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脊髓病变共106页文档

合集下载

神经病学 脊髓疾病

神经病学 脊髓疾病

脊髓解剖
• 脊髓31个节段 31对脊神经
颈( C )神经 8对 胸( T )神经 12对 腰( L )神经 5对 骶( S )神经 5对 尾(C0)神经 1对
脊髓解剖
• 颈膨大:C5-T2 支配上肢 • 腰膨大:L1-S2 支配下肢 • 马尾:L2-C0神经根
脊髓与脊柱的关系Hale Waihona Puke 后根脊髓小脑束、 后索
根痛、节段性感觉障 碍
共济失调、深感觉障 碍
神经纤维瘤、神经根炎(带状疱疹)、腰间 盘后突、继发性椎管狭窄
遗传性共济失调症
后索+锥体束+ 后根
根痛、节段性感觉障 碍、深感觉障碍、上 运动神经元瘫痪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亚急性联合变性、结核性脊膜脊髓炎
前角+锥体束
肌萎缩侧索硬化、后纵韧带钙化、颈椎病
高颈段:运动、感觉、呼吸麻痹、呃逆、下延髓症状
颈膨大:运动、感觉、Horner征、神经根刺激症状、上肢反射

段:运动、感觉(确定损害平面)、尿便障碍、Beevor征
腰膨大:运动、感觉(双下肢及会阴) 、尿便障碍、下肢反射 圆 马 锥:鞍区感觉障碍、肛门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尿便障碍 尾:运动、感觉、神经根刺激症状、尿便障碍出现较轻和较晚
影像学检查 脊柱X片、CT正常 MRI 病变脊髓增粗 T2高信号
诊 断
• • • • 急性起病 病前感染史 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 脑脊液、MRI检查
鉴别诊断
• 其他性质炎症: 变态反应性:视神经脊髓炎,MS 细菌感染: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结核性:脊柱结核破坏,急性脊髓压迫 • 脊髓压迫症:转移癌、间盘突出、脊柱结核 • 脊髓血管病:动脉/静脉缺血,出血 • 休克期:鉴别GBS

【神经病学】4.10 脊髓病变

【神经病学】4.10 脊髓病变

急性脊髓炎 acute myelitis
• 定义:为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损害。 • 病因:具体病因不清,但发病前1~4周有呼吸道感染、发热或
腹泻的病史。 • 病理:病损为局灶性或横贯性,局部呈肿胀、充血及渗出等炎
性改变。
临床表现
• 急性起病,病变以下运动、感觉与自主神经功 能障碍。病变一般局限于数个节段;如脊髓内 有2个以上散在病灶称播散性脊髓炎;如迅速上 升称上升性脊髓炎。 • 多在2~3天发展为完全性截瘫,轻度发热,可 有病变部位根痛或束带感。 • 大小便潴留,呈充溢性尿失禁,随功能恢复, 逐渐出现反射性神经原性膀胱。
3、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
锥体束受损产生上单位瘫; 前角细胞受损表现下单位瘫。
(2)感觉障碍
• 后角损害: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感觉 障碍,而深感觉与触觉保留。
• 后根损害:节段性深浅感觉障碍 • 后索损害:因深感觉障碍产生感觉性共济失调,主诉常
有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样。 • 白质前连合损害:痛温觉损害而触觉保留,产生感觉分
(6)脊髓各节段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 颈膨大(C5-T2):双上肢下单位瘫,双下肢上单位 瘫,病变以下各种感觉缺失,括约肌障碍,上肢有 节段性感觉减退、根痛;C8-T1侧角受损产生同侧 Horner征;上肢腱反射改变有助于定位。 • 胸髓(T3-12):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上单位瘫,病 变以下各种感觉缺失,括约肌障碍,胸腹部根痛或 束带感,腹壁反射消失有助于定位,病变在T10时可 见Beevor征。
离,常是脊髓空洞征。 • 脊髓丘脑束损害: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
(3)植物神经症状
• 膀胱、直肠括约肌障碍引起大、小便失禁或潴留。也可有发汗、 皮肤颜色的改变。

神经病学PPT课件:脊髓病变

神经病学PPT课件:脊髓病变
较相应的胸椎高2节椎骨
下胸髓(T9-T12) 较相应的胸椎高3节椎骨
腰髓(L1-5) 相当于T10-11 骶髓(S1-5) 相当于T12和L1
21
从已知脊髓病变的节段 来算脊椎的节段
颈椎=C5~C8-1 胸椎=T1~T4-1 胸椎=T5~T8-2 胸椎=T9~T12-3 10~11胸椎=腰髓(L1-5) 12胸椎~1腰椎=骶髓(S1-5)
直肠和性腺的功能
8
脊髓白质
上行传导束:感觉传导束,传导躯干、四肢的深 浅感觉至大脑皮质感觉中枢。主要有:
➢ 薄束和楔束:后索中走行,传导深感觉及皮肤
的精细触觉至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
➢ 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将后根的
传入信息上传至丘脑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
9
10
脊髓白质
➢ 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将大脑皮质运动区、红核、 前庭核、脑干网状结构的冲动传至脊髓前角或侧角, 支配躯干及四肢肌,参与肌肉的随意运动、姿势及平 衡。
7
脊髓灰质
➢ 神经核团及部分胶质细胞,是脊髓接受和发出冲动的 关键结构
➢ 前角:下运动神经元细胞,支配躯干及四肢的运动
➢ 后角:感觉信息的中转站,传递痛温觉和部分触觉的
Ⅱ级感觉神经细胞
➢ 侧角: C8-L2 的侧角为脊髓的交感中枢,调节支配血
管、内脏和腺体的功能
S2-4 的侧角为脊髓的副交感中枢,支配膀胱、
Babinskin征阳性
平脐以下至腹股沟水平节段性全部感觉消失
腹股沟水平以下深感觉消失,痛温觉保留
平脐以下皮肤干燥无汗
➢ 右侧
腹股沟以下痛温觉缺失,深感觉存在
4
问题1: 哪些结构损害了?
定位在哪里?
有传导束性感觉障碍(感觉障碍平面)的,首先想到脊髓

神经病学脊髓病变PPT课件

神经病学脊髓病变PPT课件
神经病学(Neurology)
见习辅导
.
1
各论:脊髓病变
Spinal cord disease
.
2
.
3
髓内感觉运动传导束的排列
.
4
脊髓的解剖
• 脊髓:31对脊神经{C8,T12,L5,S5,尾1} • 颈膨大:C5_T2发出, 支配上肢 • 腰膨大:L1_S2发出,支配下肢
.
5
脊髓纵定位1(132)
横贯: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 能障碍
高颈段(C1-4) 颈膨大(C5-T2) 胸髓(T3-12) 腰膨大(L1-S2) 圆锥(S3-5) 马尾 半侧:Brown-Sequard syndrome
.
6
脊髓感觉定位1(28)
(一)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1。横贯性损伤 2.后索型 3.侧索型 4.脊髓半切症 5.前连合型 6.马尾圆锥型
.
7
髓内感觉运动传导束的排列
.
8
.
9
脊髓病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颈8~腰2的侧角内交感神经中枢,调节内 脏和腺体功能
• 骶2~4的侧角内副交感神经中枢,调节膀 胱、直肠和性腺的功能。
• 脊髓病变时可以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和 皮肤发凉、紫绀、无汗等
.
10
脊髓反射
• 1、伸反射:属于牵张反射, • 牵拉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肌张力增高--
• 2周后复查MRI 无改变
.
21
病例2
• 52岁男性在扫雪时突然感觉双下肢麻木,在一个小时 内加重,丧失位置觉,以至不能步行。膀胱和直肠功
能异常
• 无重要既往病史
• 查体T11以下浅感觉丧失,振动和位置觉严重减退,肌 力和腱反射正常

神经病学脊髓病变

神经病学脊髓病变
• 供应脊髓横断面前3分之2区域。 • 特点:分离性损伤
脊髓血管病 病例1
• 64岁女性患者,以突然后背部疼痛和双 下肢无力伴发尿便障碍天入院。查体双 下肢轻度无力,右侧为重,T8以下疼痛 觉减弱
• CSF检查正常 MRI见胸5为中心长T2信 号,无强化。
• 激素30毫克/天强的松2周治疗无好转 • 2周后复查MRI 无改变
• 根据感染部位:(1)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 (2)脑膜炎、脊膜炎或脑脊膜炎 (3)脑膜脑炎
病例1
• 38岁女性患者,颈疼 痛和四肢渐进性无力 伴发尿便障碍半个月 入院。查体四肢肌力 2级,腱反射减弱, hoffmans(+),巴氏征 阳性,T4以下针刺觉 减退,关节位置觉消 失。CSF检查正常
• MRI显示脊髓C2-5肿 胀和片状增强
MS
多 发 性 硬 化
病例1
• 45岁女性患者,四肢无力和麻木进行性加重伴 排尿困难8个月入院。查体上下肢肌力分别为3 和4级,尤右侧严重,感觉检查四肢疼痛觉减 弱(下肢更严重)。头MRI正常,CSF检查细 胞0个,蛋白128毫克/分升,寡克隆带阴性,大 剂量激素治疗无效
病例2
• 52岁男性在扫雪时突然感觉双下肢麻木,在一个小时 内加重,丧失位置觉,以至不能步行。膀胱和直肠功 能异常
• 无重要既往病史 • 查体T11以下浅感觉丧失,振动和位置觉严重减退,肌
力和腱反射正常 • 胸MRI在发病5小时后显示T2上增加的纵向高信号。同
时 T12椎体后部分有高骨髓信号 • 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第2天下肢肌力和反射减退 • 脊髓造影和CSF常规检查正常 • 病情继续加重,反射消失肌力为2级 • 重复MRI检查T9-T12椎体水平脊髓后部分高信号和骨
高颈段(C1-4) 颈膨大(C5-T2) 胸髓(T3-12) 腰膨大(L1-S2) 圆锥(S3-5) 马尾 半侧:Brown-Sequard syndrome

神经病学 脊髓病变gxb

神经病学 脊髓病变gxb

多见于急性脊髓炎、
49
外伤等。
脊髓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表现
高颈髓(C1-4) 颈膨大(C5-T2) 胸髓(T3-12) 腰膨大(L1-S2) 脊髓圆椎(S3-5、Co) 马尾神经根
50
脊髓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表现
高颈位(C1-4)
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四肢呈中枢性瘫痪 括约肌障碍 四肢和躯干多无汗 延髓和小脑症状
节段性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 深感觉正常 前联合 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丧失, 精细触觉和深感觉正常,感觉分 离现象。 脊髓空洞症、髓内肿瘤
44
脊髓丘脑束损害
传导束型感觉障碍,损害 平面以下,对侧痛温觉减退 或消失,深感觉保留。
45
后索损害
back sheaf damage
后索损害产生病变平面以下同 侧深感觉减退或消失。表现为感觉 性共济失调,如脊髓痨。
感觉障碍平面 运动障碍 反射改变 棘突压痛及叩击痛 神经根刺激症状
➢病变髓内和髓外的鉴别(横向): 定性
58
患者,男性,55岁。 主诉:右下肢无力3个月,左下肢麻木2月。 现病史:患者三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肢无力,行走拖步, 渐加重。后觉左下肢麻木,从足底起渐向上发展。无肢体疼痛, 无尿便障碍。 过去史:患者既往体健。 体格检查:神清,颅神经检查阴性。左乳头水平以下痛温觉减 退,右下肢肌力5级弱,余肢体肌力5级,右膝腱反射亢进,右 侧Babinski征(+),双侧肱二头肌、三头肌反射(++)。 讨论: 1.该患者的诊断 2.诊断依据 3.有必要的进一步检查。
脊髓前角或/及前根病变 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如脊 髓灰质炎、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皮质脊髓侧束损害表现为上 运动神经元瘫痪。见于原发性侧 索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