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窦娥冤 导学案

合集下载

窦娥冤

窦娥冤

《窦娥冤》导学案高一语文组何桃英【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元杂剧形式上的特点。

2.领会戏剧通过唱词、科白刻画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3.认识作品所反映时代恶人横行、官吏贪暴、法制黑暗、政治腐败的特点。

4·理解窦娥正直善良的性格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重点难点】1.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2.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画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元杂剧知识1.元曲的分类。

小令:独立的只曲,相当于单调的词。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套数:即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至少两个曲牌联成的组曲,多的散曲可达二三十支曲子。

全套押同一韵脚。

套曲标题之前均标明它所属的宫调以及它的第一支曲子的曲牌。

曲杂剧:宋金时期,在诸宫调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

结构上一般分四折一楔子。

2.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人教版高中语文导学案-《窦娥冤》

人教版高中语文导学案-《窦娥冤》

《竇娥冤》導學案【學習目標】1.瞭解關漢卿和元雜劇有關常識。

2.理清《竇娥冤》的情節結構。

3.分析並把握主人公竇娥形象,概括本文的主題。

4.賞析本文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手法。

【學習重點】1.分析並把握主人公竇娥形象,概括本文的主題。

2.賞析本文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手法。

【方法指導】在瞭解劇本內容和理清文章情節的基礎上,分析竇娥的人物形象,概括本文的主題。

【知識連結】1、中國古典戲劇概述:中國古典戲曲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曾先後出現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花部等四種基本形式。

元雜劇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調)演唱的一種戲曲形式。

金末元初產生於中國北方。

是在金院本基礎上以及諸宮調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中國十大古典悲劇:元代關漢卿《竇娥冤》、紀君祥《趙氏孤兒》、馬致遠《漢宮秋》;明代馮夢龍《精忠旗》、高則誠《琵琶記》、孟稱舜《嬌紅記》;清代李玉《清忠譜》、孔尚任《桃花扇》、洪升《長生殿》、方成培《雷峰塔》。

中國十大古典喜劇:元代關漢卿《就風塵》、白樸《牆頭馬上》、王實甫《西廂記》、康進之《李逵負荊》、鄭廷玉《看錢奴》、施惠《幽閨記》,明代康海《中山狼》、高濂《玉簪記》、吳炳《綠牡丹》;清代李漁《風箏誤》。

2、關漢卿,號己齋叟,金末元初大都(現北京)人。

元代雜劇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國戲劇史上最早也最偉大的戲劇作家。

他與鄭光祖、白朴、馬致遠齊名,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鄭光祖《倩女離魂》、白樸《牆頭馬上》。

元代人說他:“生而凋攪,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籍風流,為一時之冠。

”關漢卿的作品取材廣泛,人物性格鮮明,結構完整,情節生動,語言本色而精煉,是“本色派”的代表人物,對元雜劇和後來戲曲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他曾在散曲《南呂一枝花·不伏老》中說自己精音律,會吟詩,能吹蕭彈琴,歌唱舞蹈,也會下棋射獵,多才多藝。

元代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關漢卿不滿社會現實,不僅寫作劇本,有時還登臺演唱,借雜劇來揭露黑暗現實,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

《窦娥冤》导学案(精选15篇)

《窦娥冤》导学案(精选15篇)

《窦娥冤》导学案(精选15篇)《窦娥冤》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2)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3)梳理课文结构(4)重点阅读课文第三折【知识链接】一、作者与元杂剧介绍:1、关于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字德辉。

其代表作有《倩女离魂》)、白朴(字太素,号兰谷。

其代表作有《墙头马上》)、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其代表作有《汉宫秋》)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

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

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把握故事情节,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学习重点】1、重点放在高潮部分第三折2、认识窦娥形象的悲剧性3、背诵【滚绣球】【学习难点】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诵读;讨论、展示、探究;点拨【课时预设】 3课时【导学过程】导入1: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戏也有戏眼。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眼是--绿;“红杏枝头春意闹”呢?--闹;“云破月来花弄影”--弄;《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么今天将要学习的戏曲《窦娥冤》的戏眼是--冤。

窦娥有什么“冤”?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窦娥冤》……导入2:我们的许多偶像明星们,在向中国古代戏曲吸取营养。

比如王力宏《盖世英雄》、周杰伦《霍元甲》以及陶喆《 Susan 说》等。

他们只是从中国传统戏曲的长河中舀出了一勺,就足以使歌迷心醉神驰,这说明中国传统戏曲在张扬着时尚与个性的今天,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

因而提高我们的戏曲欣赏水平,无疑也会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戏曲。

学习古代戏曲,我们不能绕过关汉卿,而学习关汉卿,必然提及《窦娥冤》。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位戏曲大师的代表作品《窦娥冤》。

在进入文本探究之前,我们先一起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抢答形式,给学习小组计分。

)一、自主学习1.本色派元杂剧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窦娥冤》导学案 最终版

《窦娥冤》导学案 最终版

《窦娥冤》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鉴赏曲词语言风格的方法【学习重难点】掌握并运用鉴赏曲词语言风格的方法【学习过程】一、自学与交流(一)把握故事情节,通过短剧的方式将《窦娥冤》一、二折的故事梗概呈现给大家。

(二)鉴赏曲词的语言特色鉴赏古诗(曲)词语言特色的步骤:1、整体..品味作品语言,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作品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主人公或作者怎样的感情/品质(三)合作探究各小组从剧本第三折中任选一支曲子,分析曲词的语言特色。

二、展示与提升(一)学生代表表演展示短剧《窦娥冤》(剧本一、二折的情节)(二)鉴赏语言特色1、各小组代表展示鉴赏第三折语言特色的讨论结果,并完成下面的内容所选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一)用一两个词点明语言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二)结合相关语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三)这段内容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拓展训练请分析下面诗歌的语言特色《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步骤一)用一两个词点明语言特色:(步骤二)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步骤三)这段内容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品质?《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追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窦娥冤》导学案

《窦娥冤》导学案

《窦娥冤》导学案一、作品简介《窦娥冤》是中国明代文学家关汉卿所写的传奇剧,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宋朝官员窦娥的冤情为主线,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该剧流传至今,被誉为“古代名剧之冠”。

二、作品分析1. 人物分析剧中人物鲜明,各具特色。

窦娥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形象,她勇敢、聪明、正直,面对不公正待遇从不屈服。

其他人物包括:史弥远、杜仲、文官、武官等,每个角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性格。

2. 情节分析剧中情节曲折离奇,有悲有喜,充满着戏剧性。

剧情讲述了窦娥的父亲窦督将讨伐杜仲不成被迫自杀,窦娥为救父而决定自己去替父顶罪,遭受的侮辱和酷刑令人心痛。

最终,隆中对天下的大赦令使窦娥得以平反,为父报仇,死后得以成为烈女。

三、意义与价值《窦娥冤》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杰作。

该剧揭示了官场的腐败、法制的不完善以及女性在传统社会中被剥削的现实问题,对历代读者有警示和启示的作用。

同时,《窦娥冤》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感情体验和思想内涵的文学经典,通过描写窦娥的悲惨遭遇,展现了她的高贵人格和追求正义的信念,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

四、学习收获通过学习《窦娥冤》,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更可感知其中蕴含的人性、权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

此外,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窦娥冤》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对我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学习建议在学习《窦娥冤》时,我们应该注重深入理解作品的文学内涵,探索其反映当时社会的深层次原因和历史意义,同时注意把握其时代精神和美学价值。

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4《窦娥冤》(导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4《窦娥冤》(导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赏本色语言,解窦娥形象——《窦娥冤》导学案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悲剧的社会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

4.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1.学习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2.学习难点: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第一课时:析矛盾冲突解窦娥形象课前学习任务一:自主完成以下任务,课上分享:1.查阅书籍、网络等资料,了解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文化常识;2.深入阅读文本,结合课下注释①的全剧剧情简介,分析该折戏中存在哪些矛盾冲突。

课中学习任务一解读连环画,梳理杂剧情节结合注释①和《窦娥冤》第三折,给下列连环画取小标题。

课中学习任务二寻戏剧冲突,聚焦曲词矛盾课中学习任务三改窦娥结局,明确悲剧命运建国后周总理看了《窦娥冤》后说,“观众看到窦娥死了,太压抑了,能不能让窦娥不死?”你能为窦娥改写一个结局吗?请试一试。

课后作业(二选一)①假如给窦娥一个临刑前申辩的机会,她会对现场的官吏百姓说什么?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一篇一段话,展示窦娥的内心世界。

②以临刑前窦娥的口吻,写一封给父亲的信。

第二课时:识“本色”之妙赏“当行”之美课中学习任务一看连环画,察曲词之异对比连环画“二月飞雪”脚本与曲词【二煞】,寻找其二者语言上的区别。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连环画脚本窦娥说:战国时邹衍遭诬陷,五月天降严霜。

我窦娥的冤比邹衍大,老天啊,六月飞大雪。

课中学习任务二对读散曲,识“本色”之妙关汉卿是元代戏剧大师。

他的戏剧语言除了以上那些一般戏曲语言的共性之外,还有他自己的特色。

下面,我们以【叨叨令】曲词为例,一起来探究。

《窦娥冤》 导学案

《窦娥冤》  导学案

《窦娥冤》导学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体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把握主题。

(2)培养学生由挖掘人物内心情感去分析作品主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读精彩段落,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窦娥勇于反抗不合理社会的精神和善良的人格。

重点目标: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其社会意义和戏剧的主题。

难点目标:窦娥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学习过程:(分析第三折)【自主学习】一、合作学习: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快速浏览课文,为窦娥制作一张简要的年谱,包括发生的主要事件和生活状况(不幸遭遇)三岁:七岁:17岁:约18岁:20岁:小结:由此可见,窦娥的一生,是的一生。

明确:1.三岁丧母;2、父女分离;3、与夫成亲;4、丧夫打击;5、流氓欺压,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

悲惨的一生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

)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浏览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教师补充第四折的情节: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

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

(结局)三、.品读精彩段落,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

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一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合作探究】(一)女生齐读 [ 端正好 ] ,男生思考:此曲中哪些词语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答:(二)揣摩试读 [ 滚绣球 ] ,共同思考:窦娥含屈喊冤,为什么对象却是天地?答:(三)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控诉天地就是大胆的抗争,可为什么又屈招呢?又怎么甘心忍受这冤屈?这样做的代价可是牺牲生命啊。

窦娥冤高一语文导学案

窦娥冤高一语文导学案

窦娥冤高一语文导学案《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肆虐书》中的一篇散文,内容揭示了宋太宗时期发生的悲剧故事。

本文通过对《窦娥冤》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作品的文学价值,还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文化和道德观念。

在高一语文学习中,《窦娥冤》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作品,通过深入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一、文本梗概《窦娥冤》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唐末五代时期,主要讲述了后梁末年的一个真实故事。

主人公窦娥因父亲被迫害致死,母亲又被控告为犯妖巫,最终被迫害致死,她在阴曹地府向包公告状,请求为父亲母亲讨回公道。

通过包公的公正审判,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的一面,以及官员的贪污腐败。

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对人性善恶、正义和邪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文学特点分析《窦娥冤》的文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情节布局巧妙,紧凑严谨。

故事情节起承转合,情理交融,引人入胜。

其次是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窦娥、包公等角色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再者是语言表达精炼清新,描写细腻、入微,富有诗意,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是思想内涵丰富,透露出对人性、正义、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三、文本背景解读《窦娥冤》的创作背景是在唐宋交替时期,社会风气动荡不安,法制不健全,官场黑暗腐败,人民苦不堪言。

作品以揭露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为主题,借助鬼怪神仙的形象,抨击社会丑恶现象,十分独特。

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寓意,使得《窦娥冤》成为古代文学名篇之一。

四、文本赏析《窦娥冤》通过一个平民女子的悲剧遭遇,折射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现象,如贪官污吏、冤狱枉法等,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其中所抒发的正义感、仁爱情怀,让人感到敬畏和震撼。

窦娥的坚贞不屈、包公的公正廉明,都给人以强烈的启示,使人深切体会到正义与邪恶的对立,美好与丑恶的对比。

五、知识点拓展在学习《窦娥冤》这篇文章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如唐宋文学的发展特点、古代社会的生活习俗、法治观念的演变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3.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4.鉴赏第三折【滚绣球】,把握人物情感,体会语言特色;5.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重、难点】1. 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鉴赏第三折,把握人物情感,分析体会语言特色。

3.体会结尾浪漫主义手法。

【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元杂剧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市)人,()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生卒年不详。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等。

其中《》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

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予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2.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

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

4.1 窦娥冤——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导学案

4.1 窦娥冤——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导学案

4.1窦娥冤—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导学案重难点:(一)写作背景:《窦城冤》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

《汉书・于定国传》记载:“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

姑谓邻人日:‘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

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

' 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

吏验治,孝妇自诬服。

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

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

太守竟论杀孝妇。

那中枯旱三年。

”关汉卿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创作了《窦娥冤》这部著名的悲剧。

经过关汉卿的改造和天才创作,《窦娥冤》已不再是民间传说中“东海孝妇”的故事的翻版,而是一部深刻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著名悲剧。

(二)作者简介: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

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刷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A.罪愆(yan)B.错勘(kan)C.盗跖(zhi)D.嗟怨(j4)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罪愆(yan)B.错勘(kan)C.盗跖(zhi)D.嗟怨(j4) 衔冤(xidn)装弘(chGng)尸骸(h6)埋怨(mdi)花簪(zan)湛湛(zhan)腼腆(tidn)古陌(玳)泪涟涟(lidn)刽子手(gui)哥哥行(hdng)暑气暄(xuan)2.对下列戏曲知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末”即角色名,扮演男子,“外”即“外末”,扮演老年男子。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窦娥冤》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学习目标】1.概括戏剧冲突,理解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理解概括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3.概括该剧的主题。

【重点难点】1.概括戏剧冲突,理解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理解概括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使用说明】1.用约15分钟重点阅读第三折【滚绣球】【叨叨令】等曲子,还可选取其他曲词和一些说白,品味曲词与说白的语言特色。

2.用约30分钟完成【自主学习】案,边读边完成相关题目。

3.用约25分钟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案,用约10分钟进行全班讨论、交流质疑,教师点拨时应及时修正自己的答案。

4.用约5分钟完成【课堂检查】。

5.用约5分钟完成【课堂总结】。

6.课后完成【课后训练】【自主学习】一、阅读〔滚绣球〕完成下列习题。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只合把清浊分辨只合:只应该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糊突:混淆C.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勘:判断D.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延:邀请2.对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盗跖和颜渊一个是起义领袖,一个是读书人。

泛指武将和文人。

B.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比喻乘便行事,此处作趋炎附势解。

C.错勘贤愚枉做天枉:冤屈。

D.〔滚绣球〕是表示音调高低的。

3.〔滚绣球〕开头两句表明窦娥信奉鬼神的力量,视为神圣;而后面又说“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以下哪种理解准确()A.说明窦娥因冤生怨、情绪波动,故认识前后不一致。

B.是残酷的现实使她改变观念,对天地鬼神产生怀疑。

C.一个穷苦妇女敢于直斥天地鬼神,表现出觉醒的意识。

D.通过诅咒日月鬼神的不公道,诅咒社会现实的不合理。

4.曲中清浊、善恶、贤愚、软硬指的是哪两类人()A.穷人和富人B.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C.天地鬼神和窦娥自己D.为善的与作恶的5.这段唱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A.否定神权。

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优秀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优秀导学案

《窦娥冤》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

2.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1.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2.查阅工具书或电子网络了解作家作品及戏曲有关常识并解决重点字资料链接:(一)有关元杂剧:1、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

“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2、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宾白:即说白。

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

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3、元杂剧的角色:旦:女角色。

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四类。

末:男角色。

也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类。

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丑:俗称“小花脸”。

多扮次要角色。

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

4、其他:元杂剧多一人主唱,因而又可分为“旦本戏”(女角色主唱)、和“末本戏”(男角色主唱)两类。

(二)有关作者,吴汉卿号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三)东海孝妇的故事: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婆婆)甚谨。

姑欲嫁之,终于肯。

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劳,哀其亡子守寡。

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娥冤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2.使学生领会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画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3.理解窦娥的反抗精神,把握本文的主题思想。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看觑.( ) ②斟酌..( ) ③隅.头( ) ④绣闼.( ) ⑤鳏.寡( ) ⑥痊.济( ) ⑦盗跖.( ) ⑧罪愆.( ) ⑨荒阡.( ) ⑩忤.逆( ) 答案 ①qù ②zhēn zhuó ③yú ④tà ⑤ɡuān ⑥quán ⑦zhí ⑧qiān ⑨qiān ⑩wǔ(2)多音字①禁⎩⎪⎨⎪⎧ 禁.受( )禁.止( ) ②埋⎩⎪⎨⎪⎧ 埋.怨( )埋.藏( ) ③缥⎩⎪⎨⎪⎧ 缥.缃( )缥.缈( ) ④拾⎩⎪⎨⎪⎧拾.荒( )拾.级而上( ) 答案 ①jīn /jìn ②mán/mái ③piǎo/piāo ④shí/shè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眷( )誊( )誉( )(2)⎩⎪⎨⎪⎧ 祗( )扺( )抵( ) (3)⎩⎪⎨⎪⎧ 嗟( )蹉( )磋( ) (4)⎩⎪⎨⎪⎧ 偃( )揠( )堰( )答案 (1)家眷/誊写/名誉 (2)祗候/扺掌而谈/抵达 (3)嗟怨/蹉跎/磋商 (4)前合后偃/揠苗助长/堤堰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举案齐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合后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燕侣莺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浪荡乾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苌弘化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错点提醒: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其他亲人及朋友、同学之间。

)(2)跌跌撞撞,站不稳。

(3)比喻年轻的女伴,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错点提醒:注意使用对象,用于年轻人之间。

)(4)本义指天下太平,文中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

(5)形容为正义事业流血牺牲,精诚感天动地而不灭。

[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每个女子都希望自己能嫁个良人,自此举案齐眉....,厮守一生。

()(2)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上,齐玉华回顾了当年和同桌之间的一件趣事,把大家逗得前合后...偃.,哈哈大笑。

()(3)尽管已到中年,但他们二人最终结束了多年的单身生活,燕侣莺俦....,终成眷属。

()(4)1937年12月13日,日寇占领南京后,禽兽般地吞噬了3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浪荡乾坤....,人性何在?()答案(1)√(2)×。

不能用于欢乐场面(3)×。

该词只能用于形容年轻情侣(4)×。

与“占领”“吞噬”矛盾2.辨词填空(1)姻缘·因缘姻缘:婚姻的缘分。

因缘:a.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b.缘分。

①他们俩从小青梅竹马,后来成就了一番好________。

②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许多人耳熟能详,至于他与东南大学的一段________,却知者甚少。

答案①姻缘②因缘(2)顺水推船·见风使舵顺水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方向(含贬义)。

①怕硬欺软,__________,不分好歹,错勘贤愚,是那个时代封建官僚的基本特点。

②我想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随波逐流,不________,不失去自己的品格和操守。

答案①顺水推船②见风使舵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2)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4)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2.课外名句——关汉卿名句(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3)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4)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5)晚烟宿雾冥冥,迢迢古岸水澄澄,野渡无人舟自横。

不忍听,不美听,听得孤鸿天外两三声。

一、作者简介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

元代戏曲家。

生卒年不详。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60多种,但大都佚失,现仅存18种。

《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拜月亭》等流传广泛。

其中,《窦娥冤》是我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二、背景展示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

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三、文学常识元杂剧1.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

“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2.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科、白三部分。

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

宾白:即说白。

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

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3.元杂剧的角色:旦:女角色。

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四类。

末:男角色。

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类。

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丑:俗称“小花脸”,多扮次要角色。

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

四、文化常识1.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煞马相如。

缥缃:缥,青白色的丝织品。

缃,淡黄色的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

2.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

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因此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的铜斗..家缘百事有。

铜斗:亦作“铜枓”。

铜斗是容积很大的量器,元杂剧中常用来形容大财主的家产。

4.孩儿,你可曾算我两个的八字,红鸾..天喜几时到命哩?红鸾:红鸾星是古代星相家所说的吉星,主人间婚姻喜事,古人认为命中遇到红鸾星就可成就婚姻之事。

5.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漏面:即“镂面”,宋代在犯人脸上刺字,称为镂面。

后形容坏人已经坏到使人一望便知,脸上像是刻了字一样。

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延三年。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因犯了何法而被毁灭呢?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回到那个官贪吏虐、是非混淆的时代,去重温那一场悲剧的始末吧。

(1)本文塑造了窦娥的鲜明形象,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第三折“诀别婆婆”和“刑场三愿”中所体现出的窦娥的性格特征,并将其填入图中①②处。

(2)本文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戏剧冲突等手段所揭示的主旨是很深刻的,请用三个四字词语简要概括并填入图中③~⑤处。

答案(1)①淳朴善良②强烈反抗(2)③社会黑暗④吏治腐败⑤人民受害1.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矛盾冲突: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2)矛盾冲突的第①点,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第②点,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第③点,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把握戏剧冲突冲突离不开矛盾,但不等于矛盾,矛盾只有通过外部形式表现出来,发生了对立双方的摩擦、争执、撞击,才称之为“冲突”。

戏剧要在两三小时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它必须把矛盾集中起来,达到紧凑、尖锐、紧张、激烈的程度,所以有人说,“戏剧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创作剧本必须展示冲突,阅读剧本必须把握冲突,把握了戏剧冲突,也就牵住了全剧的“牛鼻子”。

2.“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

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

”这是以桃杌为代表的官吏的自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吏治的什么情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司法畸形,狱讼已成了赤裸裸的买卖。

做官就是为了金银——多么恬不知耻!窦娥的冤狱出现在这种官吏的手下,贤良被错杀不是偶然,这正是造成窦娥冤狱的社会根源。

(2)官员操守肮脏。

“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这真是无赖成性、无耻之尤!这样的官吏欺下瞒上,鱼肉百姓,焉能不出冤狱?3.窦娥的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可以。

第一桩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第二桩让白雪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她的清白;第三桩是要楚地亢旱三年,为的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