950.750.3285-893687133023570.270.1090-9410263237030.080.0395+197631340.020.00本表是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66‰.4-6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4-6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2004年)注:由于各地区数据采用加权汇总的方法,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合计与各分项相加略有误差(以下表同)。
4-7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2005年)本表是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1.325%。
3-7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2007年)本表是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00‰。
关于人口变化的数据分析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口一直在持 续增长,尤其是1965-1980年人口迅速增 长,但随后人口在缓慢增长,这是80年代 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对中国人口增长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四、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析
80 70 60 50 40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
30
20 10 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首先,我统计了1953-2010年之间0-14岁, 15-64岁,65岁以上的的人口数量。由上述 图表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0-14岁阶 段的人口在迅速减少,15-64岁阶段的人基 本维持平衡,65岁以上的人在迅速增加, 这就导致了人口老龄化。
关于中国人口变化分析
关于中国人口变化问题一直是焦点问题, 为什么人口还在继续增长?中国人口什么 年代的人最多?人口什么时候开始下滑?
概要
• • • • • 中国总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关于男女比例失衡现象的分析 关于中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的分析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析 预期寿命延长方法
一、中国总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结论
•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险 条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人们的平均 预期寿命也在持续稳步延长,但是寿命是 延长了,但与此同时遭受的病痛也随之加 重。归根到底,
“让人们健康地活着”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普遍延长,遭受“耳聋 眼花”或者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困扰的年头 随之变长。研究人员呼吁卫生政策重点从 简单地“让人们活着”变为“让人们健康 地活着”。
人口老龄化
80 78 76 74 72 70.47 70 68.55 68 66 64 62 60 预期寿命 男 1990年 女 预期寿命 男 2000年 女 预期寿命 男 2010年 女 66.84 71.4 73.33 72.38
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2023(一览)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2023(一览)整理十年来,我国性别结构优化改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劳动保障逐步加强。
以下是我预备的中国诞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欢迎参考。
中国诞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生育政策的调整优化,满意了人们多样化的生育需求,促进了诞生人口规模的提升,2023—2023年年均诞生人口为1620万人。
2023年末,我国人口数量为141260万人,比2023年末增加5338万人,年均增长593.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4%。
诞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
2023年末,我国男性人口为72311万人,占51.2%,女性人口为68949万人,占48.8%,总人口性别比为104.9,比2023年下降0.2。
从诞生人口性别结构看,2023年诞生人口性别比为108.3,比2023年降低9.4,诞生人口性别结构改善明显。
社会进展成就系列(报告)数据从人口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海、沿江地区及内地城区集聚,东部地区人口持续增加,人口比重比2023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
主要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人口增长快速,分别增长了35.0%、12.0%和7.3%。
上海、北京、广东、浙江4省(市)10年间人口密度增量均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上。
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推动,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2023年人口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9岁,比2023年提高3.1岁。
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大幅度下降,分别从2023年的24.5/10万和10.3‰,下降至2023年的16.1/10万和5.0‰,新生儿死亡率从2023年的6.9‰下降至2023年的3.1‰。
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
2023年至2023年全国农夫工总量由26261万人增至29251万人,农夫工就业规模平稳增长。
针对困难群体,不断加强就业帮扶。
2023年以来,平均每年有超过550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超过170万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约5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
未来 30 年中国人口趋势 光棍潮来袭 深度老龄化
未来 30 年中国人口趋势 : 光棍潮来袭深度老龄化图片来源 / 图虫摘要1、人口预测模型的简单介绍。
Leslie 模型主要做两大方面的预测,一是利用各年龄群体的死亡率来推算下一年的人口结构,二是利用女性生育率测算每年新出生的男性和女性婴儿数量。
在测算中,我们考虑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程度女性的生育意愿的差异,也考虑了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测算使用的结构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 2015 年 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趋势一:最快 10 年后,我国总人口将现负增长。
我国人口数量在全球的占比也将逐步下降,印度人口数量有望在 5 年后的 2024 年超过中国。
3、趋势二:中青年加速减少,高峰时每年超千万。
未来 5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每年减少 300 万以上,在 2028 年 -2039 年间,年均减少数量将超千万。
4、趋势三:二胎影响已过去,新生婴儿很快破 1300 万。
预计今年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将降至 1400 万左右,五年内大概率跌破 1300 万。
5、趋势四:2 年后进入深度老龄化,2050 年或接近日本。
我国或在 2037 年达到日本现在的水平,到 2050 年或将与日本当时的老龄化水平相接近。
6、趋势五:结婚率继续下滑," 光棍儿 " 数量增多。
2015 年我国 15 岁以上的未婚男性比未婚女性多 4000 万人,出生性别比例失调最严重的一代还没有大批量进入婚姻市场,未来结婚率会进一步下降。
7、挑战和机会并存,应对措施刻不容缓。
长期人口趋势的变化,会持续对我国经济增速构成压力,其可能带来的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亟需我们做出政策准备和反映。
但挑战背后,也会带来一些结构性的机会,例如老龄化对养老、医疗等相关行业的需求会增加," 光棍潮 " 会催生 " 单身经济 " 需求。
1、人口预测模型的简单介绍我们预测人口采用的是经典的 Leslie 模型,该模型是 1945 年时由澳大利亚学者Leslie 首次提出,属于考虑生物种群年龄结构的离散模型,在人口预测中也被广泛运用。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总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正文: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
单位:万人数据分析:一、全国人口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 3972 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
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
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生孩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大数据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信息港发布时间:2010-08-20 15:48:49进入社区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国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结合全国普选,举办了全国人口调查。
调查的标准时间是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
参加这次调查登记工作的人员共有二百五十余万人。
为了保证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国组成了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并制定了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严格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直接调查;但有少数地区不能进行直接调查,而用其他办法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未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待解放的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
为了使这次普查资料全面、确实,曾及时组织了抽样复查,对已经调查登记的人口数目的正确程度进行检查。
全国围共抽查了五千二百九十五万以上的人口(占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百分之九),检查的结果是:重复的人口占千分之一点三九,遗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二点五五。
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现已全部完成。
现将中华人民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公布如下:一、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其中: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五亿七千四百二十万五千九百四十人;用其他办法调查的人口为二千七百七十三万二千零九十五人,有:没有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八百三十九万七千四百七十七人(根据各该地方政府的资料);待解放的省七百五十九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人(根据一九五一年公布的数字);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一千一百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人(根据华侨事务委员会等机关的资料)。
二、在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中:男子为二亿九千七百五十五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八二;女子为二亿七千六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二人,占百分之四十八点一八。
历年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比例_数量_中国人口
0.35
0.13
1130
366
764
279
75
204
注:由于各地区数据采用加权汇总的方法,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合计与各分项相加略有误差(以下表同)。
3-7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2007年)
本表是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00‰。
年龄
人口数 (人)
男
占总人口
40440
6.35
3.13
88490
43530
44959
7.06
3.47
117954
59010
58944
9.41
4.71
122574
61490
61084
9.78
4.91
100595
50558
50038
8.03
4.03
89609
45320
44289
7.15
3.62
86438
43875
42563
6.90
本表是2003年人 口变动情况抽样
4-6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年
龄
人口数(人)
合计
男
女
合计
占总人口比重(%) 男
总计
1260498
643400
617098
100.00
51.05
0-4 5-9 10-14 15-19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69 70-74 75-79 80-84 85-89 90-94 95+
573115 27018 28296 33610 39345 43636 37803 39901 53461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 末数
2012
135404
669 69395 66009 71182 64222
2103
1434 3.04% 2.18%
2011
134735
644 69068 65667 69079 65656
2101
1457 3.14% 2.17%
2010
134091
641 68748 65343 66978 67113
972
-376 3.12% -0.44%
1991
115823 1490 59466 56357 31203 84620
1008
-482 3.34% -0.57%
1990
114333 1629 58904 55429 30195 84138
655
-974 2.22% -1.17%
1989
112704 1678 58099 54605 29540 83164
680 70414 67048 77116 60346
2200
1520 2.94% 2.46%
2014
136782
710 70079 66703 74916 61866
1805
1095 2.47% 1.74%
2013
136072
668 69728 66344 73111 62961
1929
1261 2.71% 1.96%
879
-799 3.07% -0.97%
1988
111026 1726 57201 53825 28661 82365
987
-739 3.57% -0.91%
1987
109300 1793 56290 53010 27674 81626
中国出生人口、人口老龄化率、育龄妇女情况及各年龄段人口分析
中国出生人口、人口老龄化率、城乡常住人口、大陆男女人口、总人口性别比、育龄妇女情况及各年龄段人口分析中国大陆人口首次突破14亿人,继续坐稳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之位。
70年前,中国总人口仅有5.4亿人,经济总量仅有358亿人民币。
到2019年,我国大陆总人口增加到14亿,GDP攀升到99万亿,这无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奇迹。
1949-2019年中国大陆总人口走势分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2010-2016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从1592 万增长到1786 万,特别是受2013 年11 月起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影响,2014 年出生人口数量较2013 年增长47 万人,人口出生率提高2.87 个百分点,2016年全面二胎放开以来,国内新生人口数激增,较2015年度增加131万人。
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
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2018 年末,我国总人口比上年末增加 530 万人、达到 13.95亿,需注意的是新出生人口却出现了下降,全年共出生 1523 万人,较上年减少 200 万人,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2018年人口出生率下降至10.94‰,201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0.48‰。
2019年中国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20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至3.34‰。
2011-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走势分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情况分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而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总人口首次突破14亿人,而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却创出新低,老龄化率创出新高。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男女比例失衡,对一夫一妻制家庭来说,是一股外来的冲击力。一个时期以 来,在市场经济和交换价值“泛商品观念”作用下,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增 多,离婚率持续上升,残缺家庭增加,现代社会婚姻关系和婚姻制度趋于弱 化和无序,传统家庭的稳定受到威胁。
第二部分
二、影响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08机电1班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My class one
一、当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现状及原因
目
二、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影响
录
三、应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对策
目 一、录现状
及原因
总体概况
一第一、部分 现状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My class one, our home
调研方法
1982年人口普查时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47,出生性别 结构开始失衡;之后,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快速持续上 升,1990年升至111.14,2000年达到116.86,2005年 进一步攀升至118.58。
1982年人口普查,只有18个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覆盖人口78.58%,但是,没有一个省份出生人口性别比 超过115。2000年,除内蒙古、黑龙江、贵州、青海、 宁夏、新疆和西藏等7省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外, 其它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都高出正常范围。2005年, 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偏高,其中, 有3个省超过130,8个省达到了120-130。
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女性的社会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Hale Waihona Puke 3.强化舆论宣传,推动树立男女平等的文明婚育观念要组织大众媒体对出生性
中国人口普查性别比例分析
中国人口普查性别比例分析引言中国人口普查是对国家人口进行全面普查和统计的重要活动。
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性别比例,即男性和女性的比例。
本文将对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的性别比例情况。
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
性别比例的变化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的性别比例在不同年份有所变化。
以下是近年来的性别比例变化情况:- 2000年:男性占总人口比例约为51%,女性占约为49%。
- 2010年:男性占总人口比例约为51.3%,女性占约为48.7%。
- 2020年:男性占总人口比例约为51.9%,女性占约为48.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近年来,中国的性别比例呈现出略微的男性偏多趋势。
原因分析造成中国性别比例偏向男性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素:1. 传统偏好: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儿子的期望较高,往往希望有男孩继承家族香火。
2. 计划生育政策:之前实施的一胎化政策导致一些家庭更倾向于生育男孩而放弃女孩。
3. 社会结构:在农村地区,由于需要劳动力传承,男孩被认为更重要。
4. 医疗技术: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预测和选择胎儿性别成为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原因分析仅代表一种观点,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
总结通过对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中国的性别比例呈现出男性偏多的趋势。
这一现象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传统偏好、计划生育政策、社会结构和医疗技术等。
进一步研究和讨论对于理解性别比例变化的原因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2018). 中国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分析. 《人口研究论文集》, 20(3), 45-60.。
中国男女性别比例 席进财
中国男女人口比例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男女人数比例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种现象愈发明显的显现出来。
从当前我国人口形势看,我国人口基数大直接导致每年净增人口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无疑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一问:目标是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男女性别数量变动特征划分不同的时间阶段,我们从数据表格0102按性别比人口数入手,先做出1952---2009年中国男女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折线图,然后在数据预处理之后找到衡量男女人口数据变化特征指标男女总人口性别比、差值和方差,并根据加权差值△J的大小和图像变化趋势,使用时间排序的方法将58年分为8个不同的时间阶段。
第二问:首先,要衡量中国当前男女人口数量是否合理,要找到衡量指标和衡量标准,因此我们以男女人口性别比作为衡量指标,根据男女人口性别比国际标准,对当前我国男女性别比进行合理性检验,采用对比检验的方法,认为中国当前男女人口数量不合理;其次,新建指标体系,用每年不同年龄段人口数对我国男女数量合理性进行评价,并找出我国目前人口存在的问题,性别比偏大和老龄化加快。
第三问:要较为精确的预测我国未来20年内男女人口数量的趋势,通过建立logistic男女人口方程模型对我国未来20年人口的数量进行预测,并给出未来二十年的男女人口数图表和不同年龄段得男女人口数图表,通过男女人口数和男女人口性别比分析,预测出我国未来二十年内男女人口数量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指出了问题2中的人口问题在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趋势。
第四问:选取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作为研究因素,分析它对当前我国男女人口数量和男女人口性别比变动所产生的影响。
第五问:针对前四问中中国目前男女人口状况,未来二十年男女人口发展趋势和我国男女人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excel,logistic人口模型,综合评价,性别比,老龄化一问题的重述警报!警报!中国男性“盈余”3000万,性别结构失衡仍将扩大!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原新表示,依照调查资料推算,1980-2000年出生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盈余”3331万。
2017年全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数据分析
2017年全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数据分析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男性人口71137万人,女性人口67871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26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1(以女性为100)。
目前中国总人口男女比例已连续12年下跌。
人口性别比正在持续下降
2017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
2017年男性人口71137万人,女性人口67871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26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1(以女性为100)。
据悉,自2006年以来,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状况逐年缓解,总人口男女比例已连续12年下跌。
男女人口数量差从2006年的4008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3266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人口性别比正在持续下降,同时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在下降。
据悉,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09年以来实现了连续第七次下降,从119.45降至2015年的113.51。
在正常的自然情况下,出生性别比应介于103和107之间。
我国已经远远超出这一数据。
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继续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到2030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实现自然平衡。
为了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现象,中国出台了多项整治政策,并加强宣传,但是在人口性别比实现自然平衡的道路上,中国还是任重道远。
2017年全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数据分析
2017年全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数据分析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男性人口71137万人,女性人口67871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26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1(以女性为100)。
目前中国总人口男女比例已连续12年下跌。
人口性别比正在持续下降
2017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
2017年男性人口71137万人,女性人口67871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26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1(以女性为100)。
据悉,自2006年以来,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状况逐年缓解,总人口男女比例已连续12年下跌。
男女人口数量差从2006年的4008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3266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人口性别比正在持续下降,同时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在下降。
据悉,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09年以来实现了连续第七次下降,从119.45降至2015年的113.51。
在正常的自然情况下,出生性别比应介于103和107之间。
我国已经远远超出这一数据。
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继续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到2030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实现自然平衡。
为了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现象,中国出台了多项整治政策,并加强宣传,但是在人口性别比实现自然平衡的道路上,中国还是任重道远。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新京报讯中国十年来人口持续低增长,增速远低于上一个十年,预计到2032年人口会达到零增长。
国家统计局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根据普查,加上港澳台的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
这个数字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马建堂分析,这表明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的控制。
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中国人口净增长1.3亿,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表明中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这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在发布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中国的人口增长将继续下降,预计中国将在2032年前后达到人口零增长。
此外,此次人口普查发现有1370万人没有户籍,原因涉及多方面。
焦点1 出生人口仍男多女少总人口的性别比呈下降趋势,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
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但出生人口的男多女少问题依然存在,根据普查初步汇总的情况,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不过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这个数据比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的118.59下降了0.53,比2009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的119.45下降了1.39。
尽管如此,118.06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仍高于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