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教案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https://img.taocdn.com/s3/m/670ae6b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e.png)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口腔内科学是口腔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学科和主干学科。
目前在国内它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三门课程, 主要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及口腔粘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紧密结合临床, 讲述口腔内科有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为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0.76:1。
即讲课52学时,实验68学时。
四教材:1.《牙体牙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樊明文, 2版, 2003年。
2.《牙周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曹采方, 2版, 2003年。
3.《口腔粘膜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秉琦, 2版, 2003年。
II正文牙体牙髓病学第一篇龋病第一章概述一教学目的在了解龋病的历史及龋病危害的基础上, 学习龋病的概念及龋病的特征。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龋病的定义、特征及好发部位。
(二)熟悉龋病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熟悉龋病流行评价方法。
(三)了解龋病的历史, 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学内容龋病的概念第二章病因及发病过程一教学目的在了解龋病病因学说的基础上, 学习龋病的病因。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获得性膜的概念及其功能、微生物致龋的证据及三类主要的致龋微生物、牙菌斑与龋病的关系、蔗糖与龋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氟的抗龋机理、牙对龋病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掌握唾液与龋病的关系、Miller化学细菌学说(先进性与局限性)和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
口腔内科学实操课教案模板
![口腔内科学实操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f9c87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5.png)
口腔内科学实操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 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实际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口腔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口腔内科学的实际操作技能。
3.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口腔内科学的实际操作技能。
2.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演示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实际操作技能;3. 通过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理论教学。
(1)口腔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通过讲解口腔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口腔解剖学、口腔病理学、口腔内科学的常见疾病等内容,让学生对口腔内科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实操教学。
(1)口腔内科学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演示和实操的方式,教授学生口腔内科学的实际操作技能,包括口腔检查、牙结石清除、龋齿治疗等内容,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实际操作技能。
3.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1)教师提供一些口腔内科学的临床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工具。
1. 教学投影仪。
2. 口腔内科学的实际操作工具。
七、教学评价。
1.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实操技能和课后作业等方面;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主要包括口腔内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
八、教学反思。
口腔内科学实操课教案模板的设计,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口腔医学口腔内科学教学设计
![口腔医学口腔内科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185c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6.png)
普通法的定义普通法的定义普通法是指英国及其前殖民地国家所采用的一种以案例为基础,依靠判例推理来发展和演变的法律体系。
它是一种基于惯例、习惯和历史传统的法律制度,强调个体权利和自由。
起源与发展普通法起源于英格兰中世纪时期,当时各地司法官员根据当地习惯和传统审判案件。
这些判决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则,成为了普通法的基础。
在英格兰国王权力逐渐扩大后,国王开始颁布各种条令和命令,这些条令和命令也成为了普通法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推移,英格兰司法系统越来越复杂,并且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在公元1154年颁布了“常识之法”(Common Law),并任命专门的大法官负责统一司法实践。
从此以后,普通法开始迅速发展,并成为了英国及其前殖民地国家的主要法律体系。
特点与原则普通法的特点在于其基于案例和判例推理。
司法官员在处理案件时,会参考之前类似案件的判决,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
这种方法使得普通法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并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普通法还强调个体权利和自由。
在普通法中,个人权利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司法官员必须保护这些权利。
同时,普通法也强调公正、平等、公开、透明等原则,并且要求司法官员遵循这些原则来做出判断。
另外,普通法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虽然普通法可以根据社会变化和发展而发生改变,但是其基本原则和规则却是相对稳定的,并且能够延续数百年。
应用范围目前,普通法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的主要或部分法律体系。
除了英国本土之外,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采用了普通法作为其主要或部分法律体系。
此外,许多英国前殖民地国家也采用了普通法,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
总结普通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依靠判例推理来发展和演变的法律体系。
它强调个体权利和自由,并且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公正、平等、公开和透明等原则。
目前,普通法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的主要或部分法律体系。
《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大纲(口腔)](https://img.taocdn.com/s3/m/79f1785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5.png)
《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大纲(口腔)第一篇:《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大纲(口腔)《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Ⅰ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口腔内科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得到比较全面的口腔内科学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
掌握窝洞的制备原则,掌握牙髓治疗的方法及基本技术的具体操作程序,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68学时。
四使用教材:《口腔内科学实验教程》自编教材:口腔内科学教研室,欧忠辉主编。
Ⅱ正文实验一龋病损害及洞形结构的认识、石膏牙I、V类洞的制备一教学目的在认识龋病损害的基础上掌握窝洞的分类,学会制备石膏牙I、V类洞。
二教学要求(一)理解龋病损害的特征、好发部位及龋病深度的划分。
(二)掌握窝洞定义、结构、命名及分类。
(三)了解I、V类洞形特点及制洞原则,以及I、V类洞的外形设计,倒凹固位形的部位,洞底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一)龋病的认识(二)石膏牙I类洞的制备(三)石膏牙V类洞的制备实验二石膏牙Ⅱ、Ⅲ类洞的制备一教学目的在认识Ⅱ、Ⅲ类洞定义的基础上,学会制备石膏牙Ⅱ、Ⅲ类洞形。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Ⅱ、Ⅲ类洞形特点及制洞原则。
(二)掌握邻面洞龈壁、轴壁、髓壁的制备方法。
(三)掌握Ⅱ类洞邻面洞以及Ⅲ类洞舌面洞的洞形设计。
三教学内容(一)洞形复习(二)石膏牙Ⅱ类洞的制备(三)石膏牙Ⅲ类洞的制备实验三离体下颌磨牙I、V类洞形制备离体上颌磨牙Ⅱ类洞的制备一教学目的在离体下颌磨牙上制备Ⅰ类洞、Ⅴ类洞,学会使用牙科用钻针,掌握离体上颌磨牙Ⅱ类的制备。
口腔内科疾病教学设计
![口腔内科疾病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537d5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9.png)
牙齿保健
牙痛时的急 救措施
急救常识
牙龈按摩方 法
健康习惯
牙齿美白护 理
美容护理
牙齿护理常 识
日常保健
口腔黏膜护理
01 口腔溃疡的护理
护理方法
02 唇腭裂患者的护理
特殊护理
03 口腔粘膜损伤护理
损伤护理
颞下颌关节护理
颞下颌关节疼痛的 缓解方法
热敷 按摩 避免过度张口
颞下颌关节运动训 练
张口闭口训练 咀嚼训练 颚关节保健操
口腔内科疾病教学设计
汇报人:XX
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口腔内科疾病教学设计 第2章 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第3章 口腔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 第4章 口腔内科疾病的护理 第5章 口腔内科疾病的未来发展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01
第1章 口腔内科疾病教学设 计
什么是口腔内科 疾病
口腔内科疾病是指影 响口腔黏膜、口腔软 组织、唾液腺、口腔 颌面部神经、颞下颌 关节等部位的疾病。 这类疾病的发生原因 复杂,症状多样,需 要综合治疗。教学设 计中应注意患者的个 体差异,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学模式
创新教学方式
建设口腔内 科疾病教学 资源共享平
台
共享教学资源
推动口腔内 科疾病教学 国际化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
结合实践深 化口腔内科 疾病教学
提升实践能力
感谢
在口腔内科疾病教学 设计的过程中,我们 要感谢各位专家学者 的支持与指导,感谢 关注口腔健康的每一 位患者,感谢口腔内 科疾病教学团队的辛 勤付出。没有你们的 支持与努力,我们无 法取得今天的成绩。 谢谢!
口腔黏膜手 术切除
口腔黏膜手术切 除术后需加强口 腔护理,避免感
口腔内科学教案
![口腔内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7fed82192e45361066f5fc.png)
口腔内科学教案成都大学医护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口腔内科学授课专业专科口腔医学技术班级07级1班课程编码课程类型必修课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考试(+ )考查()总学时数72学分数学时分配课堂讲授学时实践课学时教材名称口腔内科学作者史久成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人们卫生出版社2003参考书1.:《口腔感染性疾病诊疗常规》第一版作者林梅主编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牙体牙髓病学》第一版,作者.樊明文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12月3《牙周病学》第二版。
作者曹采方主编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1.:《实用口腔粘膜病学》第一版作者李秉琦主编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授课教师屠莲萍职称副主任医师教研室口腔第六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八根管治疗术(一)原理尽可能的清除根管内的坏死、坏疽牙髓和病源刺激物,并适当的根管消毒和良好的根管充填,以去除根管病源刺激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二)适应症1、牙髓坏死、坏疽2、各型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应在应急治疗后进行。
3、牙髓——牙周联合病变。
(三)根管机械1、根管预备机械:1)光滑髓针2)倒钩髓针3)扩孔钻和根管锉4)镍钛合金器械2、根管长度测定器3、根管充填器械1)输送糊剂用器械:常用螺旋充填器,有时用扩孔钻。
2)充填牙胶用器械:(1)侧向充填器(2)垂直充填器(3)短柄充填器(四)操作步骤1、根管预备去除根管内的牙髓组织、细菌、代谢产物及感染的牙本质。
根管预备包括开髓、拔髓、根管扩大和冲洗、测量根管长度等。
目的是清理根管和成形根管,将根管预备成连续的锥形。
(1)开髓与拔髓(2)根管扩大:目的为消除感染的根管壁,使根管通畅,是细小根管变粗,使弯曲根管变直,有利于根管的消毒和充填。
要点:集中精力,正确使用器械,循号渐增,不可跳号,防止器械折断和滑脱,根扩时严防器械超出根尖孔,扩孔钻和扩孔锉应交替使用,边扩边冲洗,保证根管清洁和湿润,并减少器械折断,扩孔钻旋转勿超过1800,遇阻力,不宜强行扩大。
《口腔内科学》教案首页授课班级口腔医学专业3班授课教师
![《口腔内科学》教案首页授课班级口腔医学专业3班授课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8606ebd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5.png)
《口腔内科学》教课设计首页讲课20XX 级口腔医学专业 3讲课班王红班级教师章节第八节牙周病的治疗计划一、牙周病治疗计划2 学时二、牙周病的基础治疗(一)名称学时1.掌握牙周病的基础治疗手段并贯彻牙周病的预防举措和健康教课教育;目标 2.熟习牙周病治疗计划。
参照《口腔内科学》第二版,郑艳主编,人民卫生第一版社《牙体牙髓病学》第二版,樊明文主编,人民卫生第一版社教材教课重点第八节牙周病的治疗一、牙周病治疗计划二、牙周病的基础治疗(一)菌斑控制(二)龈上洁治术(三)龈下刮治术(四)根面平坦术(五)食品嵌塞的治疗(六)牙合治疗(七)松牙固定术教课设计检查建议:科主任:年代日教课内基本容教课方法时间与手段分派组织教课 1 分钟复习稳固 3 分钟1.根分叉病变的分度?2.牙周脓肿与牙槽脓肿的鉴识?导入新课主诉:患者因下前牙出血一周要求诊治。
以病例设 3 分钟现病史:患者近一段时间来刷牙及咀嚼食品简单出血,到现在有一疑进入新周左右,现要求诊治。
,课既往史:患者否定重要疾病史(无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血液疾病史)检查:下切牙颈部牙石 1 度堆积,牙龈充血发红,质地柔软,边缘厚钝,龈乳头圆钝,肥大面光明,龈沟深度3mm,轻探出血,无附着丧失。
诊疗?怎样治疗第八节牙周病的治疗一、牙周病的治疗计划解说法, 5 分钟目的:除去病变,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形态和功能,为患者加以实例创建自己保护的条件。
牙周治疗应分 4 段进行:解说(一)基础治疗目的是去除牙周刺激,控制牙周炎症。
举措包含:增强菌斑控制如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牙签和含漱水,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根面平坦术、松牙拔掉术或松牙固定术;食品嵌塞的纠正和咬合创伤的调整(调牙合);药物治疗(西药和中药),拆掉不良修复体和充填体,养成优秀的口腔卫生习惯,充填邻面龋和合理营养。
(二)手术治疗牙周炎症基本获得控制,基础治疗后1-3 月。
方法包含牙龈切除术、翻瓣术、袋内壁刮治术、切除一新附着术、植骨术、截根术、牙瓣切术、膜龈手术和指引组织重生术等。
口腔内科学实操课教案设计
![口腔内科学实操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6d4c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3.png)
口腔内科学实操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口腔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口腔内科学的常见疾病和诊断方法等;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口腔内科学的临床工作;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医疗人员有效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口腔内科学服务。
二、教学内容。
1. 口腔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口腔内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2. 口腔内科学的常见疾病,龋齿、牙周病、口腔粘膜病等;3. 口腔内科学的诊断方法,口腔检查、X光检查、CT检查等;4. 口腔内科学的治疗方法,洁牙、充填、根管治疗、拔牙等;5. 口腔内科学的预防方法,口腔卫生教育、定期口腔检查等。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口腔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常见疾病、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口腔内科学的实际操作,包括口腔检查、洁牙、充填、根管治疗、拔牙等;3. 病例分析,向学生介绍口腔内科学的典型病例,让他们通过分析病例,掌握口腔内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 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到口腔内科学临床实习,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口腔内科学的临床技能。
四、教学过程。
1. 第一阶段,口腔内科学基础知识的讲解。
在第一阶段,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口腔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常见疾病、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临床病例,向学生介绍口腔内科学的实际应用。
2. 第二阶段,口腔内科学实操技能的培训。
在第二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腔内科学的实际操作,包括口腔检查、洁牙、充填、根管治疗、拔牙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实操技能。
3. 第三阶段,病例分析和临床实习。
在第三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口腔内科学的典型病例,让他们通过分析病例,掌握口腔内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到口腔内科学临床实习,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口腔内科学的临床技能。
口腔内科学 教案
![口腔内科学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44c363a45177232f60a27f.png)
2、临床分型
(1)斑块状: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较硬的斑块,质地致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高出或不高出粘膜,表面光滑或稍粗糙。触诊其弹性和柔软度有改变
(2)皱纸状:多见口底和舌腹,牙龈、下唇少发生。损害面积不等,舌腹、口底损害有时可累及舌侧牙龈。表面高低起伏如白色皱纸,基底柔软,除粗糙不适感外,初起无明显自觉症状,女性多于男性。应行活检,凡位于口底、舌腹、软腭、牙槽粘膜等区域的损害,往往具有肉眼所见的皱纸状的(峰状突起),镜下所见同。
口腔白斑、扁平苔藓图片导入
多媒体文字图片结合讲解
多媒体图片文字结合,对比法详细讲解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多媒体文字介绍治疗
多媒体文字、图片结合图片重点讲解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通过多媒体图片与文字结合讲解,详细介绍临床表现
1分钟
5分钟
7分钟
25分钟
6分钟
25分钟
12分钟
课堂小结
口腔白斑、扁平苔藓临床特点。
(四)诊断
(1)中年女性患者多见,损害常对称。
(2)以白色条纹组成的各种形状损害为主,也可呈斑片状、糜烂或萎缩等。
(3)慢性病程,静止与发作交替进行,有减轻和加重的表现。
(4)有其特征的病理表现。活检可帮助诊断。
(五)鉴别诊断
(1)盘状红斑狼疮
(2)白斑:
(六)治疗
1、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心身健康状况。
2)免疫:全身或局部免疫反应的缺陷,不能有效清除异物的侵入或对突变细胞。如白斑上皮常发生抗原性和凝集素受体的改变,朗罕斯细胞和浆细胞也有变化。
3)局部的微循环障碍,直接影响局部组织的防御能力和修复能力。
4)其它: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口腔内科学》 教案首页 编号 1 号 授课 班级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口腔内科学》 教案首页 编号 1 号 授课 班级](https://img.taocdn.com/s3/m/acbe70a74b35eefdc8d333f7.png)
1、组成:柄和弯端2、种类:有尖头和钝头两种3、用途:(1)钝头为牙周探针,探针末端为球形,针柄有mm刻度,用于探测牙周袋深度。
(2)尖头探针两端弯曲形状不同,镰形,双曲形。
用于牙面点隙、裂沟及邻面有无龋坏;牙本质暴露区的敏感性;牙周袋位置及牙周袋内牙石的数量和分布;充填体有无悬突、与牙体组织的密合度(三)镊子1、组成:柄和镊尖2、种类:反角形口腔镊3、用途:夹持棉球和敷料,拭净窝洞或手术区;夹持药物,涂擦患处;夹去腐败组织和异物,使患处和手术区清洁;牙齿松动度的检查;可用于叩诊。
(四)辅助器材:如挖匙、气冲、蜡片和咬合纸、牙线等。
三、椅位医生:坐在治疗椅的右前方或右后方。
四手操作法,医师位于9:30至12:30点间;助手位于12:30至2:30点间。
患者:一般取仰卧位,手术椅靠背应调节呈水平位或抬高7°~15°,患者上颌牙牙合平面与地面约成90°角,头部由矢状位可左右转动。
第二节口腔检查方法口腔检查包括一般检查法和特殊检查法。
一、一般检查法(一)问诊要求:态度和蔼,条理清楚,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询问,切忌暗示或诱导问诊内容:1、主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患者最明显、最痛苦的主观感觉。
询问内容包括主要症状、部位及患病时间。
2、现病史:症状发生的部位、发病时间,诱发、加重及缓解因素,治疗经过及目前情况等。
3、既往史:重点询问与主诉有关疾病的既往史。
4、家族史:询问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的发生。
(二)视诊1、颌面部:颌面部发育、双侧是否对称、有无肿胀、肿物及窦道。
必要时检查面神经功能。
2、牙齿:牙体,牙体的色泽、龋洞、缺损、畸形、隐裂及磨损。
牙齿的排列、接触关系和牙列是否完整、有无缺失牙。
死髓牙呈暗黑色,斑釉牙为白空色或黄褐色,四环素牙呈黄色或灰褐色,牙内吸收牙呈粉红色;牙龈及牙周组织,色、形、质。
3、口腔粘膜:色泽、外形、完整性和功能改变。
皮脂腺异位,称为迷脂症或福狄斯斑。
口腔内科学说课资料
![口腔内科学说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dab587fb7360b4c2e3f64ba.png)
2.“口腔检查”教学设计
引入病例,如 后牙疼痛2天
学生分组讨论 病史采集?口腔 检查?并汇报
分组讨论、汇报
多媒体讲授、 布置新任务: 牙龈出血1周
演示示教,学生2人 一组相互检查并完成 病历,教师评价
演示、实训、评价
讲解、布置任务
任务引入
素质能力:爱伤观念,无菌操作等
2020/11/4
9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单元设计
分组讨论
15min
学生按照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项目引导
20min
老师结合病例讲解口腔一般检查的方法、结果、记录 多媒体教学
及临床意义
2 学时
布置任务如病人牙齿出血 2 周,怎么检查
任务驱动 5min
学生查阅资料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 课后
老师示范口腔检查前术前准备、一般检查
实训教学
45min
学生相互检查,完成术前准备、一般检查,并完成病 历
4.牙周病
项目 1: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
6 学时
项目 2:牙周手术
《口腔内科学》说课
课程整体设计
口腔医学系
口腔内科教研室 邱自力
2020/11/4
1
内容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2
课程设计思路
3
教学方法、手段
4
课程评价
5
教学保障
6 教学效果和改革思路
2020/11/4
2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 口腔内科学是研究口腔牙体疾病、牙髓病、根尖 周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和儿童牙病的病因、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
2020/11/4
6
二、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口腔内科学教案
![口腔内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262cb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7.png)
口腔内科学教案口腔内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口腔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掌握口腔内科学的临床诊断方法;3.掌握口腔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4.培养学生对口腔内科学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口腔内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口腔内科学的研究对象–口腔内科学与口腔外科学的区别与联系2.口腔内科学的临床诊断方法–病史采集和初步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3.口腔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口腔溃疡的诊断与治疗–牙周病的诊断与治疗–口腔黏膜病的诊断与治疗–唾液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三、教学方法1.讲授2.分组讨论3.案例分析4.视频展示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口腔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讲授口腔内科学的临床诊断方法(15分钟)•分别介绍病史采集和初步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3.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口腔内科临床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并汇报讨论结果。
4. 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几个口腔内科疾病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临床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确保学生对口腔内科学的临床诊断方法有基本了解。
2. 讲授口腔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20分钟)•分别介绍口腔溃疡、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和唾液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3. 视频展示(15分钟)•播放相关口腔内科疾病的诊治视频,展示真实病例和临床操作过程。
4. 讨论和总结(15分钟)•学生针对所展示的视频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学生对口腔内科学的理解程度;•学生对口腔内科临床诊断方法和疾病诊治原则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网络视频资源•相关课件和文献参考资料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口腔内科学教案首页.doc
![口腔内科学教案首页.doc](https://img.taocdn.com/s3/m/766de6dfc77da26924c5b00e.png)
《口腔内科学》教案首页2011级口腔医学专业3班1、 掌握牙髓坏死的临床表现、诊断。
2、 了解牙髓钙化、牙内吸收。
参考 《口腔内科学》第二版,郑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牙体牙髓病学》第二版,樊明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教学要点1、 牙髓坏死2、 牙髓钙化3、 牙髓吸收教案检查意见:授课授课 班级教师第五章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章节 第三节牙髓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计划 名称诊断二、各型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三)学时2学时科主任:1分钟3分钟二、各型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讲授法23分钟列举相 关疾病 的病例, 片,使学生思考 各个疾 病的异 同点,之 后教师总结归组织教学 复习巩 慢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 导入新课(%1) 牙髓坏死病因:由各型牙髓炎发展而来,外伤打击,正畸矫治所施加的过度创伤力,物理化学刺激:牙体过度手术切割产热、修复材 料所致的化学刺激或微渗漏,牙髓组织发生严重的营养不良及退 行性变性,由于血液供应的严重不足,最终可发展为牙髓坏死, 又称为渐进性坏死,多见于老年人。
牙髓坏死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病变可向根尖周组织发展,导 致根尖周炎。
1、 临床表现症状:患牙一般没有自觉症状,也可见有以牙冠变色为主诉前来就 诊者; 变色的原因是牙诡组织坏死后红细胞破裂致使血红蛋白分 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自发痛史、外伤史、正畸治疗史或充填、修复史等。
检查:牙冠可存在深痢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或是有充填体、 深牙周袋,也可见有完整牙冠者;牙冠变色,呈暗红色或灰黄色,失去光泽; 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叩诊同正常对照牙(-)或不适感(±); 牙龈无根尖来源的痿管;X 线片显示患牙根尖周影像无明显异常。
2、 诊断要点 无自觉症状。
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测验结果和X 线片的表现。
牙冠完整情况及病史可作为参考。
教学内基本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时间 分配列举牙齿病变、13分 分析对钟讲授法 28分钟(四)牙髓钙化当牙髓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会造成牙髓组织营养不良, 出现细胞变性,钙盐沉积。
口腔内科学说课
![口腔内科学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bd35d4f94afe04a1b071de8b.png)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单元设计
实施步骤 步骤 引入 讨论 汇报 讲解 布置任务 计划 示教 操作 评价 内容 老师引入病例,如病人后牙疼痛 2 天 学生分组讨论病例怎么问诊,需要做什么检查 学生按照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老师结合病例讲解口腔一般检查的方法、结果、记录 及临床意义 布置任务如病人牙齿出血 2 周,怎么检查 学生查阅资料完成任务 老师示范口腔检查前术前准备、一般检查 学生相互检查,完成术前准备、一般检查,并完成病 历 老师评价学生操作及书写的病历,并完成打分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 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 点评指导 5min 课后 45min 4 学时 45min 方法手段 案例分析 任务驱动 分组讨论 项目引导 多媒体教学 时间安排 5min 15min 20min 2 学时
《口腔内科学》说课
课程整体设计
口腔医学系
口腔内科教研室 邱自力
内容
1
2
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手段
3 4 5
6
课程评价 教学保障
教学效果和改革思路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口腔内科学是研究口腔牙体疾病、牙髓病、根尖 周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和儿童牙病的病因、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
(二)改革思路
深化口腔内科教研室
深化“院系合一”管
“院系合一”管理机制
改革需要
理机制,调动院系双方
积极性,完善教研室管理, 实现医、教、研协调发展。
34
Thank You!
基于工作流程的实训设计
窝洞预备(Ⅰ、Ⅱ、Ⅳ、Ⅴ类) 垫底材料的调制和使用 银汞合金充填 前牙树脂粘结性修复
Ⅰ类洞复合树脂充填(斜分层 技术) Ⅱ类洞垫底银汞合金垫底充填 Ⅳ类洞复合树脂充填(导板修复
口腔内科学教案教案
![口腔内科学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1f83b31eb91a37f0115c38.png)
了解银汞合金、玻璃离子粘固剂与复合树脂的修复技术; 了解牙色材料的新进展
教 学 重 占 八、、 和 难 占 八、、
银汞合金、玻璃离子粘固剂的充填步骤 复合树脂充填方法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及辅助手段
复习
银汞充填术
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术 玻璃离子粘固粉 新进展介绍及预习内容
5分钟,多媒体、板书
10分钟,多媒体教学
口腔内科学教案
业
口腔专业
年级2007级本科
教师
职称、学位主治医师博 士09――2010学年 第2学期
课程名称
牙体牙髓病学授课专业口腔专业
周次
第2周,第3次课2010年3月10日
章节名称
龋病的治疗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1学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思 考 与 练 习 题
银汞合金、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牙体缺损的优缺点比较? 分别是如何实现固位?
下 次 课 预 习 要 占 八、、
窝洞预备的要求
牙体粘结技术原理
复合树脂修复的影响因素
教研室或科室主任审查意见:
教研室或科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17分钟,多媒体教 学
8分钟,多媒体教学
5分钟,多媒体教学
启 发 提 问
1、牙色材料是什么颜色?
2、未来牙体缺损充填材料会怎样变化?
外 语 要 求
小
结
牙体缺损的充填材料主要有银汞合金和牙色材料: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新型材料的出现 极大的保留了残余牙体的面积和抗性,冋时在审美角度更容易使患者满足。
口腔内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内科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2e2f20b998fcc22bdd10da4.png)
《口腔内科学》(一、二)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口腔内科学》是为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该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临床学科,口腔内科学是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等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的理论知识技能)。
主要内容包括口腔检查、龋病、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和儿童牙病等。
口腔内科学不仅与口腔基础学科有密切联系,而且为学习其他口腔专业临床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好的临床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儿童牙病等口腔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熟悉非龋病、口腔粘膜病等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了解《口腔内科学》的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口腔门诊病历书写规范、口腔检查方法、充填术、活髓保存疗法、根管治疗术、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牙合治疗,松牙固定术、根管牙周常见的外科手术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
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计划完成理论讲授及自学章节的学习,通过听讲、自学、参加实验室基本技能的训和临床见习各个环节,掌握和熟悉大纲的全部内容,最后通过毕业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独立地从事专业临床工作并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讲课和实验。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切实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启发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模型、标本、 X 线摄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酌情补充介绍本学科新进展,修正教学内容。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要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成为一名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德口腔专业医师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口腔内科学教案
![口腔内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135a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e.png)
口腔内科学教案教案标题:口腔内科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口腔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常见的口腔内科疾病及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口腔内科学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口腔卫生意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口腔内科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常见的口腔内科疾病,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等。
3. 口腔内科疾病的病因、症状和诊断方法。
4. 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5. 口腔内科学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口腔内科疾病的症状,引发学生对口腔内科学的兴趣。
2. 介绍口腔内科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口腔内科学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列举常见的口腔内科疾病。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列举的口腔内科疾病及其症状。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口腔内科疾病及其症状。
2. 讲解口腔内科疾病的病因和诊断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口腔内科疾病的成因和如何进行准确的诊断。
3. 分组活动:学生再次分组,针对一个口腔内科疾病,讨论其病因和诊断方法,并向全班做简短的汇报。
第三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口腔内科疾病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2. 讲解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强调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3. 观察实验: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不同口腔内科疾病的模型或图片,并分析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4. 小组讨论:学生再次分组,讨论并总结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并向全班做简短的分享。
第四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2. 讲解口腔内科学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口腔内科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口腔内科疾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对全身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和预防建议。
4. 总结:对口腔内科学的学习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关注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内科学教案
口腔内科学教案
课题
第八章口腔黏膜病
第四节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授课班级
11口腔医学3班
主讲教师
王红
学时
2
基本内容
方法手段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表现?
导入新课:课程特点、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学时分配
一、白色角化病
(一)病因:黏膜长期受明显的机械或化学刺激饿引起白色角化斑快。
(二)病理:上皮过度角化或部分不全角化。
(三)临床表现:根据临床发病部位分三型(四)诊断:去除病因刺激因素后病变消失(五)鉴别:白色水肿;颊白线;灼伤
(六)治疗:主要去除局部刺激,角化严重者局部可用维A酸。
二、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是口腔粘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它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部分可转化为癌。
(一)病因:仍未明。
(1)局部因素
1)吸烟:可引起白斑,戒烟后无变化。
2)牙源性刺激:不良修复体、残根、残冠、磨损的尖锐边缘嵴等可引起白斑,去除刺激不能痊愈者。
3)白色念球菌感染:经抗真菌治疗仍无好转。
4)其它理化刺激:如嚼槟榔、酒、醋、辣、烫等等也可能在形成白斑上起促进作用。
(2)全身因素
1)遗传:由于遗传物质上的某些缺陷,这类患者染色体脆性增高,对白斑易感。
2)免疫:全身或局部免疫反应的缺陷,不能有效清除异物的侵入或对突变细胞。
如白斑上皮常发生抗原性和凝集素受体的改变,朗罕斯细胞和浆细胞也有变化。
3)局部的微循环障碍,直接影响局部组织的防御能力和修复能力。
4)其它: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1、发病情况
(1)患病率
(2)年龄和性别:白斑多在中年后发病,40岁以上为好发年龄,多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1.
(3)发病部位:白斑颊粘膜最多,依次为唇部、腭部、舌部及口底。
2、临床分型
(1)斑块状: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较硬的斑块,质地致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高出或不高出粘膜,表面光滑或稍粗糙。
触诊其弹性和柔软度有改变
(2)皱纸状:多见口底和舌腹,牙龈、下唇少发生。
损害面积不等,舌腹、口底损害有时可累及舌侧牙龈。
表面高低起伏如白色皱纸,基底柔软,除粗糙不适感外,初起无明显自觉症状,女性多于男性。
应行活检,凡位于口底、舌腹、软腭、牙槽粘膜等区域的损害,往往具有肉眼所见的皱纸状的(峰状突起),镜下所见同。
(3)颗粒状:多见于颊部口角区粘膜,也称颗粒-结节状白斑,损害的色泽为红白间杂,红色区域为萎缩性红斑;红斑表面“点缀”着结节样或颗粒状白色斑点。
白色念珠菌感染,后磨牙相对舌侧缘及舌腹部区也常发生,常伴有糜烂或溃疡。
(4)疣状:损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硬。
除位于牙龈或上腭外,基底无明显硬节,损害区粗糙感明显,通常因溃疡形成而发生疼痛。
(5)溃疡状:白斑发生溃疡,称“溃疡型”示病损进一步发展。
(四)诊断:依临床与病理。
(五)鉴别诊断
1、白色角化病
2、迷脂症
3、口腔扁平苔藓
4、梅毒粘膜斑
(六)癌变倾向问题白斑属癌前病变,WHO发表的资料表明,约3%~5%白斑发生癌变,相关因素为:
1)年龄年龄60岁以上者。
2)性别无局部刺激因素的年轻女性。
3)吸烟吸烟时间越长、烟量大的可能性越大。
4)部位白斑位于舌缘、舌腹、口底以及口角部位等危险区。
5)类型非均质型白斑。
6)组织病理具有上皮异常增生者,程度越中者越易恶变。
7)具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
8)有刺激性痛或自发性痛者。
(七)防治与预防
1、去除刺激因素
2、早期预防
3、局部治疗0.1%~0.3%维甲酸软膏局部涂布,但不使用与充血、糜烂的病损
4、中草药治疗:绞股蓝制剂
5、局部外用:鱼肝油涂搽,内服鱼肝油或维生素A5万U/d,局部用1%维甲酸衍生物维胺酸涂搽。
6、手术治疗:对增生、硬结、溃疡等改变的,应及时手术切除至活检。
对溃疡型、疣状、颗粒状白斑也应手术切除至活检。
7、中医辨证治疗
三、口腔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感染性皮肤和粘膜的慢性炎性疾病。
病损可同时或分别发生在皮肤和粘膜,口腔扁平苔藓的患病率为0.51%,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中年人。
(一)病因
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精神因素
(2)免疫因素
(3)遗传因素
(4)其他因素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1、口腔粘膜病损
可发生在口腔粘膜任何部位,多左右对称,病损多发颊不,其次为舌、龈、唇、腭、口底。
多无自觉症状,常偶然发现。
有些患者感粘膜粗糙、木涩感、烧灼感,口干,偶有虫爬痒感。
粘膜充血糜烂时,遇辛辣、热、酸、咸味刺激时,局部敏感灼痛。
病情可反复波动,可同时出现多样病损,并可相互重叠和相互转变。
病损表现为白色条纹,临床上可由白色的针头大小丘疹组成,由条纹组成各种花纹。
类似皮肤损害的威肯线。
扁平苔藓表现的白色花纹有网状、树枝状、环状或半环状,粘膜可发生红斑、充血、糜烂、溃疡、萎缩和水疱等。
临床表现虽多种多样,但仍以白色条纹为最主要的表现。
(1)根据病损部位分为:
①颊扁平苔藓
②舌扁平苔藓
③唇扁平苔藓
④龈扁平苔藓
⑤腭扁平苔藓
(2)根据病损形态分为:
①斑纹形
②糜烂型
③萎缩型
2、皮肤病损及其它损害微高出皮面的扁平多角形丘疹,粟粒至绿豆大,边界清楚,多为紫红色,有的小丘疹可见到白色小斑点或浅的网状白色条纹,称为Wickharm纹。
可以石蜡油涂于丘疹表面,放大镜下观察更加清晰。
以四肢较躯干多见。
瘙痒见抓痕。
指(趾)甲发生变形。
(四)诊断
(1)中年女性患者多见,损害常对称。
(2)以白色条纹组成的各种形状损害为主,也可呈斑片状、糜烂或萎缩等。
(3)慢性病程,静止与发作交替进行,有减轻和加重的表现。
(4)有其特征的病理表现。
活检可帮助诊断。
(五)鉴别诊断
(1)盘状红斑狼疮
(2)白斑:
(六)治疗
1、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心身健康状况。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以局部应用为安全且疗效好。
可制成软膏、凝胶和油膏。
可选用10~25mg泼尼松龙、5~10mg曲安西龙、曲安奈德等加入2%普鲁卡因等量作病损区基底部注射,7~10日一次。
3、昆明山海棠和雷公藤
4、氯喹
5、抗真菌治疗:3%碳酸氢钠液含漱应作为常规治疗,局部可选用制霉菌素药膜、糊剂或含片治疗。
6、中医中药治疗
四、盘状红斑狼疮
盘状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皮肤黏膜结缔组织疾病。
(一)病因: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病。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1、唇部:
下唇唇红多发;
初为暗红色丘疹或斑块;
逐渐融合成片状红斑,糜烂,中心凹下呈盘状;
糜烂周围有白色条纹呈放射状;
病变区唇红与皮肤界限消失,皮肤边缘有黑色素沉着,呈墨浸状。
2、口腔内:
颊粘膜多见,典型特点病损周围有白色放射状短条纹。
3、头面部皮肤:
典型表现:蝶形红斑,一般无自觉症状,对日光敏感。
4、全身症状
可有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对出现这些症
状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四)诊断
黏膜病损好发于下唇,圆形或椭圆形红斑,中央凹陷,边缘暗红稍隆。
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活体检查。
(五)鉴别诊断
1、慢性唇炎:DLE有皮肤损害,而唇炎没有。
2、扁平苔藓:皮肤病损对称性。
(六)治疗及预防
1、尽量避免和减少日光刺激寒冷刺激;
2、下唇有血痂:去痂外用金霉素;
3、唇红或口腔黏膜内病损外用抗生素软膏;
4、氯奎0.25g分2次服用;
5、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
6、肾上腺皮质激素慎用;
7、中医中药。
口腔白斑、扁平苔藓图片导入
多媒体文字图片结合讲解
多媒体图片文字结合,对比法详细讲解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多媒体文字介绍治疗
多媒体文字、图片结合图片重点讲解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通过多媒体图片与文字结合讲解,详细介绍临床表现
1分钟
5分钟
7分钟
25分钟
6分钟
25分钟
12分钟
课堂小结
口腔白斑、扁平苔藓临床特点。
7分钟
课后作业
哪些白斑患者更具有癌变倾向,应定期复查?2分钟
预习内容
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课后总结
课程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出勤情况:。