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是比喻中的一种,它的特征是 用喻体直截代替本体。 而借代是别外独立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的特征是不直说某人或某物的名称, 而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 也可以称作是“换名”或“换词”。
借喻是一种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 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 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借喻还原 成明喻的形式。 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和“鸿鹄”都是借喻,我们 把它们还原成明喻形式:那些目光短 浅的人好象渺小的燕雀;自己好象翱 翔万里的鸿鹄。
借代是用甲事物来代替乙事物,甲乙 两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某些相关之处。 比如:那边来了几个红领巾。 “红领巾”是借代,是用少先队员的标 志来代替少先队员。不能说少年队员 象红领巾。 再比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枪杆子”是借代,用“枪杆子”来代 替“武装斗争”。因为“武装斗争” 必须得用枪杆子,二者之间有联系。 不能说武装斗争像枪杆子。
• 借喻和借代两种修辞格因为它们都 有“借”字,也往往分不清。怎样 区别一个修辞格是借喻还是借代呢? 一个最常用的方法是还原法。
1、敌人躲在乌龟壳里不敢出来。 借喻,这句中用“乌龟壳”比喻碉堡。 2、郭全海解下青骒马,翻身上去撵玉石 眼去了。 借代,“玉石眼”是马的特征,用这个 特征代替马。 3、老师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 借喻,这里用“祖国的花朵”喻“少年 儿童”。两者之间很相似。
拟人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 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 语言生动形象。
形象生動地表达了作者××之情, 突出文 章××主題, 寄寓作者××的感情;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 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将桃树、杏树、梨树当作人来写,使 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春天里百花争 艳的景象。
借代和借喻区别的例子(一)
借代和借喻区别的例子(一)借代和借喻的概念•借代:以某一具体事物代表另一事物,通过相似或相关的特征来表达含义。
•借喻:通过比喻的方式,用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事物来暗示另一事物,传达某种隐喻的含义。
借代的例子1.王者之师:代指最强大、最高水平的军队。
借代中的“王者”暗示力量强大,代表了最高水平。
2.黄金:用黄金代指财富、贵重的物品。
因黄金本身价格高昂,代表了财富价值较高的特征。
3.墨水:代指文化、智慧、学问。
由于书写需要墨水,因此墨水暗示了知识、学问的积累和智慧的产生。
借喻的例子1.他是一只雄鹰:比喻某人具有英勇、威武的气质或行为方式。
借喻中的“雄鹰”暗示了勇敢、自信等特征。
2.她是一朵盛开的花朵:比喻某人美丽、纯洁的形象或人格特质。
借喻中的“花朵”暗示了美丽、纯洁等特征。
3.你是我的阳光:比喻某人带给自己快乐、温暖的感受。
借喻中的“阳光”暗示了快乐、温暖等特征。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表达方式不同:借代是以一个具体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而借喻是通过类比的方式来暗示另一事物。
•隐喻含义不同:借代主要通过相似或相关的特征来表达含义,而借喻则是通过暗示的方式传达某种隐喻的含义。
•语义上的差别:借代更直接,符合句子的表面含义;借喻则更加隐晦,需要读者通过比喻的意象来理解隐喻的意义。
通过对借代和借喻的概念、例子及区别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提升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欣赏能力。
借代的例子解析1.王者之师:通过将军队比喻为王者,把最强大、最高水平的军队相对应,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军队的优秀之处。
2.黄金:把财富、贵重的物品用黄金来代指,是基于黄金本身具有稀有、珍贵的特性,传达财富价值高的含义。
3.墨水:将文化、智慧、学问用墨水来借代。
这是因为墨水是书写的必需品,所以借代墨水可以暗示知识、学问的积累,以及智慧的产生。
借喻的例子解析1.他是一只雄鹰:通过将某人比喻为雄鹰,暗示他具有英勇、威武的气质或行为方式。
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PPT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大动干戈
为什么“借喻”与“借代” 难以区分?
借喻: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喻体 用在本体应该出现得地方。
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得事物名称说出来, 而用跟它有关系得另一种事物名称代 替它。
两者都不出现本体。
怎样区别“借喻”与“借代”
比喻:用某些有类似点得事物来比拟想要说 得某一事物
借代:用跟她有关系得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
还原: 贝多芬像一只老狮子。(明喻) 贝多芬就是一只老狮子。(暗喻)
例句四: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 藏丢失。(借喻)
还原: 月亮像宝藏。(明喻) 月亮就是宝藏。(暗喻)
“借代”不能还原成比喻
例句二: 但在我就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能
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了。
(借代) 还原:难读得书像“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 ②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③ 苏比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
• ④ 月光如流水一般,睁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
• A 、比喻 夸张 借代 比喻
• B ,比喻 比喻 借代 比喻
• C 、拟人 夸张 拟人 借喻
• D 、比喻 拟人 借喻 拟人 • (2010)8、依次分析下列各句所运用得修辞手法,正确得一组就是 (B )
B
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A、借代 拟人 比喻 夸张 B、借代 比 喻 拟人 夸张 c、借代 比喻 比喻 比喻 D、借喻 拟 人 拟人 夸张
什么就是“借代”
“马氏五常, 白眉最良”
什么就是“借代”?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借喻就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如:“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读者可以立即领会“鬼”、“豺狼”之所指。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像上面几个例子,假如用明喻或暗喻表示,就拖沓多了。
⒈借喻就是比喻的一种,本体与喻体各代表的必须就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如:①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就是主要的与首要的任务就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②她擦过的玻璃,就像没有玻璃那样亮。
①句中“长而空的文章”(本体)与“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喻体)就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能构成比喻;②句中“玻璃”与“没有玻璃”不就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③山上挂着一条白带子。
借代中借体表示的事物必须与本体表示的事物相关,否则不能构成借代。
如:③她端坐在主宾席上,左边就是米业巨商李老板,右边就是商业巨头马会长。
在这群光头、毡帽、长衫、马褂中间,她有种鹤立鸡群的气度。
(石楠《张玉良传》)句中“光头、毡帽、长衫、马褂”(借体)就是“这些商业界上层人物”(本体)的特征与标志,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能构成借代。
如果把句中的“光头、毡帽、长衫、马褂”改为“石头、桌子、电视机、书本”就不能构成借代。
⒉借喻侧重表达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借代则侧重说明本体与借体之间的相关性换言之,借喻的构成基础就是相似性,借代的构成基础就是相关性。
如:④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故乡》)⑤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不?(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④句侧重说明“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与“厚障壁”之间有“深、厚,隔开两事物,使两事物产生界限”的相似性,就是比喻;⑤句则侧重说明“现洋钱”与“袁世凯”的相关性(“袁世凯”就是“洋钱”的标识),就是借代。
区别借喻和借代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是借喻,还是借代。
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 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 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 “姑娘送出的秋波”。
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C ) A.他就是我在东直门大街上常碰见的那个“大鼻子”—枯 瘦的脸,隆起的颧骨,深陷的眼眶。 B.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 西装。 C.要清除语言中的垃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 D.他的肚子里有墨水,脑瓜子也灵活。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 事物之间有相似点,它利用的是本体事物与 喻体事物的“相似性”。因而本体、喻体之 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 换成明喻。
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它不直接说出要表达 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 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 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 不能换成明喻。
C为比喻,其余为借代。
下面各对偶句,有一项不大好的是( D )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 C.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D.大地回春处处春光好,东风报喜家家喜盈门。
D结构不对称,“春光好”是主谓结构,而“喜 盈门”是动宾结构,应改为“喜事多”。
区别借代与借喻的最简便的方法是能换成明喻即 是借喻,否则是借代。借喻是一种省略了本体和 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 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 式。
【修辞方法辨析】借代与借喻
【修辞方法辨析】借代与借喻借代与借喻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从概念上说,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相关的东西来代替。
一般以特征代本体,或以具体代抽象,或以部分代整体等等。
譬如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中将粜米的农民称为“旧毡毛朋友”,这是借用他们头上戴的来代替其称呼,就属于借代修辞方法。
借喻是比喻中的一种。
它不像明喻那样说“甲像乙”,也不像暗喻那样说“甲是乙”,而是根据两者相似点,直接把甲说成乙,以乙喻甲,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
譬如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直接用“草”来比喻旧社会给予他的是粗劣的物质和精神“食粮”,而贡献给人们的却是像“牛奶、血”那样的精品。
这比直说更通俗、形象,又幽默、风趣。
因为借代与借喻都是直接以此代彼,不出现本体,因此容易混淆,难以分清。
其实两者由明显区别:一是构成的基础不同。
借代是借用与本体密切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借体可以是同类事物,也可以是异类事物,构成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借喻是借用与本体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来打比方,本体与喻体是不同性质的两类事物,构成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
譬如:1、他和一群红领巾在一起唱歌。
2、她在辛勤培育祖国的花朵。
第一句用“红领巾”直接代替少先队员,两者之间有相关性,这是借代。
第二句以“祖国的花朵”比喻少年儿童,这是是借喻。
有人说,借代侧重于相关性,借喻侧重于相似性,这说法有道理。
二是两者的作用也不同。
借代在句中的作用重在称代,借喻在句中的作用重在说明或描写。
如上文例子中用“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并无比喻之意,其作用只是以少先队员的标志来代替。
而借喻虽然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但其作用重在比喻。
如同第二句中用“花朵”来比喻少年儿童,主要是为了表现儿童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
三是变换方式不同。
因为借喻本体与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所以能改成明喻。
譬如上文例句“她在辛勤培育祖国的花朵”,可改为“她在辛勤培育像花朵一样的儿童”。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3.专名代泛称 (1)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用“雷锋”指代具有雷锋精神的人) (2)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 “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 那里的“诸葛亮”(毛泽东《组织起来》 “诸葛亮”是三国时代人物的名字,他在 中国人民心中已成了智慧的代称。这里用 来代替有智慧的人)
说,慢慢向外走”极不和谐,分Βιβλιοθήκη 是借代。12借代分类:
1.特征代本体 (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 走……(鲁迅《故乡》用“圆规”指代杨二嫂) (2)“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但是 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夏衍 《包身工》用“芦柴棒”指称那个十五六岁、瘦骨嶙峋 的纺织女工) (3)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 了三五斗》用“袁世凯”——银元上的人头像这个特征 代银元) (4)大路上跑来一对红领巾。(用佩戴红领巾这个特征 代替少先队员)
9
第二组更明确。“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 其中客体“大白熊”与后面词语非常和谐,表 明在客体做主语的句子中是一个整体,而在主 体做主语的句子中未必是一个整体。“大白熊 答应了我的价钱”,其中客体“大白熊”与后 面词语不和谐,表明在客体做主语的句子中不 是一个整体;只有换上本体――那个称为“大 白熊”的人――与后面词语才和谐,才能成为
8
上面两组中A1、B1都是借喻。A1中客体是 “毒蛇猛兽”,与它相应的动宾词是“吃 尽”“血肉”。由“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 肉”是通顺的可知,“毒蛇猛兽”与“吃 尽”“血肉”是一个和谐的主谓宾关系。A2中 客体也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应的动宾词是 “榨尽”“血汗”。由“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 的血汗”不通顺可知,其“毒蛇猛兽”与“榨 尽”“血汗”不是一个和谐的主谓宾关系。客 体所在的语境主谓宾和谐表明不与本体相关, 是比喻;客体所在的语境主谓宾不和谐表明与 本体才能相关,是借代。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例子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例子
借喻和借代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两种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不同。
借喻是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说明或强调某种含义。
例如:
1. 他的笑容就像太阳一样温暖。
2. 她的声音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动听。
在这两个例子中,“笑容”和“声音”被比作“太阳”和“美妙的音乐”,以强调它们的积极特征。
借代是用一个词或短语代替另一个词或短语,以便更好地说明或强调某种含义。
例如:
1. 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家,已经出版了多本畅销书。
2. 她是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和撰写文章。
在这两个例子中,“作家”和“教育专家”被用来代替“有才华的人”和“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和撰写文章的人”,以更简洁地表达同样的意思。
因此,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在于,借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来进行比较,而借代是通过使用一个词或短语代替另一个词或短语来进行比较。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一)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 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方式。
注意:本体不出现,只出现代体。
例: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
(二)借代的种类 1.特征代替本体。 例如:花白胡子不出声了。
(借“花白胡子”代“老年人”) 2.标志代替本体。 例如:这种好事肯定是红领巾做的。
桃李:学生 巾帼:妇女 烽火、烽烟、干戈:战火或战争
须眉:男子 汗青:史册 膝下:父母
手足:兄弟 伉俪:夫妻 黔首、白丁、布衣:老百姓
朱门:富豪人家 纨绔:富家子弟 万钟:高官厚禄
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杜康:酒 冠盖:官吏
桑麻:农事 婵娟:月亮 庙堂:朝廷 杏坛:教育界 三尺:法律
社稷、宗庙:国家 戎马:军旅、军务 鸿雁、鱼雁:书信 杏林: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
问题探究
客体“孤帆”与本体“孤舟” 有相关性,是借代。
1.孤帆一片日边来。
客体“厚障壁”与本体“隔阂” 有相似性,是借喻。 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 后障壁了。
判断二:看能否转 换成明喻。能转换 成明喻的是借喻, 本能转换成明喻的 是借代。
问题探究
改成明喻,教师培育着像 祖国花朵一样的儿童。句 子通顺,故本句是借喻
1.教师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改成明喻,一群像红领巾一样的 少先队员向公园走去。句子不通 顺,故本句不是借喻 2.一群红领巾向公园走去。
总结归纳
01
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似 性的是借喻,有相关性 的是借代
02
句子能转换成明喻 的是借喻,不能转 换成明喻的是借代
古诗中常见的借代词语:
桑梓:故乡 同窗:同学 丝竹:音乐
问题探究
“借代”和“借喻”有什么区别?
“借代”和“借喻”有什么区别?
读音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文字的读法;二指语言的发音。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借代”和“借喻”有什么区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最常用的方法是还原法。
借喻是一种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式。
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和“鸿鹄”都是借喻,我们把它们还原成明喻形式: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好象渺小的燕雀;自己好象翱翔万里的'鸿鹄。
借代是用甲事物来代替乙事物,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某些相关之处。
比如:那边来了个红领巾。
“红领巾”是借代,是用少先队员的标志来代替少先队员。
不能说少年队员像红领巾。
再比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枪杆子”是借代,用“枪杆子”来代替“武装斗争”。
因为“武装斗争”必须得用枪杆子,二者之间有联系。
不能说武装斗争像枪杆子。
懂了吗?。
什么叫借代-借代与借喻的辨别
借代与借喻的辨别: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例②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③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④旌旗十万斩阎罗。
(《梅岭三章》)例③是特征代本体,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
例④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三、具体代抽象。
例如:⑤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例⑤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喻体或借体)的辞格,因而容易混淆。
尤其是中学生,很难将两者区别开。
下面介绍一种简便的辨析方法。
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 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大家想想,“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
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
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
“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
“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
什么叫借代借代与借喻的辨别
———————————————————————————————— 作者:
———————————————————————————————— 日期:
什么叫借代,借代与借喻的辨别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喻体或借体)的辞格,因而容易混淆。尤其是中学生,很难将两者区别开。下面介绍一种简便的辨析方法。
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大家想想,“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 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
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喻体或借体)的辞格,因而容易混淆,尤其是中学生,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大家想想,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
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
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
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
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
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
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
所以,把握住借喻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就能将二者区分开。
其次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运用的是明喻,换成借喻就是这条狗夹着尾巴逃跑了。
在上面两句中,本体是敌人,喻体是狗,喻词是像。
由明喻到借喻,只是省略了本体和喻词。
因此所有借喻只要增加本体和喻词都可以转换成明喻。
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假设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
同理,假设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烟是喻体,战争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南国的战争像烽烟一样整整十年,显然不成句子。
因此可以断定以上两句不是借喻用法。
借代和借喻区别的例子
借代和借喻区别的例子借代和借喻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它们在修辞效果和语义表达上略有不同。
下面就以借代和借喻的区别为题,列举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
一、借代的例子:1. "金色的牙齿":这里将黄金的颜色借代为金色的牙齿,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人牙齿的颜色很黄金般耀眼的形象。
2. "江山如画":将江山的美景借代为画,形容江山美丽如同一幅绘画作品。
3. "热浪袭人":将炎热的天气借代为浪潮,形象地描绘出了夏季炎热的感觉。
4. "月亮代表我的心":将月亮借代为爱情的象征,表达出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情寄托。
5. "寒风刺骨":将寒风的刺骨感借代为刺骨的痛楚,形象地表达出了严寒的感觉。
二、借喻的例子:1. "他是个太阳,照耀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将某人比喻为太阳,形容他的热情和辐射力。
2. "她是一朵娇艳的玫瑰":将某女子比喻为玫瑰,形容她的美丽和娇媚。
3. "他是一只奋进的蜜蜂":将某人比喻为蜜蜂,形容他的勤奋和努力。
4. "他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将某人的笑声比喻为银铃,形容其声音的清脆悦耳。
5. "她的眼睛像湖水一样清澈":将某女子的眼睛比喻为湖水,形容其眼神的清澈明亮。
三、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借代和借喻都是通过替代手法来表达某种意义,但它们在修辞效果和表达方式上有所区别。
1. 借代更加直接,通过用一个具体的词汇来代替另一个词汇,不需要进行比喻或暗示。
借代可以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例如上面提到的"金色的牙齿"、"热浪袭人"等例子。
2. 借喻则需要通过比喻或暗示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义,通常需要借助于其他词汇来进行比较。
借喻可以使语言更具有艺术性和想象力,增强了表达的象征意义。
简述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简述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一、侧重点不同:
1、借喻侧重表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
2、借代则侧重说明本体和借体之间的相关性。
二、作用不同:
1、借喻的作用是使本体形象化。
2、借代的作用是给本体换个名称。
三、修辞手法不同:
1、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
2、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
本文是关于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感谢您的阅读!
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喻体或借体)的辞格,因而容易混淆,尤其是中学生,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来。
下面介绍简便的辨析方法。
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大家想想,“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
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
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
“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
“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
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
“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
所以,把握住借喻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就能将二者区分开。
其次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运用的是明喻,换成借喻就是“这条狗夹着尾巴逃跑了”。
在上面两句中,本体是“敌人”,喻体是“狗”,喻词是“像”。
由明喻到借喻,只是省略了本体和喻词。
因此所有借喻只要增加本体和喻词都可以转换成明喻。
“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假设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
同理,假设“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烟”是喻体,“战争”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南国的战争像烽烟一样整整十年”,显然不成句子。
因此可以断定以上两句不是借喻用法。
再,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借喻用法,也可以是借代用法。
那么如何辨别呢?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
借喻是以此哺彼,重在喻,因此与客体(喻体)相关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代是以此代彼,重在代,因此与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
请看下面两例。
〔A1〕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借喻)
〔A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的血汗。
(借代)
〔B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
(借喻)
〔B2〕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
(借代)
上面两组中A1、B1都是借喻。
A1中客体是“毒蛇猛兽”,与它
相关的词语“吃尽”“血肉”都采用了相应的比喻说法。
这句话可改为明喻“最可恨那些敌人像毒蛇猛兽一样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A2是借代,不能换成明喻。
因为与客体(毒蛇猛兽)相关的词语(榨尽、血汗)没有改为与它相应的说法,可见客体只是作为一个代号,换个名字罢了,并不是用来打比方的。
毒蛇猛兽代指反动统治者或敌人。
改为一般说法就是“最可恨那些反动统治者榨尽了我们的血汗。
”
第二组中B1是借喻,可转为明喻“那个人像大白熊一样向我扑来。
”形象地描写了那个外国人肥胖的身躯、笨拙的动作,又像熊一样凶狠。
而在B2中“大白熊”仅代指那个又白又胖的外国人,是用某人的特征来代替该人,与它相应的词语“答应”没有改成描写动物相应的说法。
若改为一般说法就成了“那个人答应了我的价钱。
”但不能改为明喻:“那个人像白熊一样答应了我的价钱”,显然不成句子。
总之,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用相应的比喻说法。
若是借喻,与客体(喻体)相应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若是借代,与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
如果从以上三方面进行辨析,就不难将借喻和借代区别开。
如“丈夫难过了,她却觉得安慰,到底,萤火虫飞回了车间,她自己也没影响工作。
”(《离不开你》)这句是借喻用法。
首先萤火虫光虽弱但也要奉献给社会,与耿玉亭身体残废却坚持工作、为社会作贡献二者有相似性,其次与客体(萤火虫)相应的词语“飞”采用了比喻说法,由此可判断这句话运用的是借喻手法。
以下句子中同样运用了借喻手法,分析从略。
1、要清除语言中的“垃圾”,拭去蒙在“镜子”上的灰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
2、很难没想,在五颜六色的染缸里,纯丝素绢能够保持自己的洁白。
(1、2选自《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
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故乡》)
下列句子运用了借代手法,读者可以自己分析。
4、“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包身工》)
5、郭全海解下青骡马,翻身去撵玉石眼去了。
(《分马》)
6、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多收了三五斗》)
7、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地说……(《药》)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