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语音单位的组合
第六节 语音单位的
脱落
弱化造成某些音位脱落,并可能发生音节 边界变动或两个音节合并成一个音节,例 如:豆腐 51 读成 51 I am a teacher.读成 I`m a teacher. Not at all ,口语读 成 ,快读就成了 。 人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
在一串语流中,由于说话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以及 临近因的影响,音位组合时可能发生一系列临时的变化。 音位变体只限于语素或词的声音内部,语流音变通常可以 跨词或跨语素发生。 语流音变知识可能的变化,快读变,慢读不变,不强调时 变,强调是不变;而音位变体是在特定的语音条件下一定 出现的不同。 语流音变可能是一个音位变成另一个音位,音位变体只能 是音位内部的几个成员。 虽然二者有诸多不同,在某些发音机理上也有共同之处。
第六节 语音单位的 组合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唐健雄
内容介绍
音节 语流音变 韵律层级
一、音节
我们每发一个音,发音器官的肌肉就发生 一次紧张,从肌肉逐渐增强,到达最强, 就转而逐渐减弱。 在听觉上,就会感到发出的音是一个一个 的小的语音片段。例如: In-for-ma-tion 我们是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
本章小结
音素是语音学研究的单位,音位是音系学研究的 单位。前者着眼自然属性,后者着眼社会属性。 不需要区分的时候,二者都可以称为最小的语音 单位。 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是语音的四要素,它们 在语言传递信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语音的最小单位根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元音和 辅音。
什么是音节? 什么是复元音、复辅音? 怎样观察音节结构特点? 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有和联系和区别? 常见的语流音变哪些,举例说明。 什么是韵律? 韵律有哪些类型? 韵律单位有哪几个层次,各有什么作用?
第3章 语音和音系 第6节 音位的组合
三、韵律层级 音高、音长、音强为超音质(超音段)要素, 音高、音长、音强为超音质(超音段)要素, 形成韵律。 形成韵律。 节奏: 节奏:音流中某些超音段要素在时间 上等距 离地、周期性地交替出现, 离地、周期性地交替出现,可以等时地打白 子拍子。 子拍子。 语言的节奏的两大类型: 语言的节奏的两大类型:一、音节型节奏 音步型节奏, 二、音步型节奏,一般是两个音节组成更紧密 的小单元。 的小单元。 音节、音步等韵律上的小单元, 音节、音步等韵律上的小单元,与语言的词 句法也有密切的关联。 法、句法也有密切的关联。
5. 6. 7. 8.
三、 问答
1. 音位、音素、音位变体的关系? 音位、音素、音位变体的关系?
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何区别? 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何区别? 3. 为什么说音位总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 为什么说音位总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 4. 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 举例说明语音的同化与异化、弱化与脱落。 举例说明语音的同化与异化、弱化与脱落。
下列关于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组合规则关注的是线性搭配问题聚合规则研究同功能的替换问题b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c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结构主义语法学提出的d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各自独立2
第六节 音位的组合
一、音节 音节: 音节: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峰和音谷 音谷:音节分界处 音谷: 音峰: 音峰:落在元音上 复元音、复辅音、 复元音、复辅音、成音节辅音 考察音节结构:几个组合位置;组合的层次; 考察音节结构:几个组合位置;组合的层次;每个位置 的成员
《语言学概要》(叶蜚声)版 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思维导图)
一、发音器官
发音体(声源区)
咽腔 声带
气管
动力(动力区)
肺
横膈膜
发元音的时候
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 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
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造成阻碍,呼出的 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二、音质的声学分析
音质的音响分析:
乐音பைடு நூலகம்由有规则的音波组合成的。
噪音:由许多不规则的音波凑合成的。
声音大都是有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 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纯音叫基音,其他叫噪音。
三、声学分析的仪器和软件
只要有一个不同,就 会产生不同的音质。
第三节 从发音生理看语音
鼻腔
共鸣腔(调音区)
腭 口腔
音位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更大的单位——音节(如汉语拼音、英语 单词),音节之上还有音步(如词汇的拼音)等更大的音系单位。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
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 的,其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三、国际音标
小舌
声门
清、浊
送气、不送气
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和冲破阻碍的方式
塞、爆、擦
鼻音、口音
颤音、闪音、搭音、边音(边近音)、近音、半元音
第四节 音位与音系 第五节 音位的聚合
一、对立和互补
对立关系: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 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biao中的”b“和piao中的”p“的 发音不一样,不能交换,如果交换就会引起混淆。
354汉语基础(初试统考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基础考试科目代码:[354] 一、考试性质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汉语基础考试内容由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三部分组成。
(一)现代汉语部分第1章绪论一、什么是现代汉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三、现代汉语的方言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五、现代汉语规范化六、推广普通话第2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二、语音单位三、记音符号第二节辅音与声母一、辅音的发音二、声母的发音三、声母辨正第三节元音与韵母一、元音的发音二、韵母的发音四、韵母辨正第四节声调一、什么是声调二、调值和调类三、普通话的声调第五节音节一、音节的结构二、拼音三、音节的拼写规则第六节音变一、变调二、轻声三、儿化四、语气词“啊”的音变第七节音位一、音位简说二、普通话音位第八节朗读和语调一、朗读二、语调第九节语音规范化一、确立正音标准二、推广标准音第3章文字:第一节汉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二、汉字的产生三、汉字的特点四、汉字的作用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一、现行汉字的前身二、现行汉字的形体第三节汉字的结构(一)笔画、基本笔画、复合笔画(二)偏旁、成字偏旁、不成字偏旁、部首二、笔顺三、造字法(一)“六书”理论(二)造字法第四节汉字整理和标准化一、汉字改革问题二、汉字的整理三、汉字标准化四、汉字的信息处理第五节使用规范汉字一、掌握整理过的汉字二、纠正错别字第4章词汇第一节词汇和词的结构一、词汇二、几种词汇单位三、词的结构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一、什么是词义二、词义的性质三、词义的分类四、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第三节义项和义素一、义项二、义素第四节语义场一、语义场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三、反义义场和反义词第五节词义和语境的关系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第六节现代汉语词汇组成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三、行业语、隐语第七节熟语一、成语二、谚语三、惯用语四、歇后语第八节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一、词汇的发展变化二、词汇的规范化第5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二、语法的性质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第二节词类(上)一、划分词类的依据二、实词第三节词类(下)一、虚词二、词类小结三、词类的误用第四节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二、短语的结构类型三、短语的功能类四、多义短语五、短语分析小结第五节句法成分一、主语和谓语二、动语和宾语三、定语四、状语五、补语六、中心语七、独立语八、句法成分小结及例释第六节单句一、句型二、几种常用句式三、变式句四、句子的变换五、句类六、单句分析小结第七节检查、修改语病的方法和原则一、常见的句法失误二、检查语病的方法三、修改语病的原则第八节复句一、概说二、复句意义类型三、多重复句和紧缩句四、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第九节句群一、句群该说二、句群的意义类型三、多重句群四、句群运用中常见的错误第十节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二、标点符号的用法三、标点符号用法的灵活性四、标点符号的位置第6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什么是修辞二、修辞和语境三、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四、修辞与语用学五、修辞的左右和学习修辞的目的第二节词语的锤炼一、意义的锤炼二、声音的锤炼第三节句式的选择一、长句和短句二、整句和散句三、主动句和被动句四、肯定句和否定句五、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第四节辞格(一)一、比喻二、比拟三、借代四、拈连五、夸张第五节辞格(二)一、双关二、仿词三、反语四、婉曲第六节辞格(三)一、对偶二、排比三、层递四、顶真五、回环第七节辞格(四)一、对比二、映衬三、反复四、设问五、反问第八节辞格综合运用一、辞格的连用二、辞格的兼用三、辞格的套用第九节修辞常见的失误与评改一、韵律配合不协调二、词语选用不精当三、句子表意不畅达四、辞格运用不当第十节语体一、公文语体二、科技语体三、政论语体四、文艺语体(二)古代汉语部分绪论第一单元文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子产不毁乡校常用词(一)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江乙对荆宣王庄辛说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触詟说赵太后常用词(二)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三单元文选:1.论语学而先进颜渊季氏阳货2.礼记苛政猛于虎大同教学相长博学常用词(三)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也字(八)叙述句,矣字,焉字(九)否定句,否定词(十)疑问句,疑问词第四单元文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许行舜发于畎亩之中常用词(四)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第五单元文选:1.老子2.庄子北冥有鱼不龟手之药庖丁解牛胠箧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3.荀子劝学(398)4.吕氏春秋察传(405)5.韩非子五蠹(409)常用词(五)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第六单元文选:《诗经》国风关雎卷耳桃夭苤苢北门静女柏舟墙有茨相鼠氓木瓜黍离硕鼠鸨羽蒹葭七月常用词(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第七单元文选:《楚辞》离骚常用词(七)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十八)古书的注解(下)(三)语言学部分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应用价值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二、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三、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四、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五、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和说话二、语言与符号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二、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第三节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一、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別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三、国际音标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一、语音四要素二、音质的声学分析三、声学分析的仪器和软件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一、发音器官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三、元音四、辅音第四节音位与音系一、对立和互补二、音位和音位变体三、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第五节音位的聚合一、区别特征二、音位聚合群第六节语音单位的组合一、音节二、语流音变三、韵律层级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三、语法单位第二节组合规则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三、组合的层次性四、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第三节聚合规则一、词类二、形态三、语法范畴第四节变换一、变换和句型二、变换和句法同义三、变换和句法多义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一、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二、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三、语言的普遍特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二、词的词汇意义三、词义的概括性第二节词义的各种关系一、一词多义二、同义关系三、反义关系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五、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第三节句义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二、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三、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第四节语用一、语境与语境义二、话题和说明三、焦点和预设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五、言语行为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第一节文字和语言一、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二、文字的基本性质三、汉字和汉语第二节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一、实物记事二、图画记事三、刻划符号四、早期文字:原始的图画文字第三节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一、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类二、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第四节文字的发展与传播一、早期自源文字:不完善的意音文字二、自源文字的发展三、他源文字的创新与文字的换用四、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五、汉字与汉语拼音第五节书面语一、口语和书面语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三、书面语的规范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第一节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一、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三、语言演变的特点第二节语言的分化一、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二、社会方言三、地域方言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一节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第二节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一、借词二、借词与社会第三节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一、语言联盟与社会二、系统感染第四节语言的替换和底层一、语言替换二、语言替换的社会原因三、自愿替换和被迫替换四、语言替换的过程五、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第五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一、通用书面语与地方语二、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三、外族书面语的层次四、共同语第六节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一、“洋泾浜”二、混合语三、我国境内的土汉语和混合语四、世界语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第一节语音的演变一、何以知道语音的演变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第二节语法的演变一、组合规则的演变二、聚合类的演变三、类推四、结构的重新分析五、语法化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演变一、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词语替换二、词汇演变与语言系统三、词义的演变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语言学概论课《语言学纲要》复习纲要
语言学概论复习纲要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p29 [簡答題]任意性——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不具逻辑关系的,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相同的语义内容可以跟不同的语音形式结合,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有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一旦确定,就对使用它的人具有强制性。
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中,只可一个接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可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的层级体系p31 [選擇或判斷題]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p32组合关系——(横向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形成语言的结构)聚合关系——(纵向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第三章语音第三节发音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p59[簡答題]元音和輔音的區別--1.发元音时,气流震动声带,发音器官其他部分不形成阻碍。
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某一部位形成阻碍,气流克服阻碍发音。
(是否有阻碍)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该部分器官紧张。
(发音器官紧张情况)3.发元音时,呼出气流因无阻碍,较弱。
发辅音时,气流必须克服阻碍,因而较强。
(气流强弱)4.发元音时,气流震动声带,声音洪亮。
发辅音时,声小。
(声音大小)三、元音p59(特点,从哪些方面说明)元音的不同是共鸣器的不同形状造成的。
(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i】前高不圆唇【e】前半高不圆唇【ε】前半低不圆唇【a】前低不圆唇【u】后高圆唇【o】后半高圆唇【ɔ】后半低圆唇【ɑ】后低不圆唇四、辅音p62 (辅音的音色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參照筆記P11]辅音的发音特点:1.清和浊——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不颤动的叫清辅音。
2.送气和不送气——发送气音时,通过喉部的气流比较强。
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它由各种语言单位组成。
语言单位从最小的语音单位到最大的篇章单位,都有着不同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本文将探讨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并分析其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性。
一、语音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音单位是语言表达中最基本的单位,由声音和音素组成。
语音单位通过组合形成词汇和句子,进而构建语言表达的基本结构。
1. 组合关系语音单位的组合关系主要体现在音素的组合。
音素是构成语言中最小音位的单位,不同的音素组合形成不同的词汇和句子。
例如,在英语中,音素 /k/, /æ/ 和 /t/ 组合形成单词 "cat"。
2. 聚合关系语音单位的聚合关系主要体现在音节的聚合。
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能够独立存在并带有一定意义的单位。
多个音节的聚合形成单词和词组。
例如,在汉语中,音节 "ni" 和 "hao" 聚合形成词语 "你好"。
二、词汇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由一个或多个音节组成。
1. 组合关系词汇单位的组合关系主要体现在词根的组合。
词根是词汇中具有独立意义的最小单位,可以是单音节或多音节。
不同的词根组合形成不同的词汇。
例如,在英语中,词根 "tele-" 表示远程,词根 "phone" 表示声音,两者组合形成 "telephone"(电话)。
2. 聚合关系词汇单位的聚合关系主要体现在派生和复合。
派生是指通过加前缀、后缀或变换词义来创建新的词汇。
复合是指通过词根的组合形成新的词汇。
例如,在汉语中,通过在动词 "跑" 前加上前缀 "快",可以形成派生词 "快跑"(快速奔跑)。
而通过词根 "学" 和 "校" 的聚合则形成复合词 "学校"。
语言学纲要-音位的聚合
老李
弱化: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可能变弱,不那么清晰。
元音的弱化
单元音,除[i][y]外,都表现为向央元音靠拢。 芝麻。 英语一些单词有强读弱读两套发音。 and,
辅音的弱化
:比较复杂。如汉语普通话的清辅音浊化。 [p][t][k][ts]等声母,如果所在音节读轻声,则 它们的实际音值是对应的同部位浊音, 爸爸、你的、两个、儿子。
每一个韵母都必须有韵腹,但可以没有韵头 和韵尾。 (3)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 变化。
最简单的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韵头和韵尾, 但必须有韵腹和声调。
三、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时,或者由于受邻
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 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 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 变。常见的有同化、异化、弱化、 脱落和增音五种。
元音之前的/ŋ/在一些方言中消失了,成为今天北京 话零声母的一个来源。
例如“瓦”、“岸”、“硬”在隋唐时期都 是以/ŋ-/为声母,现代的有些方言如济南、西 安、宁波、广州等地也还保留着这种声母, 像“岸”在广州就念[ŋɔn]。
所以,对称系统中的不对称的现象在语言研究 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可以为我们探索语言的演变
C /p‘/ /t‘/
D /m/ /n/
/l/
1行是双唇聚合群,2行是舌尖前聚合群, A列是不送气清塞音聚合群, B列是送气清塞音聚合群, C列是浊鼻音聚合群, D列是虽然只有一个音位,但在这个矩阵中
自成一个聚合群。
在这个矩阵中,1行、2行和A列、B列、C列 音位之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我们称 为双向聚合,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 往具有共同的语音规则。例如汉语普通话里 /p/、/p‘/、/m/都不能和撮口呼组合。 音位系统中也还有一部分音位,它只和某些 部位的音位聚合,而在发音方法上离群索居, 说明它只有单向聚合,例如D列的/l/。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四、音位与音系
音位和音位变体
2.最小对立体:除出现在同一位置上的一个音外,其余的音都相同的两个词 pill[pil]---bill[bil] /p/和/b/ 布[pu]---铺[phu] /p/和/ph/ 最小对立集:只在同一个语音位置上有差别的几个词 pill[pil]、bill[bil]、till[til]、dill[dil]、kill[kil]、gill[ɡil] /p/、/b/、/t/、/d/、/k/、/ɡ/ 布[pu]、铺[phu]、目[mu]、富[fu]、肚[tu]、兔[thu]、怒[nu]、路[lu] /p/、/ph/、/m/、/f/、/t/、/th/、/n/、/l/ beat[bi:t]、bit[bit]、bat[bæt]、bet[bet]、but[bʌt] /i:/、/i/、/æ/、/e/、/ʌ/ 梨[li]、炉[lu]、驴[ly]、拉[la] /i/、/u/、/y/、/a/
一、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国际音标 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1. 将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的字母区分开来 2. 国际音标有严式标音和宽式标音两种方法
二、从声学看语音
语音四要素
1.音高 声波振动频率的高低 2.音强 声音的强弱 3.音长 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4.音质 音质指声音的品质、特色
四、音位与音系
音位和音位变体
3.音位变体 /p/ /a/
[p] [ph] [a] [ɑ] 1)条件变体 英语/p/在/s/后是不送气的[p]:speak[spi:k] sport[spɔ:t] 英语/p/在其他位置是送气的[ph]:peak[phi:k] port[phɔ:t] 汉语/a/在韵尾[i]、[n]之前是[a]:来[lai] 安[an] 汉语/a/在[u]、[ŋ]之前是[ɑ]:老[lɑu]、亮[liɑŋ] 2)自由变体 汉语:[n]和[l] (南、兰) [s]和[ʂ](山、三) 英语:[e]和[I] economics[Ikə„nɔmiks]、[ekə'nɔmiks]
语言学概要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要复习提纲一、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定义: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研究对象:语言。
语言学概论的研究对象:整个人类的语言。
3.主要任务: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和规律,使对语言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4.语言的基本理解语言的性质: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语言的结构: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要素:语音、语义和词汇、语法。
(二)语言学简史(语文学与语言学)1.语文学阶段(1)三大发源地:①印度②希腊-罗马③中国(2)语文学的作用语文学三大发源地的语言研究各有侧重,共同特点是都注重实用性,与当时社会的需求紧密关联,都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语言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语文学与语言学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②研究任务不同因此,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语文学只是经学的附庸。
2.语言学阶段(1)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时间:19世纪初社会背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特点: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奠基人:拉斯克、葆朴、格林等。
历史地位:摆脱了过去从属经学的附庸地位,标志着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时间:19世纪中叶奠基人:德国的洪堡特和瑞士的索绪尔索绪尔被尊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死后由其学生编辑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索绪尔提出的主要理论是:①区分“语言”、“言语”和“言语活动”。
②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就是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
③论证了语言的符号性: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所构成的。
④提出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3)转换生成(形式)语言学创始人: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主要观点:认为语言描写和分析的目的不在于分类,而在于建立一种理论,在于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即怎样用有限的成分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理论构成:主要包括生成规则和转换规则两部分。
①生成规则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和词汇插入规则。
语音
第三节 发 音
二、元音和辅音 三、元音 一、发音器官 ①发元音时,呼出气流不受阻碍,发辅音时, 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的不同造成的。 ①动力(肺) 呼出气流受阻碍。 口腔改变形状的三个办法: ②发音体(声带) ②发元音时,声带要振动,发辅音时,声带 (1)舌位的高低。舌位越高,开口度越小, 有的振动,有的不振动。 ③共鸣器(口腔、鼻腔、咽腔) 舌位越低,开口度越大。 ③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 (2)舌位的前后。 音时,只有形成阻碍部分保持紧张。 (3)嘴唇的圆展。 ④发元音时,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 出气流较弱。
音位和音素的区别和联系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 位,音位是从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角度确立的 语音单位。
音位在音素的基础上形成,是某一语言社 团借助于音素的差异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 区别意义;一个音位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也 可以由一组音素构成,是一个抽象的音类。音 素着眼于语音的自然属性,音位着眼于语音的 社会属性,着重分析它的区别功能。
语
音
一、 语音研究的诸方面 二、 音 三、 发 四、 音 响 音 位
五、 音位的聚合 六、 音位的组合
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
①语音:语音的声音,是语音符号系统的载体。 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语 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交际功能。 ②与一般的声音相区别:表义。 ③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是音节。音素是人类 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
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语音
①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 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由发音 学 —音响学—听觉语音学三门学科加以研究。 ②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 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 的本质属性。
语 音6(音位)
[ɑ ] [faŋ51]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一、音位和音位变体
上图[a] [ӕ] [A] [ɑ] 四个音素,出现 在不同的条件,是 /A/ 的条件变体。它们 形成了音位内部的互补分布关系,可把它们 归为一个音位。 这时,音位代表的不只是一个音而是一类 音。
客观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一、音位和音位变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一个字母因出现 的环境不同,决定了该字母不同位置的语音 差别和有语音差别几个音素的互补分布状 况,说明互补分布形成了一个音位内部的互 补关系。 互补分布也是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会有它们的音位变体,书写时元音音素体现
得充分,辅音音素容易被忽视。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
10个是元音音位,(见P54-55)
22个是辅音音位,(见P53-54)
4 个是声调调位。(见P55-56)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一、音位和音位变体 辨义功能、互补分布、音感差异都是归 纳音位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却分别说明了音 位与音位间的不同关系:
作用 条件 关系
辨义功能 互补分布 音感差异
音位与音位之间 音位内部几个音 互补状况几个音
对 互 相
立 补 近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一、音位和音位变体 (二)音位变体
一音位和音位变体辨义功能互补分布音感差异都是归纳音位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却分别说明了音位与音位间的不同关系?作用条件关系辨义功能音位与音位之间对立互补分布音位内部几个音互补音感差异互补状况几个音相近一音位和音位变体?二?音位变体条件变体?客观?音位变体自由变体?主观?一音位和音位变体?二?音位变体条件变体就是客观上形成互补关系的一些音?某一音位的几个变体都有它一定的条件?并确定了它出现的位置?如在暂出现在a音位的a位置?即韵尾in的前面?它就不可能再出现在a音位a或者e的位置?自由变体是一种音感差异?这种差异是操某一语言系统的人相对另一种语言系统而言的?它是某一区域人们共有的
语言学史学
• 发音部位: 就是发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 • 发音方法: 就是成阻和解阻的方式和方法。 还包括声带振动与否、气流强弱等。 • 按发音部位可以把辅音分为七类.
第四节 音位与音系
一、对立与互补 对立关系: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 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 互补关系:音素与音素出现的环境互相补 充,且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例如:/a/ 对立和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 要关系,是我们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 中的作用的根据。
40
1、同化
•
所谓同化,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
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跟它相同或相近
的音位。比方汉语普通话音节末尾的[n]在快 读时常常要受到它后面音节声母发音部位的 影响,改变发音部位。像“难免”[nan mian] 的声母[m]的同化,也变成了[m]。
41
发成[nam mian],“难”的收尾辅音[n]受“免”
• • • •
区别特征依据三个方面: 1、发音生理角度,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 2、声学特征 3、取决于音位在音位系统中的地位
• (一)音位区别特征理论 • 结构主义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雅柯布逊提出来 的,他考察了上百种语言材料之后,从语音的 声学特性出发,参考语音的生理特性,把一切 语音归纳为12对区别特征,如元音性/非元音 性,辅音性/非辅音性,突发性/延续性,浊 音性/清音性,集聚性/分散性,鼻音性/口 音性等。这些区别特征的核心是二元对立,斜 线的左边用“+”表示;右边用“—”表示。
三、国际音标
为了准确地把语音记录下来,便于分析研 究,必须有一套标写音素的符号.这种用来 标写音素的符号叫音标. 国际音标 它是国际上通用的一套标音的符号,1888 年由国际语音学会制订公布. 优点: A 一音一符,一符一音 B 形体简单清晰,容易掌握 C 国际通用
2 语音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4./ Ę /的主要音位变体有[ ]、[Ę]。 [e] ——出现在韵尾-i前,在ei、uei两韵母中做主要元音。 [Ę] ——出现在韵头i、ü后边,在ie、üe两韵母中做主要元 音。 5./ i /的主要的音位变体有[i ]、[ ]、[ j ] [i] ——出现在i、in、inɡ三个韵母中做主要元音。 [ ——出现在ai、ei、uai、uei四个韵母中做韵尾。 ] [j] ——出现在齐齿呼韵母 iɑ、ie、iɑo、iou、iɑn、iɑnɡ 的零声母音节中作韵头。
五、普通话音位系统 (一)普通话辅音音位 汉语语音系统有22个辅音音位。即: / p /、/ p‘/、/ m /、/ f /、/ t /、/ t‘/、/ n / / l /、/ k /、/ k‘/、/ x /、/ŋ /、/ t/、/t ‘/ / /、/ tʂ /、/ tʂ ‘/、/ ʂ /、/ /、/ ts / / ts‘/、/ s /。
D.系统性原则 归纳音位还须考虑归纳出来的全部音位是否系统整齐简 明经济。有时候归为一套音位还是两套音位,似乎都有道 理,都符合对立互补原则,语音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时 就主要考虑语音的系统性了。例如: 辅音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jqx + + gkh + + zcs + + zh ch sh + + -
C.音感差异原则 互补分布是把若干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的必要条件, 不是充足条件。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在语音上还应该是 近似的,至少本地人听起来比较近似,如果两个音的音感差 异明显,即使是互补关系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例如: 普通话里m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nɡ 只能出现在音 节的末尾,从整个鼻音系统上看,m和nɡ 存在着互补关系 但是,m和nɡ的音感差异太大,来源也不同,没有人认为 它们是一个音,当然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语言学纲要__叶蜚声版_复习资料.doc
5.国家语文政策的制定、语言的推广。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冇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 种语言、有共同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人与人Z间的联系是靠语言的支持。
左半球——抽象的、概括的思维;右半球一一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说话中枢——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听觉型语言屮枢——韦尼克区,人脑左半球的后部。
语言功能主要存在于左半球。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语言的符号性质
语言的能够生成话语的符号系统,具体说出來的话语是人们运用符号系统所产生的结果。
一、什么是符号
印度:梵语希腊-罗马:拉丁语
3.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一一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屮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它为现代语言 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4.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学科: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丁•语言 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的真」|对彖。
2.语文学阶段——语言系统研究的开始。(还不是独立的学科)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苦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 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中国、印度、希腊一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中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由训诂学、文字学、 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_conv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3.1 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3.2 从声学看语音3.3 从发音生理看语音3.4 音位与音系3.5 音位的聚合3.6 语音单位的组合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三、国际音标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1.什么是语音学狭义:仅指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
本书所指的是狭义概念。
广义:凡是把语音作为研究对象的都称之为语音学,其中包括音位学、语音学。
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1.什么是语音学生理物理心理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重点介绍简单介绍不作介绍自然属性心理属性一、语音学和音系学2.什么是音系学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
早期叫音位学,现研究的范围扩大了。
主要研究范围:在具体的语言中那些音具有区别作用,它们出现的条件是什么,组合规律如何,等等?一、语音学和音系学3. 语音学与音系学的关系各自独立又彼此交叉音系学: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组织方式。
语言学的核心部分有自然属性的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语音学:语音自身的自然属性↗非语言学核心部分一、语音学和音系学3. 语音学与音系学的关系各自独立又彼此交叉音系学: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组织方式。
语言学的核心部分有自然属性的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语音学:语音自身的自然属性↗非语言学核心部分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2.音位:某种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意义的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理解:辨义功能最小的单位属于特定的具体语言或方言的,总是某个具体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跨语言或跨方言的音位。
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3.音位与音素的关系区别:A、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没有辨义作用;音位是从特定音系中分析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具有辨义作用。
836-亚非语言文学综合考试
836-亚非语言文学综合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亚非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科目“综合考试"的考查内容包括语言学、文学、东南亚文化三门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语言学约60分文学约30分东南亚文化约6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语言学部分题型判断题或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约20分名词解释 (共3小题,每小题3—4分)约10分分析题或简答题 (共2小题,每小题5分) 约10分论述题 (共2小题,每小题10分)约20分文学部分题型判断题或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约10分简答题 (共2小题,每小题5分)约10分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约10分东南亚文化部分题型判断题或填空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约15分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约10分简答题(共4—5小题,每小题5-4分)约20分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5分) 约15分三、考查范围语言学部分语言学部分考察范围包括普通语言学语音、语义、语法、语言的接触与发展;汉语音韵学的基本概念、中古音系及音韵学的研究方法。
普通语言学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应用价值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第三节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第四节音位与音系第五节音位的聚合第六节语音单位的组合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第二节组合规则第三节聚合规则第四节变换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第一节词汇和词义第二节词义的各种关系场第三节句义第四节语用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第一节文字和语言第二节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第三节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第四节文字的发展与传播第五节书面语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第一节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第二节语言的分化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一节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第二节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第三节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第四节语言的替换和底层第五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第六节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第一节语音的演变第二节语法的演变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演变汉语音韵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音韵学的学习第二节语音学知识复习第三节汉语音韵研究简史第二章音韵学的术语第一节反切第二节声母第三节韵母第四节声调第五节等韵图第三章中古音系(上)第一节《广韵》的性质和体例第二节《广韵》的调系及演变第三节《广韵》声系第四节《广韵》声母的演变第四章中古音系(下)第一节《广韵》韵系第二节《广韵》韵母的演变第三节中古知识的运用第五章上古音系第一节上古韵系第二节上古声系第三节上古声调第四节上古知识运用文学部分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第二节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第一节活动与文学活动第二节文学活动的构成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一节文学的含义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三节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第一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第二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第三节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和繁荣第三编文学创造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第一节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第二节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第三节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第二节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第三节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第一节文学的真实第二节文学的伦理与情感第三节美的创造第四编文学作品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第二节文学典型第三节意境第四节文学意象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第十三章文学风格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接受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十六章文学批评东南亚文化部分导论:关于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几个问题第一篇东南亚的原始文化和古代早期文化第一章东南亚的原始社会和原始文化第一节东南亚的原始社会第二节东南亚原始文化的创造者第三节东南亚原始文化的发展:内容和特点第二章东南亚古代早期文化(公元前后-10世纪)第一节东南亚古代早期国家概况第二节影响东南亚古代早期文化的主要因素第三节东南亚古代早期文化第二篇丰富多彩的东南亚古代文化(11世纪-19世纪初)第三章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古代文化第一节越南封建王朝兴替和政治经济发展第二节意识形态:三教并存和儒家主导地位的逐步增强第三节汉字和喃字:越南古代文化的承重框架第四节越南古代文学第五节越南古代学术第六节越南古代艺术第四章小乘佛教文化圈和缅泰柬老文化第一节小乘佛教文化圈的形成及其基本特点第二节缅甸古代文化第三节泰国古代文化第四节柬埔寨古代文化第五节老挝古代文化第五章转向伊斯兰文化:古代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南部第一节 11到19世纪初东南亚海岛地区简史第二节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伊斯兰化过程及其特点第三节东南亚海岛地区古代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第六章 16世纪到19世纪初天主教影响下的菲律宾文化第一节天主教在菲律宾的传播及其原因第二节天主教影响下的教育、文学和艺术第三篇近代东南亚文化(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第七章近代东南亚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第一节近代东南亚文化的形成第二节近代东南亚文化的特点第八章近代越南文化第一节拼音文字的采用及其对近代越南文化的影响第二节近代越南政治思想的发展第三节近代越南文学第四节教育、学术和宗教第九章近代泰国文化第一节近代思想的发展:泰体西用第二节宗教:小乘佛教的发展和基督教的影响第三节文化教育的改革和近代文化的发展第四节学术的进步:历史学与人类学第五节近代泰国文学第十章近代缅甸文化第一节近代缅甸知识分子与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第二节宗教:小乘佛教盛衰和外来宗教的传播第三节文学艺术:从传统走向近代第四节教育:寺院教育的衰落和近代教育的发展第十一章近代新加坡文化第一节近代新加坡文化的基础:华人为主的多元民族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华人传统文化的移植和发展第三节近代中国文化的影响第四节中国通俗文化的影响:传统小说和戏剧第五节近代西方文化在新加坡第十二章近代马来西亚文化第一节具有浓厚传统中华文化色彩的早期华人文化第二节巴巴文化和新客文化: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展第三节马来伊斯兰文化和马来民族主义的兴起第四节近代马来文学的发展第五节英华书院:马来西亚文化发展史上一个有意义的插曲第十三章近代菲律宾文化第一节菲律宾近代文化产生的基础第二节宣传运动: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和近代文化高潮的出现第三节菲律宾革命和第一共和国时期的文化第四节美国文化的渗入和菲律宾民族主义文化的发展第十四章近代印度尼西亚文化第一节爪哇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第二节宗教:伊斯兰教的发展与基督教的传播第三节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第四节政治思想: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第五节近代印度尼西亚文学。
第六节音位
第 二 章
八[p A55] 搭[t A55] 他[tʰA55]
语 音
班[pan55] 板[pan214] 办[pan51]
沙[ʂA55] 书[ʂu55] 奢[ʂɤ55]
声母
韵母
声调
第 二 章 4、类别
语 音
(1)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 (2)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 (3)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 简称“调位”。 元音和辅音音位都是音素成分构成的,音素 之间的差异是音色的差异,所以,由音素成分构 成的音位可以统称为“音质音位”,声调音位主 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所以属 于“非音质音位”。
出 现 条 件
[a]
出现在韵尾为[-i]和[-n],且韵头不 是[i-]、[y-]的音节中
出现在没有韵尾的音节中 出现在韵尾为[-u]和[-ŋ]的音节中
/a/
[A] [ɑ ] [æ ]
出现在韵尾为[-n],同时韵头为[i-] 或[y-]的音节中
第 二 章
语 音
4、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第 二 章
语 音
音素是可供语言使用的物质材料,事实上, 每种语言都只选择一小部分音素,按一定的 方式加以使用。
第 二 章
语 音
2、音位归纳原则 (1)对立原则(辨义功能)
第 二 章
语 音
把两个不同的音素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 如果能区别不同的意义,那么这两个音素就处于 对立的环境之中,处于对立环境的音素必须分列 为不同的音位。 -i55 [ t ] →-i55→ti55 (低……) [ th ]→-i55→thi55 (梯……) 所以,[ t ]、[ th ]两个音素之间存在着 对立,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 t / : / th /。
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a]
❖ [ε]、[A]、[a]、[ɑ]、[œ]、[æ ]
❖ 宽式标音(音位标音)是在严式标音的基础 上,整理出一种语音的音位系统,按音位来 标记语音,也就是只记音位,不记音位变体 及其它非本质的伴随现象。
[ε]、[A]、[a]、[ɑ ] --------- /a/
挡:/taŋ/
[tɑŋ]
❖ 国际音标的发音练习可到
/computing/ipahelp/ipahelp_dow nload.htm(
❖ 国际音标输入法下载地址: /resource.htm(下载 后的安装方法:把国际音标文件粘贴到C盘 windows目录下的fonts文件里就可以了。)
二、元音和辅音
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叫元音;
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腔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辅音。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气流有无阻碍 发音器官紧张情况 气流的强弱 响度大小
元音
辅音
无
有
均衡紧张 阻碍部位紧张
弱
强
大
小
二、元音的分类
形成音质不同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1.发音体不同 所有的元音发音体都是声带。
音响学 Acoustic Phonetics
听觉语音学 Auditory Phonetics
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
❖ 语言中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节。
❖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 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学习xue xi:两个音节 beau-ti-ful:三个音节
音节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素是从音色(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
第二节 从声学看语音
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本章内容】 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从声学看语音——物理属性 从发音生理看语音——生理属性 音位与音系——社会属性 音位的聚合 音位的组合
第一节 语 音和音系的 区别与联系
一.语音学和音系学
二.概念
语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 性。
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 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的研究;
肺部器官
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管
支气管
发声器官:喉头和声带 (发音体)
喉头由软骨组成,下通气管,上接咽腔。 声带位于喉头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 薄膜,平均长度13-14毫米。
声带的前端附在甲状软骨上,后端分别 跟两块杓状软骨相联结,两片声带之间 的空隙叫声门。
29
3.口腔 鼻腔 咽腔
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甲出现的位置不会出现乙,乙出现的位置不 会出现甲,它们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这叫 做“互补关系”。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素由于没有区别词的语 音形式的作用,这就为把不同的音素归属于 一个语音单位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条件。
如:ni(你)——na(拿)
[]
二.音位和音位变体
音位是某一语言中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发元音的时候,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 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发辅音的时候都是在 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造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 来。
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发辅音的时候,声道 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例如发“东”(dōng)中的d的时候, 只有对着齿龈的舌尖部位特别紧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的音节
¾ 汉语音节的特点: ¾ 元音占优势,辅音轻短。 ¾ 没有复辅音。方言中有“圪”前缀,可能是蒙古语 的影响,如[kl-]。 ¾ 开音节多,辅音韵尾少。古代汉语有: -m -n - -p -t -k 现代汉语广东话还保留这六个韵尾,北京话只有 [-n][-]。 ¾ 音节附加有声调,近代出现了轻声音节。
The
End
组合位置的层次(“快”为例)
声调 51(去声) 韵母 声母 介音 kʰ u 韵腹 a 韵 韵尾 i
组合位置上可以出现的聚合类
声调由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构成。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如/kuai/(快) 中的/k/。 韵母指声母以外的其余部分,它又分韵头、 韵腹、韵尾三部分。例如/kuai/的韵母: 个结构层次。
从社会属性上看,音节是由音位组合而成的而不是 简单的由音素组合构成的。因为一种特定的语言音 节中的音素往往可以有一定的变读,这些变读无论 是有条件的(条件变体)还是无条件的(自由变 体),都不必从自然属性方面分成不同的音节。所 以,我们说,音节是由音位组合而成的而不是简单 地由音素组合而成的。
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
第六节 音位的组合
教学目标
掌握音节的概念 了解汉语的音节特点 理解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 一般了解音步、停延段、语调段等韵律单位
主要内容
一、音节
1、什么是音节 2、音节结构的观察 3、组合和聚合构成音系的组织方式 1、语流音变的概念 2、语流音变的类型: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1、音节型节奏VS音步型节奏 2、音步、停延段、语调段
2、韵律层级
1)音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 2)停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语调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了)‖
韵律单位与语法单位基本一致
例外(是否与呼吸有关?):
来了一位白胡子老头儿
第三章 思考复习题
1、音高和音重在汉语中是否区别意义? 2、描写八个基本元音。 3、元音和辅音有哪些区别? 4、音素和音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音位的区别特征是什么? 6、什么是语流音变?
二、语流音变
三、韵律和韵律层级
音位和音节
音素也可以组合,像前面讲过的复合元音, 还有复辅音(kl,st)等等。不过有意义的组 合还是要看某一种语言中的音位组合。音位 组合以后可以得到音节。
一、音位的组合——音节。
在物理属性中,我们从音响的角度分析音 节,即听起来最自然的一个语音单位,音 节与音节之间有一定的停顿或“心理停顿”。 在生理属性中,我们从发音的角度分析音 节,即发音器官紧张一次发出的语音单位 即为一个音节。
二、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指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前后音位互相影响导 致的音变,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音节与音节组合 时。一般说,音节内部发生的音变叫音位变体,音 节与音节组合时(词的内部)发生的音变才叫语流 音变。当然,语流音变也发生在词与词的组合中。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还有增音、换位等。
三、韵律和韵律层级
1、音节型节奏VS音步型节奏
音节型节奏:法语、日语、韩语
语流=音节+音节+音节
音步型节奏:北京话、英语
语流=音步+音步 音步=(音节+音节)
韵律与词法、语法的关系
租汽车 煤炭商店 种植大蒜 租车 煤炭电 种蒜 出租汽车 煤店 种大蒜 煤商店变: ¾ “字啊”读[tsza],增了[z]; ¾ “纸啊”读[t a],增了[]。 英语定冠词“a”在元音前读“an”,如: ¾ an apple
6、换位。
北方很多方言中,打招呼时说“有事[yan i]一 声”,实际是“言语[ian y]”一词的音变。
3、弱化。
轻音音节中由于音强的减弱而导致音位发音 不清晰或发生变读叫弱化。 汉语的轻声音节中有时会发生元音的弱化, 如:“的、地、得”读[d]; 英语的非重读音节中元音也有弱化。有些词 有强式、弱式两种发音,如冠词:a the
4、脱落。
弱化音位可能更进一步,变得不发音;说话 较快时某些音位可能一带而过,或者干脆不 发音,叫音位的脱落。如:北京话 “我们”有 人说成 [wom];英语I am说成I’m。北京、 天津人说话快时还会失落音节,如: “ 派出 所 ” 说 成 “ 派 - 所 [psuo]”“ 劝 业 场 ” 说 成 “ 劝 场”。
汉语和日语音节的特点是组合规律性强,元 音占优势,辅音只有单辅音,除鼻韵尾音节 外,都是开音节,因此发音响亮,长短一 致,可以齐声朗读。 而英语音节的特点是组合没有明显的规律, 元音偏少辅音偏多,开音节少,闭音节多, 长短不一致,不适合齐声朗读。
汉语的音节结构(3方面)
A.几个组合位置 B.组合位置间的层次 C.组合位置可以出现的聚合类
结构方式 音节
声 母
韵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声 调
爱ài 咬yǎo 啊ā 歪 wāi 逛ɡuànɡ 朽xiǔ 决jué 云yún 请qǐnɡ 之zhī
i u u i ü
音 节 结 构 表
ɡ x j q zh
ɑ ɑ ɑ ɑ ɑ o ê ü i -i[]
i o i nɡ u n nɡ
去声 上声 阴平 阴平 去声 上声 阳平 阳平 上声 阴平
1、什么是音节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之间组合而成的最小的语 音结构单位 音峰和音谷 音谷:音节分界处 音峰:落在元音上
2、音节结构的观察角度
1)音节最多可以可以有几个组合位置 2)音节中的组合位置是按什么层次组合起 来的 3)每个组合位置可以出现哪些聚合类的成 员
音节的种类
2、异化。
音位组合时,相邻两个音位如果具有共同 特征而导致发音有一定困难时,某一音位 改变了读音,叫异化。如: 汉语两个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变阳 平。“土改”成“涂改”。这是调位的异化。 俄语中кто有人发成хто。这是发音 方法的异化。 同化是为了顺口,异化是为了避免拗口, 但也不一定必须发生。
音节可分为: ¾ 开音节:元音;辅音+元音 ¾ 闭音节:元音+辅音;辅音+元音+辅音 元音可以是复元音,辅音也可以是复辅音。
spring question
从社会属性角度看,我们是从表达意义方面分析音节 的,比如,汉语中,有些音节有音而无字(即无意 义,如 bang 阳平),就不能算汉语的音节。有些音 节汉语中有而英语中就没有,反过来也一样。不同语 言的音节具有不同的构成特点,比如汉语的音节有固 定的声调且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个音节基本上就 是一个语素),英语的音节没有固定的声调而且也不 一定具有表达意义有作用(英语为多音节语素语 言)。
英语的音节
辅音较多,有复辅音。 辅音与元音的拼合没有明显的规律,即不 受限制。 闭音节较多。 音节数量庞大。有一个日本人数到八万多 个。 词有重音。
日语的音节
音节中元音占优势,辅音轻短。 元音数量少,单元音五个:あ[a]い[I]う [u]え[e]お[o],三个双元音や[ia]ゆ[iu] よ[io]. 开音节多,只有来自汉语的拨音ん[-n][-] 和促音っ[-]两个“韵尾”。 长音较多。 多音节词的各音节有音高差。
1、同化。
音位组合(或音节连读)时某一音位受前面或后 面的音素影响而向这一音位靠拢或完全变成这一 音位的现象叫同化。同化现象可以发生在多音节 词的两个音节之间,还可能发生在两个词之间。 如: ¾ 汉语:棉袍[miampu]、辛苦[inku]这是发音部 位的同化。 ¾ 英语: books 与 dos 中的 s ,一读清辅音,一读浊 辅音,这是发音方法的同化;这也是发生在音节 内部的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