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地貌海岸地貌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二节风沙与海岸地貌

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二节风沙与海岸地貌

第二节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一、风沙地貌风沙地貌是指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沉积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多分布于干旱的沙漠,以及一些河、湖、海边的沙滩。

1.风力侵蚀地表岩石形成的地貌,称为风蚀地貌。

风力吹起岩石的碎屑,并挟带沙石磨蚀岩石,形成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

2.沙尘经风力搬运和堆积形成的地貌,称为风积地貌。

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或气流受阻时,沙尘便降落到地面,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二、海岸地貌海水以风浪、洋流、潮汐等运动形式,持续在海岸地区进行侵蚀、搬运、沉积而形成的地貌称为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包括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1.由岩石构成的海岸,由于不断受海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高耸的海蚀崖、深邃的海蚀洞、造型奇特的海蚀柱等海蚀地貌。

2.波浪所携带的泥沙、贝壳等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浅水带里,形成沙滩、沙洲、贝壳堤等海积地貌。

探究点一风沙地貌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__b.楼兰古城______c.“天山一号”冰川______ d.西北“魔鬼城”______e .“鱼米之乡”______f .“黄土高坡”______答案 a —A b —C c —D d —F e —B f —E2.请用地质作用解释下列地貌景观的成因。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六种地貌形成的能量都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流水侵蚀 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 冰川侵蚀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太阳辐射(或地球外部)3.图C 所示景观多出现在干燥的内陆,属风积地貌,我们可以利用其判断风向,请在下图短线处用箭头标出正确的风向。

4.1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1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在案例的总结环节,我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思考人类活动对地貌及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能熟练掌握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包括:
3.创设真实情境,如沙漠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海岸线变迁对沿海城市发展的影响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4.组织户外考察活动,如参观当地的风沙地貌或海岸地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貌的形成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分析地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如风的侵蚀作用、海浪的沉积作用等;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节课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地貌现象背后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本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合作完成小组报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实践操作的体验式学习:本节课通过风沙模拟实验和海岸地貌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貌形成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方向。
(二)讲授新知
1.介绍风沙地貌的形成原因,如风的侵蚀、沙尘暴等;
2.讲解风沙地貌的主要类型,如沙丘、沙垅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分析风沙地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沙漠化、水资源减少等;

4.1.3 常见地貌类型(第三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3 常见地貌类型(第三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主导风风速越强,两翼交角越小 多个新月形沙丘相连形成沙丘链,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
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主导风风速越强,两翼交角越小 多个新月形沙丘相连形成沙丘链,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
活动
指出图中沙丘的迎风坡和背 风坡,并标出主导风向
我国西比沙漠地区的沙丘链 大多沿什么方向延伸?
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B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8.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
部位是 A.甲、乙
D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涠洲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第四纪火山岛,受多期次海进、海退及波浪和构造 作用的共同影响,基岩和生物海岸在海浪长期的侵蚀作用下,海蚀地貌异常发育。 下图分别为涠洲岛滴水村附近的海蚀崖和海蚀穴示意图(图1)和一般海蚀崖形 成示意图(图2)。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海崖上的岩石裂缝发育的地方,因 受海浪不断冲击,岩石不断碎落成 空洞,称为海蚀洞
随着海蚀作用的进行,基岩海岸底部岩石不断崩解、破碎,其 上的岩石因支撑力减小而发生重力崩落,常沿断层、节理或层理面 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壁悬崖
突出的海岬两侧岬角同时遭受 两个方向波浪作用,可使两侧 海蚀穴蚀穿而成的拱门状,称 海蚀拱桥或海穹
➢ 为什么说十二使徒在不断倒下,又不断生成?
02 海 岸 地 貌
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
海浪侵蚀 基岩海岸
海蚀地貌
海浪搬运
海浪堆积 沙质、泥质海岸
海积地貌
海蚀 地貌
➢ 海洋的剥蚀作用是指由海水的机械动能、溶
解作用和海洋生物作用活动等因素引起海岸及海 底物质的破坏作用,简称海蚀作用 ➢ 机械海蚀作用:主要由海水运动产生动能而引起 (如波浪、潮汐等),破坏的方式有冲蚀和磨蚀 ➢ 化学海蚀作用:海水对岩石的溶解或腐蚀作用 ➢ 生物海蚀作用:既有机械的也有化学的 ➢ 以上三种海蚀作用往往是共同作用的,但以机械 方式为主

地理必修件时风沙地貌海岸地貌

地理必修件时风沙地貌海岸地貌

潮汐作用:潮汐涨落导致 海岸线变化,形成潮滩、 潮沟等海岸地貌
河流作用:河流携带的泥 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三 角洲、海滩等海岸地貌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导致 海岸线升降,形成海蚀崖、 海蚀柱等海岸地貌
生物作用:海洋生物的活 动影响海岸地貌的形成, 如珊瑚礁、海草床等
海岸地貌的类型
海滩:由 沙子和砾 石组成的 海岸
岩岸:由 岩石组成 的海岸
珊瑚礁海 岸:由珊 瑚礁组成 的海岸
红树林海 岸:由红 树林组成 的海岸
河口三角 洲:河流 入海口形 成的三角 洲地貌
海蚀地貌: 由海浪侵 蚀形成的 地貌,如 海蚀崖、 海蚀洞等
海岸地貌的特点
海岸线曲折:由 于海浪、潮汐等 自然因素的影响, 海岸线呈现出曲 折多变的特点。
风沙地貌的类型:沙漠、戈壁、沙丘、雅丹地貌等 风沙地貌的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风沙地貌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
风沙地貌的类型
沙漠:大面积的沙丘,如撒哈拉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戈壁:平坦的沙地,如蒙古戈壁、新疆戈壁等
沙漠化土地:原本是耕地或草地,但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变成沙漠化土地

海岸地貌:对环境影响较 小,如海岸侵蚀、海平面
上升等
风沙地貌:对人类影响较 大,如影响农业生产、交
通等
海岸地貌:对人类影响较 小,如影响渔业、旅游业

THANK YOU
汇报人: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 貌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风 沙 地 貌 03 海 岸 地 貌 04 风 沙 地 貌 与 海 岸 地 貌 的 比 较
1
添加章节标题
2
风沙地貌

4.1+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风 蚀 拱 桥
风力侵蚀
1、风蚀地貌
风蚀城堡
它们是在风力侵蚀的基础上 发育起来的。由于岩性软硬不一 从而导致风力侵蚀的差异性,结 果形成了许多层状墩台,相对高 度 多 为 10 ~ 30 米 , 墩 台 的 顶 部 都很平坦。
1、风蚀地貌
风蚀壁龛
又称石窝,风沙在陡峭的迎风 岩壁上进行侵蚀形成的大小不等 形状各异的凹坑。
2.“蘑菇沙漠”最有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C.平原地区
B.半湿润地区
√D.荒漠地区
下图为新月形移动沙丘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沙丘所在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 ( ) A.西北风 B.南风
√C.东南风 D.北风
4.下图中,表示甲到丁的剖面示意图的是( )

(2022·临川高一检测)“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现泛指在河湖沉积物所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1)图Ⅰ中甲处为泥质海岸、乙处为基岩海岸,分别指出形
(成3)两岬种角海处岸岩的石外力性作质用及。其(1结)流构水不堆同积,在、海海水水侵侵蚀蚀作。用下,两侧形成海蚀穴;随着海 水(2)的海进蚀穴一、步海侵蚀蚀平,台岬和角海两蚀侧崖海的蚀形穴成具被有蚀统穿一而的形演成化过海蚀拱桥;海蚀拱桥顶部崩塌,
3.形成“女王头”的主要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化学溶蚀
4.“女王头”属于( ) A.风蚀蘑菇 B.石柱
√C.海蚀柱
D.沙坝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海岸按物质组成成分可划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
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 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再加上基岩海岸本身 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的不同,形成了海蚀崖、海蚀 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 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图Ⅰ示意山东省海岸线,图Ⅱ示意 各种海蚀地貌。

课件6: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课件6: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课时2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喀斯特 地貌

河流 地貌

风沙 地貌

海岸 地貌
一、风沙地貌 1.概念和分布 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分布 成因(作用力)
类型
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
风沙地貌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 旱、半干旱地区。
1.概念和分布
B.河流地貌
C.风沙地貌
D.海岸地貌
B 4.甲、乙两处地貌分别为(
)
A.海蚀柱、砾滩
B.海蚀崖、砾滩
C.海蚀崖、海蚀平台
D.海蚀崖、沙滩
谢谢观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沙源地 东南风
活动 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
3.推测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
东南风。 因为沙源地在东南侧的江心沙洲, 只有在东南的吹拂下,风沙才会 在山地的东南侧山麓堆积形成沙 丘。
东南风
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的、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
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为“蘑菇沙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下部受侵蚀强烈
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蚀地貌
雅丹地貌
风力侵蚀形成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 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垄脊
沟槽
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积地貌
风力堆积-风积地貌
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
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积地貌
沙丘
风力堆积形成
活动 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
1.描述图示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 沙丘所处河谷较宽, 河谷两侧高山耸立。
河谷较宽
两侧高山

【高一地理】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一地理】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点拨运用1 (10分钟)
风蚀地貌: 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形成风蚀地貌。 (吹蚀、磨蚀)
吹蚀: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造成地面的破坏。
磨蚀:携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 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
• 风蚀蘑菇一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形成上部宽大、下 部窄小的蘑菇状。(岩性的差异:下部岩性比上部软)
沙堤
常见海积地貌:海滩和沙坝
砾滩、沙滩、泥滩


由砂质沉积物组成
沙坝或拦湾坝发育,坝体将 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 闭或封闭式的潟湖。
课堂小结 (2分钟)
风力侵蚀地貌 风沙地貌
风力堆积地貌
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雅丹 沙丘(新月形沙丘)
海岸地貌
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拱桥、海蚀柱
海岸堆积地貌
砾滩、沙滩、泥滩 沙坝
冰川地貌
冰斗、角峰
冰川地貌
冰川运动:重力牵引约每天下滑0.5米
U形谷
冰川地貌
冰碛湖
冰川地貌
冰川堆积不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大小混杂
冰碛堆
当堂检测 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
(12分钟) 列小题。
1.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人教版高中地理·2020
地理 1· 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分钟)
1. 识别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2. 会描述两种地貌景观的特点,能说出两种地貌的大致分布。
问题导学1 (5分钟)
阅读课本72-73页,完成下列要求。

原创1:4.1.2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原创1:4.1.2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风蚀蘑菇
雅丹
石窝 风蚀风蘑蚀菇柱
风蚀雅丹
风沙地貌——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是被风力 搬运的物质在一定 条件下堆积形成的 各种沙丘地貌。
风积地貌主要类型 有新月形沙丘、长 垄状沙丘和蜂窝状 沙丘。
长垄状沙丘
蜂窝状沙丘 新月形沙丘
迎风坡缓而呈凸形
新月形沙丘 因其平面形态如新月而得名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1 第 常见地貌类型
节Leabharlann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1
风沙地貌
风沙地貌——风蚀地貌
在干旱地区,以 风力作用为主形 成的各种地貌统 称为风沙地貌。
风蚀地貌是由风 及其携带的沙粒 冲击和摩擦岩石 而形成的地貌。
风沙地貌——风蚀地貌
风蚀地貌主要类 型有风蚀柱、风 蚀蘑菇和雅丹等。
2
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就是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 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海蚀地貌 海岸地貌
海积地貌
海蚀崖 海蚀柱
海滩 离岸堤
海蚀平台 沙嘴 沙坝
海蚀崖
海蚀柱 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的海蚀崖、海蚀柱
海 蚀 拱 桥
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示意
沙嘴的形成
THANKS!

高中地理必修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2)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读风向。
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 强研习•重点难点要突破 重效果•学业测试速达标
4.1.2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典题通关] 在西北沙漠之中,由于风力作用的影响,地貌表现为沙丘 地貌。据此回答 1~2 题。 1.下图所示符合流动沙丘剖面图的是(图中箭头表示风 向)( )
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 强研习•重点难点要突破 重效习•重点难点要突破 重效果•学业测试速达标
4.1.2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2)特征:流动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 坡凹入而较陡,斜坡之间有一明显的弧形脊梁。新月形沙 丘高度一般为数米,很少超过 15 米。下图示意移动沙丘运 动机制。
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 强研习•重点难点要突破 重效果•学业测试速达标
4.1.2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2.流动沙丘可侵害农田、村庄,因此防护林应建在( ) ①陡坡一侧 ②缓坡一侧 ③迎风坡一侧 ④背风坡一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 强研习•重点难点要突破 重效果•学业测试速达标
4.1.2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 2 题,在沙丘的背风坡(陡坡一侧)风力、风速较小,蒸发 较弱,水分条件较好,植树种草容易成活,因此防护林应 建在背风坡(陡坡一侧)。故答案选 D。
4.在多沙的河谷地段、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能 看到风沙地貌。 二、海岸地貌
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
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 强研习•重点难点要突破 重效果•学业测试速达标
4.1.2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1.海岸侵蚀地貌:受海浪侵蚀的海岸岩石,逐渐形成
_海__蚀__崖___、海蚀平台、__海__蚀__穴__、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地

4.12风沙地貌海岸地貌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4.12风沙地貌海岸地貌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பைடு நூலகம்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环节。在本节开始时,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呈现我国著名的风沙地貌景观——鸣沙山和月牙泉,以及美丽的海岸地貌——海南岛沙滩。让学生对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产生直观的感知。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独特的地貌景观?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学生在认知方面,对风力、水力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难以理解其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
2.在技能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如识别和分析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3.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户外实践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也有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存在抵触情绪。
2.海岸地貌:讲解海岸地貌的分类、形成机制和特点,包括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结合图片和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水力对海岸线的塑造作用。
3.地貌分布规律:分析我国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分布规律,以及它们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讲授新知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风沙地貌或海岸地貌案例进行分析。
3.分析题:分析特定地貌案例,解释其形成原因及影响。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1.回顾重点:引导学生回顾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分布规律。
2.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的知识体系,明确它们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
3.情感态度: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自然地貌的敬畏之心和环保意识。

课件1: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课件1: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地貌是风蚀作用而形成,说明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
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地区是塔
里木盆地,C 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位
于季风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A、B、D 错,故选 C。 答案:3.D 4.C
问题探究二 常见的海岸地貌类型有哪些 基础考点 探究点(一) 海蚀地貌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
解析:第 3 题,读图分析可知,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①对;
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地面支离破碎,③对;
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④对。D 对。第 4 题,雅丹
提示: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属风蚀地貌。由于该地 风蚀地貌形态多种多样,在夜晚刮大风时会发出各种尖厉的叫 声,故称“魔鬼城”。
[系统认知] 1.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集训冲关] 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 1~3 题。
思维拓展
思维结构性评价——楼兰古城的变迁 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公元 2 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 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公元 3 世纪以前,楼兰 及其周围地区河流众多,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绸 之路上的重镇。但到了公元 4 世纪,楼 兰的名字突然从文献中消失了。如今, 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尾闾不远处,楼兰 古城的遗址默默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 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沧桑。请同学们探 讨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有哪些?

21-22版: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创新设计)

21-22版: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创新设计)

当 _风__速__ 减 小 或 遇 固定沙丘
沙丘上生长__流__动___
风积
到地形阻挡,风携
新月形沙丘:状如__新__月_____,有缓
地貌
_植__物___沙丘
带的沙粒降落地面
坡(_迎___风坡)和陡坡(_背____风坡)
目录
1 . 知识导学
///////
[填图] 在风沙地貌示意图中填写风沙地貌名称。
顺风向,呈互相平行的长条 形
目录
2 . 素养导学
探究点一 风沙地貌
///////
【思维拓展】 1.雅丹的形成条件
(1)岩性条件:雅丹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都能发育,具有河湖 相的沉积岩更有利于雅丹的发育。 (2)动力条件:主要为强劲的风力,雅丹的沟槽和垄脊走向与盛行风向平 行。 (3)环境条件: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植被稀少的平坦地区,风蚀作 用强。
目录
3
他山之石
目录
3 . 他山之石
///////
湘教版P60“活动”
海岸地貌示意
目录
3 . 他山之石
///////
中图版P36“活动” 观察认识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是由于冰川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冰斗、角峰 和刃脊是较常见的冰川地貌。
在冰川作用的山地中,冰斗的分布最普遍,而且很明显,一般形成于雪 线附近的积雪凹地。冰斗三面为陡壁所围,朝向坡下的一面有个开口,外形 如围椅状。
1 . 知识导学
[填图] 在海岸地貌示意图中填写地貌名称。
海蚀穴 海蚀拱桥 海蚀柱
海滩 海蚀崖
海蚀平台
///////
目录
1 . 知识导学
///////
[微思考] 海蚀穴、海蚀拱桥和海蚀柱在形成上有何关联? 提示 在海浪长期作用下,部分海岸会形成向内侧凹的海蚀穴。海蚀穴被 蚀穿后相互贯通,形成海蚀拱桥。海蚀拱桥顶部崩塌,可能形成海蚀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沙地貌、海岸地貌
一、风沙地貌
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干旱地区,地表都是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

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就会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图10)、雅丹(图11)等地貌。

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
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称为风蚀蘑菇。

图为新疆哈密的风蚀蘑菇。

图10 风蚀蘑菇
雅丹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龙脊高度
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
积。

图为甘肃敦煌的雅丹。

图11 雅丹
沙丘是沙漠中由风沙堆积而形成的地貌,形态多样,以新月形沙丘(图12)较为常见。

有的沙丘上生长植物,对流沙起到固定作用。

如果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在沙漠边缘,流动沙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

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能看到风沙地貌。

新月形沙丘因状如新月而得名。

它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
向大致垂直。

图为阿联酋利瓦沙漠的新月形沙丘。

图12 新月形沙丘
【思考】
1.如何判断图中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在图上用箭头标注风向。

2.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沙丘链大多朝什么方向延伸?
【活动】
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为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

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图13-14)。

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图13 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图14 丹娘沙丘景观
1.描述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

2.推测该沙丘的沙源地,并说明理由。

3.推测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

二、海岸地貌
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

有些海岸是由岩石构成的。

受海浪等的侵蚀作用,海岸岩石逐渐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图15)、海蚀穴、海蚀拱桥(图16)、海蚀柱等地貌。

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
陡崖,叫海蚀崖。

海蚀崖逐渐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微
向海倾斜的平台,称为海蚀平台。

图为广西涠洲岛的海蚀崖
和海蚀平台。

图15 海蚀崖和海蚀平台
沿岸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两侧的海蚀穴相互贯通,形成
海蚀拱桥。

图为英国西南部海岸的海蚀拱桥。

图16 海蚀拱桥
海滩、沙坝等是常见的海岸堆积地貌。

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阅读】
寻找隐藏在红柳沙包中的环境变化信息
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地上部分纤细,但地下根系发达。

为了适应极端干旱的气候,红柳根深入地下,并向水平方向伸展,有的根长达30多米。

秋天,红柳落叶,在地面形成枯枝落叶层。

初春和夏季,
刮大风时,风沙遇到红柳丛受阻,在灌丛中堆积,覆盖在枯
枝落叶层上。

年复一年,枯枝落叶层和风沙层交替堆积,红
柳也越长越高,从而形成红柳沙包(图17)。

在我国西北沙
漠地区,常能见到红柳沙包。

红柳沙包中交替堆积的枯枝落叶成和风沙层,形成像树
木年轮一样的纹层结构,隐含着环境变化的许多信息。

科学
家观察和分析红柳沙包的沉积纹层,进而了解近百年或者近
千年来沙漠地区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图17 沙漠中的红柳沙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