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

合集下载

带你认识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

带你认识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

带你认识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展开全文石学敏,生于193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带你认识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石学敏,1938年6月6日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

在40余年的中医针灸学医疗、教学和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建树颇多,为中医针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治学严谨,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他曾荣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授衔的“针灸学专家”、获天津市“七五”、“八五”、“九五”立功奖章及各种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9项,曾获何梁何利奖、求是科技成就奖及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等多项殊荣,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市针灸学会会长、天津市政协常委等多项学术和社会要职,成为享誉中外的中医针灸学家。

(一)倡导辨证辨病相结合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很多疾病在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因此,近年来现代医学也提出“个体化医疗”的观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但是,单纯的“辨证施治”也存在其临床中的缺陷,临床重复性差,不利于总结,不利于传授,非常不利于中医针灸临床研究。

中医证与症的不同。

中医的证是指证侯,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病;中医的症是指症状。

因此,中医诊断学中的“辨证施治”应该理解为辩病与辨症相结合的整体诊疗观。

石学敏院土根据此认识观点将“中风”、“音痱”、“面瘫”、“痴呆”、“郁证”、“胸痹”、“心悸”、“哮喘”、“痹证”、“痿证”、“胃脘痛”、“胁肋痛”、“腹胀”、“癃闭”、“淋证”、“不孕、不育”、“无脉证”等数十个中医病证进行归纳整理,根据共同的临床症状,总结出疾病的基本病机,制定出规范性治疗主法,使同一病证中的不同证型,探讨出基本治疗原则及规范操作,结合辨证施治,加减用穴,临床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并为现代医学中的部分常见病、疑难病的中医、针灸治疗开辟了一条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针尖外交家石学敏

针尖外交家石学敏

针尖外交家石学敏作者:屈一平来源:《小康》2015年第09期1968年,中国一位针灸医生,用三根小针,对准偏瘫半年的阿尔及利亚国防部副部长萨布的穴位,当天,萨布站了起来老祖宗被石头碰了一下,碰出“针灸”大发明。

在新石器时代,受伤的人偶然被一些坚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碰到身体某部位,疼痛会减轻,最早的针具——砭石由此诞生。

而灸法的发现,居然是祖先烤火时,发现身体剧痛会缓解,演变出来的。

3000年前,扁鹊曾让虢国太子“起死回生”,而半个世纪前的1968年,中国一位针灸医生,用三根小针,敲开阿尔及利亚大门,他对准偏瘫半年的阿尔及利亚国防部副部长萨布的穴位扎下去,当天,萨布站了起来。

该国最大的报纸《圣战者报》以大幅标题报道:“这不是巫术,也不是魔术,而是中国三千年历史的医学法宝!”2014年底,在天津第一附属医院,《小康》记者见到76岁的院士石学敏,这位刚刚被授予第二代国医大师的传奇人物,1.8米的个头,面色红润,出访过110个国家,精通多国语言,但依然一口地道天津话,幽默感随时随地。

“鬼手神针”四字——悬挂在他12楼的办公室墙上,出自科学家朱光亚的手笔,而他看来,当前中国急需培养更多“鬼手”针灸人才,他们正在外流。

他的两个儿子已经移居海外,都没有从医,而是选择了金融,他说自己还是喜欢中国。

然而,更多时候,他在海外,遇见的针灸人才,大多是华人,1991年出访美国第一公立医院讲学时,他惊奇地发现,该院针灸科主任,竟然是曹丕后代。

针灸外交一枚三寸银针,徐徐扎进穴位。

1968年春季一个傍晚,30多位世界各国的医学专家,眼光都停在三枚银针上,床上的病人——阿尔及利亚国防部副部长萨布患腰椎间盘突出,瘫痪在床整整30天。

石学敏旋动银针,刺了病人内关和人中两个穴位,用法语对后者说,你可以坐起来了,银针又刺向大肠俞和委中穴位,萨布的腿抬起大概30厘米,刺委中时,萨布顿感“得气”,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在场的人目瞪口呆、惊诧不已。

石学敏院士:开创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让中医所及之处,皆有针灸

石学敏院士:开创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让中医所及之处,皆有针灸

石学敏院士:开创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让中医所及之处,皆有针灸2009年,一部美国记录片《9000 needles》(中译名:九千根针)上映,拉近了人们与中医针灸的距离。

记录片中,主角是一位正值壮年的美国健美运动员Devin Dearth,因大面积脑干出血瘫痪在床,在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经过中医针灸治疗恢复了健康。

因Devin Dearth在中医全疗程中被针刺治疗了9000余次,遂以此命名。

这一纪录片一经上映,顿时在美掀起了“针灸热”风潮,也进一步具化了中医针灸的诊疗疗效和国际化形象。

为Devin Dearth治疗的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石学敏院士,其疗法便是在国内外被广泛传播的“醒脑开窍”针刺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于1972年创立的针灸疗法,专门针对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

这一疗法阻止脑细胞死亡速度基本上比药物吸收过程快,做到了救急康复同步进行,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

此后的半个世纪,石学敏院士不断探索针灸的新的应用方式和范围,并不断突破了自身的科研高峰。

6月12日,在首届北大医学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论坛上,石学敏院士再次与中医各界分享了“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相关研究成果。

主办方强强联合,共话中西医结合新篇章此次举办的北大医学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和石学敏中医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旨在推动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西医互补优势,积极创新,显著提高中西药结合科研能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服务,为医疗卫生业的发展尽职尽力。

论坛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题,聚焦对保障人民健康起到重要作用的中西医结合领域,意欲推动新时代中西医结合向更广的格局,更高的水平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论坛规格极高,这从会议主办方便可见一斑。

主办方北京大学医学部是我国创办的第一所西医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引领医学原创性研究的国家重任,石学敏中医发展基金会也在推动我国中医药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和传承发扬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石学敏院士针灸临床常用30个腧穴配方

石学敏院士针灸临床常用30个腧穴配方

百会:配①四神聪——神经衰弱,尤其失眠症。

配②风池——后头痛,巅顶痛即血管性头痛。

配③关元、三阴交——子宫脱垂(阴挺)。

配④灸百会一穴——治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加二间效更佳。

上星:配①上星透百会,头维透角孙、四白——血管性痴呆。

配②攒竹、肝俞——球结膜炎。

配③头维、四白——帕金森氏病。

配④风池——鼻出血(倒经)、(血管硬化的鼻出血)。

人中:配①内关、三阴交、委中、极泉、尺泽——中风或中风后遗症。

配②内关、气舍——中枢性呼衰。

配③内庭、天突——膈肌痉挛。

配④内关——各种痛症止痛。

配⑤内关——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休克。

配⑥足三里、人迎——可调高血压,低血压,既能降血压,又能升血压。

关元:配①灸关元穴有增加机体免疫机能,对各种因免疫低下所导致的疾病有效,一般喘症、性功能减退、风寒湿痹。

配②灸关元、针神门、承山——脱肛。

配③灸关元、针三阴交——胎盘滞留,膀胱炎。

配④蠡沟——阴道滴虫或感染性阴道炎。

中极:配①三阴交、次髎——痛经,月经不调。

配②三阴交——无卵月经。

配③秩边——前列腺炎或肥大。

配④三阴交、阴陵泉、肝、胆、脾俞——糖尿病及其所导致膀胱残余尿。

中脘:配①四白、后溪、申脉、长强——癫痫。

配②梁门、天枢、水道、关元、足三里——胃下垂。

配③太冲、内庭——慢性胃炎。

配④肝俞、脾俞、足三里——胃、十二指肠球溃疡。

配⑤人中、内关、下巨虚——癔病性呕吐,厌食、哮喘。

太冲:配①合谷——高脂血症。

配②合谷、四神聪——烦躁症。

配③阳辅、睛明——眼底动脉出血。

配④阴陵泉——黄疸性肝炎。

配⑤阴陵泉、足三里——慢性肝炎。

风池:配①完骨、天柱——治脑缺血性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塞,缺血性的延髓及假性延髓麻痹。

配②风府——视神经缺血性萎缩症。

配③颈夹脊刺——治疗颈椎综合症,颈性耳鸣,颈性眩晕,颈性头痛。

配④大椎刺络、足三里、合谷、孔最——外感。

环跳:配①大肠俞、阳陵泉、委中——坐骨神经痛。

配②足三里、解溪、三阴交——下肢麻痹及肌萎缩性疾病。

石学敏针刺调神思想

石学敏针刺调神思想

石学敏针刺调神思想时间:2017-09-0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俞晓旸针以治神为首务,效以神应为保证”,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从神的生理、病理、治疗上剖析了针刺调神的内涵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强调调神在针刺治疗中的运用。

他勤求古训,师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以“脑神”立论,以科学严谨之态度,总结临床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逐步形成了其针刺调神的学术思想体系。

现将这一思想体系阐述如下。

脑为元神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也提出“头者……百神所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强调“脑为元神之府”。

石学敏指出,脑主神明与心主神志是并存的,但是脑所主之神是广义的神,它包括机体的外在生命活动和内在精神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心主神志指狭义的神,是广义神的一部分,是在心主血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脑是人体耗氧量最多的地方,它对血液的要求非常多,所以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心把血液推动到脑密切相关。

《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

”《灵枢·平人绝谷》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石学敏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指出,血是精神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心血虚,常出现惊悸、失眠、多梦等症状,甚至出现烦躁、恍惚、昏迷等神志失常改变,从而说明血与精神、神志、情志活动密切相关。

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所言:“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因此,可以说心通过主血脉来完成其主神志的功能,而人体一切精神、思维、记忆、神志、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都受脑神的统配,心神功能的发挥,归属于脑主神明的功能之中。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素问·保命全形论》有云:“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

”可见治神是针刺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具体而言,在针刺治疗前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做到“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外内相得,可玩往来”;施朮时情绪稳定,精神专一,做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患者也需配合医者提前摆好体位,平静心情,医患配合,达到“病者之精神治,则思虑蠲,气血定,使之信针不疑,信医不惑,则取效必宏,事半功倍”。

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法

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 醒脑开窍” 风 的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 石学敏 教授
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风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主病 之一, 发病率在我国居首位, 之一 , 发病率在我国居首位 , 其死亡率 后遗症多, 高 、 后遗症多 ,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 大的负担。 近些年来, 大的负担 。 近些年来 , 全国各医疗及科 研部门, 对中风病的诊断、 研部门 , 对中风病的诊断 、 治疗及机理 开展了多方面、 多层次的研究, 开展了多方面 、 多层次的研究 , 使得中 风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日趋提高, 风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日趋提高 , 发病 和治疗机理的研究已达到了分子水平和 基因水平。 基因水平。
醒脑开窍” (一)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及再灌 醒脑开窍 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系天津市“八五”攻关子课题, 1992年度天 系天津市“八五”攻关子课题,获1992年度天 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 1.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两个核心 目的 再灌注损伤两个核心
痊愈(%) 显效(%) 好转(%) 总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9005 5337 2085 1453 (16.14)
(59.27) (23.15)
表 2
病种 脑出血 3077 1755 811
病种与疗效
无效(%) 无效(%) 11 (0.36) 29 (0.49) 死亡(%) 总有效率(%) 死亡(%) 总有效率(%) 36 (1.17) 54 (0.19) 3030 (98.48) 5845 (98.59) 464
(四) 结

诊断标准:严格统一。 诊断标准:严格统一。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爱丁堡斯 堪的纳维亚疗效评定标准。 堪的纳维亚疗效评定标准。

醒脑开窍针法

醒脑开窍针法

醒脑开窍针法学习运用石学敏教授,世界著名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

现任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石学敏院士从医40年来,始终如一地坚持学习、继承、发展、弘扬以针灸为主的中国传统医学,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取得了显著疗效;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并开展相关研究,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获1986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乙级成果奖、1991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是目前中医针灸界唯一一项国家级奖项,1999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石学敏院士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集中外之萃,学验俱丰,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深受患者信赖、同行赞誉及国际友人的欢迎,被中国工程院院长、著名科学家朱光亚誉为“鬼手神针”。

石学敏院士在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等急危重症的同时,在临床上强调“醒脑”即“醒神、调神、安神”的重要性,形成了以脑统神、以神统针、以针调神的学术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神”的理论学说。

1、“醒脑开窍”针法的理论基础:《内经》称中风为“大厥”“薄厥”,“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中国传统医学历代各家认识及学说颇为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石学敏院士在继承古代各家之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针对中风病的两大症状神志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其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的闭塞不通,脑功能异常,亦即“元神之府”失用,脑窍闭塞则神无所依,肢无所用,明确提出中风病的根本病因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确立了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的治疗大法,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

并分“主方Ⅰ”和“主方Ⅱ”两种临床方法。

“主方Ⅰ”取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和督脉水沟2穴,主要用于心神昏瞀,意识丧失及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因患病初期,病人精神紧张,神不守舍,故应调整心神,以利疾病的治疗,如中风的脱、闭证,惊悸,癔病,癫狂痫,中暑,中毒导致神志昏迷等。

听“鬼手神针”石学敏聊他的乐活养生经

听“鬼手神针”石学敏聊他的乐活养生经

2020.0914祝您健康养生益寿名医养生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神话。

这位被中国工程院原院长朱光亚誉为“鬼手神针”的当代中医针灸大家,不仅赢得国内同行的赞佩,还用很多传奇的故事向世界证明了针灸的神奇。

而作为国医大师的他,对于养生也有自己的一套见解。

自泡药酒养脾肾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的石学敏是我国第一批中医大学生,也是既秉承传统中医、又接受现代多学科教育的一代人。

学生时代的石学敏就不比吃穿,也不爱游玩,而是埋头于医学书籍中,在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工作两年后,由于优异的表现,他被选派参加卫生部全国针灸研修班。

在这里,石学敏接触到对其一生都影响巨大的一批针灸专家,他们都经全国精选,有的是御医后代,有的是针灸流派传人,个个身怀绝技,让石学敏大开眼界,也彻底改变了他对针灸的偏见。

“那可真是学到宝了,作为一个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我确实被折服了,也感到针灸大有精华可挖!”回忆起50年前那次特殊的学习,石学敏仍不胜感慨。

既然被誉为“鬼手神针”,很多人都知道石老用针如有神助,殊不知石老用药也很精当。

而且,石学敏不仅用药治疗患者,更擅长用药自我保健。

“我几乎每年都会针对自己的体质给自己泡一壶药听“鬼手神针”石学敏聊他的乐活养生经【受访专家】 石学敏 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蒋 婷2020.0915祝您健康养生益寿名医养生酒,过去配制药酒都是用白酒来做酒基的,但白酒,尤其是高度白酒,过量饮用是对身体有害处的。

而我做酒一般是拿红酒来炮制,加入一些道地药材,既能补养先天、后天之本,同时红酒也是软化血管的‘液体黄金’,对于心脑血管病的自我保健都有好处。

”热爱运动促健康石老爱中医爱得深,以至于如今已经82岁的他依旧工作在临床、科研第一线。

纵然工作繁忙,但石老的身体却是非常硬朗,就连感冒咳嗽都少有。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石学敏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石学敏

上 八 邪
分别在2~3、3~4、4~5指掌关节上1寸,向指掌关节基 底部斜刺,进针1~1.5寸,施用提插泻法,以各手指分别不 自主抽动3次为度,留针30分钟以上。
(4)语言謇涩或舌强不语
语言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交流工具, 脑卒中病人的语言恢复亦是康复治疗中的重要 环节之一。语言恢复除了语言矫正和训练之外, 针刺治疗也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语言謇涩或 舌强不语,以下的腧穴可收奏效。
也主宰一切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
2. 石学敏院士确定的中风病基本病机
“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中之“神”,即
为广义之“神”,因此,中风病无论有无
神志障碍均可视为“窍闭神匿、神不导
气”。
3. 中风病病机中“神”的定位。明代· 李 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元者,起始也。 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脑与神的关系密切。中 风病从现代医学角度已经确定为:脑神经细胞 迟发性坏死所造成的病症。因此,中风病病机 中“神”是“元神”、“脑神”。石学敏院士 在治疗中风病的主要治法中直接定位为:“醒 脑开窍”。
补法(左侧顺时针;右侧逆时针)




泻法(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
人 中
位于鼻唇沟上 1/3 处,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 采用重雀啄手法。针体刺入穴位后,将针体向一个方向捻 转 360°, 使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再施雀啄手法,以流 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三 阴 交
位于内踝直上3寸,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 45º 角,斜 刺0.5~1.0寸,针尖深部刺到原三阴交穴的位置上,采用提 插补法,即快进慢退,或者可以形容为重按轻提。针感到 足趾,下肢出现不能自控的运动,以患肢抽动 3 次为度。 三阴交仅刺患侧,不刺健侧。
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辩

石学敏教授的中风疗法

石学敏教授的中风疗法

1. 刺内关,操作1分钟。

双手同时操作。

2. 刺人中:要捻转360度,目的是要缠针,然后施用提插手法时不会拔出来。

以眼球湿润为度。

人中有三叉神经通过,痛感强,三叉神经兴奋后易出现流泪,故有时并非疼痛之故。

因人中较痛,故两三次后可改用印堂,手法一样,但疼痛明显减轻。

3. 刺风池、完骨、翳风,患者在床上坐起,要向结喉刺,深达2寸——2寸半。

小幅高频捻转补法(所谓小幅指<180度,高频指在140-160次/分)。

每对穴操作1分钟,双侧同时操作。

留针20分钟,留针时可嘱仰卧无妨。

翳风穴有点痛。

石提示皮质脑干引起的假球麻痹及缺血性延髓麻痹(真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全球范围内无有效方法。

假球麻痹醒脑开窍法治疗后一般2周内可撤掉胃管,自己饮食,但真球麻痹难些。

4. 刺双人迎:解决缺血性延髓麻痹,手法同风池。

5. 刺三阴交:用2寸针,取穴与传统取法不同,胫骨后缘(而非传统的在胫骨和跟腱中间)向后斜刺45度,下方可达传统的三阴交穴处,抽动3次为度,抽动时针会弯,换一根再刺,用提插泻法。

6. 刺委中:仰卧位直腿抬高,提插泻法,下肢痿废和疼痛也要这么取穴和针刺,可收奇效。

7. 丘墟透照海:2-2.5寸针,在照海部皮下可见到针尖的蠕动,针后内翻立即改善。

留针时提出1-1.5寸,只留1寸,以免痉挛性上曲反射。

8. 极泉:取穴较传统取法下移1-2寸至肌肉丰满处,避开腋毛,操作时可见手的抽动,以抽动3次为度。

9. 尺泽:外展前伸120度。

直刺提插。

10. 合谷透三间:此处可用合谷刺。

对握固和功能减退均有效。

刺后患手即松开,如不拔针,患者手不会再握固。

对此患者的后续治疗,石的建议是:1、要解决吞咽困难的问题,2、要恢复上下肢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控制血糖。

石还提及中风病人的大关节保护十分重要,可以在肩部和腕部刺络拔罐,出血3-4cm。

也可配合推拿。

“醒脑开窍”针刺法理论内涵——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浅析之一李军(300193中国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部长)前言中风单元的综合治疗模式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一种住院病人的管理模式。

石学敏的书籍

石学敏的书籍

石学敏,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以其深入独到的思考和卓越的写作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书籍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其作品广泛影响了读者,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以下将为您介绍石学敏的几本重要著作。

《时间的形状》是石学敏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思考角度,深入探讨了时间的本质和形态。

通过对时间的多维度的解读,石学敏使读者重新审视了时间的概念,并思考了时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书中以精炼而深入的论述,引导读者思考时间的流转、时间的价值以及时间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等问题。

《艺术的触觉》是石学敏在艺术领域的重要著作之一。

他以独到的艺术眼光,深入探讨了艺术的本质和意义。

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分析和解读,石学敏揭示了艺术与人类情感和精神的密切联系,并探讨了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本书不仅对艺术爱好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的视角,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历史的纹理》是石学敏在历史领域的重要著作之一。

他以扎实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的历史观点,深入剖析了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解读,石学敏揭示了历史的纹理和历史的逻辑。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使历史变得生动而有趣,并引导读者思考历史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人生的拓扑学》是石学敏在哲学领域的重要著作之一。

他以严谨的哲学思辨和深入的人生观察,探讨了人生的本质和意义。

通过对人生的拓扑结构的解析和演绎,石学敏揭示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目标。

这本书不仅对哲学爱好者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同时也对每个人的人生旅程提供了独特的指导和思考。

以上仅是石学敏的几本重要著作的简要介绍。

他的书籍从不同的领域出发,以独到的思考和深入的分析,引领读者进入深思的境界,拓宽了人们的知识和思想的边界。

无论是文学、艺术、历史还是哲学,石学敏的书籍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思想深度,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浅谈石学敏院士刺络疗法的临床应用

浅谈石学敏院士刺络疗法的临床应用
(1)选穴 在疱疹发生部位,分别于2~3处刺络拔罐。
(2)操作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以三棱针点刺在疱疹间隙处(轻者皮内,重者皮下),刺4~5点, 加以闪火罐放血5~lOmL,注意不要点在疱疹上,拔罐部位应交替进行,留罐时间不 得超过8分钟。
(3)方义 带状疱疹治疗上常以清热泻火,解毒利湿为法。石学敏院士运用刺络疗法配合针灸, 有卓著疗效,且取效快,不使用任何药物可痊愈。石教授认为刺络拔罐具有促进血液循 环,增强代谢,以改善局部免疫状态的功能。从而,起到杀灭病毒,抑制细菌的继发感 染,加速带状疱疹痊愈的作用。临床积累了数百例病例,与普通针刺方法比较疗效显著, 有立即止痛消疹之功。基于中医理论,究其病因病机,邪阻经脉,壅结于皮部,而皮部 者以“经脉为纪”,循其皮部发病部位,刺之于血即可通过皮部以疏调本经气血,引邪 外出。再配合针刺丰隆、阴陵泉祛湿清热、通调经脉瘀阻,正如“菀陈则除之,去血脉 也。" 3.顽固性疼痛 顽固性疼痛,可见于多种疾病,缠绵难愈。古代医家认为疼痛为经脉气血不通, 取穴多以局部为主。因内伤或外邪等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失和,气滞血瘀, 而出现疼痛的症状。刺络拔罐疗法止痛,应用范围广泛,诸如痹症的关节疼,肌肉疼; 三叉神经痛、臂丛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各种神经痛,以及急性扭伤、跌打肿痛等施用 本法,止疼缓急,立竿见影。
(1)选穴 华佗夹脊穴(2、3、5、7对)。
(2)操作 华佗夹脊刺穴(2、3、5、7对)直刺l~1.5寸,令针感向前胸或上、下放散, 施捻转补法1~3分钟,继而在相当于风门,肺俞,膈俞穴部位选两对,用三棱针点刺 3~5下,深达皮下,然后加火罐令出血5~IOM毫升为度。
(3)方义 华佗夹脊穴为督脉之络,旁通脏腑背俞,刺第2、3、5、7对可以宣肺益气,解表祛邪, 刺络拔罐可活血行气,泻血祛邪肃肺,《医学源流论》云:“凡血络有邪者,必尽去之” 故泻血祛邪应务求其尽,单纯刺络不能使血尽邪出,加拔罐控制出血量,可以使血尽邪 出。 2.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繁殖活动, 导致受侵的神经节发炎、肿胀、坏死,产生神经痛及沿神经分布的群集性丘疹,水疱, 中医称为“缠腰火丹"。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 甚而致,或因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湿热搏结,并感毒邪而成。肝火脾湿郁于内,毒邪 乘之诱于外,气血瘀阻为其果。毒火稽留血分,表现为红斑,湿热困阻于肝脾,引起水 疱,气血瘀阻于经络则临床上表现为疼痛。而从带状疱疹的病因看,病毒导致神经根发 炎肿胀,神经根性炎症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神经根的炎 症和水肿。刺络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去炎止痛之功效,通过施治可以

石学敏的书籍

石学敏的书籍

石学敏的书籍
摘要:
1.石学敏及其成就简介
2.石学敏的书籍概述
3.《针灸学》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4.《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观点与价值
5.《中医临床诊疗》的特点与实践应用
6.石学敏书籍在中医学术界的地位和贡献
正文:
石学敏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和教育家,他长期致力于中医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他的书籍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而且为中医学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石学敏的书籍主要包括《针灸学》、《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诊疗》等。

其中,《针灸学》是石学敏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该书系统地阐述了针灸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为针灸学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外,《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部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专著,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的重要参考书。

《中医临床诊疗》则是石学敏针对中医临床实践的一部实用性著作,该书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技巧。

石学敏的书籍以其严谨的学风和独特的见解,赢得了广大读者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这些书籍不仅为中医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而且对于推动中
医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石学敏院士刺络法临床应用体会

石学敏院士刺络法临床应用体会

之为“刺血络”。
1. 刺络法源于《内经》
古人对刺络法非常重视,《灵枢·九针
论》中锋针就是刺络疗法主要用具,也就是
现今使用的三棱针。文中指出:“故为之治 针,必筩(筒)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 出血,而痼病竭。”《灵枢·九针十二原》 说:“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灵 枢·官针》:“病在经络痼痹者 , 取以锋 针。”综上所述,锋针作为刺络放血之用, 可以治疗痈疡痹痛等痼疾。
大 杼 至 膈 俞
第1~7胸椎背俞穴,于背部正中旁开1.5寸,向正中线斜刺1~1.5 寸,针感向前胸或上下放散,施捻转补法1分钟,以宣肺理气。
风 门 、 肺 俞 、 膈 俞 刺 络
风门、肺俞、膈俞每次选1~2对,用三棱针点刺3~5针,深达皮 下,以玻璃火罐,用闪火法拔之,每罐出血量5~10ml为度。
处方:
疼痛局部或压痛点为阿是
穴。
选用阿是穴2~5处,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3~5针,加用
玻璃闪火罐,出血3~10ml为度。
疗程: 每日1次;7次为1疗程,持续治 疗2~4个疗程。
4. 体会
4.1 以上简单列举部分应用刺络拔罐法治疗
的有效病种,还有一些病种是以刺络拔罐法
配合其它治疗有效的病种,如:刺络拔罐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石学敏院士“刺络法” 临床应用举偶
3.1 刺络拔罐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可属顽疾之一,故有“内不
治喘,外不治癣”之说。哮喘虽病因虚实兼
杂,但发作时多以标实为主。应用刺络拔罐
法以宣肺理气、祛邪平喘。标症可除、正气
可复。
处方:
针刺第1~7胸椎旁背俞穴(大杼至
膈俞)
风门 肺俞 膈俞部位刺络拔罐
疗程:

石学敏院士针刺治疗睑废经验

石学敏院士针刺治疗睑废经验

文章编号:1001-6910(2020)03-0036-03㊃名师高徒㊃石学敏院士针刺治疗睑废经验王建文(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白银730900)摘要㊀石学敏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㊁中国第二届国医大师㊁当代中国针灸学奠基人㊁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被中外患者及海内外媒体誉为 华夏第一针 杏林楷模 鬼手神针 ,于1972年首创 醒脑开窍针法 治疗中风病,主要运用于 窍闭神匿,神不导气 所致的脑卒中㊂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醒脑开窍针法 逐渐被拓展使用于治疗眼科疾病,收效显著㊂但针刺多选取眼区及头面部穴位,针刺补泻手法报道甚少㊂查阅‘灵枢“‘难经“等古文献记载,结合石学敏院士治疗睑废临床实践经验,整理归纳古文献㊁传承石学敏院士治疗睑废学术思想,对 调神开窍针法 八脉交会穴 经筋刺法 在治疗睑废临床中的运用加以剖析,对针刺照海㊁申脉㊁风池㊁通里等穴补泻手法加以阐明,以供广大针灸学者参阅㊂关键词:石学敏;中医师;针刺;睑废;动眼神经麻痹;名师经验中图分类号:R249.2㊀㊀文献标志码:Bdoi:10.3969/j.issn.1001-6910.2020.03.15㊀㊀石学敏院士是中国第二届国医大师㊁当代中国针灸学奠基人㊁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悬壶济世60余载,被中外患者及海内外媒体誉为 华夏第一针 杏林楷模 鬼手神针 ㊂2018年4月,甘肃省首个针灸学科院士工作站在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揭牌成立,石学敏教授被聘请为 白银市医学顾问 ㊂睑废相当于西医学 动眼神经麻痹 ,中医学又称 上胞下垂 目偏视 坠睛眼 视一为二 [1-2]㊂笔者有幸拜师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传承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经验,对石学敏院士以 醒脑开窍针法 为总则㊁立足 调神开窍针法 八脉交会穴 经筋刺法 配合运用治疗睑废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㊂现阐述如下㊂1㊀石学敏院士针刺治疗睑废选穴及进针手法针刺选穴:照海(双侧)㊁申脉(双侧)㊁风池(双侧)㊁通里(双侧)㊁百会㊁上明(或鱼腰)透阳白㊁丝竹空透太阳㊁阳白两透(阳白穴透向上星㊁阳白穴透向头维)㊁睛明㊁光明㊁球后(或承泣)㊁四白㊁太冲(双侧)㊁合谷(双侧)㊂针刺操作手法:针刺照海穴针尖刺向水泉穴,与皮肤呈45ʎ斜刺进针,施以重提轻插泻法,以足踝部微窜麻为度;申脉在外踝尖下方凹陷处直刺,施以重插轻提补法;针刺风池穴时,嘱患者坐位㊁精神放松,患者呼气时疾速进针至天部,左手关闭风池穴下方,缓慢进针约20~25mm,重插轻提针体9次,以针下出现酸楚困重感,继而穴区局部出现热感为度,并使热感向上经头颅传导至眼眶区,若针刺手法操作时无热感或热感不明显,待患者吸气时疾速退针至天部,然后缓慢进针至地部再行重插轻提针体9次,如此重复操作3次;通里穴直刺10~ 15mm,行重提轻插泻法;百会穴平刺5~10mm,行捻转补法;上明(或鱼腰)透阳白进针15~20mm,不行手法操作;阳白穴透上星㊁头维进针15~25mm,不行手法操作;睛明穴进针时,医者嘱患者眼球向下转动,左手将眼球向外轻推固定,右手持长度为25mm㊁直径为0.25mm毫针,沿眼眶和眼球之间缓慢地刺入10~15mm,不行手法操作;进针球后时,医者左手将眼球向上轻推固定,依针刺睛明穴操作步骤刺入10~15mm,不行手法操作;丝竹空进针刺向太阳穴,刺入15~25mm,行捻转补法手法操作;光明腓骨前缘进针20~30mm,行重插轻提补法手法操作;四白穴直刺10~15mm,不行手法操作;太冲穴直刺15~20mm,行重提轻插泻法手法操作;合谷穴直刺15~25mm,行重插轻提补法手法操作㊂以上诸穴针刺7d为1个疗程,休息1d再行下1个疗程治疗,治疗6个疗程㊂2㊀石学敏院士针刺治疗睑废处方方义‘灵枢㊃脉度“载: 跷脉者 属目内眦,合于太阳㊁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㊂ ‘灵枢㊃寒热病“载: 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 入脑乃别阴跷㊁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瞠目,阴气盛则瞑目㊂ 阴跷为足少阴之别,阳跷为足太阳之别,足少阴太阳为阴阳血气之生源,阴跷㊁阳跷主通阴阳血气,从下而上交于目,主司筋肉屈伸运动和眼睑开合,有濡目养筋的功用㊂因此,阴跷脉主阴主血,阴主沉降濡润,阴跷脉阴盛有余,则眼睑开㊃63㊃㊀㊀中医研究㊀2020年3月㊀第33卷㊀第3期㊀TCM Res.March2020Vol.33No.3㊀㊀启不利而眼睑下垂;阳跷脉主阳主气,阳主升腾轻扬,阳跷脉阳衰不足,则眼睑开启无力而眼睑下垂㊂八脉交会穴之照海㊁申脉分别通于阴跷脉㊁阳跷脉,依据针刺泻实补虚原则,针照海透水泉时施以重提轻插泻法,使局部穴区窜麻针感㊂由于照海㊁水泉命名都与水相关,按阴阳五行属水属阴,所以针刺该穴位用泻法以达祛湿除浊㊁轻灵眼睑之功㊂针申脉时施以重插轻提补法以益气升阳㊁开启眼睑㊂风池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位于头项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㊂‘灵枢㊃经脉“记载: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㊂ ‘灵枢㊃经别“记载: 足少阳之正 散于目,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㊂ ‘灵枢㊃经筋“云: 足少阳之筋 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颌,上结于頄㊂支者结于目外眦,为外维 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㊂ ‘难经㊃二十八难“记载: 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㊂ 故风池穴针刺手法操作应以疏通经脉㊁运行气血㊁重塑(或重建)神经传导通路为主,施以温通针法操作,形成 过眼热 针感,通关利窍,可有效改善大脑后循环血供,恢复缺失神经功能㊂由于申脉㊁风池同属阳跷脉,申脉穴局部皮肉薄,针刺操作不易得气,而风池穴在头后枕项部,与眼部相距较近,皮肉丰实,针刺易得气,故针刺以风池为重点手法操作穴位㊂‘灵枢㊃经脉“记载: 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㊂ ‘灵枢㊃经别“言: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 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㊂ ‘灵枢㊃经筋“曰: 手太阳之筋 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㊂ 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应包括与脑相连的神经㊁血管㊁眼肌等组织,动眼神经为颅脑第三对颅神经,支配眼肌㊁瞳孔括约肌㊁睫状肌等,维持眼球灵活转动及瞳孔大小,若目系出现病变则可见睑废㊂通里穴为手少阴心经络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录属于阴跷脉统摄之下,由此可见,针刺通里穴用重提轻插泻法,使局部穴区麻胀针感,可有效祛除湿浊之气,轻便上眼睑,以利于上眼睑开启㊂上明透阳白,阳白穴透上星㊁头维,丝竹空透太阳采用 经筋刺法 ,促进气血运行,祛湿通经活络,发挥 通经络,调气血,荣经筋 的作用,使得上睑提肌筋肉得以充足濡养,缺损上睑功能得以修复,配合百会穴针刺捻转补法,共奏升阳举陷㊁开利眼睑之效㊂针对黑睛偏斜,针球后(或承泣)㊁四白㊁睛明,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兴奋受损动眼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重塑神经结构或冲动传导,调节麻痹眼肌肌张力,纠正黑睛偏斜及眼球运动障碍,配合针刺光明穴以消除视物重影㊂‘灵枢㊃经脉“曰: 肝足厥阴之脉 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㊂ ‘四总穴歌“记载: 面口合谷收㊂ ‘素问㊃痿论篇“曰: 治痿独取阳明㊂ 太冲穴为足肝厥阴肝经原穴,该经循行入喉咙,连目系,因此与眼疾相关,该经又在阴跷脉统摄之下,故针刺太冲穴用泻法能调气理血,柔肝固本㊂合谷穴针刺用提插补法,有气血双补之功㊂四关齐用,阴阳经互配,上下配穴,气血㊁阴阳㊁脏腑同调㊂此外,睑废患者由于上睑上抬无力,黑睛偏斜㊁视岐,面部表情怪异而引起患者情绪不畅,渐出现焦虑,此时若得不到有效疏导㊁干预治疗,难免形成躯体疾病,导致精神心理障碍,而精神心理障碍是影响躯体疾病的恶性循环㊂因此,对于睑废患者的治疗,石老认为除针对症状治疗外,还需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护,即以 调神开窍针法 为基础进行 身心 同治,这样才能使患者获益更大㊂针对患者因眼部疾病导致的情志不舒问题,石老以针刺内关㊁印堂㊁上星解郁除烦为法则㊂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为本经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上系于心包,联络于心系,针刺可宽心理气解郁㊁调神宁心除烦;印堂㊁上星属督脉,针刺可直接调理脑神,升清阳开窍醒神,条畅气机,理气开郁,治疗精神㊁神志病㊂3穴合用,具有良好的抗焦虑㊁镇静㊁调整情绪功效,能有效治疗患者在躯体㊁心理两方面的疾病㊂3㊀小㊀结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归纳石老治疗睑废临床实践经验及学术思想,认为睑废发病与 气虚 血瘀 湿浊 有关,中医学治疗以益气升阳散结㊁活血祛湿通络为治则,推崇中草药以补阳还五汤合升陷汤加减㊂针刺临证配穴:痰浊阻络配丰隆㊁阴陵泉;痰瘀互阻配丰隆㊁阴陵泉㊁血海㊁膈腧;脾虚气陷配足三里㊁气海㊁关元㊂现代医学研究[3-5]证实: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复杂,与颅内病变或全身系统疾病(如颅内动脉瘤㊁颅底肿瘤㊁脑缺血㊁糖尿病㊁外伤㊁炎症)密切相关,涉及眼科㊁神经内科㊁影像医学多学科交叉,需要医学影像科㊁神经内科㊁眼科㊁介入科多学科协助诊治㊂结合中医学㊁针灸治疗效果更显著,是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交融㊂因此,针对该病的治疗,石老强调医者宜详查病因,避免误诊㊁漏诊㊁误治,标本兼治,加快疾病康复,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病㊃73㊃㊀㊀中医研究㊀2020年3月㊀第33卷㊀第3期㊀TCM Res.March2020Vol.33No.3㊀㊀痛,防止复发,最大程度受益患者㊂参考文献[1]赵斌,韦企平.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动眼神经麻痹15例[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21(3):170. [2]崔艳杰,高其芳.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2例[J].四川中医,2012,30(10):135-136.[3]夏蔚,沈伟,李龙标.眼肌麻痹的病因及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1):23.[4]尹都,杜长生,王社军.动眼神经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3): 249-252.[5]蒲一民,徐智科,刘宗顺,等.首诊动眼神经麻痹35例病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695.(本文承蒙石学敏教授指导,特此谢忱!)收稿日期:2019-02-28;修回日期:2019-07-15(编辑㊀田晨辉)文章编号:1001-6910(2020)03-0038-03㊃名师高徒㊃李艳传承国医大师李济仁论治骨痹之思路与方法∗王传博1,舒㊀春2(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安徽合肥230601;2.铜陵市中医院风湿科,安徽铜陵244000)摘要㊀李艳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安徽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李济仁学术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一帖内科 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科带头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㊂骨痹为五体痹之一,西医学的强直性脊柱炎㊁骨关节炎等疾患属骨痹范畴,中医药对此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㊂李艳主任传承国医大师李济仁治痹思想,认为骨痹内因正气不足,外有风寒水湿热毒,致痰湿瘀血痹阻筋骨㊂初期多实㊁多热,后期多虚㊁多寒㊂临证时予以疏风解表㊁祛湿通络治疗风湿证,温经散寒㊁除湿止痛治疗寒湿证,清热利湿㊁通络止痛治疗湿热证,清热解毒㊁凉血止痛治疗热毒证,化痰散瘀㊁活血通络治疗痰瘀证㊂关键词:李艳;中医师;李济仁;国医大师;骨痹;清络饮;益肾清络活血方;验案;名师经验中图分类号:R255.6㊀㊀文献标志码:Bdoi:10.3969/j.issn.1001-6910.2020.03.16㊀㊀李艳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安徽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李济仁学术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一帖内科 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科带头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㊂笔者作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侍诊左右,偶获心得㊂痹证是临床常见疾病㊂中医诊治痹证疗效明确㊁优势明显,古今医家论述丰富㊂‘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痹之病名,并专辟 痹论 篇,提出皮痹㊁肌痹㊁脉痹㊁筋痹㊁骨痹合称为五体痹,肺痹㊁脾痹㊁心痹㊁肝痹㊁肾痹合称为五脏痹㊂后世医家论痹从风寒湿热者众之,从五体㊁五脏论述者寡之㊂自‘金匮要略“倡三痹学说并奠定了治疗学基础后,后世多言三痹,五痹之说日趋淹没[1]㊂然临床上如能注重从五体㊁五脏论治,可在明确病证本质上掌握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㊂李艳主任幼承家学,多有创新,诊治痹证近四十年,颇有心得㊂现将李艳主任诊治五体痹之骨痹的思路与方法介绍如下㊂1㊀病名溯源骨痹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原文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以冬遇此者为骨痹 ㊂‘素问㊃长刺节论篇“曰: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㊂ ‘诸病源候论“曰: 冬遇痹者为骨痹,则骨重不可举,不随而痛㊂ ‘济生方“曰: 骨痹之为病,应乎肾,其状骨重不可举,不遂而痛且胀㊂ ‘张氏医通“曰: 骨痹者,即寒痹㊁痛痹也㊂其证痛苦攻心,四肢挛急,关节浮肿㊂ ‘痹证通论“[2]曰: 凡风寒湿热等邪气侵入骨及关节,阻滞经脉气血,出现关节疼痛㊁肿胀或红肿热痛,甚至关节变形弯曲㊁僵直㊁不能站立行走者谓之骨痹证㊂2㊀病证要点骨痹病位在骨,日久可传及肾,亦可引起心㊁肺等多脏器损害㊂其病因有内㊁外之分:内因主要责之于肾虚,先天不足㊁肾气亏虚,或后天失养㊁房事不节㊁肾精耗损,或惊恐伤肾等;外因主要为触冒风寒,或因露宿乘凉,或因水湿浸渍,或因淋雨远行,亦有湿热毒邪内侵,或有痰湿瘀浊留滞于骨㊂病理产物主要为痰湿瘀血㊂初期多实㊁多热,后期多虚㊁多寒㊂本病的证候主要有 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 疼痛如掣 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 举节不用而疼,汗注烦心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昡短㊃83㊃㊀㊀中医研究㊀2020年3月㊀第33卷㊀第3期㊀TCM Res.March2020Vol.33No.3㊀㊀。

石学敏的书籍

石学敏的书籍

石学敏的书籍
【最新版】
目录
1.石学敏及其书籍简介
2.石学敏书籍的主题与特点
3.石学敏书籍的价值与影响
4.石学敏书籍的推荐与总结
正文
石学敏是我国著名的知识分子,他的书籍主题丰富,领域广泛,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

石学敏的书籍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独特的观点和深入浅出的文风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石学敏的书籍主题与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首先,他的书籍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历史的深入挖掘和对于社会现象的独到分析,使他的书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其次,他的书籍注重实证研究和田野调查,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实地考察,使他的观点和论述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再次,他的书籍写作风格独特,语言简练,逻辑严密,既能满足专业学者的学术需求,又能吸引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

石学敏的书籍的价值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他的许多著作,如《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近代史》等,都被广泛地用作大学教材和参考书,对于培养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他的书籍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和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对于石学敏的书籍,我建议读者从他的代表作开始阅读,如《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近代史》等,这些书籍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深入的见解,也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石学敏的学术风格和写作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学敏中风针灸疗法这是石院士来杭州办班时搞的,有兴趣的同志请顶一下,还有新的东西,顶得越高,放得越多。

莫司长指出中风病在全球为常见病。

石教授的疗法曾3次入围全国科技推广项目(每年10个,迄今已搞6期)。

第一次为针刺量化疗法,第二次为醒脑开窍疗法,第三次为石氏中风单元疗法。

莫并传达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的话,古往今来积累的经验,若能集中起来,消化推广,本身也是一种现代化。

石学敏做现场演示:患者,男,72岁。

包烨华医师的病人。

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4月余。

检查提示侧脑室、窦状核栓塞,3年前曾有左侧不利(小中风),有高血压病史40余年,糖尿病史1年余。

吞咽不利,喝水要呛。

石上来后首先让他咳嗽一下,然后让他吞咽一下,再问他姓名。

并提示咳嗽不利者,分泌物痰液易潴留。

石还强调不能低估糖尿病对本病的影响。

本病已4个多月,最佳治疗期已过,现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吞咽不利。

1. 刺内关,操作1分钟。

双手同时操作。

2. 刺人中:要捻转360度,目的是要缠针,然后施用提插手法时不会拔出来。

以眼球湿润为度。

人中有三叉神经通过,痛感强,三叉神经兴奋后易出现流泪,故有时并非疼痛之故。

因人中较痛,故两三次后可改用印堂,手法一样,但疼痛明显减轻。

3. 刺风池、完骨、翳风,患者在床上坐起,要向结喉刺,深达2寸——2寸半。

小幅高频捻转补法(所谓小幅指<180度,高频指在140-160次/ 分)。

每对穴操作1分钟,双侧同时操作。

留针20分钟,留针时可嘱仰卧无妨。

翳风穴有点痛。

石提示皮质脑干引起的假球麻痹及缺血性延髓麻痹(真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全球范围内无有效方法。

假球麻痹醒脑开窍法治疗后一般2周内可撤掉胃管,自己饮食,但真球麻痹难些。

4. 刺双人迎:解决缺血性延髓麻痹,手法同风池。

5. 刺三阴交:用2寸针,取穴与传统取法不同,胫骨后缘(而非传统的在胫骨和跟腱中间)向后斜刺45度,下方可达传统的三阴交穴处,抽动3次为度,抽动时针会弯,换一根再刺,用提插泻法。

6. 刺委中:仰卧位直腿抬高,提插泻法,下肢痿废和疼痛也要这么取穴和针刺,可收奇效。

7. 丘墟透照海:2-2.5寸针,在照海部皮下可见到针尖的蠕动,针后内翻立即改善。

留针时提出1-1.5寸,只留1寸,以免痉挛性上曲反射。

8. 极泉:取穴较传统取法下移1-2寸至肌肉丰满处,避开腋毛,操作时可见手的抽动,以抽动3次为度。

9. 尺泽:外展前伸120度。

直刺提插。

10. 合谷透三间:此处可用合谷刺。

对握固和功能减退均有效。

刺后患手即松开,如不拔针,患者手不会再握固。

对此患者的后续治疗,石的建议是:1、要解决吞咽困难的问题,2、要恢复上下肢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控制血糖。

石还提及中风病人的大关节保护十分重要,可以在肩部和腕部刺络拔罐,出血3-4cm。

也可配合推拿。

“醒脑开窍”针刺法理论内涵——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浅析之一李军(300193中国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部长)前言中风单元的综合治疗模式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一种住院病人的管理模式。

其他病症也应类似,如天津还搞了心血管病的单元疗法。

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有10多种院内制剂。

现只有一种丹芪偏瘫胶囊已公开推广。

另还配合药物熏蒸和药浴由石学敏拟方。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教授1972年提出的。

共总结了病例达9005例。

本法在全国已开设32个分中心。

6版7版教材中风篇治疗中已收入此法。

目前在天津一附院主要用醒脑开窍,配合用传统针刺和头针。

为配合醒脑开窍,都取仰卧位。

醒脑开窍取穴针刺一般都不留针。

本法以取阴经穴为主。

李军指出30毫升以下的大脑出血,针灸治疗的效果绝对好于手术。

李军的建议:1、此学术思想对我们其他疾病的治疗和科研也有指导作用。

这是一个极好的科研和推广模式。

2、印度、斯里兰卡也有较完善的传统医学,有传统医学的国家多达160多个,但世界卫生组织仅把中医针灸列入补充疗法范畴。

现代医学更厉害,仅300 年历史,却成了人类健康的主体医学。

这是因为西医善于应用新技术。

各种检查其实都不是医学家发明的,为什么不可以为我所用呢!很多东西没必要分中医还是西医。

3、石学敏当年指导李军:灵枢经和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一个都不能少。

说明石十分重视博采众长。

4、《蒲辅周医案》中的治乙脑方,李看后30年未遇到一例。

说明学习要学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东西。

5、我们现在实施的个体化医疗与辨证论治其实类似。

6、心主神明之说,是囿于封建社会神明仅皇上才能有的束缚,但亦有头为精明之府之补充。

李时珍则大胆指出,脑为元神之府。

因为中医是归纳学说,脑的很多功能包括在心中,故教材不用改。

7、法国正搞分子学研究,因天津的方法可重复性非常好,效果好,故选天津为合作伙伴,分析针灸后基因变化。

然后再研制药物来达到针灸后的基因变化效果。

建议我们结合现代科技来搞。

8、搞些现代研究的目的是来解释中医,而不是来否定中医。

不要用某些指标来框死中医,其实现在国际上流行的也是用病人的主观感觉(搞疼痛分组主观感受表)来代替客观指标,例如疼痛,各种血检常与症状不一致。

8、醒脑开窍手法亦可用于其他病证,例如胆石证(阳陵泉)、哮喘(从第一椎到膈俞)、便秘(水道、归来、外水道、外归来等)、目前许多医生的手法都不到位,刺激量不足。

另外还有带状疱疹、丹毒。

一般而言,持续疼痛超过3天,必用醒脑开窍,如初起不超过3天则不用醒脑开窍,用传统针刺即可解决。

往往用于比较难以解决的病,故而大多数患者可接受。

即便对外国患者也照做不误。

9、鼻炎者李军取风池和迎香。

10、椎突症水肿期其实不适合用推拿,会加重水肿,宜针灸可促进局部血循。

11、治愈率:59.27%(完全生活自理),显效率:82.82%(基本生活自理,能摆脱致残威胁,已十分不易)。

李提示不要去看有效率,而要看显效率,有效率常说明不了问题。

12、面瘫自愈率为40%(此处按朱近人的说法,自愈率为90% 以上,高位者差),若早期即行针刺痊愈率可达80%以上。

面瘫分三期:水肿期、坏死期、恢复期。

必须早期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耳后有压痛,漆状体病变引起面瘫者有75%有后遗症状,不易治好,要心中有数。

13、按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标准,90分钟内血管再通术有价值,否则常弊大于利。

一例溶栓治疗也不能用。

我国的标准是6小时之内。

14、呼吸补泻:呼时进针为补,吸时进针为泻。

对于偏头痛往往要针阳辅且用呼吸泻法留针20-30分钟常有良好疗效,李假定是深呼吸可以使二氧化碳蓄积而产生疼痛麻痹。

陈锋亦指出岔气治疗时用内关如配合呼吸疗效大为提高。

李则用支沟呼吸泻法治岔气。

15、李对前列腺增生尿潴留他法无效时的治疗有一法:嘱患者排空小便后,取中极刺入2-3寸、水道、归来刺入3寸,秩边打5寸,均往前列腺刺,即便打到膀胱亦无妨,但打时注意不可捻转,以免尿液进入腹腔。

结果当晚即拔除尿管。

16、醒脑开窍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先人中、内关、三阴交、再委中,亦有良效,针后即能行走。

17、石氏亦做烧山火,透天凉,做时受试者李军出现曲池微热,而左耳发红的情况。

不管是何种中风,都有蜗僻不遂。

目前的治疗范畴以动脉硬化类脑血管病为主,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年轻的发中风,如无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常因脑血管畸形所致)。

其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发为中风。

注意:珠网膜下腔出血因无偏瘫,故列入头痛范畴。

珠网膜下腔出血如有偏瘫则有脑血管阻塞的情况。

滋补肝肾法可抗动脉硬化,延缓衰老。

新生儿只喝奶,胆固醇虽最高,但肝肾不虚,血管光滑,不会出现积淀,不会动脉硬化。

临床较典型的是用六味地黄丸,平和而有效。

对针灸进行量学规范内关、风池、完骨、翳风等要求双手操作。

小幅高频操作要练,石院长要求每人两手拇食指各捏一绿豆,空下来就捻。

石氏中风疗法认为出血性24小时后即用针刺,而非出血性者即发即治。

“醒脑开窍”针刺法组成与操作一、处方:l 主穴: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三阴交为主穴;醒神开窍,滋补肝肾l 极泉、尺泽、委中为辅穴。

疏通经络。

l 还可选风池、天柱(亦有用翳风者)、完骨以补益脑髓;金津玉液、上廉泉放血以改善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手指握固加合谷;足内翻取丘墟透照海。

l 传统理论:疏通经络,故阳经为主。

而“醒脑开窍”法是醒神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故阴阳并举,偏重阴经。

二、手法:l 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分钟。

泻法(面向患者,左侧顺时针,右侧逆时针为补,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为泻)。

双侧针刺,必须同时做手法。

若患者个大体胖,够不着,则让助手与你同时做。

可不留针。

l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

此为醒神开窍之要穴。

但痛感较剧。

故操作两下,看看患者眼睛,流泪了即可停止。

刺后血压可提高30-40mmHg。

其他穴位均无此效。

故本穴在出血性脑病发病24小时内,血压高时不可用(因血管的愈合期为24小时,运动时扭伤,喷挥发性液体,冷麻醉,小血管遇冷挛缩,喷完后继续比赛。

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

对血栓或梗塞性病人,血压高可提高脑灌流量,若不超过 180mmHg,即不必硬降。

人中对血栓或梗塞性病人非禁忌症,若几次后(主动运动已产生,精细动作差时)可用印堂、上星、百会代替人中。

人类大脑功能只利用了30%以下,故有很大潜能,左利位的人比右利位的聪明。

因为社会上逼其用右手,使其两边都用,左右半脑都受到了开发。

练琴一般都要用双手,可以开发左右脑。

故有益智力发育。

李提示人中的选用可兴奋脑细胞(仍存活,但受抑制,功能丧失的脑细胞),快速起效。

对于后遗症3个月以后,可逆性脑细胞已不多,疗效就差些,此时的作用是让那些原来不实行某些功能的脑细胞来代偿坏死脑细胞的功能。

这种原理可用右手残废后左手可代偿性地实施原来右手的功能的道理类似。

l 三阴交:取穴与传统取法不同,取患侧胫骨内缘(而非传统的在胫骨和跟腱中间)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向后方刺(深部可到达传统三阴交的位置),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0级肌力照样能抽动,故要当心)。

抽动时针会弯,换一根再刺。

这种方法只用于下肢痿废,其他病的治疗仍用传统取穴和操作。

李认为极泉、三阴交、尺泽、合谷这些使肢指抽动的治疗对神经干有刺激,但这不是石的看法。

l 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

古代不太取此穴,因腋毛长,消毒不利,汗腺多,细菌滋生较多,组织疏松,深部有大动脉,且肌肉少(肌肉多则张力大本身就是压迫止血)。

石为避免出血和感染等副作用,故下移1-2寸。

方位可在肱二头肌下缘,医者手腕放松后快速低频提插(参考渔夫叉鱼法),才能刺到神经干。

l 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角度为从中点刺入后稍向外15度斜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