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3课间活动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3课间活动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3课间活动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2.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培养自己动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巩固和拓展已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课间活动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数学计算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随堂绘制的数学题目贴纸;2.两个以上的小学生志愿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在导入时,可以通过同学互相报数等活动,热烈气氛,通过活动的方式带动课堂,把孩子们带入课堂的氛围。

2. 活动一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课间活动设计。

1.数学题目贴纸活动老师预先绘制20张左右的小学数学题目贴纸,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目。

将不同难度和题型的题目进行分类,让学生自由选择贴在自己课桌前或者随身携带,并在完成后通过老师的审核得到奖励。

这种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完成有趣的游戏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2.小学生志愿者比赛活动可以在班里招募2-3个小学生志愿者,他们和同学们进行比赛(每个同学5次机会)。

分别由小学生志愿者和同学抛骰子,每个骰子的点数相加,然后小学生志愿者和同学们互相挑战,如果同学获胜,则获得1分,如果小学生志愿者获胜,则小学生志愿者获得1分。

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增加了课堂活动的趣味性。

3. 活动二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整个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道需要合作解决的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以三十以内的加减法为主,让同学们自主分组,并让他们合作解决一道题目。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巡视的方式帮助学生解答问题,鼓励学生们互帮互助,深入分析解题思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4. 活动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跳舞、模仿等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巩固学习内容。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过程中,通过唱《几何儿歌》,让学生们能够准确地认识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巡视、学生的互动和自我探索,学生能够在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并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拓展已学知识。

5.3课间活动(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5.3课间活动(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5.3课间活动(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二节“认识时间”和第七章第一节“加减法运算”的相关知识。

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认识时间的基本方法,以及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读写时间。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时间的认识,特别是小时、分钟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重点: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技巧,以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钟、计时器、卡片、小黑板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卡片、小算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子钟,引导学生发现时间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教材,让学生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学会正确读写时间。

3. 例题讲解:运用教材中的例题,讲解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技巧。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团队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时间认识:小时、分钟、秒的换算关系。

2. 10以内加减法:加法运算、减法运算、运算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认识时间:将一天中的重要时间点用汉字和数字表示出来。

(2)加减法运算: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

2. 答案:(1)认识时间:早晨7时、上午9时、下午3时、晚上8时。

(2)加减法运算: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时间认识和10以内加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通过设计有趣的练习题和团队游戏,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后,学生应加强时间认识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今天,我们将在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课堂上开展一次有趣的课间活动。

本次活动以“认识时间”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涉及教材的第五章第二节“认识时间”。

内容包括:小时与分钟的转换,认识时钟的三个指针(时针、分针、秒针),以及如何正确读取时间。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转换关系,能够独立识别时钟的三个指针,并能够准确地读取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如何准确地读取时间。

重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独立识别时钟的三个指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个实际的例子,例如:“现在是3点,如果我们要等到4点,我们需要等多久?”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

3. 随堂练习:在讲解之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例如:“如果现在是3点15分,那么10分钟后是几点几分?”让学生们独立解答。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对于时间的理解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时钟的三个指针的识别。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用彩色笔绘制一个时钟,并标注出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转换关系。

作业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就是我对于《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设计。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的概念,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活动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小时与分钟的转换关系对于学生们来说,理解和掌握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转换关系是一个难点。

因此,我会在讲解和演示环节特别注重这个部分。

我会使用时钟模型和计时器,通过实际的例子和操作,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小时与分钟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会展示如何从3点转换到4点,以及如何从30分钟转换到40分钟。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3课间活动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3课间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三节《课间活动》。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在课间活动中,我们如何进行合理的休息和活动,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课间活动的时间,以及如何根据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计算课间活动时间的方法,学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计算课间活动时间的方法,学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间活动时间的计算,我准备了钟表模型和时间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提问,了解他们对课间活动的看法,以及他们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课间时间的。

2. 讲解:我会用钟表模型和时间卡片,向学生们展示如何计算课间活动的时间。

我会用简单的语言和例子,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践,用钟表模型和时间卡片来计算课间活动的时间,并尝试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活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间活动时间的计算方法和合理安排时间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如何计算课间活动的时间。

答案:我们需要知道课间活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然后,我们可以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得到课间活动的时间。

2. 请学生们根据自己课间活动的时间,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课间活动时间的计算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合理安排时间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关注学生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家人或朋友解释课间活动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课间活动》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课间活动》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课间活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课间活动》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学生的课间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减法运算基础,但对具体的应用场景还不是很理解。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间活动中的人数变化,运用加减法计算人数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间活动中的人数变化,运用加减法计算人数的变化。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教学卡片、实物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间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我们想知道某个小组的人数变化,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学卡片,呈现不同场景的人数变化,让学生观察并运用加减法计算人数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人数的变化,并提示学生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选择一个场景,用实物进行人数的变化操作,并运用加减法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课间活动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三节《课间活动》。

这一节主要讲述如何用线段来表示物体的长度,以及如何进行长度的比较和测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用线段来表示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够进行长度的比较和测量,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线段来表示物体长度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长度的比较和测量。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直尺、线段模型、实物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我打算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引入今天的课程。

我会让学生们闭上眼睛,然后在他们耳边轻轻地说:“想象一下,你手中有一条线段,你可以把它拉长或者缩短,那么这条线段的长度是多少呢?”接着我会让学生们睁开眼睛,用直尺量一量他们想象中的线段长度。

这个游戏旨在让学生们感受到长度是一个可以度量的物理量。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实践活动,比如用直尺和彩笔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条线段,并标出它的两个端点和长度。

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们能够运用线段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比如用直尺量一量教室的长度,然后用厘米或者米作为单位来表示。

这个练习旨在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线段的概念两个端点有限长度的直线段2. 长度单位厘米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直尺和彩笔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条线段,并标出它的两个端点和长度。

2. 用直尺量一量教室的长度,然后用厘米或者米作为单位来表示。

作业答案:1. 略2. 教室的长度是10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线段的概念和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对长度的测量还有些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课间活动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间活动》的第3课时。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场景:一个是买水果,一个是分糖果。

通过这两个场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水果模型、糖果模型。

2. 学具:练习本、笔、水果图片、糖果图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游戏“点名回答”来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

问题可以是关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谁能说出三种水果的名字?”、“谁能说出三种糖果的名字?”等。

2. 引入新课(10分钟)教师出示水果模型和糖果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如果我们要买这些水果和糖果,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尝试使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3. 讲解与练习(10分钟)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加减法的意义。

例题1:小明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例题2:小明有5个糖果,他给了小明3个糖果,小明还剩下几个糖果?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答例题,并尝试解答类似的题目。

4.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份练习本。

每组需要根据题目要求,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可以是:“小明有3个苹果,他又买了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等问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减法的意义加法:将两个数合并在一起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例题:1. 小明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解答:3 + 2 = 52. 小明有5个糖果,他给了小明3个糖果,小明还剩下几个糖果?解答:5 3 = 2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2个苹果,他又买了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答案:2 + 3 = 52. 题目:小明有6个糖果,他给了小红3个糖果,请问小明还剩下几个糖果?答案:6 3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间活动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间活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四章“我们的校园”中的课间活动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校园中的课间活动,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课间活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情境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校园图片、课间活动场景图片、数学卡片等。

2. 学具:学生手册、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校园中的课间活动。

让学生分享自己校园中的课间活动,激发学生对课间活动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中的课间活动,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课间活动对我们的校园生活有什么意义吗?”让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

4. 成果分享: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5. 课堂练习:发放数学卡片,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课间活动场景,并回答相关问题。

例如:“这张卡片上有多少人?他们在做什么?这个活动需要多少道具?”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题“课间活动”和主要内容“观察、描述、思考、解决问题”。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课间活动,用彩笔描绘出来,并写上相关描述。

2. 作业答案:根据学生的描绘和描述,判断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课间活动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将实际情境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校园、家庭和社区中观察和思考课间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间活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课间活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5.创意题:请学生设计一个课间活动,旨在提高同学们的时间利用效率和增加乐趣。作业中需要包含活动名称、目标、内容和方法。
示例答案:
1.实践题答案:
家庭活动:吃饭
开始时间:18:00
结束时间:18:30
活动时长:30分钟
2.思考题答案:
我计划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时间,例如在课间活动时完成作业或阅读书籍,确保课间时间不被浪费。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时间记录和珍惜时间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时间记录和珍惜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时间认识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课间活动》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形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数学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和道德素养四个方面展开。
1.数学素养:通过观察和记录课间活动的时间,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表,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素养:在观察和记录时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时间记录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时间记录和珍惜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1.时间的认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二套)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二套)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二套)目录: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一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汇总二二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节《课间活动》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对2和5的乘法口诀进行复习巩固,在上两节课学习了2和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材首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课间活动”这一内容,进一步复习巩固了2、5的乘法口诀.然后再练一练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题目,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初步地灵活运用到生活情境中,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4.体验数学语言简练的特点,提高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合作学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谈话:淘气、笑笑学校的课间活动可精彩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学校课间活动大家都在干什么?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淘气、笑笑学校的操场去参观吧!(板书课题——课间活动)1.参观课间活动,发现、汇报数学信息.(1)课件出示课间活动主题图,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有序观察.(2)学生观察后指名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叙述语言要完整.(奖励叙述语言完整简练的孩子,引导学生模仿叙述.)(3)师整理学生汇报信息到课件.2.设疑激趣,图式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1)课件出示整理好的课间活动中的数学信息.谈话:我们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多不多?老师课件的这一页几乎都记不下了,智慧老人说他有更好的办法记录这些数学信息,又快又省力.你们想不想看发看智慧老人的方法?(2)课件出示算式5×2,提问: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板书:2个5,5个2.谈话:这个乘法算式就是智慧老人的记录,你知道智慧老人记录的是图中的什么数学信息吗?在图中找一找.指名汇报,集体交流.课件演示 5×2可以表示的3个图中的数学信息.谈话,既然5×2可以表示2个5也可以表示5个2,那智慧老人用5×2来表示图中的这三个数学信息,可不可以?用字来表示这3个数学信息需要好多字,智慧老人却只用了一个乘法算式就把它们都表示了出来,你觉得那种方法更省时省力?小结:乘法算式也是一种语言,它是一种数学语言,不光能能省时省力的记录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还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呢,你想不想用数学语言来解决一下淘气学校操场上的问题?(3)解决问题A.说一说,算一算.谈话:淘气学校操场上打乒乓球的同学间就藏着一个问题,你能用乘法算式解指名说算式,再说一说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套圈游戏同学间也藏着一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指名列式,说一说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可以用乘法来解决?表扬鼓励学生.B.继续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盆花?谈话,激发学生继续解决问题的欲望,智慧老人说,淘气操场上还藏着一个更难的问题,你有信心解决它吗?课件出示图及问题:一共有多少盆花?这个问题能解决吗?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答出乘加、乘减的方法后,教师提问:这个问题只用乘法解决可以吗?乘法只能解决哪一类问题?(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谈话:乘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它只能解决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有时候要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还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或减法.灵活的运用你学过的所有的数学方法,你解决问题的本领会更强!C.拓展发散.刚才我们说到乘法是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一种数学方法,我们用它解决了淘气学校操场上的许多问题,你们自己课间活动中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呢?指名汇报,交流.三、巩固练习,提高用口诀计算的能力.教师谈话,激发练习兴趣.智慧老人看到大家乘法的意义学的都很好,他还想知道谁能算的更准确更快?让我们开展一次比赛,给智慧老人展示一下自己计算的能力,好不好?1.同桌比赛,完成数学书35页第2题,算一算.开火车汇报,先读算式,再说出计算用到的口诀.2.第3题,在圆圈里填上“>”“<”或“=”.3.淘气考考你35页第1题.观察,先说说哪一个问题和其他问题不一样,再解决.5.笑笑考考你.35页第4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再根据所求问题解答.四、全课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课间活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汇总二二1、树上有52只桃子,摘掉一些后还剩下19只,一共摘掉了多少只桃子?2、老师有30本数学书,分给8个人,每人分了3本,现在老师还有几本数学书?3、马路上每隔8米挂一盏彩灯,6盏彩灯共相隔多少米长?4、有桔子8只,苹果的只数是桔子的3倍,苹果有多少只?苹果比桔子多几只?5、教室图书架上有科技书4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5倍,两种书共有多少本?6、小胖看一本文艺书,每天看5页,看了一周后,还剩下18页,这本文艺书有多少页?7、鱼缸里有红金鱼7条,花金鱼和黑金鱼的条数都和红金鱼同样多,鱼缸里三种鱼共有多少条?8、苹果有9箱,桔子的箱数是苹果的3倍,桔子有几箱?9、小丁丁有2支笔,小巧、小亚、小胖也都各有2支笔,他们一共有几支笔?10、一根电线剪成4段,每段长8米,这根电线长多少米?11、(1、)8个2连加和是几?(2、)6的4倍是几?12、(1、)7与5的和是多少?(2、)7与5相乘是几?13、一盒铅笔有6支,4盒有几支?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支?14、图书馆有50本书,每人借4本,9人共借了多少本?图书馆还剩下多少本书?。

5.3《课间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5.3《课间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5.3《课间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当我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们充满期待的眼神,我知道他们已经准备好迎接今天的课间活动了。

我拿着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心中充满了教学的热情。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5.3课《课间活动》。

我们将通过这个课题,让学生们掌握如何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卡片、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一个学生在课间活动时买了一瓶饮料,然后又买了一块饼干,他会问你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尝试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接着,我会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加法知识来解决。

在学生们掌握了加法之后,我会引入减法,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减法。

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将一些典型的例题和运算规则板书出来,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课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运算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比如,让学生们计算一些购物场景下的价格问题,或者计算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有一些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

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这就是我对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3课《课间活动》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 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 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课间活动∣北师大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课间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1.数学拼图活动目的通过拼图让学生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培养孩子的数学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准备一组数学拼图,学生人均一份。

活动流程1.让学生将一堆分散的数字拼成有序的数字,如1到10。

2.老师可在黑板上出示数字,让学生将数字拼出来。

3.考察学生对数字大小顺序的掌握情况。

2.数学接龙活动目的通过数学接龙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口算能力。

活动准备黑板、粉笔。

活动流程1.由老师先报出数字,要求学生根据算式规则将数字与算式接龙。

2.例如,老师报出“2”,学生可以接“6÷3”、“4-2”等计算题。

3.由学生依次接龙,如果某个学生接错则出局。

4.最后,剩下的学生在黑板上依次将自己的算式报出。

3.数学趣味游戏活动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迅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棋盘、骰子、棋子。

活动流程1.由学生分组,每组4人。

2.每组轮流掷骰子,按数字移动棋子,落在格子上需要回答对应的计算题目才能得分。

3.完成所有题目的组获胜。

三、注意事项1.活动时不可大声喧哗,保持安静,不打扰到其他班级的上课。

2.师生之间做好相互配合,协商好任务分工,互相帮助。

3.按照时间规定严格执行各种活动,保证活动进度和活动质量的平衡。

4.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游戏,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通过本课程的数学课间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增强了对数字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美妙魅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时《课间活动》优秀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时《课间活动》优秀教案

《课间活动》教学简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场景,进一步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划,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创设情境。

课间活动时间到了,快来操场上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吧!2.寻找信息。

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图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3.提出问题。

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问题: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1.独立思考,看一看,说一说。

(1)一共有多少个男生在拔河?(2)操场上一共有多少面红旗?(3)手上一共有多少面红旗?2.说一说,算一算?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一共有多少盆花?(1)看一看,说一说。

引导学生找数学信息,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2)算一算,说一说。

引导学生算一算并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根据除法算式的例子,说出自己分香蕉的过程并用除法表示。

4.在你的课间活动中找一找,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活动经验说一说并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运用5×2解决的问题吗?。

课间活动-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课间活动-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课间活动-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课程背景在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中,一共有十二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到第十一单元的内容都比较复杂,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逐步学习和掌握。

但是,在接近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课间活动来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班级凝聚力。

本篇教案主要介绍一些适合课间活动的数学小游戏,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巩固数学知识;2.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如何玩小游戏,然后让他们自己分成小组来玩。

每个小组可以选出一名代表来进行比赛,比赛的胜负与积分将直接关系到小组的排名。

游戏一:“完数连线”游戏规则:1.将1-100以内的数写在黑板上,然后挑选出其中的几个完数(即它的因子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将其单独列在左边;2.再将其它的数打乱顺序写在右边;3.每个代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完数的先后顺序将数字连线,同时要快速计算出每个完数的因子和结果,并在答完后大声喊出答案;4.将所有代表的分数相加,得到小组总积分。

游戏二:“乘除加减”游戏规则:1.将随机的数写在黑板上,其中用以选择运算符(加号、减号、乘号、除号);2.每个代表要在表格中填写运算结果,每行四个,答对加一分,答错无分。

在规定时间结束后,将积分加起来,得到小组总积分。

游戏三:“猜数游戏”游戏规则:1.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由老师在他/她的手心里写下两个不同的数。

然后代表必须猜出来两个数分别是什么。

代表猜完后,老师会给出一些提示,让代表有机会再次猜测;2.在规定时间结束后,积分最高的三组可以进入下一轮比赛;3.在下一轮比赛中,代表需要在时间内完成口算题,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结束语以上是三个适合课间活动的数学小游戏。

这些游戏可以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希望老师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小游戏,在课堂中发挥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间活动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间活动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
课间活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2、初步碰触乘加排序,培育学生初步的观测、想象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乘加计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工作: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
课件出具:教材第34页情境图
师: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抽生答。

二、独立自主探究
1、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
师:在同学们辨认出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后,能够说道说道5×2这个乘法算式能够化解操场的哪些问题吗?
生1:可以表示一共有多少面彩旗。

生2:也可以表示有多少名同学在拔河。

2、说一说,算一算。

课件出具:教材第34页套圈图
师:你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吗?抽生答
3、一共存有多少盆花?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到哪里存有花掉。

怎么排序一共存有多少盆花呢?小组讨论顺利完成,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综合的乘加算式,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从从中你还发现
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答?
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和机会,展开充份的交流。

教师必须及时地给与评测、引导。

三、总结提高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练习设计:教材第35页
1。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课间活动》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课间活动》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课间活动》教案第一篇: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课间活动》教案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课间活动内容:课本第34——35页。

教学目标:1、巩固5的乘法口诀,能够用5、2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比较算式与数或算式与算式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5、2的乘法口诀,应用5、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练一练”中的第4题。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

1、绘声绘色地讲童话故事。

2、出示主题图。

比赛前,先带领学生复习5的乘法口诀。

二、摘桃比赛。

1、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大毛和二毛到台前比赛。

其余学生在书上写得数,跟同桌分别从两边算起,进行比赛。

2、每位同学与同桌交换“登山位置”,再比赛一次。

三、介绍乘法口诀。

让学生谈谈比赛的体会。

师介绍:“乘法口决”是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读起来很顺口,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自由读教材第35页”的内容,相互交流体会。

学生由此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从中领略到数字的美,同时进行民族自尊、自强的教育。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4题。

1、第1题。

(1)读懂题目要求,看懂两幅图的图意。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交流与订正答案。

2、第3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口头解答或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3)交流。

3、第4题。

(1)读懂题意。

(2)独立思考。

(3)小组内讨论。

(4)统一认识。

五、小结:学生在小组内谈体会和收获。

六、作业。

第35页第2题。

第二篇: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课间活动》教案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课间活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并能准确地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竞赛、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和主动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灵活解决实际力。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5章《5.3 课间活动》教学设计 教案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5章《5.3 课间活动》教学设计 教案
同桌互说。
班级交流。有3个球台,每个球台2人,有3个2,3x2=6(人)。有3组同学玩套圈游戏,每组5人,有3个5,5x3=15(人)。
3.一共有多少盆花?
先在图中找一找,哪里摆着花,怎么摆的。指名说说:一共摆着4组花盆,其中3组都是每组5盆,另一组有3盆。
思考:一共有多少盆花?怎么计算?(如果学生计算有困难,教师可以提示:有几个5,几个3,3个5怎么列式,1个3怎么列式?)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5x2可以表示一共有多少面彩旗。(根据学生回答,同时课件出示彩旗图片)操场两边各有5面彩旗,一共有多少面彩旗?有几个5,可以怎么算?(大部分学生可能直接用乘法计算,也有少数可能用5+5计算。)
学生独立口算,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用了什么乘法口诀。(二五一十)
5x2还可以表示什么?
4.在你的课间活动中找一找,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找课间列队做操,每行5人,有6行;或跳绳、跳校园集体舞,每组几人,有几组,等等。
独立思考,选择一个问题解答,写出算式说一说用到什么口诀,再同桌互说。全班交流时,选择本校课间活动时必做的活动或游戏说一说,算一算。
5.小结:学会了乘法口诀,能使计算得又对又快,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
2.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2题。
同桌比赛,扮演两只小猴,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先摘到桃子。填完后互换批改,再全班订正。可以让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用到了什么口诀,训练学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课间活动
1. 5x2=10
2. 2x3=63x5=15

《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3课时课间活动·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本课的教育对象是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能够在情境图中寻找数学信息,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法口诀计算,但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仍有待提升,比如通过乘法算式找情景图中有关的数学信息或灵活运用学过的所有方法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等能力上急需提高。

二、教学目标1.巩固2 和5 的乘法口诀,并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巩固 2 和 5 的乘法口诀,并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课间活动时,你们都在做什么呢?玩的开心吗?学生分享课间活动,老师认真聆听。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的是多才多艺呢!那么,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看看育英小学的小朋友们,他们的课间活动。

师:你想知道他们在玩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中的情境图)同学们快看,他们在操场上玩的多高兴呀。

但他们也告诉我,照片里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找出来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课间活动)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课间活动都做些什么,引入情境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与同伴交流一下吧。

学生汇报交流发现的信息。

生1:操场四个角都有树,每个角上有 5 棵。

生2:操场左右两侧各有5面红旗。

生3:操场前后都摆着花,共有4组,其中3组都是5盆,另外一组有3盆。

生4:有2组男生在进行拔河比赛,每组有5名男生。

生5:有3组同学在玩套圈游戏,每组有5名同学。

生6:有3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有2名同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间活动》教学活动设计
执教人:张越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节《课间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对2和5的乘法口诀进行复习巩固,在上两节课学习了2和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材首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课间活动”这一内容,进一步复习巩固了2、5的乘法口诀。

然后再练一练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题目,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初步地灵活运用到生活情境中,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与式的对
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体验数学语言简练的特点,提高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谈话:淘气、笑笑学校的课间活动可精彩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学校课间活动大家都在干什么?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淘气、笑笑学校的操场去参观吧!
(板书课题——课间活动)
二、新授
1.参观课间活动,发现、汇报数学信息。

(1)课件出示课间活动主题图,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有序观察。

(2)学生观察后指名汇报。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叙述语言要完整。

(奖励叙述语言完整简练的孩子,引导学生模仿叙述。


(3)师整理学生汇报信息到课件。

2.设疑激趣,图式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

(1)课件出示整理好的课间活动中的数学信息。

谈话:我们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多不多?老师课件的这一页几乎都记不下了,智慧老人说他有更好的办法记录这些数学信息,又快又省力。

你们想不想看发看智慧老人的方法?
(2)课件出示算式5×2,
提问: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板书:2个5,5个2。

谈话:这个乘法算式就是智慧老人的记录,你知道智慧老人记录的是图中的什么数学信息吗?在图中找一找。

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课件演示 5×2可以表示的3个图中的数学信息。

谈话,既然5×2可以表示2个5也可以表示5个2,那智慧老人用5×2来表示图中的这三个数学信息,可不可以?用字来表示这3个数学信息需要好多字,智慧老人却只用了一个乘法算式就把它们都表示了出来,你觉得那种方法更省时省力?
小结:乘法算式也是一种语言,它是一种数学语言,不光能能省时省力的记录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还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呢,你想不想用数学语言来解决一下淘气学校操场上的问题?
(3)解决问题
A.说一说,算一算。

谈话:淘气学校操场上打乒乓球的同学间就藏着一个问题,你能用乘法算式解决它吗?
指名说算式,再说一说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可以用乘法来解
决?
套圈游戏同学间也藏着一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指名列式,说一说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表扬鼓励学生。

B.继续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盆花?
谈话,激发学生继续解决问题的欲望,智慧老人说,淘气操场上还藏着一个更难的问题,你有信心解决它吗?
课件出示图及问题:一共有多少盆花?
这个问题能解决吗?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适时引导。

学生答出乘加、乘减的方法后,教师提问:
这个问题只用乘法解决可以吗?乘法只能解决哪一类问题?
(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


谈话:乘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它只能解决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有时候要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还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或减法。

灵活的运用你学过的所有的数学方法,你解决问题的本领会更强!
C.拓展发散。

刚才我们说到乘法是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一种数学方法,我们用它解决了淘气学校操场上的许多问题,你们自己课间活动中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呢?
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提高用口诀计算的能力。

教师谈话,激发练习兴趣。

智慧老人看到大家乘法的意义学的都很好,他还想知道谁能算的更准确更快?让我们开展一次比赛,给智慧老人展示一下自己计算的能力,好不好?
1.同桌比赛,完成数学书35页第2题,算一算。

开火车汇报,先读算式,再说出计算用到的口诀。

2.第3题,在圆圈里填上“>”“<”或“=”。

3.淘气考考你
35页第1题。

观察,先说说哪一个问题和其他问题不一样,再解决。

5.笑笑考考你。

35页第4题。

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再根据所求问题解答。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间活动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