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论语》十二章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
• 第十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 ( 《子罕》 )
•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 样流去,日夜不停。”
•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 “至圣先师,万 世师表”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 说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待人真诚、宽厚。
•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匹夫不可夺志: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 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 动摇。 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 加以实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 中必定有能做自己老师的人。形容谦虚好学 。 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 (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
•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 是不是竭尽自己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信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学而》 )
• 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 )
• 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
•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 (我)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翻译《论语十二章》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作者《论语》的作者不是孔子。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注释(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4)愠:生气,发怒。
(5)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论语》十二章 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译文
1、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3、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4、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
5、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
6、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没有收获。
7、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8、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9、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
10、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
11、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
12、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
新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三、朗读课文 感受韵律 1.读准字音和节奏 2.读懂文意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做,成为
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旧的知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却,表示转折
就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有害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试试自己来翻译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
忍受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之:
代词, … …的人
者: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好:
喜欢,爱好。
乐:
以… …为乐趣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山东曲阜“三孔”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60张PPT)
课文 评讲
第二章
我
•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身:
多次 替 出主意 转折,却、但是
每天 反省
自己
为(wèi)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对语气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 浮云。”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对语气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志也。”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疏通课文,积累词语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意疏通: 讨论重点词,进行文句口译, 标示出不清楚的地方。
共同解决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老师提示。
文言文词语翻译方法:
1、“单”变“双”: 学—— 学习 习—— 复习 温—— 温习
《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 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zhuàn)而成,以语录体和 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内容大多 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与 《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诗 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 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北宋宰相赵普 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文言文逐句翻译全解:论语十二章
本领不是年龄的恩赐,而是努力的奖赏。
才能跟着勤奋走,正像光明跟着太阳走一样。
下面为您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逐句翻译全解:论语十二章。
11课《论语》十二章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课件ppt优秀课件
2、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 渐进。
温习 旧的知识
表承接,就
可以
4、子曰:“温故 而知新,可 以 为师矣.”
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
《论语》十二章
孔子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
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fù)人
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尊
“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
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
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
2、孔子思想
本章讲个人道德修养,要有正确的财富观
•
吃饭 8、子曰:“名饭词作动词疏食
粗粮 饮水,曲肱
冷水
弯着胳膊 而枕之,乐 亦在
其中矣
而 富且乐贵趣,于我 如浮云。”
正当手段
表修饰,不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几个 走路 一定
• 11、子曰:“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 改变。”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 12、子夏曰:“博学
广泛 而
表并列 笃志,切问
恳切 而近坚思守,仁在其中矣”
仁德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 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 其中了。”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精美课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宽容的品德。
真正有道德、有理想的君子,不会为物质 享受而奔波忙碌。不凭道义而获得的富贵,就 像虚幻的浮云一样。 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人一定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任 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 念、矢志不渝。
11、饭疏食饮水(吃)
1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斯:这,指河水;舍:舍弃)
13、匹夫不可夺志也(改变)
14、曲肱而枕之(肱:胳膊) 15、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句子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交流点拨】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 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交流点拨】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 不学习,则会变得有害。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交流点拨】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我选 取他的优点来学习,不好的地方就改正。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交流点拨】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 日夜不停地流淌。”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交流点拨】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 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文本解读
《论语》十二章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
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
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
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
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
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2.《论语》的体例与儒家的内涵很多同学很好奇这一课每一句后面都有《学而》《为政》等标注,这是什么意思呢?《论语》一共有二十篇,每一篇一般取这一篇的前两个字作为题目。
比如第一篇开头是“子曰:‘学而时习之……’”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学而”。
最后一篇的开头说“尧曰:‘咨!尔舜……’”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尧曰”。
《论语》起于“学而”,终于“尧曰”,这是儒家的一种体例。
又如《荀子》起于“劝学”,终于“尧问”。
学者称,这代表了儒家的一种认识:一个人只要立志于“学”(这里的“学”,大概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那他便算一个“君子”,君子求“学”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圣人(“尧”)。
也就是说,儒家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进一步阐述这种观点说:“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
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大概也是儒家不能成为宗教的一个重要原因:宗教信仰的神祇或教主,都是高高在上、凌驾众生的,修信的教徒,甚至也是要分种族、种姓的;儒家则不然,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你立志求“学”,你便是君子,只要你不断求“学”,最终你便可以达到儒家的最高层次——“圣人”。
《论语》十二章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教学内容
《论语》十二章,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传统文化”部分。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论语》中精选的十二章经典语句,旨在让学生了解儒家文化精髓,感受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品质。具体内容包括: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进行得较为顺利。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仍显得有些拘谨,可能是因为对《论语》中的道德观念理解不够透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鼓励学生更加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引导者,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论语》中的道德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时仍存在依赖心理,希望得到我的明确指导。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适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们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与《论语》中道德观念相关的实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似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为活跃。
然而,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论语》中的核心思想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一情况,我特别强调了“仁者爱人”和“修己以敬”这两个重点,并通过举例和比较来解释难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他们真正领悟到儒家文化的精髓。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论语》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论语》中道德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共34张PPT)
忠心,尽心
真诚,诚实
复习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 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 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有:同“又”。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的。 惑:迷惑,疑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
《 论 语 》 十 二 章
一、情境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 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 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 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 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 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 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 二则》。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
四、研读文本 疏通文意
也、也是
先生,指孔子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yuè
1.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
通“悦”,愉快 代指学习的内容
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
人家不了解(我)生气,发怒
不亦君 子 乎 ? ”
(《学而》)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孟子》、《中庸》、 《大学》、《论语》)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 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 治天下”。本文十二章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 是做人之道。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作者《论语》的作者不是孔子。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注释(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4)愠:生气,发怒。
(5)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那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我们该怎么学习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仅供参考。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疏通文意
名作动,吃 粗粮
使动用法使……弯曲
8、子曰:“饭 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 如浮云。” (《述而》)
正当的行为
对,对于 好像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使胳膊弯曲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疏通文意
第八章:讲道德修养,孔子提倡“安贫乐道”。
疏通文意
第六章赞美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颜回“不改其乐”,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 点精神追求,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能自 得其乐。
疏通文意
代词,它。这里指 学问和事业
7、子曰:“知之 者不
…的人
爱好,喜欢
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比得上
乐之者。”
意动用法, 以……为快乐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疏通文意
学过的(知识)
可以
4、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为政》)
领悟
凭 借
(这一点)做
(之) 为 师 矣。”
结尾语气词,了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 (这一点)做老师了。”
立身, 指能有所成就
迷惑,
疑惑
上天的意旨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指能听得进各种 顺从意愿 不同意见。
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PPT第十二课 《论语》十二章
辦事盡心竭力
真誠,誠實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 心竭力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 是不是復習過呢?”
曾子(前505~前432):曾參,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輿,被尊稱 為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重,為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著稱.曾提出“慎終追 遠,民德歸厚”的主張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據傳以修身為主要內容
——學以致用 “士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裏仁》) ——為己之學
孔子杏壇講學
孔 子 杏 壇 講 學
《論語》名稱的來由,班 固《漢書·藝文志》說:“《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 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 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 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 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
的《大學》是他的作品。
一天,曾子的夫人到集市去上去趕集,她的兒子哭著也要跟著去。他的母親 對他說:“你先回家呆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 來,就看見曾子要捉小豬去殺。她就勸止說:“我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 曾子說:“夫人,這可不能開玩笑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 學習,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現在你在欺騙他,這就是教育孩子騙人啊!
內容解讀
【本章大旨】這一章主要談學習方法、 學習樂趣和個人休養。 有學者認為,孔子雖然被尊為教育家,但 他最初聚集眾人於門下並不是為了教書, 而是為了與志同道合者交流思想。課文中 哪句話可以認作是這種觀點的佐證?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內容解讀
“不亦說乎”“不亦樂乎”“不亦君子乎”, 從這連續三個反問句中想像,孔子講這番話時 的神態如何?
按一定的時間復習
先生,指孔子
溫習,實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必有我师焉.
焉: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
(3)逝.者如斯夫
逝: 往、离去
(4)盍各言尔.志
尔: 你们的
(5)无施劳.
劳: 功劳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训练点)
题型+模板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模板: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7-
课内巩固 35分
1.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 学派创始人。“子”是古代对 男子 的尊称。(4分)
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语录 体著作。它与《 大学 》《 中庸 》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2-
◇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阅读,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训练点) ◇结合对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介绍,体会其倡导的“为学之道”。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3-
例文引路 山东枣庄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孟子》合称为“四书”。(3分)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
论.语( lún )
不亦说.乎( yuè )
不愠.( yùn )
三省.( xǐng )
传.( chuán )不习乎
罔.( wǎng )
殆.( dài )
笃.志( dǔ )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8-
4.填空。(10分) (1)《<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2)《<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的 句子是“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 (3)《<论语>十二章》中,“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强调的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 心向别人学习,而学习的方法应该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4)《<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君子对于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 不义而富且贵 , 于我如浮云 ”。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颜渊、季路①侍。子曰:“盍②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③,与朋友共, 敝④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⑤善,无施⑥劳。”
(选自《论语·公冶长》) [注]①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②盍(hé):何不。③衣轻裘:衣裘,泛 指衣服。“轻”字疑为衍文。④敝:破旧,这里是使动用法。⑤伐:夸耀。⑥施:夸大。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16-
知识即时贴 同义词(阅读教材P53) 同义词的辨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词义轻重的差别。[例]“请求”与“恳求”,“请求”,即说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词义 轻;“恳求”,指诚恳地请求,词义重。 (2)用法或搭配上的差别。[例]“坚定”与“坚强”,可以说“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性格”,但 不能互换。 (3)所指范围上的差别。[例]“时代”与“时期”,前者指较长的时间,范围大;后者指一段 时间,范围小。 (4)集体和个体的不同。[例]“布匹”与“布”,前者一般指同类事物的集合体,后者多指 个体。 (5)语体风格上的差异。[例]“父亲”与“爸爸”,前者书面色彩较浓,后者则较为口语化。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9-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训练点)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2分)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守诚信呢?(2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留有疑惑。(2分) (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 改变他自有的乐趣。(2分)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2分)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①?”子曰:“未可②也。”“乡人皆恶③之,何如?”子曰:“未可 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节选自《论语·子路》) [注]①何如:如何,怎么样。②可:赞同,肯定。③恶(wù):讨厌,憎恨。 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 不如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注意准确 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如“善者”“不善者”分别意为“好人”“坏人”;“好”与前文“乡人皆好 之”中的“好”,均读hào,意为“喜欢、爱好”;“恶”与前文“乡人皆恶之”中的“恶”意思相同, 可参见注释。逐字对应翻译之后,注意译文的表达通顺即可。
(1)人不知而不愠. 愠: 生气,恼怒
(2)吾日三省.吾身 省: 自我检查、反省
(3)思而不学则殆. 殆: 疑惑
(4)三军可夺.帅也 夺: 改变
(5)博学而笃.志
笃: 坚定
-11-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12-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训练点)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2分)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2分) 3.请写出两个出自《<论语>十二章》的成语。(2分) 示例:三省吾身、温故知新、三十而立。(每个1分,共2分;写出两个即可)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 说这则讲的是关于哪方面的内容,再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感悟。(4分)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则语录讲述的是学习方法,告诉我们要把学习 和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学习数学,如果只是一味地做题,结果可能只是一知半解。 在做题的同时,还要经常分析总结,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内容1分,感悟3分,共4分; 言之有理即可)第Leabharlann 单元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4-
【参考译文】子贡问(孔子):“(有一个人)全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这样还 不能肯定。”“(有一个人)全乡的人都讨厌他,怎么样?”孔子说:“这样也不能肯定。不如 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13-
拓展阅读(二) 15分 【甲】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6-
2.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六字诀 (1)“留”,即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 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即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3)“补”,即增补。变单音节词语为双音节词语,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4)“换”,即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用“我”替换“吾”“余”“予”等,用“你”替 换“尔”“汝”等。 (5)“调”,即调整。把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6)“变”,即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相关词语。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5-
知识梳理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1)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尽可能做到原文与译文文 意相对。直译能做到字字落实,但有时原文文意难懂,直译会使译文语言不够通顺。 (2)意译,是根据语句的整体意思进行翻译,翻译时尽可能照顾原文大意,做到尽量符合 原文意思。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和句式皆可变化,译文符合 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浅显易懂。 通常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吃粗粮,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2分)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2分)
-14-
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