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古诗文备考策略--古诗文阅读”复习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阅读”复习方案
一、文言文阅读
(一)前期积累
在高一高二,我们精讲教材二十四篇(以文学史顺序为序,杂合
五册选修与《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篇目)。以“文学史”为经线、以“三读两译一考”的课堂流程为纬线。
以文学史为经线【附录 1】(目录稍作停顿),这样可以将时代背景与文学史背景连贯地渗透下去,并以文学特征反证时代与当时的文
化特征,对于文学文化素养不足的学生是温补的药剂。
以三读两译一考的课堂流程为纬线,就是每堂课都以“素读(试断句)——朗读(正字音)——初译(提语感)——再译(落要点)——品读(练赏析)——小考(给反馈)”为基本流程。使用的学案是我校的橱柜式学案【附录2】(稍作介绍),便于语法知识薄弱的学生分类积累,也便于学生代表课后的组卷出题以及批阅讲解工作。在这样的二十四篇精讲精炼之后,学生对文言文语法体系较为熟识,对重点虚词基本掌握,对高频实词也比较熟悉,对高频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和教材涉及的文化常识也有一定的印象,对中国
历史和文学史能在脑海中留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二)高三方案
在此基础上,我们从 2019 年6 月进入高三总复习,第一项是半个月的语法复习,第二项就是为期一个月的文言文复习,内容是精讲
二十四篇、阶梯推进七十二篇高考真题和模拟题。
这共计一百一十六篇,是从“二十四史”各部抽取四篇。
放眼近十年的高考试题,在全国范围内,“二十四史”占据半壁江山,如果仅看全国卷和课标卷,“二十四史”则是一统天下。因此,“二十四史”选文成为了全国卷使用者的最佳训练素材。我们为学生遴选的这些文
章精选于题型改为目前状态之后的高考真题和颇受好评的模拟试题。
从出题年份倒推,高考题优先,并以历史顺序为纲陈列出来。以二十四
史为单位做练习,会对每一史的编撰者的笔法及惯用词汇有一个积累和
习惯。每一史选择的传主也要足够典型。我为什么要强调“典型”二字呢?我们可以大范围阅读《二十四史》的众多选文试题,会发现传主集中于
四类——掌天下者、达文治者、建武功者、立德高者。这几大类人物按
成长轨迹来揣摩会呈现出近似的曲线,换言之,对同一类型人物的叙述
会出现大致相似的高频词汇。从这个角度说,二十四史练习终结之后,
还可按人物类型再横向梳理一遍笔记,尤其是重点实词部分,会使学生
获益匪浅。
这一百一十六篇中,精讲二十四篇。覆盖四种类型的典型人物。
每堂课分为四步走:一做、二析、三考、四积。一做,二十三分钟限时
训练,要求出声翻译,画出翻译不出来的片段,并完成对应练习题。二析,十二分钟落实要点,教师先将重要的点提问订正一遍,多成串,少散点(稍作解释);解决疑难,对学生尚存的疑点再加以讲析。三考,三
分钟默记自己出现问题的要点,两分钟小考,抽取要点,五分制,以失
分情况为依据决定个性化作业量。四积,课后整理笔记,将
自己不会的要点落在空白的橱柜式学案中,一部史书一张。
另外七十二篇,略读。使用者是二十四篇精讲篇目扣分超过 5 分的学生,时间是每周的语文早自习以及中午十二点二十五到五十五半个小时。使用“通达法”,持续进行。例如,《史记》选文第一篇扣分在五分以内的同学不必参加下一篇习作的练习,扣分多于五分者必须参加,第
二篇仍未合格者参加第三篇的训练,到第四篇为止。
(三)针对 2019 高考真题的微调
2019 年的高考试题,相较 2017 和 2018 年简单一些。我的依据是
我自己的得分。因为,我每年都会像学生一样,拿出专门时间,做高考
真题,并自己批改。文言文板块,2017 年失3 分,2018 年失2 分,(稍作解释),2019 年未失分,且原文阅读没有卡顿。
但是,以上只是我的做题体验。批阅完学生的试卷后,发现情况
根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乐观。2019 年三套试卷文言文平均分只比2019 年上升了 3.3 分。这是在学生成长了一年之后,是在进行了五周
的板块集中训练之后,是在试题难度整体下降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
换言之,如果试题难度没有下降,一年的思维发展,五周的集中训练,
3.3 分的提升也在情理之中。“试题难度下降”在学生身上并没有明确的
体现。刚刚拿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是迷茫的,但仔细分析学生的错误
答案之后,大概得出了一个结论。学生们是语法意识上线,但语意意
识需加强。2018 试题“岂有宽为患也”,学生译为“哪里有宽恕是祸患的”,“以”为标志的省略句被忽视,直接导致译文是个病句。类似的问题非常
普遍。2019 年,“苟”译为如果,“故”译
利”是使动用法,学生的正确反馈率非常高,这是板
为旧有的(),“强”“
块集中训练的成果。但是,将“秦民之国都”译为另一句话“秦民之居国都者”,即“居住在秦国都城的秦国百姓”,76 人之中多达 33 人。这里面固然有人”(见《离骚》)通译这一知识点掌握不牢的原因,但是,“之”的“民”“
动词性用法没有正确反馈出来也是重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这个用法吗?
这一用法在集中讲解中,最少讲过十次,学生少则记录一次,多则记录
七次,而且单点小考和模拟考试中出现这个知识点的正确反馈率都很高,
这次大规模误译的原因,还有学生自己说的原因,“古代交通不是不发达吗?农业地区老百姓不是固定在土地上吗?进一趟都城跟今天旅游那么
方便吗?所以,我觉得应该是说国都地区的人。”这说明,学生对当时能
到都城发表言论的“民”、也就是“人”,认识比较局限,对法家思想在秦国
彻底扎根之前,秦相对于中原礼教地区的松散和原始,也缺乏常规的认识。另一句话,“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的翻译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吴起扛
吴起
吴起拜别楚王的尸体并隐藏起来”“
起楚王的尸体并把他藏了起来”“
带走楚王的尸体并想要隐藏起来”……出现这样的译文,确实超出我的
想象。我提醒学生看看下文,最后一句的翻译者竟然仍然振振有词,“老师,哪里写了吴起就被射死了”。那一瞬间,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一句话,“高考语文会惩罚那些不阅读的学生”,我突然意识到,我觉得今年的试题
简单,会不会是因为,“商鞅”“贾谊”“吴起”这三个人对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
范纯礼”是同来说太熟悉了,可对 124 的高中生来说,他们与“鲁芝”“
王涣”“
一陌生度。为了验证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