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理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 香农(Shannon)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 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
➢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
C = W log2(1+S/N) b/s
▪ 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 ▪ 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 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双绞线
卫星
光纤
同轴电缆
地面微波
海事 调幅 无线电 无线电
调频 移动 无线电 无线电
电视
波段
LF MF HF VHF UHF SHF EHF THF
30
1.导引传输媒体
(1)双绞线
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在一起,然后用规则的方法 绞合(twist)起来就构成了双绞线。
从用户电话机到交换机的这段线称为用户线或用户环路 (subscriber loop)。
输入脉冲
单模光纤
输出脉冲
42
图2-13 四芯光缆剖面的示意图
29
图2-5是电信领域使用的电磁波的频谱。
f (Hz) 100 102 104 106 108 1010 1012 1014 1016 1018 1020 1022 1024
无线电 微波
红外线
X射线
射线
可见光 紫外线
f (Hz)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多模光纤:只要从纤芯中射到纤芯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某一 个临界角度,就可产生全反射。因此,可以存在许多条不同角度入 射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 (如下页图 所示)。
多模光纤
输出脉冲
41
➢ 单模光纤:若光纤的直径减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则光纤 就像一根波导那样,它可使光线一直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 多次反射。 (如下页图 所示)。
在传输基带数字信号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编码方法。如曼彻斯特 (Manchester)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36
② 75 同轴电缆
75 同轴电缆又称为宽带同轴电缆。 在计算机通信中,“宽带系统” 是指采用了频分复用和模拟传输技术的同轴电缆网络。
一般采用双电缆系统和单电缆系统的方式进行连接。 ③93 同轴电缆
源系统
传输系统
目的系统
输 源点 入 信 息
输 发送器 发送的
传输 系统
接收的 接收器
入
信号
信号
数
码元传输速率受
据
奈氏准则的限制
信息传输速率受
香农公式的限制
终点
输
输
出
出
数
信
据
息
25
(4) 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物理连接上的传输方式,即一个比特一个比特 地按照时间顺序传输。 并行传输:采用多个比特同时传输的方式(计算机内部)。
频率(Hz)
➢ 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 2 个码 元。
➢ Baud 是波特,是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1 波特为每秒传送 1个 码元(码元/秒) 。
18
另一种形式的奈氏准则
理想带通特性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W Baud
W 是理想带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Hz)
不能通过
0
能通过 W (Hz)
公用电话网
源系统
传输系统
模拟信号 数字比特流 正文
调制解调器 PC 机 目的系统
输 源点 输 发送器
发送
传输 系统
入
入
的信号
信
数
息
据
接收
接收器 输
终点
输
的信号
出
出
数
信
据
息
6
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① 源站。 ② 发送器。 目的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① 接收器。 ② 目的站。
26
(4) 传输方式
➢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 向的交互。
➢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 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 接收信息
27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33
(3)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单股实心线或多股绞合线)、绝缘层、 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也可以是单股的)以及保护塑料外层所组 成(参见下页图)。
34
同轴电缆
绝缘保护套层 外导体屏蔽层
绝缘层 内导体
35
通常按特性阻抗数值的不同,将同轴电缆分为三类: ① 50 同轴电缆:又称为基带同轴电缆。
38
➢基本原理
光线在光纤中的折射
包层
纤芯
折射角
入射角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纤芯 (高折射率的媒体)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39
➢基本原理
图2-11画出了光波在纤芯中传播的示意图。
低折射率 (包层)
高折射率 (纤芯)
光线在纤芯中传输的方式是不断地全反射
40
➢光纤类别: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
输入脉冲
➢ 码元传输的速率越高,或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在信道的 输出端的波形的失真就越严重。
下页图给出了一个数字信号通过实际的信道和质量很差的 信道时的输出波形。
15来自百度文库
失真不严重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输入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波形 (失真不严重)
失真严重
质量很差的信道
输入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波形 (失真严重) 16
下页图是无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的示意图。
31
(2)双绞线的比较
无屏蔽双绞线 UTP
屏蔽双绞线 STP
聚氯乙烯 套
绝缘层
铜线
层
聚氯乙烯 套层
常
类别
带宽
典型应用
用
3
16MHZ
低速网络;模拟电话
双
4
20MHZ
短距离的10BASE-T以太网
绞
5
100MHZ
10BASE-T以太网;某些100BASE-T快速以太网
10
①常用编码方式
01110001 归零制
不归零制
曼彻斯特 差分
曼彻斯特
11
基带(baseband)信号和带通(band pass)信号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 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往往包含有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有直流成分,而许多信 道并不能传输这种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因此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 调制(modulation)。
调相(PM) :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即相移键 控PSK (Phase-Shift Keying)。
13
②基本调制方法
基带信号 0 1 0 0 1 1 1 0 0 调幅 调频 调相
14
(3) 信道的极限容量
➢ 任何实际的信道都不是理想的,在传输信号时会产生各种 失真以及带来多种干扰。
7
几个术语
指话音、文字、 图像和视频等。
➢ 数据(data)——运送消息的实体,有意义的符号序列。 ➢ 信号(signal)——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信号”(analogous)——连续变化的。 “数字信号”(digital)——取值是离散数值。 ➢ 调制——把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 解调——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的过程。
S/N为信噪比
22
香农公式表明
➢ 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S/N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 率就越高。
➢ 信噪比为S/N,一般用分贝(dB)作为度量单位。 信噪比(dB)=10log10(S/N)
➢ 当S/N=10时,信噪比为10 dB; ➢ 当S/N=1000时,信噪比为30 dB;
23
香农公式表明
93 同轴电缆也是基带同轴电缆,物理结构类似于50 细同轴电缆。
37
(4)光纤
光纤通常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主要由纤芯和包层 构成双层通信圆柱体。纤芯很细,其直径只有8 ~ 100 m。正 是这个纤芯用来传导光波。包层较纤芯有较低的折射率。
当光线从高折射率的媒体射向低折射率的媒体时,其折射角将 大于入射角(如下页图所示)。
原因
➢ 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 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的问题,使接收端对 码元的正确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17
奈氏(Nyquist)准则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2W Baud
W 是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Hz)
能通过
0
W (Hz)
不能通过
第2章 物 理 层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重点) 信道复用技术 数字传输系统 互联网接入技术
1
1
重点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信道复用技术 互联网接入技术
难点
互联网接入技术
2
2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重点: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难点:信道的极限容量。
➢ 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 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 若信道带宽 W 或信噪比 S/N 没有上限(当然实际信道不可能 是这样的),则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也就没有上限。
➢ 实际信道上能够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要比香农的极限传输速 率低不少。
24
奈氏准则和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作 用范围
3
1. 物理层基本概念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 些特性,即: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 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 围。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 种意义。
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 序。
①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 一端(T568B) :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另一端(T568B) :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②将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相连 一端(T568B) :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另一端(T568A) :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4
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两个PC机经过普通电话机的连线,再经过公用电话网 进行通信。如图2-1所示,一个数据通信系统
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
• 源系统(或发送端) • 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 • 目的系统(或接收端)
5
数据通信系统
数字比特流 模拟信号
正文 PC 机
调制解调器
带通信号(在计算机网络中常叫做宽带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 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12
②基本调制方法
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即幅移键控 ASK (Amplitude-Shift Keying)。
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即频移键控 FSK (Frequency-Shift Keying)
8
(2) 编码与调制
通常人们将数字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编码(coding); 而将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modulation)。
9
①常用编码方式
归零制:正脉冲代表1,负脉冲代表0。 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1,负电平代表0。 曼彻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心的上跳变代表0,位周期中心的下跳 变代表1。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一位的中心处始终都有跳变。位开始边 界有跳变代表0,而位开始边界没有跳变代表1。
重点:导引型传输媒体和非导引型传 输媒体
28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它就是数据传输系统中 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
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导引传输媒体和非导引传输媒体。 导引型传输媒体指固定媒体(铜线或光纤),非导引型媒体常 称为无线传输。图2-5是电信领域使用的电磁波的频谱。
不能通过
频率(Hz)
➢ 每赫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 1 个码元。
19
要强调以下两点
➢ 实际的信道所能传输的最高码元速率,要明显地低于奈氏 准则所给出的上限数值。
➢ 波特(Baud)和比特(bi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每秒传多少个码元)。码 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 比特是信息量的最小单位。
线
5E-超5
100MHZ
100BASE-T快速以太网;
的
类
某些1000BASE-T吉比特以太网
类
6
250MHZ
1000BASE-T吉比特以太网;ATM网络
别
7
600MHZ
只使用STP,可用于10吉比特以太网
屏蔽层
铜线
绝缘层
绞合度不同的双绞线
32
在利用RJ45的双绞线制作网线时,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的网线两端 的排列方式:
20
要注意
➢ 信息的传输速率“比特/秒”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在数量 上却有一定的关系。
➢ 若 1 个码元只携带 1 bit 的信息量,则“比特/秒”和“波特” 在数值上相等。
➢ 若 1 个码元携带 n bit 的信息量,则
M Baud 的码元传输速率所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为 M n b/s。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 香农(Shannon)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 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
➢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
C = W log2(1+S/N) b/s
▪ 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 ▪ 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 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双绞线
卫星
光纤
同轴电缆
地面微波
海事 调幅 无线电 无线电
调频 移动 无线电 无线电
电视
波段
LF MF HF VHF UHF SHF EHF THF
30
1.导引传输媒体
(1)双绞线
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在一起,然后用规则的方法 绞合(twist)起来就构成了双绞线。
从用户电话机到交换机的这段线称为用户线或用户环路 (subscriber loop)。
输入脉冲
单模光纤
输出脉冲
42
图2-13 四芯光缆剖面的示意图
29
图2-5是电信领域使用的电磁波的频谱。
f (Hz) 100 102 104 106 108 1010 1012 1014 1016 1018 1020 1022 1024
无线电 微波
红外线
X射线
射线
可见光 紫外线
f (Hz)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多模光纤:只要从纤芯中射到纤芯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某一 个临界角度,就可产生全反射。因此,可以存在许多条不同角度入 射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 (如下页图 所示)。
多模光纤
输出脉冲
41
➢ 单模光纤:若光纤的直径减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则光纤 就像一根波导那样,它可使光线一直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 多次反射。 (如下页图 所示)。
在传输基带数字信号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编码方法。如曼彻斯特 (Manchester)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36
② 75 同轴电缆
75 同轴电缆又称为宽带同轴电缆。 在计算机通信中,“宽带系统” 是指采用了频分复用和模拟传输技术的同轴电缆网络。
一般采用双电缆系统和单电缆系统的方式进行连接。 ③93 同轴电缆
源系统
传输系统
目的系统
输 源点 入 信 息
输 发送器 发送的
传输 系统
接收的 接收器
入
信号
信号
数
码元传输速率受
据
奈氏准则的限制
信息传输速率受
香农公式的限制
终点
输
输
出
出
数
信
据
息
25
(4) 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物理连接上的传输方式,即一个比特一个比特 地按照时间顺序传输。 并行传输:采用多个比特同时传输的方式(计算机内部)。
频率(Hz)
➢ 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 2 个码 元。
➢ Baud 是波特,是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1 波特为每秒传送 1个 码元(码元/秒) 。
18
另一种形式的奈氏准则
理想带通特性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W Baud
W 是理想带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Hz)
不能通过
0
能通过 W (Hz)
公用电话网
源系统
传输系统
模拟信号 数字比特流 正文
调制解调器 PC 机 目的系统
输 源点 输 发送器
发送
传输 系统
入
入
的信号
信
数
息
据
接收
接收器 输
终点
输
的信号
出
出
数
信
据
息
6
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① 源站。 ② 发送器。 目的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① 接收器。 ② 目的站。
26
(4) 传输方式
➢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 向的交互。
➢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 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 接收信息
27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33
(3)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单股实心线或多股绞合线)、绝缘层、 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也可以是单股的)以及保护塑料外层所组 成(参见下页图)。
34
同轴电缆
绝缘保护套层 外导体屏蔽层
绝缘层 内导体
35
通常按特性阻抗数值的不同,将同轴电缆分为三类: ① 50 同轴电缆:又称为基带同轴电缆。
38
➢基本原理
光线在光纤中的折射
包层
纤芯
折射角
入射角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纤芯 (高折射率的媒体)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39
➢基本原理
图2-11画出了光波在纤芯中传播的示意图。
低折射率 (包层)
高折射率 (纤芯)
光线在纤芯中传输的方式是不断地全反射
40
➢光纤类别: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
输入脉冲
➢ 码元传输的速率越高,或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在信道的 输出端的波形的失真就越严重。
下页图给出了一个数字信号通过实际的信道和质量很差的 信道时的输出波形。
15来自百度文库
失真不严重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输入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波形 (失真不严重)
失真严重
质量很差的信道
输入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波形 (失真严重) 16
下页图是无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的示意图。
31
(2)双绞线的比较
无屏蔽双绞线 UTP
屏蔽双绞线 STP
聚氯乙烯 套
绝缘层
铜线
层
聚氯乙烯 套层
常
类别
带宽
典型应用
用
3
16MHZ
低速网络;模拟电话
双
4
20MHZ
短距离的10BASE-T以太网
绞
5
100MHZ
10BASE-T以太网;某些100BASE-T快速以太网
10
①常用编码方式
01110001 归零制
不归零制
曼彻斯特 差分
曼彻斯特
11
基带(baseband)信号和带通(band pass)信号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 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往往包含有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有直流成分,而许多信 道并不能传输这种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因此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 调制(modulation)。
调相(PM) :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即相移键 控PSK (Phase-Shift Keying)。
13
②基本调制方法
基带信号 0 1 0 0 1 1 1 0 0 调幅 调频 调相
14
(3) 信道的极限容量
➢ 任何实际的信道都不是理想的,在传输信号时会产生各种 失真以及带来多种干扰。
7
几个术语
指话音、文字、 图像和视频等。
➢ 数据(data)——运送消息的实体,有意义的符号序列。 ➢ 信号(signal)——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信号”(analogous)——连续变化的。 “数字信号”(digital)——取值是离散数值。 ➢ 调制——把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 解调——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的过程。
S/N为信噪比
22
香农公式表明
➢ 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S/N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 率就越高。
➢ 信噪比为S/N,一般用分贝(dB)作为度量单位。 信噪比(dB)=10log10(S/N)
➢ 当S/N=10时,信噪比为10 dB; ➢ 当S/N=1000时,信噪比为30 dB;
23
香农公式表明
93 同轴电缆也是基带同轴电缆,物理结构类似于50 细同轴电缆。
37
(4)光纤
光纤通常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主要由纤芯和包层 构成双层通信圆柱体。纤芯很细,其直径只有8 ~ 100 m。正 是这个纤芯用来传导光波。包层较纤芯有较低的折射率。
当光线从高折射率的媒体射向低折射率的媒体时,其折射角将 大于入射角(如下页图所示)。
原因
➢ 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 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的问题,使接收端对 码元的正确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17
奈氏(Nyquist)准则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2W Baud
W 是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Hz)
能通过
0
W (Hz)
不能通过
第2章 物 理 层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重点) 信道复用技术 数字传输系统 互联网接入技术
1
1
重点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信道复用技术 互联网接入技术
难点
互联网接入技术
2
2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重点: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难点:信道的极限容量。
➢ 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 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 若信道带宽 W 或信噪比 S/N 没有上限(当然实际信道不可能 是这样的),则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也就没有上限。
➢ 实际信道上能够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要比香农的极限传输速 率低不少。
24
奈氏准则和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作 用范围
3
1. 物理层基本概念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 些特性,即: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 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 围。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 种意义。
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 序。
①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 一端(T568B) :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另一端(T568B) :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②将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相连 一端(T568B) :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另一端(T568A) :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4
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两个PC机经过普通电话机的连线,再经过公用电话网 进行通信。如图2-1所示,一个数据通信系统
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
• 源系统(或发送端) • 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 • 目的系统(或接收端)
5
数据通信系统
数字比特流 模拟信号
正文 PC 机
调制解调器
带通信号(在计算机网络中常叫做宽带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 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12
②基本调制方法
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即幅移键控 ASK (Amplitude-Shift Keying)。
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即频移键控 FSK (Frequency-Shift Keying)
8
(2) 编码与调制
通常人们将数字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编码(coding); 而将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modulation)。
9
①常用编码方式
归零制:正脉冲代表1,负脉冲代表0。 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1,负电平代表0。 曼彻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心的上跳变代表0,位周期中心的下跳 变代表1。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一位的中心处始终都有跳变。位开始边 界有跳变代表0,而位开始边界没有跳变代表1。
重点:导引型传输媒体和非导引型传 输媒体
28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它就是数据传输系统中 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
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导引传输媒体和非导引传输媒体。 导引型传输媒体指固定媒体(铜线或光纤),非导引型媒体常 称为无线传输。图2-5是电信领域使用的电磁波的频谱。
不能通过
频率(Hz)
➢ 每赫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 1 个码元。
19
要强调以下两点
➢ 实际的信道所能传输的最高码元速率,要明显地低于奈氏 准则所给出的上限数值。
➢ 波特(Baud)和比特(bi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每秒传多少个码元)。码 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 比特是信息量的最小单位。
线
5E-超5
100MHZ
100BASE-T快速以太网;
的
类
某些1000BASE-T吉比特以太网
类
6
250MHZ
1000BASE-T吉比特以太网;ATM网络
别
7
600MHZ
只使用STP,可用于10吉比特以太网
屏蔽层
铜线
绝缘层
绞合度不同的双绞线
32
在利用RJ45的双绞线制作网线时,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的网线两端 的排列方式:
20
要注意
➢ 信息的传输速率“比特/秒”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在数量 上却有一定的关系。
➢ 若 1 个码元只携带 1 bit 的信息量,则“比特/秒”和“波特” 在数值上相等。
➢ 若 1 个码元携带 n bit 的信息量,则
M Baud 的码元传输速率所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为 M n 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