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设计性实验
中国药科大学 病理生理设计实验
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一、实验目的:1. 掌握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
2. 掌握取SD大鼠海马匀浆、测蛋白,使用试剂盒测定SOD、MDA、CAT的方法。
3. 讨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
二、实验原理: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白细胞高度聚集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等有关。
脑缺血后短时间内ATP、CP、葡萄糖、糖原等均减少,乳酸明显增加。
缺血期cAMP含量增加,而cGMP含量减少。
缺血-再灌注后脑内cAMP进一步增加,cGMP进一步下降,这提示缺血-再灌注时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脑是一个富含磷脂的器官,再灌注后cAMP升高可导致磷脂酶激活,使膜磷脂降解,游离脂肪-酸增多,最显著的是花生四烯酸及硬脂酸增多,自由基与游离脂肪酸作用使过氧化脂质生成增多。
脑缺血时脑细胞生物电发生改变,出现病理性慢波,缺血一定时间后再灌注,慢波持续并加重。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间越长,兴奋性递质含量越低,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也越严重。
三、实验材料动物:SD大鼠(200g左右,雌雄不限)药物:20%水合氯醛,Folin-酚试剂,SOD、MDA、CAT试剂盒。
器材:鼠板,注射器,电凝器,剪刀,绳子,匀浆机,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箱,试管。
四、实验方法1.取7只SD大鼠,称重,编号并记录。
7只大鼠分别以20%水合氯醛(30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俯卧位固定,在枕骨后切开皮肤,暴露第一颈椎两侧的翼小孔,用尖端直径为0.5mm的电凝器插入翼孔,烧灼双侧的椎动脉,造成永久性闭塞。
2.待大鼠适应24h后,在颈部正中切口,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各组大鼠均用动脉夹夹闭阻断, 15min后松开动脉夹恢复血流,进行再灌注,第1组再灌注0分钟;第2组再灌注15分钟;第3组再灌注30分钟;第4组再灌注45分钟;第5组再灌注60分钟;第6组再灌注90分钟。
病理生理实验设计
探究几种药物对家兔高钾血症的治疗效果实验组员:张明子 6107006146张跃东 6107006049张斌 6107006145探究几种药物对家兔高钾血症的治疗效果一.实验目的探究3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30%葡萄糖溶液混合普通胰岛素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注射,10%氯化钙溶液静脉注射,四种抢救方法对家兔高钾血症的治疗效果。
二.实验原理血清中钾离子浓度大于5.5mmol/L时成为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代谢失常导致的疾病,通常伴随肾功能衰竭,由少尿引起的尿钾排出减少所致,另外还可以由细胞内钾移出增多,摄入钾增多等导致。
高钾血症时,心电图显示家兔心律失常,并且伴有家兔呼吸缓慢,紫绀等现象。
血中钾离子浓度升高对心脏有毒性作用,包括降低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在心电图上可表现为P波明显下降,T波高尖等。
高钾血症主要是血清中也就是细胞外液钾离子的高浓度存在,因此降低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是治疗高钾血症的主要途径。
对于高钾血症的治疗效果,可以通过取兔血离心后进行紫外线光度测定,通过计算测得兔血中钾离子的浓度是否回复到正常来判定。
另外,通过记录家兔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和注入药物的剂量也可作为辅助参考数据。
本实验通过探究分别将30%葡萄糖溶液,30%葡萄糖溶液混合普通胰岛素,5%碳酸氢钠溶液,10%氯化钙溶液按2ml/kg静脉注射入模拟高钾血症的家兔体内,通过测算钾离子浓度的变化来判定这些药物对高钾血症的治疗效果。
三.实验器材及药品实验动物:家兔器材:婴儿秤,兔手术台,一般手术器械,气管插管,动脉夹,动脉插管,有色丝线,纱布,离心管,注射器,头皮针,微量移液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试管,记号笔,BL-410生物实验系统,秒表,三通药品:20%乌拉坦溶液,肝素生理盐水溶液,5mmol/L氯化钾溶液,1%氯化钾溶液,30%葡萄糖溶液,30%葡萄糖混合普通胰岛素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10%氯化钙溶液四.实验步骤1.麻醉:家兔称重后,按每公斤体重3-5ml由耳缘静脉静脉缓慢注入20%乌拉坦溶液,观察家兔角膜反射是否消失,角膜反射消失即完成麻醉,再从耳缘静脉注入适量肝素生理盐水,最后将家兔仰卧固定在家兔手术台上。
病理生理学设计实验
2 15.17 18.00 4.40 10.40 47.97 9 28.8 22.4 51.2 7.42 8
3 16.83 20.60 5.40 10.20 53.03 3 31.8 22.8 54.6 7.91 3
4 16.5 18.80 5.40 9.60 50.30 5 30.18 22.12 52.3 7.58 7
人数 21 8
20 9
12 16 1
16.52 23 19 13 15 9 2 9
百分率 72.4% 27.6%
69.0% 31.0%
41.4% 55.2% 3.4%
79.3% 65.5% 44.8% 51.7% 31.0% 6.9% 31.0%
每人设计一份
您认为实验设计方案应
两人合作一份
就按现在的每组一份
1
3.4%
12
41.4%
15
51.7%
1
3.4%
合适
2
6.9%
您认为现行实验设计评价方案 (有 1 人未发表意见)
基本合适
26
89.7%
不合适(需改进的方面填在右 侧)
20~25%
13
44.8%
您认为实验设计全部完成后(包括实验 25~30% 和论文)的成绩应占总成绩的百分比为 35~40%
6
20.7%
病理生理学设计实验 (案例)
1、方案评选会 2、课题汇总 3、评分统计 4、情况汇报 5、学生的报导
在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同学
“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方案评选会”上的讲话
(摘 要)
今天我们在这里进行一次教学活动。活动开始前,我先说几句话。 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主要任务,总地说来,就是既教书又育人。教学过程需要依靠教师 和同学的共同努力,通过努力达到传授和学习知识、锻炼和提高能力、培养和增强综合素质 的教学目标,从而为同学们今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同时也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首届七年制 学生。不论在理论上讲、还是在实际上说,我们这一届同学的水平应高于二十世纪的大学生、 应高于五年制的同学。这是我们的理想,但要实现这一理想或目标,还需要我们教师、同学 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作为我们教师除了教书或传授知识外,还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大家增强 能力和提高水平呢?我们在思考和探索。开展实验设计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在国内,医学院校开展实验设计已不是新鲜事。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展,或已将这一教 学内容写入实验教材。然而,在我校医学院以往没有开展过。究竟如何开展我们没有经验。 我们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桥梁学科,又是一门融合了多门学科知识的 边缘学科,病理生理学有关疾病的知识大多来自动物实验,而实验设计本身涉及到多学科的 知识。因此,我们病理生理学科开展实验设计课程责无旁贷。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尝试和努 力,从中汲取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类似教学课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谢可鸣)
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
实验分析
实验材料
• 器械:解剖板 手术刀 锥子 带孔 (两孔)软管
• 试剂:酒精 烟 • 动物:小鼠四只
实验步骤
• 将四只小鼠称重编号,体重相差不大,观察正常状态下小 鼠的情况 • 一号放在容器正常环境下观察 • 二号在有两管的容器中,一孔装有软管,将烟雾适量吹入 容器内,观察状况 • 三号将其灌胃注入酒精 • 四号同时注入酒精及烟雾 • 待半小时后解剖观察小鼠心.肺.肝.肾脾的物理状况
• •
•
酒的伤害
• 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学名叫乙醇。乙醇进入人体,能 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 • 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 出现兴奋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 会失去自制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 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 有生命危险。 • 酒精对人的损害,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它使神经系 统从兴奋到高度的抑制,严重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过量的饮酒就是损害肝脏。 • 慢性酒精中毒,则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
实验设计
烟酒对机体主要器官的伤害
动医112班Hale Waihona Puke 113631223 孙宗扬烟碱
•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 害,其中包括一氧化碳、 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醉类、酚类、烷 烃、醛类、氮氧化物,多环芳烃、杂环族化合物、羟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 有机农药等。 1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毒死1只小白鼠25克烟中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头 牛。 40—60毫克纯尼古丁可以毒死一个人。 吸一口烟,喷出的烟雾中含有40亿粒微尘、数百种化合物。其中包括几十种 有毒物和致癌物。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极易进入大脑,日积月累, 就可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烟雾中烟焦油和尼古丁的含量,要比吸烟者吸入 的含量大一倍,一氧化碳大四倍,3,4苯并芘大二倍,氨和亚硝胺大50倍。 空气不流通,浓度会更高。如果妻子怀孕,经常吸入丈夫吸烟喷出来的烟雾, 会毒害胎儿。 溶解性:溶于水 乙醇 乙醚 油类
2024版年度病理生理学实验教案
2
每组学生轮流担任实验操作的主体,其他成员则 协助完成实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 操作。
3
教师在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2024/2/3
19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巡回指 导,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
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通过实验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24/2/3
6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01
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要求 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 度;
02
熟悉并掌握实验室常见危险源及 应对措施,如化学试剂的存放和 使用、生物安全防护等;
0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 能力,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顺利 进行。
抢救措施演示
展示针对失血性休克的紧急处理措施,如输血、补液、应用血管活 性药物等。
实验评估标准
根据实验动物的生理指标恢复情况,评估抢救措施的有效性。
2024/2/3
15
炎症反应过程观察及药物干预效果评估
01
炎症反应过程观察
通过动物模型或细胞实验,观察 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如 红肿、热痛等症状。
02
学生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
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解释。
通过实验记录和报告撰写,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实验技能,
03
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05
结果分析与讨论课设计
2024/2/3
23
数据整理、图表绘制技巧指导
数据整理
教授学生如何整理实验数据,包括数据的筛选、分类、编码和录入 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病理生理学设计性试验123
镇痛作用: 1.用电刺激小鼠尾巴法证明,延胡索粉有镇痛作用,其效价为阿片的 1/10, 作用持续 2 小时。小鼠热板法证明,延胡索甲素、丑素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兔 乙热刺激法和电总和刺激法证明,iv 乙素 15-20mg/kg、丑素 10-15mg/kg 或甲素 30-40mg/kg 均有镇痛作用。 而以乙素、 丑素为最强, 甲素次之。 大鼠 sc 乙素 50mg/kg 或丑素 40mg/kg 也具有与兔相似的镇痛效力。而丙素对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 体反应以及电刺激法等镇痛试验亦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较 吗啡弱。大鼠对乙素 和丑素的镇痛作用能产生耐受性,产生的速度比吗啡慢 1 倍,并与吗啡之间有交 叉耐受性;实验还表明乙素未发现有成瘾性。 2.催眠、镇静与安定作用:经兔、鼠、犬、猴等试验,较大剂量延胡索乙素 有明显的催眠作用。乙素能明显降低小鼠自发活动与被动活动,但不能消除其翻 正反射,显示无麻醉作用。乙素能对抗咖啡因和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对抗戊 四氨所致的惊厥,但对土的宁所致的惊厥可增敏。乙素对动物的条件反射有选择 性的抑制作用。与氯丙嗪和利血平相似。丑素和癸素的镇静作用均较乙素弱,乙 素的中枢作用原理为,对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的电活动都能抑制,尤以皮层运动区 较为敏感。但把药液直按涂于皮层上或孤离皮层的实验中,均证明乙素不是直接 影响皮层。把药液注入脑室,大剂量时可产生镇痛及镇静作用,乙素能明显的抑 制刺激皮肤引起的惊醒反应,并能阻断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及下行性功能。这 些都证明乙素对皮层下结构有一定的选择作用。乙素的作用部位广泛,不象吗啡 作用部位专一,其镇痛作用虽不如吗啡强大,但有较好的镇静和安定效能。乙素 的光学异构体作用亦不同,左旋乙素有镇痛和镇静作用,较大剂量对 猴子有震颤 表现;右旋体反而有短时兴奋作用。左、右旋体都有增敏士的宁惊厥的作用,但 以右旋体为明显。乙素对犬有轻度的中枢性镇吐作用,对大鼠有轻度的降温作用。 临睡前服用延胡索乙素 100-200mg,有助于入睡,没有致幻致兴奋,次日无头昏、 头晕等不良反应,作用安全,因此特别适用于防治夜间疼痛的疾病。 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延胡索浸剂对豚鼠离体肠管(1:1000-1:10,000)呈兴 奋作用,但对兔及大鼠离体小肠无显著作用。而乙索在 1:2×10 浓度时,能抑制 兔离体肠管活动,并能阻断乙酰胆碱、氯化钡及脑垂体后叶素和 5 一 HT 对肠肌的 兴奋作用。 乙素对大鼠离体的胃和结肠, 能对抗 5-HT 引起的收缩。 但在整体动物, 如在巴甫洛夫小胃的犬做试验, 乙素 20-40mg/kg, 对胃液分泌及胃酸无明显影响, 应用大剂量(80mg/kg)时胃液的分泌才受到明显抑制,胃液酸度及消化力亦有减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病理生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病理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理论。
实验采用动物模型,观察了不同病理状态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病理状态对生理功能产生显著影响,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1. 引言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学科。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病理状态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
2. 实验设计与方法2.1 实验动物选择与处理选择同种小鼠进行实验,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病理模型组。
病理模型组通过注射特定药物或诱导特定疾病,使其产生相应的病理状态。
2.2 实验指标测定通过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器官功能指标、免疫指标等,评估不同病理状态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同时,利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对器官进行观察和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血液生化指标病理模型组的血液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异常。
例如,炎症模型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模型组的肝功能指标异常等。
这些结果表明,病理状态对血液生化指标有明显影响。
3.2 器官功能指标病理模型组的器官功能指标也与正常对照组存在差异。
以心脏为例,心脏病理模型组的心电图异常,心肌收缩力下降等。
这些结果提示,病理状态对器官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3.3 免疫指标免疫系统是机体应对病理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结果显示,病理模型组的免疫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炎症模型组的白细胞计数升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异常等。
这些结果揭示了病理状态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
4.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病理状态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其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病理状态对血液生化指标、器官功能和免疫指标等产生明显影响。
这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于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前言
病理生理学实验是医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生物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针对病理生理学实验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设计
1. 实验前准备
在实验开始之前,需要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实验仪器、试剂、标本等。
此外,教师还需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实验的背景和目的,并且能够在实验中遵守安全规范。
2. 实验内容
本项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测量并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生物医学的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实验步骤
本项实验涉及到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标本
将问题患者的组织或细胞标本收集到实验室,在标本区域用双酚酸处理组织或细胞标本,制作切片,染色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1。
病理生理创新性实验1
低血钾对兔心机能的影响一、实验背景低钾血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大量呕吐、肾功能衰竭、糖尿病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都是其诱因,轻度低钾可仅表现为肌无力,重度低钾可出现严重的心脏并发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而致病动物死亡,已经引起了临床高度重视。
二、实验目的1、掌握家兔低钾血症模型的复制方法。
2、观察家兔低钾血症心肌动作电位的变化特征。
3、掌握家兔正常心肌动作电位的生理意义。
三、实验原理1、禁食和禁水12h会使家兔由于只排不迚使得血钾降低,而静脉滴注10~25%葡萄糖溶液并含有胰岛素时会使得机体大量合成糖原,而合成糖原会使钾离子由胞外迚入包内,再注射大剂量速尿则会使钾离子大量从尿中排出,此时即可制造出急性低钾血正。
2、低钾血症对心机能的影响⑴对兴奋性的影响:按理论推测,细胞外液钾浓度降低时,由于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增大,细胞内K+外流应当增多而使心肌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而呈超极化状态。
但实际上当血清钾浓度降低特别是明显降低(如低于3mmol/L)时,静息电位负值反而减少,这可能是由于细胞外液钾浓度降低时,心肌细胞膜的钾电导降低,从而使细胞内钾外流减少,而基础的内向钠电流使膜部分去极化所致。
静息电位负值的减少使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减小,因而引起兴奋所需的剌激也较小,所以心肌的兴奋性增高。
细胞外液钾浓度降低时对钙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小,故钙内流加速而使复极化2期缩短,心肌的有效不应期也随之而缩短。
⑵对自律性的影响:在心房传导组织、房室束-浦肯野纤维网的快反应自律细胞,当3期复极末达到最大复极电位(-90mV)后,由于膜上Ik通道通透性迚行性衰减使细胞内钾的外流逐渐减少,而钠离子又从细胞外缓慢而不断地迚入细胞,故迚入细胞的正电荷量逐渐超过逸出细胞的正电荷量,膜就逐渐去极化,当到达阈电位时就发生0期去极化。
这就是快反应细胞的自动去极化。
在低钾血症时钾电导降低,故在到达最大复极电位后,细胞内钾的外流比正常减慢而钠内流相对加速。
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报告
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报告一、实验题目探究某种药物对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治疗效果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某种药物对心肌梗死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通过检测相关生理指标和病理变化,评估该药物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三、实验原理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坏死。
在小鼠心肌梗死模型中,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可模拟心肌梗死的发生。
给予实验药物后,观察其对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心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机制。
四、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选用 6-8 周龄的雄性 C57BL/6 小鼠,体重约 20-25g,购自_____动物实验中心。
实验动物在标准环境中饲养,自由饮食和饮水,适应环境 1 周后进行实验。
(二)主要试剂与仪器1、实验药物:_____(纯度>98%),用生理盐水配制。
2、戊巴比妥钠:用于麻醉小鼠。
3、心电图机:记录小鼠心电图。
4、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小鼠心功能。
5、组织切片染色试剂:如苏木精伊红(HE)染色剂、TUNEL 凋亡检测试剂盒等。
(三)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10 只:1、假手术组(Sham 组):只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2、心肌梗死模型组(MI 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3、药物治疗组(Drug 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给予实验药物治疗。
(四)实验步骤1、小鼠麻醉: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50mg/kg)麻醉小鼠。
2、手术操作:在小鼠左侧胸部做切口,暴露心脏,用丝线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
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
3、术后处理:缝合切口,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 24 小时开始,药物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实验药物,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 2 周。
4、指标检测心电图检测:在术前、术后 24 小时和 2 周分别记录小鼠心电图,观察 ST 段变化。
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
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 敲除、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等。这 些技术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分子机 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免疫学技术
总结词
免疫学技术是研究免疫系统功能和疾病机制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免疫学技术包括抗体检测、细胞免疫和分子免疫等。这些技术有助于深入了解免疫系统在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 为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01
丰富了病理生理学的理论体系 ,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02
推动了病理生理学与其他学科 的交叉融合,促进了学科发展 。
03
提高了人们对疾病发病机制的 认识,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 供了理论支持。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建议一
进一步深入研究某一疾病的发病机制,探 索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望二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针对老年疾病 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将更加受到关注,未来 将有更多相关研究成果出现。
04
实验结果分析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收集
在实验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实验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和整理。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前,应进行数据整理,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异常值排查等步骤,以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
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如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以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 和分布情况。
细胞培养与处理
总结词
细胞培养是体外研究细胞功能和疾病机制的重要方法。
详细描述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在体外培养各种类型的细胞,并进行各种实验操作, 如基因敲除、转基因、药物处理等。这些技术有助于深入了解细胞在疾病中的 作用和机制。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程教学设计 (2)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程教学设计
引言
病理生理学作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学科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我设计了一个病理生理学实验教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个病理生理学实验教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熟悉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
2.掌握常见疾病的实验诊断方法;
3.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组织切片技术的操作等。
教学内容
本教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
2.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诊断;
3.组织切片技术的操作。
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介绍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
2.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实验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锻炼实验技能;
4.讨论课,让学生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考核方式
为了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能够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详细描述实验流程、
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
2.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本教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相信这个教程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病理生理学设计性试验
急性肺水肿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肺组织血管外液体异常增多,液体从间质进入到肺泡,甚至呼吸道出现泡沫状分泌物。肺水肿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引起肺水肿的原因也很多。本实验主要是通过腹腔注射敌敌畏导致急性肺水肿。
中毒剂量的敌敌畏会使大鼠的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弥漫性肺淤血,炎细胞浸润,引起肺水肿。
实验器材:健康成年大鼠(8只,雌雄各半)、生理盐水、敌敌畏(1%)、解剖刀、注射针、镊子
步骤:
(1)将大鼠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
(2)称重,A组腹腔注射敌敌畏0.1ml/10g,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3)观察各组大鼠的表现症状。
(4),密切观察呼吸改变和气管插管内是否有分红色泡沫液体流出,死亡动物记录死亡时间,存活动物造病后30min则夹住气管,放血处死。所有动物均打开胸腔,用线在气管分叉处结扎以防止肺水肿液渗出,在结扎处以上切断气管,把肺取出,然后肉眼观察肺大体改变,并切开肺,观察切面的改变。
四、预期成果
1、对照组:动物呼吸平稳,口腔无分泌物,至实验结束无死亡。肺泡结构完整,肺泡大小均匀,扩张程度一致,肺泡腔内干净,肺泡间隔无增厚:细支气管上皮完整,未见红细胞及炎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无扩张充血。
2、实验组: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口腔分泌物增多,呼吸加深加快,震颤从面部和肢端肌肉的细小震颤开始,继之四肢和全身出现粗大震颤,精神萎靡,活动减少,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甚至会有死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间隔水肿增厚,甚至细支气管管腔内有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肺泡壁上皮细胞之间有大量的红细胞和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大部分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个别肺泡腔内有水肿液。
一、简表
项目名称
有机磷中毒引起急性肺水肿实验探讨
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技巧
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技巧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而实验则是深入探究这些规律和机制的重要手段。
一个成功的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的技巧。
一、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它决定了实验的方向和方法。
在确定实验目的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的提出:实验目的通常源于对病理生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例如某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明,或者现有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等。
通过提出明确的问题,可以为实验目的的确定提供依据。
2、研究的意义:实验目的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例如,通过研究某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或者通过验证某种药物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3、可行性:实验目的要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实现。
要考虑实验所需的技术、设备、资金和时间等因素,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二、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实验对象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选择实验对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物种和品系:不同物种和品系的动物在生理和病理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兔等。
在选择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内容,选择与人类疾病相似性较高的物种和品系。
2、年龄和性别:实验动物的年龄和性别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例如,年幼的动物和老年的动物在生理功能上可能存在差异;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上也可能不同。
因此,在选择实验对象时,要考虑年龄和性别的因素,尽量保持实验对象的一致性。
3、健康状况:实验对象应该健康无病,以避免其他疾病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在实验前,要对实验对象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排除患有潜在疾病的个体。
三、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是实验设计的关键,它包括实验方法、实验分组、观察指标和实验步骤等内容。
1、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病理生理学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学实验报告引言: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通过实验研究了解人体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并探究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讨论几个方面,对一次关于体内细菌感染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的病理生理学实验进行详细报告。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观察体内细菌感染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研究人员选取了20只小鼠,将它们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引入一定数量的细菌来模拟感染状态,对照组则接受相同操作,但注射的是无菌溶液。
实验步骤:1. 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将小鼠置于无菌环境中,经过运输适应后进行实验。
2. 实施腹腔注射:选择一种适合的细菌株,通过培养和离心得到菌液,再按照预定菌量注射到实验组小鼠的腹腔中,对照组则注射无菌溶液。
3. 观察指标收集:在感染后的12、24、48小时,研究人员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体内采集不同组织样本,包括血液、淋巴结、脾脏等,用于进一步分析。
实验结果:1. 细菌感染后小鼠体温变化:实验组小鼠在感染后体温明显升高,峰值出现在感染后12小时。
2. 免疫细胞测定: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淋巴结和脾脏中的T细胞和B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巨噬细胞数量有所下降。
3. 免疫相关物质的分析:实验组小鼠血液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浓度显著升高,同时抗炎因子IL-10的浓度下降。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细菌感染会引起小鼠体温升高,这是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早期反应之一。
2. 细菌感染会激活小鼠免疫系统,引起淋巴结和脾脏中T细胞和B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加,这表明机体在感染过程中主动应对,并试图通过免疫细胞的调节来控制感染。
3. 细菌感染会导致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如IL-6和TNF-α,这些炎症因子在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也会抑制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
这个实验结果提供了有关细菌感染对宿主免疫系统影响的初步了解,但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来探究感染的机制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病生实验设计
病理生理实验设计【实验题目】肺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班级】泸州医学院2010级临床13班【姓名】何丽娟【学号】201010011308【指导教师】黄珀【实验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研究表明肺和肾为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的主要器官。
人体的代谢活动必须在适宜的体液内环境中进行,这种适宜的体液内环境就包括了适宜的酸碱度。
人体血液PH值的正常范围是7.35-7.45。
人要吃进酸性或碱性物质,细胞代谢本身也会产酸或产碱,人的PH值为什麽会维持在7.35-7.45这个范围之内呢?机体通过血液的缓冲作用、肺、肾的调节作用,以及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等等,使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在疾病过程中,许多原因可以导致体内酸性或碱性物质过多,或者损伤了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从而造成了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包括了酸中毒和碱中毒:PH>7.45是碱中毒,PH<7.35是酸中毒。
造成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很多,从2个大的方面来讲,就包括呼吸性和代谢性因素。
呼吸性因素: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呼吸系统排出CO2过多或过少。
如果CO2排出过少,使PaCO2升高而导致PH下降,就叫呼吸性酸中毒。
如果CO2排出过多,使PaCO2降低而导致PH升高。
代谢性因素: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HCO3-的增加或减少。
如果原发性的HCO3-减少而导致PH 下降,就叫代谢性酸中毒。
如果原发性HCO3-减少而导致PH下降,就叫代谢性酸中毒。
上面所讲到的是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此外还有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讲以下测定的血气指标所代表的意义:PH、PaCO2、PaO2、tCO2、BE。
二、意义:肺肾与机体外界相通,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使机体的PH值保持相对的稳定在这次实验课,我们要复制几个酸碱平衡紊乱的模型。
大家思考一下,这几个酸碱平衡紊乱的动物模型各属于哪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血液指标会有什麽样的变化?【实验前讲解】一.实验目的:1. 学会复制酸碱平衡紊乱的动物模型。
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
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书题目: 体重指数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项目组单位:医学检验08级检本2班项目组成员: 赵立芬张武凤李敏何静王亚高雅倩王卫东赵凯魏磊(一)立项依据1 研究背景:体重对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但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肥胖与健康密切相关,肥胖不仅是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病,而且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 目的:分析体重指数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脂肪肝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方法:将某公司健康体检中不同体重指数的人群分组,采用均差±标准差,t 检验,X2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体重指数人群间高血压、脂肪肝检出率、血脂、血糖水平的差异。
4 研究意义:已有研究证实,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危险因素。
肥胖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使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引起糖代谢紊乱,从而引发糖尿病。
体重增加导致血压升高的明确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有资料称,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可通过增加钠的重吸收和增加交感神经的紧张性直接促进高血压的发生,而肥胖者的胰岛素抵抗也会使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和低密度脂脂蛋白数量减少,二者可使血TG、VLDL、LDL清除障碍而引起一系列血脂质异常变化;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过剩的脂肪在肝脏沉积,引起肝脂肪变性,是脂肪肝形成的重要原因。
据报道50%肥胖者有肝内脂肪浸润,这是由于脂肪组织增加,游离脂酸释出增多之故。
反映出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引起超重或肥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与现代人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如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物中胆固醇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总热量过高,缺乏运动,而就个体而言与遗传基因有关。
因此,我们认为加强健康教育,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正常体重对减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氧实验(一)
【目的要求】1.学习复制动物缺氧病理模型的方法,掌握不同缺氧类型主要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2.观察不同类型缺氧时呼吸、皮肤粘膜颜色、活动以及氧分压的改变。
3.了解机体功能、代谢特点与缺氧对机体影响的关系。
【实验原理】不同的缺氧条件均可造成动物的缺氧状态,并表现出相应的机…
【目的要求】
1.学习复制动物缺氧病理模型的方法,掌握不同缺氧类型主要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2.观察不同类型缺氧时呼吸、皮肤粘膜颜色、活动以及氧分压的改变。
3.了解机体功能、代谢特点与缺氧对机体影响的关系。
【实验原理】
不同的缺氧条件均可造成动物的缺氧状态,并表现出相应的机能代谢改变。
但动物的不同年龄、不同机能状态,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也不尽相同。
【实验动物】
1.体重相近的小白鼠6只。
2.新生幼鼠1只。
【药品与器材】
钠石灰、玻璃珠、7%柠檬酸钠溶液、CO、2%亚硝酸钠、0.04%氰化物、蒸馏水、测氧仪、天平称、手术器械一套、试管、5ml注射器、青霉素小瓶、广口瓶、三角烧瓶。
【实验项目、步骤与观察指标】
1.年龄因素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取新生幼鼠1只,放入青霉素小瓶内(瓶口塞以少量棉花以免成年鼠伤害),然后将其与成年鼠一起放入广口瓶内,观察动物一般状况。
(2)密闭瓶塞,记录时间,观察两鼠状况。
(3)记录两鼠死亡时间。
注意,当其中一只小鼠死亡后,不能揭开瓶盖;如另一鼠至各项实验结束时仍未死亡,实验也应中止。
2.低张性缺氧实验
(1)用天平称重小鼠,取体重相近的2只小白鼠(体重相差<1g),分别投入钠石灰瓶(A)和玻璃珠瓶(B)内,在观察它们一般的活动状况后,同时密闭两只玻璃瓶,并开始计时。
观察过程中必须经常注意瓶子的密闭性。
观察要点:两鼠在瓶内的活动度、呼吸、皮肤粘膜的颜色等变化,每3min记录一次,在其中一只小鼠死亡时,记录死亡时间,并做下步骤操作。
(2)立即用5ml注射器同时地从连接两只瓶子的乳胶管部位分别抽取约2ml气体,在注意固定注射针与注射器连接部位的情况下拔出注射针,并立即将注射针插入软木塞使抽取的气体与外界空气隔绝。
经测氧仪测定A、B瓶内当时的氧分压。
在持续保存两瓶密封的条件下继续观察另一未死亡小鼠的活动情况。
在该鼠死亡时立即记录死亡时间,并同上述要求再次抽取A、B两瓶内的气体,测量氧分压。
比较A、B两只小鼠在不同密闭空间内存活时间的差别,以及与两鼠各自死亡时它们周围气中O2量消耗的差异。
(3)尸检:当两小鼠都死亡后,取其中1只小白鼠,打开胸腔,观察内脏颜色并与以下各项实验后小鼠尸检作比较。
开胸后,剪破心脏,用吸管滴入2滴7%柠檬酸钠溶液,迅速混匀,取出2滴,滴入盛有
5ml蒸馏水的试管内,立即用软木塞盖紧,摇匀,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并与以下各项实验后制备的同种溶液作比较。
注:以下每个实验都有尸检这一步,以便比较不同原因所致缺氧时血液颜色的差异。
所以,每次取血都应该尽量做到操作的“标准化”,如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量和吸取抗凝血液的量(2滴,滴管口径粗细不同,2滴血液量多少可明显有差异)等。
另外,放入血液的蒸馏水试管应立即用软木塞盖紧。
)
3.一氧化碳中毒
(1)取1只小白鼠观察其正常时的活动、腹式呼吸的频率等。
(2)将其放入烧瓶内,瓶内放入通入家用煤气的装置,通入煤气的玻璃管插入盛水的试管内,以试管内水中放出的气泡数调节通气量,气泡产生速度控制在10个/min左右,通气速度过快,可使小鼠所在三角量烧瓶内的CO浓度迅速增高,导致动物迅速死亡而影响血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记录通气时间和速度,观察实验小鼠一般状况的变化,直至死亡,再记录时间。
(3)观察记录死亡小白鼠其尾巴、耳朵、口唇颜色的改变。
(4)尸检(方法同实验第2项),并与其他实验动物比较。
4.亚硝酸钠中毒
(1)取1只小白鼠,称重,观察其一般状况。
(2)皮下注射2%亚硝酸钠,用量为0.35ml/10g体重,记录时间。
(3)观察实验小鼠一般状况的改变,直至死亡,记录时间。
(4)尸检(方法同实验第2项),并与其他实验动物比较。
5.氰化钾中毒
(1)取1只小白鼠,称重,观察其一般状况。
(2)腹腔注射0.04%氰化物(具体操作过程,可见P58),用量为0.2ml/10g体重,记录时间。
(3)观察实验小鼠一般状况的改变,直至死亡,记录时间。
(4)尸检(方法同实验第2项),并与其他实验动物比较。
【注意事项】
1.实验1、2所用广口瓶的容量应一致,瓶口须能密闭不漏气,以防因瓶内空间容积不同和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2.记录时间要准确,以便进行实验结果分析。
3.氢化物有剧毒,勿沾染皮肤、粘膜,特别是有破损处。
4.一氧化碳有毒,防止其过度溢出。
5.在血液颜色的对比观察时,试管应事先编号,以免搞错。
另外,心脏取血的量要尽可能一致,否则造成溶液颜色对比性下降。
【思考题】
1.不同年龄动物对缺氧耐受性有何不同?分析其原因。
2.本实验中各种类型缺氧的原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3.各种缺氧时,小鼠口唇黏膜、耳、尾及血液颜色的改变为何不同?
4.如果发生煤气,对中毒者进行早期抢救处理的原则应注意什么?
5.亚硝酸钠中毒引起缺氧时,有哪些具有针对性的抢救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