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7.05•【字号】榆政发〔2016〕18号•【施行日期】2016.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榆政发〔2016〕1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第十四次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座谈会精神,按照《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年)》、《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确保经济稳增长,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以上,服务业占比达到32%,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经济总量居陕西第二、西部地级市第四位,但是“榆林是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定位没有改变,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产业结构单一,市场主体活力不强,体制与机制的瓶颈制约还很突出,低层次的资源型经济需要加快转型。
在新常态下,扭转固定资产投资下滑趋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区域同质化竞争是榆林面临的现实挑战。
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由低层次资源开发向高端化资源经济转变、由单一性资源产业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由资源驱动式增长向创新型发展转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是全市上下“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引领、主动转型”战略,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八大产业基地建设,以培育“10+1”主体产业为抓手,建立以高科技、高转化、大循环、低成本、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高端化产业融合模式,为打造“三区一高地”新榆林提供强劲动力。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5.04•【字号】连政办发〔2017〕72号•【施行日期】2017.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连政办发〔2017〕7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市农业工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一、总体思路、目标及路径(一)总体思路。
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总体要求,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市场竞争力,加快构建更加协调、更加高效、更可持续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是“一促两保”,即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2017年全市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2%左右;保质量底线,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保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路径。
重点是“五个推进”,即推进粮食产业提升,对水稻、小麦等大宗粮食作物,从品种、品质、品牌入手,在提升产业水平和层次上下功夫,增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向高端化发展;推进特色产业扩面,设施蔬菜、食用菌、特色瓜果、特粮特经等,要做大做强,形成竞争优势,提高综合效益,向规模化发展;推进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生态养殖,稳猪禽、扩牛羊、强特色,优化海洋捕捞空间布局,控捕捞、还近岸、精养殖,开拓外海,发展远洋;推进多元复合经营,推广农牧结合、稻田综合种养、农田立体种植、林下经济、粮经间套作等高效复合经营模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打破产业界限,把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引入农业,以加工业带动“接二连三”、以旅游业带动“隔二连三”、以互联网带动“加二连三”。
(完整版)东莞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东莞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东委发[2009]7号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探索转型发展之路,2009年4月16日,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方向以及主要措施。
一、深刻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30年来东莞走的是一条典型的传统发展道路,尤其是集粗放型增长与外源型主导为一体的产业结构,带来了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难以为继的突出问题。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东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核心任务,今天不主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所调整。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加深,东莞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抗经济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凸显,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同时,金融危机客观上带来了市场优胜劣汰的机会,利用时机重新洗牌,就能越洗越强。
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团的讲话精神,强化机会意识,抓住国家政策更加有利、国际原材料大幅下跌和企业转型升级主动性更强、空间更大的时机,发挥我市软硬实力较为雄厚的优势,继续坚持“四个忍得住”,下大气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矢志不移地抓转型升级,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努力稳定加工贸易的增长,着力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再创竞争新优势,既为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努力,又为今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
全市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完成之日,就是东莞经济脱胎换骨之时,从而实现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目标。
二、全面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目标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为指引,以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决策部署为工作重点,以产业规划统领结构调整,以帮扶重点企业夯实产业基础,以企业转型带动产业链延伸,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强化产业关键缺失项目招商,稳步推进低附加值项目有序转移,优化调整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确保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双转型。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0.18•【字号】云政发[2006]155号•【施行日期】2006.10.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发[2006]155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云南省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云南省人民政府二00六年十月十八日云南省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社会投资,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原则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新型工业化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结构调整工作全局。
紧紧围绕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规则体系。
积极突破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促进企业有效竞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体制和政策保证。
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努力实现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
继续着力改变工业支柱产业单一的局面,优化轻重工业结构。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意见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9.14•【字号】苏府[2005]106号•【施行日期】2005.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意见的通知(苏府[2005]106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关于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二○○五年九月十四日关于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见为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构筑苏州更高经济发展平台,根据国家和省相继出台的有关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政策意见。
一、农、林、牧、渔业1.动、植物优良种子、种苗的繁育、推广、营销和产业化生产2.名优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3.农产品精深加工4.现代农业设施栽培5.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观光农业对新引进的符合以上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除享受开发区优惠的税收政策外,在供地上优先考虑,并在赢利后形成的地方财力部分给予一定补贴。
二、制造业(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软件产品开发和生产,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测试、辅助制造、辅助工程系统及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制造2.集成电路的设计、封装、测试,线宽0.35微米及以下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3.大中型电子计算机、便携式微型计算机、高档服务器制造,大容量光、磁盘驱动器及其部件开发与制造4.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基站、交换设备、数字集群系统设备制造,移动通信专用芯片的产业化,手机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卫星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卫星导航定位接收设备及关键部件制造5.光通信连接、交换与传输设备6.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及上下游产品研发和制造,数字电视机、数字摄录机、数字放声设备制造,数字音视频编解码设备、数字广播电视演播室设备,数字有线电视系统设备,数字音频广播接收发射设备制造7.半导体发光材料、特种光纤及光电子器件研发与制造,光纤预制棒制造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二)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制造业1.生物技术与产品的制造2.新型化学合成药、半合成药的制造3.新型制剂技术和产品的制造4.新型药用佐剂的开发和产业化5.医用生物材料及制品生产(三)装备制造业1.三轴以上联动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伺服装置制造2.精密加工设备制造3.数字化、智能化测量与自动控制设备制造4.现代交通运输配套设备制造5.现代物流装备制造6.新型环保设备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7.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技术、设备制造8.数字化医用器械与制药设备制造9.专用设备及生产加工成套设备制造10.精密模具的开发、设计、制造(四)新材料1.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生产2.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生产3.其他非金属材料生产4.新型复合材料生产(五)汽车制造业1.燃料电池、燃气和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研制2.汽车发动机研制3.汽车电子装置制造4.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5.汽车轻量化关键材料技术对新引进的符合以上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除享受开发区优惠的税收政策外,在供地上优先考虑,并在赢利后形成的地方财力部分给予一定补贴。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0.23•【字号】豫政[2006]77号•【施行日期】2006.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外资利用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豫政〔2006〕77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我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总体要求(一)增强调整产业结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但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农业结构不合理,畜牧业比重较低;工业产业层次不高,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建筑业整体规模小,缺乏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服务业总量偏小,现代和新兴服务业相对较弱。
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直接影响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全省上下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充分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5〕40号文件精神,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工业实力,壮大第三产业,提高二、三产业比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强化政策引导。
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加强产业政策与其他配套政策的协调配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3.17•【字号】亳政办秘〔2022〕15号•【施行日期】2022.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亳州高新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打造“三地一区”要求,扎实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意见》(皖政办秘〔2021〕74号)精神,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切入点,坚持源头治理,健全长效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建设绿色生态美好亳州。
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参与长三角价值链分工,落实“双招双引”实施方案,推动现代中医药及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创意、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六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落实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新三年发展规划,积极培育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和工程,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加强市级统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效益,全力保障新兴产业项目用地。
(市发展改革委、市药业发展促进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数据资源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关于加快推进黄磷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关于推进黄磷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为加快推进全省黄磷行业结构调整,促进磷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黄磷产业的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黄磷行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云南是我国黄磷生产的主要基地。
2005年全国黄磷生产能力175万吨、产量74万吨,云南省的生产能力80万吨、产量29万吨,分别占到全国的46%和40%。
全国黄磷生产能力过剩,能源资源消耗高,行业无序竞争的矛盾十分突出。
云南省黄磷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量超过1万吨的企业仅有4家,占黄磷生产企业总数的7.7%。
近年来,全省黄磷产量与产能严重失衡,但部分企业依然进行扩能改造,使全省黄磷总生产能力仍有扩大的趋势。
一些企业单纯扩能改造而淡化节能降耗和尾气综合利用措施,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治理、整改的任务非常繁重。
如果任凭黄磷行业落后产能过剩,必然导致资源、环境约束矛盾进一步加剧,“云南黄磷”在国内外的优势地位也将逐步丧失。
因此,加快推进黄磷行业结构调整,确保黄磷产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发挥黄磷产品对水电调峰储能的功能,走磷、电、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严格实行黄磷生产准入条件,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行业重组,加强节能降耗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促进黄磷产业升级。
主要目标:——继续保持黄磷生产总量、质量和效益全国领先。
黄磷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45%以上。
——下游产业链得到延伸。
以黄磷为原料,进一步发展低砷高纯黄磷、赤磷、电子功能材料等精细磷化工产品,黄磷就地加工量占实际产量的20%以上。
——培育“云南黄磷”统一品牌。
依托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联合建立黄磷产品市场调整库,通过组织协调和行业自律,不断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促进统一品牌对外销售,力争2010年前实现60%以上全省黄磷产量统一品牌的对外销售比例。
——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逐步减少企业数量和黄磷生产装置,鼓励无自有磷矿山、无下游加工和无能源支撑的单一黄磷生产企业积极寻求同其他企业的联合重组。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浦府〔2015〕68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浦府〔2015〕68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现将《关于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5年6月4日关于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是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二次创业”的关键措施之一。
为进一步促进新区198区域、195地块及“三高一低”产业加速调整,优化提升产业能级,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一)总体要求根据“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要求,围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加强生态保护等目标,按照“引逼结合、综合施策、差别对待”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三高一低”企业关停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力度,建立完善存量工业项目监管、关停、收储、复垦、转型的制度体系,促进产业用地布局调整和产业能级优化提升。
(二)指导原则——引逼结合、依法调整。
对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高污染、高能耗、高安全风险、低效益”企业加强监管,对在规划、土地、建设、安全、环保、税收、经营等领域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加大查处力度,促进劣势企业加快调整步伐。
同时加大财政资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实施“关停并转迁”。
——综合施策、分类实施。
从监管、规划、土地、财政、税收等多个方面制定综合性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
根据调整企业所在区块、土地性质、经营状况等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调整政策。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化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化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01•【字号】鄂政办发[2011]112号•【施行日期】2011.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化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鄂政办发〔2011〕11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加快全省化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全省化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加快化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全省化肥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化肥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产能达1000万吨/年(折纯),是全国最大的磷肥生产基地,形成了以磷铵、尿素、氮磷钾复合肥为主体,品种比较齐全的化肥产业体系。
但是,我省化肥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产品结构不优,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落后产能比重大;产业布局分散,集中度不高,骨干企业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进步亟需加强;资源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增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等。
不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全省化肥产业势必会出现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市场难以拓展,发展难以持续的局面。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积极推进全省化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二)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规划布局化肥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兼并重组,培育产业龙头,提高集中度;加强技术进步,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做强做优磷肥产业,改造提升氮肥产业,培育发展钾肥产业,全面提升全省化肥产业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对秦皇岛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
666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对应秦皇岛地区的优势劣势,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笔者就此谈几点意见:1、把产业结构调整放在首位,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提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素质和效益;合理调整生产能力,促进三区四县协调发展,形成特色区县格局;如昌黎葡萄酒业、卢龙的薯类加工业、青龙的绿色农业、抚宁的水泥和造纸等。
通过龙头带动相关产品、产业的同步发展,特别是带动农户效应的提高,使农民增加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缩小城乡差别,走向共同富裕。
逐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经济互动;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实现为目标,大力完善技术创新中心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导企业搞技术创新,培育出一批突出、核心能力强的技术示范企业,同时推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
2、发展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量就我市的实际情况而言,第一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而农业人口占70.89%,农民消费支出的减少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目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政策,必须成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改革的重点之一。
3、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努力发展高新产业。
加快新产品开发与生产;注意挖掘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产品开发的潜力。
市里应调动技术人员搞创新的积极性,建立起企业家高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更好的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市里应提供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扶持。
4、着力培育和推动住宅等新型主导产业在这方面,应进一步放开对消费结构升级的体制和政策限制,改善消费环境。
福利分房制度停止运转后,如何将原有的单位买房和建房的资金转化为职工现实的货币购买力,使住宅产业的发展有广大而持续的市场需求基础,是一个紧迫问题。
要避免由于新老体制转轨不顺而导致的市场需求“断档”问题。
住房货币化分配的思路基本是清楚的,配套政策也大多有了,关键是要下功夫理顺利益关系,使政策尽快落到实处。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6.28•【字号】粤府[2007]61号•【施行日期】2007.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粤府〔2007〕61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和实施原则(一)总体目标。
以提高产业总体竞争力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产业政策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坚持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构建创新型广东。
坚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工业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优化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产业布局,推进经济社会梯度发展、协调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一)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镇政办发〔2016〕184号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镇政办发〔2016〕184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高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6〕13号)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就加快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市场和消费需求为导向,以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粮经饲、农林牧渔同步规划,生产和加工流通同步布局,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经营主体素质同步提升,市场空间和功能空间同步拓展,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基本原则1.树立大农业观念,整体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统筹全市种植业、林业、园艺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种养结合、产加结合、循环农业等复合生产模式。
更加注重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强化农产品加工转化,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产业融合。
2.坚持市场导向,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
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等因素,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培育壮大符合市场消费需求、具有镇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进一步优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意见
进一步优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环境综合整治、中央环保督察和中小河道整治是我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镇上下以积极的姿态努力组织落实无证建筑的拆除和无环评手续企业的关停。
产业结构调整(以下简称“产调”)是引逼企业关停、组织配合拆除无证建筑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了能使产调工作保持前后的连贯性,又能引导企业按政府的要求落实无证建筑的拆除,以航府(2017)75号《航头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为基础,现就产调的资金补偿程序、补偿内容的操作口径及无证建筑拆除后以奖代补的做法作进一步优化整合,明确如下实施意见:一、产调资金补偿程序(一)镇政府与调整企业签订产调合同后,由政府拨付给企业补偿总额的50%,以资企业先行落实员工分流安置。
(二)企业在停工停产的基础上,拆除并搬离机器设备,并协同房屋所有人完成对不符合相关规定的生产用房(无证建筑)的清拆后,由政府再拨付给企业补偿总额的30%。
(三)待区组织验收、审计通过后,由政府同企业清算结账,拨付补偿总额的剩余20%。
另外,针对2015年-2017年已经签署产调合同的企业必须完成无证建筑的清拆后方可享受最后一笔20%的资金。
二、补偿内容的具体操作口径补偿的对象为产调计划内的企业;补偿的内容——原则上有员工分流、停工停产损失和设备搬迁三部分组成。
(一)员工分流安置补偿1.计算员工的经济补偿金的截止时间、对象计算员工的经济补偿金的截止时间:以每年的实际情况确定。
经济补偿金享受的对象: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在企业缴纳社保金的员工。
凡企业员工达到退休年龄的、企业股东(投资人)、已结清工资离开企业的员工等不享受员工经济补偿金。
2.计算员工的经济补偿金的依据根据企业缴纳员工的社保金为计算企业员工的经济补偿金的依据。
企业未给员工缴纳社保金的,由企业负责支付员工的经济补偿金。
3.员工的经济补偿金的发放标准①员工工龄的确定:根据企业缴纳员工社保金的年限计算员工的工龄,如员工中途脱离企业超过一年未缴纳社保金的,按后次进企业缴纳社保金的时间计算工龄;②员工的月平均工资额的确定:按在企业的会计凭证中员工工资发放的清单为依据,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按截止时间(或离开企业)当月向前推12个月相加(剔除加班工资)之和再除以12作为计算员工的平均工资额;③员工的月平均工资额超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而未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则按起征点以内计算。
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省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中长期存在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占比大,xx旺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缓慢,初级加工和粗加工产品多,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为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根据《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40号),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原则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以xx产业政策和市场为导向,走xx产业化道路,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造xx,调整优化产业、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我省中小企业规模、数量和水平提升。
总体目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我。
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xx科技产业,整合提升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强发展、主导产业特色鲜明、xx产业带动力强、产业间协调发展的格局。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七个转变”,即:由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向体制、技术、管理转变。
从以初加工、粗加工产品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到以深加工、精加工、高技术、高附加值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从发展传统商贸向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从主要依靠省级资源和国内市场,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和市场;从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业结构向环境友好、经济循环型产业结构转变;从注重产品数量增长和低成本竞争,到注重信用、质量、品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小规模生产和分散布局到大规模生产和集群发展。
到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上缴税收、外贸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16%、15%、15%。
研发;d中小企业投资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5%,每万元GDP能耗总量降至1.65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66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77.5%,工业固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3354坚持市场调节和政策引导相结合。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9.20•【字号】渝府发[2006]120号•【施行日期】2006.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渝府发〔2006〕120号)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了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和《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精神,结合重庆实际,特提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
一、加快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鼓励、禁止、淘汰的产业、产品目录,制定出台了汽车、水泥、电解铝、钢铁、焦炭、电石、铁合金等行业的专项产业政策,实施了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准入条件,在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扩张、减少和杜绝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过度投资导致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以及水泥、煤炭、电力、纺织等行业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家将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有效化解工业突出问题的需要我市工业经济近年来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其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尤其是钢铁等行业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环境趋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以及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发展趋缓。
1.经济总量小,占全国比重偏低。
2005年,我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023亿元,仅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总量的1.3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4.07.28•【文号】国发[2014]26号•【施行日期】2014.07.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
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家庭、养老、健康、文化创意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服务供给规模和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亟待加快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多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既可以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带动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为加快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科学规划布局,放宽市场准入,完善行业标准,创造环境条件,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坚持突出重点。
以显著提升产业发展整体素质和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围绕全产业链的整合优化,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研发设计、流程优化、市场营销、物流配送、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源若干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源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2.29•【字号】沪府办发[2006]38号•【施行日期】2006.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源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06〕3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市经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市环保局、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市房地资源局、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局《关于加快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源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关于加快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源的若干意见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市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企业的产业方针,现就加快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源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源的重要意义。
在加快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建立劣势企业退出机制,鼓励其释放占有的土地、能源、环境等存量资源,是本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对推进本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坚持政府主导、区县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劣势企业,要坚持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提高存量资源利用效率为落脚点,探索形成劣势企业能退出、存量资源能利用、新进企业能发展的新机制。
推进工作实行市、区县联手,区县为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引导劣势企业按市场化方式退出,实行转移、转型、转性和关停,促进土地、能源、环境等存量资源的再利用,降低淘汰成本,确保社会稳定。
东莞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东莞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一、总体思路
经过大量的应用实践,我市已经形成以“资源示范型、先进制造型、
服务型、可持续发展型”为主要特点的产业结构。
今后,我市将紧贴国家
发展战略,坚持以“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平衡发展”为着力点,深入
实施“十三五”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提高质量与效益,实现产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重大开发项目的实施,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转型升级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
加快“五大”产
业布局,加强关键原材料、中间货物和重要装备的开发利用;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深圳先进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4)》和《深圳智能制
造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4)》的实施,积极开拓科技服务、新材料、
精密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行业,培育新兴产业新动力;推进区域资源优化
配置,集中优势资源,优化分布式新能源,拓展“绿色制造”新机遇,实
现由流水线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
2、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2006年10月15日)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我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产业结构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优势,关系到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部署,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我区产业结构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总体水平不高,粗放型增长特点明显,“三高两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多数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是产业集中度低,大型骨干企业少。
四是特色优势产业不够突出,对整个经济的带动能力不强。
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区经济总量偏小,高载能产业比重较高,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和今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加快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加快发展。
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全区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市场导向,突出效益优先,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着力解决“三高两低”突出问题,不断推进产业升级。
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总体目标: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能源化工、机械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产业形成较强竞争优势,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服务业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相适应的产业体系。
能耗、水耗等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切实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到2010年,“三高两低”问题初步得到解决,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特色优势产业更加突出,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具体目标为:——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大体调整为8:52:40;——万元GDP能耗降低20%;——高耗能产业占工业的比重下降到35%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SO2、COD排放量分别控制在31.1万吨和12.2万吨以内;——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集团达到7户;——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达到0.5;——耕地保有量108万公顷;——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从业人员占全区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市化率达到47%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1.2%。
基本原则:1、坚持扩大增量与存量调整相结合。
加快推进企业重组,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以优势企业为引导,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
加快建设一批骨干项目,努力扩大增量。
2、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相结合。
实施严格的资源环境政策,对稀缺资源实行限量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节,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土地、信贷、投资、财税、价格的引导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坚持转变机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5、坚持优化产业结构与优化区域布局相结合。
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逐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坚持完善政策体系与改革开放相结合。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调整和完善有关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准入、招商引资等现行政策措施。
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资本和技术加速流动的机遇和特点,全面提高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三、主要任务(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压缩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1、发展壮大五大特色优势产业能源产业。
重点推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努力把宁东基地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电力基地。
到2010年,全区煤炭生产能力和在建规模达到1亿吨,其中大型煤矿产能占到全区总能力的90%。
矿井回采率达到70%以上。
全区电力装机达到1320万千瓦,30万千瓦及以上大机组比重达到95%以上。
加快“西电东送”通道前期工作,力争“十一五”末形成300万千瓦外送电能力。
积极推进大型风电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开发利用。
加快宁东太阳山能源新材料基地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取得良好开局。
化工产业。
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煤制油项目,建成一批煤基甲醇、煤基二甲醚、煤基烯烃项目。
到2020年,煤制油、煤基甲醇、煤基二甲醚和煤基烯烃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000万吨、325万吨、121万吨和122万吨。
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加强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的开发,“十一五”末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
积极开发市场急需的聚甲醛等新型石化产品。
新材料产业。
进一步发展钽、铌、铍等稀有金属功能材料及其高技术加工产品系列,电解铝及铝合金、铝材加工产品系列,金属镁、镁合金及其压延产品系列,碳基材料及其加工产品系列,大力发展多晶硅、微合金炉料等新型材料及加工产品。
到2010年,钽粉产能达到550吨,钽铌电容器30亿只,电解铝80万吨,镁及镁合金25万吨,活性炭30万吨,碳化硅30万吨。
使我区成为世界重要的钽铌铍和碳基材料制品生产研发基地,国内重要的铝、多晶硅、镁及镁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基地。
装备制造业。
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采取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自主研发等多种形式,加强专业化协作配套和服务,大力发展数控机床、大型轴承、煤矿综采设备、自动化仪表、大型精密铸件等优势产品。
积极推动电气化铁路高电压牵引变压器、风电设备和太阳能设备等高技术产业的形成。
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产品向高档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到2010年,努力把我区建成全国重要的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仪表、煤矿综采设备生产基地。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加快发展羊绒、枸杞、葡萄、乳品、牛羊、清真食品等产业及其加工产品系列,巩固提升全国最大的枸杞生产加工基地、羊绒初级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加工基地地位,逐步建成全国最大的清真食品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发酵制品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生物发酵抗生素和其他化学原料药,建成中国西部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
积极发展道地药材种植与加工,开发出1--2个国家级一类新药。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进化工、冶金、轻纺、建材、民族用品等传统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促使造纸、发酵制品、铁合金、电炉钢、高纯铅等行业向技术先进和合理规模发展。
大力发展石膏建材、化学建材和墙体材料三大新型建材产业。
改造提升水泥及制品、玻璃、陶瓷等传统产业。
加快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高强石膏粉、特种石膏粉的开发与生产。
3、压缩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关闭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
严禁新建2.5万千伏安以下铁合金矿热炉,逐步淘汰1.25万千伏安以下的矿热炉;逐步关停单炉1.25万千伏安及以下小电石企业。
2009年底前淘汰炭化室高度4.3米(3.2米及以上捣固焦炉除外)以下焦炉;2007年底前淘汰产能3.4万吨以下的草浆生产装置和1.7万吨以下的化学制浆生产线,并关闭年核定生产能力3万吨及以下矿井;2010年末淘汰5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不包括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机组)和所有立窑水泥。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总体要求,抓紧编制完成《宁夏循环经济规划》和《宁东基地循环经济规划》,做好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以电力、石化、冶金、建材、造纸、发酵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认真组织实施好石嘴山市、永宁望远工业园、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等11个试点城市和园区以及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全面落实节能降耗任务,重点抓好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19户企业和耗标煤5万吨以上的60户企业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落实,使其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加强对企业能源原材料消耗、废弃物排放的监督检查,把节能、节水、节地和节材指标作为企业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环保不能达标的企业要停产治理,治理后仍不能达标者,要坚决予以关闭。
对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新建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
5、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
按照“骨干壮大,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原则,重点抓好16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
加快推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太阳山能源新材料基地、石嘴山经济开发区、石嘴山工业园区、中卫工业园区等带动作用强的园区建设。
大力培育和壮大贺兰工业园区的清真食品,永宁工业园区的生物制药,灵武、同心羊绒产业园区的羊绒,石嘴山经济开发区的新材料,吴忠的乳品等特色产业。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新思路,促进园区健康发展。
到2010年,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围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这一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紧紧抓住科技兴农和龙头企业带动两个关键环节,大力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带建设,逐步形成结构优化、效益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优化农业区域结构。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将区域农业产业特色调强、品种调新、结构调优、效益调高。
加快建设灌区优质粮食产业带,清真牛羊肉产业带,银川吴忠奶牛产业带,盐灵同海滩羊产业带,中宁、清水河流域及贺兰山东麓枸杞产业带,灵武、中宁及中部干旱带红枣产业带,沿黄淡水鱼产业带,六盘山马铃薯、草畜产业带,环香山硒砂瓜产业带和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