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课件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a9436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b.png)
(2)好大喜功,巡幸游玩。隋炀帝巡幸期间,花费巨大,为此不 得不多征收赋税。
(3)穷兵黩武,连年用兵。为了征伐吐谷浑以及高丽,使用大量 民力运送粮食、制造船只。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致 使民众骨肉分离,民不聊生。
《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 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唐]杜佑《通典》
归纳开通大运河的影响。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徭役繁重,加重了人民负担。
今天大运河还有哪些功能?申报大运 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何现实意义?
功能:航运、防洪灌溉、南水北调、旅 游观光等。
现实意义:传承运河文明,保护大运河, 发展运河沿岸城市等。
◎大运河今貌
① 永济渠 ② 通济渠 ③ 邗沟 ④ 江南河
五河
① 海河 ② 黄河 ③ 淮河 ④ 长江 ⑤ 钱塘江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皮日休《汴河铭》
材料二 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四年, 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大运河今貌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 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成为我国第46 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1 400 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这条 大运河在经历了8年的申遗准备之后,终于迎 来喜讯。如果你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代表团的成 员,你将如何阐述理由以获得评审团的认可?
(二)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设立州、县学。原有的秀才、明经 两种科目,可由州县学的生徒“升进于朝”,进行考试;也可由诸州把人 才举送中央,考试录用。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3)穷兵黩武,连年用兵。为了征伐吐谷浑以及高丽,使用大量 民力运送粮食、制造船只。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致 使民众骨肉分离,民不聊生。
《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 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唐]杜佑《通典》
归纳开通大运河的影响。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徭役繁重,加重了人民负担。
今天大运河还有哪些功能?申报大运 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何现实意义?
功能:航运、防洪灌溉、南水北调、旅 游观光等。
现实意义:传承运河文明,保护大运河, 发展运河沿岸城市等。
◎大运河今貌
① 永济渠 ② 通济渠 ③ 邗沟 ④ 江南河
五河
① 海河 ② 黄河 ③ 淮河 ④ 长江 ⑤ 钱塘江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皮日休《汴河铭》
材料二 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四年, 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大运河今貌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 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成为我国第46 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1 400 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这条 大运河在经历了8年的申遗准备之后,终于迎 来喜讯。如果你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代表团的成 员,你将如何阐述理由以获得评审团的认可?
(二)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设立州、县学。原有的秀才、明经 两种科目,可由州县学的生徒“升进于朝”,进行考试;也可由诸州把人 才举送中央,考试录用。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c8a4fa453610661fd9f4ba.png)
材料三:
课后练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 事关心”,中国古人讲求诗礼传家,无论哪朝哪代, 都把读书看作一等一的大事,于是在千百年的历 史流转中,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四大书院”也 应运而生。 (3)材料三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影响是什么?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课后练案
材料四: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右图) (4)结合材料四回答,运河两个 端点城市A、B的古代名称分别 是什么?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 读书人,从洛阳出发经大运河 到扬州,先后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统一:结束分裂
运河:造福千秋 隋朝
科举:改善选官
暴政:走向灭亡
板书设计
1 隋建立 及统一
⑴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长安 ⑵统一:589年统一全国
隋
朝
2
统 繁盛
⑴ 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
大运河:治⑵概况:三点、四段、五河
⑶影响:加强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
全国的统治。
课堂导案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3.材料三作者胡曾认为隋朝因何灭亡的?结合 所学知识,探究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作者胡曾认为隋朝因开凿大运河而灭亡的; 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隋炀帝推行暴政。
D 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随堂训练
知识拓展 科举制度的利弊 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 员而设立的。科举制度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基础, 颇有些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味道。且为了防止考官 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等规 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 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32f6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0.png)
A、经济繁荣 C、二世而亡
B、短暂而繁荣 D、节俭盛行
第29页
6、下列图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 完成以下各题。
1、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从哪 一年开始开凿?开凿目标是什 么? 2、大运河共分几段?连接了哪 几大河流? 3、大运河起止点是哪里?中心 在哪里? 4、对大运河做出评价。
隋朝大运河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域政治经济文 化交流,但开凿运河带来沉重徭役负担,加速了隋 朝灭亡。
(2)作用:①促进了社会经济快速恢复 和发展,②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 度增加,③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 盛王朝。
第6页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D
5、与隋代历史最相同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第27页
6、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杭州由水路
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B、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7、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
第21页
2、隋炀帝残暴统治表现:
(1)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 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2)为加强各地统治屡次巡游,花费大量 人力和财力。 (3)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当民夫,使人民无法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第22页
材料研读 《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社会情况是: “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 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5130634b35eefdc8d333c3.png)
隋朝的灭亡 时间:618年
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沉迷享乐陈后主,隋兵压境醉后庭; 分久必合天下势,隋朝统一顺民心。 杨坚就是隋文帝,开皇之治有威名; 千里运河通南北,北抵涿郡南余杭。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创立科举是杨广,选拔人才开先河。 奢侈无度隋炀帝,民不聊生罪无穷; 反隋浪潮高过浪,盛极一时似昙花。
四、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时间:618年
隋的统一 581年;隋文帝 ;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繁 盛
开通大运河
一
时
时间:605年起 路线:三点、四段、五河 意义: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的 开创科举取 隋文帝:考试选拔人才
隋 士制度 朝
隋炀帝:进士科,科举制建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
魏1 西4 晋
蜀2
吴3
十 六 国
北 5魏
东魏
西魏
北北齐 隋
北周6周 统
北朝7 一
全
南1朝0 国
东 宋8 齐 梁 陈9 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隋文帝——杨坚
1.建立时间:581年 2.建 立 者:杨坚(隋文帝) 3.都 城:长安 4.统一时间:589年
5.统一的意义
(1)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2)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隋朝初年的社会经济如何?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 4600多万 人口激增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99cb65a5e9856a561260ec.png)
2.结果P4
隋末农 民大起 义
618年, 隋朝灭 亡
隋 隋的统一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
朝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的 统
开通大运河
时间:605年起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意义: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一
和 灭
开创科举取 士制度
隋文帝:初步建立考试选才制度 隋炀帝:正式建立科举制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1、隋朝建立 P2 建立时间: 581年 开国皇帝: 杨坚(隋文帝) 都 城: 长安 统 一 : 589年,隋灭陈 2、统一意义:(1)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2)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采取巩固统治有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P2-3
余杭(今杭州7).开通作用: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隋隋朝朝大大运运河河 与与世世界界著著名名运运 河河的的比比较较
运河名称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隋朝大运河
通航时间 1869年 1914年
610年
全长 190.25公里
81.3公里
2700公里
地位:直到今天,大运河仍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三、科举制度P3 (即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1.魏晋南北朝 的选官方法: 重门第,不重才能(九品中正制) 2.正式确立: 隋炀帝时正式创立进士科
科举 科:考试科目 举:选拔人才
3.影响:1.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有才能的人能参政。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皮日休:《汴河古》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人教版(部编)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部编)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8f7f82b52acfc789ebc9ce.png)
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 经济方面:编订户籍,统一南
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 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行政效率。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 全国的统治。
开凿时间
• 从605年起,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 力,征发几百万人,陆续开凿了一条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 运河概况:大运河一洛阳为中心,北 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 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2000多千米。
隋朝灭亡
• 直接原因:
•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引发了大规 模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 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隋朝的灭亡
• 618年,隋炀,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ppt(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ppt(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31fe5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a.png)
④制定影响深远的制度—— 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隋: 确立了科举制。
知识拓展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隋两朝的治乱兴亡
比较项目 统治的时间
统一的意义
制度的创新
秦朝
隋朝
二世而亡(十几年)
二世而亡(三十几年)
结束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三百多年的分裂
实现统一
割据局面,实现统一
6.隋文帝巩固统一
(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2)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项目
时间
隋初
隋盛世
结论(表现)
人口 垦田 粮仓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产品视觉识别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说出隋朝统一的史实、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概况, 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作用;通过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 图,学生能识图填图。
2、说出科举制度的建立情况,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3、说出隋朝灭亡的原因。
诗歌导入 汴河怀古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1300年
四、隋朝灭亡
“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 恶难尽”(罄竹难书)
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 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
隋炀帝暴政的表现:
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 情享乐,奢侈无度; ②隋炀帝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 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 矛盾激化。
知识拓展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隋两朝的治乱兴亡
比较项目 统治的时间
统一的意义
制度的创新
秦朝
隋朝
二世而亡(十几年)
二世而亡(三十几年)
结束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三百多年的分裂
实现统一
割据局面,实现统一
6.隋文帝巩固统一
(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2)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项目
时间
隋初
隋盛世
结论(表现)
人口 垦田 粮仓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产品视觉识别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说出隋朝统一的史实、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概况, 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作用;通过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 图,学生能识图填图。
2、说出科举制度的建立情况,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3、说出隋朝灭亡的原因。
诗歌导入 汴河怀古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1300年
四、隋朝灭亡
“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 恶难尽”(罄竹难书)
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 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
隋炀帝暴政的表现:
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 情享乐,奢侈无度; ②隋炀帝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 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 矛盾激化。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94c33f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3.png)
——《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 材料8: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运,其为利也博哉。
——《通典·食货七》 材料9:大运河使继隋而兴的唐、宋王朝,由于南北经济、文化联系进
一步密切而愈趋稳固,从而也加强了全国的统一。——《中国古代史》 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 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大型工程 修长城,建驰道等
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
统治时间 15年(秦始皇、秦二世)
38年(隋文帝、隋炀帝)
灭亡原因 统治残暴,被农民起义推翻
隋炀帝的暴政
对后世 的影响
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 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汉 武帝大一统的局面。
唐承隋制,唐吸取隋亡教训, 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一、隋的统一 1.建立及统一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
兴,他就是隋文帝。589年,南下灭陈统一全国。
外 戚
隋文帝像
(541-604)
589隋年灭陈
国家统一 陈
一、隋的统一
2.统一的意义
25
22
26
0魏 6
东汉
26 22 6
1蜀 26
西 晋
22 3
9吴
220
28 31
30
38
4
夏商周时期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血缘/嫡长子) (举荐/贤孝品行)(门第/士族垄断)
隋朝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过程 :九品中正制:门第高低
科举制:真才实学
(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隋文帝规定各州每年以文章华美为标准选拔三人,荐给朝廷。 后又命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等以“志行修谨” (有才)、“清平干济”(有德)二科荐举人才。
——《通典·食货七》 材料9:大运河使继隋而兴的唐、宋王朝,由于南北经济、文化联系进
一步密切而愈趋稳固,从而也加强了全国的统一。——《中国古代史》 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 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大型工程 修长城,建驰道等
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
统治时间 15年(秦始皇、秦二世)
38年(隋文帝、隋炀帝)
灭亡原因 统治残暴,被农民起义推翻
隋炀帝的暴政
对后世 的影响
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 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汉 武帝大一统的局面。
唐承隋制,唐吸取隋亡教训, 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一、隋的统一 1.建立及统一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
兴,他就是隋文帝。589年,南下灭陈统一全国。
外 戚
隋文帝像
(541-604)
589隋年灭陈
国家统一 陈
一、隋的统一
2.统一的意义
25
22
26
0魏 6
东汉
26 22 6
1蜀 26
西 晋
22 3
9吴
220
28 31
30
38
4
夏商周时期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血缘/嫡长子) (举荐/贤孝品行)(门第/士族垄断)
隋朝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过程 :九品中正制:门第高低
科举制:真才实学
(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隋文帝规定各州每年以文章华美为标准选拔三人,荐给朝廷。 后又命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等以“志行修谨” (有才)、“清平干济”(有德)二科荐举人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1669746c85ec3a87c2c5a4.png)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样 学习与
看?
探究
你总怎的样来看说=是对好开事通,大但只运用河一的个评“价好”字或一个“坏”字来 评论(大积运极河影的响作和用太消简极单影化响了)。
隋朝的灭亡——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遂至灭亡。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当民夫,使人民无法从事生产劳动
隋文帝:初创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 试成绩选拔人才。
只 注 重
特 点:
门 第
1.国家层面组织的考试。
2.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
3.国家大事决策有参考。
凭 才
学
做
科举制正式诞生
官
学习与探究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材料一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 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 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 人人机会均等。”
每月二百万人
605年三月
开凿通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5年四月
开凿邗沟
十多万人
605年五月
营建西苑
一百七十多万人
606年七月
巡幸江南
四十多万人
607年八月
修筑长城
一百多万人
608年正月
开凿永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8年七月
再修长城
二十多万人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ecb075b0717fd5360cdce2.png)
TITLE4
都因大兴土木, 实行暴政,导致 大规模农民大起 义,都是二世而 亡;
TITLE5
都为后而继起 的封建王朝提 供了教训。西 汉接受秦亡教 训,实行休养 生息政策;唐 朝接受隋亡教 训,调整统治 政策,而出现 繁荣局面
TITLE6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统一:结束分裂
1.通过学习,熟记隋朝的建立和统一时间、隋朝大运 河的概况以及科举制的创立。 2.通过史料,分析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意义,正 确评价大运河;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3.通过隋朝的统一和灭亡,总结出“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教训。
分散与统一并存
中国古代王朝的统
一
中国历史上,从分裂到统一 的王朝,往往存在诸多不稳定因 素,不会长久,这也是历史的必 然,这个时候恰恰会造就一个兴 盛朝代的出现,如“秦”灭出 “汉”,“隋”后出“唐”。
运河:造福千秋 隋朝
科举:改善选官
暴政:走向灭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PART 02
大运河的组成
隋朝大运河
(1)三个点: 中心洛阳,北达涿郡,
南达余杭;
(2)四个段: 由北向南--永济渠、通
济渠、 邗沟、江南河; (3)五条河: 由北向南--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
PART 03
大运河的地位和意义
1.地位: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 最长的运河。 2.意义和作用: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 文化上的沟通交流和发展。
(3)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皇帝在选拔人才和官员上的范围, 提升了选人用人的权力,让有才学的人进入政府机构做官,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
都因大兴土木, 实行暴政,导致 大规模农民大起 义,都是二世而 亡;
TITLE5
都为后而继起 的封建王朝提 供了教训。西 汉接受秦亡教 训,实行休养 生息政策;唐 朝接受隋亡教 训,调整统治 政策,而出现 繁荣局面
TITLE6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统一:结束分裂
1.通过学习,熟记隋朝的建立和统一时间、隋朝大运 河的概况以及科举制的创立。 2.通过史料,分析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意义,正 确评价大运河;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3.通过隋朝的统一和灭亡,总结出“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教训。
分散与统一并存
中国古代王朝的统
一
中国历史上,从分裂到统一 的王朝,往往存在诸多不稳定因 素,不会长久,这也是历史的必 然,这个时候恰恰会造就一个兴 盛朝代的出现,如“秦”灭出 “汉”,“隋”后出“唐”。
运河:造福千秋 隋朝
科举:改善选官
暴政:走向灭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PART 02
大运河的组成
隋朝大运河
(1)三个点: 中心洛阳,北达涿郡,
南达余杭;
(2)四个段: 由北向南--永济渠、通
济渠、 邗沟、江南河; (3)五条河: 由北向南--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
PART 03
大运河的地位和意义
1.地位: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 最长的运河。 2.意义和作用: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 文化上的沟通交流和发展。
(3)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皇帝在选拔人才和官员上的范围, 提升了选人用人的权力,让有才学的人进入政府机构做官,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e2e621f61fb7360b4c65ff.png)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的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 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古代学生的 学校
魏晋南北朝时期,想要做官必须同时具备两 个条件:
小资料
➢必须出身高门
权贵
➢要有地方高官
推荐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的选官制度有什 么重大不同?
科举制,只有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 够当官,科举制主要是以才能为选 官标准。而前朝的选官制度只要地 位高,就可以当官。
02 隋朝统一: (589年)
灭陈统一 全国。
隋朝统一的意义有 哪些呢?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 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知识延 展
外戚:指帝王的母族、
妻族。历史上,帝王年 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 权,甚至有改朝篡位者。 如王莽、杨坚。
瞒天过海:隋陈对战,陈后主陈
叔宝自恃有长江天险作防卫,骄 奢淫逸,疏于防卫。隋名将贺若 弼虚张声势几次欲渡长江,但都 撤回。久而久之,陈朝军队不再 防备。贺若弼在陈元会之庆时, 命大军横渡长江一举灭陈。
三次征辽东
农民起义 (最先:山
东)
结果
618年,隋炀帝 在江
都被杀,隋朝 灭亡
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 启示
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随堂练 习
1.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D
)
随堂练 习
D
2.在我国历史上,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
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B.秦始皇 C.隋文帝 D.隋炀帝
科举制成为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 度。直到1905年才废除,科举制在 我国存在约130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从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到的有关科举制度的 信息是( ) A. 目的是加强皇权B. 采取分科考试的形式C. 采用择 优录取的方法D. 考生可自由报考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统一:结束分裂
运河:造福千秋 隋朝
科举:改善选官
暴政:走向灭亡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大业三年——征丁百万修筑驰道、长城。
大业八年——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之战。
大业九年——隋炀帝第二次攻高句丽之战。
大业十年——隋炀帝第三次攻高句丽之战。
大业十四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摘编自《隋书》和《资治通鉴》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在江都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 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 发大规模起义。起义首 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 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 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 许多反隋队伍。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 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齐 梁陈
25
东汉
中国历史纪年表 (部分)
266
386
581 618
220
魏
221
蜀
304
北
东北 魏齐
西 晋
十六国 魏 439
西 53魏
北 周
隋
唐
317
420
540
222
28吴0
东
宋 齐 2梁 陈
晋
47
9
557 589
清朝的王夫之曾经评论说:“隋统一 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
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
1.通过学习,熟记隋朝的建立和统一时间、隋朝大运 河的概况以及科举制的创立。 2.通过史料,分析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意义,正 确评价大运河;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3.通过隋朝的统一和灭亡,总结出“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教训。
魏 蜀 吴
西 晋
十 六 国
东 晋
北 魏
宋
东北 魏齐 西北 魏周
开启了大唐王朝两百多年的太平盛世
一、隋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581年
建立者: 都城:
杨坚 长安
年号:
开皇
统一时间: 589 年
三国两晋南 隋北朝朝的统 一(589 年)
北 隋北周 齐
陈
2、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经济:发展经济,编 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 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行政效率
建造高大、华丽的龙舟,率数千艘大小船只南
巡,护卫的士兵和拉船的民工多达几十万人,
沿途州县要准备丰厚的贡品和上好的食物。
资料2:唐朝人皮日休说:“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 不较多。”
资料3:宋朝人张泊(ji)说:“唯汴水横立中国, 首承大河,滞引江湖,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 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涿郡
涿郡
余杭
四段运河永:济渠、通济
渠 邗沟、江长安
南河
洛阳
五大 水系海 淮:河河、、黄长河江、、
钱塘江
六年时间
余杭
用数字来归纳记忆大运河
大运河开凿的
有人说,隋目炀的帝为了
看扬州琼花而开凿大运河,
你同意吗?为什么?
材“料 自一 古1( 天.加隋 子炀有强)巡对帝狩南谓猎给之方事礼地郎;区慕而征江曰 东: 诸帝 多傅脂的粉,统坐治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
资料4: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该迁在评价开凿大运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大运河?
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大运河
一方面,隋炀帝为修大运河,大量征发 民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 矛盾。 另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 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思考:有人认为只要不修建大运 河隋朝就不会灭亡,你认同他的 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深
——
思
开
·
古 莫今如《 隋 书 高称隋治国术。国!计之富者
皇 之 治
祖
》
隋朝的分发裂展割。 据人民渴望 统隋一文。帝励精 图治,陈后 主昏庸无道。 隋的统一,结束
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历史发展
大趋势(影响/意义
二、开通大运河
三点洛:阳
《汴 水》 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 开,亡隋波浪 九天来。锦帆 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 回。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 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 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 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 创立,标志着科举制
隋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 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 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 才,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 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定十科举人,开设进士科,以考 试诗赋为主,选择“文才秀美”
—— 约·诺里斯
课堂练习:
C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了隋炀帝巡游江都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 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D、巩固了 国家统一
2、邓嗣禹在《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中提到:“科 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
A 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
何理也?”对曰:“此其所以不能长 世。” 材料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
《河资流治都通是2鉴东.便》西利走南向,北南北运输主要靠 陆路交通交,通运输大宗物资十分困难。
课本p88页
评价大运
河
资料1:据史书记载,隋炀帝先后征发了百余万
人开通通济渠,百条万人开通永济渠,十余万
人开邗(han)沟。运河通航后,隋炀帝又下令
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他三次乘坐大龙舟到江都巡游, 随行的船只达几千艘,绵延 200多里,沿路州县必须供应
四、隋朝的灭亡:
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 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 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
大业元年——大规模营建东都,每月服劳役的人 数约200万。
大业元年至六年——先后役使约300万人修建运河, 男丁不够,就以妇女充任。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统一:结束分裂
运河:造福千秋 隋朝
科举:改善选官
暴政:走向灭亡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大业三年——征丁百万修筑驰道、长城。
大业八年——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之战。
大业九年——隋炀帝第二次攻高句丽之战。
大业十年——隋炀帝第三次攻高句丽之战。
大业十四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摘编自《隋书》和《资治通鉴》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在江都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 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 发大规模起义。起义首 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 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 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 许多反隋队伍。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 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齐 梁陈
25
东汉
中国历史纪年表 (部分)
266
386
581 618
220
魏
221
蜀
304
北
东北 魏齐
西 晋
十六国 魏 439
西 53魏
北 周
隋
唐
317
420
540
222
28吴0
东
宋 齐 2梁 陈
晋
47
9
557 589
清朝的王夫之曾经评论说:“隋统一 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
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
1.通过学习,熟记隋朝的建立和统一时间、隋朝大运 河的概况以及科举制的创立。 2.通过史料,分析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意义,正 确评价大运河;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3.通过隋朝的统一和灭亡,总结出“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教训。
魏 蜀 吴
西 晋
十 六 国
东 晋
北 魏
宋
东北 魏齐 西北 魏周
开启了大唐王朝两百多年的太平盛世
一、隋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581年
建立者: 都城:
杨坚 长安
年号:
开皇
统一时间: 589 年
三国两晋南 隋北朝朝的统 一(589 年)
北 隋北周 齐
陈
2、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经济:发展经济,编 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 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行政效率
建造高大、华丽的龙舟,率数千艘大小船只南
巡,护卫的士兵和拉船的民工多达几十万人,
沿途州县要准备丰厚的贡品和上好的食物。
资料2:唐朝人皮日休说:“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 不较多。”
资料3:宋朝人张泊(ji)说:“唯汴水横立中国, 首承大河,滞引江湖,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 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涿郡
涿郡
余杭
四段运河永:济渠、通济
渠 邗沟、江长安
南河
洛阳
五大 水系海 淮:河河、、黄长河江、、
钱塘江
六年时间
余杭
用数字来归纳记忆大运河
大运河开凿的
有人说,隋目炀的帝为了
看扬州琼花而开凿大运河,
你同意吗?为什么?
材“料 自一 古1( 天.加隋 子炀有强)巡对帝狩南谓猎给之方事礼地郎;区慕而征江曰 东: 诸帝 多傅脂的粉,统坐治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
资料4: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该迁在评价开凿大运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大运河?
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大运河
一方面,隋炀帝为修大运河,大量征发 民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 矛盾。 另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 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思考:有人认为只要不修建大运 河隋朝就不会灭亡,你认同他的 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深
——
思
开
·
古 莫今如《 隋 书 高称隋治国术。国!计之富者
皇 之 治
祖
》
隋朝的分发裂展割。 据人民渴望 统隋一文。帝励精 图治,陈后 主昏庸无道。 隋的统一,结束
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历史发展
大趋势(影响/意义
二、开通大运河
三点洛:阳
《汴 水》 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 开,亡隋波浪 九天来。锦帆 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 回。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 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 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 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 创立,标志着科举制
隋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 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 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 才,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 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定十科举人,开设进士科,以考 试诗赋为主,选择“文才秀美”
—— 约·诺里斯
课堂练习:
C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了隋炀帝巡游江都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 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D、巩固了 国家统一
2、邓嗣禹在《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中提到:“科 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
A 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
何理也?”对曰:“此其所以不能长 世。” 材料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
《河资流治都通是2鉴东.便》西利走南向,北南北运输主要靠 陆路交通交,通运输大宗物资十分困难。
课本p88页
评价大运
河
资料1:据史书记载,隋炀帝先后征发了百余万
人开通通济渠,百条万人开通永济渠,十余万
人开邗(han)沟。运河通航后,隋炀帝又下令
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他三次乘坐大龙舟到江都巡游, 随行的船只达几千艘,绵延 200多里,沿路州县必须供应
四、隋朝的灭亡:
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 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 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
大业元年——大规模营建东都,每月服劳役的人 数约200万。
大业元年至六年——先后役使约300万人修建运河, 男丁不够,就以妇女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