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界中课件
专题11 从世界看中国(课件)-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大单元复习(全国通用)

A.邻国众多 B.海岸线曲折 C.岛屿众多 D.疆域辽阔
2.“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B)
A.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广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03
核心聚焦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1.折线图 折线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
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通常横坐标 为时间,纵坐标是与地理事物和现象相关的量。 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 分析统计对象的量值随时间或空间连续变化 的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 谷以及折线图中的明显转折点。
地区人口少 • 沿江、滨海、临铁路干线地区人口多,
交通不便地区人口少
03 人口概况
考点二 人口
易错警示
× 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的漠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
正解:我国人口界线是黑龙江的黑河而不是漠河。
巧学妙记:我国的人口分布 平原盆地多,高原山地少;沿海沿河多,干旱荒漠少; 交通便利多,交通闭塞少;经济发达多,经济落后少。
如中国人口增长折线图(上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前,人口增长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2.柱状图 柱状图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用柱体的长短或高低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差异。判读时,对 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一柱体对应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柱体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1. 汉族人口 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 要分布在 东北 、西北 、 西南 。
2. 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 区是 云南省 。
七年级地理下册《中国在世界中》创新教案(第1课时)(新版)

《中国在世界中》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在三个阶段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文资料,举例说出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在各个阶段取得的显著成绩,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在三个阶段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教学难点】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在三个阶段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
虽然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祖国的发展成就吧!二、新课学习(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1.中国的地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成就(1)第一个五年计划,成绩斐然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1956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1957年,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和公路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2)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加速发展设立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
此后,开放地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拓展延伸:①经济特区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
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
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拓展延伸:②我国有6个经济特区1980年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增设海南岛经济特区;2010年设立喀什经济特区。
从世界看中国(,28张)PPT课件

要点探究
考点精讲
考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东__半__球____;从南、北 半球看,我国位于__北__半__球____。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北_温____带,南
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导
致了我国的南北气候差异很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
A.人口基数大 B.生活水平高 C.出生率高 D.死亡率高
最新课件
28
课标解读
考点精讲
要点探究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9
最新课件
7
课标解读
考点精讲
要点探究
3.海洋国土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_1_8_0_0_0_多千米,临海自北向南依次是渤 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 ___渤_____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 的内海。我国同___6_____个国家隔海相望,最大岛屿是 ___台__湾___岛。
解 析 D 我国不位于寒带,西部内陆地区不受夏季风的影 响,东部地区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
最新课件
15
课标解读
考点精讲
要点探究
变式题1 “当北国江城的钢花映红了飞雪,江南的田野 正是春色妖娆。”这句歌词反映了我国南北方( A )
A.纬度差异大 B.经度差异大 C.气温年较差大 D.年降水量差异大
最新课件
那__达__慕__节 开斋节 雪顿节
_泼__水___节 丰收节
最新课件
11
课标解读
考点精讲
要点探究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各民族的分布具有“__大__散__居__、_小__聚__居___、_交__错__杂__居_”的 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 南、西北、东北地区。 4.民族政策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__平__等____。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PPT免费课件

1.从材料1中找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项建设成就。 示例:大庆油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 2.阅读材料2,谈谈你对“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中国人有了自己 ‘铁的脊梁骨’”这句话的理解。 从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身上,我们能看到他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刻苦攻关、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国拥有了保卫国家、 捍卫和平的核力量,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敢用原子弹威胁我 们了,使中国远离了核威胁。
夯实基础
一、填空题。 1.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 28 年的英勇奋斗,取得
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
2.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3.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 国家的 主人 。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学习目标
1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的挑战和发生的重大事件。 3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各族人民百折不挠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 精神。
10.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 爆炸成功。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
2.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亲自按动电钮,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
旗。
( ✕)
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朝鲜,最终打败了侵略者,
2020广西中考地理考点突破(课件)第21章 中国在世界中(共24张PPT)

C.有家难回 D.所剩无几
10
【思路分析】A图“太阳经济”反映的是绿色出行;B图 “小鱼的哀求”反映的是过度捕捞问题;C图“有家难回” 反映的是水污染问题;D图“所剩无几”反映的是人类对 资源的破坏。B、C、D图这三种做法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的观点;只有A图“太阳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故选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与认识。
21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 材料二 我国“十二五”期间,“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 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材料三 为了理解地球母亲的处境,我们来感受地球的叹 息。(如下图所示)
22
(1)从三声叹息可以看出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分别是 __人__口__问__题____、___资__源_问__题____、___环_境__问__题____。你认 为哪一问题是首要问题?__人__口__问__题____。请你说明理由: _人_口__过__多__,__会_超__过__资__源__和_环__境__的__承__受_能__力__,__造__成_资__源__的__过_ _度_消__耗__,__而__对_资__源__的__过__度_利__用__,__会__加_剧__环__境__的__破_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我国“十二五”期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有利 于减轻漫画中地球母亲的第_____二_______声叹息。 (3)请提出解决“第一声叹息”的措施: ____实__行__计_划__生__育_____。
20
19.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是( D ) A.辽中南地区 B.京津唐地区 C.沪宁杭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20.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序居后 ②制造业产值第一, 但制造业水平较低 ③人地关系和谐 ④区域发展不平衡 ⑤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⑥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和 低收入人口,他们的生活状况亟须改善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最全可编辑的中国世界地图PPT课件

50%
山东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60%
广东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3
中国
CHENLI
4
Hilongjiang Jilin
Ningxia Gansu
Hebei Shanxi
Shandong
Chengdu
Sichuan
Hubei CSZL
Jiang su
Anhui
Zhejiang
Guangxi
Fujian Guangdong
Guangzhou
Northern China
Eastern China
Middle & Western China
Southern China
CHENLI
5
CHENLI
6
北京
CHENLI
7
上海
CHENLI
8
河南
CHENLI
9
山东
CHENLI
10
北卡罗来纳州
South Ca rolina 阿南卡罗来纳州 Ge拉巴o rgia 佐治马亚州 州
Florida 佛罗里
达州
Hawaii 夏威夷州
CHENLI
55
世界地图1
CHENLI
56
世界地图2
CHENLI
57
世界地图3
CHENLI
58
Africa
Rabat
Marocco
Algiers
Tunis
Tunisia
Tripoli
Layoun
Sahara
Algeria
Libya
Cairo
Egypt
中考地理总复习第12讲从世界看中国 课件

考点三 中国的人口
1.人口数量和特点 (1)数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不包含港、澳、 台)。 (2)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分布不均 。 2.中国人口增长过程 我国人口增长大致分为两个过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原因是经济落后,战争灾难频繁, 疫病多,死亡率高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口增长迅速,原因是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 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降低。
(3)中国省级行政区域之最 ①位置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别为黑龙江、新疆、 海南、黑龙江。 ②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新疆(蒙、俄、哈、吉、塔、阿、巴、印)。 ③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新疆、澳门。 ④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直辖市:重庆、上海。 ⑤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广东、澳门。
3.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 条件相适应。 4.人口分布 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千米2 ,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 千米2)的3 倍多。以黑龙江省的黑河 —云南的腾冲 一线为界线,东南 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误区警示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的漠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 × ) 我国人口界线是黑龙江的黑河而不是漠河。 巧学妙记我国的人口分布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上)
第12讲 从世界看中国
地理
内容索引
课前回扣基础——牢根基 考题初做诊断——悟考法 考法必研突破——提知能 考点集训巩固——培素养
课前回扣基础——牢根基
考点一 中国的疆域
1.中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 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 于北 半球。 (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 的国家。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 带,南部部分地区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中国世界矢量地图素材详细到省市能编辑ppt课件

Kansas
堪萨斯州
South Da
k
ota
南达科他州
W
y
oming
怀俄明州
Indiana
印第安纳州
T
ennessee
田纳西州
O
r
egon
俄勒冈州
No
r
th Ca
r
olina
北卡罗来纳州
Arkansas
阿肯色州
Missouri
密苏里州
K
entucky
肯塔基州
(
1
)
(
9
)
1,New Hampshi
屯河集团
吉林亚泰
华新水泥
福建水泥
四川金顶
狮头股份
湖南韶峰
济南山水
祁连山
海螺集团
渤海集团
西水股份
北京
上海
河南
山东
甘肃
青海
山西
宁夏
河北
江苏
安徽
浙江
广东
湖北
江西
福建
西藏
新疆
陕西
海南
四川
北京
重庆
天津
内蒙古
云南
广西
吉林
辽宁
湖南
贵州
台湾
澳门
黑龙江
r
ginia 西弗吉尼亚州
California
美国(USA)矢量图
世界地图3
Africa
AFRICA
Malabo
Africa
Cape Town
Egypt
Equatorial-Guinea
Khartoum
Libya
Tunisi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 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 (1)地位:____________ 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水土流失 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 (2)生态环境问题:__________
)
A.秀丽的自然风光
B.珍稀的动物资源
C.寂静的戈壁荒漠
D.浓郁的民族风情
点拨:戈壁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答案:C
(2013 年广东惠州)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图18-3),回答 3~4 题。
图 18-3
3.①处所在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是( A.青稞 C.水稻 答案:B B.小麦 D.甜菜
)
一、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横断 山脉以西,昆 1.位置与范围:位于我国西南部,________
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地势:本区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 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 素有“____________” 之称。“ ____________,近看是川”是青 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河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 大河发源地。
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3)保护措施:采取____________ 休牧育草以及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
三、中国在世界中
1.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1957 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成绩
斐然。
(2)1978 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经济发展再次加
点拨: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破坏,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
化,所以要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样,不仅对当地人们的
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
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D
◆方法规律◆ 三江源地区 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 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 重要性 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 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湖泊萎缩、湿地退化、江河径流量减少、草地严 生态环境恶 重退化、土地荒漠化扩展迅速、生物多样性锐减、 化的表现 水土流失加剧等 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 保护措施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 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
河谷地带,因为这里气温较高、风力较小;如南部的雅鲁藏布
江谷地和东部的湟水谷地。 答案:(1)A (2)D
◆方法规律◆
图 18-2
考向二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破坏与环境保护 ◆典题精练◆ 例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重要性是( A.大量开发当地的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可以增加牲畜的放养量,提高牧民的收入 C.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D.生态环境的改善使珍稀濒危动物得到保护,上中下游 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
(2014 年广东省卷)香格里拉地区地处四川、云南、西藏三 省区的交界地区,这里的居民喜欢制作糌粑和酥油茶。据此完 成 1~2 题。 1.香格里拉地区当地的民族主要是( )
A.壮族
B.藏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点拨:通过题中地点和民族风俗提示,这里的民族主要是 藏族。 答案:B
2.香格里拉地区主要的旅游资源不包括(
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长江 1.位置与范围: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_______ 黄河 源区、__________ 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
塔”。
2.河湖: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________________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
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
4.气候: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其特征是冬寒夏凉,年温
小 ,日温差____ 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 差______ 太阳辐射强烈。
5.农业:
(1) 牧业: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的牲畜有
牦牛 、藏绵羊、藏山羊。 ______ (2) 河谷农业 : 在 一 些 海拔较低的地区 , 如 南 部 的 雅鲁藏布江 谷地、东部的________ 湟水 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 ____________ 青稞 、小麦等。 件较好,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的农作物有________
第十八章
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
考纲 青藏地区的 自然特征与 农业
内容要求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举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 的影响 以三江源地区为例,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及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 三江源地区 根据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了解三江源地区的资源及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在世界中 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及责任
图18-1
(1)图中青藏铁路修建的突出困难是(
A.高寒缺氧 C.草原广布 B.干旱缺水 D.光照强烈 )
)
(2)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A.肥沃的冲积平原
B.山间盆地C.水源较好源自绿洲地区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点拨:第(1)题,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
缺氧,所以高寒缺氧是青藏铁路修建的突出困难。第(2)题,青
正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负责的姿态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谐世界 2005 年 9 月,我国政府提出的“____________” 理念,得到了国 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考向一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影响 ◆典题精练◆ 例1:(2013 年四川宜宾)读我国青藏地区图(图 18-1),回 答(1)~(2)题。
速。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3)进入 21 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目前,国内生 二 大经济体。 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______
人地 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 2.发展中面临的挑战:________ 不平衡 ;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____________ 3.做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
4.②③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气候差异显著,造成这 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