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血脂异常的特点与干预策略

合集下载

血脂异常流行趋势及风险控制策略

血脂异常流行趋势及风险控制策略

血脂异常流行趋势及风险控制策略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血脂异常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等,它们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

本文将分析血脂异常流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一、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1.高血脂的全球增长趋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肥胖率上升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的普及,高血脂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全球范围内,超过4亿人口患有高血脂。

在发达国家,高血脂的患病率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

2.血脂异常在亚洲地区的加重尽管亚洲人口普遍较为瘦削,但亚洲地区各国血脂异常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这与亚洲人口的生活方式改变密切相关,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饮食结构以及缺乏运动造成的肥胖问题使得血脂异常在亚洲地区日趋普遍。

3.青少年高血脂问题引起关注随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年轻人的主要特征,青少年高血脂的患病情况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研究表明,超过10%的青少年患有高胆固醇,这给他们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很多。

二、血脂异常的风险控制策略1.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是控制血脂水平的关键。

首先,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减少动物内脏、黄油、奶酪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其次,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如鱼类、坚果、橄榄油等。

同时,增加植物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此外,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也非常重要。

2.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血脂异常至关重要。

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快走等,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同时,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是维持血脂正常的重要因素。

3.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患有高度危险的个体,如已经患有冠心病或中风的人群,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来有效控制血脂异常。

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和纤维酸类药物等。

然而,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注意其副作用。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

老年人他汀药物治疗的其他临床试验
3.老年心力衰竭 • CORONA(Rosuvastatin in Older Patients with Systolic Heart Failure)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心 血管死亡、心梗、卒中主要联合终点发生 率与安慰剂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但老年 患者对瑞舒伐他汀治疗依从性、耐受性及 安全性良好。 • Shah 观察3年,出院后使用他汀的心衰患者 比未用者生存率更高。
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二级预防 证据
• 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4870例 心梗患者,随机服用血脂康胶囊1.2g/d(含 洛伐他汀10mg)或安慰剂,平均随访4年。 2550例60-75岁老年亚组分析显示:血脂康 组总死亡危险降低35%,冠心病病死率降低 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 异。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 物中国专家共识
老年人血脂异常特点
• 血脂水平随着增龄发生变化,基因、环境 因素、生活方式与衰老过程中的血脂异常 密切相关。 •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TC、LDL-C、TG水 平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升高;与欧美国家相 比,我国老年人TC、LDL-C、TG平均水平低 于西方人群,以轻、中度增高为主。
他汀类 使用与 否对退 伍军人 死亡率 的比较 研究
汇总 分析
平均 67.3 岁, 46.4% >70岁
退休军 人
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一级预防证据
研究 文献 JUPFTER 研究 类别 随机 安慰 对照 亚组 年龄 例数 5695 ≥70岁 人群 LDLC<3.38且 超敏 CRP≥2.0的 无心血管 疾病 没有心梗 病史的高 胆固醇血 症男性 他汀 瑞舒伐 他汀 20mg/d 随访期 (年) 5 结论 一级终点事件比 安慰剂组降低

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的调脂策略培训课件

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的调脂策略培训课件

年龄(岁) *男性、女性不同年龄组水平分别比较,线性趋势P值<0.0001
6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与西单方人击群此比,处处我,请编国联老系辑网年站人母或平本版人均删血标除。脂题水平样较式低1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数据来源

第三级
2000-2001年Inter–AS第IA研四究级2
CONTENTS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目网站录或本人删除。
1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特点
2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干预策略及监测
3 结合老年人特点的调脂药物治疗
CONTENTS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腹泻、下呼吸道感染、和 其他常见传染病 滋病毒/艾滋病和结核病
• 研究数据来自于GBD 2010:由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主持开展的一项关于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的多中心合作研究项 目。利用其中有关中国和G20国家中其他18个国家在1990年和2010年的数据,评估了这些国家在死亡率、死亡原因,寿命损 失年(YLLs),伤残损失年(YLDs),伤残标化寿命年(DALYs)及预期健康寿命(HALE)等方面的变化趋势。作者对231种疾病和伤 害以及67种和中国相关的风险因素或其组合给出了结果。并评估中国相对于G20其他国家的表现(采用年龄标准化率和95%CI)
15 • 第三级
– 第四级
肌肉骨骼疾病 糖尿病、泌尿生殖器的、 血液和内分泌的 精神与统疾病 肝硬化 慢性呼吸道疾病
心血管和循环系统疾病
癌症
其它传染病

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深入研究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流 行病学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 定更精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如 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为老 年人血脂异常治疗提供更多选 择。
加强跨学科合作,综合考虑心 血管、代谢、神经等多系统因 素,制定更全面的老年人血脂
管理策略。
关注老年人血脂异常与认知功 能、肌少症等老年综合征的关
06 药物外干预措施探讨
生活方式干预重要性
基础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血脂异常管理的基础措施,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重 要。
控制危险因素
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降低心 血管疾病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提高 生活质量。
营养饮食调整建议
运动处方制定与实施
个性化运动处方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运动习惯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脂代谢。 适量力量训练针对老年患者,可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运动安全注意事项运动前需进行适当的拉伸放 松活动,避免肌肉酸痛和损伤。同时,老年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摔倒等意外事件发生。
联合用药策略及调整时机
联合用药原则
在单一药物治疗不能使血脂水平达标时,可考虑联合使用不同类别的药物。
常用联合用药方案
如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联合使用可降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他汀类药 物与烟酸类药物联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
调整用药时机
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耐受性和治疗反应等因素,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同时,在治疗过程中 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脂异常生活干预措施

血脂异常生活干预措施

血脂异常生活干预措施概述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的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

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需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进行管理。

通过生活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脂异常状况。

本文将介绍血脂异常的生活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调整、体育运动、药物治疗和心理调节等方法,帮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

饮食调整控制总热量摄入血脂异常患者需要通过控制总热量摄入来控制体重和血脂水平。

建议患者遵循适量控制能量摄入的原则,饮食要均衡,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高糖饮食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粗粮、低脂肪乳制品和蛋白质的摄入。

优选低脂饮食低脂饮食是血脂异常患者一种重要的饮食方式。

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如瘦肉、鱼、家禽、豆类等,避免烹调时添加过多油脂。

增加高纤维食物摄入,如全麦面包、糙米、红薯、蔬菜等,有助于控制血脂。

调整油脂摄入比例尽量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脂。

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同时合理控制油脂的用量,尽量避免油炸食品和高油脂食物的摄入。

限制盐的摄入量高盐饮食会增加血压,加重心血管负担。

血脂异常患者需要限制盐的摄入量,减少食用过咸的食物。

建议摄入盐的量不超过每天6克,适量食用低钠盐替代传统食盐。

体育运动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改善血脂异常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强度适宜运动时的强度应该适宜,不宜过于剧烈。

初始阶段可以选择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运动,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运动后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的不适。

维持运动习惯运动对于血脂异常患者来说,不仅仅是治疗手段,更是一种生活习惯。

建议患者坚持长期运动,逐渐形成定期锻炼的习惯,不仅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健康。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管理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管理

·述评·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管理曹剑关键词: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降血脂药DOI:10.3969/j.issn.1009-0126.2019.03.001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危害人类健康,导致人们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主要疾病。

以TC或LDL-C升高为主要特点的血脂异常是ASCVD及其不良预后事件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近年来,国人血脂平均水平有较明显升高,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大幅度增加,随之带来ASCV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给ASCVD的防治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人群总体血脂水平有升高趋势,ASCV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亦增加。

因此,老年人是血脂异常管理和ASCVD防控中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

1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特点充分了解老年人血脂水平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开展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管理工作。

血脂水平随增龄发生变化,其中可能发挥作用的因素包括基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

2010年一项覆盖了我国31个省市,包含90 395例成年人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平均血清TC水平高于45~59岁年龄段和18~44岁年龄段,分别为(4.33±1.09)mmol/L,(4.29±1.11)mmol/L和(3.86±1.08)mmol/L[1]。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LDL-C和TG也存在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的情况[2]。

此外,不同于欧美国家,我国老年人群的TC、LDL-C和TG以轻、中度增高多见,平均水平低于同年龄段西方国家老年人[3]。

2 老年人调脂治疗获益的临床证据2.1 一级预防临床证据 JUPITER研究老年亚组分析显示,在随访第5年时,与安慰剂比较,瑞舒伐他汀20mg/d能够使年龄≥70岁、LDL-C<3.38mmol/L的无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降低39%[4]。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预防和药物治疗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预防和药物治疗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预防和药物治疗作者:谭建平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22期血脂异常是导致冠心病(CHD)的重要和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已成为人类社会健康的普遍问题。

因此,调节血脂治疗已是冠心病、冠心病等危症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最基本的疗法之一。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高脂血症在老年人群中极为常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预防和治疗,降低老年人冠心病的危害,对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特点1.1 老年人血脂代谢特点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血清脂质及脂蛋白水平随年龄而变化,在男女两性之间存在差别。

随年龄增长而影响血脂变化可能受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饮食。

老年期的脂肪组织增加,胰岛素抵抗,LDL受体数量减少,肝脏胆固醇储量增加等因素加速体内脂解作用,为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TDL)提供较多的游离脂肪酸,常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高三酰甘油(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LDL增多,后者易于氧化,具有较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一般治疗2.1 饮食治疗的原则与目的血脂异常的饮食治疗首先应已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维持身体和健康和保持体重为原则,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力争达到中国营养学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同时针对血脂异常的临床类型全面考虑各种营养素对血脂作用的相互影响,制定相应的膳食谱,以求达到调节血脂的目的[1]。

以谷物、植物油、鱼、瘦肉及蔬菜水果为主,减少动物脂肪、内脏、蛋黄及含糖量的食物摄入。

对于老年人也要避免过分严格控制饮食,否则容易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

2.2 生活方式的治疗2.2.1 控制体重肥胖者血清TG升高,HDL水平下降,可能与体重增加时肝内HDL被转移去运载VTDL中的TG,因此血清TG水平升高同时伴有血清HDL降低。

超重或肥胖者在体重减轻后,血脂异常可得到恢复。

2.2.2 戒烟戒烟者血清TC、TG水平通常比不吸烟者高5%~15%。

浅谈重视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

浅谈重视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

浅谈重视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发布时间:2022-02-15T06:46:09.37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9期作者:李春燕[导读]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脑血管会逐渐老化,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大幅增加,而造成这种原因的主要因素就是血脂异常。

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999【摘要】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脑血管会逐渐老化,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大幅增加,而造成这种原因的主要因素就是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为降低发病率,必须关注老年人血脂情况,并进行及时的调脂治疗。

调脂主要可以采用调整生活方式、使用调脂药物等来达到预期效果。

但在具体措施的选择上,主要依据老年人个体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尤其是血脂异常情况较为严重的老年人必须使用药物治疗。

【关键词】老年人;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目前我国老年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ASVCD)。

科学研究证明,血脂异常是导致不良心脑血管时间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可以通过相应的控制手段来进行干预。

ASVCD的患病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提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必须要充分重视血脂异常的管理,做好ASVCD的防治工作。

但是老年人,特别是超过80岁的老年人,其身体器官老化,往往会患上各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且大部分伴有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这就给血脂干预带来了重重困难。

近年来,人们开始日益重视血脂管理,医学上也不断进行临床研究,通过实验等来为老年血脂异常的干预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特点只有对老年人的血脂指标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对血脂异常进行管理。

血脂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其影响因素可能有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早在2010年,我国就进行了一项覆盖了31个省、共90395例成年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平均血清TC水平高于45~59岁年龄段和18~44岁年龄段,分别为(4.33±1.09)mmol/L,(4.29±1.11)mmol/L和(3.86±1.08)mmol/L。

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摘要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延缓ASCVD的发生、发展并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

由于对安全性的担忧,老年人调脂药物使用不足、停药率高。

本专家共识依据老年人使用调脂药物的临床证据,参考国内外血脂管理指南及专家共识推荐,对我国老年人的血脂异常提出管理建议,旨在促进我国老年ASCVD防治工作。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增龄增加。

血脂异常是ASCVD及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可延缓ASCVD的发生、发展并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

由于对药物安全性的担忧,老年人群用药不足、停药率高。

为促进我国老年人ASCVD的防治工作,相关多学科专家经多次讨论形成本共识。

一、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特点血脂异常与基因、年龄、生活方式及环境等因素相关。

我国老年人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总体水平低于西方人群,血脂异常以轻、中度增高为主[4]。

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对163 641名成人的调查显示,70岁以下成人LDL-C和TG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70岁以后呈降低趋势。

二、调脂药物用于老年人ASCVD防治的临床证据(一)他汀类药物防治老年人ASCVD的临床证据老年人临床试验和老年亚组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ASCVD 的患病率、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尚缺乏75岁以上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防治ASCVD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

1.他汀类药物用于老年人ASCVD一级预防的临床证据:他汀类药物用于ASCVD一级预防获益的证据,75岁以下老年人多来自随机对照研究,75岁及以上老年人多来自亚组分析及荟萃分析。

HOPE-3(h eart outcomes prevention evaluation-3)研究入选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12 705例(包含中国人3 691例),随访5.6年,结果显示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使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减少24%,70岁以上亚组分析显示同样获益。

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评估工具。
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评估结果,可将老年人血脂异 常的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危、中危和 高危,以指导后续的管理和治疗。
个体化评估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老 年人的个体差异,如合并其他疾病 、用药情况等,进行个体化的评估 和管理。
03
药物治疗策略与选择
常用降脂药物介绍及作用机制
他汀类药物
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并上调肝细胞表面LDL受体表达,加速血 清LDL分解代谢。主要降低血清TC和LDL-C,也降低血清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水平 。
血脂异常分类
根据血脂异常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血脂异常大多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 关;继发性血脂异常则由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或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引 起。
血脂异常对老年人健康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 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可 导致冠心病、脑梗死等
严重疾病。
脂肪肝
长期高血脂可导致脂肪 肝,进而影响肝功能。
糖尿病
高血脂与糖尿病密切相 关,两者并存可显著增
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其他疾病
血脂异常还可增加高血 压、肥胖、代谢综合征
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血脂异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 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已有大量证据表明,积极控制血脂异常可显著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个体化治疗方案调整和优化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 的血脂水平、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指 标,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对于使用贝特类药物或烟酸类药物的 患者,如出现胃肠道不适、皮肤瘙痒 等不良反应时,应减少药物剂量或停 药,并改用其他降脂药物。

老年人血液脂质异常的药物治疗及安全用药建议

老年人血液脂质异常的药物治疗及安全用药建议

老年人血液脂质异常的药物治疗及安全用药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逐渐增加。

其中,血液脂质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老年人群体中,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症状不容忽视,因此,药物治疗和安全用药在老年人管理血液脂质异常中至关重要。

一、老年人药物治疗的考虑因素老年人的生理和代谢功能出现明显的变化,这意味着使用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可能会与年轻人有所不同。

在制定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方案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 个体化治疗: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反应会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因此,应该根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体重、肾功能以及与其他慢性疾病的共存状态来确定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

2. 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可能需要同时用多种药物治疗其他慢性疾病。

在选择降血脂药物时,应该仔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3. 老年人药物耐受性:有些老年人由于年龄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原因,可能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

因此,药物的剂量选择应慎重,并定期检查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

4. 其他慢性疾病的管理:老年人通常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也会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在给老年人治疗血液脂质异常时,应将这些因素纳入综合考虑。

二、常见的降脂药物治疗方法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血脂的一线治疗药物,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老年人降脂治疗的首选药物通常是较低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或普伐他汀。

对于高风险群体,如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高风险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以考虑使用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

2. 非他汀类药物:除了他汀类药物,还存在其他一些非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例如,依折麦布、费布洛贝酯等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吸收和脂质生成。

对于老年人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选择和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

三、老年人安全用药的建议在老年人管理血液脂质异常时,安全用药至关重要。

老年血脂异常的防治

老年血脂异常的防治
应越低。
一、流行病学:老年血脂异常的现状 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版)》推荐的标 准.2010年在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开展了第3次中国慢性病监测.在162个监测点调查了
19
981名/>60岁居民.高甘油=三酯(TG)血症为10.8%、高总胆
同醇(TC)血症为4.9%、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 为41.2%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为3.6%。其 中.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1『。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 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相比,2010年我国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 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时,≥60岁居民血脂异常知晓率为 18.74%,治疗率为12.05%,控制率为6.94%”j。可见,我国 />60岁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 处于较低水平。 二、老年人血脂异常的危害 没有胆固醇升高就没有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血管疾病。多个前瞻性大型研究证实: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 与TC和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老年人与中青年一样,TC
日40
mg,随访12个月,强化组血脂改善更显著,-C,ML管事件发
生率更低,总死亡率比中等强度组降低77%。 2013年ACC/AHA血脂指南13l推荐:①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且年龄<75岁需高强度他汀,使LDL—C 至少降低50%,除非存在禁忌证或出现他汀类相关不良事件: ②LDL—C/>4.2 mmol/L,推荐同上:③糖尿病,年龄40~75岁,
mmol/L
分析证实,在年龄组问的效果和不良事件率是相似的。这表明 对选择的老年患者进行强化他汀治疗可能是有益的。 积极降胆同醇治疗减少心肌缺血研究(MIRACL),人选

老年人糖脂代谢异常

老年人糖脂代谢异常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治疗
⑤ 不耐受他汀者可以选择的方案有:换用其他 的他汀药;减少他汀的剂量;使用替代药物 胆固醇抑制吸收剂依泽麦布、贝特类或烟酸 类。
老年糖脂代谢异常
2. 贝特类
血脂异常的治疗
① 主要降低甘油三酯,同时具有降极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VLDL-C)的作用,用于严重的高甘油三酯 血症,预防急性胰腺炎;常用药物:非诺贝特、苯 扎贝特、吉非贝齐等;
老年糖脂代谢异常
血脂异常的治疗
✓ ACC/AHA 2013版指南强调他汀类药物在降低 ASCVD风险的重要作用,但不设定LDL-C治疗 目标值;
✓ 老年人不推荐高强度他汀治疗。
老年糖脂代谢异常
血脂异常的治疗
二.生活方式治疗
1. 戒烟,限酒,限盐,降低血压,控制体重,增加有 规律的体力活动,如每周步行4~5次,每次30~ 45分钟;
老年糖脂代谢异常
血脂异常的治疗
② 在不耐受他汀的患者中,烟酸联合依泽麦布能够有 效降低LDL-C,可作为他汀的替代疗法。
③ 烟酸治疗之前应检测ALT、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 白、尿酸基线水平,用药后定期复查。
老年糖脂代谢异常
血脂异常的治疗
4.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泽麦布 ① 中等程度降低LDL-C,多用于两种情况:不能耐受
IIa
IV、I
混合型高脂血症
增高增高IIb源自III、IV、V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降低
老年糖脂代谢异常
诊断要点----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单位:mmol/L)
分层
总胆固醇
LDL-C
HDL-C
甘油三酯
合适范围 < 5.18
< 3.37
≥ l.04
< 1.70

特殊人群血脂异常管理

特殊人群血脂异常管理

特殊人群血脂异常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特殊人群血脂异常时,应如何结合伴随疾病特点开展血脂个性化管理?本文将一文总结。

1.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或正常。

(1)调脂目标:4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血清LDL-C水平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保持HDL-C目标值在1.0mmol/L以上。

(2)治疗方案: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如合并高TG伴或不伴低HDL-C 者,可采用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

2.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者,应根据不同危险程度确定调脂目标值。

同时,调脂治疗能够使多数高血压患者获益,减少冠心病事件。

因此,高血压指南建议,中等危险的高血压患者应启动他汀治疗。

3.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高TG血症和(或)低HDL-C血症]集结发病的临床征候群。

主要防治目标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以及2型糖尿病,对已有ASCVD者要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

(1)调脂目标:LDL-C<2.6mmol/L、TG<1.7mmol/L、HDL-C≥1.0mmol/L。

(2)治疗方案:先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如不能达标应针对各个组份采取相应药物治疗。

4.慢性肾脏疾病(CKD)CKD常伴随血脂代谢异常并促进ASCVD的发生。

(1)调脂目标:轻、中度CKD者,LDL-C<2.6mmol/L,非-HDL-C<3.4mmol/L;重度CKD、CKD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LDL-C<1.8mmol/L,非-HDL-C<2.6mmol/L。

(2)治疗方案:CKD患者应接受中等强度他汀类治疗,必要时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终末期肾病(ESRD)和血透患者,需仔细评估降胆固醇治疗风险和获益,建议药物选择和LDL-C目标个体化。

应注意,CKD患者是他汀类引起肌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或肾小球滤过率(GFR)<30ml/(min·1.732 )时,发病风险与他汀剂量密切相关,故应避免大剂量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
未应用他汀
25.10% 应用他汀
Ye P, et al. J Pharm Pharm Sci. 2006; 9(3):365
Xiao TH, et al. Circulation. 2010; 122(Suppl):240
稳定性冠心病调脂治疗
二级预防临床试验,老年亚组荟瘁分析
他汀类药物
全因死亡率降低13%-34% 冠心病死亡率降低18%-45% 主要冠脉事件减少24%-34% 脑血管事件减少12%-30%
2020/11/4
15
高龄老年ACS的降脂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ACS 745例,
平均随访3.6年, 他汀类治疗,证实疗效和安全性良
Shep2h02e0rd/11J/,4et al. Lancet. 2002;360:1623-30
13
老年他汀类药物二级预防荟萃分析
➢ 9个临床试验(4S,CARE, LIPID, HPS,PLAC I, REGRESS, FLARE, LIPS, PROSPER)
➢ 19,569 例冠心病患者,65 - 82岁
好,明LD显L-降C达低标病率 死率。
病死率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20/11/4
50.00%
47.2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普伐他汀40mg VS 安慰剂,随访3.2年
主要终点:冠脉死亡、非致死性心梗、致死或非致死性卒中的复合
终点 20
安慰剂
普伐他汀40mg
15
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
10 P=0.014
5 0.85, 95%CI 0.74-0.97
0
0 0.5 1 1.5 2 2.5 3 3.5 4 随访时间(年)
2
Percent of Population
随年龄增长老年人 CVD 发病率增加
NHANES Data: 1999-2002
27,000,000
100
Men
75
Women
50
25
11.2 6.2
0 20-34
22.9 17.6
35-44
36.236.6
52.956.5
45-54
55-64
Ages (y)
老年人容易出现混合性血脂异常
2020/11/4
9
老年人与冠心病发病和预后-血脂异常
➢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生理性老化常与病理性老化并 存,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增龄本身就是冠心病的 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老龄人群的增加,冠心病对 人类的威胁将持续增加
➢ 老年人血脂异常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度高于一般成 人, 权重更大
5
老年人脂代谢异常的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血脂水平
Plasma LDL-C ( mg/dl )
Men 250
Women
200
150
100
50
0
2020/11/4
新生儿
青春期
50Y 年龄阶段
70Y
>70Y
7
生理特点使老年人易患血脂 异常
内源性脂质转运过程随年龄变化 :LDL受体活性 降低、数量下降,LDL-C代谢率降低;
脂解作用增强,游离脂肪酸增加,过多的VLDLC 导致 LDL-C合成增加;
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外源性脂质水平随年龄增 高,TG清除速率减慢,TG升高;
2020/11/4
8
生理特点使老年人易患血脂异常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胆固醇 逆向转运发生变化,HDL-C下降;
老年人经常存在的胰岛素抵抗,表现为高胰岛 素血症,糖耐量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低 HDL-C和小而密LDL增多。
2一级/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CVD一级预防1
CVD二级预防2
生活方式 干预
抗高血压 治疗
抗血小板 药物
调脂治疗
调脂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改变饮食、体育锻炼、体重控制、减少酒精摄入
1、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WHO 2007. 2、 Smi2th02S0C/1J1r/,4et al. Circulation. 2006;113(19):2363-72.
➢ 他汀治疗组全因死亡率15.6%,安慰剂组18.7%;使相对危 险降低 22%
➢ 他汀使冠心病的死亡降低30%,非致命心肌梗死减少26%, 血运重建减少30%,卒中减少25%
➢ 每治疗28人挽救1人生命 (95% CI 15-56), NNT
2020/11/4
J. Am. Coll. Cardiol. 2008;51;37-45 14
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 (CTT) Collaborators* Lancet 2005; 366: 1267–78
2020/11/4
12
PROSPER:第一个专门针对老年患者的他汀研究
他汀治疗使老年人主要终点事件显著降低
入选患者:n=5804,70-82岁
➢ 血脂异常是老年人冠心病进展和再发冠脉事件强
独立预测因子。 2020/11/4
10
老年人调脂治疗受 益的循证证据
LDL-C每降低1mmol/L,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主要血管事件降幅相当
主要血管事件降低幅度(%)
≤65岁 0
>65岁
-10
-20
-19
-22
-30
主要血管事件:主要冠脉事件、冠脉重建、卒中 -40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特点与干预策略
全球人口老龄化进展迅猛
20 15
60岁以上人口数(亿)
10
5
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年份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Worl2d02P0o/1p1u/4lation Prospects: The 2006 Revision
75.0 68.5
65-74
86.4 77.8
75+
AHA2.0H2e0/a1r1t/4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5 Update.
3
老年人 与 CHD 发病和预后
➢ 老年人 CHD 危险因素多,发病率高; ➢ 老年人 CHD 预后不佳,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高; ➢ 针对老年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受益更大, RRR, ARR, N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