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加速运动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集合6篇)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集合6篇)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让学生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先是通过一个例题的求解,利用公式x=v0t+at2和v=v0+at推导出了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2-v02=2ax,到本节为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位移—速度关系就都学习了,解题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分析物理情景并画出运动示意图,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并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解答后注意解题规律,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注意选取的题目应由浅入深,不宜太急,对于涉及几段直线运动的问题,比较复杂,引导学生把复杂问题变成两段简单问题来解。
二、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会用公式解决匀变直线运动的实际问题。
(3)提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能力,着重物理情景的过程,从而得到一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
(5)培养学生将已学过的数学规律运用到物理当中,将公式、图象及物理意义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与课堂学生动手实验相互结合,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的方法和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具体到实际问题当中对物理意义、情景的分析。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A、B、C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均有差距。
有些学生仅仅对公式的表面理解会做套公式的题,对物理公式的内涵理解不是很透彻,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已学过的两个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与时间公式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初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优秀教案设计
初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优秀教案设计。
而优秀的教案设计,则成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掌握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通过对一个初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探究的教案进行分析,来看一下优秀教案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初三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教案的目标一般包括数学、物理、思维三个方面,其中,数学目标主要围绕了解匀变速运动的基本定义和计算公式,例如:匀加速和不匀加速运动的分析方法;物理目标则包括了初步认识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例如:学习如何利用影象记录物体的运动过程;思维目标则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能力上,例如:学习如何推测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置变化趋势。
二、教学内容的编排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原理需要让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定义和计算公式,让他们明确实验原理,明白影象和文字记录的意义。
2.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教师应该根据实验的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实验器材,并展示器材如何设置和使用。
同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及实验中碰到的问题。
3.实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接下来,学生需要根据实验步骤,用影象或残影记录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置变化趋势,同时记录关键数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加深难度,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4.计算分析则需要让学生利用计算公式,将实验数据转换为图像,进一步分析物体的运动特点,提高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板书、演示、展示、探究和讨论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应以疏导思路、引导发现为主,增强实验的实际性和操作性。
对于学习较深的学生,则可要求其自主探究问题,利用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交流。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针对这样一个教学方案,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如笔试、口试、小组讨论等。
其中,笔试可以用来评价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口试则可以更直接地反映学生掌握物理思想和实验能力的情况。
2019-2020年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F《匀加速运动》教案
2019-2020年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F《匀加速运动》教案张志达10071530121一、教学目标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初步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和图像)2、经历用图像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领会微元累计求和的思想方法。
3、感悟伽利略当初研究匀变速运动的科学精神,懂得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难点是如何用图像推出相关公式,以及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物理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本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同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主要程序是:实验结论→独立思考→习得方法→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
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突出了学生的血,学生学的主动,学的积极。
真正体现了“较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好。
在上一节课,我们用Dis实验,探究了纸带做加速运动的V-t图。
拿出上节课我们得到的图像,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生:拿出上节课实验所得的V-t图师: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曲线,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什么呢生:直线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他的函数应该是?生:正比例函数师:正比例函数有什么特点呢?生:变化率是一定的,斜率不变、函数随着自变量成比例的变化师:在这里什么是函数,什么是自变量呢生:速度是函数,时间是自变量师:在相同的时间内,它的速度的增加值相同吗?生:相同师:前面我们学了加速度的概念,有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下生:单位时间内物理速度的增加量师:也就是说,纸带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是生:不变的师:√,在物理学上,我们把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生:……师:其实呢,早在17世纪,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就通过自己的斜面实验,发现了这样的运动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计算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计算教案。
一、知识背景在物理学中,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简单的直线运动模型,指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及其方向都不发生改变,而加速度大小可以发生变化的运动形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在自行车、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上。
了解如何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对于理解和应用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几个学习目标: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学习如何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3.掌握运用公式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能力;4.经过练习,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学生需要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特点,例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发生改变,而加速度大小可以变化。
2.加速度的定义和解释学生需要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定义,即表示速度变化的速率,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3.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之间的关系学生需要理解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解释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4.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公式学生需要掌握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公式,即a=(v2 - v1)/t,其中v1表示初速度,v2表示末速度,t表示时间。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应用学生需要通过案例练习等方式,学习如何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演讲讲解法教师可以采用演讲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以及加速度计算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2.独立思考讨论法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需要独立思考问题的案例或者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汇报自己的研究结果。
3.课堂练习法课堂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计算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测验和练习题,让学生熟悉计算公式和解决问题的步骤。
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教案
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掌握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3、能够通过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解决基本问题;4、能够应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基本公式;3、实例掌握。
三、教学难点1、把握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2、能够应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介绍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做匀加速运动的现象。
匀加速直线运动是由速度的变化所引起的,在其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呈现出匀增加或匀减少的特点。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和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由下面的公式来表示:v = v0 + at其中,v0表示物体在t=0时的速度,v表示物体在当前时刻的速度,a表示物体的匀加速度,t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用到以下的公式:s = v0t + 1/2at²v² = v0² + 2as其中,s表示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v0表示物体在t=0时的速度,v表示物体在当前时刻的速度,a表示物体的匀加速度,t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
3、实例掌握通过实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实例1:一个投掷物以10m/s的速度从表面水平射出,过了2s后落地,求它落地时的速度和落地时的位移。
解:由题意可知,v0 = 10m/s,t = 2s,a = 9.8m/s²。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 = v0 + at,可得:v = 10 + 9.8×2 = 29.6(m/s)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 = v0t + 1/2at²,可得:s = 10×2 + 1/2×9.8×2² = 29.6(m)因此,投掷物落地时的速度为29.6m/s,位移为29.6m。
实例2:一个汽车从静止开始行驶,经过10s的时间加速到了30m/s,求它在这段时间内的行驶路程。
高中物理高一物理《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对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加速度与速度、位移之间的关系。
-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解决综合性问题。
(二)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的教学设想如下: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通过实验和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匀加速直线运动,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创设互动式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互助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整合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5.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运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设计实际应用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与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5.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拓展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以下事项:
1.书写规范,字迹清晰,保持作业整洁。
2.计算题要列出详细的步骤,方便教师了解你的解题思路。
3.对于实际问题,尽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4.小组合作时,明确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任务。
3.通过问题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理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理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2、会推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本部分矢量较多,在解题中要依据质点的运动情况确定出各量的方向,不要死套公式而不分析实际的客观运动。
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学难点:据速度和位移公式推导得到的.速度和位移关系式的正确使用教学方法:讲练法、推理法、归纳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CAI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我们来学生上述规律的应用。
二、新课教学(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生目标1、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2、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有关问题。
3、提问灵活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学生在白纸上书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公式:(2)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检查和评析(3)据,消去时间,同学们试着推一下,能得到一个什么关系式。
(4)学生推导后,抽查推导过程并在实物投影仪上评析。
(5)教师说明:一般在不涉及时间的前提下,我们使用刚才得到的推论求解。
(6)在黑板上板书上述三个公式: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a.用投影片出示例题1:发射炮弹时,炮弹在枪筒中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加速运动,如果枪弹的加速度是,枪筒长0.64m,枪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多大? b:用CAI课体模拟题中的物理情景,并出示分析思考题: 1)枪筒的长度对应于枪弹做匀加速运动的哪个物理量? 2)枪弹的初速度是多大? 3)枪弹出枪口时的速度对应于枪弹做匀加速运动的什么速度? 4)据上述分析,你准备选用哪个公式求解? C:学生写出解题过程,并抽查实物投影仪上评析。
(2)用投影片注视巩固练习I: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v0=2m/s,加速度a=0.1 ,求 A:前4s内通过的位移 B:前4s内的平均速度及位移。
沪科版物理高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篇第一章-F-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案设计
第一章 F 匀加速直线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征。
(2)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3)初步学会利用图像分析、归纳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推导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研究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认识猜测假设、分析验证的科学探究方法。
(2)通过用图像推导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过程,感受转化、无限逼近的思想方法。
(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中,体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2)在通过探索发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规律的过程中,感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征,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
度公式。
难点
由速度图像探究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四、教学反思和总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的设计与分析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的设计与分析教案。
一、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增强其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实验原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原理是:在匀强的外力作用下,物体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进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状态,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增加或减少的趋势。
3.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内容:通过调整斜面的角度,改变滑块下滑的速度,观察滑块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路线,记录数据,分析并推导出滑块的运动规律。
实验步骤:(1)将滑块静置于斜面上,使之处于待测状态。
(2)调整斜面的角度,使滑块沿斜面下滑,测量不同角度下的下滑时间,用时计算出滑块的初速度。
(3)在滑块下滑时,利用尺子连续测量滑块在各时刻的位置,记录数据。
(4)将位置数据绘制成运动图,分析图像可以得到滑块的运动规律。
4.要点提示(1)在测量斜面的角度时,需要使用角度计量仪,并统计多次实验的平均值,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
(2)在记录滑块的位置数据时,需要使用尺子,且尺子需要置于斜面为0度的线上,并在滑块下滑时快速准确地记录位置信息。
(3)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尤其是滑块需要被固定在斜面上,以避免出现物品滑落等情况。
二、实验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获得滑块的位置和时间数据,绘制出其运动图,如下:图1:滑块的运动图从运动图中可以看出,滑块的运动状态分为三个过程,即匀加速过程、匀速过程、匀减速过程。
2.实验分析(1)匀加速过程可以看出,在开始下滑的瞬间,滑块从静止状态开始逐渐加速,其加速度几乎为常数,因此为匀加速过程。
(2)匀速过程当滑块下滑到一定距离之后,速度逐渐趋于稳定,并保持一定的速度,这时为匀速过程。
(3)匀减速过程在滑块接近末点的时候,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速度会逐渐降低,这时为匀减速过程。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滑块的加速度在匀加速过程中基本保持恒定,加速度可以通过直线斜率的倒数来计算得出,即a = 2d/t^2,其中d为滑块的位移,t为滑块从静止到终止过程的总时间。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F《匀加速运动》教案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F《匀加速运动》教案张志达10071530121一、教学目标1、明白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初步把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和图像)2、经历用图像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领会微元累计求和的思想方法。
3、感悟伽利略起初研究匀变速运动的科学精神,明白得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难点是如何用图像推出相关公式,以及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以学生进展为本,以物理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养,进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本课采纳“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同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紧程序是:实验结论→独立摸索→习得方法→探究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
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猎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突出了学生的血,学生学的主动,学的积极。
真正表达了“较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好。
在上一节课,我们用Dis实验,探究了纸带做加速运动的V-t图。
拿出上节课我们得到的图像,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生:拿出上节课实验所得的V-t图师:同学们看一下那个曲线,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什么呢生:直线师:在初中我们差不多学过他的函数应该是?生:正比例函数师:正比例函数有什么特点呢?生:变化率是一定的,斜率不变、函数随着自变量成比例的变化师:在那个地点什么是函数,什么是自变量呢生:速度是函数,时刻是自变量师:在相同的时刻内,它的速度的增加值相同吗?生:相同师:前面我们学了加速度的概念,有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下生:单位时刻内物理速度的增加量师:也确实是说,纸带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是生:不变的师:√,在物理学上,我们把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生:……师:事实上呢,早在17世纪,闻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就通过自己的斜面实验,发觉了如此的运动规律。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F《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案
第一章F 匀加快直线运动一、教课任务剖析本节内容是继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后,对直线运动规律的进一步学习,本节内容还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以及一些更复杂运动的研究确立了基础。
本节内容与人们的平时生活密切联系,有着宽泛的现实意义。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位移、刹时速度、加快度、位移图像、速度图像等观点为基础。
联合加快度的观点,经过演绎推理获得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类比利用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得出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最后,经过实质问题的应用,使学生知道公式的应用思路。
二、教课目的(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观点和特色。
( 2)初步学会利用图像剖析、概括匀加快直线运动的特色及推导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
( 3)在经过研究发现匀加快直线运动的特色和规律的过程中,感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
三、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初速度为零匀加快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v t at , s 1 at 2 。
2难点:如何由图像推出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有关公式v at , s1at 2, v1v t , v t 2 2as 。
t22四、教课思路本设计包含匀变速运动的观点和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规律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复习上节内容——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快度。
经过复习加快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配合图形)联合数学知识(斜率一准时均匀变化)来引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观点及特征,再依据 v-t 图引出匀加快直线运动推导出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本设计要突出的要点是:初速度为零匀加快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v tat , s 1 at 2 ,经过2对 v- t 图像认识的议论、沟通,理解匀加快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特色,概括出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本设计要打破的难点是:由速度图像研究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方法是:类比利用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经过剖析、议论,得出可用速度图像“面积”表示位移的结论,而后经过演绎推理,得出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教学设计】《匀加速直线运动》(物理沪科高一上册)
《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上一节实验的基础上,分析v -t 图像时一条倾斜直线的意义——加速度不变,由此定义了匀加速直线运动。
而后利用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的是倾斜直线,进一步分析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无论时间间隔∆t 大小,△v△t的值都不变,由此导出v = v 0 + at ,最后通过例题以加深理解,并用“说一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做变速运动的理解。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加速直线运动v —t 图象的特点.3.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v —t 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4.掌握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
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
【情感与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
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甩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1.匀加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at,s=12at 2,并进行计算; 2.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会用v-t 图象推导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2.v-t 图象中图线与t 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多媒体课件复习导入加速度的概念,及表达式 a=△v△t新课导入一、匀加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观察用DIS 测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v-t 图像,讨论图像的特点。
老师总结: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⑴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教案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教学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线下围成的矩形面积的对应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象中四边形面积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感受利用极限思想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教学重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及其应用3.教学难点1.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2.微元法的特点与技巧4.教学设计(1)在速度那一节,我们学了v-t图象。
请同学们在坐标纸上画出一个物体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从这个图中大家可以熟练的获得速度、时间的信息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知道时间和该时间内的速度,就可以得到该时间内物体经过的位移大小。
请同学们从你们画出的v-t图象中找出,位移大小是如何表示的?(启发学生思考,将公式s=vt与v-t图象联系起来,得出v和t 所围成的面积大小就是位移大小)。
那反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图象及位移大小又该如何表示呢(2)展示PPT ,给学生看看P37(人教版)思考与讨论中的数据。
让学生在坐标纸上标出表格中的信息。
我们发现,这些个小车做的是一个近似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这里,我们也获得了时间和速度,请同学们估算下这个小车0.5s 内经过的位移大小。
(引导学生得出估算方法:x=0.38×0.1+0.63×0.1+0.88×0.1+1.11×0.1+…)这个公式所表示的位移大小在v-t 图中又是怎么表示的?(3)同学们想一想,这个估算值精确吗?(不够精确)。
如果我们取的t ∆从0.1s 缩小到0.05s ,用同样的方法是否可以得到与位移大小更加接近的值。
那如果t ∆继续小下去呢?(随着所得数值逐渐趋近于真实的位移,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也逐渐趋近于斜线下的面积)。
因此,我们说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匀速直线运动类似,其位移的大小在v-t 图中均可用初末时刻与直线下方所围成面积的数值来表示。
高中物理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匹配加速直线运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公式;2.掌握通过公式计算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3.掌握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运动规律。
二、教学重点1.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公式;2.通过公式计算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
三、教学难点1.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运动规律;2.如何应用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法:介绍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数学公式;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观察匀加速运动物体的动态过程;3.交互式教学法:与学生交流探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相关问题。
五、教学过程1.引入引入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公式,为后续知识点的讲解做铺垫。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例告诉学生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关的重要性。
2.理论学习介绍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数学公式、规律和应用。
包括计算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解析匀加速运动中的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3.实验安排实验观察匀加速运动物体的过程。
实验分组,针对垂直方向进行实验,分别记录不同重物下落的时间,计算加速度值。
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4.交互式教学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相关问题。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科学家的思维模式开发和逻辑思维升级。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六、总结匀加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重要的分支之一,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掌握相关的数学公式,了解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运动规律。
将来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打好基础,更好地完成物理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学习的成果。
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案
第一章 F 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内容是继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后,对直线运动规律的进一步学习,本节内容还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以及一些更复杂运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位移、瞬时速度、加速度、位移图像、速度图像等概念为基础。
从“重物竖直下落”入手,通过对学生实验结果的讨论,发现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通过对“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的DIS实验研究,得到v—t图像。
然后通过对v—t图像的分析、讨论,建立匀变速运动的概念,认识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特点。
结合加速度的概念,通过演绎推理得到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类比利用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利用flash 课件交互,演示“无限逼近”的情景,然后经过演绎推理,得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最后,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使学生知道公式的应用思路。
本节课的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学会应用DIS实验研究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形成乐于探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征。
(2)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3)初步学会利用图像分析、归纳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推导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研究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认识猜测假设、分析验证的科学探究方法。
(2)通过用图像推导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过程,感受转化、无限逼近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中,体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2)在通过探索发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规律的过程中,感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征,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公式。
高中物理匀速法加速法教案
高中物理匀速法加速法教案
主题:匀速运动与加速运动
教学目标:
1. 了解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的定义与特点
2. 能够区分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的物理量表示与单位
3. 能够应用匀速公式和加速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匀速运动
1. 引入: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匀速运动的概念
2. 概念分析:讲解匀速运动的定义、特点及相关物理量表示
3. 公式推导:推导匀速运动公式(v = s/t)并进行实例演练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二、加速运动
1. 引入: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加速运动的概念
2. 概念分析:讲解加速运动的定义、特点及相关物理量表示
3. 公式推导:推导加速运动公式(v = u + at)并进行实例演练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三、综合应用
1.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匀速和加速运动公式解决问题
2.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并解决复杂问题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并互相学习
四、总结与扩展
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要点,强化学生对匀速和加速运动的理解
2. 扩展:提供拓展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更复杂的运动形式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幻灯片
2. 学生练习册
3. 实验装置(如倾斜面、计时器等)
4. 教学案例材料
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成绩
2. 小组合作成果
3. 课堂讨论表现
4. 学生思维深度和拓展能力
教学反馈与改进: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数学《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案
F 匀加速直线运动(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以及图像规律.能力目标1、会用公式法中的速度规律、位移规律.2、会用公式法中的推论解决与时间无关的直线运动。
3、会用实验法规律解决时间相等间隔的直线运动。
4、会用比例法规律解决初速或末速为零的直线运动。
5、会用图像法比较相关物理量或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6、会用公式法或图像法解决简单的相遇(追击)问题。
情感目标1、感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能够从中比较不同优缺点,培养发散型思维。
2、感悟从多题一解中归纳、巩固匀变速运动规律。
(二)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规律:速度规律、位移规律、推论、实验法规律、比例法规律、图像法。
2、评价检测要求 C3、本节与以后章节内容相关性: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本章核心规律,也是本章重点和难点,对下一节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起到关键作用,也是应用好“运动学”的结果,在下一章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时仍然要用到此规律。
4、教学重点: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规律、位移规律、推论、实验法规律、比例法规律等特征以及在何情况下应用5、教学难点: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灵活应用,以及灵活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设计(过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师生互动:1、概念什么2、特征是什么3、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v—t 图是怎样的?a—t图是怎样的?学生活动:1、对“匀变速运动”概念的辨析2、对“加速度”的求解,尤其是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时加速度的大小以及方向。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师生互动:1、公式规律有哪些?2、图像规律怎样?学生活动:1、练习各种v-t图情况中有a的分析、应用.2、练习公式法规律应用.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求解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2、有更灵活的方法吗?3、相遇(追击)问题,什么物理量是相同的?关键在哪里?可以用哪些方法解决?总结:1、应用物理规律即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图像.2、应用物理公式规律时要抓住关键特征,从信息中分析哪些物理量已知,挑选合适的公式.3、应用物理图像规律时要抓住“点、线、面”。
匀加速直线运动教学内容
进入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小
结
练
习
返回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理解并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会应用它分析解决问题. 3.通过分析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图象使学 生逐渐熟悉数学工具的应用,培养研究物理 问题的能力.
返回
重点 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理解并掌握运动规律。 难点:运用速度图象分析运动规律。 解决方法:通过数据得出速度图象,使 学生明确图象的物理和几何意义。
请同学们画出它的速度图象,写出图象的函数式。
速度公式: vt =v0+at
请同学们根式:s = v0t+1/2at2
继续
例题:自行车的加速度为2米每二次方秒,自静止出发, 经3秒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向前运动了20秒.求在这 23秒内的总位移. 解法一:分析与解答. 解法二“分析与解答.
继续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速度图象写出函数关系式
速度公式: v = at
请同学们阅读图1-36中的内容后,导出位移和 时间的关系式.
位移公式: s = 1/2at2
讨论:已知加速度和位移怎样求瞬时速度?
速度,加速度,位移三者之间的关系: vt2 =2as
继续
(3)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返回
小结: 本节课通过实验数据得出速度图象,应
用图象的物理和几何意义得出了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规律公式.
返回
返回
介绍伽利略研究匀加速直线的方法.
继续
二.新课教学
(1).匀变速直线运动
请同学们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汽车做匀加速 运动的速度图象并根据它画出加速度图象. 讨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和加速度图象 思考: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它有什么特点?
匀速快速跑教案
匀速快速跑教案教案标题:匀速快速跑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匀速快速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匀速快速跑的正确姿势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和耐力。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学PPT、跑步场地;2. 跑步装备:运动鞋、运动服装。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跑步的认识和体验;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匀速快速跑吗?它有什么特点?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学PPT介绍匀速快速跑的定义和特点;2. 解释匀速快速跑对身体的好处,如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等;3. 展示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技巧,包括身体姿势、手臂摆动、脚步着地等。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教师进行匀速快速跑的示范,学生观察并模仿;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轮流进行匀速快速跑;3.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姿势和技巧错误。
四、小结(5分钟)1. 总结匀速快速跑的要点,强调正确的姿势和技巧;2. 鼓励学生坚持锻炼,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匀速快速跑的比赛,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训练心得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每天进行匀速快速跑训练,记录自己的跑步成绩;2. 下节课前请学生准备一份关于匀速快速跑的心得体会。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2. 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心得体会的质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跑步比赛,提高竞技水平;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跑步训练方法,如间歇训练、长跑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匀速快速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正确的姿势和技巧。
同时,通过实践和比赛,学生的跑步速度和耐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跑步训练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案
张志达1007153012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初步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和图像)
2、经历用图像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领会微元累计求和的思想方法。
3、感悟伽利略当初研究匀变速运动的科学精神,懂得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难点是如何用图像推出相关公式,以及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物理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本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同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主要程序是:实验结论→独立思考→习得方法→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
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突出了学生的血,学生学的主动,学的积极。
真正体现了“较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
在上一节课,我们用Dis实验,探究了纸带做加速运动的V-t图。
拿出上节课我们得到的图像,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生:拿出上节课实验所得的V-t图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曲线,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什么呢
生:直线
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他的函数应该是?
生:正比例函数
师:正比例函数有什么特点呢?
生:变化率是一定的,斜率不变、函数随着自变量成比例的变化
师:在这里什么是函数,什么是自变量呢
生:速度是函数,时间是自变量
师:在相同的时间内,它的速度的增加值相同吗?
生:相同
师:前面我们学了加速度的概念,有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下
生:单位时间内物理速度的增加量
师:也就是说,纸带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是
生:不变的
师:√,在物理学上,我们把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生:……
师:其实呢,早在17世纪,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就通过自己的斜面实验,发现了这样的运动规律。
并通过多次的测量,最终得到这种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用我们得到的这组实验数据进行探究
生:拿出Dis 实验得到V-t 图。
师:如图所示,我们把得到的V-t 图像分成若干小的小的长方形。
同学们想一下,如果我们要计算这一小段时间位移,我们怎么计算?
生:%……计算出小长方形的面积
师:那么整个时间内的位移呢?
生:所有面积之和
师:我们看一下,由于切成了长方形,它的周边有一些毛刺,我们是分出来的长方形多精确还是长方形少精确呢?
生:多
师:√,如果分的足够多,我们是不是 图c 这样的图形,而它在整个时间内的位移就应给是三角形的面积。
生:%……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下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生:%……
师:我们十八V-t 图像分成了很多细小的小长方形,而这些小长方形的面就就应该是这段时间走过的总位移。
如果分成非常细小的长方形的话,他在整体上就是一个三角形。
我们可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他走过的位移
生:s= 21
a 2t
师:对,这就是伽利略通过自己的斜面实验得到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当时他的描述是:“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这样的描述对不对?
生:对、不对
师:我们看一下,如果斜面给定了,加速度a 就是一定的,那么s 与t 的平方就是成正比的。
生:对
师:好,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由速度时间图像就可以计算出它走过的位移。
位移就等于速度与时间所围成的闭合曲面的面积
生:
师:花一些速度时间图,要同学们指出能够表示位移大小的面积
生:
师:我们知道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就可以对我们实际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解决。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练习巩固一下
做练习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