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

解读

【解读诗人】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解读诗作】《元日》一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融情入景,寓意深刻。

设计

理念

实施平衡策略,打造本真语文,实施本真教学:

一、把握学科本质,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求平衡。

落实课标精神,诵读经典诗文,提升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文化。理解重点词语,有助于再现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借助相关资料,能走进诗人内心,体悟诗情。

二、把握教材本位,在立足教材和适度超越中求平衡。

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搜集其他诗篇及春联,能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的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把握师生本体,在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间求平衡。

教学时,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悟自得。以学生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读中感悟,从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力求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教学

目标

1.学会诗中3个汉字“爆”“屠”“符”,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2.读懂古诗《元日》,能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大意。

3.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

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教学

难点

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

准备

先学提纲、PPT

【先学提纲】

一、亲近诗人

我查阅资料后,认为关于诗人的有价值的资料是:

二、解读古诗

1.读准古诗:至少读古诗三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容易读错的字词

我来读一读:

●容易写错的字词

我来写一写:

2.读懂词语:查工具书或联系古诗,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重点词语我理解:

爆竹:除:

屠苏:千门万户:

曈曈日:桃符:

3.读懂诗句:联系词语,读懂诗句的意思。

●仍未理解的诗句

三、拓展阅读

查一查:请你找来王安石的《梅花》和《泊船瓜洲》读一读,试着体会体会: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

学情

分析

1.关于学习经验: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能借助工具书及相关资料读通、读懂古诗内容。

2.关于学习方法:本堂课的关键是引领学生走进诗句所描绘的画面,通过对古诗背景的了解,感受诗人王安石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远大抱负。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课前谈话:

(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播放歌曲)

同学们,听到如此欢快的音乐,看到如此热闹的场面,你的心情如何?最想用什么四字词来形容这情景?(鞭炮连天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这么喜庆的场面一般在什么时候最常见到?我们说的“过年”一般有两个时间,分别是——

春节:正月初一(农历)和元旦:元月一号(公历)同学们更喜欢过哪个年?(春节)今天,咱们就来学一首古人写春节的诗。(板书课题。)

一、激趣导入

1. 说一说:春节是我国最热闹、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正如西方的圣诞节一样。大家回想一下,我国的春节都有哪些特有的风俗习惯呢?

2. 引一引:放爆竹、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拜大年,领压岁钱,吃水饺,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过春节的风俗。那么,宋代的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同学们想知道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元日》。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春节的风俗习惯,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品读感悟打好基础。】

二、初读古诗

(一)读通读顺

1.释一释: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并非现在的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

2.读一读:

(1)读准字音:指名读古诗,读得正确、通顺。

(2)读出韵味:试着读出诗的节奏美、押韵美。

【设计意图:解“元”字,旨在让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一,正确把握全诗。通过有层次地读,提醒学生每次读书都应有所收获。】

(二)读懂词语

1.学习贴士:小组合作学习,想办法理解词语。

2.组内交流。

3.交流分享:你读懂了哪些字词?你有哪些字词还不理解?

预设:

(1)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该字,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2)除:除去,送走,过去。

点拨:“除”的多种解释:①去掉:~害、斩草~根;②不计算在内:~此以外;③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用二~四得二;④台阶:庭~。

(3)岁:年。

点拨:白居易写的《草》一诗中也曾用到“岁”,还记得吗?

(“一岁一枯荣”)

(4)屠苏:指屠苏酒。

点拨: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大大小小朝东喝屠苏酒。据说喝此酒可以避瘟疫。

补充: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可是只有饮这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有诗为证:“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这正是因为新春开元,年轻人又长了一岁,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新年里能有新的作为!

(5)新桃、旧符:都是桃符的意思。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从汉代人们就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而桃符被称为春联,并用纸书写,始于元代,明代才开始流行。

点拨:我们书上的彩图中就有一副春联。老师用简体字把它写出来了,你会读吗?这可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指名读)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齐读)(6)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光辉灿烂的意思。

点拨:看偏旁,这个字跟什么有关?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用两个字。为什么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