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更新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共31页PPT资料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共31页PPT资料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19年修订版)
小组成员:董晟祺1218025 贾嘉欣1218018 刘逢雨1218038
付洋1218037 张祎宁1218040 安吉1218009
汇报目录
contents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的
03
研究方法
04
研究结果
05
结论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前言
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 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根据2019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较2019 年成大幅上升。我国儿童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有明 显升高,于是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 负担将继续加重。
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为TC、TG、LDL-C和HDL-C。其他血脂 项目如Apo A1、Apo B、Lp(a)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
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目标人群。
04 血脂异常分类 05 血脂异常筛查 06 总体心血管评估
研究结果
血脂异常分类比较复杂,最简单的有病因分类和临床分类二种, 最实 用的是临床分类。病因分类包括继发性高脂血症和原发性高脂血症; 临床分类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TG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HDLC血症。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2019年版指南
2019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委员 会共同制订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 南》。该指南在充分采用中国人群流行病学 和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外研究结果及指南 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群的血 脂异常防治建议,对我国血脂异常的防治工 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9年以来,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进一 步验证了降胆固醇治疗对ASCVD一级预防和 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际上许多学 术机构相继更新或制订了新的血脂异常防治 指南。此间我国临床血脂领域的研究有了很 大进展。我国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在长 期随访的基础上,获得了20年随访的新数据。 在2019年指南推荐的10年总体危险评估方案 基础上,提出了余生危险评估方案。

2019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2019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CS患者的降脂治疗
ACS患者的降脂治疗
• 若应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和/或依折麦布后,仍未 达LDL-C靶目标值,可以考虑应用PCSK9抑制剂。 若患者存在他汀应用禁忌或不能耐受,可单用 PCSK9抑制剂或PCSK9抑制剂联合依折麦布
• 如果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最大耐受剂量治疗后, LDL-C的目标在4-6周后仍未达到治疗目标,推荐 加入PCSK9抑制剂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降脂治疗
• 对于ACS的患者,尽管已经服用最大耐受的他汀剂量和依折麦布联合治疗,LDL-C水平仍未达标,应考虑在事件发生后早期(如果可能的话,在ACS事件住院期间)服用PCSK9抑制剂
指南更新的推荐
2016
2019
2016
2019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脂质分析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脂质分析
• 对于极高危患者的二级预防,他汀联合依折麦布 最大耐受剂量治疗后仍维持持续高LDL-C水平,建 议联合PCSK9抑制剂治疗
• 对于极高危的FH患者(即有ASCVD或另一个主要 危险因素),如果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最大耐受剂量 治疗后仍维持持续高LDL-C水平,建议联合 PCSK9抑制剂治疗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药物治疗
《2019年ESC/EAS血脂异常 管理指南》解读
宿迁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
目录
➢2019年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震撼发布 ➢胆固醇与ASCVD风险:LDL-C的1.4时代 ➢风险评估与达标策略: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 ➢遵循指南,优选他汀
2019年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震撼发布
指南新增的推荐
降低LDL-C水平的药物治疗
降低LDL-C水平的药物治疗

2019欧洲血脂指南 (共56张PPT)

2019欧洲血脂指南 (共56张PPT)
脂合适水平”的描述;
• 这源于近年来血脂水平“分层管理”观念的深入人心单位:mg/dL
中华(Zhōnghuá)心血管病杂志2019;35(5):390-413
第二十页,共五十六页。
“一刀切”的“合适(héshì)范围值”有可能掩盖卒
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风险因素导致罹患、或 者再次复发心肌梗死、卒中等CVD的概率
2019年6月28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动脉 粥样硬化学会(EAS)首次(shǒu cì)携手发布了欧洲首个血脂
异常管理指南。
第十六页,共五十六页。
第一部分(bù fen)—ESC/EAS血脂指南 主要亮点
第十七页,共五十六页。
主要 亮点 (zhǔyào)
取消“血脂合适水平”的描述,强调根据(gēnjù)危险分层 指导治疗策略;
第三页,共五十六页。
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
(1)动物(dòngwù)实验; (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 (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 (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 (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 (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
近年来研究表明,餐后高脂血症亦是冠心 病的危险因素,CM残粒可被巨噬细胞表 面受体所识别而摄取(shèqǔ),因而可能与动 脉粥样硬化有关。
第十页,共五十六页。
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VLDL 只携带相对少量的胆固醇,故以 往认为正常的VLDL不具致动脉粥样硬化 的作用,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血浆 VLDL水平(shuǐpíng)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 素。
HDL HDL-C水平每增加 0.026mmol/dl(1mg/dl),患冠心病的危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更新解读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更新解读

最新版整理ppt
9
2016与2019版欧洲血脂指南的区别
最新版整理ppt
10
2016与2019版欧洲血脂指南的区别
最新版整理ppt
11
2016与2019版欧洲血脂指南的区别
最新版整理ppt
12
十大关键信息
• 1.胆固醇和风险
• 多项前瞻性研究、随机试验和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都表明,LDL-C水平升高是ASCVD的原因之一。 在整个LDL-C水平范围内,“越低越好”且无更低的阈值,至少降低到1 mmol/L。降低LDL-C水平 对于已经接受降脂治疗且LDL-C达平均或低于平均水平的患者是有益的
• 3.心脏成像在危险分层中的应用
• 采用CT评估的CAC评分有助于对ASCVD中度风险人群进行治疗决策。如果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不 能实现LDL-C治疗目标,且也不知道是否采用更低LDL-C治疗的目标,采用这一评分可能有助于讨 论临床治疗策略。动脉超声对(颈动脉或股动脉)斑块负担的评估在这些情况下也可能是有用的。
• 3. 对于极高危FH患者的一级预防,建议LDL-C水平比基线降低≥50% 且LDL-C水平<1.4 mmol/L(<55mg/dL)(IIa,C)。
• 4. 已经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ASCVD患者,若2年内再发血管 事件(可与第一次事件不同),可考虑将LDL-C将至<1.0 mmol/L( 40 mg/dL)(IIb,B)。
4
新推荐
• 3.高甘油三酯(TG)的药物治疗
• ➤ 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高(或更高)风险且TG为 1.5~5.6 mmol/L(135-499 mg/dL)的患者,应采用n-3多 不饱和脂肪酸(异丙戊酯乙基2X2 g/d)与他汀类药物联 合治疗(IIa,B) 。

2019ESC血脂指南更新ppt课件

2019ESC血脂指南更新ppt课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目标建议(2)
? ESC
定义见表 1 d术语“基线”是指未服用任何降 LDL-C 药物时人体的 LDL-C 水平。 在服用降 LDL-C 药物人群中,应根据给定药物或药物 组合的平均 LDL-C 降低疗效来预计基线(未治疗) LDL-C 水平。
即使是二级预防患者的风险也不相同!
Eur Heart J 2017;38:2459
血脂异常指南的基本原则:

10000
名 接 受5 年 期 治 疗 的 患 者 避 免 严 重 血 管 事 件 数
LDL胆固醇以他汀治疗后的降幅
首先确定患者的风险 根据风险规划治疗强度进行LDL-C 靶向治疗 当风险增加时,相应提高治疗强度
主要血管事件 5 年风险
? ESC
在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时进行血脂分析的指南推荐(1)
? ESC
在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时进行血脂分析的指南推荐(2)
? ESC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在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时进行血脂分析的指南推荐(3)
? ESC
心血管风险类别(1)
? ESC
心血管风险类别(2)
?有靶器官损害的糖尿病,病史>10年或合并了其他危险因素
极高危
?ASCVD (临床或影像学证实的)
?SCORE ≥10%
?FH合并ASCVD 或其他主要危险因素
?严重的CKD (eGFR <30 mL/min)
?有靶器官损害的糖尿病: ≥3 个主要危险因
素,或者存在早期发病的1型糖尿病(糖尿
病病史大于20年)
? ESC
*靶器官损伤定义为微量白蛋白尿,视网膜病变或神经病变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课件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课件
血脂异常在人群中较为普遍,主要与不良的生活方式、饮 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血脂异常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 人。此外,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 ,缺乏运动,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血脂异常 的风险。同时,遗传因素也是血脂异常的一个重要危险因 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至关重要。
成功案例一
总结词
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VS
详细描述
综合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 药物治疗等,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 平,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成功案例二
总结词
药物治疗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重要手段,可有 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检测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测和自我检测 ,其中实验室检测更为准确可靠。
定期进行血脂检测对于及早发现血脂 异常、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危险因素评估
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血脂异常 的重要步骤,包括年龄、性别 、家族史、吸烟、肥胖、高血 压、糖尿病等。
通过评估危险因素,可以判断 个体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从 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遗传因素是血脂异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族遗传性脂蛋白异常血症等遗 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血脂异常。这些遗传性疾病可能涉及多个基因的突变,影响脂 质的合成、代谢、转运和排泄等过程,从而导致血脂异常。
03
血脂异常的诊断与评估
血脂水平检测
血脂水平检测是诊断血脂异常的重要 依据,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等指标的检测。

[精文PPT]2019-中国成人血脂指南解读.pptx

[精文PPT]2019-中国成人血脂指南解读.pptx

无高血压
0~1个
2 个
3个
低危(<5%) 低危(<5%) 低危(<5%)
低危(<5%) 低危(<5%) 中危(5%~9%)
低危(<5%) 中危(5%~9%) 中危(5%~9%)
有高血压
0个
低危(<5%)
1 个
低危(<5%)
2 个 中危(5%~9%)
3 个 高危(≥ 10%)
低危(<5%) 中危(5%~9%) 高危(≥ 10%) 高危(≥ 10%)
不符合者,评估10 年ASCVD 发病危险
危险因素个数*
包括: 1. 吸烟 2. 低HDL-C 3. 男性≥ 45岁或女性≥ 55岁
血清胆固醇水平分层(mmol/L)
3.1 ≤ TC <4.1( 或) 1.8 ≤ LDL-C <2.6
4.1 ≤ TC <5.2( 或) 2.6 ≤ LDL-C <3.4
I
A
• 非-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
IIa
B
• 调脂治疗需要设定目标值
I
C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降脂目标
极高危
LDL-C
<1.8mmol/L (70
mg/dl)
高危
LDL-C
<2.6mmol/L (100
mg/dl)
中危
LDL-C
<3.4mmol/L
(130mg/dl)
共45位专家经过广泛征集意见和反复讨论,最终定稿
目录
ASCVD风险评估 降脂目标
他汀类药物选择原则
ASCVD危险评估流程(1/3)

2019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ppt

2019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ppt
1997年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血脂异常发病率增高,AS增多 •20年流行病学资料 •有借鉴国际上的防治经验 •专业人员和群众对血脂异常认识
2007年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年5月公布
指南制订的指导思想
作为我国的当代指南,必须
• 结合中国人群血脂异常的特点,制定适合中国人的
TC < 160(4.14)
LDL-C < 100(2.59) TC <120(3.11) LDL-C < 80(2.07)
极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 TC ≥120(3.11) 或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糖尿 LDL-C ≥80(2.07) 病
改善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
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 。恰当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对多数血脂异常者能起
调脂策略 •以循证医学的证据作为制订防治方案的依据 •吸收国际上血脂异常防治的经验 •原则上与国际指南一致, 具体上有别于国际指南
一、血脂与脂蛋白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 TG )和 其他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
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 TG 必须与特殊的蛋白
质即载脂蛋白 (apo) 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 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心血管病综合危险评估
TC 200-239mg/dl LDL-C 130-159mg/dl TC240mg/dl LDL-C 160mg/dl
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 素数<3 高血压或其他 危险因素数3 高血压且其他 危险因素数 1
低危
低危
低危
中危
中危
高危
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高危
高危**
*有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以外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血管事件 10年风险>20%为 冠心病等危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为极高危。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10
2016与2019版欧洲血脂指南的区别
PPT学习交流
11
2016与2019版欧洲血脂指南的区别
PPT学习交流
12
十大关键信息
• 1.胆固醇和风险 • 多项前瞻性研究、随机试验和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都表明,LDL-C水平升高是ASCVD的原因之一。在整
个LDL-C水平范围内,“越低越好”且无更低的阈值,至少降低到1 mmol/L。降低LDL-C水平对于已 经接受降脂治疗且LDL-C达平均或低于平均水平的患者是有益的 • 通过降低LDL-C(例如他汀类、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来降低ASCVD的风险,取决于LDL-C的绝 对降低值,每降低1 mmol/L,ASCVD风险约减少1/5。 • 2.PCSK9抑制 • 大量研究表明,PCSK9抑制剂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ASCVD的风险,两药联合应用 可能需要限制于极高危的ASCVD患者。 • 3.心脏成像在危险分层中的应用 • 采用CT评估的CAC评分有助于对ASCVD中度风险人群进行治疗决策。如果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不能 实现LDL-C治疗目标,且也不知道是否采用更低LDL-C治疗的目标,采用这一评分可能有助于讨论临 床治疗策略。动脉超声对(颈动脉或股动脉)斑块负担的评估在这些情况下也可能是有用的。 • 4.ApoB在风险分层中的应用 • ApoB可能是一个更好的评估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风险的指标,因此,对于那些低估LDL-C风险,如 高甘油三酯、糖尿病、肥胖或低LDL-C的患者,可能特别有帮助 • 5.Lp(a)在风险分层中的应 • Lp(a)评估可能有助于识别遗传性高LP(a)水平高的人,其可能有很大终生患ASCVD的风险。对 于ASCVD高危者,有早发CVD家族史者,它也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的风险分层,并为处于风险边缘的 人群确定治疗策略。
可以考虑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IIa,B) 。
PPT学习交流
7
新推荐
• 6.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治疗
• ➤ 极高危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LDL-C水平应降至基线水平 >50%,LDL-C目标为<1.4 mmol/L(<55 mg/dL) (I,A) 。
• ➤ 高危的T2DM患者,LDL-C水平应降至基线水平>50%,LDL-C目标 <1.8 mmol/L(<70 mg/dL) (I,A) 。
• ➤ 他汀类药物被推荐用于高危或极高危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I, A) 。
• ➤ 采取联合治疗前应考虑他汀类药物的强化治疗,如果没有达到目标, 则应考虑他汀类药物与依折麦布(ezetimibe)联合治疗(IIa,B) 。
• ➤ 对于考虑怀孕或未采取适当避孕措施的绝经前糖尿病患者,不推荐 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III,C) 。
PPT学习交流
3
新推荐
• 2.脂质分析评估ASCVD风险 • ➤ Lp(a)评估应在每个成年人一生中至少进行一次,以
确定那些遗传水平极高的Lp(a)>180 mg/dL(>430 nmol/L)的人群,可能终生患ASCVD的风险相当于杂合子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IIa,C) 。
PPT学习交流
脂蛋白(LDL-C)降低至>50%,LDL-C目标为<1.4 mmol/L (<55 mg/dL) (IIa,C) 。
PPT学习交流
6
新推荐
• 5.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治疗 • ➤ 根据风险程度,建议在年龄<75岁的老年人中使用他汀
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I,A) 。 • ➤ 对于年龄≥75岁的老年人,如果存在高风险或极高风险,
• 5. 对于高危患者,建议LDL-C水平比基线降低≥50%且LDL-C水平<1.8 mmol/L(<70 mg/dL)(I,A)。
• 6. 对于中危患者,建议LDL-C降至<2.6 mmol/L(100 mg/dL)(IIa, A)。
• 7. 对于低危患者,建议LDL-C降至<3.0 mmol/L(116 mg/dL)(IIb, A)。
PPT学习交流
8
新推荐
• 7.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降脂治疗 • ➤ 对于ACS的患者,尽管已经服用最大耐受的他汀剂量和
依折麦布联合治疗,LDL-C水平仍未达标,应考虑在事件 发生后早期(如果可能的话,在ACS事件住院期间)使用 PCSK9抑制剂(IIa,A) 。
PPT学习交流
9
2016与2019版欧洲血脂指南的区别
• 3. 对于极高危FH患者的一级预防,建议LDL-C水平比基线降低≥50%且 LDL-C水平<1.4 mmol/L(<55mg/dL)(IIa,C)。
• 4. 已经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ASCVD患者,若2年内再发血管事 件(可与第一次事件不同),可考虑将LDL-C将至<1.0 mmol/L(40 mg/dL)(IIb,B)。
PPT学习交流
2新推荐• 1.心管成像在ASCVD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 在动脉超声检查中动脉(颈动脉和/或股动脉)斑块负 荷的评估应被视为低风险或中等风险人群风险评估的工具 (IIa,B)。
• ➤ 在低、中等风险,无症状个体的心血管(CV)风险人群 中,可采用CT评估的CAC评分作为风险评估中的风险修正 工具(IIa,B) 。
4
新推荐
• 3.高甘油三酯(TG)的药物治疗 • ➤ 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高(或更高)风险且TG为
1.5~5.6 mmol/L(135-499 mg/dL)的患者,应采用n-3多 不饱和脂肪酸(异丙戊酯乙基2X2 g/d)与他汀类药物联合 治疗(IIa,B) 。
PPT学习交流
5
新推荐
• 4.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治疗 • ➤ 在一级预防中,对于极高危的FH患者,应考虑将低密度
2019ESC 血脂异常管理指南 更新解读
PPT学习交流
1
新目标
• 1. 对于极高危患者的二级预防,建议LDL-C水平比基线降低≥50%且 LDL-C水平<1.4 mmol/L(<55 mg/dL)(I,A)。
• 2. 对于极高危患者(FH除外)的一级预防,建议LDL-C水平比基线降 低≥50%且LDL-C水平<1.4 mmol/L(<55 mg/dL)(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