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鲁彦研究资料中一些错误的辨析剖析
传记阅读答题误区诊断及对策
传记阅读答题误区诊断及对策传记阅读在现代社会成为人们重要的阅读门类,读者期望了解他人的生活,认识他们的精神,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的境界。
2007年,传记阅读成为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考察的重要题型,综合高考考题与学生的备考实际,传记阅读存在三大答题误区,下面以模拟题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为例,作以说明。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苏东坡传(节选)林语堂徐州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
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
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
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
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
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
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
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两白银,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
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十万平方公里。
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
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
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
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
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
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
”这样把大家劝回去。
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说他亲自参与了的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
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
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
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
他亲身到军营去见指挥官,因为禁卫军直接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
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
论王鲁彦小说《柚子》的黑色幽默倾向[权威资料]
论王鲁彦小说《柚子》的黑色幽默倾向[权威资料] 论王鲁彦小说《柚子》的黑色幽默倾向摘要:王鲁彦的短篇小说《柚子》一直被认定为作家创作前期的不成熟作品,但是小说中荒诞的文学情境、反讽的艺术手法以及“反英雄”式人物形象的塑造彰显了小说《柚子》已经具备了黑色幽默小说的特色。
关键词:《柚子》黑色幽默荒诞反讽反英雄《柚子》是王鲁彦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的短篇小说,激愤的热情使得作者“咒诅一切,攻击一切,不愿意接近一切坏的恶的生活。
”?大多数评论家普遍认为这是王鲁彦创作前期不成熟的作品,认为抒情的成分过多而缺少“鲁迅式的深沉”?。
但是,《柚子》尽管是以一个玩世者的自述为中心,我们却不难发现“在那个玩世者的内心里还是有着对于乱世现实的满腔愤懑的”?,表层的轻松与滑稽潜藏着骨子里的悲哀,“近于所谓”“含泪的微笑”?。
这种“玩世者的愤懑”和“含泪的微笑”证实了《柚子》已经具备了黑色幽默小说的特质。
下面论者主要从《柚子》荒诞的文学情境、反讽的艺术手法和“反英雄”式人物形象的塑造等三个方面来论证小说《柚子》的黑色幽默倾向。
一、荒诞的文学情境“荒诞,几乎是所有黑色幽默小说中存在的一种基本的情境。
”?黑色幽默小说家善于描写荒诞的故事,记录荒诞的社会给人造成的痛苦,同时又用荒诞的逻辑去嘲笑这种痛苦,作家们“用最荒诞的笔触书写了人类最为真实的生活”?。
《柚子》描写了荒诞不经的杀人游戏以及“我”和T在看杀人活动中碰到的荒诞的事情。
平常那些时刻装着绅士态度与庄严神态、嘲笑“我”和T在大街上叫嚷的人,在得知有杀人事件时,一个个都露出了看客的本质,同样拥挤着大声吼叫着奔向刑场。
而那些“先生们”却仍然故意掩饰内心的想要看杀人活动的激动,踱着方步假装正经地走向刑场,他们虚伪的、惹人不禁发笑的荒诞行为暗合了满口仁义道德却视人命如草芥的军阀统治。
《柚子》的荒诞性还体现在“我”和T关于社会进步的荒诞逻辑:从前杀人都要经过皇帝的准许,而现在的知县想杀人就杀人;从前杀人要等午时三刻以及家人前来祭别才可以杀,而现在全部都免了,想什么时候杀就什么时候杀而且不需要那些繁文缛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都是革命之后社会的“进步”。
2025届山东省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山东省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项是( )A.诧.异/侘.傺船桨./浆.果感喟./功亏一篑.思量./量.入为出B.怪癖./僻.静惦.念/掂.量瞳.孔/灯影幢幢..晕.车/晕.头转向C.绯.红/菲.薄艾蒿./竹篙.刊载./三年五载.稽.首/无稽.之谈D.黏.合/粘.贴舷.梯/琴弦.骸.骨/言简意赅.吭.声/引吭.高歌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
沛公起,哙以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败泗水守薛西,击章邯军濮阳,破赵贲军开封,攻武关,至霸上,无不却敌先登。
项羽闻沛公欲王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进至戏。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飨军士,中酒,亚父使项庄拔剑舞坐中,击沛公。
樊哙居营外,闻事急,即带剑拥盾入。
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起如厕,麾樊哙出,与俱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羽死,汉王即位,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邑八百户。
又以将军从高祖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更赐爵列侯,与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迁左丞相。
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
先黥布反时,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
绛侯、灌婴等莫敢入。
女性意识的萌芽_论王鲁彦笔下的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的萌芽———论王鲁彦笔下的女性形象周春英,孟莹莹(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摘要:乡土小说作家王鲁彦笔下的女性形象并不是很多,但很有特色,尤其是李妈、阿芝婶、陈老奶这三位女性,她们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显示了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命运。
从她们身上体现出中国女性从接受命运的安排、服从外在势力的调派到积极改善自己的现状这样的发展轨迹,女性意识开始萌芽。
关键词:女性意识;王鲁彦小说;女性形象中图分类号:I207.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09)04-0064-05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男性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始终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
直到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袁枚、曹雪芹等人,才开始同情妇女、批判男权。
他们在作品和论著中对于封建礼教的批判、对于提高女性地位的倡导,直接影响了戊戌变法以降直至五四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文学家的女性观念。
其中李贽的“童心”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所谓“‘童心’便是真心,便是一个人未受到封建儒教毒害前的‘本心’,既指生来就有的先天观念,又指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真切感受及率直行动,当然也包括了两性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性别感情指向。
”[1]“五四”时期,鲁迅、周作人、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思想家、文学家内外兼收、博古通今,既继承明清思想家的精华,又接受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影响,高举妇女解放的旗子,分别从批判封建的性别文化和大力提倡妇女人权两方面写文章大声疾呼,希望广大妇女从社会生活的最底层解放出来。
陈独秀和李大钊各写了十几篇振聋发聩的文章,鲁迅也写了《我之节烈观》、《再论雷锋塔的倒掉》,对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把“国将不国”、“人心日下”归咎于妇女“不节烈”的做法提出强烈的批评。
同时还把这种观点贯穿到自己的小说中去,在《祝福》、《明天》、《离婚》塑造了三类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女性悲惨命运的揭示,痛斥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鲁迅的小说在许钦文、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王鲁彦等爱好文学的青年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远离家乡,居住在北京或上海,对于家乡贫困的农民、破败的农村有一种强烈的关怀和启蒙之情,他们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乡村生活的贫穷、落后,民众的愚昧、麻木,以及家乡妇女的悲惨命运,成功地塑造了一些女性形象。
“梦”与“爱”的结合——《菊英的出嫁》赏析
“梦”与“爱”的结合——《菊英的出嫁》赏析发布时间:2021-05-31T03:42:03.864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3期作者:奚慧秀[导读] 初读本文,心中有着隐隐绰绰的疑惑:菊英为什么离开她妈十年?她为什么不知道菊英的情况?菊英到底去哪里了呢?.......种种疑问吸引着我继续阅读,直到读到出嫁时候的棺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不过是“阿姆”的白日梦。
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对于《菊英的出嫁》这本书,我将分三步(言—象—意)来赏析,首先从语言表达、艺术手法方面通析此篇,再由言达象,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在脑海中描绘出的母亲的形象,最后,由象达意,以一种层层深入的方式挖掘本文主旨和目的,从社会层面进行鉴赏,评析。
一、艺术手法初读本文,心中有着隐隐绰绰的疑惑:菊英为什么离开她妈十年?她为什么不知道菊英的情况?菊英到底去哪里了呢?.......种种疑问吸引着我继续阅读,直到读到出嫁时候的棺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不过是“阿姆”的白日梦。
紧接着进入下一部分,作者运用倒叙的手法,写到“阿姆”哭昏,回忆八岁时的菊英,以及菊英之死的缘由,以一种舒缓的叙述节奏营造出忧伤的氛围、展现“阿姆”内心的忧郁。
再次细读时,这篇文章依旧能够吸引我的眼球,心中泛起若有若无的涟漪,不自觉的想去思考些什么,我想这大概便是语言的魅力。
随后我又参考了《王鲁彦研究资料》中大家对本篇的评价以及知网上一些关于冥婚分析的论文,虽然评价的篇数与篇幅都不大,但每个人给的评价却又相当的高,例如茅盾就运用相对较多的笔墨来阐述《菊英的出嫁》这部“不能不说是可以惊叹的作品”【1】。
周贻白也肯定了这一评价。
苏雪林、张复琮和尹雪曼则感慨“作者高超的艺术能力”【2】, “谁不被作者巧妙的笔所欺蒙呢?”【3】。
不可置否,本文的写作手法确实新颖巧妙,不仅仅时叙述节奏舒缓,展现了封闭村庄生活节奏的缓慢和人物内心的忧郁;运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站在理性的角度,更加客观展现主人公的悲剧经历;叙述语言口语化,细腻描绘人物的内心独白;运用倒叙的手法,营造一种悲剧效果等这些基本的写作手法与技巧,我觉得最巧妙的技巧可以概括为两点:1.意识流手法的巧妙运用2.真与幻的混一——倒叙,隐喻,虚与实的巧妙融合1.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看,“阿姆”的心理是典型的白日梦,意识流的手法巧妙运用,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4】。
王鲁彦和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的关系探析
兵旅馆》 《 杨连副》 《 陈老奶 》 《 炮火下 的孩子》 《 千 家村 》 等 文从 内容 和 风格 上进 一 步 彰显 了左 翼 文 学对 鲁 彦 的 深 厚 影 响 。但 是 ,作 为一 个 “自 由
先 锋 ,文化 楷模 ” ,鲁彦 始 终保 持 着 文学 的相 对 独 立 性 ,无 论 是人 道主 义精神 的洋溢 ,还 是 资产 阶级 式 的恋 爱 ,抑或 浓厚 的抒情 色彩 ,都 导致其 创作 实
思 潮之下 。抗 日战争 爆 发后 , 《 我们 的喇 叭》 《 伤
随着 “ 中 国左 翼 作 家联 盟 ” 在 上 海 成 立 ,左 翼 文 学思 潮蔚 然成 风 ,中 国新文学 也 由此跨 人 了一个 崭 新 的历史 时期 。虽 然左 翼文 学思 潮下诞 生 的作 品存 在着 “ 公 式 化 、模 式 化 ” 等 明 显 的弊 病 ,而 且 民 主 主义 和 自由主义 作 家在此 时期 取得 的文学 成就 要 高 于左翼 作家 ,可 这都 阻挡 不 了左 翼文 学 思潮成 为
2 O世 纪 3 0年代 ,中 国的左翼 文学 思 潮蓬 勃 兴
起 ,鲁 彦也 被这 股思 潮感染 和 吸引 。只是 ,此 时 的
左 翼文 学思 潮对 鲁彦 的影 响远不 如对 其他 作家 那般 迅 即和猛烈 。究 其 因 ,主要 源 于鲁彦 被 困顿 的生 活
所 累 ,颠踬 奔 波 。从 北 京 到 武 汉 ,又 在 上 海 、福
自居 易有 言 , “ 文章 合 为时 而著 ,歌诗 合 为 事
而作 ” ,道破 了文 学通 常 是 一个 时 代 的反 映 。尽 管
时代 的感 召 和个人 的生活体 验之下 ,他 的立 场是接
语文质量分析2015年12月1日
2016/2/22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是忽视了习惯培养。不少学生出错,还在 于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读题不细心,对要 求心中无数;读文不专心,对语言一知半解 ,对内容浅尝辄止,对情感难以感悟,因此 答题不是文不对题,就是旁敲侧击。像第四 题学以致用,认真揣摩,仔细推敲,是能够 选对的:
【矫正策略】 能力培养贯穿始终。要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以 知识学习为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力求把能力培养 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像“解词”就要通过不断训练 ,让学生把握从词语中了解意思、想象形象、体会情 感的方法,把解词与释句、读段相联系,把词语的解 释、积累与运用相融合;再如理解“课题”,须发挥 课题“把握内容、揣摩思路、体会情感”的导读功能 和“训练命题、训练选材、训练谋篇”的导写功能。 如果在识字、解词、析句、读段等方面都予以重视, 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会得到整体提升。
确定近义词的方法有两种;(1)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 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 中间往往有一个共同的词素,这些共同的词素决定 了它们的基本意思是一致的。(2)从词的意思上去 找。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让后想想与它意思相 同或相近的词。 辨析近义词时,我们应首先注意阅读上下文,利用 语境将最容易排除的先排除,逐步减少选项。其次 ,还要抓住与之相异的语素。除此以外,我们还应 当多阅读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语感,这样才能得 心应手地选出最佳词组。
【诊断分析】
一是古诗、名言警句、词语积累有限。 上述正 确解答,是以基础知识充分积累为前提的。因此, 出现空白,原因之一就在于学生头脑中缺乏积累, 囊中羞涩,只能留下遗憾。 二是名言警句理解含糊。名言警句的清晰理解,是 解答上述题的必要条件,有些学生虽然语言仓库中 不乏相关词语,但句子间的微妙差别不够清晰,结 果也容易出错。 可见,老师们重讲解,少监控,词语的充分 积累和有效运用并未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一方面 ,有限的积累显得杯水车薪,难以适应言语活动的 实际需要;一方面学生消极的积累没有不断唤醒, 难以成为言语活动的活跃因素。
试论王念孙校勘的两类致误之由
试论王念孙校勘的两类致误之由王念孙在校勘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后人难以望其项背,但也偶有推断不妥或失误的地方。
王氏校勘出现的一部分偏误在一定程度上与他对语法的理解有关,因其不能够全面地或真正地从语法角度去分析,而做出了值得商榷的论断,此外,有些偏误还与他利用其他文献来校勘有关。
标签:校勘语法校勘学他校法王念孙是清代著名的小学家,他所作的《读书杂志》是对史子集《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内篇》《汉隶拾遗》《后汉书》《老子》《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法言》《楚辞》《文选》18种古籍的训诂、校勘笔记,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校勘史上最典范的著作。
王氏极精小学,又持比较科学的方法,故其书在校正文字、阐明古义方面,多有创见。
虽然王念孙在校勘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后人难以望其项背,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从后人对他校勘成果的考察来看,王念孙也偶有推断不妥或失误的地方。
本文仅在前人考察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王念孙在校勘古籍上出现的两类偏误及其原因做出一些归纳。
首先,从前辈学者对王念孙校勘成果的研究考察来看,王氏校勘出现的一部分偏误在一定程度上与他对语法的理解有关。
古今语法有异,即使在同时代,人们在表达同样的内容时也可能用不同的语法形式。
因此,如果在校勘时不全面地把握语法原则,就会出现谬误。
如:《史记·周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比三代莫敢发之。
”王念孙在《读书杂志·史记第一》说到:“‘莫敢发之’本作‘莫敢之发’,浅学者改之耳。
《郑语》作‘莫之发也’。
《文选·幽通赋》注、《运命论》注引《史记》并作‘莫之敢发’,《列女传·孽嬖传》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比较普遍,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裴学海说:“王氏此说是静止看问题。
‘莫之发也’(‘莫之敢发’与‘莫之发也’句式同)与‘莫敢发之’是否定句的两种形式。
前一种是代词‘之’字作宾语在动词前。
父亲的阴影《菊英的出嫁》中的女性意识
第30卷第1期2021年2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Vol.30No.lFeb2021D01:10.13887/ki.jccee.2021(1).25父亲的阴影:《菊英的出嫁》中的女性意识李瑞(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摘要:《菊英的出嫁》是男性作家王鲁彦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全篇萦绕着浓重的女性意识。
小说以菊英的母亲作为故事的叙述者,站在女性的立场和角度展开了女性温情的絮语,情感上表露出明显的女性倾向。
在文本中充斥着的女性叙述背后,父亲犹如一个飘荡着的幽灵一直笼罩在整个家庭上空,他在文本中出现得很少,但是一直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家庭中女性的命运(所以它不能算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女性文本,而这又与作家王鲁彦本人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菊英的出嫁》;女性意识;王鲁彦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菊英的出嫁》是乡土小说派作家王鲁彦的一部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被收录在王鲁彦的短篇小说集《柚子》(1926)中。
历来评论家对这篇小说的评价都比较高,茅盾在《王鲁彦论》中提到这一篇:“奇怪的《菊英的出嫁》,无疑也是一篇好小说*死后生存(就是死后的鬼能和活时一样的生长)的原始信仰,活在菊英的母亲的心中,使她十二分认真地留心女儿的阴亲与出嫁;在这里,真与幻混成了不可分的一片,我们看见母亲意念中有真实的菊英存在着,我们也几乎看到了真实的菊英躲躲闪闪在纸面上等候出嫁*像这样的描写真与幻的混一,不能不说是可以惊叹的作品*茅盾是立足小说中的母女温情,认为《菊英的出嫁》中角色和场景的亦真亦幻和真挚情感是这部小说的核心*目前学界对王鲁彦的研究已较为全面,相关的专著、硕士学位论文、期刊文章也比较丰富,主要是从乡土小说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其中范伯群、曾华鹏主编的《王鲁彦论》和曾华鹏、蒋明玳主编的《王鲁彦研究资料》两部汇编类专著最为全面*但是对于王鲁彦小说作品中这一特殊名篇文章编号:1674-5787(2021)01-0104-06的研究却很稀少,而且主要是以“冥婚”这一民俗现象作为研究的落脚点,鲜有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研究这篇文章*细读《菊英的出嫁》可以发现,小说确实有着萦绕全篇的女性意识,其中流露出的对女性的关注及复杂态度值得深究*1女性的絮语《菊英的出嫁》是一部由女性的絮语构成的小说,也是一部一定程度上的女性文本*如何确定女性文本?首先是要判别文本中的女性意识及其所站的立场和所选择的视角;其次是要结合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这两点经常表现在语言层面)进行辨析*一部纯正的女性文本最关键的特征在于作家以女性的立场和视角来看待女性生存、存在的问题,以女性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一切*女性语言和女性的生理、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女性文本多以细腻的感受,内在隐秘情欲的婉转表现和对自我要求的娓娓道来为标志,以在平和委婉的表达中显示强烈的女性自主意识为特色饲*《菊英的出嫁》可以从语言特征、叙述视角以及情感倾向三个角度入手,来判定其女性文本的基本属性*收稿日期:2020-10-19作者简介:李瑞(1994—),男,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批评、欧美文学第!期:父亲的阴影:《菊英的出嫁》中的女性意识1051.1温情铺展的语言《菊英的出嫁》全篇语言细腻,不断反复的温情絮语组成一张绵密的语言网$语句随着母亲的情感而动,逻辑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内容的反复和重复,甚至在情绪激动时会出现“语无伦次”的错乱感$持续全篇的反问句和疑问句也使得小说语言呈现一种柔性特点,且小说的主要部分大都是母亲的自语$女性主义理论家露丝•伊瑞格瑞提出了“女人腔”理论,认为“女人腔”是指与男性理性化语言相对立的一种非理性的女性话语方式。
抗战时期乡愁浸润下的王西彦小说研究
抗战时期乡愁浸润下的王西彦小说研究王西彦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一派,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他以笔耕乡土,抒发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悲欢离合,记录下了那段逝去的历史与记忆。
本文将从乡愁的角度,对王西彦小说的抗战时期作品进行研究,探究其对历史情感的表达与反映。
提纲:1. 乡愁的内涵与特征1.1 乡愁的定义1.2 乡愁的特征1.3 乡愁的来源2. 王西彦小说的创作背景2.1 抗战时期历史背景2.2 王西彦小说的创作与发展2.3 王西彦小说的题材与特点3. 王西彦小说中的乡愁3.1 《边塞风情》中的乡愁3.2 《醒来的土地》中的乡愁3.3 《红太阳》中的乡愁3.4 《月色下的凤凰城》中的乡愁4. 乡愁与历史4.1 抗战时期的历史情境4.2 乡愁中的历史记忆4.3 历史记忆与文学创作5. 王西彦小说中的历史情感表达5.1 感伤与慷慨5.2 绝望与希望5.3 爱与恨5.4 苦难与坚韧6. 乡愁下的个人命运叙事6.1 《红太阳》中的个人命运6.2 《醒来的土地》中的个人命运6.3 《月色下的凤凰城》中的个人命运7. 乡愁与人文精神7.1 乡愁中的人情世态7.2 乡愁与文化传承7.3 乡愁与民族精神8. 文学批评与研究8.1 王西彦小说的现代性与民族性8.2 王西彦小说的主题与意蕴8.3 王西彦小说的艺术价值与创新9. 结语:王西彦小说中的乡愁浸润历史情感,表达了人民的民族情怀和文化精神,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关键词:王西彦小说;乡愁;历史情感;人文精神;文学研究1. 乡愁的内涵与特征:论文通过探究乡愁的定义、特征和来源,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2. 王西彦小说的创作背景:分析王西彦小说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对作品的创作和题材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3. 王西彦小说中的乡愁:具体探讨王西彦小说中表现乡愁的作品,为研究抗战时期人民情感提供了具体例子。
4. 乡愁与历史:将乡愁与历史相结合,探究历史情感在乡愁中的表现和相互作用。
与“居”“籍”“家”相关的常用词辨析
SECRETARY ’S COMPANION2023年第3期秘书之友在日常工作中,填写表格或者介绍人物生平时,经常会遇到籍贯、原籍、出生地、家乡、故居等词语。
对于这些与“老家”相关的名词,如果不注意分析研究和区分把握,很容易张冠李戴,甚至出现常识性错误。
笔者试略作辨析。
一、“故居”与“旧居”“故居”与“旧居”是最容易用错的一组近义词。
这两个词语都表示某人居住过的地方,意义相近,但在使用上有一定差别。
首先,从数量上看,“故居”一般指出生地,具有唯一性、排他性;而“旧居”泛指在此之前居住过的地方,当然也可以包括“故居”。
比如,在长征途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住过许多地方,尤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们在延安和西柏坡住了较长时间,所以在长征途中和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仅“毛泽东旧居”就有多处。
“毛泽东故居”仅有湖南湘潭韶山冲一处,而“毛泽东旧居”就不止一处了。
其次,从时间上看,“故居”一般指生前居住过的地方,多指小时候居住过的地方;而“旧居”在时间上没有明确的界限。
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凡是健在的人居住过的地方,只能称“旧居”,而不能称“故居”。
由此看出,“故居”的“故”也可作为曾经居住的人“已故”来理解。
比如,前几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其平生艰辛,当地将其老家修葺,有的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建立了莫言故居”的说法。
时至今日,莫言先生仍然活跃在文坛,为了尊重历史、尊重莫言先生,后来媒体在报道时改称“莫言旧居”。
所以,在使用故居一词时一定要慎重,将人物生平一定要考察清楚、掌握准确。
再次,从位置上看,“故居”是位于故乡的居住地,是一个人活动的原点,无论以后离家有多远,在多少个地方居住过,故居都永远矗立在故地,不会随着一个人活动轨迹的变化而迁徙或转移。
“旧居”在位置上则灵活多变,即使在同一地域,也可以出现多个旧居。
比如,在延安的杨家岭、枣园等地,就分别建有多处“毛泽东旧居”,同时还建有多处“朱德旧居”“周恩来旧居”等。
论王鲁彦作品中的亲情书写
论王鲁彦作品中的亲情书写
李娜
【期刊名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15)003
【摘要】王鲁彦的亲情书写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为爱不惜粉身碎骨的“坚毅”,也有沟通不畅导致的“隔膜”,还有感情付出不对等的“失衡”.王鲁彦作品中亲情书写的细腻、感人不但与自身经历有关,也受鲁迅、爱罗先珂和显克微支等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充分吸收与借鉴国外艺术手法,重视人物深层心理的开掘,对亲情内涵进行多层次的挖掘,极大地增强小说的艺术魅力.
【总页数】5页(P59-63)
【作者】李娜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亲情问卷书写至深亲情 [J], 韩玉山;
2.爱的表达式——教你书写亲情、呵护亲情 [J],
3.亲情比天高——论三毛作品中的亲情 [J], 姜云霞;
4.感悟亲情书写亲情——一堂作文训练课的评析 [J], 应珍芳
5.王鲁彦作品研讨会在北仑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鲁彦
鲁彦资料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原名王燮臣,又名王衡、王鲁彦、返我,浙江镇海县人。
现代小说家、翻译家。
他出生于农村商人家庭,小学未能毕业便去上海洋行当学徒。
受“五四”新思潮影响,1920年,参加由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自上海到北京大学旁听。
1923年夏,到湖南长沙平民大学、周南女学和第一师范任教。
同年在l1月号的《东方杂志》发表处女作《秋夜》。
此后陆续有许多小说发表,早期代表作为《柚子》。
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柚子》。
1927年任湖北武汉《民国日报》副刊编辑。
1928年春至南京国民政府国际宣传部任世界语翻译。
1930年至福建厦门任《民钟日报》副刊编辑。
此后辗转在福建、上海、陕西等地的中学任教。
1927年7月号《小说月报》发表他的小说《黄金》。
抗战前夕出版重要作品长篇小说《野火》。
为重要的乡土写实派作家。
20岁,鲁彦开始发表新诗和翻译作品。
21岁,任长沙平民大学国文教员,后又回北大,任爱罗先珂的世界语助教。
为了生计,鲁彦虽流浪各地,却从未停止过写作和翻译。
1944年8月20日,贫病交加的鲁彦于桂林去世,不过44岁。
鲁彦与周氏兄弟都有较深的交往。
1925年,鲁彦译文《敏捷的译者》在《莽原》发表。
鲁迅在文后“附记”中称鲁彦为“吾家彦弟”。
翻开鲁迅日记,可以多次发现鲁彦的名字。
有时,鲁彦一个人或和朋友去鲁迅家作客;有时,鲁彦和妻子一同去拜访。
鲁彦与周作人的交往,过去几乎不提,现在也不见谁说起,我只能由部分事实来推断。
1928年1月,鲁彦译《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陈子善、刘增人编《鲁彦年表》称出版时间为3月,不确,我有《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扉页书影为证)。
1928年3月,鲁彦译《花束》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
在《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序文中,鲁彦说“首两篇系请周作人先生校阅,我自己校的英译本也是承他借给我的,特在这里表示感谢。
”在《花束》中,收有周作人序文。
这些,都是鲁彦与周作人交往的证据。
解答言行评析类试题的常见错误及对策
解答言行评析类试题的常见错误及对策作者:陈春艳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2年第12期近年来,言行评析类试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考思品试卷上。
这类试题要求学生对材料或漫画中人物的语言或行为进行判断,作出对与错或好与坏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出理由。
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整合、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辨别能力以及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求都很高。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解答这类试题的能力欠缺,失分严重。
下面笔者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简要分析学生的常见错误及解题对策。
常见错误一:不能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对言行评析类试题的判断,有三种情形:一种是正确的;一种是错误的;还有一种是片面的。
其中第三种情形比较复杂,它主要考查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的学生在分析这类试题时,往往简单地用对或错来判断某个人物的言行,不能辩证地进行分析。
对策:全面、仔细阅读材料,判断它属于哪一种情形的题目。
若是片面的,就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它消极的一面。
例1:阅读剧本《拆信风波》,分析问题。
时间:星期天的早晨地点:女儿的房间人物:妈妈、女儿(某校八年级学生)事件经过:(妈妈气呼呼地将几封信摔在女儿面前)妈妈:你还有心思搞好学习?女儿:(惊讶地)你有什么权利拆我的信!妈妈:你是我的女儿,再说,我也是为了你好,不了解你的情况,怎么帮助你?女儿:(“砰”地关上门)我的事从今以后不用你管!请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对剧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析。
解析:此题以初中生的生活为蓝本,反映学生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试题的要求明确,运用法律知识对剧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析。
既要联系教材,又要联系材料。
学生在解答时,仔细阅读材料中母女二人的言行,就能明确判断出它属于第三种情形:即人物的言行不能简单地以正确或错误来判断,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
既要看到妈妈的言行有错误的地方,又要看到妈妈的一片苦心;既要看到女儿有维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又要指出女儿言行的不妥之处。
从“不能救人,又不能自救”到“我—不做人家的牛马”——论王鲁
然会产生 了无可奈何的痛苦 、 废寝忘食 的焦灼 , 鲁
彦千万没有想到 , 在历史 的客观 中, 他实际上也是
一
政府 、 无强权 、 无 宗教 ”等 口号使鲁彦开始 了具有 人道主义 的启蒙 。 《 秋夜 》 通过主人公 的梦境 , 展现 了军阀混战 下的社会动乱 , 百姓遭殃 的悲惨 , 表现 出了作者的
— —
论王鲁彦小说 的革命 转 向
刘 丹
( 河北师 范大学 , 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2 4 )
摘
要 :王鲁彦作 为 乡土作 家。一直书写着 自己的 家 乡浙 东宁波—— 这里有着独特 的地 方 色彩 ,也
有 着残酷愚昧 的社会风俗 ;有着传 统文化 受到外来_ r - A k 文 明的冲击 ,也 有着被 压迫农 民的抗 争……尽 管
却都假惺惺 的来安慰他 ; 虽然他知道人们 的虚情假 意 ,但还 是答谢 他们 , 并不敢怨恨邻人 。鲁彦其实 还是对王阿虞这样 的谨慎 、以笑脸应付所有人 、 只
贸易。这种买卖人 口,在鲁彦的作品 中也有 体现。 《 小小的心 》就是一篇拐卖儿童的小说。当 “ 我”
惊 讶于 四五岁的阿品能够听懂 我的宁波话之后 , 他
王鲁 彦写了许多乡土小说 , 揭 示了社会的黑暗 、 人
民的苦难 、拜金主义 、排斥新 事物的民众的愚昧 。
本 主义经 济入侵 以后 , 在一切以金钱为衡量标 准之
后 ,旧中国的 自然经 济 ,以及封建宗法制 , 势 必会
《 许 是不至于吧 》 ,描写 的是一个 叫王阿虞的小资 产者 , 在儿子结婚之时的心理状态 , 他 只是想保住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1 2 . 1 6
王鲁炎 视觉的方法论
王鲁炎视觉的方法论作者:暂无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4年第3期艺术的方式要具有语言学上的意义,这是王鲁炎在其作品中反复突出的主题。
每个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关,是存在于关系之中的,而艺术的表达是在观众与作品间的视觉关系中完成的。
理性、刻度、数字,王鲁炎的作品可以说是一整套精密的设计方案,在缜密严谨的理性观念下是关于可视悖论的思考,视觉成为思辨的可行性方式被他称为“论证的视觉”。
艺术的视觉就是阅读,王鲁炎的作品不仅需要观者进行观看,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其中的悖论议题。
2013 年的装置作品《W 双向自动手枪》正反装弹,触发手枪的人向对方射击的同时,也是向自己扣动扳机。
精巧的设计揭示的是战争逻辑的本质——战争之中没有赢家,杀戮即是对别人的杀戮,同时也是对发动者自身的杀戮。
《被锯的锯》是另一组解释关系中的事物的作品。
三把锯都拥有“锯锯的锯”和“被锯的锯”这两种身份,锯与被锯的关系时刻在相互转换。
事物存在于关系之中,在我们不经意之间,伤害与被伤害,破坏与被破坏在同时上演,是非对错令人困惑,这正是王鲁炎希望人们进行思考的深刻悖论。
王鲁炎的艺术形式呈现了哲学式的思考和表达。
艺术是思维方式,更是感知世界的方法。
关于艺术语言的应用,王鲁炎认为艺术不光只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它像诗歌、文学和哲学一样,要思考关于世界的议题,在各自载体不同的情况下,体现方法论的意义。
艺术家观察世界的方法是世界观,而作品就是这种世界观所对应的方法论。
这样一个方法论中,独立思考很重要,艺术家通过思考不断创新并超越过去的自己,以达到对世界的表达。
理性是王鲁炎创作的一大特点,所有的作品都借助刻度工具计算完成,被他称为“刻度化的手工”。
这种“刻度化”是压抑自由与创造力,是极其理性的,这与创作装置时的手工温情与个性形成鲜明对比,这两者的并存构成了王鲁炎作品中继“可视悖论”后,又一冲突化的存在。
王鲁炎这种独特的方法论使其作品成为能够自我言说的自在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王鲁彦研究资料中一些错误的辨析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周春英本文为2010年度宁波大学人文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王鲁彦评传”(项目批准号XHQ1004)的成果该文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1 期上发表内容提要:作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文学的中坚作家,王鲁彦一走上文坛,就引起茅盾的注意,1928年茅盾就写了论文《王鲁彦论》。
1936年《新文学大系》(10卷本)出版,王鲁彦的小说同时被茅盾和鲁迅选中编入《小说一集》和《小说二集》,并在序中给予中肯评价。
1980年范伯群、曾华鹏出版10万字专著《王鲁彦论》,同时,出现了很多学术论文。
本人因撰写《王鲁彦评传》的需要,对相关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研读,从中发现不少错误,现把它们归纳起来加以辨析。
关键词:王鲁彦研究资料错误辨析王鲁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派的中坚作家,他只活了短短的44年,但留下了150万字的文学遗产。
作为“文学研究会”成员之一,王鲁彦一生遵循“为人生”和“改良这人生”的宗旨,进行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
他紧紧抓住浙东沿海地区较早受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侵略、民众心理开始被金钱观念所锈蚀而失去应有的淳朴善良本性的特点,用扎实、纯朴的写实手法和生动流畅的语言塑造人物、叙写风俗民情,使他的作品在人生派创作和乡土写作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对于王鲁彦的研究,前期和后期比较热,中间沉寂了几十年。
1928年,茅盾率先在《小说月报》第19卷第1期上发表论文《王鲁彦论》,对王鲁彦前期的十几篇小说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尤其对《黄金》、《许是不至于吧》中的乡村小资产阶级形象十分赞赏。
1934年苏雪林在《现代》第5期第5卷上发表《王鲁彦与许钦文》一文,通过对两位作家作品的比较,得出了王鲁彦乡土小说的特色是善于描写乡村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心理与生活。
1936年,《中国新文学大系》(10卷本)出版,王鲁彦的小说被茅盾和鲁迅分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和《小说二集》中,在小说集序中,茅盾对于王鲁彦乡土小说为人生的创作思想进行精确的评价;鲁迅对于王鲁彦乡土小说的特色和写实的笔致作了确切的定位,并把他归入乡土作家的行列。
王鲁彦刚走上创作道路就受到这些大家的赏识,这在当时的文坛是很少见的,由此可以看出王鲁彦作品的独特之处。
1944年8月20日,王鲁彦因病在桂林去世,巴金、王西彦、艾芜、邵荃麟等作家纷纷撰写纪念性的文章,不过这些文章侧重于他的为人,对于其作品评价较少。
新时期开始,沉寂了几十年的王鲁彦再次受到关注。
1980年,苏州大学的范伯群、曾华鹏两位教授出版了从50年代就开始撰写的学术专著《王鲁彦论》(10万字),作者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用阶级斗争的理论评析了王鲁彦的作品。
全书逻辑严密,观点鲜明,论述精到。
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论述角度比较单一。
此后关于王鲁彦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很多学者运用文化学、心理学、经济学、民俗学、叙事学的理论对其作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的论文。
但是,在阅读王鲁彦研究资料的时候,笔者发现了不少错误,经过整理归类,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王鲁彦生平方面的错误,二是对于王鲁彦作品理解方面的错误。
一、关于生平方面的错误1.出生的地点和时间说法不一(1)“阴历1901年11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大碶头杨家桥...。
①(2)“一九O一年阴历十一月三十日,王鲁彦诞生在浙江镇海大碶头杨家桥...一个贫寒的店员家庭。
”②(3)“一月八日...的一个贫寒....(阴历十一月三十日),诞生于浙江省镇海县大碶头杨家桥的店员家庭。
”③上述三条资料都把王鲁彦的出生地说成是大碶头杨家桥,这是不对的。
王鲁彦真正的出生地是镇海县大碶镇王隘村,杨家桥不过是这个村内连接东西两半村庄的一条桥的名称。
王鲁彦在这里住到十八岁,在他离开约10年后,一场大火,王家整幢大屋被毁,之后其父母移居村东的前新屋“德馨堂”。
至于王鲁彦的出生日期,第三条资料说成是:一月八日....(阴历十一月三十日)。
据马蹄疾考证:“查一九O一年阴历十一月三十日,即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折核阳历,则是一九O二年一月九日。
据此,王鲁彦的生年确系一九O二年。
”④所以王鲁彦的出生日期应该是阴历1901年11月30日,阳历1902年1月9日。
2. 上学的时间说法不一(1)“在鲁彦七岁..时,父母还是挣扎着送他读书,开始入私塾。
”⑤这是王鲁彦夫人覃英的说法。
(2)“一九O七年,五岁..,进私塾读书。
”⑥(3)“1906年,进私塾读书。
”⑦(4)“我是六岁..上学的,进的自然是私塾。
”⑧这是王鲁彦自己的说法。
因为王鲁彦出生的时间刚好是阴历的年尾和阳历的年头,所以他的年龄一直是一个很容易混淆的问题,有的人按阴历年算,有的人按阳历年算。
根据江南民间的习惯,年龄一般是以阴历年算,算虚岁。
但宁波人入学的年龄是按足岁算的,即使现在宁波市的孩子上小学也一定得达到6足岁半才能上学。
笔者也查阅一些古代私塾的相关资料,都有“古代上私塾多六岁开蒙”的说法。
所以,王鲁彦说他是6岁上学的,应该是足岁。
不过一般私塾老师没有那么严格,5足岁多一点就算六岁了,据此推算,王鲁彦在1907年就上学了。
所以,第(1)条,覃英说7岁入私塾,按虚岁算是对的。
第(2)条,年限是对的,但说王鲁彦是5岁入私塾肯定是错误的。
第(3)条,年限不对。
3.去上海做学徒的时间说法不一(1)“十六岁...那年,王鲁彦到上海一个同乡开设的经营纸张、印刷事物的商店当学徒。
”⑨(2)“一九一七年.....,十五岁...,随父到上海,……”⑩ (3)“父亲出生在宁波北仑(原镇海)大碶镇的店员之家,在私塾读了几年书,又在灵山学校读高小,为抗议乡绅开除了新思想的教师,与一些同学毅然退学;十六..、.七岁..到上海谋生,当小伙计,晚上在补习学校学习。
”11(4)“鲁彦到上海学徒的次年.......(约是1920年),我父亲去北京行医,带我同行。
”12 (5)“十八岁...春天,我离开家乡了。
”13 “十七岁...那年的春天,我终于达到了我的志愿。
父亲是往江北去的,他送我到上海。
”14这是王鲁彦自己说的。
从王鲁彦读书的时间进行推算,王鲁彦是14岁那年春天(1914年)转入杨家桥小学,半年之后毕业。
同年下半年进入灵山高等小学读书,在那里读了一年半,即读到1915年底。
就在这个时候,学校内部的人事发生变动,董事长把小学部一个族亲提拔上来,取代徐校长的位置。
这个人不学无术,王鲁彦他们都不喜欢他,他们私下议论,如果徐校长真的走了,他们也不去上学了。
寒假结束之后,消息得到证实,王鲁彦和20多位同学就自动放弃学业、离开了学校。
对此王鲁彦在《我们的学校》也有记载:“徐先生是民国四年离校的。
”民国四年即1915年。
所以王鲁彦离开灵山高小的确切时间是1916年春天,当时他刚满16岁。
离开学校之后,有的同学学习经商,有的同学转到其他学校继续学习。
王鲁彦因为母亲不让他离开乡下,就呆在家里自学,直到1918年春天,王鲁彦才离开家乡去上海做学徒。
此时的王鲁彦刚好跨过16足岁的门槛,向17足岁迈进,而虚岁已经18岁了。
所以,他的两种说法都没有错。
以此作为依据,可见第(1)、(2)条资料所说的时间明显不对;第(3)条比较模糊;(4)资料说是1919年,也是不对的。
4.对王鲁彦学习世界语的事实有错误“俄国盲诗人爱罗先诃办起了世界语讲习班..................,开发全球文化交流的语言,父亲参加学习,后任助教,从此开始了他翻译、创作的道路。
”15王鲁彦在工读互助团半工半读期间确实参加过世界语的培训班,但那不是爱罗先珂办的,而是北京大学在1917年就开始办起来了,爱罗先珂只是在那里讲过课,王鲁彦担任过爱罗先珂的助教。
所以,王莎莉的说法是错误的。
6.王鲁彦的生日有错误在王鲁彦与覃英合著的《婴儿日记》中,第二个月第十五日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天是16阴历十月二十八.......,是彦的生日。
我想使他快乐地度过这一日。
”如前所述,王鲁彦的出生日期是阴历1901年11月30日,阳历1902年1月9日,作为王鲁彦的妻子覃英居然记错了这个日子实在是不可思议。
7.王鲁彦逝世时间有错误(1)“6月底湘桂局势紧张,当局下令疏散。
柳亚子来到平乐,并把《柳》(《柳毅传书》,是端木蕻良为庆祝柳亚子68周岁诞辰而编的京剧剧本。
笔者注)剧本交给《八步日报》连载。
8.月.26..日.王鲁彦病逝桂林。
端木和邵荃麟、曾敏之、司马文森等冒着战火赶回桂林,给王鲁彦办理了后事。
”17(2)“经过这次艰难的跋涉,他的肺病加重了,加上国事日非,忧患交逼,终于不能支持,在1944年8.月.21..日.病逝。
”18(3)“1944年8月21日,作家王鲁彦在病贫中逝世于桂林,终年43岁。
……”19(4)《新华日报》1944年8月24日报道:“(中央社桂林二十二日电)作家王鲁彦昨天..逝世后,当即入殓,今晨出殡,暂葬桂林星之岩之阳。
桂林各界正筹备追悼中。
……”(5)“1938年12月,他来到桂林,……1944年8月22日,因肺结核、喉头结核等病恶化,病逝于桂林。
”20第1条把王鲁彦逝世的时间都说成是1944年8月26日,第(2)、(3)两条说成是8月21日。
第(4)条的电头是22日,导语中说:“作家王鲁彦昨天..逝世后,当即入殓……”推算起来应该是21日。
第(5)条说成是8月22日。
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王鲁彦逝世的确切时间应该是1944年8月20日。
这里有三条资料可以证明这个问题:(1)“八月,二十日下午一时在桂林病逝。
”21(2)“一九四四年七月回到桂林时,他已奄奄一息,不能起坐了。
终于拖到八月二十日,病逝于桂林医院。
……”22(3)“《桂林日报》1944.8.21报道:1944.8.20追悼作家鲁彦桂林文协1944.8.20,鲁彦殁于桂林,当时桂林正处于沦陷前夕和紧急疏散之际,仍聚集了文化界二百多人举行了鲁彦逝世追悼会,由欧阳于倩主持,邵荃麟代表全国文协致悼词。
消息与悼词全文发表在当时的《桂林日报》。
”23上面3条资料,第(1)条是王鲁彦研究专家曾华鹏、蒋明玳提供的;第(2)条是王鲁彦生死相依的妻子覃英提供的,第(3)条是桂林文协提供的,这三条资料的可信度都是很高的。
因为曾华鹏、蒋明玳两位专家研究王鲁彦达几十年,对王鲁彦的情况非常精熟,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错的。
而覃英是王鲁彦一直伴随的妻子,王鲁彦病重之后,是她陪王鲁彦到湖南茶陵去养病,战事吃紧之后,也是她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历经千辛万苦陪着王鲁彦从湖南逃回桂林,在王鲁彦弥留之际,还是她日夜陪伴在床侧。
这种生死离别的时刻,是不会记错的。
而桂林文协作为一级组织,具体筹备举办了王鲁彦的追悼会,很多作家冒着危险赶回桂林参加追悼会,目睹了现场的情况,这些当事人记忆应该特别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