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头痛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诊治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诊治
▪ D.不能用ICHD-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
前言
▪ 国内针对颈源性头痛诊断的标准为: ▪ A.源于颈部疾患的一处或多处的头面部疼痛,满足C项和D项。 ▪ B.有临床、实验室和/或影像学证据发现能导致头痛的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疾患或损害。 ▪ C.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以证明存在因果关系:
①头痛的出现与颈部疾患或病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密切相关; ②头痛随着颈部疾患或病变的缓解或消失而明显缓解或消失; ③刺激性动作可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和头痛明显加重; ④诊断性神经阻滞后头痛消失。
前言
▪ 诊断标准: ▪ A.任何头痛符合诊断C; ▪ B.有临床、实验室和/或影像学证据发现能导致头痛的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疾患或损害; ▪ C.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以证明存在因果关系:
①头痛的出现与颈部疾患或病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密切相关; ②头痛随着颈部疾患或病变的缓解或消失而明显缓解或消失; ③刺激性动作可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和头痛明显加重; ④诊断性封闭颈部结构或其神经阻滞后头痛消失;
▪ 也就是说,三叉神经和C1~C3脊神经的感觉纤维在三叉颈神经核团 汇聚。这使得来自头部和颈部的感觉传入纤维可以激活该核团内相同 的二级神经元。
▪ 因此,由颈部关节病变不仅可以通过颈段脊神经之间的汇聚,引起头 部颈段脊神经支配区域(如枕区及耳)的疼痛;
▪ 还可以通过颈段脊神经与三叉神经痛觉传导通路的汇聚引起头部三叉 神经分布区域(如额区来自眶周区域)的疼痛。谢谢观看
鉴别诊断
▪ 应和下列继发性头痛相鉴别: 1.外伤后头痛,根据病史结合头颅MRI和CT可以鉴别。 2.血管源性头痛,如卒中后头痛、血管瘤头痛和高血压头痛等,根据相关临床表现, 结合头颅MRI/MRA和CT/CTA、血管造影等可以鉴别。 3.颅内感染引起的头痛,往往有畏寒、发热等感染性征象,血常规、血沉等炎性反应 指标,以及脑脊液细菌培养等检查可加以鉴别。 4.肿瘤、炎症等原因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引起剧烈头痛,呈持续性非搏动性,咳嗽 加重,可伴有视乳头水肿和呕吐。

《头痛诊断及鉴别》课件

《头痛诊断及鉴别》课件

头痛的常见原因
总结词
头痛的常见原因有多种,包括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精神压 力等。
详细描述
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生活习惯, 如缺乏睡眠、饮食不规律等;环境因素,如噪音、光线等; 以及精神压力,如焦虑、抑郁等。此外,一些药物和物质也 可能引起头痛。
头痛的症状与表现
总结词
头痛的症状和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头部疼痛、恶心、呕吐等。
详细描述
其他类型头痛的诊断 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 表现和相关检查,如 脑电图、MRI等。
治疗其他类型头痛的 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 非药物治疗。药物治 疗包括针对不同病因 的药物,非药物治疗 包括心理治疗、物理 治疗等。
预防其他类型头痛的 措施因头痛类型而异 ,需根据具体情况采 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头痛诊断及鉴别》ppt课 件
目录
• 头痛概述 • 头痛的诊断 • 头痛的鉴别诊断 • 头痛的治疗与预防 • 头痛的病例分析
01
头痛概述
头痛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头痛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头部疼痛。头痛可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 两类。
详细描述
头痛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头部疼痛,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头痛 的原因多种多样,可大致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两类。原发性头痛是指病因不明的头痛,常见的有偏头 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继发性头痛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如颅内感染、脑出血、颅内肿瘤等 。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原则
针对头痛的病因和症状 ,采用非药物手段进行
治疗。
放松疗法
如深呼吸、冥想等,有 助于缓解紧张性头痛。

《头痛用药指导》课件

《头痛用药指导》课件

痛。
3
按摩头部
轻柔地按摩头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
采取药物治疗4源自缓头痛。如果头痛无法缓解,可考虑使用过敏药、 镇痛药等。
常见的头痛药物
布洛芬
适用于轻至中度头痛,有消炎镇痛作用。
阿司匹林
常用于血管性头痛,可减轻疼痛和预防复发。
扑热息痛
适用于各类头痛,安全性较高。
舒马曲坦
专治偏头痛,缩血管、降低炎症。
用药前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头痛药物之前,请确保了解用药禁忌症、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等,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说明。
头痛预防策略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 度运动有助于预防头痛。
2 减轻压力和焦虑
学会放松技巧,寻找适合 自己的减压方法。
3 避免诱发因素
如饮食诱发、环境刺激等, 尽量避免接触。
常见的头痛类型
紧张性头痛
常见于压力过大、焦虑等情况,通常呈轻至中度。
偏头痛
起因于血管扩张和神经兴奋,常伴随恶心和光、声过敏。
颈源性头痛
源自颈骨、颈椎等部位的问题,通常伴有颈部僵硬。
头痛的治疗方法
1
休息与放松
停止活动,保持室内安静环境,尝试深
应用热敷或冷敷
2
呼吸和冥想。
根据头痛的类型,冷敷或热敷可减轻疼
《头痛用药指导》PPT课 件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不适症状。本课件将为您介绍头痛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 的治疗方法,帮助您快速缓解头痛。
头痛的定义和分类
头痛是指头部疼痛的感觉。根据颅内组织刺激的不同,头痛可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
头痛的常见原因
头痛的常见原因包括紧张性头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鼻窦炎引起的头痛等。

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的诊断 与鉴别诊断
深圳市南山医院疼痛科 肖礼祖
定义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 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 要表现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 牵涉痛:当来源于躯体两个不同部位的初级传入 纤维与脊髓内的同一个二级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时,其中一个部位病变产生的痛觉冲动就可能被 误认为是来源于另一部位的初级神经纤维的传入。 发展历史:1983年到1990年
CDRCS与颈椎病的关系
定义的范围不同:局部及整体(见备注) 与颈型有相似点也有区别点:后者颈部肌肉或 韧带僵硬、纤维化、钙化,有肌肉或韧带的 压痛,小针刀有效。 与神经根型的关系:相同点:横突处压痛;不 同点:前者为干性症状,后者为神经根性症 状(包括前根),有腱反射异常。
枕神经痛

英文表达:
符合以上疼痛特征者, 可诊断为本病。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NSAIDS药物及物理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枕部神经受伤害时:行枕神经注射治疗 颈椎小关节受伤时:小关节阻滞术 颈椎间盘病变:射频或消融术或椎体融合术 颈部肌肉因素:局部注射或肉毒素注射 外周神经电刺激

诊断标准2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 IHS
II 咽后肌腱炎: 1、有菌或无菌性炎症:如高位椎间盘炎、高 位颈椎退变所致小关节韧带、肌筋膜炎症; 2、肿瘤:如后颅窝肿瘤、高位颈椎肿瘤; 3、外伤:如挥鞭伤、高位颈椎骨折脱位; 4、先天或后天畸形 5、其他:如神经卡压
诊断标准2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 IHS
I 颈椎: i颈部和枕部疼痛,可以放射至额、眶、颞、顶或耳; ii疼痛可被特定的颈部活动或颈部姿势所诱发或加重; iii至少符合以下一项:(1) 颈部被动活动抵抗或受限 (2)颈部肌肉的轮廓、硬度、紧张程度及在主动和 被动活动时的反应性有改变(3)颈部肌肉存在不正 常的压痛。 iv影像学检查颈椎至少符合以下一项:(1)前屈后伸 位异常:(2)曲度异常:(3)骨折、先天异常、骨肿 瘤、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疾病。

疼痛科常见病种PPT课件

疼痛科常见病种PPT课件

常见类型: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2.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 (CRPS) 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概念: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沿周
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皮肤病。好发于 肋间神经,三叉神经,颈部神经,腰骶部。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指带状疱疹的皮疹愈合 后 ,在原来皮疹区的皮下长期存在的剧烈疼痛称为带状疱 疹后神经痛。 临床表现:1.疼痛,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 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 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 大多数患者常常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疼痛的部位 一般存在感觉过敏,感觉迟钝,感觉减退。
表现:沿肋间神经走形方向,从背部胸椎至前胸或腹部, 呈半环形,放射性剧痛。疼痛呈持续性浅表刀割样,常有 束带感。
治疗:1.病因治疗 2.药物治疗 3.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 痛点阻滞 4.物理治疗 5.神经毁损
常见类型:1.腰椎间盘突出症 2.急性腰扭伤 3.坐骨神经 痛 4.梨状肌综合征 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6.尾痛症 7.足 跟痛
2.瘢痕:皮疹遗留下来的瘢痕常有色素沉着而且呈黑褐色, 相反也有出现色素脱落斑者。 3.运动麻痹
治疗:1.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曲马多、辣椒 素、神经营养药物 2.神经阻滞 3.神经毁损 4.物理疗法 5.心理治疗 6.其他
不定陈诉综合征 概念:患者具有全身倦怠,疲劳,出汗,下肢无力,眩晕,
3.脊髓型颈椎病:本型较少见,病程较长,呈缓慢进行性
经过。表现为自远端至近端发展的四肢麻木、无力、双腿
发紧、跛行、步态笨拙、束胸感等。一般先由下肢发病渐
至上肢。根据受累椎体束之不同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及

《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ppt课件

《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ppt课件

44(1): 8-19.
2. Cheung R T. Prevalence of migraine, tension-type headache, and other headaches in Hong Kong [J]. Headache, 2000, 40(6): 473-479.
3. Alders E E, Hentzen A, Tan C T. A community-based prevalence study on headache in Malaysia [J]. Headache, 1996, 36(6): 379-384.
4. Kim B K, Chu M K, Lee T G, et al. Prevalence and impact of migraine and tension-type headache in Korea [J]. J Clin Neurol, 2012, 8(3): 204-
211.
ppt课件
2012, 52(4): 582-591.
2. Cheng X. Epidemiologic survey of migraine in six cities of China [J]. Zhonghua Shen Jing Jing Shen Ke Za Zhi, 1990, 23(1): 44-46, 64.
亚洲人群的TTH高发年龄多为中青年
• 我国TTH的高发年龄段为40-49岁,与日本、新加坡研究结果相一

高发年龄
中国研究1
40-49岁
香港研究2
16-35岁
韩国研究3,4
50-59岁
日本研究5
40-49岁
新加坡研究6
30-48岁

推拿学-头痛PPT课件

推拿学-头痛PPT课件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要点一
深入研究推拿治疗头痛的机制
进一步探讨推拿治疗头痛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 加科学的依据。
要点二
提高推拿治疗的标准化程度
制定更加规范的推拿治疗操作标准和程序,提高治疗效果 的稳定性。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 拓展推拿治疗的应用范围:将推拿治疗应用于不 同类型的头痛,探索其在预防和治疗头痛方面的 更多可能性。
头痛的症状与诊断
总结词
头痛的症状多样,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病因会有不同的 表现。诊断头痛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 的辅助检查。
详细描述
头痛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有头部钝痛、搏动性疼痛 、炸裂样疼痛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 状。诊断头痛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 要的辅助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头痛特点、伴随 症状、家族史等信息,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和必要 的辅助检查,如脑电图、头颅CT或MRI等,以明确诊 断和病因。对于不同类型的头痛,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因此正确的诊断是治疗头痛的关键。
禁忌症
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 全、血液系统疾病等的患者不宜进行 推拿治疗。孕妇、婴幼儿及身体极度 虚弱者慎用推拿治疗。
03 头痛的推拿治疗方案
偏头痛的推拿治疗方案
总结词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偏头痛的疼痛和症状。
详细描述
偏头痛的推拿治疗主要针对头部和颈部的穴位进行按摩,如太阳穴、百会穴、 风池穴等,以缓解头痛、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通过推拿手 法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痉挛,减轻对头部的压力。
揉捏法
用双手拇指或食指、中指的 指腹揉捏头痛部位的肌肉, 力度适中,持续数分钟。
推桥法
用双手手掌或指腹自上 而下推桥头部督脉,力 度适中,持续数分钟。

颈源性头痛的健康宣教 (2)

颈源性头痛的健康宣教 (2)
感受和困扰。
04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 惯,如规律的作息、 适量的运动和健康
的饮食等。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
颈椎病:颈椎 1 间盘突出、颈 椎关节错位等
肌肉紧张:颈 2 部肌肉长时间 紧张、疲劳
神经受压:颈 3 椎神经受压, 导致头痛
血管痉挛:颈 4 部血管痉挛, 导致头痛
颈源性头痛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 姿,避免长时间低头
或保持同一姿势
定期进行颈部锻炼, 如颈部操、瑜伽等
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 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避免长时间低头
适当休息:每隔一段 时间,适当休息,放 松颈部肌肉
适当运动:进行适当 的颈部运动,缓解颈 部压力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
01 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
长时间低头、弯腰、驼
背等不良姿势,保持颈
部自然挺直。
02 保持正确的站姿:避免
长时间站立,站立时保
学会缓解压力
01
保持积极心 态:保持乐 观、积极的 心态,避免 过度焦虑和 紧张
02
放松训练: 进行深呼吸、 冥想、瑜伽 等放松训练, 帮助缓解压 力
03
运动锻炼:进 行适当的运动 锻炼,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 有助于缓解压 力
04
社交支持: 与家人、朋 友分享自己 的感受和压 力,寻求支 持和帮助
05
培养兴趣爱好: 培养自己的兴 趣爱好,如阅 读、绘画、音 乐等,有助于 转移注意力, 缓解压力
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01
寻求专业心理医生 的帮助,了解颈源 性头痛的心理原因
和应对方法。
02
参加心理辅导课Leabharlann , 学习如何应对压力、 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第八章头痛PPT课件

第八章头痛PPT课件

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与两次符合B~D项标准的发作 B,先兆至少有下列各项的一种表现,但没有运动无力症状 1、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 2、完全可逆的感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 3、完全可逆的功能障碍 C,至少有下列各项中的两项
1、同向视觉症状或/及单侧感觉症状 2、至少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的过程5分钟,和(或) 不同先兆症状接连发生,其过程5分钟 3、每个症状持续5~60分钟 D,在先兆症状同时或先兆症状发生后60分钟内出现头痛, 头痛符合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的B~D项 E,不能归因于其他原因
第八章 头面部痛
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 医院疼痛科 王礼彬
第一节


在我过有近90%的男性和95%的女性一生中有过头 痛的体念。 美国约有78%的女性、68%的男性患国头痛。
最近对部分白领的调查显示
头痛的分类:
原发性头痛:自发性疾病,多为功能障碍而无结 构损害,是最常见的头痛类型。 继发性头痛:是局部器质性损害或全身疾病引起 的一种症状,包括感染,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 等。 脑神经痛、中枢和原发性颜面痛和其他头痛。
临床特点
头痛为发作性,间歇期无症状。 头痛大多为一侧性,也有两侧头痛同时出现,疼 痛常局限于额部、颞部及枕部,也可放射至颈部、 肩部。 疼痛开始时或严重头痛者多呈搏动性剧烈疼痛, 然后可转为持续性钝痛。 有先兆症状的偏头痛在头痛出现前可有先兆症状。 如视野缺陷,乏力,面瘫等。
诊断标准
一旦先兆中出现肢体无力,称偏瘫型偏头痛,如某家属 中有类似发作,则诊断为家族型偏头痛,否则诊断为散 发性偏瘫性偏头痛。 当先兆中有两项以上症状提示后颅窝受累且同时没有肢 体无力表现时,诊断为基底型偏头痛

偏头痛课件PPT

偏头痛课件PPT
–肢体或关节疼痛 –腹痛、腹泻 –复发性眩晕、恶心、呕吐 –精神症状
诊断
长期反复发作 家族史 体检正常 排除其他疾病(EEG、CT、LP等) 麦角胺治疗有效
依据国际头痛协会的诊断标准
偏头痛的诊断
—— ICHD - II
偏头痛的诊断
—— ICHD - II
偏头痛的鉴别诊断
(1)丛集性头痛:单侧密集发作,剧痛 (2)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H):是双侧
第8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头面部痛
1
概述
2
偏头痛
3 紧张型头痛
4 丛集性头痛
5 颈源性头痛
6 三叉神经痛
7 舌咽神经痛
第二节 偏头痛
定义: 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反复
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
偏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传统血管学说:先兆症状与颅内血管收缩有关, 随后颅内、颅外血管扩张导致头痛。
(2)大脑功能障碍:是一种位于脑部的疾病,脑电活 动异常和局部脑血流量减少
枕部或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 (3)颈源性头痛
偏头痛的治疗
注意事项 劳逸结合 避免诱因 情绪稳定 发作时休息
偏头痛的治疗
治疗目的: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 防头痛复发。
发作期治疗: 1.非特异性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对
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2.特异性药物 (1)非选择性5-HT1受体激动剂:麦角胺类 (2)选择性5-HT1受体激动剂:曲谱坦类,先兆末期用 3.止吐药和促胃动力药 4.神经镇静药 5、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外周神经阻滞:眶上、眶下,
神经症状(畏光、畏声、嗅觉过敏、厌食、口渴) (2)先兆期:数分钟—1小时 视觉性—闪光、暗点、视野缺损、视物变形变色 躯体感觉性—麻木、感觉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标准
• CHISG*颈源性头痛的断标准:
1.颈部症状和体征
⑴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于异常体位时或按压头痛侧 的上颈部或枕部时头痛症状加重
⑵颈部活动范围受限 ⑶同侧的颈、肩或上肢非根性痛(定位不明确),或偶有上
流行病学
• 在普通人群中颈源性头痛的发病率为 1%~4.1%
流行病学
• 在严重头痛患者中占 17.5%
流行病学
• 在挥鞭伤者中颈源性头痛患病率可达 53%
解剖学基础
• 头面部表面和深层 结构都是由三叉神 经及第 1~3 颈神 经分布支配
解剖学基础
• 第 1 颈神经在寰椎后弓 上方发出,后支内含有 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 大多数头痛(偏头痛除 外)都可能与颈椎的病 理变化有关
发病机制—假说
•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假说--解剖会聚理论
三叉神经第一支和颈神经上 三对的感觉传入纤维在上颈 髓的三叉颈神经核聚集成二 级核团 。这种聚合介导疼 痛信号放射至颈神经或三叉 神经支配的头颈区域
发病机制—假说
•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假说--肌肉痉挛学说
颈部肌肉的异常和机械性损伤
穿行于其间的神经受到卡压
– 颈部旋转屈曲试验的旋转范围与头痛的严重程 度呈负相关
体格检查
• 颈部旋转屈曲试验(下图)
辅助检查
• 放射学改变与头痛的关系尚不明确。颈椎影 像学多是为了排除相关疾病
诊断标准
• Sjaastad 等认为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必须具有以 下三个特征
1.由头颈运动或姿势激发的单侧头痛 2.按压颈部引起头痛 3.单侧头痛放射到颈部和同侧肩部或上肢
解剖学基础
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分类
• 根据神经根的不同受累部分
– 神经源性疼痛: 神经根的感觉根纤维受刺激
– 肌源性疼痛: 腹侧运动神经根受刺激
常见病因
• 颈椎及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椎间孔狭窄 •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出引起的无菌性炎症 • 颈部损伤 • 肌肉痉挛
发病机制
• 头面部表面和深层结构都是由三叉神经及第 1~3 颈神经分布支配
特征
• 在头枕部、顶部、颞部、额部或眼眶区或者上述 区域同时出现的钝痛或酸痛
• 头痛的同时伴有上颈部疼痛、颈部压痛、颈部僵 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 多有头、颈部损伤史
特征
• 具体部位:
– 关节、椎间盘、韧带、肌肉、硬脑膜(C1~C3)
• 这些类型的头痛通常是单侧的,往往在颈部 或者颅底开始,并蔓延到眼额颞区
颈源性头痛
Cervicogenic Headache
颈源性头痛的提出
1983年Sjaastad提出颈源性头痛 1990年国际头痛委员会(IHS)颁布颈源性头痛的分类标准 1995年Bobduk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直接原因 2004年ICHU将颈源性头痛作为一个独立的头痛类型 颈源性头痛已经在临床被广为接受
• 大多数头痛(偏头痛除外)都可能与颈椎的病理变 化有关
• 神经解剖学发现上部颈神经和三叉神经核团之间 有联系
发病机制
• 第 1、2、3 颈神经离 开椎管后走行在柔软的 肌肉组织内,软组织炎 症、缺血、损伤、压迫 等都可能会影响神经的 功能,引发颈源性头痛
发病机制
• 第 1、2、3 颈神经的分支容易受到椎骨突起及肌 肉在附着处的刺激及损伤。压迫和刺激这些神经 时在头皮上可出现感觉减退、过敏或感觉缺失
体格检查
• 颈部小关节节段触诊 • 压痛点的评估:
– 枕大神经(枕颞部) – 枕小神经(胸锁乳突肌附着处) – 第三颈神经根(C2-C3关节) – 斜方肌前后缘和肌腹
体格检查
• 颈部旋转屈曲试验
– 颈部旋转屈曲试验对颈源性头痛诊断的敏感性 91%,特异性为 90%。对于颈源性头痛的鉴 别诊断和鉴定患者的运动障碍在C1/2有很大帮 助
形成颈源性头痛
发病机制—假说
• 肌肉痉挛学说--产生于颈部肌肉组织
伏案工作者多见,通 常在长时间伏案工作 或劳累后加重,多数 病人伴有轻重不同的 颈部僵硬,活动受限 及颈肩部酸痛
发病机制—假说
• 其他致病说
• 机械刺激学说: 颈椎病变可造成颈神经或交感神经的机械刺激 或压迫而出现疼痛:
如:椎间盘变性、椎体退行性病变、椎体间的 错位、脱位或小关节紊乱、骨赘形成、椎间孔 狭窄
定义
• 颈源性头痛学会将颈源性头痛描述为:
– 在头枕部、顶部、颞部、额部或眼眶区或者上 述区域同时出现的钝痛或酸痛。这个定义缺乏 特异性,因为几乎包括了整个头部
定义
• 由于上述定义缺乏特异性,颈源性头痛学 会又补充了颈源性头痛的特征:
– 头痛的同时伴有上颈部疼痛、颈部压痛、颈部 僵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多有 头、颈部损伤史
• 患者年龄多在 20~60 岁 • 早期多为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适感,后转为闷
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 • 疼痛可有缓解期,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
持续性存在,缓解期缩短,发作性加重
临床表现
• 牵涉痛:
– 头痛部位常模糊不清,分布弥散并向远方牵涉
• 伏案工作者中发病率较高 • 查体:
– 耳下方、颈椎旁及乳突下后方等处有明显压痛
解剖学基础
• 第 2 颈神经从椎板 间隙中出来,内侧支 与来自第 3 颈神经 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 神经、枕小神经和耳 大神经,这些神经是 传导颈原性头痛的主 要神经
解剖学基础
• 第 3 颈神经出椎间孔在椎动脉后方发出第 3 颈神经后支,其内侧支分布到多裂肌
解剖学基础
• 第1、2、3 颈 神经后支借交 通支相连接形 成神经环(或 称为颈上病说
• 机械刺激学说: 颈部肌肉、韧带以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机械损 伤也可刺激颈神经或交感神经丛而引发头痛
发病机制—假说
• 其他致病说
• 炎性水肿学说: 上颈椎的炎性疾病如风湿、椎间盘炎或肌腱、筋 膜、韧带、软骨的炎性水肿,均可以导致高位颈 神经受炎症刺激而产生头痛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 来自嗅神经、三叉神经、面 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传入支的终末纤维与第 1~ 3 颈神经后根传入纤维在颈 髓 1~2 后角内联系。这些 颈神经的感觉范围可向前延 伸到前额部、眶下部
发病机制
• 当神经受卡压或炎症刺激时可出现牵涉性头部疼痛、 耳鸣、眼胀以及嗅觉和味觉改变,类似鼻窦、耳部或 眼部疾病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