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自然地理海岸与海底地貌

合集下载

海岸地貌与海底地貌

海岸地貌与海底地貌
第七节 海岸地貌与海底地貌
❖ 海洋边缘,海洋与陆地的接触带是海洋与陆地相 互作用的地带,称为海岸带,包括沿岸陆地部分 及水下岸坡,范围自滨海平原至外陆架坡折带, 大致相当于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时期淹没和出露 的区域。
现代海岸带包括现代海浪对地面作用所达到的范围。 其上界,在岩岸是现代海蚀崖的顶部,在沙质和泥质海岸是 海岸沙丘或海滩顶部生长植被的地方;其下界相当于水深等 于1/2波长处。由于各地海岸的自然地理特征及波浪状况不 同,因此海岸带是一个宽度变动的地带。现代海岸带自陆地
d.海蚀柱:
❖ 海蚀拱桥进一步受蚀,拱桥顶发生崩塌,残存的桥 墩成为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体,称海蚀柱。
e.海蚀平台:
❖ 沿岸向海微倾的平坦台地,它的后缘贴近高潮面,前缘位于 低潮面以下。由于岩性和构造的影响,平台上可出现一些浪 蚀沟和瓯穴以及溶蚀洼地,并披盖一些沙砾。海蚀平台的形 成和发育要求岩石抗蚀强度和海蚀强度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 岩石抗蚀力过强或过弱均不利于它的充分发育。
3.大陆隆
❖ 介于大陆坡末端与深海平原之间的缓坡地带。 有的文献曾称为大陆基。中国有些学者将其 作为大陆坡的一个二级海底地貌单元。一般始
1.大陆架
❖ 大陆边缘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呈一自陆向海自然延伸和缓倾 的浅水平台。其范围自低潮线起到洋底向海方向坡度迅速变 陡处(称为大陆坡折线或大陆架外缘)为止。
❖ 全世界大陆架的平均向海坡度为0°07′,内陆架略陡于外陆架。陆架表 面向洋底方向微倾的坡度不超过1~ 2°,其外缘水深为21~621米,全 世界平均为133米。宽度为0(巴拿马西海岸)至1206公里(巴伦茨海陆 架),全世界平均为78公里。面积仅占世界大洋面积的7.5%,世界陆地 面积的18%。组成物质有两种类型,一种由火成岩组成,缺乏沉积物; 另一种由砾、砂、粉砂、粘土等沉积物组成。在大陆架的外缘处,常有 一些隆起,即堤坝,来自陆地的大量物质堆积在近岸到陆架外缘堤坝为 止的范围内。堤坝有的由火成岩作用形成,也有海藻构成的礁石或盐丘 构造等。堤坝处沉积厚度达2公里左右。中国渤海大陆架平均水深仅18米, 最大水深85米以上,黄海大陆架平均水深44米,最大水深144米以上。 分布在岛屿四周的陆架称为岛架,宽度狭窄,仅十余公里至数十公里, 坡度较大,一般为数十分,岛架外缘水深110~200米,岛架上一般冲刷 作用十分强烈。大陆架上常有油气资源分布,许多著名的大油田均位于 大陆架海域

高中地理选修二讲学稿: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高中地理选修二讲学稿: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海岸线和海岸带的定义2、阅读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3、运用地图,了解主要海岸类型的分布状况【学习过程】一、海岸线和海岸带1、海岸是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

自然地理中海岸包括和带。

2、海岸线定义:是海洋与的分界线。

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通常人们把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3、海岸带(1)潮间带:和之间的地带(2)海岸带:①位置: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②宽度: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潮上带+潮间带+水下岸坡③环境特征:兼备海陆两种属性,是地球上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图相互作用最频繁、最活跃的地带。

阅读:“海岸线的进退”4、影响海岸发育因素:海浪、潮汐、洋流、风暴潮、海啸、流水及生物、全球变暖、地壳运动等因素(1) 是海岸线;是潮间带;______ 是水下坡岸;(2) 海岸带是相互交换和相互作用的地带;其范围由向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

是海岸带的主体。

二、不同类型的海岸活动:课文第14页 1、填表:2.辽东半岛: 海岸 江苏北部: 海岸 珠江三角洲: 海岸 南沙群岛: 海岸 【课时评价】 一、基础过关 1.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A .大陆架B .海岸带C .大陆坡D .洋盆 2.图示海岸类型为A .基岩海岸B .生物海岸C .淤泥海岸D .三角洲海岸3.目前,“阳光海滩”风靡全球,是人们进行日光浴、游泳的理想场所,这种海岸属于 A .基岩海岸 B .砂质海岸 C .淤泥质海岸 D .生物海岸 4.下列海岸类型最适合开辟盐场的是A .淤泥质海岸B .砂质海岸C .珊瑚礁海岸D .基岩海岸 5.下列海岸类型中多优良港址的是A .基岩海岸B .淤泥质海岸C .生物海岸D .砂质海岸 6.形成淤泥质海岸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侵蚀作用B .搬运作用C .沉积作用D .变质作用 7.关于红树林海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树林海岸是一种泥沼地海岸 B.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C.具有很强的抗御风浪侵蚀、保护生物多样性作用和湿地保护等作用D.红树林具有气根,在沿海漂浮繁殖,可以在各种地区的沿海生长8.世界上典型的珊瑚礁海岸有:A.渤海沿岸、浙江沿海和美国西部海岸B.澳大利亚东北海岸、马尔代夫沿海C.江苏北部沿海、广东福建沿海D.夏威夷群岛、斯里兰卡沿海二、能力挑战9.读“黄河入海口的海岸线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1 海岸素材 中图版选修2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1 海岸素材 中图版选修2

第二章海岸与海岸地形2.1 海岸相关素材海岸概述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

包括遭受波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广阔范围,即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深度(波浪基面),向陆延至暴风浪所能达到的地带。

它的宽度可从几十米到几十公里,一般可分为上部地带,中部地带(潮间带)和下部地带三个部分,上部地带,又称为陆上岸带,一般风浪和潮汐都不可能作用到,是过去因海水作用而形成的阶地地形,受陆上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沿岸风的作用形成沙丘,它的特征是海蚀崖,海蚀穴,海蚀阶地和平台。

潮间带,由海滩和潮坪两部分组成,在这一带是海浪活动最积极、作用最强烈的地带。

下部地带又称水下岸坡带,就是过去的海岸,而今已下沉到海水底下的地方,一般从低潮时海水到达的地方算起,到波浪、潮汐没有显著作用的地带。

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岛屿岸线14000余公里。

海岸带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

还有众多深邃的港湾,以及贯穿内陆的大小河流。

它不仅是国防的前哨,又是海、陆交通的连接地,是人类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带。

这里遍布着工业城市和海港。

海岸具有奇特的、引人入胜的地貌特征,可辟为旅游基地。

在海岸及其邻近地带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3,由此给海岸、河口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海啸、飓风和台风侵袭海岸和海滩,对沿海的工业、农业造成危害。

组成部分在垂直于岸线的海岸横剖面上,海岸有下列组成部分:①海岸(狭义)。

紧邻海滨,在海滨向陆一侧,包括海崖、上升阶地、海滨陆侧的低平地带、沙丘或稳定的植被地带。

②海滨。

也称海滩。

从低潮线向上直至地形上显著变化的地方(如海崖、沙丘等),包括后滨和前滨。

有人认为海滩尚应包含与海滩发育过程密切相关的水下部分。

后滨指由海崖、沙丘向海延伸到前滨的后缘,其上发育暴风浪所形成的滩肩,有高度不大的陡坎或陡坡。

滩肩向海一侧的边界为海滩坡度突变处,称肩顶或滩肩外缘。

前滨指肩顶至低潮线之间的滩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相关素材
大陆架海底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的自然延伸。

原来沿海的平原被海水淹没了,就成为大陆架浅海。

大陆架浅海环绕陆地像一个花环,但它总的面积有 27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非洲大陆的面积。

中国的渤海、黄海及东海的大部分,都在大陆架上。

我们吃的鱼虾等海产品,主要是从大陆架浅海捕到的,大陆架浅海的水产品占整个海洋水产品的80%。

大陆架海底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约占全世界的1/3。

而陆地上许多石油旷,也是在大陆架海底环境中生成的。

秀美的浅海风光
海底扩张
到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家们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测绘出海底世界。

测绘结果显示:海底有座相当高耸的海洋“山脊”,形成了一道水下“山脉”,绵延约83683.6千米,穿过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海洋底部的“山脊”也叫断裂谷,断裂谷里不断地冒出岩浆,岩浆冷却后,在大洋底部造成了一条条蜿蜒起伏的新生海底山脉,这个过程就叫海底扩张,而这些新生的海底山脉则称为海岭。

由于断裂谷里添了新岩石,断裂谷两边的岩石就逐渐远离了洋脊中央。

所以,距离“山脉”越远的岩石就越古老。

当海岭和新的海底平原形成后,断裂谷的岩浆还会继续喷出,它们起着“传送带”的作用,把一条条新海岭从地壳岩层中推送出来,同时又把它们慢慢地从地壳岩层中推
落下去,重新熔化到地幔中去,达到新生和消长的平衡。

海岸地貌-PPT精品

海岸地貌-PPT精品
• ③加强生物海岸的管理、保护和研究:为了保护好珊 瑚礁及红树林海岸的生态环境,首先应加强管理,建
立自然保护区。目前在华南已建立的红树林自然保护 区有12个。其次,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旅游资源的 开发结合起来,发挥生物海岸的利用价值。
LOGO
感谢您的关注
• 淤泥质海岸是由粉沙和淤泥堆积的低缓平坦海岸,海 岸线平直,岸坡平缓,浅滩宽广,受潮流作用较大。 淤泥质海岸从陆到海由三部分组成,沿岸为冲积平原 或海积平原,平原外围是潮间带浅滩,又称潮滩,潮 滩以外为广阔平缓的水下岸坡。

• 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在泥沙供应丰富而又比较掩蔽的 堆积海岸段,如大河下游平原、构造下沉区。
• 珊瑚礁分布范围 与珊瑚生长的水温条件有关,珊瑚 是热带海洋中的腔肠动物,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0‘E。 由于珊瑚的生长受到一定地理条件的限制,因此其分 布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及暖流所经过的海区,总 面积为60万km2。集中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及大 西洋热带海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海的东沙、西沙、 中沙和南沙群岛,其次为海南岛及台湾。
• 2、沙质海岸
• 沙质海岸可分为海滩海岸、沙堤——泻湖海岸和沙丘 海岸。

• 海滩海岸是泥沙在激浪带堆积形成的,其范围从波浪 破碎开始点起到海岸陆地上波浪作用消失处止。
• 沙堤—泻湖海岸是在沙质海岸堆积体及其封闭海湾 形成泻湖构成的海岸。有的堆积体分布在水下尚未露 出海面,为水下沙坝,水下沙坝常为保护海岸免遭波 浪冲刷的一道屏障,如挖沙破坏沙坝,海岸将会受到 强烈冲蚀而使陆地上的道路、农田、村舍或其他人工 建筑物遭到破坏。沙堤—泻湖海岸是一种重要的海岸 类型,约占世界海岸的13%,在我国的山东半岛、辽 东半岛、广东和广西沿海均有发育。 ·
• 一般组成红树林海岸的以广义红树林为主。这些植物 在世界上共有200多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 尤其是赤道热带,海岸的红树林种类多,生长茂密, 多为高大的乔木。亚热带的红树林多为灌木丛林,种 类较少。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海南岛,种类较多, 树型也较高大,如它东北部和北部的东寨港、清栏港、 儋县等地的树高可达5-lOm,个别超过15m。向北随着 气温的降低,红树种类减少,树型也变得低矮稀疏, 到了北纬70左右的福建北部福鼎附近海岸,树高只有 1m左右,成为灌木丛林。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本章整合》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本章整合》ppt课件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本章整合
海岸线与海岸带
基岩海岸
海岸
砂质海岸
海岸类型
淤泥质海岸
海岸与海底地形
生物海岸 大陆架和大陆坡
海底地形的分布 岛弧和海沟
洋盆和洋中脊
海底地形的形成 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一、如何理解海岸线、海岸带?海岸带的优势有哪些?
1.掌握海岸线的概念要注意四个要点。 (1)是海陆的分界线。 (2)位置是变化的。 (3)海岸线的具体含义。 (4)海岸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具有一定宽度的一个沿海岸延伸的条带。 2.利用海岸带示意图,了解海岸线、海岸带、潮间带三者之间的位置关 系,海岸带的宽窄受地形影响,各地有差异。
形成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事物或现 成因 象
板块边界 举例 类型
火山、地 震和地热 资源
位于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多 火山、地震及地热资源
消亡边界 或生长边 界
日本、冰岛、印度 尼西亚等国
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交
海岸山脉 和岛弧
接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 以下,大陆板块被挤压,隆起形成 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过程中, 产生岩浆活动形成岛弧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高二下学期地理 人教版 选PPT 海岸与海底地形PPT节海底地形的分布PPT幻灯片

高二下学期地理 人教版 选PPT 海岸与海底地形PPT节海底地形的分布PPT幻灯片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 。
, 。 板块与
【思路点拨】 据图中海底地形起伏状况可知:海底地形由大 洋中脊向两侧对称分布,海洋中间部分为大洋中脊,根据海底地形 的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解答。
解析:第(1)题,a 为大陆架、d 为大陆坡、b 为海沟、e 为洋盆、 c 为洋中脊。第(2)题,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海底地形最 浅的部分,不超过 200 m,坡度较缓,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第(3)题, 马里亚纳海沟深 11 034 米,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8 844.43 米)的海拔高度,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答案】 在处于成年期的大洋海底,以洋中脊为中心向两侧 对称分布着洋盆、海沟、岛弧、大陆坡、大陆架。
教材第 17 页活动 【点拨】 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以大洋中脊为对称轴,向两侧 对称分布,从海岸线到大洋中脊为大洋地形的一半,读图可见不同 大陆边缘的海底地形不同,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 1.从海岸线到大洋中部依次分布为大陆架、大陆坡、 岛弧、海沟。
2.图中有一段尚未确定的洋中脊,其通过了哪个海峡( )
A.麦哲伦
B.德雷克
C.莫桑比克
D.白令
1.D 2.B 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在四大洋中均 有分布,且在各大洋分布不同。贯穿大洋中部,与两岸大致平行的
是大西洋中脊。由图可见,尚未确定的洋中脊从南美洲与南极洲之
间的德雷克海峡经过。
教材第 16 页思考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架,呈对称分布。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选修二讲学稿: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选修二讲学稿: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海岸线和海岸带的定义2、阅读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3、运用地图,了解主要海岸类型的分布状况【学习过程】一、海岸线和海岸带1、海岸是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

自然地理中海岸包括和带。

2、海岸线定义:是海洋与的分界线。

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通常人们把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3、海岸带(1)潮间带:和之间的地带(2)海岸带:①位置: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②宽度: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潮上带+潮间带+水下岸坡③环境特征:兼备海陆两种属性,是地球上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图相互作用最频繁、最活跃的地带。

阅读:“海岸线的进退”4、影响海岸发育因素:海浪、潮汐、洋流、风暴潮、海啸、流水及生物、全球变暖、地壳运动等因素(1) 是海岸线;是潮间带;______ 是水下坡岸;(2) 海岸带是相互交换和相互作用的地带;其范围由向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

是海岸带的主体。

二、不同类型的海岸活动:课文第14页1、填表:海岸类型形态特征利用方式图A图B2.辽东半岛:海岸江苏北部:海岸珠江三角洲:海岸南沙群岛:海岸【课时评价】一、基础过关1.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A.大陆架B.海岸带C.大陆坡D.洋盆2.图示海岸类型为A.基岩海岸B.生物海岸C.淤泥海岸D.三角洲海岸3.目前,“阳光海滩”风靡全球,是人们进行日光浴、游泳的理想场所,这种海岸属于A.基岩海岸B.砂质海岸C.淤泥质海岸D.生物海岸4.下列海岸类型最适合开辟盐场的是A.淤泥质海岸B.砂质海岸C.珊瑚礁海岸D.基岩海岸5.下列海岸类型中多优良港址的是A.基岩海岸B.淤泥质海岸C.生物海岸D.砂质海岸6.形成淤泥质海岸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侵蚀作用B.搬运作用C.沉积作用D.变质作用7.关于红树林海岸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树林海岸是一种泥沼地海岸B.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C.具有很强的抗御风浪侵蚀、保护生物多样性作用和湿地保护等作用D.红树林具有气根,在沿海漂浮繁殖,可以在各种地区的沿海生长8.世界上典型的珊瑚礁海岸有:A.渤海沿岸、浙江沿海和美国西部海岸B.澳大利亚东北海岸、马尔代夫沿海C.江苏北部沿海、广东福建沿海D.夏威夷群岛、斯里兰卡沿海二、能力挑战9.读“黄河入海口的海岸线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石大自然地理学课件05地貌-7海岸与海底地貌

石大自然地理学课件05地貌-7海岸与海底地貌
➢大陆边缘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
1. 大陆架:大陆架,坡度0.1度,深度200~ 600m,宽度大,数百km~上千km。
2.大陆坡:大陆架~深海底,坡度3~6度,深度 可至3200m,宽度15~100km,地表破碎。
3.大陆隆(大陆基):大陆坡下部~深海底间, 平缓隆起地带。 4.边缘海沟 5. 弧后盆地 6.深海平原 7.大洋隆起 8.大洋中脊 。
海 滩
陆 连 岛拦
湾 坝











海积地貌的形态特征
二、海岸的分类 通常把海岸分为岩岸和砂岸(包括粉沙淤泥质海 岸)。 (一)岩岸(山地海岸) 1. 海水淹没与海岸直交的谷地,称为里亚式海岸; 2. 海水淹没与海岸平行的谷地,称为达尔马提亚 式海岸; 3. 海水淹没山地古冰川U形谷,形成峡湾海岸; 4. 断层海岸,这种海岸沿断层分布,岸线平直; 5. 海水淹没海岸的岩溶山地,形成岩溶海岸。
里亚式海岸 峡湾式
达尔马提亚式 断层海岸
溺谷式海岸
几种海岸类型
三角湾海岸
砾石海滩
沙岸,三亚
粉砂淤泥质海岸2
天津
岸礁1
夏威夷恐龙湾
海南红树林外观
海南
三、海底地貌与海底沉积
(一)海底地貌
海底的靠近大陆、并作为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过 渡地带的区域称为大陆边缘。
➢在构造上,大陆边缘是大陆的组成部分。
第7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一、海岸地貌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分为 海岸、潮间带与水下岸坡。 海岸是岸线以上狭长的陆地部分,以激浪作用到 达处为上界。潮间带位于高、低潮间,高潮时淹 没,低潮时露出。水下岸坡则指低潮线以下直到 波浪有效作用下界。

海岸与海底地貌PPT课件

海岸与海底地貌PPT课件
磨蚀作用:波浪浪流挟带岩屑和沙砾对基 岩的撞击、凿蚀和研磨作用。
溶蚀作用:海水对岩石的溶解作用。
.
9
波浪的机械侵蚀作用3
.
10
海岸溶蚀1
.
11
溶 蚀
.
12
1.1 海蚀地貌
• 海蚀作用使岩石海岸发育海蚀崖、海蚀穴、 和岩滩等基本地貌类型,以及一些如海蚀 拱桥、海蚀柱、海蚀窗、岩脊、岩沟等点 缀性的地貌类型。
• 在海边的海陆相互作用构成的地带,称海岸带。
• 现代海岸带由海岸、潮间带与水下岸坡三部分 组成 。
.
4
1 海岸地貌
• 海岸,包括海蚀崖、海岸沙丘、泻湖洼地、港 湾、沿岸堤等。它的上界是特大高潮或风暴潮 浪能淹没到的地方,下界是高潮位岸线。
• 潮间带,是介于高潮位岸线与低潮位岸线之间 的潮滩或岩滩。
A岩石海岸,B沙质海岸,
H水深,h波高. ,L波长
6
1 海岸地貌
• 海岸地貌包括海岸侵蚀地貌与海岸泥沙堆积地貌 (以舟山朱家尖为例)
砾石堆积
海蚀地貌
海蚀地貌
. 沙质堆积
7
1.1 海蚀地貌
• 海蚀作用:波浪潮流及其挟带的沙砾岩块对海 岸的撞击、冲刷、磨蚀等作用。
辽宁庄河海.蚀地貌
8
冲蚀作用:波浪潮流对海岸的撞击、冲刷 作用。
也称沿岸堤。
• 滩脊的特点:组成物质颗粒比较粗,颗粒越粗剖面坡 度也越陡。粗砾多形成又高、又陡、又窄的沿岸堤。 沙质滩脊较宽缓,向海的一面坡度2°~11°,个别 可达20°,向陆的一面倾斜1°~3°。
.
45
海滩3
韩国釜山
.
46
海滩4
夏威夷檀香山
.
47

2019-2020年高中地理选修二讲学稿: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019-2020年高中地理选修二讲学稿: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019-2020年高中地理选修二讲学稿: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海岸线和海岸带的定义2、阅读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3、运用地图,了解主要海岸类型的分布状况【学习过程】一、海岸线和海岸带1、海岸是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

自然地理中海岸包括和带。

2、海岸线定义:是海洋与的分界线。

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通常人们把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3、海岸带(1)潮间带:和之间的地带(2)海岸带:①位置: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②宽度: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潮上带+潮间带+水下岸坡③环境特征:兼备海陆两种属性,是地球上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图相互作用最频繁、最活跃的地带。

阅读:“海岸线的进退”4、影响海岸发育因素:海浪、潮汐、洋流、风暴潮、海啸、流水及生物、全球变暖、地壳运动等因素(1) 是海岸线;是潮间带;______ 是水下坡岸;(2) 海岸带是相互交换和相互作用的地带;其范围由向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

是海岸带的主体。

二、不同类型的海岸活动:课文第14页 1、填表:2.辽东半岛: 海岸 江苏北部: 海岸 珠江三角洲: 海岸 南沙群岛: 海岸 【课时评价】 一、基础过关 1.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A .大陆架B .海岸带C .大陆坡D .洋盆 2.图示海岸类型为A .基岩海岸B .生物海岸C .淤泥海岸D .三角洲海岸3.目前,“阳光海滩”风靡全球,是人们进行日光浴、游泳的理想场所,这种海岸属于 A .基岩海岸 B .砂质海岸 C .淤泥质海岸 D .生物海岸 4.下列海岸类型最适合开辟盐场的是A .淤泥质海岸B .砂质海岸C .珊瑚礁海岸D .基岩海岸 5.下列海岸类型中多优良港址的是A .基岩海岸B .淤泥质海岸C .生物海岸D .砂质海岸 6.形成淤泥质海岸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侵蚀作用B .搬运作用C .沉积作用D .变质作用 7.关于红树林海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树林海岸是一种泥沼地海岸 B.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C.具有很强的抗御风浪侵蚀、保护生物多样性作用和湿地保护等作用D.红树林具有气根,在沿海漂浮繁殖,可以在各种地区的沿海生长8.世界上典型的珊瑚礁海岸有:A.渤海沿岸、浙江沿海和美国西部海岸B.澳大利亚东北海岸、马尔代夫沿海C.江苏北部沿海、广东福建沿海D.夏威夷群岛、斯里兰卡沿海二、能力挑战9.读“黄河入海口的海岸线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水下岸坡(低潮线以下直 到波浪有效作用下界。)
海 洋
海岸的分类
通常把海岸分为岩岸和沙岸(包括粉沙淤泥质海岸)。 岩岸(山地海岸) 按海岸带地貌排列方式或其他地貌特称分为:里亚式海岸、 达尔马提亚式海岸、峡湾海岸、断层海岸、喀斯特海岸)
沙岸(大部分属于平原海岸) 三角洲海岸、淤泥堆积平原海岸、潟岸湖、弱谷海岸、三角 湾海岸等。 此外低纬度海区还有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泥滩海岸。
(2)海蚀崖 海蚀穴
海蚀崖
❖ 海蚀穴被拍岸浪冲蚀不断扩大,顶部的基石悬空, 发生崩塌,形成海蚀崖,海岸后退形成陡壁。
❖ 海蚀崖的形态受岩性和岩层产状的影响很大,柱状 节理发育的海蚀崖呈陡立状,向海倾斜的岩层常形 成倾斜海崖,向陆倾斜的岩层也可以形成陡崖并能 较好地保存。
(3)海蚀拱桥与海蚀柱
海蚀穴
6.深海平原
❖ 深海平原又称深海盆地。大洋盆地中特别平坦的部分。 地壳厚度6~8公里左右,属大洋型地壳。沉积物来源 于大陆架,由浊流通过大陆坡堆积于大洋盆地中最低 部位。
❖ 沉积物经过波浪的分选作用(粗粒物质上移,西里物质下移) 后,形成由粗粒物质构成的滨岸堤和细粒物质构成的水下堆 积台。
纵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
❖ 在凹形海岸,海岸与波浪 前进方向的夹角约为45o 但由于海岸方向改变,使 这个夹角增大,大于45o。 这时泥沙流搬运能力减低, 使泥沙流从原来不饱和或 近饱和状态转变为饱和或 过饱和,在海岸转折处堆 积形成海滩,称湾顶滩。
4.边缘海沟
❖ 边缘海沟是与大陆坡相邻的狭长深海凹地,通常 与岛弧同时出现,延伸方向也与之一致,横剖面呈 不对称V形,平均坡度5o ~ 7o ,宽数十千米至上百 千米,长可达数千千米,深度往往在6500m以上, 有现代火山活动并且是地震震源所在。

第七节海岸和海底地貌PPT课件

第七节海岸和海底地貌PPT课件
11
海滩分为:泥滩、沙滩、砾滩
12
13
纵向移动的堆积地貌
▪ 当波浪作用力与海岸线不垂直时,泥沙颗粒 按波浪作用力和重力的切向分力的合力方向 沿岸发生纵向移动。由于岸线走向变化使波 浪作用方向与岸线夹角增大或减少,以致泥 沙流过饱和而发生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
▪ 沙咀,泻湖,陆连岛
14
15
16
海岸
5
2. 海岸动力作用
▪ 海岸动力作用有波浪、潮汐、海流和河流等,其中 以波浪作用为主
6
岩石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常形成海岸侵蚀地貌
拍岸浪、激浪对岸 边岩石极强的破坏
溶蚀 冲蚀 磨蚀
波浪是破坏 海岸的主要动力
7
8
9
海岸堆积地貌
▪ 海浪侵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海浪的搬运, 在其他地方堆积下来就形成了海积地貌。被 携带的碎屑物质在海岸带内有作横向移动和 纵向移动两种状态,形成不同的堆积地貌
23
24
3. 半深海和深海沉积作用
▪ 水深大于200m,海底几乎为黑暗世界,氧 气不足,阳光不足,压力大,因此,底栖生 物很少,主要为表层水中游泳、漂浮生物。 水体平静,细碎屑物质属泥级,溶运物。
▪ 沉积物少,一般为泥质、生物软泥;只是浊 积物可较粗,Fe,Mn结核
25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0
横向
▪ 垂直于岸线方向移动的碎屑物质在波浪和重力的 共同作用下,一个波浪周期中,水下岸坡下段的 泥沙向海方向搬运,上段向陆方向搬运,形成两 个侵蚀带;中段的泥沙,向海和向陆的搬运距离 相等,在原地往返运动,有效搬运距离等于零, 这一地带称为中立带。通过泥沙的横向移动,可 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水下堆积阶地、水下沙坝、 离堤、泻湖、海滩。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2.2海底地形的分布1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大赛微课金奖PPT课件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2.2海底地形的分布1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大赛微课金奖PPT课件
第1页
一、陆高与海深对比
8844.43m
第2页
二、海底地形分布规律
第3页
二、海底地形分布规律
基本规律 从陆地向大洋中心: 大陆架—大陆 坡—海沟—洋盆—洋中脊(海岭)
P16 思索:以大洋中脊为中心,各类海底地形分布有什么规律?
对称
第4页
二、海底地形分布规律 1、大陆架和大陆坡
(1)大陆架
①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水深200米以内
第12页
(3)①②③④中,_____①___处海底深度最深, 世界最深是___马__里_亚__纳。海沟
第13页
第9页
3、洋盆和洋中脊
(2)洋中脊
最长海底山系 海洋地壳诞生地—板块生长边界
分布
太平洋—大洋东部
大西洋---大洋中部
印度洋----人字型分布大洋中部 第10页
P18 阅读
• 大西洋中脊发觉
第11页
1. 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①②③④分别为 何种海底地形: ①__海__沟____, ②__大__陆__坡__, ③__大__陆__架__, ④__洋__盆____。 (2)海洋渔场多分布于___③_____处(填数字序号), 理由是 大陆架海水浅,阳光充分,光合作用强, 又有陆地径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致使浮游 生物繁盛,饵料充分
②宽度从低潮线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地方 为止,平均75千米
③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原因
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陡坡
(2)大陆坡 水深:200—4000米、宽度十几---几百千米
最绵长最陆边缘 与洋盆过渡带
(1)岛弧: 概念
著名岛弧
(2)海沟
分布 著名海沟
第6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蚀崖
• 基岩海岸带由海蚀作用造成的陡崖。海蚀崖 海蚀穴被拍岸浪不断冲蚀扩大,使凹槽以上 的岩石悬空,海浪继续作用,使悬空岩石崩 坠,促使海岸步步后退,而成为陡壁,形成 了悬崖状海岸叫做海蚀崖。海蚀崖常沿岩石 的断层面和节理面发育。在其坡脚下常堆积 有崩坠下来的岩块,这些岩块如果不被波浪 搬走,海蚀崖的坡脚将受到保护而不再后退。
饱和,海岸遭受侵蚀;而容量<搬运量,泥沙流
过饱和,导致泥沙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
沙嘴、拦湾沙坝、堡岛、连岛坝等。
45°
海岸线
波向线
沙嘴,佛罗里达
沙嘴(三亚)
沙 嘴 前 端
沙嘴与拦湾坝
拦湾坝与泻湖
澳洲
连岛坝1
连岛坝2
韩国
三、海岸的类型
1、基岩海岸(山地丘陵海岸); 2、平原海岸(粉砂淤泥质海岸); 3、生物海岸。
★海岸分带
高潮面
平均潮面
低潮面
滨外
临滨
水下岸坡(潮下带)
后滨 (潮上带)
前 滨 ﹃ 潮 间 带 ﹄
破浪带1
破浪带2
三亚
破浪带3
三亚
破浪带4
夏威夷
破浪带5
旧金山
(一)海蚀作用及其地貌
海蚀作用指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 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携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 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 用。 海蚀作用包括:冲蚀、磨蚀、溶蚀。
海蚀地貌:由海蚀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 如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 海蚀拱桥、海蚀柱等等。
波浪的机械侵蚀作用1
波浪的机械侵蚀作用2
波浪的机械侵蚀作用3
海岸溶蚀1
海岸溶蚀2
溶 蚀
海蚀穴
• 是海崖裂缝受海浪侵蚀作用留下的洞穴。穴深数 厘米至数米。包括所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尤其在石灰岩上颇为活跃,次为火山岩。石灰岩 海崖的海蚀速度每年<1.0~1.5毫米,随暴露程度 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海蚀穴的形成与海平面的 关系密切,分3种类型:①潮下带海蚀穴。部分或 全部发育在水下,其形成为生物或化学作用;② 潮间带潮汐海蚀穴和潮间带破浪海蚀穴。前者整 个或部分在潮间带掘成,后者通常在高潮位上掘 成;③潮上带海蚀穴。发生在浪花带及其附近。 在海崖高潮位以上不同高度上出现的古海蚀穴, 表征海平面间断下降或发生突发性垂直构造运动。
山地丘陵海岸1
大连
山地丘陵海岸2
香港
山地丘陵海岸3
山地丘陵海岸4
断层海岸1
台湾清水断层海岸
断层海岸2
台湾东海岸的宜兰
岬湾海岸
澳洲
沙坝-泻湖海岸
峡湾海岸
挪威
峡湾海岸,挪威
峡湾海岸,新西兰
峡湾海岸,澳洲
溺谷海岸
纵海岸
(亚得里亚海)
砾岸
砾岸,崂山
沙岸,三亚
粉砂淤泥质海岸1
堡礁分布在离岸一定距离的海域中,由堤状珊瑚礁构成, 沿海岸线总方向延伸,它像一条长堤一样,环绕在海岸的外 围,而与海岸间隔着一个宽阔的浅海区或者隔着一个泻湖, 泻湖深度在20~100米以上。世界上最著名的堡礁是澳大利 亚的大堡礁。我国的南海诸岛和澎湖列岛也有堡礁分布。
海蚀地貌
海蚀崖
海岸带
海蚀平台 高潮面
海蚀穴
水下岸坡 低潮面
海蚀崖1
巴厘岛 情人崖
海蚀崖2
塞班岛 自杀崖海蚀崖2澳洲海崖与海蚀穴1广西北海涠州岛
海蚀崖与海蚀穴2
西沙
海蚀崖与海蚀洞
澳洲
海蚀槽1
桃花岛
海蚀槽2
山东
海蚀平台
• 海蚀崖前形成的基岩平坦台地。在海浪作用 下,海蚀崖不断发育、后退,在海蚀崖向海 一侧的前缘岸坡上,便塑造出一个微微向海 倾斜的平坦岩礁面。以后,平台可不断地展 宽,直到波浪通过平台,能量全消耗于对平 台的摩擦以及对碎屑物质的搬移上,海蚀崖 停止后退为止。在海蚀平台上通常发育有浪 蚀沟、锅穴、洼地等微地貌,以及由海蚀崖 崩坠堆积成的锥形岩体和砂粒覆盖的波蚀残 丘。
(优质)自然地理海岸与海底 地貌PPT课件
一、海岸地貌
★海岸线; ★海岸带(包括海岸、潮间带和水下岸坡三部分, 范围为海平面上下10~20m,宽约几公里至几十 公里);
★海岸分带: 滨外——波浪作用基面~破浪带; (潮下带) 临滨——破浪带~低潮面; 前滨——高、低潮面之间;(潮间带) 后滨——高潮面以上;(潮上带) 波浪自滨外传入近岸带首先发生局部破碎 的地带为破浪带 。 ★海洋营力:波浪、潮流、沿岸流等。
海蚀崖与海蚀平台
澳洲
海蚀平台1
台湾
海蚀平台2
台湾
海蚀平台3
广西北海涠州岛
海蚀平台4
广西北海涠州岛
海蚀拱桥和海蚀柱
• 由于海浪的继续作用,岬角两侧的海蚀洞可 以被蚀穿贯通,形成顶板呈拱形的海蚀拱桥。 海蚀拱桥又称海穹、海拱石,常见于岬角海 岸。海蚀拱桥进一步受到海浪侵蚀,顶板的 岩体坍陷,残留的岩体与海岸分隔开来后峭 然挺拔于岩滩之上,即为海蚀柱.也可以由海 蚀拱桥受蚀, 拱顶下塌而形成海蚀柱.由於 海蚀柱形态多变, 有的还颇具姿态, 因此, 沿 海渔民常用"石老人"、"石公公"、"石 婆婆"、"石蘑菇"、"花瓶石"等称呼 之.
珊瑚礁1
珊瑚礁2
珊瑚礁3
珊瑚礁5
Aaa


岸礁 礁


堡礁 类

环礁
• 岸礁通常紧贴岩岸发育,宽几百米至上千米,好像一条
花边镶在海岸上。它一般紧靠陆地发育分布,构成一个位于 海面下的平台,对岩岸起了保护作用。波浪斗不过造礁珊瑚 的增长,对有岸礁保护的岩岸当然就更无能为力了。红海、 桑给巴尔岛和我国的台湾、海南岛就有岸礁分布。
海蚀崖与海蚀柱
澳洲十二门徒景区
海蚀拱桥与海蚀柱1
海蚀拱桥与海蚀柱2
海蚀拱桥1
台湾石门洞
海蚀拱桥2
海蚀拱桥3
海蚀拱桥4
大连 “ 恐龙探海 ”
(二)海岸带泥沙运动及其堆积地貌
1、泥沙横向移动与均衡剖面
中 立 点
当海平面
A
上升时, 海岸将遭
受侵蚀;
相反,海
平面下降 B 时,将导
致海岸堆
积。
苏北
粉砂淤泥质海岸2
天津
粉砂淤泥质海岸3
崇明岛
辽宁盘锦的红海滩1
辽宁盘锦的红海滩2
碱蓬草
辽宁盘锦的红海滩3
碱蓬草
珊瑚礁海岸
★珊瑚礁海岸,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 之间海水温暖透明、盐度正常、深度适 中的基岩岸段。珊瑚礁由珊瑚虫的石灰 质遗体积聚而成,常常环绕大陆或海岛 分布。主要有岸礁、堡礁、环礁和珊瑚 海等类型。
C
海滩1
西班牙
海滩2
澳洲
海滩3
韩国釜山
海滩4
夏威夷檀香山

西




海滩5

海滩6
广西北海银滩
海滩7
日本
海岸沙丘
2、泥沙流及其地貌
在长时期之内,具有一定总方向的沉积物总体沿
海岸纵向移动现象称为沉积物流或泥沙流。
泥沙流的特征反映在其容量、搬运量和饱和
度等三个参数上。当波向线与岸线成45°角时, 泥沙流的搬运量最大;容量>搬运量,泥沙流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