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老子,老子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老子,老子衍
湛柏欣译注
译者序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经典著作。自唐代韩愈提出儒家的道统说以来,历代都有儒者对佛道二家作出非议。然而,明确而全面地批判《老子》的学者为数不多,明代大儒湛若水、王夫之就是其中代表。王夫之更把《老子》看成是社会祸害的总根源,他对老子的思想恨之入骨、发誓要肃清其对人们的毒害。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学者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对《老子》的指责,湛若水作有《非老子》,王夫之作有《老子衍》。虽然由于某些原因,《老子衍》比较有名,不过《老子衍》和《非老子》无论从形式还是从观点来说,都有不少接近的地方,特别是都认为《老子》是一部讲机谋、兵法的书——近代的毛泽东、胡适等也认为《老子》是一部兵法,也不排除王夫之作《老子衍》有受到《非老子》的启发。
湛若水写《非老子》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老子》是不是老子所作,而是“明圣道”。湛若水以正统儒学的角度对《老子》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些分析让人耳目一新并很有启发性,《非老子》让人们知道《老子》中确实有是似是而非、故弄玄虚的地方,同时让人们对“道”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王夫之对《老子》的批评,语言虽然隐晦却辛辣,并且正如《老子衍》的名字一样,通过推衍《老子》的意思来揭露其本质。虽然是对《老子》的批判,两位大儒的作品固然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不是说他的观点都客观、正确,但是比较起其它研究、赞扬《老子》的学术著作,《非老子》和《老子衍》对《老子》的研究是深刻的,为人们提供了另一个认识《老子》的角度。因此,无论是研究《老子》,还是研究古代儒者对《老子》的看法、对道家流弊的批判,《非老子》和《老子衍》都是宝贵的作品。在阅读《非老子》及《老子衍》过程中,我也常感叹“如果不是读《非老子》、《老子衍》,我也想不到这一点”,我想看过《非老子》和《老子衍》后,大家都会有同感。
为了方便读者对比一下湛、王两位大儒对《老子》的非议,我把《非老
子》和《老子衍》的译文放在一起。对于两位大儒的英雄所见略同,我特别用了黑体字。由于《非老子》的古文版本有缺页或缺字严重的情况,使某些段落只剩下意思不完全的文字,因此只能舍弃。另外,《老子》的断句和翻译历来有争议,本书采用断句和翻译部分是配合湛、王两位大儒的非议。
笔者水平有限,希望本书对读者有帮助。
非老子,老子衍
甘泉先生自序:
非议《老子》是为了什么呢?就是非议《老子》的言论,非议《老子》的影响。《老子》里所说的“道”和宣扬的“德”并非我们的圣人说的“道”和“德”,所以知道《老子》并非老聃所作。传说老子年龄超过几百岁,那么经历了这么久岁月,他的道德水平应该非常高深。古代称为年老的人为“耇”,说“耇能考察古人的道德”,又说“耇能考察上天的意志”。现在看《老子》上下两篇,没有一句话能概括天理的,作者能考察上天的意志吗?没有一句话是创造性地阐发“六经”所说的,作者能考察古人的道德吗?《老子》不是怪诞不经的语言,就是谈论权谋术数的。所以我知道它不是老聃所著作的。
根据记载,老子是“周柱下史”,见识广博通晓古代知识,想必是通晓“三坟五典六经”精义的人,怎么能说这本书是老聃著的呢?如果这本书真的是老聃著的,则说明他缺乏志向啊。异端的言论流传,以讹传讹,而不知道这本书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薄”是菲薄“礼”而不去实行,那么传闻曾经孔子向老聃问礼,是怎么回事?孔子把老聃比喻为龙,又是怎么回事?如果孔子向老聃问礼是事实,那么《老子》上面菲薄礼的言论并不是老聃的观点。所以我知道《老子》不是老聃的著作。
又说任函谷关令尹喜请老聃作《老子》五千多字,现在我看那五千多字用一个字可以概括,说“无”一个字够了,为什么用五千个虚浮不实言语来
喋喋不休呢?《老子》一定是喜欢这种故弄玄虚的人托名而作,不是和其伪做的《泰誓》一样吗?是汲冢古墓中的《周书》记载的吗?还未可以得知。社会上离经背道的人,又把《老子》的句子加以解释,用圣贤的经典上的言论加以附会《老子》的言论,把老聃和孔子并称为“二圣”。或引用孔子的学说去印证老聃的学说,或者让老聃的学说去附会孔子的学说,都是望风捉影的行为。说到:“河豚可以食,性命也难舍弃。”这样的言论可悲啊!因此,怪不得我之前问孔子向老聃问礼和比喻老聃为龙是否附会。现在来不及声讨《老子》于宗庙朝廷,特别为这件事担忧。要坚守先辈圣贤之道,又恐怕被谣传、邪恶的言论或欺骗、离间使我陷入困境。孟子认为做好学问必需先要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辞,做学问的人能够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辞,则异端邪说不能影响他。所以我忘记自己的年纪老迈,写文章来说明《老子》并非老聃说著。说它并非老聃的话,是因为要说明先辈圣贤的“道”啊,实在是不得已啊,我难道是喜好挑起辩论吗?我难道是喜好挑起辩论吗?
船山先生自序:
以往对《老子》的注释,每一代的宗旨都不同,每一家的说法都有分别。王弼(字辅嗣)、何晏(字平叔)把《老子》混同于《周易》的乾坤、易简;鸠摩罗什、梁武帝肆意用佛家的事理、因果之说去支离曲解、牵强附会,可见对《老子》的诬说已经很久了。到陆希声(字鸿磬)、苏辙(字子由)、董思靖及近代的焦竑(字弱侯)、李贽之流,更把《老子》与禅宗相互引证、连缀组合,妄称什么“教外别传”来混杂,这就好像福建人把霜当成雪,河南人听闻蟹好吃而去吃蟛蜞一样。《老子》上说:“载营魄抱一无离”,“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冲气以为和”,是老子为自己作解释了。庄子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是庄子为老子作解释了。舍弃这些明白的解释,而勉强去使儒家合乎道家,即歪曲了儒家;勉强去使道家合乎佛家,即歪曲了道家。他们是要驱除儒家的教化于世,去迎合佛家的四大皆空、万法唯心的宗旨,这样来遗害世人,何时才结束啊!
我早已发现了他们的荒谬,于是舍弃各家的观点,自己来使老子的本意充分展开。为的就是进入老子的营垒,攻击其基础,暴露其根据,从而发现
其缺点,从而是真正的“道”得到恢复。老子的缺点是什么?天下间谈论“道”的人,不满流行之见而故意唱反调,这样就不公正了;偶有所得就喜欢抓住不放,就偏离正道了;有一点小聪明就四处卖弄,是流弊的开始。这三点过失,老子兼有啊。所以对于圣道所说的以礼、乐来建立中庸和谐的标准,其道理之精深是老子不能达到的。
虽然,时移世易,大道沦丧,覆灭失败接连,固守经文反而造成歪曲、串改;目光短浅从而成了灾祸的根源;治理天下的生事扰民,自己搞垮了自己;为了夺取天下用尽力气和智慧,却让百姓受苦。假如他们能够如老子所讲的一样,让万物及百姓自己恢复兴盛,或许会好一点。汉文帝、汉景帝两朝,歌舞升平,张良(字子房)、孙登(字仲和)用不同的办法去避免危险,用的也是老子那一套。比起佛家的空疏、苛刻残酷,终究不过是繁琐而无要领,千头万绪让人难以理解,轻视现实而不顾,反而喜欢一些光怪陆离的自欺欺人,老子不是好一些吗?司马迁说:“老聃无为自化,清净自正”,这样说是接近老子的观点的。然而,孔子赞叹老子犹如龙,这种话叫我怎能够相信!
【点评】
宋明理学吸收了佛老二氏的一些精华,然而三家毕竟不同,不能混乱。不过,一直以来,有些人一家不通的人都妄谈三教合一,混乱了儒释道,这正是湛若水、王夫之两位大儒所忧虑的。
湛若水的弟子王道写了《老子亿》,主张儒道互通,加上老师陈献章的学说被某些人质疑为“禅”、江门心学不是儒家正宗,因而湛若水特意写了《非老子》来证明儒道的不同,希望江门心学与佛老划清界线。他极力反对道儒有师生关系,又通过质疑“孔子问礼”的传说,指出或者《老子》非老聃所写,或者“孔子问礼”是虚构的。
王夫之写《老子衍》则与所处的时代有更大的关系。明末,心学流弊严重,接近于禅,崇尚空谈,明朝的亡国多少与此有关,王夫之因而对此深恶痛绝。王夫之认为古来最有害的学说分别是老庄、佛教、申(不害)韩(非子)。在他所处的时代,申韩影响不大,而本是外来的佛教又是通过老庄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