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汇总范文
![含氮化合物汇总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5735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e.png)
含氮化合物汇总范文化学中的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氨基化合物、亚胺类化合物、腈类化合物、土马散类、阿托品类、α-氨基酸等。
这些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染料、合成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氮化合物的汇总:1.氨基化合物:-氨气:化学式为NH3,是最简单的氨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化工领域。
-氨水:化学式为NH4OH,是氨和水混合后形成的溶液,常用于家庭清洁和实验室等领域。
-氨基酸:由氨基和羧基组成,是生命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天冬酰胺、赖氨酸、精氨酸等。
2.亚胺类化合物:-丁二胺:化学式为C4H10N2,是一种无色液体,广泛用作溶剂、合成原料等。
-乙二胺:化学式为C2H8N2,也是一种无色液体,用途类似于丁二胺。
-咪唑:化学式为C3H4N2,是一种含有芳香环的亚胺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和电解质材料等。
3.腈类化合物:-丙腈:化学式为C3H3N,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苯腈:化学式为C6H5CN,是一种终端腈类化合物,广泛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和农药等。
-丁腈:化学式为C4H5N,也是一种常用的腈类化合物,可用于溶剂和聚合物合成等。
4.土马散类:-土马散:化学式为C14H10N4S,是一种含氮的芳香化合物,广泛用于染料和荧光增白剂等。
-三氯土马散:化学式为C15H9Cl3N2S,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常用于染料合成和电子材料等。
5.阿托品类:-阿托品:化学式为C17H23NO3,是一种含氮的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托吡酯:化学式为C21H24N2O4,也是一种阿托品类似物,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6.α-氨基酸:-赖氨酸:化学式为C6H14N4O2,是一种含氮的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NO2,也是一种重要的α-氨基酸,广泛存在于蛋白质中。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含氮化合物的汇总,实际上含氮化合物还包括许多其他类别,如吡啶、嗪类、胺碱类等。
15含氮化合物
![15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0d5d15260722192e4536f649.png)
10
一、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Cl OH
10 %NaOH >300℃,减力
Cl NO2 NaOH , H O 2
OH NO2
130℃
Cl NO2
OH
Na2CO3 ,H2O
NO2 NO2
11
100℃
NO2
Cl O2N NO2
9
(3)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硝基的吸电子作用通过吸电子诱导和吸电子共轭实现。 硝基的吸电子作用通过吸电子诱导和吸电子共轭实现。
O N
+
O N
+
O N+ O
O
O
吸电子诱导使苯环电子云密度降低。 吸电子诱导使苯环电子云密度降低。 吸电子共轭使硝基的邻对位电子云密度降低。 吸电子共轭使硝基的邻对位电子云密度降低。
N N
Na , EtOH
或 Fe , HCl
NO2
Zn , NH4Cl H2O
NHOH
弱酸性
7
NH2
一、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
RCHCH3 NO2
LiAlH4
RCHCH3 NH2
还原总结
NO2 [ H ]
NO
[H]
NHOH
[H]
NH2
RCHCH3 NO2
LiAlH4
12
一、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Cl NO2
CH3ONa
OCH3 NO2
Cl
N(CH3)2
含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3d021dc984254b35eefd3421.png)
NO2
氧化偶氮苯
NaOH Fe N N [H]
NH2
2
偶氮苯
Zn H N H N
氢化偶氮苯 [H]: Fe、 Zn、Sn、Sn/HCl或H2/Ni、 Pt、Pd均可
⑺联苯胺重排
—NH—NH— H+ H2N— —NH2
•重排是分子内的反应
CH3 NH-NH CH3
CH3 H2N CH3 NH2
RNH2
•碱性:Na2S,NaHS,(NH4)2S, NH4HS, LiAlH4( NaBH4 和 B2H6 不能还原硝基)
•中性: (催化加氢法)Ni,Pt,Pd 注:S2-、HS-可使二硝基化合物中的一个硝基
NO2 NH4SH NO2 NO2 (还原一个硝基) NH2
碱性条件下硝基苯的双分子还原。
OH + NH3 Al2O3 , SiO2
385℃ , 1.7MPa
NH2 + H2O
OH + NH3
OH
(NH4)2SO4 , NH4HSO4 150℃ , 0.6MPa
NH2+ H2O
NH2
(NH4)2SO3 / H2O 150º C 压力
布歇尔(Bucherer) 反应
(NH4)2SO3 OH NH4HSO3 + NH 3 O OH NH4HSO3 SO3Na NH2 NH3
C2H5 C2H5O2C
O
C2H5 CO2C2H5
C2H5O2C H2C
NHCH3
N CH3
三、胺的化学性质
官能团:
碱 性
NH2
对烃基的影响Leabharlann ⒈ 碱性⑴ 脂肪胺
亲核性
第十四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十四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0b0a367cf242336c1eb95e34.png)
NH2
-
-CHO O NHC-CH3
-
H2 / Ni
NO2 NO2 -NO2 或(NH4)2S
NH4SH
NH2 NH2 -NO2
-
-
四、胺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1. 物理性质
① 状态 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常温下为气态。 丙胺以上为液态。 ② 气味 低级胺有氨味或鱼腥味 如: 甲胺、二甲胺—— 氨味 三甲胺、乙胺—— 鱼腥味
NH 2
按氨基数目不同分
RNH2
一元胺
H2NRNH2
二元胺
2. 命名 NH3 -NH2 —— 氨 —— 氨基
R-NH2 、R2CHNH2 、 R3CNH2 ——胺 R-NH- 、R2N- ——胺基 含有四个R 或H 的胺正离子为铵
R4N Cl
+
-
简单胺 由简单烃基组成的胺,按其所有含烃基的名称命名为某胺
三、胺的制法
1. 氨或胺的烃基化
① 脂肪胺 NH3 + R-X R-NH3 + X OH R-NH2 + H2O + R-NH2-R + X OH R2-NH +H2O
+
-
R-NH2 + R-X 醇也可用作烷基化剂:
CH3 OH + H NH2
Al2O3
CH3NH2 + H2O
CH3OH Al2O3,
生理或药理作用。例如:
N CHOHCHCH3 NHCH3 H OOCCH CH2OH CH3
阿托品
麻黄碱
一、胺的分类与命名
1. 分类
按氨所连烃基数目分
R-NH2 R-N-H R
有机含氮化合物
![有机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85085f4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e.png)
具有鉴别意义旳吸收是出现于1650~1580 cm-1区域内旳N—H 键旳弯曲振动和出现于910~650cm-1旳N—H键摇晃振动吸收峰。 脂肪伯胺旳弯曲振动吸收在1615cm-1附近,是中或强吸收;摇晃振 动吸收在910~770 cm-1内,该吸收峰宽而且强。
45
仲胺旳N—H伸缩振动只出现一种吸收峰,脂肪仲胺此峰旳吸 收强度一般很弱,芳仲胺则要强得多,且峰形锋利对称。
25
如主治感冒和咳喘旳麻黄碱,具有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和 散瞳作用旳莨菪(làngdàng)碱(阿托品)等均是胺旳衍生物:
26
27
15.2.1 胺旳分类和命名
1.分类
(1)按照氮原子连接旳烃基数目不同,可把胺分为伯(1°)、仲(2°) 和叔(3°)胺。
式中旳R、R´和R˝能够是相同旳烃基,也能够是不同旳。
11
此类合成麝香称为硝基麝香,年用量约为1000 t (吨)左右, 约占目前世界上商品化人造麝香旳50%,其中葵子麝香是已知硝 基麝香中使用最广泛旳产品。许多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能使血红蛋 白变性,所以过多地吸入它们旳蒸气、粉尘或长久与皮肤接触, 均能引起中毒。
12
在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旳红外光谱中,因为硝基中旳氮氧键旳 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在1540 cm-1和1350 cm-1附近产 生两个很强旳吸收峰。C—N键旳伸缩振动吸收峰出目前870cm-1附 近。
19
(3)硝基对其邻、对位取代基旳影响
硝基是强旳吸电基,连于芳环上旳硝基不但使其所在芳环上旳 亲电取代反应较难进行,而且经过吸电旳共轭和诱导效应对其邻、 对位存在旳取代基(如—X,—OH,—COOH,—NH2等)也会产生明 显旳影响(对其间位旳取代基影响较小)。它使其邻、对位旳卤原子轻 易被亲核试剂取代。
含氮与化合物
![含氮与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f36c41b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c.png)
含氮与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包含氮原子的化合物。
氮(N)是地壳中第七大元素,占地壳质量的四分之三。
氮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氨基酸、DNA、RNA和许多其他生物分子的必需元素。
含氮化合物在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含氮化合物可以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
无机含氮化合物包括氨气(NH3)、硝酸(HNO3)、一氧化氮(NO)、氮氧化物(N2O)等。
这些化合物在农业、化肥生产、工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用途。
例如,氨气广泛用于农业中作为植物的氮源,硝酸被用作肥料和爆炸物的制造原料,一氧化氮在医学上被用作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
而氮氧化物则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有机含氮化合物则是指分子中含有碳氮键的化合物。
有机含氮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胺类化合物、腺嘌呤和嘧啶等。
这些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物活性和功能。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可以通过碳氮键连接起来形成多肽链或蛋白质。
胺类化合物包括一度胺、二度胺和三度胺等,它们在生物体内担任着重要的信号传递和代谢调节的功能。
腺嘌呤和嘧啶是DNA和RNA的组成部分,它们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含氮化合物在医学上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许多药物和药物候选化合物中含有氮原子。
例如,含氮杂环化合物如吡啶、咪唑、吡嗪和吡咯等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它们在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含氮杂环化合物还可以用作荧光探针,用于细胞成像和疾病诊断。
此外,含氮化合物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合成、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例如,含氮杂环化合物可以用于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反应和键形成反应。
含氮杂环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诸如导电性、光学性能等特殊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的制备。
含氮杂环化合物还可以用于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改善化学工业的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含氮化合物在生物学、化学、医学和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含氮化合物的概念和存在
![含氮化合物的概念和存在](https://img.taocdn.com/s3/m/8ce923a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7.png)
含氮化合物的概念和存在
含氮化合物是指化学式中至少含有一个氮原子的化合物。
氮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在自然界中以气体的形式存在,占据了大气中的78%。
氮也存在于许多生物体中,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含氮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有机氮化合物和无机氮化合物。
有机氮化合物是由碳和氮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氨基酸和酮胺。
无机氮化合物包括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它们在环境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含氮化合物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
含氮化合物还参与到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中,如氨基酸的转化、尿素循环等。
此外,含氮化合物还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如药物和农药中常含有含氮结构。
然而,含氮化合物也可能对环境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氮肥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土壤和水体中的氮过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一些含氮化合物也具有毒性,如亚硝酸盐可与氨基化合物反应生成亚硝胺,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
综上所述,含氮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体中的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的构成、代谢和生物活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可能对环境和健康产生负面
影响。
《有机含氮化合物》课件
![《有机含氮化合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4e5da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5.png)
重氮化反应
通过重氮盐与氢、醇、酚等反应, 生成相应的胺类化合物。
04
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硝酸盐的还原
将硝酸盐通过加氢还原或电解 还原等方法得到硝基化合物。
重氮化反应
通过重氮盐与酸反应,生成相 应的硝基化合物。
氧化偶联
利用氧化剂将芳香烃或烯烃氧 化偶联成硝基化合物。
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硝基 化合物可用作燃料添加剂 ,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塑料和橡胶添加剂
一些有机含氮化合物可用 作塑料和橡胶的添加剂, 改善其性能。
表面活性剂
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季铵 盐类化合物可用作表面活 性剂,如十二烷基三甲基 氯化铵等。
05
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前景 展望
新合成方法的研究
总结词
新合成方法的研究将为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制备提供更多可能性,有助于发现更高效、环保的合成路径 。
硝化反应
在浓硫酸和硝酸的混合酸中, 将有机物进行硝化反应得到硝
基化合物。
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醛或酮的氰化
在酸性条件下,醛或酮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反 应生成腈类化合物。
烯烃的氢甲酰化
在催化剂存在下,烯烃与氢氰酸反应生成相 应的腈类化合物。
重氮化反应
通过重氮盐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反应,生成相 应的腈类化合物。
酯的氰解
03
颜色
有机含氮化合物的颜色多样,取决于其特定的结构。例如,含有共轭双
键的化合物可能呈现黄色或棕色,而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则可能呈现不同
的颜色。
化学性质
酸碱性
稳定性
有机含氮化合物可以表现出酸性和碱 性性质。例如,胺类化合物是碱性的 ,而许多硝基化合物和腈则是酸性的 。
含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3899facea58da0116c1749cf.png)
R CH2 NH2
+
HNO2
RCH2OH + RCH
CH2 + N2
+ H2O
+ Cl NH3
+ HNO2
H
+
0-5 0C
N2 Cl
+
+ 2H2O
重氮盐
设计制作:隽桂才
芳香重氮盐很活泼
OH
H 2O
+ N2 Cl
H 3PO2 H 2O CuX CuCN
CH3ONO2
硝酸甲酯
CH2CH2ONO
亚硝酸乙酯
2 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中将硝基和亚硝基看作为取代基
NO2 CH3 CH3NO2 CH3
NO
硝基甲烷
邻硝基甲苯
设计制作:隽桂才
对亚硝基甲苯
硝酸酯和芳香多硝基化合物都有爆炸性,常 被用做炸药,如
CH3 CH2ONO2 CHONO2 CH2ONO2 NO2 O2N NO2
三硝基甘油酯
2,4,6-三硝基甲苯 (TNT)
设计制作:隽桂才
二 物理性质
颜色 多为淡黄色 沸点 比相应的卤代烃高, 常温下为高沸点 的液体或结晶固体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液体的 硝基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的良好的溶剂 但是因为硝基化合物有毒性 ,可透过皮肤被 机体吸收,生产上很少采用它,例如硝基苯有 剧毒;多硝基化合物有爆炸性 , 如 2,4,6-三 硝基甲苯(TNT)为烈性炸
含氮化合物
名称 氨
结构式 NH3
名称 胺
结构式 RNH2,ArNH2 R2NH (Ar)2NH R3N (Ar)3N R4N+OHR4 N+Cl-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031f0d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e.png)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含氮化合物是指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氮原子的化合物。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展现出多样性质与反应行为。
本文将讨论含氮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其常见的反应类型。
一、含氮化合物的性质1. 氮气(N2)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氮化物。
它具有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性质。
氮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之一,约占78%。
由于氮气的惰性,它在一般条件下不会发生反应。
2. 氨(NH3)是含氮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种。
它具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并可形成碱性溶液。
氨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化学肥料以及合成其他氮化合物。
3. 硝酸盐是常见的含氮化合物。
它们具有强氧化性,并在许多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硝酸盐广泛应用于炸药、火箭推进剂等领域。
4. 腈是含氮化合物的一类。
它们含有一个或多个氰基(-CN),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腈常用于有机合成中作为重要的中间体。
二、含氮化合物的反应类型1. 氧化还原反应:含氮化合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出重要的特性。
例如,含氮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不同的氮氧化物,同时伴随着化学键的变化。
2. 加成反应:许多含氮化合物能够参与加成反应,特别是双键的加成反应。
在正电荷或亲电试剂的作用下,氮原子和其他原子形成新的化学键。
3. 取代反应:含氮化合物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其中氮原子或氮气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
这类反应在有机合成中非常常见,可以产生不同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
4. 氨解反应:氮化合物中的氮氢键可以发生氨解反应,生成氨气和其他有机或无机产物。
这是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通常用于合成新的化合物或分离纯化化学物质。
5. 缩合反应:含氮化合物的缩合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断裂某些化学键并形成新的化学键而结合。
这类反应在有机合成中非常有用,可以合成复杂的有机分子。
结论含氮化合物具有丰富的性质和多样的反应类型。
了解和掌握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对于理解氮化学在生物、工业和环境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含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13a4a61852ea551810a687d4.png)
复旦投毒案
N-二甲基亚硝胺,浅黄色油状液体,易溶于水, 醇,醚,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 皮肤吸收。
第三节 重氮化合物与偶氮化合物
重氮化合物与偶氮化合物都含有-N2-,区别在于 两端所连的基团。 偶氮化合物: 两个烃基分别连在-N=N-基两端的化合物。通 式为:R-N=N-R’,例如:
_ +
º
º
2.还原性:
A. 酸性介质中(还原最彻底)
NO2 Fe-HCl NH-OH [H] NO NH2 [H]
Fe(或Zn、Sn) / HCl
B.在中性介质中:
NO2 Zn-NH4Cl NH-OH
N-羟基苯胺
C.在碱性介质中:——双分子缩合产物 不同的还原剂,产物不同
在NaOH-醇溶液中用锌粉还原,得 到偶氮苯、氢化偶氮苯,反应如下:
剂、相转移催化剂。
反应:①季铵盐加热分解,生成叔胺与卤代烷: △ R3N + RX R4N X
②强碱作用,可以得到季铵碱。
R4N X + KOH
2 (CH3)4N I + Ag2O H2O
R4N OH + KX
2(CH3)4N OH + 2AgI
季铵盐的应用:
1) 有机合成中的相转移催化剂
CH3(CH2)7CH=CH2 + 苯溶液 KMnO4 + _ [CH3(CH2)7]3NCH3Cl 45--50 C
NO2 Zn-NaOH-CH3OH-H2O N=N
偶氮苯
Zn-NaOH-CH3OH-H2O
NH-NH
氢化偶氮苯
NH-NH
Na C2H5OH
NH2
含氮化合物ppt课件
![含氮化合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d8df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2.png)
NHCH3 CH3 CH CH3 CH CH2 CH CH3
2-甲基-4-氨基戊烷
18
也可将胺作为母体,用阿拉伯数标明氨基的位次。
CH3 CH CH CH2CH3 CH3 NH2
2-甲基-3-戊胺
CH3 CH CH2CH2CH3 NHCH3
N-甲基-2-戊胺
CH3(CH2)3OH CH3(CH2)3NH2 CH3(CH2)3CH3
分子量
74
73
72
沸点(oC)
117.7
77.8
36.1
25
1o 、2o、 3o 胺,由于H的数目不同,分子间形成氢 键能力不同,b.p.随之改变。叔胺中N原子上无活泼氢, 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其沸点最低。
CH3CH2CH2NH2 CH3CH2NHCH3 (CH3)3N
2. 据取代的烃基类型的不同,可分为:
脂肪胺
芳香胺
RCH2NH2 ArNH2
3. 根据氨基的数目还可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多元胺
14
注意:伯、仲、叔胺是按NH3中H被取代的数目来分类。而 伯、仲、叔醇以及不同级数的卤代烷是按与-OH或X
相连的碳的级数来分类的。
CH3 H3C C NH2
CH3
叔丁基胺:1o 胺
(CH3)3N+Cl- + NaOH
(CH3)3N + NaOH + NaCl
NH3+HSO4- + 2NaOH
NH2 + Na2SO4 + 2H2O
利用此性质,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并提纯胺。 也可用于胺的定性鉴别。
29
CH2NH2
OH
HCl
CH3 CH2OH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4e32a0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e.png)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简介含氮化合物是指化学物质中含有氮元素的化合物。
在生产和生活中,含氮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肥料、药物、染料、塑料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应用和特点。
1. 氨和尿素1.1 氨氨(NH3)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在生活中,氨常用于制冷剂、清洁剂和肥料等。
作为制冷剂,氨可以在低温下改变状态,并广泛应用于冷库等场合。
作为清洁剂,氨可以用于清洗玻璃、金属和塑料等表面,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
作为肥料,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1.2 尿素尿素(CO(NH2)2)是一种无色结晶体,可以溶于水。
尿素是一种常见的肥料,它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
此外,尿素还广泛用于化妆品、药物和树脂等领域。
在化妆品中,尿素可以充当保湿剂,帮助皮肤保持水分。
在药物中,尿素可以用作利尿剂和解热剂。
在树脂中,尿素可以增加树脂的柔韧性和耐久性。
2. 含氮药物2.1 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的含氮化合物。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治疗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四环素等。
这些抗生素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常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2.2 兴奋剂兴奋剂是一类具有刺激性作用的含氮化合物,在医药领域被用作兴奋剂和神经系统刺激剂。
常见的兴奋剂包括咖啡因、苯丙胺和可卡因等。
这些兴奋剂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性和注意力,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兴奋作用。
3. 染料和颜料3.1 染料染料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纺织、印刷和染色领域的含氮化合物。
染料可以通过吸附到纤维的方式将颜色转移到物体上。
不同类型的染料具有不同的颜色和染色机理。
常见的染料包括偶氮染料、酞菁染料和酸性染料等。
3.2 颜料颜料是一类用于绘画、涂料和墨水等领域的含氮化合物。
颜料不同于染料,它们可以通过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来实现色彩的表现。
常见的颜料包括合成颜料、钛白粉和群青等。
有机化学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21e7549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2.png)
* 含N化合物种类繁多,如胺、腈、硝基化合物、偶氮 化物、叠氮化物等。本章主要讨论胺及硝基化合物。
Ⅰ. 硝基化合物
12.1 结构与命名
1)结构 * 由HNO3和HNO2可导出四类含氮有机物:硝酸酯,
NH2 Br2 H2O
Br
NH2 Br
(立刻反应,得不到一溴代物)
Br 白
* 欲制一溴代苯胺,需先将苯胺转化为乙酰苯胺以降 低其致活作用,再进行溴代,最后水解除去酰基。 芳胺也可进行硝化,但硝化前同样要保护胺基。
NH2 1.HNO3, H2SO4
Br2
Br NH2 Br
2.Sn,HCl
Br
NaNO2,HCl Br N2Cl Br H3PO2 Br
6)与亚硝酸作用:亚硝酸不稳定,只能在反应过程 中由亚硝酸钠与盐酸或硫酸作用产生。不同的胺与亚 硝酸作用的产物不同。
① 伯胺:脂肪伯胺与亚硝酸反应放出N2并得到醇与 烯烃等的混合物,无制备意义。但放出的N2是定 量的,可用作氨基(—NH2)的定量测定。
(NaNO
+
2
HCl)
RNH2 + HNO2
N2 + 醇与烯烃的混合物
* 芳香伯胺在过量强酸溶液中与亚硝酸在低温反应得到 重氮盐,此反应叫重氮化。
NH+3Cl- + HNO2 0~5H+。C
N+2Cl- (重氮盐)
一般重氮盐在0℃左右的水溶液中可短时间保存, 温度升高则分解放出N2而得酚。
N2+Cl- H2O
OH +N2
* 芳香重氮盐很活泼,可发生许多反应:
含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f28834cfaa00b52acfc7ca55.png)
O 磺酰基:(Ar)R S O
RNH2 +
SO2Cl
SO2NHR
Hinsberg (兴斯堡)反应
RNH2 SO2Cl R2NH R3N
分离鉴别一级、二级、三级胺
SO2NHR NaOH
-
SO2NRNa
+
SO2NR2 (不溶于NaOH水溶液) 不反应
1.4 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4 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 胺的烃基化
R NH3 SN2 X RNH2 R X R2NH R X R3N R X
+ -
R4N X
RI > RBr > RCl > RF 1°RX > 2°RX, 3°RX 以消除为主
季铵碱制备:
2 (C H 3 ) 4 N I + A g 2O H 2O 2 (C H 3 ) 4 N O H + 2 A g I
NO OH+ =N(CH3)2 ] Cl- 桔黄色
在酸性介质 实际生成
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 (翠绿色)
H+ [ HO-N=
脂肪的和芳香的伯、仲、叔胺与HNO2作用,生成 不同的产物,利用亚硝酸反应可以鉴别它们
鉴别伯、仲、叔胺(现象)
/0~5℃
脂肪胺
N2
芳香胺
重氮盐
N2
1° 2°
3°
2O
胆碱:[HO CH2 CH2N+ ( CH3)3] OH卵磷脂
重氮盐与偶氮化合物
+ 重氮化合物的官能团---重氮基:—N≡N + - ,或简写为 Ar—N + X通式为:Ar—N≡N X 2 + + —N≡N Cl —N≡N OSO3H氯化重氮苯(重氮苯盐酸盐) 硫酸重氮苯(重氮苯硫酸盐)
含氮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含氮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259e2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f.png)
含氮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含氮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化合物。
氮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在自然界中以气体的形式存在,占空气的78%。
氮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构成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分子的基本组成部分。
含氮化合物在化学、医药、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含氮化合物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总结。
一、氨基化合物1. 氨基化合物的命名:氨基化合物是一类带有氨基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其命名通常加在主链上,用前缀amino-表示。
例如,乙胺是乙烷的氨基衍生物,苯胺是苯的氨基衍生物。
2.氨基化合物的性质:氨基化合物中的氮原子带有孤对电子,因此具有碱性。
它们能与酸发生酸碱反应,生成盐。
另外,氨基化合物还可以通过援助氢键与其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氢键键合。
氨基化合物也可以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二、腈1.腈的命名:腈是含有一个碳氮三键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时通常以-腈作为后缀。
例如,乙腈是乙烷的腈衍生物,苯腈是苯的腈衍生物。
2.腈的制备:腈可以通过卤代烃与氰化物反应制备,或通过醇的脱水反应制备。
3.腈的性质:腈具有极性分子相互作用,能够与水和极性溶剂发生氢键作用。
腈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可以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腈还可以与酸或碱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酰胺或酰胺盐等化合物。
三、亚胺1.亚胺的命名:亚胺是含有一个亚胺基(R-NH-R')的有机化合物,其命名通常以-亚胺作为后缀。
例如,甲亚胺是甲醛的亚胺衍生物,苯亚胺是苯的亚胺衍生物。
2.亚胺的制备:亚胺可以通过醛或酮与胺反应制备。
3.亚胺的性质:亚胺具有极性分子相互作用,能够与水和极性溶剂发生氢键作用。
亚胺还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能够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亚胺可以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四、胺1.胺的命名:胺是一类含有氨基基团(-NH2)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氮原子与其他基团的数目和结构,胺可以分为一级胺、二级胺和三级胺。
胺的命名通常以-胺作为后缀,同时使用前缀表示氮原子所连接的碳原子数目。
含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6ae1c23787c24028915fc374.png)
含氮化合物(一)名词解释1.蛋白酶:以称肽链内切酶(Endopeptidase),作用于多肽链内部的肽键,生成较原来含氨基酸数少的肽段,不同来源的蛋白酶水解专一性不同。
2.肽酶:只作用于多肽链的末端,根据专一性不同,可在多肽的N-端或C-端水解下氨基酸,如氨肽酶、羧肽酶、二肽酶等。
3.氮平衡:正常人摄入的氮与排出氮达到平衡时的状态,反应正常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
4.生物固氮:利用微生物中固氮酶的作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大气中的氮还原为氨的过程(N2 + 3H2→ 2 NH3)。
5.硝酸还原作用:在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催化下,将硝态氮转变成氨态氮的过程,植物体内硝酸还原作用主要在叶和根进行。
6.氨的同化:由生物固氮和硝酸还原作用产生的氨,进入生物体后被转变为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7.转氨作用: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把一种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α-酮酸上,形成另一种氨基酸。
8.尿素循环:尿素循环也称鸟氨酸循环,是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转变成尿素的过程,有解除氨毒害的作用。
9.生糖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能转变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乙、琥珀酰辅酶A、延胡索酸和草酰乙酸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
10.生酮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能转变成乙酰辅酶A和乙酰乙酰辅酶A的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
11.核酸酶:作用于核酸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分解产物为寡核苷酸或核苷酸,根据作用位置不同可分为核酸外切酶和核酸内切酶。
1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作用于核酸分子内部,并对某些碱基顺序有专一性的核酸内切酶,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酶。
13.氨基蝶呤:对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起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化合物,与四氢叶酸结构相似,又称氨基叶酸。
14.一碳单位:仅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亚甲基(CH2=)、次甲基(CH≡)、甲酰基(O=CH-)、亚氨甲基(HN=CH-)等,一碳单位可来源于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一碳单位的载体主要是四氢叶酸,功能是参与生物分子的修饰。
含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7fca308b6bec0975f465e2a2.png)
1°使卤苯易水解、氨解、烷基化 卤素直接连接在苯环上很难被氨基、烷氧基取代,当苯环上有 硝基存在时,则卤代苯的氨化、烷基化在没有催化剂条件下即可 发生。 2°使酚的酸性增强
OH OH OH NO 2 NO 2 pKa 9.89 7.15 NO 2 4.09 O2N NO 2 0.38 OH NO 2
R NH3Cl + NaOH
RNH2 + Cl + H2O
胺的碱性强弱,可用Kb或pKb表示:
R NH 2 + H2O Kb = R NH 3 RNH2 Kb OH R NH 3 + OH pKb = logKb
碱性: 脂肪胺 > 氨 > 芳香胺 pKb < 4.70 4.75 >8.40
脂肪胺 在气态时碱性为: (CH3)3N > (CH3)2NH > CH3NH2 > NH3 在水溶液中碱性为: (CH3)2NH > CH3NH2 > (CH3)3N > NH3 原因:气态时,仅有烷基的供电子效应,烷基越多,供电子效应 越大,故碱性次序如上。
第十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Nitrogen)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一、分类、命名、结构
1. 硝基(NO2-)取代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所成的化合物称为硝基 化合物。硝基是它的官能团。 按烃基的不同,硝基化合物可分为: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RNO2),例如:CH3NO2 硝基甲烷、CH3CH2NO2 硝基乙烷。芳香族 硝基化合物(Ar-NO2). 例如:
1、物理性质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多数是油状液体,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除了硝基苯 是高沸点液体外,其余多是淡黄色固体,有苦仁气味,味苦。不溶 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和浓硫酸(形成 盐)。 2.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还原 硝基化合物可在酸性还原系统中(Fe、Zn、Sn和盐酸) 或催化氢化为胺。
有机化学~10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10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f5cb8f1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5.png)
R2NH + H2O R2N+H2 + OH-
从电子效应考虑:烷基越多碱性越强; 从溶剂化效应考虑:烷基越多碱性越弱。
铵盐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分离、提纯 胺
比较下列化合物碱性大小
>
>
>
供电子基团
吸电子基团
2.烃基化
胺作亲核试剂与R―X R―OH Ar―OH 反应在N原子上引入烃基。 季铵盐
3、氨基对芳环的致活作用
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
1、碱性
+ H X
2、亲核性
+
反应部位:
1. 碱性 结论: 所有的胺呈弱碱性 H2O < RNH2 < < OH – > RCONH2 (1)
胺
pKb
NH3 CH3NH2 (CH3)2NH (CH3)3N
4.7 3.4 3.3 4.3 9.4 13 8.7
2.卤化——速度快,溴化和氯化得2,4,6-三卤苯胺:
白色沉淀
思考: 如何鉴别苯酚与苯胺?
如何制备一溴苯胺?
制备一溴苯胺
乙酰化
溴化
水解
使苯胺活性降低!
——主要产物对溴乙酰苯胺:
例1——间位取代反应 例2——对位取代反应 硝化——注意硝酸的氧化作用和氨基的保护 氨基的保护 间位取代反应,注意条件
pH < 3.1, 红色
10.2.3 偶氮染料和酸碱指示剂
霍夫曼规则——季铵盐在消除反应中,得到的主要产物为双键上烷基最少的烯烃。
取代较少的烯烃为主要产物
反应机理: E2反应
过渡态 Hofmann 消除规律: 生成取代较少的烯烃
有机化学-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2250f46eec3a87c24128c44c.png)
(十一)胺的鉴定
1. 碱性:不溶于水,溶于HCl
2. 欣斯堡反应:
1°
2°
OH-
3°
SO2Cl
透明 H+ 沉淀 H+ 不溶物 H+
沉淀 沉淀 溶解
3. 亚硝酸法:
1° 2° HNO2 3°
N2 黄色油状物 溶解
4.芳香胺:
1° HNO2
ArN2Cl
ArN NCl +
OH
橙红色
N N Ar
OH
OH
H (H3C)2N
H NN
SO3
红色,pH<3.5 甲基橙,醌型结构
(b) 与氮偶联 1º, 2º胺
N NCl + H2N
弱酸
N N NH
偶氮氨基苯
(N-偶联产物)
C6H5NH3Cl 30~45 oC 重排
N(CH3)2
NN
NH2
氨基偶氮苯 (C-偶联产物)
CH2 NNN
CH3
不稳定,所以:C-偶联产物
R-O-NO2
α-氨基酸 R-CH(NH2)-COOH 亚硝酸酯 R-O-NO
硝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
O HO N
O
烷基取代 醇解
R NO2 硝基化合物 R O NO2 硝酸酯
HO N O
烷基取代 醇解
R NO 亚硝基化合物 R O NO 亚硝酸酯
硝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2、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NaNO2 + HCl
NaCl + HNO2 不稳定
RCH2
NH2
HNNaNOO2 2 HCl
RCH2
+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含氮有机化合物一基本内容1.定义和分类分子中含有氮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统称为含氮化合物,可看作烃类分子中的一或几个氢原子被各种含氮原子的官能团取代的生成物。
含氮化合物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如下类型的化合物:(1)硝基化合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NO2取代而成的化合物,其通式为R-NO2或Ar-NO2,如硝基甲烷、硝基苯等,其中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较为重要。
(2)胺:氨分子中的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称为胺,根据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烃基的数目,可分为伯、仲和叔胺;根据分子中氨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多元胺。
根据烃基的种类,可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等。
伯、仲和叔胺的通式可表示如下:RNH2R1R2NH R1R2R3N伯胺仲胺叔胺(3)烯胺:氨基直接与双键碳原子相连(也称α,β-不饱和胺)。
烯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有氢分子时,容易转变为亚胺;若烯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两个氢都被烃基取代,则是稳定的化合物,在合成上很有用途。
(4)重氮化合物和重氮盐:重氮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重氮基(=N≡N)的化合物。
脂肪族重氮化合物的通式为R2C=N2,如重氮甲烷CH2=N≡N;芳香族重氮化合物符合Ar-N=N-X,如苯基重氮酸C6H5-N=N-OH。
重氮盐是重氮化合物的一类,以芳香族重氮盐较为重要,可用通式Ar-N+≡NX-表示,如氯化重氮苯C6H5-N2+Cl-等。
(5)偶氮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偶氮基-N=N-,并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通式为R-N=N-R1,如偶氮苯C6H5-N=N-C6H5。
(6)叠氮化合物:叠氮化合物的通式为RN3,纯粹的叠氮化合物,特别是烷基叠氮化合物容易爆炸,但却是有用的合成中间体。
(7)肟、腙、缩氨脲和脎:醛或酮与羟胺作用生成的具有>C=N-OH结构的化合物称为肟,如乙醛肟CH3CH=N-OH;醛或酮与肼(或取代肼)作用生成的具有>C=N-NH2结构的化合物称为腙,如丙酮苯腙(CH3)2C=N-NHC6H5;缩氨脲为醛或酮与氨基脲作用生成的具有>C=N-NHCONH2结构的化合物,如甲醛缩氨脲HCH=N-NHCONH2等。
脎是α-羟基醛、α-羟基酮或α-二酮与苯肼作用而生成的衍生物,如丁二酮脎。
(8)季铵盐和季铵碱:铵盐分子中四个氢分子都被烃基取代,则生成季铵盐,通式为R4N+Cl-(R是四个相同或不相同的烃基,X为卤原子或其他酸根,如氯化四甲基铵(CH3)4N+Cl-等;季铵碱是具有通式R4N+OH-的化合物(R是四个相同或不相同的烃基),如氢氧化四甲基铵(CH3)4N+OH-等。
2.反应含氮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很多,本章主要对重要的几类含氮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作总结。
(1)胺的反应:(ⅰ).胺的碱性:在脂肪胺中氮原子为SP 3杂化,氮原子上有一对未共享电子对占据在SP 3杂化轨道上,它可以接受质子而显碱性;芳胺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状态在SP 3与SP 2之间,孤对电子对的轨道具有更多的P 轨道成分,可以与苯环中π电子的轨道重叠而共轭,使部分电子云分布到苯环碳原子上,孤对电子接受质子的能力显著降低。
因此,芳胺的碱性比脂肪胺弱得多。
(ⅱ)烃化:胺容易与伯卤代烷起S N 2反应,反应很难停留在只生成仲胺或叔胺的一步;如用过量的伯卤代烷,可以得到季铵盐;胺与叔卤代烷主要生成消去反应产物;仲卤代烷、α-卤代酸、环氧化物也可以用来使胺烃化。
(ⅲ)酰化:伯、仲胺容易与酰氯或酸酐作用生成酰胺,大多数酰胺是固体,有一定的熔点,可以用于胺的鉴定;在有机合成中可以保护氨基,避免发生不需要的副反应。
RNH 2 + (CH 3CO)2O → RNHCOCH 3RNH 2 + p-CH 3C 6H 4SO 2Cl → p-CH 3C 6H 4SO 2NHR (溶于NaOH 溶液中) R 2NH + p-CH 3C 6H 4SO 2Cl → p-CH 3C 6H 4SO 2NR 2 (不溶于NaOH 溶液中) R 3N + p-CH 3C 6H 4SO 2Cl →不生成磺酰胺(ⅳ)亚硝化: RNH 2 + HX + NaNO 2 → R + + X - + N 2 (R +与H 2O 作用得ROH ) ArNH 2 + HX + NaNO 2 → ArN +≡NX - (芳香族重氮盐) R 2NH + HX + NaNO 2 → R 2N-N=O R 3N + HX + NaNO 2 → 无反应(pH<3)(ⅴ)叔胺氧化物的生成及消去:胺很容易被氧化,一般生成较复杂的混合物。
但叔胺在过氧化氢或过酸作用下生成叔胺氧化物。
后者在加热条件下与β-氢原子发生顺式消去。
例如:(ⅵ)作为亲核试剂与醛酮的反应:仲胺与醛或酮反应生成烯胺,通过烯胺与卤代烃起亲核取代反应,可在原有酮的α-位导入一烃基的酮;与酰卤反应则得到β-二酮;与α-卤代酮反应可以得到1,4-二羰基化合物;若与活泼烯键如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作用,则起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1,5-二羰基化合物。
如:(ⅶ)芳胺的亲电取代反应:氨基使芳环高度活化。
如苯胺溴时能立即得到2,4,6-三溴苯胺。
C 2H 5CH 3HH H 3C N(CH 3)222N(CH 3)2OH 3CHC 2H 5CH 3H_+H CH 3CH 3C 2H N+CH 2CHCOOCH 3OCH 2CH 2COOCH 3(2)重氮化合物的反应最简单的重氮化合物为重氮甲烷,以它为例对重氮化合物的主要反应归纳如下: (ⅰ)与酸的反应:重氮甲烷与羧酸作用,放出氮气而生成羧酸甲酯,是将贵重羧酸转变为甲酯的好方法。
RCO 2H + CH 2N 2 → RCO 2CH 3 + N 2(ⅱ)与醛或酮的反应:重氮甲烷与醛酮中的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与羰基相连的一个烃基由羰基迁移到相邻的亚甲基上,同时脱去氮分子,得到多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RCOR 1+ CH 2N 2 → RCOCH 2R 1(ⅲ)与酰氯反应: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生成α-重氮酮,同时放出氯化氢;放出的氯化氢使重氮酮分解成α-氯代酮。
α-重氮酮在氧化银存在下加热,重排而生成烯酮,称为Wolff 重排。
(ⅳ)生成碳烯:重氮甲烷或其他重氮化合物在光照或加热时产生碳烯,可立即与反应体系中的烯烃加成,生成环丙烷及其衍生物。
(3)芳基重氮盐(ⅰ)芳香族伯胺在亚硝酸钠和无机酸作用下,于低温很容易生成相应的芳香族重氮盐,后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重氮基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生成相应的取代产物。
(ⅱ)还原反应:重氮盐可以被氯化亚锡、锡和盐酸、锌和盐酸、亚硫酸钠等还原成苯肼。
例如:ArN 2+X - + Sn + 4HCl → ArNHNH 2·HX + SnCl 4(ⅲ)偶联反应:RCOClCH N RCO CHNN-Ag 2O,RCOCH 2Cl RCH 2CO 2HCH2N 2:CH 2R 2CCR 2R 2C2CH 2N 2OHCNBrH N 2+Cl -+N N OH +H 2O+NaCl(弱酸和中性溶液) (4)硝基化合物(ⅰ)还原:若选用不同的还原试剂,可以使硝基化合物生成各种不同的中间还原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变。
(ⅱ)与碱作用:RCH 2NO 2 + NaOH → (RCHNO 2)-Na + + H 2O 生成的盐是一种亲核试剂,可与羰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
(ⅲ)硝基对苯环上取代基的影响:由于硝基具有强烈的-I 和-E 效应,使苯环的亲核取代反应性能增强。
3.制备(1)胺的制备:(ⅰ)氨或胺的直接烃化;(ⅱ)Gabriel 合成法;(ⅲ)还原法,包括硝基化合物的还原,酰胺、肟和腈的还原;(ⅳ)醛酮的还原胺化;(ⅴ)酰胺的Hofmann 重排。
(2)重氮化合物的制备:(ⅰ)重氮甲烷可以由R-N(NO)CH 3 型的化合物与碱反应得到,R 可以为烃基、酰基、磺酰基等;(ⅱ)酮腙用氧化汞去氢,生成相应的重氮化合物;(ⅲ)氨基乙酸酯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乙酸酯。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各种含氮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Cope 消去和Hofmann 消去反应的机理和立体化学、活泼中间体碳烯和类碳烯的生成及其应用、烯胺的生成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等。
1.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芳环上拉电子取代基使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硝基是强的拉电子取代基,它使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难于进行,但硝基邻位或对位上的卤原子容易被亲核试剂取代。
邻对位上的硝基数目增加,反应更容易进行。
离去基团不仅限于卤原子,烷氧基,氰基、硝基等也可以作为离去基团。
这类反应的速度与底物和亲核试剂的浓度成正比,可能是双分子反应,与S N 2相似,是芳环上的S N 2反应。
反应机理与饱和碳原子上的S N 2反应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分步进行的。
底物先与亲核试剂生成加成物(Meisenheimer 络合物),然后离去基团再带着一对电子离去,即为加成-消去机理:N 2+Cl -N(CH 3)N NN(CH 3)2+RNO 22RNN +R O -[H]RN NR[H]RNHNHR在多数情况下,加成是决定反应速度的步骤,因此,离去基团的性质对反应速度的影响较小,例如:离去基团分别为-Cl ,-Br ,-I ,-SOC 6H 5,-SO 2C 6H 5时的反应速度差别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亲核取代反应有的是按照单电子转移机理进行的。
2. 烯胺常用的制备烯胺的方法是醛或酮与仲胺缩合,为了加速反应的进行,可以加苯、甲苯或二甲苯把生成的水带走,并加入对甲苯磺酸等为催化剂。
用来制备烯胺的仲胺常为环状化合物。
反应过程如下:由于每步反应都是可逆的,烯胺遇水能迅速水解而生成醛酮。
烯胺与卤代烃起亲核取代反应,可在原有酮的α-位导入一烃基的酮;与酰卤反应则得到β-二酮;与α-卤代酮反应可以得到1,4-二羰基化合物;若与活泼烯键如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作用,则起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1,5-二羰基化合物。
3.Hofmann 消去反应季铵盐在AgOH 作用下可以生成相应的季铵碱。
季铵碱在加热时与所连烃基上的β-氢原子发生E2的Hofmann 消去,生成烯烃、叔胺和水。
除β-碳原子上连有芳基外,通常生成双键碳原子上含烷基最少的Hofmann 烯烃,在多数情况下Hofmann 消去为反式共平面消去,。
如:L N O O +Nu -OLNuNO+N O O NuL -O+OH+HONHR 2++_HO NR 2+NR 2H 2O+_NR2+NR 2CH 3HHN(CH 3)3OH -+125C CH 3H+(CH 3)3N+H 2O但在反式消去不可能时,也可能发生顺式消去,但速度很慢。
三.精选题及其解14-1.把下列各胺,按碱性的强弱排列成序(在水溶液中):解 氮原子上有一对未共用电子,能接受质子,所以胺类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