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知识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童年》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当代文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他创作了许多散文,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他曾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与翻译,译有《沙恭达罗》《五卷书》《罗摩衍那》等。

《我的童年》写于1986年6月6日,这时的季羡林早已成为博古通今的大学者,本文中的他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灰黄的童年。

知识积累

1.肃然起敬:恭敬地产生敬仰或钦佩的感情。肃然,十分恭敬的样子。

2.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3.伶仃

..(língdīng):孤独,没有依靠。

4.龙肝凤髓.(suǐ):比喻极其难得的珍贵食品。

5.琐.(suǒ)事:细小零碎的事情。

6.溺.(nì)爱: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

7.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8.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穷。

9.蹿.(cuān)房越脊:跳上房顶在上面飞快地走(多见于旧小说)。

10.光大门楣.(méi):指光耀门庭,光宗耀祖。门楣,门庭、门第。

11.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12.朝廷.(tíng) 13.生疏.(shū) 14. 教谕.(yù) 15.盐碱.(jiǎn)

16.一垄.(1ǒng) 17. 麦穗.(suì) 18. 私塾.(shú) 19.椽.(chuán)子

考题例析

1.(2015•湖北黄冈中考)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

A.祈祷.(dǎo)恻.(cè)隐倒坍.(tā)龙吟凤哕.(huì)

B.嗔.(chēn)怪涟漪.(qǐ)遒.(qiú)劲忍俊不禁.(jīn)

C.阔绰.(chuò)伶.(líng)仃逶迤.(yí)鳞次栉.(jié)比

D.真谛.(dì)炽.(chì)热酝酿.(niàng)惟妙惟肖.(xiào)

2.(2015•云南中考)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以下试题。

2015年5月9日,北京某集团公司经理曾鹏宇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您好,我是许涛,您还记得我吗?”曾鹏宇第一反应是:这么老套的诈骗电话还有人用啊?

“我给您打电话,是想还您的钱。”对方开门见山的介绍,让曾鹏宇不禁一愣,“钱?

还什么钱?”

“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在几年前曾经在微博上求助,因为我爸爸得了白血病,那时我还在读大学。后来您捐给了我一笔钱,我现在想和您确认一下账号,把钱还给您。”许涛的话让曾鹏宇十分诧异,因为他已经记不得有这件事,更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居然还会有人真的要还别人的捐款。许涛告诉曾鹏宇.当时一共得到了数十万元的捐款,现在他已在北京找到工作,打算靠自己的努力还清每一笔钱。

通完电话五分钟后,曾鹏宇的手机短信响起,银行账户提示,他收到了汇款,除了那笔捐款之外,

还多出来10%的利息。

曾鹏宇后来翻看以前的微博,找出了三年前的那封求助信:“我以人格作保向您筹借善款。因为哪怕仅仅是一块钱、一毛钱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详细的账号,我会在3~5年内把钱打给您……”。

(1)请对许涛的行为点赞。(点赞: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称赞、喜爱、支持)

(2)请简要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难度较小。A.倒坍(tān);B.涟漪(yī);C.鳞次栉(zhì)比。要注意对字音字形的把握和积累。选D。

2.(1)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审清题干我们会发现本题回答对许涛行为的评价即可。许涛行为中体现了诚信、感恩等优良品质。答案示例:践行承诺的诚信之心、感恩之情,让当年的爱心捐助有了美好续篇,闪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2)本题考查语段概括的能力。作答时首先整理文章的重点情节,然后用通顺的语言概括总结出来即可。答案示例:大学生许涛为救患病的父亲,在微博筹借善款,并承诺还款。三年后许涛践行承诺,还款同时还附上了利息。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本文通过描述作者童年时艰难困苦的生活,表达了复杂而又真挚的感情:对苦难生活的慨叹,对温暖自己生命的人的感激以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理清结构

写作特色

1.采用小标题的方式。

本文中有五个小标题,这五个小标题把材料用分镜头的方式组接起来。这样可以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2.语言细腻,感情真挚。

本文语言细腻,朴实无华,少有慷慨激昂之词,娓娓道来,蕴含着作者复杂而又真挚的感情。如“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平淡之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

把握重点

1.“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文章开头这一段文字有何作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

开篇点题,点明本文是一篇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同时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作者生于黑暗、混乱的旧中国,再加上家境贫寒,童年生活一直十分贫困艰辛,没有留下丰富多彩的美好记忆,所以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2.怎样理解“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这句话?

在奶奶那里讨“半个白面馒头”,对“我”这个在贫困家庭中长大、整天吃“红高梁面饼”的孩子来说,是“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了。这里表现了“我”吃到白面馒头时的满足感,更反衬出“我”幼年生活的困苦。

3.“虽然没有私塾,但是小伙伴是有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过渡句,承上启下。前半句承接上文没有条件读书的叙述,后半句引起对小伙伴的回忆。

4.品味下列句子,注意加红词语,思考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1)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

“受用不尽”,意思是得到的好处一生也用不完。苦难的经历是作者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正是贫穷和磨难给了他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些小事,能激励作者前进,鼓舞作者振作,促使作者养成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良好习惯,等等。

(2)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竟成为这样一个“英雄”,就颇有骄傲

..之意。

“骄傲”在这里是“自豪”的意思。虽然这个童年的小伙伴算不得一个真正的英雄,但他那坚强的性格、绿林英雄的义气,让“我”为之自豪。

(3)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

“宁愿”表示两者相比较,选取某一方,放弃另一方。在“白面馒头”“肉”和“红高粱饼子”“苦咸菜”之间,“我”愿意选择后者,其实也就是说,物质与亲情相比,作者选择的是亲情,是母爱,是能够回到母亲身边。我们可以想象,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离开了母亲的日子是痛苦的、寂寞的、可怕的。没有任何物质财富能够替代母爱。

(4)据说他从来不到官庄来作案,“兔子不吃窝边草

.......”,这是绿林英雄的义气。

“兔子不吃窝边草”,表层意思是兔子不吃自己窝旁的草。作者引用这句俗话,是取它“与邻为善”的引伸义,是说哑巴小不在自己的家乡干坏事。

5.怎样正确理解“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花朵当然要爱护;但爱护要得法,否则无异于坑害子女”这句话?

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父母关心爱护孩子是应当的,但不能过度。如果父母一味地娇惯、迁就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变得骄傲、任性、自私、虚荣、孤僻,这些缺点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这样确实相当于坑害了子女。

6.学习了本文后,联系个人经历和社会实际,你有何感悟?

观点一:“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几乎每一个人都期望生活一帆风顺,但这是不可能的。挫折、磨难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们会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成熟、更完美。

观点二:我们要珍惜学习机会。我们现在的生活与季羡林的童年生活相比,可谓有天壤之别。季羡林的童年生活里,白面馒头就是龙肝凤髓,家里没有一本书,没有上过私塾。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学习条件也越来越优越,我们要珍惜这一切,努力学习,要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拓展阅读

童年

马克•吐温

1849年我14岁的时候,我们家还在密西西比河畔的汉尼拔,住在我父亲五年前刚盖的木房子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