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演讲的口语表达艺术
演讲稿的口语化表达与呈现技巧
![演讲稿的口语化表达与呈现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507bda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5.png)
演讲稿的口语化表达与呈现技巧!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演讲稿的口语化表达和呈现技巧。
演讲稿的撰写并不容易,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害怕语言紧张而忽略些基本技巧。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好的演讲稿是有声有色的,它需要通过口语化的语言和独特的展现方式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下面是我的一些实用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个好的演讲稿应该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
我们可能已经听到过各种各样的引子,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个好的引子应该让听众立刻产生共鸣,或者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复杂的问题、一个引人入胜的名人名言或者其他有吸引力的元素作为开头来吸引听众。
同时,我们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份,一个有影响力的名人引用可能不适合我们普通人的身份,我们需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身份的引子。
演讲稿的内容也需要简单易懂。
我们需要注意到,许多听众都不会了解我们要讲的内容,或者可能会感到很难理解。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简单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观点。
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比喻来举例说明,或许给出一些实际案例来解释我们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词语来让观众感受我们所说的是多么重要。
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好的演讲稿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我们的观点非常有说服力,这也是口语化表达的重点。
第三个技巧是展现本身。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描述,我们还需要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和肢体语言来展现。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恰当的手势或者面部表情来强调我们的观点,或者使用一些不同的音调和音量来让我们的声音更有节奏感。
这些展示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观众互动,增强演讲的效果。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时间限制。
我们需要根据演讲的时间制定好自己的框架,控制好时间,确保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清自己的观点。
在演讲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放慢语速,强调重点,让观众能够跟上我们的思路。
与观众的互动也是口语化表达的重要一环。
我们需要时常与听众交流,看看他们是否理解了我们所说的话。
演讲技巧
![演讲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770433c31126edb6f1a1083.png)
演讲技巧在基层,无论是战前动员、战场鼓动,还是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还是各种场合下凝聚团队精神、鼓舞官兵士气的讲话,都需要一定的演讲技巧。
娴熟的演讲技巧,是新时期基层带兵人第一任职不可或缺的能力。
演讲技巧,包括口语表达技巧和体态语表达技巧两个基本方面。
一、口语表达技巧口语是诉诸人的听觉并借助各种辅助手段来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
基层演讲要让官兵们听得懂、听得明白、听得深受感染,关键就在口语技巧,主要是处置口语节奏、句调、重音、呼吸的技巧。
(一)节奏火车在铁轨上行进,会持续不断地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海浪拍打堤岸,会持续不断地发出“哗、哗”的声音。
这些声音快、慢、强、弱有规律地出现,就是节奏。
不过,这种节奏比较单调,没有变化。
如果演讲也是如此,就会像老和尚敲木鱼:“哆、哆、哆……”让人听得昏昏入睡。
所以,教材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口语的节奏,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表述中,由于语速快慢、语音强弱的变化而形成- 1 -的语流态势。
”演讲中怎样处置口语的节奏?教材给出三点提示:第一,快而强的节奏比较适合表达激动、惊喜、紧张的思想情感。
例如,“突然,一发炮弹落在我身旁,连长眼疾手快一把把我推开!”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是一种非常紧迫的情况,语速要快,语音要强。
第二,慢而弱的节奏比较适合表达迟疑、深思、哀伤的思想情感。
例如,“山包上散布着一座座坟茔,为了修筑这条西部铁路,平均每公里就牺牲了一个战士。
”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哀伤的思想情感,节奏要慢而弱。
第三,在特定的语境中,慢而弱的节奏反而更能凸显兴奋、惊喜、紧张的思想情感,反之亦然。
例如,原本讲到“高兴”时,心情愉悦、激动,语速应该快、语音应该强。
可是,在这一语境中:“看到从战场上平安归来的儿子,母亲流泪了。
儿子问道:‘妈,您这是?’母亲说:‘我高兴啊!’”最后一句用慢而弱的节奏来说,其表达效果更好。
(二)句调句调是整个句子语音的高低抑扬,它也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因素。
例如,“一个英雄倒下了,千万个英雄站起来!”教材指出,这句话要说出感召力,前半句语音要低沉,后半- 2 -句语音要高扬。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https://img.taocdn.com/s3/m/62920b13fad6195f312ba671.png)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也叫“演说”。
它是锻炼和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
演讲的内容,一要完整,即有头有尾,前后呼应;二要层次清楚;三要灵活,即能缩能伸,可以随时调整。
演讲是口头表达的艺术,它使用的是一种规范的口语,首先要求精确、规范,表达无误,同时要求通俗易懂,让人一听就明白;它还要求生动形象,使听众有兴趣、受感染。
演讲不光是“讲”,而且要“演”,当然“演”是配合“讲”的。
在这方面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如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变化要有序有度;手势和动作的配合要抢到好处;仪态表情要协调一致、自然得体。
人是要有帮助的。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毛泽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王杰。
演讲语言有哪些特点[演讲技巧]
![演讲语言有哪些特点[演讲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71d6eea3968011ca2009101.png)
演讲语言有哪些特点[演讲技巧] 演讲语言有哪些特点-演讲技巧关键字:演讲技巧, 演讲稿, 语言, 词语, 马克思, 思想,演讲是一种口语表达艺术,因此,学习演讲就不能不研究和掌握演讲的语言特点。
您知道吗?演讲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
演讲语言运用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演讲的社会效果。
所以要想提高演讲的质量,就必须研究和掌握演讲的语言特点。
那么,演讲的语言有哪些特点呢?1.准确性。
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揭示出它们的本质和联系。
只有准确的语言才具有科学性,才能逼真地反映出现实面貌和思想实际,才能为听众接受,达到宣传、教育、影响听众的目的。
要想使演讲的语言做到准确,应当具备以下一些条件:(1)思想要明确。
演讲者如果对客观事物没有看清、看透,自己的思想尚处于模糊状态,用语自然就不能准确。
所以只有思想明确了,才能使语言准确。
(2)具备丰富的词汇量。
词汇的贫乏,往往会导致演讲语言的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
要想使演讲语言准确、恰当,演讲者必须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词汇。
为了准确地概括事物,就需要在大量的、丰富的词汇里,筛选出最能反映出这一事物、概念的词语来。
(3)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的感情色彩是非常鲜明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
例如,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就不同,如可用“牺牲”、“去世”、“走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
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情色彩却是截然不同的。
(4)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堪称代表。
他在演讲中经常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比如在《反对党八股》、《学习和时局》这两次演讲中,就用了“再思”、“行成于思”、“心之官则思”等文言词语。
2.简洁性。
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
要做到语言的简洁,必须对于自己要讲的思想内容经过认真地思考,弄清道理,抓住要点,明确中心。
说话的艺术,演讲的技巧(优秀5篇)
![说话的艺术,演讲的技巧(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4475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9.png)
说话的艺术,演讲的技巧(优秀5篇)讲话的艺术演讲稿篇一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一、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一)发音正确、清晰、优美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是:(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4)有传达力和浸彻力,即声音有一定的响度的力度,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
要达到最佳语言效果,一般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1、字正腔圆2、分清词界3、讲究音韵配搭汉语讲究声调,声调能产生抑扬急缓的变化,本身就富有音乐美。
好的演讲,平仄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显得悦耳动听。
(二)词句流利、准确、易懂1、句式短小。
演讲不宜使用过长的句子。
2、通俗易懂。
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3、不过多的做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
4、较多地使用那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诸如“显而易见”“依我看来”等等,并且常常运用“但是”、“除了”等连接词,使讲话显得活泼、生动、有气势。
(三)语调贴切、自然、动情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思想感情,语气急骤,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尽弱中间强。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思想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
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
二、语调训练1.顿挫在口语表达中,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也是一种修辞手段。
它一般分为语法停顿、感情停顿和特殊停顿。
2、轻重在演讲时,人们常常把某些词语讲得比一般词语重些或轻些,这样便能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
口语化表达在演讲中的作用
![口语化表达在演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fa81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a.png)
口语化表达在演讲中的作用
口语化表达在演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口语化的表达能够增强演讲的亲和力和互动性。
通过使用口语化的语言,演讲者可以更好地与听众建立联系,使得演讲更加贴近人心,让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传达演讲内容。
其次,口语化表达可以增加演讲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能够让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演讲内容,使得演讲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增强演讲的说服力。
此外,口语化表达也有助于提高演讲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
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能够使得演讲内容更加通俗易懂,降低听众的理解难度,使得演讲更容易被接受和记忆。
最后,口语化表达还能够增加演讲的情感色彩。
通过使用口语化的语言,演讲者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使得演讲更加充满感染力,让听众更容易被打动和感动。
综上所述,口语化表达在演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增强演讲的亲和力和互动性,增加演讲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提高
演讲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以及增加演讲的情感色彩。
因此,在进行演讲时,演讲者应该注重口语化表达,以提升演讲效果。
演讲稿中的口语化表达技巧分享
![演讲稿中的口语化表达技巧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35352a4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8.png)
演讲稿中的口语化表达技巧分享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演讲稿中的口语化表达技巧。
演讲稿是演讲者在一些场合下必不可少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有时候,演讲稿过于拘束、正式,就容易产生疏离感和舞台效应,让听众无法真正融入到演讲中来。
因此,我们需要在演讲稿中加入一些口语性的表达,让演讲更加亲切自然,贴近听众。
一、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在演讲稿中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是一种最基本的口语化技巧。
尽管演讲是一种正式场合的表达方式,但是过于正式的措辞会让听众感到疏远,而使用简、易懂的词汇则可以让听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比如说,在介绍一个专业术语的时候,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解释一下它的含义,然后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其作用和意义,不要过多引用行业术语。
这样既可以满足专业性的需求,又可以使听众更容易理解。
二、使用俚语和习惯用语俚语和习惯用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有时候在演讲中使用一些常用的俚语和习惯用语不仅可以增加亲和力,还可以让演讲更加生动、易于记忆。
当然,在使用俚语和习惯用语时要注掌握好度,不要使用过多,否则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
三、使用短语和辞职手法短语和辞职手法同样是演讲中常用的口语化技巧,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缩短表达的时间,让演讲更加浅显易懂。
比如说,在介绍演讲主题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短语,如“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的一些见解”,“我希望今天能够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样能够让演讲更加简洁明了,也更加生动有力。
四、使用问答式语言在演讲中,使用问答式语言可以让演讲更加互动式,让听众积极参与到演讲中来。
比如说,在结束语中,我们可以使用“那么,你们认为……呢?”“你们对于……有什么想法?”等问答式语言,引导听众参与到演讲中来,这不仅可以增加听众的参与度,还可以加深对演讲内容的印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问答式语言时,要避免过于博取听众的赞同,也要避免与听众发生争执,尽量保持和谐氛围。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一些演讲稿中的口语化表达技巧,这些技巧不仅可以让演讲更加自然生动,也可以让听众更加容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演讲的技巧及注意事项_演讲技巧及注意事项
![演讲的技巧及注意事项_演讲技巧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24f240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8.png)
演讲的技巧及注意事项_演讲技巧及注意事项演讲的技巧及注意事项一演讲稿要口语化演讲是一种口语表达的艺术活动,而口语化则是使演讲产生魅力的决窍之一。
如果演讲者不顾口语表达的实际需要,一味咬文嚼字,堆砌词藻,那就容易使演讲变得枯燥无味,让人倒胃。
为了实现演讲稿口语化,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注意选取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充体现通俗晓畅风格的词语。
为适应口语表达“口传”、“耳收”的特点,演讲应多用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比如,说“当我走上演讲台时”就不如说“当我走上演讲台的时候”顺口入耳;说“因我未受专门的演讲训练”就不如说:“因为我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演讲训练”舒缓清晰。
演讲过程中要注意话语中词语音节要搭配匀称,一般单音节词与单音节词相配,双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相配,或四音节词组与四音节词组相配。
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一段讲话,就很注重词句音节的搭配,读起来上口,听起悦耳,富有韵律美: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
这种作风拿来律已,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除声音要配合匀称外,演讲时还可多用些俗语、歇后语等,以便达到生动活泼的效果。
2、注意运用适合于口语表达的句式。
通常情况下,形体简短,修饰成分和连带成分少的短句比长句更适于口语表达。
例如:闻一多先生在《最后一次演讲》中的一段话:“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在这里,闻一多先生用反问句式、感叹式的小短句如连珠炮弹,频频射出,淋漓尽致地吐出了演讲者的胸中块垒,喊出了人民的愤怒声音。
短句表达简洁有力、明快晓畅的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
![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df07c3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2.png)
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为重要,如果演讲者讲话哼哼哈哈,拖泥带水,“这个”“那个”的一大串,那么,即令有超凡脱俗的智慧,有深刻广博的思想内容,也无漳于事,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演讲中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演讲的语言从口语表述角度看,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一)发音正确、清晰、优美以声音为主要物质手段的,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爽心,清这优美.为此,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研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状态.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是:(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4)有传达力和浸彻力,即声音有一定的响度的力度,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演讲语言常见的毛病有声音痉挛颤抖,飘忽不定;大声喊叫,音量过高;音节含糊,夹杂明显的气息声;声音忽高忽低,音响失度;朗诵腔调,生硬呆板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要达到最佳语言效果,一般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1、字正腔圆字正,是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音响亮,送音有力.读音要符合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的标准,严格避免地方音和误读.如将“鞋子”说成“孩子”,将“干涸”说成“干固”等.读错、讲错字音,一方面直接影响听众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整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演讲者的声誉和威信,降低了听众对演讲者的信任感.腔圆,即声音圆润清亮,婉转甜美,富有音乐美.要发音响亮.演讲时齐齿呼音节(i和i开头的韵母)与撮口呼音节(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发音时由于口腔开合小,共鸣腔不大,音发出来不亮.要尽量在备稿时换成开口呼音节(a或以a开头的韵母)与合口呼音节(o或以o开头的韵母).如把“至”改为“到”,把“与”改为“和”.2、分清词界词分单音节和多音节.单音节词不会割裂分读,而多音节词则有可能割裂引起歧义.例如:“一米九个头的冯骥才伫立在空荡荡的山谷里.”这句话中的“一米九个头”本意是“一米九的个头”念时应为“一米九--个头”,如果词界划分不当,很容易弄成为“一米--九个头”,把“个头”(身材)一词割裂为“个”(量词)和“头”(名词)两个词,因而产生歧义.演讲者如出现这种错误,便会令人忍俊不禁.3、讲究音韵配搭汉语讲究声调,声调能产生抑扬急缓的变化,本身就富有音乐美.好的演讲,平仄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显得悦耳动听.(1)双音节化.汉语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表达意义复杂、深刻,如果能改成双音节就明白、通俗些.且双音节响亮明朗,有顿挫变化,易于表现语言的音乐美.(2)注意押韵.如果在适当的地方,有意押韵,更能产生一种声音的回环美与和谐美,讲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似有散文诗的风韵.(3)平仄相间.汉字一字一调,高低升降,起伏变化.做为平声字的阴平、阳平变化不大,比较稳,易听清楚;仄声字的上声、去声变化大,声音短促,音感强烈.二者要相间配合,使音节起伏变化.此外,恰当地运用象声词和叠声词,进行渲染烘托,也能收到声情并茂的功效.(二)要通俗易懂.演讲要让听众听懂.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为此,演讲稿的语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列宁说过:“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抛弃记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社会民主党和选举协议》)鲁迅也说过:“为了大众力求易懂”.(《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三)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一定要生动.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讲稿.广为流传的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演讲,毛泽东的演讲,鲁迅的演讲,闻一多的演讲,都是既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生动感人的语言.语言大师老舍说得好:“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怎样好呢?”(《人物、语言及其他》)由此可见,要写好演讲稿,只有语言的明白、通俗还不够,还要力求语言生动感人.怎样使语言生动感人呢?一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成有趣.二是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演讲稿的表现力.这样,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的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三是发挥语言音乐性的特点,注意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四)要准确朴素准确,是指演讲稿使用的语言能够确切地表现讲述的对象——事物和道理,揭示它们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作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表达的对象熟悉了解,认识必须对头;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用词贴切,句子组织结构合理.朴素,是指用普普通通的语言,明晰、通畅地表达演讲的思想内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词藻的华丽.如果过分地追求文辞的华美,就会弄巧成拙,失去朴素美的感染力.(五)要控制篇幅.演讲稿不宜过长,要适当控制时间.德国著名的演讲学家海茵兹·雷德曼在《演讲内容的要素》一文中指出:“在一次演讲中不要期望得到太多.宁可只有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思想,也不要五十个证人前听后忘的思想.宁可牢牢地敲进一根钉子,也不要松松地按上几十个一拨即出的图钉.”所以,演讲稿不在乎长,而在乎精.五,认真修改,精益求精从事任何文体的写作都要重视修改,认真修改,精心修改,写作演讲稿自然不能例外.例如,林肯在接到要他作上述演讲之后,在指挥战争、通权国是的情况下,亲自起草演讲稿,并把演讲稿念给白宫的佣人听.直到演讲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在旅馆的小房间里再次推敲、修改这篇演讲稿。
如何在发言稿中运用口语化表达方式
![如何在发言稿中运用口语化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14bb3e2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e.png)
如何在发言稿中运用口语化表达方式发言稿是一种正式场合下的演讲文稿,通常需要以准确、专业的语言来表达观点和措辞。
然而,为了更好地与观众建立联系和增强亲和力,适当运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发言稿中运用口语化表达方式,以便与观众更好地沟通和传达信息。
一、选用亲切的语气与观众对话发言稿的核心目标是传递信息和观点,为此,我们可以运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增加观众的兴趣。
在发言时,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和口头禅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例如:“嗨,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这样的开场白能够让观众迅速进入状态,产生共鸣。
二、采用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增强亲和力发言稿并不是一份冷冰冰的文件,而是代表演讲者与观众进行沟通的媒介。
为了与观众建立更为亲切的连接,可以运用个人化的表达方式,例如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和“我们”,而非过度使用“演讲者”或“该公司”。
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演讲更富有人情味。
三、结合幽默与轻松的语气充实发言内容在发言稿中,适当加入一些幽默和轻松的元素,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并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有趣的小故事、幽默的笑话或者个人经历的分享,都可以在演讲中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幽默与轻松并不意味着缺乏专业性和认真性,还是要根据具体场合和观众来决定什么样的幽默是适宜的。
四、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发言稿中要避免使用大量的长句和复杂的词汇,因为这样会增加观众的阅读难度。
相反,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短句可以更好地传达意思。
此外,还可以通过运用常见的口语短语和俚语来增加亲切感和易懂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宜使用太多生僻的俚语,以免引起误解或产生障碍。
五、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控制口语化的表达并不意味着不加控制地降低专业性和严肃性。
适当的语速和语调控制是关键。
过快或过慢的语速都会影响到观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此需要掌握适当的节奏。
演讲稿要口语化 要通俗易懂
![演讲稿要口语化 要通俗易懂](https://img.taocdn.com/s3/m/b38b6e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b.png)
演讲稿要口语化要通俗易懂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演讲稿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现代社会中,演讲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无论是在学校、企事业单位还是各种社交场合,我们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演讲。
然而,面对广大听众,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虽然演讲是一种正式的场合,但是演讲稿的内容却要尽量通俗易懂,口语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首先,演讲稿要口语化,是因为口语化的演讲稿能够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大家都知道,人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更喜欢简洁明了、容易理解的语言。
而当我们使用正式的书面语言来写演讲稿时,往往会给听众造成一种距离感,让他们感到疏远。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用平实的口语来编写演讲稿,那么听众就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其次,演讲稿要通俗易懂,是因为演讲的目的是为了将信息传递给听众。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演讲稿过于晦涩难懂,那么听众就很难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思,这样一来,演讲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
因此,我们在写演讲稿的时候,一定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难词和专业术语,而应该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让听众能够轻松理解我们的观点。
此外,演讲稿要口语化、要通俗易懂,还有助于提升演讲的互动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演讲过程中,会有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询问听众的意见、提问答疑等等。
如果我们的演讲稿能够口语化,那么我们和听众之间的互动将会更加自然和愉快。
而如果演讲稿过于正式和复杂,那么互动环节可能会显得很生硬,听众也会比较抵触参与。
正因为演讲稿要口语化、要通俗易懂的原因,我们在撰写演讲稿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提升口语化和通俗易懂的程度。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平实的语言来陈述观点。
与读书、写作不同,演讲是一种说的行为,所以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来让演讲更具亲和力。
比如,我们可以用简洁明了的句子来陈述观点,避免出现过长的句子,以免听众一听就懵了。
演讲稿的朗读技巧与口语表达
![演讲稿的朗读技巧与口语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bc92d7f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a.png)
演讲稿的朗读技巧与口语表达。
一、朗读技巧1.语气语气是指在朗读中表达情感和意图的方式。
在演讲中,语气应该是有节奏的,有力的和自然的。
一个演讲者应该清楚地知道何时需要强调和何时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调和节奏。
此外,应根据演讲的主题调整语气。
例如,当主题是关于创新时,演讲者应该使用充满活力的语气。
2.技巧技巧是指朗读中使用的技巧和技能。
在演讲中,技巧包括声音的调整、速度和音量的控制、停顿的使用以及使用手势和面部表情。
这些技巧可以使演讲更加自然和生动。
3.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伏和音调的持续时间。
在朗读中,音调的选择应该与语气和情感相关联。
在重点部分和强调时应该使用高调。
在有些情况下,音调的起伏可以使演讲变得更有趣,更生动。
4.演讲速度速度是指演讲者朗读时的速度。
速度应该是适当的,既不太快也不太慢。
朗读太快会使听众难以理解,而太慢又会使听众失去兴趣。
一个演讲者应该不断调整速度,使其合适。
5.停顿停顿是指在演讲过程中适当地停顿。
他们可以用来指示变化和强调。
停顿还可以是演讲更有节奏感,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意图。
二、口语表达1.发音口语表达中的关键是清晰地发音。
一个演讲者应该在这方面不断努力。
应该注意每个音节,并且在合适的时候使用重音。
在演讲中使用正确的语音对于演讲的成功至关重要。
2.语法语法是指使用正确的语法结构。
一个演讲者必须正确地使用语法来使信息清晰,易于理解。
使用正确的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晰、不完整的句子。
3.词汇选择选择适当的词汇对于演讲的成功非常重要。
一个演讲者应该选择适当的词汇,并谨慎地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和单词。
用字要多样,选准之后还要进行多次的语言训练,保证这些单词的正确发音和语言表达。
4.一致性演讲者的语言表达应该是一致的,既包括词汇、语法、用词,也包括声音,速度和口气。
维持一致性可以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者所传达的信息。
5.讲故事一个好的演讲者应该能够引导听众跟随他的思路和故事情节。
语调——演讲中
![语调——演讲中](https://img.taocdn.com/s3/m/b8b6978183d049649b6658ae.png)
语调所谓语调,就是指说话时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停顿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于表情达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高兴、喜悦、难过、悲哀、愁苦、犹豫、轻松、坚定、豪迈等复杂情感,都能通过语调的变化表现出来。
同时,这种变化还可以造成声音的多样化,从而使听众乐于接受,并赋予听觉上的美感。
一般地说,语调有以下几种运用技巧:1.轻重变化对演讲者来说,利用轻重音起伏跌宕的变化来有效地传情达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当然,这是指逻辑重音的运用。
它既能突出演讲中某些关键的词、句和段,从而突出地表现某种思想感情,又能加强语言的色彩,美化语言。
演讲者的成功经验表明,一般的演讲,尤其是那种议论型的演讲,其结尾段往往重音较多,甚至整段都是重音,以此来造成一种强烈的气氛,突出结尾所概括的演讲的主要内容、中心议旨,把整个演讲推向高潮,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快慢变化演讲的声音应当有快慢缓急变化。
怎样变化呢?主要是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
在表达一般内容时,语速可以适中,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当表达热烈、兴奋、激动、愤怒、紧急、呼唤的思想情感时,出言吐语就要快些,要滔滔汩汩、势如破竹;讲到庄重、怀念、悲伤、沉寂、失落、失望的思想感情时,语速可以放慢些,娓娓道来。
演讲语音的变化,应当是自然、顺畅的。
只有音速适宜、快慢有致,才既能有效地传情达意,又能令听众感到优美入耳。
如果语速不当,缺乏快慢变化,始终保持一个速度,那就很难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演讲者内心的思想感情,也使听众感到厌烦,难于接受。
3.高低变化语调有高低变化,或者说是抑扬变化。
一般说来,高音为升调,即句子调值由低到高,句尾发音往往最高,一般用于疑问句。
低音为降调,即句子调值由高到低,句尾发音往往最低,一般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在演讲中,为了更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就不能不对语言做高低抑扬的变化处理。
既不能一味地高,破嗓裂喉;也不能一味地低,有气无力。
只有使音调的高低随意而变、随情而变,才能造成最佳的演讲效果。
演讲稿中的言简意赅与深入浅出
![演讲稿中的言简意赅与深入浅出](https://img.taocdn.com/s3/m/1ba8713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6.png)
演讲稿中的言简意赅与深入浅出演讲是一种以口语形式对听众进行演说的方式,它旨在准确清晰地传达想法、观点和信息。
作为演讲者,在准备和撰写演讲稿时,我们常常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将复杂的内容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
这就需要我们使用言简意赅和深入浅出的技巧,为听众提供一个易于理解和吸引人的演讲。
言简意赅是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复杂的观点或想法。
在演讲稿中,言简意赅的技巧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在问题陈述或引言部分直截了当地表达主题。
例如,如果我们的演讲主题是“环境保护”,我们可以这样写:“尊敬的各位听众,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样简短的引言能够迅速引起听众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话题的兴趣。
其次,我们需要在整个演讲中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简单的词汇和短语来实现这一点。
例如,代替使用“我们有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直接说“我们面临着环境危机”。
这种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能够让听众更容易理解我们的观点,并保持他们的注意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具体的例子或故事来说明观点,这也是言简意赅的一种有效方式。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描述一个垃圾分类政策的成功案例,并展示与此相关的环境改善成果。
通过具体的例子,我们能够更生动地传达我们的观点,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而深入浅出则是指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复杂问题。
在演讲中,我们有时需要向听众介绍一些专业术语或复杂的概念。
为了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内容,我们应该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来解释这些概念。
我们可以使用类比、比喻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观念和现象。
例如,如果我们要解释“全球变暖”的原理,我们可以比喻为“地球正在穿上一件厚厚的毯子,使得温度不断上升”。
此外,演讲稿中的内容应该有逻辑性和层次感。
我们可以使用分段和标题来组织演讲的结构,使其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在之间使用过渡语句来连接不同的观点。
演讲稿的口语表达技巧和调整语气
![演讲稿的口语表达技巧和调整语气](https://img.taocdn.com/s3/m/971c1c3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8.png)
演讲稿的口语表达技巧和调整语气。
一、演讲表达技巧1.简洁明了:正如俗语所说,言简意赅。
演讲时一定要言简意赅,不要用太多废话,否则很容易让听众失去耐心,甚至产生厌烦之情。
2.有条理:演讲应该有条理,讲话的结构要清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条理组织好。
一个清晰有条理的演讲可以让听众更容易地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
3.生动形象:演讲的内容需要有生动的形象感官体验。
运用恰当的比喻、典故、引用等手法可以加强演讲的表现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语调、语气等方式来提高演讲的效果。
4.适度幽默:适度的幽默可以调动听众的情绪,缓解紧张气氛,并且可以让听众更容易接受你要表达的内容。
但是幽默一定要适度,不要太过了。
5.吸引注意力:首先演讲要有吸引人的标题,这样才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演讲者的表现力也要有吸引力,比如,可以通过扶眉、抬头、放松身体等方式来吸引注意力。
二、调整语气1.节奏:适当调整语气的节奏可以增强演讲效果。
快节奏可以带来紧张和激情,慢节奏可以带来平和和冷静。
不同的语气节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更容易引起听众共鸣。
2.音量:适度的改变音量可以调整演讲者的情感和表达效果。
大声可以表现激情和强烈的情感,小声可以表现柔弱和温情。
但是,一定要注意音量不要过大或过小,要掌握适度。
3.语调:适度改变语调可以表现强调、疑惑、感激等情感,让人更容易理解你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但是要注意不要太夸张或者太敷衍。
4.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演讲者表达情感和引导听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演讲者可以在不经意间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增强演讲表现力。
总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好演讲表达技巧和调整语气,可以让我们更加流畅地表达自己,更容易传递信息。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大家。
谢谢大家的阅读。
演讲者的口语表达艺术
![演讲者的口语表达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0d9da66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1.png)
演讲者的口语表达艺术是指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并产生共鸣。
下面介绍一些演讲者口语表达艺术的要点和技巧,帮助演讲者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一、语速和语调语速和语调是口语表达的两个重要方面。
演讲者应该注意控制语速,不要过快或过慢。
过快的语速容易让听众难以跟上思路,过慢的语速则容易使听众产生疲劳感。
选择适当的语速,使听众可以清晰地听到每个单词和句子,同时不感到过于紧张或无聊。
语调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传达演讲内容的情感和重点。
演讲者可以通过改变音调的高低、升降、强调等方式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给予重要内容更大的语气强度。
此外,适当运用停顿和音量变化等手段也能够增加语言表达的魅力和生动性。
二、清晰准确的表达演讲者的语言表达应该清晰准确,避免口齿不清、语法错误或表达含糊的情况。
为了确保听众能够明白演讲内容,演讲者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练习,熟悉演讲稿的内容,并注意发音和重要词语的强调。
此外,避免使用太多的行话和专业术语,以免听众理解困难。
三、形象直观的比喻和例子演讲者可以运用比喻和例子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观点。
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对比或类比,来帮助听众形象化地理解和记忆演讲内容。
例子则是通过讲述真实生活中的事例来支持和说明演讲观点,使得听众能够更容易地与演讲内容产生共鸣。
四、合适的语言和词汇选择演讲者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听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词汇。
如果是面向专业人士的演讲,可以使用专业术语和行话,以显示自己的专业能力。
如果是面向大众的演讲,应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和直接易懂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太多的专业术语,以保证听众能够理解。
五、身体语言的运用演讲者不只是通过口语表达来传递信息,还可以通过身体语言来增强演讲效果。
身体语言包括姿势、手势、眼神等多个方面,它们能够帮助演讲者更好地与听众进行互动,增加演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例如,演讲者可以保持良好的姿势,展示自信和专注;可以运用适当的手势来强调重点和感情;可以通过眼神的交流来与听众建立联系。
演讲中的语言运用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风格与词汇
![演讲中的语言运用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风格与词汇](https://img.taocdn.com/s3/m/2411f9b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0.png)
演讲中的语言运用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风格与词汇演讲中的语言运用: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风格与词汇在演讲中,恰当的语言运用是确保演讲有效传达的关键。
语言风格和词汇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表达力,还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风格与词汇来提升演讲的品质。
一、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在演讲中,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至关重要。
不同的演讲主题和场合需要不同的语言风格来传达信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1.正式风格:正式的语言风格适用于正式场合,如学术讲座或商业演讲。
在使用正式风格时,应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俚语,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规范和专业的词汇。
2.口语风格:口语化的语言风格适用于非正式场合,如演讲比赛或社交场合。
在使用口语风格时,可以运用一些常用的口头禅或流行词汇,以增加亲和力和幽默感。
3.抒情风格:抒情风格的语言更加感性和富有表现力,适用于艺术演讲或个人故事的叙述。
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和感情词汇可以更好地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二、灵活运用词汇演讲的词汇选择对于表达准确的信息和激发听众兴趣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词汇运用的建议:1.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冗长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简洁明了的词汇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避免听众的理解困难。
2.具体生动:使用具体的词汇和形象的语言能够使演讲更加生动和有趣。
例如,用具体的数字和例子来支持观点,或者用生动的形容词来描述场景和情感。
3.具备说服力:选择具备说服力的词汇可以增强演讲的力度和影响力。
例如,使用积极的动词和形容词来表达自信和决心。
4.避免行话和术语:除非你的听众都是专业人士,否则应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行话。
使用术语时,应给予解释和上下文,以便听众理解。
5.注意情感色彩:词汇选择也应注意情感色彩的表达。
运用积极的词汇和正面的情感能够激发听众的积极情绪,增强演讲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演讲中的语言运用是确保演讲高效传达的关键。
通过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灵活运用恰当的词汇,可以提升演讲的品质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演讲的口语表达艺术?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
有文才,善于写出好的演讲词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
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即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
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为重要。
如果演讲者讲话哼哼哈哈,拖泥带水,“这个”“那个”的一大串,那么,即令有超凡脱俗的智慧,有深刻广博的思想内容,也无漳于事。
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且还要有出众的口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良好的口才,往往是经过严格的口语训练培养出来的。
演讲口才的训练,不仅要勤练、苦练,而且要巧练。
要练习得法,摸清规律,掌握要领。
朗诵和演戏是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综合运用的最佳形式。
一、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演讲的语言从口语表述角度看,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一)发音正确、清晰、优美以声音为主要物质手段的,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爽心,清这优美。
为此,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研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状态。
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是:(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4)有传达力和浸彻力,即声音有一定的响度的力度,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
演讲语言常见的毛病有声音痉挛颤抖,飘忽不定;大声喊叫,音量过高;音节含糊,夹杂明显的气息声;声音忽高忽低,音响失度;朗诵腔调,生硬呆板等。
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要达到最佳语言效果,一般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1、字正腔圆字正,是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音响亮,送音有力。
读音要符合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的标准,严格避免地方音和误读。
如将“鞋子”说成“孩子”,将“干涸”说成“干固”等。
读错、讲错字音,一方面直接影响听众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整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演讲者的声誉和威信,降低了听众对演讲者的信任感。
腔圆,即声音圆润清亮,婉转甜美,富有音乐美。
要发音响亮。
演讲时齐齿呼音节(i和i 开头的韵母)与撮口呼音节(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发音时由于口腔开合小,共鸣腔不大,音发出来不亮。
要尽量在备稿时换成开口呼音节(a或以a开头的韵母)与合口呼音节(o或以o开头的韵母)。
如把“至”改为“到”,把“与”改为“和”。
2、分清词界词分单音节和多音节。
单音节词不会割裂分读,而多音节词则有可能割裂引起歧义。
例如:“一米九个头的冯骥才伫立在空荡荡的山谷里。
”这句话中的“一米九个头”本意是“一米九的个头”念时应为“一米九--个头”,如果词界划分不当,很容易弄成为“一米--九个头”,把“个头”(身材)一词割裂为“个”(量词)和“头”(名词)两个词,因而产生歧义。
演讲者如出现这种错误,便会令人忍俊不禁。
3、讲究音韵配搭汉语讲究声调,声调能产生抑扬急缓的变化,本身就富有音乐美。
好的演讲,平仄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显得悦耳动听。
(1)双音节化。
汉语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表达意义复杂、深刻,如果能改成双音节就明白、通俗些。
且双音节响亮明朗,有顿挫变化,易于表现语言的音乐美。
(2)注意押韵。
如果在适当的地方,有意押韵,更能产生一种声音的回环美与和谐美,讲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似有散文诗的风韵。
(3)平仄相间。
汉字一字一调,高低升降,起伏变化。
做为平声字的阴平、阳平变化不大,比较稳,易听清楚;仄声字的上声、去声变化大,声音短促,音感强烈。
二者要相间配合,使音节起伏变化。
此外,恰当地运用象声词和叠声词,进行渲染烘托,也能收到声情并茂的功效。
(二)词句流利、准确、易懂听众通过演讲活动接受信息主要诉诸听觉作用。
演讲者借助口语发出的信息,听众要立即能理解。
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有较明显的差距。
有人说,书面语是最后被理解,而口语则需立即被听懂。
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以下特点:1、句式短小。
演讲不宜使用过长的句子。
2、通俗易懂。
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3、不过多的做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
4、较多地使用那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诸如“显而易见”“依我看来”等等,并且常常运用“但是”、“除了”等连接词,使讲话显得活泼、生动、有气势。
当然,讲究表意朴实的口语化,绝不能像平常随便讲话那样任意增减音节,拖泥带水,吭吭巴巴,这样便损害了口语的健康美,破坏了语言的完整性。
(三)语调贴切、自然、动情语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辅助语言表情达意。
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在不同的语境里,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语气急骤,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尽弱中间强。
只有这样,才能绘声绘色,传情达意。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思想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
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
所以,演讲者恰当地运用语调,事先必须准确地掌握演讲内容和感情。
二、口语表达技巧的训练(一)语音训练演讲者要想取得良好的发音效果,必须加强语音训练。
“声乃气之源”,发音的基础之一是呼吸。
响亮、动听的声音与科学的呼吸训练是分不开的。
演讲者要善于掌握自己的发音器官,自觉地控制气息。
一般来讲,采用胸膛式呼吸较好,这种呼吸是通过横隔膜的收缩和放松来进行的,气量大,能为发音提供充足的动力。
平日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为正确地吐字发声打好基础。
吐字发音要做到音节正确、准确,完全符合普通话的发音标准。
戏曲艺术所谓的“吐字归音”训练,其目的就在于美化音色,使字音纯正、清晰、响亮、圆润,富有表现力。
它要求发音时咬准字头(即读准声母),吐清字腹(即读清韵头、韵腹)和收准字尾(即读准韵尾)。
“吐字”时,发音力量集中于“字头”上,“归音”时要读准每个音节的韵尾,即要求“到位”。
总之,发音时要正确把握每个音节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演讲者平日要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同时为了做到语句流畅,干净利落,出口成章,可根据自己的发音难点,选择一些绕口令和有一定难度的语言片断,进行快口训练,力求做到吐字准确、快速、流畅,快而不乱,语气连贯,不增减词句。
音量大小变化有利于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
演讲者要学会准确地控制和把握音量大小的变化。
在情感激荡的地方,意思重复之处,音量要大些,反之则要不些。
音量大不变化要自然、流畅,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
同时,音量大小变化也要恰当、适度,不能大到声嘶力竟,也不能小得无法听清。
此外,演讲者平时还要学会准确把握高音、中音、低音的运用规律,以便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高音具有高亢、明亮的特点,多用来表示惊疑、欢乐、赞叹等情感;中音比较丰富多采,多用业表示舒缓的感情;低音则比较低沉、宽厚,多用来表示沉郁、压抑悲哀之情。
这些训练最好是通过朗诵进行。
附:发音优美的生理控制(摘自《演讲艺术全书》P378)科学的发音取决于科学的运气,有些演讲者时间稍长点就底气不足,出现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的现象,此时,只得把气量集中到喉头,使声带受压,变成喉音。
“气乃音之帅。
”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科学地运用运气发音方法可以便声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
要达到这个目的,平时要加强训练,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
其要领是:又目平视,全身放松,喉松鼻通,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式,胸部稍向前倾,小腹自然内收。
吸气方法是:扩展两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感到腰带渐紧,后腰有撑开感。
横隔膜下压腹部扩大胸腔体积,小腹内收,气贯“丹田”。
用鼻吸气,做到快、缓、稳。
呼气方法是:控制两肋,使腹部有一种压力,将气均匀地往外吐,呼气时用嘴,做到匀、缓、稳。
(二)语调训练语调包括停顿、重音、升降、快慢等要素。
语调训练是口语表达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演讲者应在这方面加强训练。
1.顿挫在口语表达中,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也是一种修辞手段。
它一般分为语法停顿、感情停顿和特殊停顿。
语法停顿既能满足演讲者自然换气润嗓的需要,也能使演讲的语句、段落层次分明。
语法停顿一般用标点符号表示出来,按标点停顿,但有时在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词之间、较长的联合成份之间,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也可作适当停顿。
这种停顿往往是为了强调某一观点或突出某一事物。
感情停顿是为表达复杂或微妙的心理感情。
感情停顿常常以拖长音节发音,欲停不停或适当延长时间来表现,并且常常辅之以体态语言,使感情表达得更加自然清楚。
有时,为了加强某些特殊效果或应付演讲现场的某些特殊需要,演讲者常常采用特殊停顿。
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前面所提到的英国政治家赖白斯在伦敦一次参事会上就劳动问题演讲时,中途突顿七十二秒的事例。
这种根据表意需要面是设计的特殊停顿,可谓匠心独具,高人一筹,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仿效这种作法的还有一例:有次演讲比赛,一位女士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一道醒目的标题__论坚守岗位,便走下讲台,扬长而去。
这时,全场听众哗然,焦急、气恼、猜测、议论,大家莫名究竟。
大约过了三分光景,演讲者再次登台,诚挚而郑重地说:“同志们,如果我在演讲时离开是不能容忍的话,那么工作时间纪律松弛,玩忽职守,擅离生产岗位,难道不应该受到谴责吗?我的演讲完了。
”这时,听众恍然大悟。
评比结果,她以超常的演讲表演和精巧的构思赢得了一等奖。
一般来讲,在列举事例之前,略作停顿,能引起听众独立思考;在作出妙语惊人的回答之后,稍作停顿,可使人咀嚼回味;在讲出奇闻轶事和精彩见解之后,在听众赞叹之余,特意停顿,可加深听众印象,引起联想;在话题转移之际或会场气氛热烈之时,稍稍停顿,可加深听众记忆,给听众以领会抒情之机。
同时,恰当的特殊停顿,也可以使演讲者本身赢得调整情绪的时机。
(详细内容参见《普通话朗读技巧》讲义)2、轻重在演讲时,人们常常把某些词语讲得比一般词语重些或轻些,这样便能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
若按声音强弱划分,重音可分为轻读型重音和重读型重音。
若按表现思想感情、内容重点或句子语法结构来划分,重音可分为感情重音、逻辑重音和语法重音。
(详细内容参见《普通话朗读技巧》讲义)3、抑扬语调大体可分为四种,即平直调、高升调、曲折调、降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