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含氮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含氮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含氮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0b0b0d44360cba1aa911da09.png)
NH+4 + OHRN+H3 + OH-
Kb
=
[ RNH3 ] [ OH ] [RNH2 ]
Kb 碱 b
pKb + pKa = 14
(1)脂肪胺的碱性
气相: (CH3)3N > (CH3)2NH > CH3NH2 > NH3
3°
2°
1°
CH3的+I效应使N上电子云密度增加,与 H+的结合力增加,碱性增强。
NO2 Cl NaHCO3 NO2 35℃
O2N
OH NO2 NO2 OH NO2
⑵ 硝基影响酚的酸性
OH
OH
OH
O2N
NO2
Pka 9.89
NO2 7.15
NO2 0.38
第二节 胺
一、胺的分类和命名
1.分类
根据与N相连的烃基数目
RNH2
1°伯胺 RCH2OH 1°伯醇
R2NH
2°仲胺 RCHR 2°仲醇
当氮上连接三个不同基团时,为手性氮:
··
N H3C
H
C2H5
··
H5C2
N CH3
H
H5C2
CH3 H
N
··
两个对映体间的能垒差很低,室温下迅速 转化,目前尚未能分离。
当氮连接四个不同基团时,两对映体不能 转换:
CH3
N+
C6H5CH2 CH2=CHCH2
C6H5
CH3
C6H5
+N
CH2C6H5
HCHO
HCHO
CH2OH
HOCH2 CHNO2
HOCH2 C CH2OH
CH2OH
CH2OH
有机化学第17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17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c98d8b8ad4d8d15abe234e9c.png)
PhCHO + CH3NO2
NaOH
PhCHCH2NO2
-H2O
PhCH=CHNO2
3、还原
在酸性介质中用金属(如铁、锡)还原脂肪族硝基化合物或催化氢化, 直接生成相应的胺。
脂肪族伯胺或仲胺作为亲核试剂,可以与酰卤、酸酐及酯等 収生酰基化反应,生成N-叐代酰胺或N,N-二叐代酰胺。
O CH3C-Cl + NH2R R2NH + (CH3CO)2O O CH3C-NHR + HCl CH3CONR2 + CH3COOH
芳胺只能被酰卤、酸酐所酰化,不能和酯类反应。
NH2 + CH3COCl NHCOCH3 CH3 COCH3
Pt-H2 C2H5OH
NO2
SnCl2 HCl
NH2
CHO NO2 Zn , NaOH
CHO
NH NH NHOH
碱性 弱酸性
Na , EtOH 或 Fe , HCl
NH2
NO2 Zn , NH Cl 4 H2O
9
金属钠或铵的硫化物、硫氢化物或多硫化物,如硫化钠、硫 化铵、硫氢化钠、硫氢化铵等,以及氯化亚锡和盐酸,在适 当的条件下,可以选择性的将多硝基化合物中的一个硝基还 原成氨基。
CH3CH2CH2NO2 CH3CH2CH3 HNO3 400oC CH3CHCH3 NO2 CH3CH2NO2 CH3NO2
2、芳烃的硝化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脂肪族硝 基化合物。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一般是由芳烃及其衍生物直接硝化制得。 常用的硝化剂是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混酸)。
含氮化合物有机化学
![含氮化合物有机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291455ffd5bbfd0a7856730a.png)
其结构简式为:
+
CH 3
CH2 N C12H25 Br -
CH 3
在人体中存在着一种季铵碱,因最初是在胆汁中发
现的,而且有碱性,故称胆碱。
其结构简式为;
CH 3
+
_
HO CH2 CH2 N CH3 OH
CH 3
胆碱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脑组织和蛋黄内含量
较高。胆碱是卵磷脂的组成部分。在人体内与脂肪代
H3C N CH 3
+ HONO
N,N-二甲基苯胺
H3C N
NO
CH 3
对-亚硝基-N,N-二甲基苯胺
综上所述,根据脂肪族和芳香族伯、仲、 叔胺与亚硝酸反应的不同, 可以鉴别三种胺。
6、氧化反应
胺有还原性,易被氧化。芳香族胺更易被氧化, 空气中氧即可将苯胺氧化。如苯胺可被氧化生成对苯 醌,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如果要氧化芳胺环上其它基 团,必须首先要保护氨基。
SO2Cl
NHCOCH3
NH2
H2O(H+或 OH- )
水解
SO2NH2
SO2NH2
四、 季铵盐和季铵碱
氮原子上连有4个烃基的化合物称为季铵化合物。 季铵化合物中的四个烃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是不同 的,分为季铵盐(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和季铵碱 (quaternary ammonium base)。
与羰基化合物类似,含有α-氢的硝基化合物, 在强碱的作用下,可与醛酮发生缩合反应。
11 含氮有机化合物
11.2
一、分类
胺(amine)
氨、NH3 铵NH4Cl
烃基的数目 伯胺 RNH2 仲胺 R2NH
叔胺 R3N
有机化学第十四章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十四章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14a7fe7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e.png)
Z=O R XC RO
A、由于酰胺一般为晶体,且有固 定熔点,因此通过测定熔点可以推 测原来的胺,即用于伯胺、仲胺的 鉴别。
注意:
B、由于酰胺在强碱、强酸中易水解,且不易氧化,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往往 把芳胺酰化变成酰胺,保护氨基NH2,例如:
例如:由苯胺合成邻硝基苯胺(练习)
COX +
NH2 NHCH3
130
OH NO2
Cl NO2
NO2 NO2 Cl NO2
NO2
NaHCO3/H2O
100
NaHCO3
35
OH NO2
NO2
OH
NO2
NO2
NO2
Cl NO2
Cl
问题:下列化合物中那一个氯原子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硝基使卤苯易水解、氨解、烷基化
OH
OH
1
NO2 pKBa、使9酚.8或9羧酸酸性增 7.15
物理测试表明,两个N-O键键长相等, 这说明硝基为P-π共轭体系(N原子是 以sp2杂化成键的,其结构表示如下:
O 二、硝基化合物O 的化学性质
R实N 验结果证明:(1)硝基有对R 称 N 结构;O
O
1.两个N-O键相 等 (0.121nm);
2.N原子SP2杂化, N原子的P轨道 与两个O原子 的P轨道侧面平 行重叠形成三 中心四电子的 大П键 。
其缩合过程是:硝基烷在碱的作用下脱去α- H形成碳负离子, 碳负离子再与羰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
与HNO2反应-----鉴别伯、仲、叔N硝O基H化合物
NaOH
RCH2NO2
RC
(硝肟酸)
NO2
红色
R2CHNO2 HNO2
RCH2NO2 +HONO
有机化学 含氮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 含氮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844ad43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1.png)
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名称结构式名称结构式氨NH3胺RNH2,ArNH2R2NH (Ar)2NHR3N (Ar)3N氢氧化铵NH4OH季铵碱R4N+OH-铵盐NH4Cl季铵盐R4N+Cl-硝酸HO-NO2硝基化合物R-NO2 Ar-NO2亚硝酸HO-NO亚硝基化合物R-NO Ar-NO13.1硝基化合物由硝酸和亚硝酸可以导出四类含氮的有机物,即硝酸酯、亚硝酸酯、硝基化合物和亚硝基化合物H O NO2 R O NO2R NO2硝酸硝酸酯(补充)硝基化合物H O N O R O N O R N O亚硝酸亚硝酸酯亚硝基化合物一、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硝酸酯和亚硝酸酯的命名与有机酸酯的命名相同,如CH 3ONO 2CH 2CH 2ONO硝酸甲酯 亚硝酸乙酯(补充)2 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中将硝基和亚硝基看作为取代基CH 3NO 2NO 2CH 3NO硝基甲烷 邻硝基甲苯 对亚硝基甲苯CH 3硝酸酯和芳香多硝基化合物都有爆炸性,常被用做炸药,如CH2ONO2CHONO2CH2ONO2O2NCH3NO2NO2三硝基甘油酯2,4,6-三硝基甲苯(TNT)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由一个N=O和一个N→O配位键组成。
OR NO电子衍射法证明,硝基中两个氮氧键长是完全相同的,CH3NO2 分子中的两个N—O键的键长均为0.122nm。
原因:硝基中氮原子以sp2杂化,三个原子形成共平面的σ键。
二、硝基化合物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多为淡黄色沸点比相应的卤代烃高, 常温下为高沸点的液体或结晶固体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液体的硝基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的良好的溶剂但是因为硝基化合物有毒性,可透过皮肤被机体吸收,生产上很少采用它,例如硝基苯有剧毒;多硝基化合物有爆炸性, 如2,4,6-三硝基甲苯(TNT)为烈性炸药2、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酸性硝基为吸电子基团,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很活泼,显弱酸性,可与碱作用生成盐从而溶于碱中O R CH2NOOH R CH NORCH NO NaOH [ RCHNO ] - +H O2 2 + 2 Na + 2(2)与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有α-氢的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类似于羟醛缩合。
有机化学 含氮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 含氮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471bb1d2ad51f01dc281f18c.png)
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⑵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i)芳环的特征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
邻位或对位被硝基取代的芳香卤代物,由于强吸电子基硝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不利于亲电试剂的进攻,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Cl
NO 2
O 2N
NO 2
2NH 3
NH 2
O 2N
NO 2
NO 2
NH 4Cl
氮原子与脂肪烃基相连的是脂肪胺(R-NH 2),与芳香环直接相连的为芳香胺(Ar-NH 2)
按照分子中所含氨基的数目,有一元、二元或多元胺
注意“氨”、“胺”、“铵”字的用法,在表示基时,如氨基、亚氨基,用“氨”;表示NH 3的烃基衍生物时,用“胺”;而季铵类化合物则用“铵”。
-NH 2(氨基)、-NH-(亚氨基)
(CH3CH2)2NH CH3CH2NH CH3
N CH3N
CH3
CH3
①气相:(CH 3)3N
(CH 3)2NH CH 3NH 2NH 3
>>>(CH 3)3N (CH 3)2NH CH 3NH 2NH 3
>>>②水溶液相:
3°2°
1°3°
2°1°原因:CH 3的+I 效应使N 上电子云密度增加,与H +
的结合力增加,碱性增强。
K b ×10
5
59.542.5 6.73 1.8
(教材错误)。
《有机化学》第十二章有机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十二章有机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7611d42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9.png)
(电子效应的影响)
:
:
:
:
:
2. 芳胺
NH3 >
NH2
N
H H
综上所述: 脂肪胺 > NH3 > 芳香胺>酰胺
NH2 >
NH
>
N
pkb 9.30
13.80
近乎中性
取代芳胺的碱性:
取代基对芳胺碱性的影响,与其对酚的酸性的影响刚好相反。
在芳胺分子中,当取代基处于氨基的对位或间位时, 给电子基团使碱性↑,而吸电子基团使碱性↓。且取代基 在对位时影响更显著。如:
RNH2 1°
R2NH 2°
R3N 3°
§12-1-2胺的制备方法 1. 氨或胺的烃基化 亲核试剂:NH3、RNH2(以1°胺为宜)。 烃基化试剂:卤代烃
RX + NH3
RNH3+X NH3 RNH2 + NH4+X
2. 腈和酰胺的还原
O
=
CH3
N C6H5
C
CH3
LiAlH4, 醚
CH3
N C6H5
的卤代烃还要高。 (2) 溶解性 硝基化合物的相对密度都大于1,不溶于水。硝基化
合物不仅溶于有机溶剂,而且还溶于浓硫酸。
(3) 多硝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而发生爆炸,如:TNT 炸药、2,4,6-三硝基苯酚(俗称:苦味酸)。
但有的多硝基化合物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香气,而被 用作香水、香皂和化妆品的定香剂。如:
硝基中,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上的p轨道相互重叠, 形成包括O、N、O三个原子在内的共轭体系:
O RN
O
或
R N =O
O
:
由于键长的平均化,硝基中的两个氧原子是等同的
2、 物理性质 (1) b.p: 因-NO2是一个强极性基团,因此硝基化合物具有较
有机化学 第12章 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 第12章 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434c026f0b1c59eef8c7b46b.png)
NH2 对氨基苯磺酸
4.命名芳胺时,当氮上同时连有芳基和脂肪烃基时, 应在芳胺名称前冠以N– ,明确取代基位置。
NHCH3 N(CH3)2 CH3 NCH2CH3
N-甲基苯胺
N,N-二甲基苯胺
N-甲基-N-乙基苯胺
5.氨基连在侧链上的芳胺,一般以脂肪胺为母体来 命名
CH2CH2NH2 2-苯乙胺
(二)氨与醇或酚反应
Al2O3 350~400℃,0.5MPa
CH3OH + NH3
CH3NH2 + (CH3)2NH + (CH3)3N + H2O
OH
+ NH3
(NH4)2SO3 150℃,0.6MPa
NH2
+ H2O
二、由还原反应制胺
(一)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这是制备芳胺常用的方法。 (二)醛和酮的还原氨化 醛和酮与氨或胺反应后,再进行催化氢化,称为醛 和酮的还原氨化。
NH2 MnO2,H2SO4 ~10℃ O O
§12—4 季铵盐和季铵碱
一、季铵盐 叔胺与卤代烷反应,生成季铵盐。 季铵盐是无色晶体,溶于水,不溶于非极性
有机溶剂。 季铵盐的最重要用途是用作阳离子表面活性 剂和相转移催化剂
二、相转移催化剂
(一)含义ຫໍສະໝຸດ 当两种反应物互不相溶时,就 构成了两相。由于反应物之间不容易接触, 反应较难进行,甚至不发生反应。若加入一 种催化剂使反应物之一由原来所在的一相, 穿过两相之间的界面,转移到另一相中,使 两种反应物在均相中反应,则反应较易进行。 这种催化剂叫做相转移催化剂。
(三)与叔胺反应 脂肪族叔胺在强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形成盐。芳 香族叔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氨基对位取代的亚硝 基化合物(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有机化学第十五章 含氮有机物
![有机化学第十五章 含氮有机物](https://img.taocdn.com/s3/m/4f3b1a1652ea551810a6873b.png)
OH O2N NO2 Na2S C2H5OH, NO2 O2N
OH NH2
NO2
在碱性介质中还原时,硝基苯被还原成两 分子缩合的产物。
O 葡萄糖,NaOH
NO2 2
N
N
100 ℃
氧化偶氮苯
Zn(2mol),NaOH CH3OH
N N 偶氮苯
Zn(3mol),NaOH CH3OH
LiAlH4,醚
工业上常采用高级脂肪酸经腈催化加氢的 方法高级脂肪伯胺。
C15H31COOH
H2,Ni
NH3, —H2O
O C15H31C NH2
—H2O
C15H31C
N
C15H31CH2NH2
H2O
3. 醛和酮的还原氨化
R (R') H C =O + NH3 R"NH2 C =NH (R') H NR" R
N H
N H
氢化偶氮苯
在化工生产中,常用Cu、Ni或Pt等催化剂, 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还原硝基化合物。实验室 中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
NO2
H2,Cu,约300 ℃ 约95%
NH2
NHCOCH3 NO2
H2,Pt 醇
NHCOCH3 NH2
(二)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NO2 Br2 Fe,140 ℃ NO2 发烟HNO3,浓H2SO4 95 ℃ NO2 发烟H2SO4 110 ℃ SO3H NO2 Br NO2
[R4N]+XR3N + RX
季铵盐与强碱作用,可以得到季铵碱。
[R4N] X + KOH
2[(CH3)4N]+I- + Ag2O H2O
有机化学第十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十章含氮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2526e22bba1aa8114531d91e.png)
例2
注意:2个基团的变化
(2) 催化加氢----工业上由硝基化合物制取胺
• 该反应是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对于那些带有酸性和
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基团的化合物可用此法还原.
(3) 在不同介质中还原得到不同的还原产物
• 酸性条件下中间体的生成:
• 在中性条件下还原,很容易停留在 N-羟基苯胺
二、 重氮化反应
• 伯芳胺在低温及强酸(主要是盐酸或硫酸)水溶液 中,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NH2 + HONO + HCl
N2Cl + 2H2O
(NaNO2+HCl) 氯化重氮苯(重氮苯盐酸盐)
• 若以硫酸代替盐酸,则得 重氮苯酸式硫酸盐(简称重 氮苯硫酸盐):
N2 HSO4
• 重氮化合物的结构:[ArN+N]X- 或 ArN2+X-
• 重氮正离子主要的共振结构:
三、 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重氮盐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的化学反应归纳两类 •(1)放出氮的反应——重氮基被取代的反应; •(2)保留氮的反应——还原反应和偶合反应。 1、 放出氮气的反应 •重氮盐中的重氮基可以被羟基、氢、卤素、氰基等原 子或基团取代,在反应中有氮气放出。
间位取代反应, 注意条件
例2——对位取代反应
氨基的 保护
8、 季铵盐和季铵碱 (1)季铵盐的生成——叔胺和卤烷作用生成季铵盐:
• 季铵盐在加热时分解,生成叔胺和卤烷:
• 具有长链的季铵盐可作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季铵碱的生成——季铵盐与强碱作用时,不能 使胺游离出来,而得到含有季铵碱的平衡混合物:
7、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 氨基是很强的邻、对位定位基,容易发生亲电取代 反应: (1)卤化——速度快,溴化和氯化得2,4,6-三卤苯胺:
含氮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含氮有机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b1ca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2.png)
含氮有机物知识点总结1. 氮有机物的分类氮有机物根据分子中的氮原子数目和化学性质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 单一的氮原子含有在有机分子中的化合物称为含氮化合物。
如环丙啶、吡啶、嘧啶等。
(2) 包括一个或多个六元环的含氮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
例如,含有唑环的噻唑类化合物、含有三唑环的三唑类化合物等。
(3) 含有含氮官能团的分子称为含氮有机化合物。
这种类别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胺、酰胺、亚胺等。
2. 氮有机物的生物学功能氮有机物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化学活性。
氮原子在有机分子中容易与其它原子形成氢键和离子键,从而参与构建生物大分子结构,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同时,氮有机物还是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和调节细胞内环境的基本成分。
(1)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氮有机化合物之一。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而氨基酸中都含有氮原子。
蛋白质在细胞内参与了构建生物大分子结构、携带物质和调节细胞内体液平衡等功能。
(2) 核酸是另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碱基,如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等。
核酸作为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细胞内负责传递和复制生物信息。
(3)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也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含氮有机化合物。
氨基酸参与了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如氨基酸还可以通过解氨酶作用从蛋氨酸中产生新的氨基酸,或者与α酮酸作用生成新的氨基酸。
3. 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与氮原子的化学活性密切相关。
氮原子通常以单,双和三键等形式与其他原子化学键合。
其中,氮原子的化学键的强度比一般的碳-碳键强,因此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活性也相对较高。
(1) 胺是含氮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其具有碱性。
胺的碱性由于氨基团的存在,其强碱性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2) 含氮环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由于环的共轭作用而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一些含氮环化合物还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是制备一些药物的重要原料。
4. 氮有机物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氮有机物在化学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医学有机化学第十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医学有机化学第十章含氮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e636584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d.png)
二苯胺
β-萘胺
4-甲基-3-乙基苯胺
N,N-二甲基-对-硝基苯胺
乙基-N-异丙基苯胺
氮原子上连有脂肪烃基的芳胺: 以芳胺作母体,把氮上的脂肪烃基作取代基,前面加“N”,表示脂肪烃基连在氮上,而不是芳环上。
甲基-N-乙基丙胺
对于脂肪族仲胺和叔胺也可按此方法命名
2-甲基-4-氨基己烷 (3)复杂的胺: 以烃基或其它官能团作母体,把氨基作取代基。 4-二甲氨基苯甲醛 2-甲基-1-氨基-5-甲氨基己烷
(1) 麻黄碱(麻黄素)
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黄
草麻黄
1.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和缓解轻度哮喘发作,对急性重度哮喘发作疗效不佳。 2.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及慢性低血压症。 3.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鼻粘膜充血、肿胀引起的鼻塞。
存在:麻黄
冰毒和摇头丸(苯丙胺类) 是一类具有致幻和成瘾作用的毒品。 冰毒:N-甲基苯异丙胺(去氧麻黄素) 摇头丸(蓝精灵):
存在:烟草。烟草中含2~8%,香烟中含1.5%。 烟碱(尼古丁)(吡啶环) 作用:量少兴奋中枢神经,增高血压;量大抑制中枢神经,麻痹心脏,甚至死亡。 据报道,一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10只小白鼠,25支香烟中的尼古丁能毒死一头牛,40~60毫克尼古丁可使人致死
可卡因(哌啶环): 存在: 古柯树(灌木,是美洲大陆的传统种植作物)。 可卡因俗称“可可精” ,其盐类呈白色晶体状,无气味,味略苦而麻,易溶于水和酒精。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神经兴奋剂。毒贩出售呈块状的可卡因,称“滚石”。吸毒者则把可卡因称作“自由垒”或“快乐客”。 作用:中枢神经兴奋剂 局部麻醉
5、芳香胺的亲电取代反应
卤代 硝化
由苯胺合成对硝基苯胺 想一想 (3)磺化 白色结晶 对氨基苯磺酸为白色结晶,是合成燃料的中间体,对氨基苯磺酰胺是合成磺胺类药物的中间体
有机化学 含氮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 含氮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876bda173b3567ec102d8a69.png)
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名称结构式名称结构式氨NH3胺RN H2,Ar N H2R2NH(Ar)2NHR3N(Ar)3N 氢氧化铵NH4OH季铵碱R4N+OH-铵盐NH4Cl季铵盐R4N+Cl-硝酸HO-N O2硝基化合物R-N O2Ar-N O2亚硝酸HO-N O亚硝基化合物R-N O Ar-N O13.1硝基化合物由硝酸和亚硝酸可以导出四类含氮的有机物,即硝酸酯、亚硝酸酯、硝基化合物和亚硝基化合物H O NO2R O NO R2NO2硝酸硝酸酯(补充)硝基化合物H O N O R O N O R N O亚硝酸亚硝酸酯亚硝基化合物一、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1 硝酸酯和亚硝酸酯的命名与有机酸酯的命名相同,如CH 3ONO 2CH2CH 2ONO硝酸甲酯 亚硝酸乙酯(补充)2 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中将硝基和亚硝基看作为取代基NO2CH3CH3CH 3NO 2NO硝基甲烷邻硝基甲苯对亚硝基甲苯硝酸酯和芳香多硝基化合物都有爆炸性,常被用做炸药,如CH3CH2ONO2O2N N O2 CHONO2CH2ONO2N O2三硝基甘油酯2,4,6-三硝基甲苯(TNT)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由一个N=O和一个N→O配位键组成。
OR NO电子衍射法证明,硝基中两个氮氧键长是完全相同的,CH3NO2分子中的两个N—O键的键长均为0.122nm。
原因:硝基中氮原子以sp2杂化,三个原子形成共平面的σ键。
二、硝基化合物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多为淡黄色沸点比相应的卤代烃高,常温下为高沸点的液体或结晶固体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液体的硝基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的良好的溶剂但是因为硝基化合物有毒性,可透过皮肤被机体吸收,生产上很少采用它,例如硝基苯有剧毒;多硝基化合物有爆炸性,如2,4,6-三硝基甲苯(TNT)为烈性炸药2、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酸性硝基为吸电子基团,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很活泼,显弱酸性,可与碱作用生成盐从而溶于碱中OOHR CH2NR CH NOO-+H O+[] RCH2NaNO2NaOH RCHNO+22(2)与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有α-氢的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类似于羟醛缩合。
《有机化学(第二版)》第11章:有机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二版)》第11章:有机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a33e893987c24028915fc3ba.png)
高T,高P NaOH液 CH - 3 Na2CO3液 130℃ OH -
OH -
- NO2
NO2- Cl -
- NO2
OH - NO2- -NO2 - NO2
-NO2
硝基对苯环亲核取代反应影响:硝基吸电子作用, 使其邻位对位碳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亲核取代 反应容易进行。
- NO2
Na2CO3液 温热
R 3N
+ HNO 2
R 3NH + 2 NO
(CH 3) 2 N
+ HNO 2
(CH 3) 2 N
NO
+H 2O
19:46
第二节 胺
5.氧化反应 胺有还原性,易被氧化。芳香族胺更易被氧 化,空气中氧即可将苯胺氧化。如苯胺可被氧化 生成对苯醌,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如果要氧化芳 胺环上其它基团,必须首先要保护氨基。
酮式
R-CH2 -N
R-CH=N O
OH O
烯醇式 假酸式
19:46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与羰基化合物缩合 含有α-氢的伯或仲硝基化合物,由于α-氢的活性, 在碱性条件下,还能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
CHO
+
R-CH2 -NO2
C2 H5 ONa
CH=C-NO2 R
19:46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二)还原反应 硝基化合物可被还原剂(铁、锡和盐酸或硫化物) 或催化还原成伯胺.
+ _ (CH3)4N OH _ + (CH3)3N C2H5Cl
氢氧化四甲铵
氯化三甲基乙基铵
注意:氨—气体 NH3,–NH2;胺—有机胺;铵– N为四价
19:46
第二节 胺
有机化学-含氮和磷化合物(第二三节)
![有机化学-含氮和磷化合物(第二三节)](https://img.taocdn.com/s3/m/5e9c9219aaea998fcc220e7e.png)
胺类一般为弱碱, 可与酸成盐, 但遇强碱又重新游离析出:
CH3CH2NH2
HCl OH-
+
CH3CH2NH3
Cl- (或写成
CH3CH2
HCl )
氯化乙铵
乙胺盐酸盐
HCl NH2 OH-
+
NH3
Cl-
(或写成
NH2 HCl)
氯化苯铵
苯胺盐酸盐
分离和提纯胺
胺(特别是芳胺)易被氧化,而胺的盐则很稳定. 医
氯化重氮苯(芳香重氮盐)
干燥的重氮盐通常极不稳定,受热或振荡容易发生 爆炸。升高温度重氮盐会逐渐分解,放出氮气。
2. 仲胺
脂肪仲胺和芳香仲胺与亚硝酸反应,都是 在氮上进行亚硝化, 生成 N-亚硝基化合物。
(CH3CH2)2N-H + HO-NO
(C2H5)2N-NO + H2O
N-亚硝基二乙胺
N-亚硝基胺为中性的黄色油状物或固体,绝大多数不溶于 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现已被列为化学致癌物。
药上常将难溶于水的胺类药物制成盐,以增加其水溶
性和稳定性。
(二) 酰化反应
伯胺和仲胺仍象氨一样能与酰卤、酸酐作用生成酰胺。
O
P吡yr啶idine
+ CH3C-Cl solvent
O R-NH-CCH3
R
N-CCH3
R
O
(CH2)2NH2 + Cl C
吡啶
O
O
(CH2)2NH C 89%~98%
胺酰化反应的应用:
N2 ↑ + R+ + Cl-
醇、烯、卤烃等混合物
因能定量地放出氮气,因此常用于氨 基酸和多肽的定量分析。
芳香伯胺与 HNO2 在低温(一般<5℃)及过量 强酸水溶液中反应生成芳香重氮盐,这个反
大学有机化学总结之含氮化合物
![大学有机化学总结之含氮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b31b182ebb68a98270fefa09.png)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学习要求1.掌握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制法,性质。
理解硝基对苯环邻对位取代基(X 、OH )性质的影响。
2.掌握胺的分类、命名和制法。
3.熟练掌握胺的性质及胺的碱性强弱次序,理解影响胺的碱性强弱的因素。
4.掌握区别伯、仲、叔胺的方法及氨基保护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5.掌握重氮盐的反应和偶联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6.了解季铵盐、季铵碱的性质和应用,初步了解偶氮染料。
7.学习、掌握重要的分子重排反应。
分子中含有C-N 键的有机化合物称为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种类很多, 本章简单讨论硝基化合物,重点讨论胺、重氮盐和分子重排反应。
§14.1 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一般写为R-NO 2 ,Ar-NO 2 ,不能写成R-ONO (R-ONO 表示硝酸酯)。
14.1.1 分类、命名、结构 1.分类 (略)2.命名 (与卤代烃相次似) 3.硝基的结构一般表示为N=O 和一个N →O 配位键组成)物理测试表明,两个N —O 键键长相等,这说明硝基为一P-π共轭体系(N 原子是以sp 2杂化成键的,其结构表 示如下:N OR14.1.2 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见P 430。
1.卤代烃与亚硝酸盐反应。
2.芳烃的硝化。
14.1.3 硝基化合物的性质1.物理性质 (略)2.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还原 硝基化合物可在酸性还原系统中(Fe 、Zn 、Sn 和盐酸)或催化氢化为 胺。
(2)酸性硝基为强吸电子基,能活泼α- H ,所以有α- H 的硝基化合物能产生假酸式-酸式互 变异构,从而具有一定的酸性。
例如硝基甲烷、硝基乙烷、硝基丙烷的pKa 值分别为: 10.2、8.5、7.8 。
(3)与羰基化合物缩合有α- H 的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某些羰基化合物起缩合反应。
R CH 2NOOR CH NOH ONaOHR CH NO ONa假酸式酸式(主)(较少)R CH 2NO 2R'CO H(R'' )+OHR'C OH H (R'' )C NO 2R'HR'C H (R'' )C NO 2R'其缩合过程是:硝基烷在碱的作用下脱去α- H 形成碳负离子,碳负离子再与羰基 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
有机化学-第十一章考点
![有机化学-第十一章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8a478aeb31b765ce050814ed.png)
(CH3)4N+Cl– 氯化四甲铵
(CH3)3N+CH2CH3Cl– 氯化三甲基乙基铵
三、胺的化学性质
能接受质子,显碱性
1、胺的碱性
N
R
R'' R'
接受H+
R-NH2 + HCl RN+H3Cl- + NaOH
RN+H3Cl- (胺的鉴定) R-NH2 + NaCl+ H 2O(胺的提纯)
综合烷基的给电子诱导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 脂肪胺碱性排序:仲胺>伯胺>叔胺
7、写出由苯为原料制备氯化重氮苯的各步反应试剂、反应条件及产物;以及氯化重氮苯 中重氮基分别被-Cl、-CN、-OH、-H取代的反应试剂、反应条件及产物。根据这些总
8、写出氯化重氮苯发生偶联反应的反应试剂、反应条件及产物;偶联产物如何命名?根 据这些总结完成课后习题2(8);3(10);7(6); 第二节 酰胺
Br
NH 2
NH 2
Br
Br
N2Cl
Br
Br
Br
Br
Br2/CCl4
NaNO2/HCl
<5℃
Br
H3PO2
Br
H2O
Br
白色
苯胺 的鉴定
重氮盐的偶联反应
N2Cl +
有机化学(杨红)第十一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杨红)第十一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e1f968c5bb4cf7ec4afed0c9.png)
腈
R-N=N-R
偶氮化合物
RNO2
硝基化合物
第一节
§1 胺的分类及命名 一、胺的分类
胺
根据胺中烃基种类的不同,可分为:
脂肪族胺
CH3CH2NH2 乙胺
芳香族胺
NH2 苯胺
混合胺
NHCH3 N-甲基苯胺
根据分子中氨基的数目分为:一元胺、二元胺、 多元胺。
CH3NH2 甲胺(一元胺) NH2CH2CH2NH2 乙二胺(二元胺)
NH2CONH2 + HNO3
NH2CONH 2·HNO
3
弱碱性
2.水解 水解
NH2CONH2 + H2O
酶
(NH4)2CO3
3.与HNO2反应 与
NH2CONH2 + 2HNO2
CO2 + 3H2O + 2N2
4.二缩脲反应
H2NCONH2 + H2NCONH2
H2NCONHCONH 2 + NH3 二缩脲 二缩脲的碱溶液中,加入很稀的CuSO4溶液时
N2 Cl
+ -
SnCl2 + HCl
NaOH
NHNH3+Cl-
NHNH2
强还原剂
N2 Cl
+ -
Zn+ HCl
NH2
§5 重要的胺类化合物 一、胆胺与胆碱 HO—CH2CH2—NH2 2-羟基乙胺或2-氨基乙醇 胆胺 (HO—CH2CH2—N+(CH3)3)OH氢氧化三甲基羟乙铵(胆碱)
第二节
N H H 氨的结构
107.7。
N
H
H H
.9。 112 甲胺的结构
CH3
张文勤有机化学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张文勤有机化学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2662570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7.png)
张文勤有机化学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化学的广阔领域中,含氮有机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
由于氮原子的独特性质,含氮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第十三章的主题是含氮有机化合物,将探讨其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一、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多样,其中最简单的是胺类化合物。
胺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含有氮原子和氢原子,氮原子通过单键与碳原子相连,形成碳氮键。
根据氮原子上连接的碳原子数,胺类化合物可以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
脂肪胺是指氮原子连接在脂肪烃基上的胺类化合物,如甲胺、乙胺等;而芳香胺是指氮原子连接在芳香环上的胺类化合物,如苯胺、甲苯胺等。
二、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结构。
一般来说,胺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极性和亲水性,因为氮原子上带有负电荷,倾向于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胺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活性也与其结构有关。
例如,脂肪胺的活性高于芳香胺,因为脂肪胺的碳原子数较多,可以形成更多的氢键,提高其化学反应活性。
三、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氨解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氨解反应是指将其他有机化合物转化为胺类化合物的过程,可以通过卤代烃、酯、腈等底物与氨或胺进行反应实现。
还原反应是指将硝基化合物、腈等含氮化合物转化为胺的过程,可以通过催化氢化、化学还原等方法实现。
氧化反应是指将胺类化合物转化为氧化胺、醛或酸的过程,可以通过空气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等方法实现。
四、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苯丙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用于合成多种药物和生理活性物质;草甘膦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其活性成分是N-甲基氨基甲酰磷酸;尼龙是一种常见的合成纤维材料,其基本单元是己二胺和己二酸。
含氮有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了解和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合成方法对于深入理解有机化学知识以及开发新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⑵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i)芳环的特征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
邻位或对位被硝基取代的芳香卤代物,由于强吸电子基硝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不利于亲电试剂的进攻,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Cl
NO 2
O 2N
NO 2
2NH 3
NH 2
O 2N
NO 2
NO 2
NH 4Cl
氮原子与脂肪烃基相连的是脂肪胺(R-NH 2),与芳香环直接相连的为芳香胺(Ar-NH 2)
按照分子中所含氨基的数目,有一元、二元或多元胺
注意“氨”、“胺”、“铵”字的用法,在表示基时,如氨基、亚氨基,用“氨”;表示NH 3的烃基衍生物时,用“胺”;而季铵类化合物则用“铵”。
-NH 2(氨基)、-NH-(亚氨基)
(CH3CH2)2NH CH3CH2NH CH3
N CH3N
CH3
CH3
①气相:(CH 3)3N
(CH 3)2NH CH 3NH 2NH 3
>>>(CH 3)3N (CH 3)2NH CH 3NH 2NH 3
>>>②水溶液相:
3°2°
1°3°
2°1°原因:CH 3的+I 效应使N 上电子云密度增加,与H +
的结合力增加,碱性增强。
K b ×10
5
59.542.5 6.73 1.8
(教材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