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卫生知识培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车间卫生相关知识培训-PPT

(10)含有毒性药材的药品生产操作,应有防止交 叉污染的特殊措施;如专用衡器、容器、设备、 工具或彻底清洗,每次清洗后要检查残留量等。
20
2、经常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应存放于指定的 工具柜内。整齐码放,专人保管。洁净室内的工 具、模具、零配件等应按物料规定从物流通道进 入,并按规定定置,整齐地码放于符合洁净室要 求的架内。 3、洁净室内的清扫工具宜采用真空清扫设备(如 果有粉尘大的物料),如吸尘机。
5
(8)工作服的清洗\或消毒规程; (9)纯化水/注射用水的水质监控; (10)与药物直接接触的设备定期清洁验证;
6
第二章 环境卫生
厂区环境 一般生产区
7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
• 1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范围包括 • 厂区道路、卫生间、阴沟、阳沟、草坪灯、标牌
及垃圾箱等。 • 2 厂区环境 • 2.1 厂区内严禁吸烟,禁止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 2.2 物品和垃圾必须按要求定点堆放,不得在其
(3)物料进入洁净区后,应状态标识齐全,正确,并建立账 卡,并由专人管理。
(4)工作结束,及时退库与寄库。
(5)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应经净化处理, 符合生产要求。
18
二、生产过程卫生要求 (1)各车间、工序、岗位、容器、工具、地漏、更衣室、缓冲室、设备等均应按 规定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清洁操作规程,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 存放地点;清洁与消毒结果评价等。 (2)各车间、工序、岗位均应实行定置管理,保持在生产过程有良好的生产秩序。 (3)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容器应清洁,表面不得有异物、遗留物。容器具等 使用后应立即按清洁规程清洗干净,必要时进行消毒,不得有遗留及清洁剂、消 毒剂的残留物。 (4)生产工作间、流水线、设备、容器等均应有卫生状态(清洁、待清洁)标识。 (5)按照规定及时进行清场、清洁。 (6)洁净区的生产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达到自净以后才能开始。
20
2、经常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应存放于指定的 工具柜内。整齐码放,专人保管。洁净室内的工 具、模具、零配件等应按物料规定从物流通道进 入,并按规定定置,整齐地码放于符合洁净室要 求的架内。 3、洁净室内的清扫工具宜采用真空清扫设备(如 果有粉尘大的物料),如吸尘机。
5
(8)工作服的清洗\或消毒规程; (9)纯化水/注射用水的水质监控; (10)与药物直接接触的设备定期清洁验证;
6
第二章 环境卫生
厂区环境 一般生产区
7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
• 1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范围包括 • 厂区道路、卫生间、阴沟、阳沟、草坪灯、标牌
及垃圾箱等。 • 2 厂区环境 • 2.1 厂区内严禁吸烟,禁止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 2.2 物品和垃圾必须按要求定点堆放,不得在其
(3)物料进入洁净区后,应状态标识齐全,正确,并建立账 卡,并由专人管理。
(4)工作结束,及时退库与寄库。
(5)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应经净化处理, 符合生产要求。
18
二、生产过程卫生要求 (1)各车间、工序、岗位、容器、工具、地漏、更衣室、缓冲室、设备等均应按 规定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清洁操作规程,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 存放地点;清洁与消毒结果评价等。 (2)各车间、工序、岗位均应实行定置管理,保持在生产过程有良好的生产秩序。 (3)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容器应清洁,表面不得有异物、遗留物。容器具等 使用后应立即按清洁规程清洗干净,必要时进行消毒,不得有遗留及清洁剂、消 毒剂的残留物。 (4)生产工作间、流水线、设备、容器等均应有卫生状态(清洁、待清洁)标识。 (5)按照规定及时进行清场、清洁。 (6)洁净区的生产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达到自净以后才能开始。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课件PPT课件

某汽车制造企业焊接烟尘案例
讲解焊接烟尘对健康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推广使 用低烟尘焊接技术和个人防护用品。
谢谢观看
介绍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性和相关要 求,包括员工健康档案建立、定期健 康检查等。
职业卫生培训方式
理论授课
通过课堂讲解、PPT演示等 方式,系统地向员工传授职 业卫生知识。
实践操作培训
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进行 现场操作演示和指导,使员 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防 护技能。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职业病 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提 高员工对职业卫生问题的认 识和解决能力。
某电子厂职业病防治案例
重点分析该厂在员工健康检查和培训方面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某矿山企业职业病防治案例
探讨该企业在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04
职业卫生管理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适合 企业实际情况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和义 务。
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进行风险 评估,确定重大风险因素,制 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
监测与检测
定期对作业场所的危害因素进 行监测和检测,掌握危害因素 的分布、浓度或强度等信息。
健康监护与档案管理
对接触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健 康监护,建立健康档案,及时 发现和处理职业病或职业相关
疾病。
职业卫生管理案例分析
职业病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掌握预防措 施。
改善工作环境
确保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减少有害 物质的产生。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员工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2024版《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重要性
职业卫生是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 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社 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职业卫生法规与标准
法规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规, 如《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 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为职 业卫生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标准
国家和行业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标准, 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标准、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等,为职业卫生 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06
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与形式
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防护措施、应急处理与救援等
培训形式
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模拟演练、小组讨论等
职业卫生宣传方式与手段
宣传方式
海报、宣传册、视频、微信公众号等
宣传手段
定期发布职业卫生知识,组织职业卫生知识竞赛,开展职业卫生宣传周活动等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
物理因素危害及防护
物理因素类型
噪声、振动、高温、低温、 辐射等。
危害表现
听力损失、手臂振动病、 中暑、冻伤、放射性疾病 等。
防护措施
控制声源,减少振动,隔 热降温,保暖防寒,加强 辐射防护等。
生物因素危害及防护
生物因素类型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 等)和寄生虫(蠕虫、昆虫等)。
职业卫生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职业卫生工作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断 发展。
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高度重视,职业卫生 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不断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系 统化的方向发展。
02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职业卫生是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 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社 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职业卫生法规与标准
法规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规, 如《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 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为职 业卫生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标准
国家和行业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标准, 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标准、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等,为职业卫生 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06
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与形式
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防护措施、应急处理与救援等
培训形式
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模拟演练、小组讨论等
职业卫生宣传方式与手段
宣传方式
海报、宣传册、视频、微信公众号等
宣传手段
定期发布职业卫生知识,组织职业卫生知识竞赛,开展职业卫生宣传周活动等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
物理因素危害及防护
物理因素类型
噪声、振动、高温、低温、 辐射等。
危害表现
听力损失、手臂振动病、 中暑、冻伤、放射性疾病 等。
防护措施
控制声源,减少振动,隔 热降温,保暖防寒,加强 辐射防护等。
生物因素危害及防护
生物因素类型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 等)和寄生虫(蠕虫、昆虫等)。
职业卫生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职业卫生工作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断 发展。
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高度重视,职业卫生 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不断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系 统化的方向发展。
02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 ppt课件

头痛 头昏 失眠 烦躁不安 高血压 心电图改变 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
PPT课件
11
生产性噪声
三、 生产性噪声的预防
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 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性等因素。
预防措施:
改造声源、降低噪声。通过技术改造,把发声物体改造为不发 声或发小声的物体是根本措施。
生物性危害因素:病源微生物等。
心理性危害因素:工作压力大等。
PPT课件
4
职业病防治
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 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积极配合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 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 有关资料等.
PPT课件
6
职业病预防策略
找出危害 评估风险 订出方法 实施制度 监察制度PPT课件7Ⅱ、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
PPT课件
8
生产性噪声
一、 职业性听力损伤: 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 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 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 最终导致感音性耳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PPT课件
3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PPT课件
11
生产性噪声
三、 生产性噪声的预防
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 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性等因素。
预防措施:
改造声源、降低噪声。通过技术改造,把发声物体改造为不发 声或发小声的物体是根本措施。
生物性危害因素:病源微生物等。
心理性危害因素:工作压力大等。
PPT课件
4
职业病防治
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 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积极配合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 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 有关资料等.
PPT课件
6
职业病预防策略
找出危害 评估风险 订出方法 实施制度 监察制度PPT课件7Ⅱ、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
PPT课件
8
生产性噪声
一、 职业性听力损伤: 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 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 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 最终导致感音性耳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PPT课件
3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第一章: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是指为预防和管理工作中可能对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措施。
了解职业卫生的重要性是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的关键。
1.1 什么是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针对工作场所中可能危害员工健康的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一门学科。
1.2 为什么需要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的实施能够有效预防职业病、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减少工作中的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第二章:职业病及其预防
2.1 常见职业病类型
•尘肺病
•化学中毒
•噪声聋
•职业性皮肤病
2.2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佩戴防护设备
•良好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第三章:工作环境因素及其控制
3.1 空气质量
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关系到员工的健康。
空气中存在的有毒气体、灰尘等对员工健康造成危害,应予以控制。
3.2 噪音控制
长期接触高强度噪音会导致听力损伤,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进行控制。
结语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希望能够增强大家对职业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学会预防职业病的方法,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
祝各位工作顺利,健康快乐!。
职业卫生培训精品PPT课件

员工健康状况的监测与评估
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水平的评 估
职业卫生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定性评估
通过专家经验、知识等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初步评估
定量评估
运用数学模型、统计学等方法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量化评估
职业卫生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步骤 明确评估目的和范围
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职业卫生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通过密闭尘源和局部抽风,防止有害 物质外泄,降低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 的浓度。
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将工作场所中 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排出,保证空气新 鲜。
湿式作业
采用湿式作业方式,如湿式凿岩、井 下运输喷雾洒水等,减少粉尘的产生 和飞扬。
操作防护措施
加强设备管理
01
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减
包括噪声、振动、高温、低温、 辐射(如X射线、伽马射线)
等。
生物因素
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如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
脑炎病毒等。
社会心理因素
包括工作压力、职业紧张、人 际关系等。
职业病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卫生培训精品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职业卫生概述 •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 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 职业卫生监测与评估 • 职业健康检查与档案管理 • 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教育
01
CHAPTER
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职业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 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劳动条件、 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的一 门科学。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教学课件ppt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教学课件ppt
2023-10-30
CATALOGUE
目录
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职业卫生个体防护用品管理职业卫生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案例分析
01
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主要是指对从事某种作业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以及对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影响进行预测、预防和控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
职业卫生定义
职业卫生涉及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和控制等方面。
职业卫生涉及内容
职业卫生的定义
职业卫生的意义
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职业卫生通过检测、评价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国家法律法规
目的
确保在突发职业卫生事件时,能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内容
包括应急组织、应急流程、应急资源、应急通讯等方面。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的编制
职业卫生应急救援的实施
应急响应
根据职业卫生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现场处置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现场紧急处理,控制事态发展。
1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案例
2
3
识别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评估其对人体的影响。
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如设置除尘器、使用耳塞、面罩等,以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水泥厂职业病防护措施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护员工健康权益。
2023-10-30
CATALOGUE
目录
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职业卫生个体防护用品管理职业卫生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案例分析
01
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主要是指对从事某种作业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以及对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影响进行预测、预防和控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
职业卫生定义
职业卫生涉及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和控制等方面。
职业卫生涉及内容
职业卫生的定义
职业卫生的意义
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职业卫生通过检测、评价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国家法律法规
目的
确保在突发职业卫生事件时,能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内容
包括应急组织、应急流程、应急资源、应急通讯等方面。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的编制
职业卫生应急救援的实施
应急响应
根据职业卫生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现场处置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现场紧急处理,控制事态发展。
1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案例
2
3
识别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评估其对人体的影响。
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如设置除尘器、使用耳塞、面罩等,以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水泥厂职业病防护措施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护员工健康权益。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PPT课件

总结词
化工厂职业病危害严重,预防措施需加强
详细描述
某化工厂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毒物、噪声和粉尘等,导致员工出现 相应的职业病,如中毒、听力损伤和尘肺等。为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该化工 厂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工程控制、个体防护和健康监护等。
案例二:某电子厂的职业卫生管理实践
总结词
电子厂实施全面职业卫生管理,保障员工健康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可能 导致心理和生理压力增加。
工作时长
过长的工作时间可能对健 康造成影响。
工作强度
过高的劳动强度可能对身 体造成负担。
03
职业病预防与管理
职业病预防原则
个体防护
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确保
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充分保护。
环境改善
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 噪音、辐射等环境因素,及时采
长时间处于高温或低温 环境中可能导致中暑、
冻伤等症状。
暴露于紫外线、X射线等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化学因素
01
02
03
有害气体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可能导致中毒症状。
有害粉尘
长期吸入有害粉尘可能导 致尘肺病。
有害化学物质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 能对皮肤、眼睛等造成刺 激或中毒。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传授正确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规范员工在 工作中的行为,降低职业危害。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普及国家及地方关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 让员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应急救援与自救互救知识
培训员工在突发职业危害事件中的应急处理 和自救互救能力。
职业卫生培训方式
01
02
化工厂职业病危害严重,预防措施需加强
详细描述
某化工厂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毒物、噪声和粉尘等,导致员工出现 相应的职业病,如中毒、听力损伤和尘肺等。为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该化工 厂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工程控制、个体防护和健康监护等。
案例二:某电子厂的职业卫生管理实践
总结词
电子厂实施全面职业卫生管理,保障员工健康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可能 导致心理和生理压力增加。
工作时长
过长的工作时间可能对健 康造成影响。
工作强度
过高的劳动强度可能对身 体造成负担。
03
职业病预防与管理
职业病预防原则
个体防护
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确保
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充分保护。
环境改善
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 噪音、辐射等环境因素,及时采
长时间处于高温或低温 环境中可能导致中暑、
冻伤等症状。
暴露于紫外线、X射线等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化学因素
01
02
03
有害气体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可能导致中毒症状。
有害粉尘
长期吸入有害粉尘可能导 致尘肺病。
有害化学物质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 能对皮肤、眼睛等造成刺 激或中毒。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传授正确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规范员工在 工作中的行为,降低职业危害。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普及国家及地方关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 让员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应急救援与自救互救知识
培训员工在突发职业危害事件中的应急处理 和自救互救能力。
职业卫生培训方式
01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食品的污染
1.生物污染
• 微生物污染:细菌及其毒素的污 染,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
• 寄生虫的污染:蛔虫,管线虫等 • 昆虫的污染:粮食中的甲虫类,
螨类;鸡蛋中苍蝇和蚊子
10
2.化学污染 金属与非金属:汞,铅,砷,氟等; 有机物:有机磷,有机氯,除虫菊酯; 无机物:亚硝酸盐(泡菜,酸菜,火 腿肠)和杂物(头发,细线,木屑,沙 砾)
葡萄球菌、类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浓
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真菌
• 鼻咽腔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奈氏菌属、绿浓
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真菌
• 外耳道 绿浓杆菌、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6
个人卫生应做到
保持双手清洁 (1)工作开始前;(2)上卫生间后;(3)
中途离开岗位,休息或饮食后;(4)接触 不干净的工具、容器后;(5)拾起脏物或 直接处理废弃物后;(6)洗手后经过2小时 又继续加工时;(7)吸烟后。有研究,单 纯的流水洗手,细菌数并不减少,甚至为洗
3.还应养成当班工作结束后,及时冲洗清扫消毒工作 场所的习惯,以保持清洁的环境,有利于提高产品 的质量。
8
戴好工作帽的重要性
毛 发 毛发脱落的数量有多少? 1小时平均2~3根×8小时×从业人数=1天 工厂毛发脱落的总量 (例如:一个有50名从业人员的工厂, 按2根×8小时×50名=800计算) 毛发的特征 在经过3个多月的生长期后, 会自然的脱落,再精密的异物检测器, 虽然能够检测出玻璃片,小石子,塑料 等东西。但对于成分为蛋白质,密度类 似于食品的毛发,虫子之类的东西,这 时就连X射线也难以发现了。
12
反映食品卫生的几个微生物指标
3.致病菌:会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主要检测 的致病菌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国家标准规定,这些致病菌均不得 检出
主要来源:鼻腔、鸡蛋、伤口等
4.霉菌:会产生毒素,霉菌可生长于广泛的温 度条件下,但最适温度为25℃至35℃(75 至94℉),霉菌在此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 最快。
度中规定的个人卫生要求,不随地吐痰、吐口水、 擦鼻涕,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头。
5
人体各部位正常微生物
• 部位
常见微生物
• 皮肤 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类白喉杆菌、 大肠杆菌、
非致病性抗酸杆菌、真菌
• 口腔 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奈氏菌属、类白喉杆菌、
乳酸杆菌、梭形杆菌、放线菌、拟杆菌、螺旋体、真菌
• 肠道
13
葡萄球菌
14
蛋糕,面包的腐败变质
• 蛋糕,面包本身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在环境条
件和酶的作用下发生生物化学变化,使其变 质;因此每种食品都会有一个保质期;
•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气体,阳光等;影
响微生物的生长和食品的化学变化,使其变 质;
• 微生物:空气,水,人,与食品直接接触的
工器具,土壤等都会将微生物传播给蛋糕和 面包,当杀菌不彻底或者防腐剂不足以抑制 住其生长时,蛋糕,面包就会发生腐败变质
•
员
•
工
•
培
•
训
1
什么是产品质量
•1要满足客户的技术要求 •2要满足客户的时间要求 •3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 •4满足法规的要求 •5为企业能创造利润
2
《食品卫生法》相关条款
•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 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
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 作。
壤有细菌在10万个以上;
• 水中,每克水中细菌菌落在500个左右,如
果受污染,每克水中细菌会达到1万来自;• 空气中,空气中的细菌一方面来自人的呼吸
道的呼气(戴好口罩很重要),另一方面来 自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
• 人的头发,口腔,鼻,皮肤等,健康人的一
个喷嚏中细菌量为1-2万个;
临时健康检查。凡患有肝炎(病毒性肝炎和带菌者)、活 动性肺结核、肠伤寒和肠伤寒带菌者、细菌性痢疾和痢疾 带菌者、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 病,患病者不得参加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须调离岗位。
• 3、工作期间,必须保持穿戴 干净整洁,不得穿拖鞋、短
裤、背心及其它服饰进入生产、办公区域。
15
面包,蛋糕中的霉菌
16
面包和蛋糕中的霉菌
17
细菌
• 细菌是一种很小的微生物 • 许多细菌在培养基上堆积在一起,就形成
了肉眼可见的菌落
• 菌落呈白色,红色,棕色,绿色,黄色等 • 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菌每20-30分钟繁殖
一代
18
19
培养基中的几种细菌
20
各种细菌
21
细菌的分布
• 土壤里,地下10-20厘米深的地方,每克土
• 4、岗位在车间的员工上岗时不得佩戴首饰、手表、不得留
长指甲、蓄胡须、涂指甲油、化妆和喷香水等。必须着相 应的工作服(应无名扣,上衣无口袋)、帽(头发不得外 露)、工作鞋等。
4
公司关于员工个人卫生要求的规定
• 5、岗位在车间的员工在接触脏物、去卫生间、用
餐后及上岗前需洗手消毒。
• 6、厂区内禁止吸烟。 • 7、严禁将食物、水果等带入生产车间和仓库。 • 8、遵守各部门、岗位卫生管理制度及公司其它制
•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
(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 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 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
公司关于员工个人卫生要求的规定
• 1、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加工的员工必须持有效的“健康体
检合格证”和“卫生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 2、生产、质量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
3.放射性污染:手机,电磁炉,微波炉, 紫外线等
11
反映食品卫生的几个微生物指标
1.细菌总数:菌落总数是表明产品清洁状态的 指标。食品中细菌数量越多,说明产品受到 污染越严重,容易腐败变质 。
主要来源:人员活动(不卫生的制服、走动), 脏的物料
2.大肠菌群:表明该食品曾受到人或动物粪便 污染。
主要来源:人畜粪便。人员从卫生间带入(手 未消毒,脚底、衣服上附着)
手前的120%,最佳洗手方式是使用消毒剂。
7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1.从业人员应养成‘四勤’习惯,做到勤洗手和剪指 甲,勤洗澡和理发,勤洗衣服和被褥,勤换工作服。
2.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努力克服一些不好习惯,如手 拿着东西,无意识地理头发,接触鼻部和嘴周围, 随地吐痰也是不良习惯,痰中含有很多病原微生物, 危害更大。
食品的污染
1.生物污染
• 微生物污染:细菌及其毒素的污 染,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
• 寄生虫的污染:蛔虫,管线虫等 • 昆虫的污染:粮食中的甲虫类,
螨类;鸡蛋中苍蝇和蚊子
10
2.化学污染 金属与非金属:汞,铅,砷,氟等; 有机物:有机磷,有机氯,除虫菊酯; 无机物:亚硝酸盐(泡菜,酸菜,火 腿肠)和杂物(头发,细线,木屑,沙 砾)
葡萄球菌、类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浓
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真菌
• 鼻咽腔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奈氏菌属、绿浓
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真菌
• 外耳道 绿浓杆菌、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6
个人卫生应做到
保持双手清洁 (1)工作开始前;(2)上卫生间后;(3)
中途离开岗位,休息或饮食后;(4)接触 不干净的工具、容器后;(5)拾起脏物或 直接处理废弃物后;(6)洗手后经过2小时 又继续加工时;(7)吸烟后。有研究,单 纯的流水洗手,细菌数并不减少,甚至为洗
3.还应养成当班工作结束后,及时冲洗清扫消毒工作 场所的习惯,以保持清洁的环境,有利于提高产品 的质量。
8
戴好工作帽的重要性
毛 发 毛发脱落的数量有多少? 1小时平均2~3根×8小时×从业人数=1天 工厂毛发脱落的总量 (例如:一个有50名从业人员的工厂, 按2根×8小时×50名=800计算) 毛发的特征 在经过3个多月的生长期后, 会自然的脱落,再精密的异物检测器, 虽然能够检测出玻璃片,小石子,塑料 等东西。但对于成分为蛋白质,密度类 似于食品的毛发,虫子之类的东西,这 时就连X射线也难以发现了。
12
反映食品卫生的几个微生物指标
3.致病菌:会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主要检测 的致病菌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国家标准规定,这些致病菌均不得 检出
主要来源:鼻腔、鸡蛋、伤口等
4.霉菌:会产生毒素,霉菌可生长于广泛的温 度条件下,但最适温度为25℃至35℃(75 至94℉),霉菌在此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 最快。
度中规定的个人卫生要求,不随地吐痰、吐口水、 擦鼻涕,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头。
5
人体各部位正常微生物
• 部位
常见微生物
• 皮肤 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类白喉杆菌、 大肠杆菌、
非致病性抗酸杆菌、真菌
• 口腔 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奈氏菌属、类白喉杆菌、
乳酸杆菌、梭形杆菌、放线菌、拟杆菌、螺旋体、真菌
• 肠道
13
葡萄球菌
14
蛋糕,面包的腐败变质
• 蛋糕,面包本身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在环境条
件和酶的作用下发生生物化学变化,使其变 质;因此每种食品都会有一个保质期;
•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气体,阳光等;影
响微生物的生长和食品的化学变化,使其变 质;
• 微生物:空气,水,人,与食品直接接触的
工器具,土壤等都会将微生物传播给蛋糕和 面包,当杀菌不彻底或者防腐剂不足以抑制 住其生长时,蛋糕,面包就会发生腐败变质
•
员
•
工
•
培
•
训
1
什么是产品质量
•1要满足客户的技术要求 •2要满足客户的时间要求 •3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 •4满足法规的要求 •5为企业能创造利润
2
《食品卫生法》相关条款
•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 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
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 作。
壤有细菌在10万个以上;
• 水中,每克水中细菌菌落在500个左右,如
果受污染,每克水中细菌会达到1万来自;• 空气中,空气中的细菌一方面来自人的呼吸
道的呼气(戴好口罩很重要),另一方面来 自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
• 人的头发,口腔,鼻,皮肤等,健康人的一
个喷嚏中细菌量为1-2万个;
临时健康检查。凡患有肝炎(病毒性肝炎和带菌者)、活 动性肺结核、肠伤寒和肠伤寒带菌者、细菌性痢疾和痢疾 带菌者、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 病,患病者不得参加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须调离岗位。
• 3、工作期间,必须保持穿戴 干净整洁,不得穿拖鞋、短
裤、背心及其它服饰进入生产、办公区域。
15
面包,蛋糕中的霉菌
16
面包和蛋糕中的霉菌
17
细菌
• 细菌是一种很小的微生物 • 许多细菌在培养基上堆积在一起,就形成
了肉眼可见的菌落
• 菌落呈白色,红色,棕色,绿色,黄色等 • 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菌每20-30分钟繁殖
一代
18
19
培养基中的几种细菌
20
各种细菌
21
细菌的分布
• 土壤里,地下10-20厘米深的地方,每克土
• 4、岗位在车间的员工上岗时不得佩戴首饰、手表、不得留
长指甲、蓄胡须、涂指甲油、化妆和喷香水等。必须着相 应的工作服(应无名扣,上衣无口袋)、帽(头发不得外 露)、工作鞋等。
4
公司关于员工个人卫生要求的规定
• 5、岗位在车间的员工在接触脏物、去卫生间、用
餐后及上岗前需洗手消毒。
• 6、厂区内禁止吸烟。 • 7、严禁将食物、水果等带入生产车间和仓库。 • 8、遵守各部门、岗位卫生管理制度及公司其它制
•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
(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 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 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
公司关于员工个人卫生要求的规定
• 1、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加工的员工必须持有效的“健康体
检合格证”和“卫生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 2、生产、质量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
3.放射性污染:手机,电磁炉,微波炉, 紫外线等
11
反映食品卫生的几个微生物指标
1.细菌总数:菌落总数是表明产品清洁状态的 指标。食品中细菌数量越多,说明产品受到 污染越严重,容易腐败变质 。
主要来源:人员活动(不卫生的制服、走动), 脏的物料
2.大肠菌群:表明该食品曾受到人或动物粪便 污染。
主要来源:人畜粪便。人员从卫生间带入(手 未消毒,脚底、衣服上附着)
手前的120%,最佳洗手方式是使用消毒剂。
7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1.从业人员应养成‘四勤’习惯,做到勤洗手和剪指 甲,勤洗澡和理发,勤洗衣服和被褥,勤换工作服。
2.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努力克服一些不好习惯,如手 拿着东西,无意识地理头发,接触鼻部和嘴周围, 随地吐痰也是不良习惯,痰中含有很多病原微生物, 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